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如何快速判斷寶寶拉肚子的原因
擴展閱讀
孕激素高是什麼原因 2025-07-27 14:55:48
怎樣用空調罩做衣服 2025-07-27 14:45:41

如何快速判斷寶寶拉肚子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14 15:21:09

1. 新生兒拉肚子怎麼回事

發現小兒腹瀉,建議檢查化驗大便是消化不良還是腸炎.還要注意是否是有感冒導致的腸功能紊亂.如果是消化不良建議口服山麥健脾口服液,思密達等,嚴重看看醫生,輸液治療.延長餵奶的間隔時間.讓腸胃休息休息.多喂水.如果在添加輔食應該暫停添加.或減少輔食添加.好轉後再循序漸進恢復.尤其不要吃不消化的食物.

2. 怎麼判斷新生兒是否拉肚子

寶寶經常拉肚子,有幾種可能, 一是,媽媽吃的東西是寒涼的,奶水過給寶寶了,導致寶寶嬌嫩的腸胃受不了,拉肚子了。 二是,寶寶沒有穿肚兜,貼身的衣服太松,涼風吹得。雖然肚兜很薄,但是因為能直接貼在肚臍上方起保護作用,所以多穿一件肚兜,能起很大的作用。 三是,寶寶吃的奶水不消化導致腸道吸收不好,主要是因為...媽媽吃的太油膩了,只要媽媽吃清淡一些就好了。 四是,寶寶的消化酶缺乏,導致無法吸收,這樣的寶寶只有多吃一些幫助消化的葯才行。 主要有:乳酶生、金雙歧、媽咪愛。 解決方法: 1、平時,餵奶的媽媽注意忌口,寒涼的食物盡可能少吃,不管有多饞,也得忍啊。 2 不管天氣怎麼樣變化,寶寶要穿肚兜,冬天有加棉的,夏天有單的。最好是給寶寶穿那種帶腿的肚兜(就是能從腿上套過去的那種的),能起到隨時貼身的效果。 3、要是寶寶吃的是奶粉老拉肚子,那就試著多換幾種奶粉,只在不行,就買那種脫脂的或者是脂肪含量稍低的奶粉。吃母乳的寶寶媽媽,平時要注意多吃蔬菜,多喝水哦,小米粥既有營養,含的脂肪含量又不高,是很好的選擇啊 !! 4、平日里,要多給寶寶吃一些消化酶,比如:乳酶生、金雙歧、媽咪愛。這些小葯很好吃,是甜的,寶寶是不會抗拒的。 還要准備一些應急的拉肚子的葯:有蒙脫石散(思密達),媽咪愛,益生菌,丁桂兒肚臍貼!! 還有啊 ,幼兒更容易受到病毒侵害,病毒主要是由於飲用了不潔的水或食物,以及接觸感染等,因此幼兒的腹瀉多是由於家長喂養的消毒不夠或二次污染造成。奶瓶每周一次用消毒劑泡,但泡完後一定要沖洗干凈,放置時間過長的奶也不要吃了;同時家長要勤洗手,特別有些家長一邊拿手機一邊喂小孩,手機上的細菌或病毒就可能這樣侵害寶寶。因此,對於家長還應該經常用酒精棉花擦拭手機和電腦鍵盤,以避免病毒感染 食物止瀉 1.焦米湯 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顏色發黃,再加適量的水和糖,然後燒成糊狀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就成了糊精。糊精容易消化,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2.胡蘿卜湯 胡蘿卜是鹼性食物,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黏膜上的細菌和毒素,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製作方法是,將胡蘿卜洗干凈,對切開,去掉莖,然後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把渣過濾掉,最後加水(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燒開就可以了。 3.蒸蘋果,蘋果平時吃是溫良性的,吃的多了,也會拉肚子,可是蒸過的蘋果可是收便的好東西,上鍋蒸透,放置合適溫度喂給寶寶,實在是又好吃,又止拉肚子,一舉兩得的好方法啊 還有啊 ,及時補充身體水份 腹瀉一開始會呈現輕度脫水的狀況,因此,護理的重點是先為寶寶補充身體丟失的水份。 媽咪、可以從以下的補液方法中任意挑選一種: 1、自製糖鹽水。在500毫升的開水中加入葡萄糖或白糖10克,另外食鹽2~5克。按20~40毫升/千克體重的比例,在4小時內服完。剩下的隨時服用。 2、鹽米湯。米湯500毫升加食鹽2克,讓寶寶當開水飲用。

3.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寶寶拉肚子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寶寶拉肚子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大多數受了涼,喝了涼水或者吹的冷風都會拉肚子。但是對寶寶來說,不論是感冒拉肚子還是吃壞了東西,拉肚子都會對寶寶的健康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及時的了解寶寶拉肚子的原因,要知道寶寶拉肚子的時候該如何處理。

3、衛生不到位。平時寶寶飲食上的衛生不到位,也很容易讓寶寶出現感染而拉肚子,所以寶寶平時的食物和餐具家長都要做好清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預防寶寶拉肚子的。

4. 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拉肚子了

判斷寶寶是不是拉肚子,看兩個因素,一個是看次數,或者另外一個是看粑粑的質地。
次數的判斷
因為每個寶寶個體有差異,同時喂養方式不同,有混合喂養的,有全奶粉的也有全母乳的,每個不同方式,拉粑粑的次數也是有很大差差別。
全母乳喂養的粑粑次數每日大多在10次以內,全奶粉的寶寶是在每日4次以內。這是一個參考數值,只要寶寶每日次數有規律,大多在一個數值內,就代表次數正常。
例如基本每天拉6次,偶爾有幾天拉7、8次,偶爾有時拉3、4次,這些都不用擔心,只要次數連續數日次數都異常多,例如每日9、10次以上這樣,就有可能就是拉肚子。
粑粑質地的判斷
正常寶寶拉的粑粑是稀的,如果在稀的粑粑上面,如果看上去像覆蓋一層水那就是寶寶拉肚子了;或者是明顯有泡沫樣這樣也是拉肚子。
拉肚子如何處理
如果只是一天拉了一兩次後面又恢復正常的粑粑就不用太擔心,我寶寶有出現過自己就好了。如果是連續2-3天都是拉稀的話,建議吃葯用的媽咪愛益生菌來調理腸胃,去葯店買都有。一整條媽咪愛對這么小的月齡寶寶,建議分3次吃。食用方法是兌在大概30-40度的常溫水泡開給寶寶喝,或者是倒在奶粉里給寶寶喝,建議至少連續吃2-3天:
如果媽咪愛沒有效果,可以用丁桂兒肚臍貼是中葯成分,買2片裝的。貼在寶寶肚臍上,記得24小時以內把它撕掉,因為是類似中葯的葯膏貼劑,貼在肚子上受熱後會慢慢融化流下來一丟丟這個不要緊。
如果這些方法都不好,建議就去看兒科。當然不建議寶爸寶媽一碰到這些常見的狀況就帶寶寶去醫院,醫院畢竟都是病人很容易讓抵抗力弱的寶寶受到傳染。一定要懂得觀察然後多去詢問有經驗的寶爸寶媽然後學會去處理這些日常發生的小問題。
這是我目前碰到的寶寶拉肚子時的一些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以上原創,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5. 寶寶拉肚子都有什麼原因造成的

保姆經歷了千難萬險才生下孩子,把孩子掌握在手中。孩子年紀小,要受到保姆的悉心照顧。最近,一位網民保姆好奇孩子為什麼拉肚子。孩子拉肚子,其實最擔心的就是保姆。保姆不知所措,要根據實際情況,為孩子找出原因,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讓孩子得到好的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保姆多學一些育兒知識,准備無患。這是月齡小的嬰兒可能出現的情況,嬰兒排便次數多,有時很稀疏。這其實是很常見的情況,是孩子胃腸功能發育不成熟造成的。但是如果孩子總是這種情況,沒有變化,生長發育停滯,就要看醫生。

還有一些嬰兒沒有踢開被子的習慣,但經常拉肚子,這種情況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嬰兒免疫力低。免疫力低的嬰兒,只要稍微刮風,就會引起腹瀉、腹瀉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有這種情況,建議家長一定要想辦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幫助大家通過多做寶寶運動的這種方式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父母經常帶孩子運動,不僅能提高免疫力,還能增強孩子的身體。但是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父母可以在飯後帶他去公園散步。這樣既安全又不累。

6. 如何判斷寶寶腹瀉的原因寶寶腹瀉後,家長該怎麼辦呢

6個月之前的寶寶出現腹瀉症狀,很有可能是因為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所導致,6個月之後的寶寶出現腹瀉症狀,則可能是因為腹部著涼或者飲食不注意所導致。家長應該第一時間去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如果寶寶出現食慾不振,難以入眠,大聲哭鬧的現象,家長也應該帶寶寶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治療。

飲食不注意導致寶寶出現腹瀉症狀。

寶寶的腸胃消化系統非常脆弱,生活中如果攝入過涼或者過熱的食物都會容易引發腹瀉,新手父母在生活中也應該注意讓寶寶保障均衡的飲食攝入,母乳喂養為主的寶寶,媽媽在生活中應該少吃一些豆類食品,避免引發寶寶的腹部脹氣,6個月之後的寶寶則應該注重輔食的營養搭配,多喝一些小米粥,可以起到養胃的作用。

7. 如何判斷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是什麼

在沒有改變食物量及種類的情況下,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變稀應視為異常。
1、泡沫樣大便
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
2、奇臭難聞大便
偏食含蛋白質的食物過多時,這些蛋白質可中和胃裡的胃酸,這樣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腸腔內細菌的分解代謝,這些寶寶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難聞。
3、發亮大便進食脂肪過多時,在腸腔內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刺激腸粘膜,使腸子的蠕動增加,結果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有時大便發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內滑動。
4、綠色大便若大便呈綠色,糞便量少,黏液多,屬飢餓性腹瀉。
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糞便呈暗綠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並與空氣接觸之後,就呈現為暗綠色。
5、蛋花湯樣大便病毒性腸炎和致病性大腸桿菌性腸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現蛋花湯樣大便。
6、豆腐渣樣大便則常常見於黴菌引起的腸炎。
7、水樣大便多見於食物中毒和急性腸炎。
8、灰白色大便各種原因所致的膽道阻塞病人會排出灰白色的大便。醫學上稱陶土色大便。此外,進食牛奶過多或糖過少,產生的脂肪酸與食物中的礦物質鈣和鎂相結合,形成脂肪皂,糞便也可呈現灰白色,質硬,並伴有臭味。
9、柏油樣大便由於上消化道或小腸出血並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因紅細胞破壞後,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故糞便呈黑色;又由於硫化亞鐵刺激腸粘膜分泌較多的黏液,而使糞便黑而發亮,故稱為柏油樣便,多見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正常人進食動物血、豬肝等含鐵多的食物也可使糞便呈黑色,而服用鉍劑、炭粉以及某些中葯等葯物也會使糞便變黑,但一般為灰黑色無光澤,做隱血試驗陰性可幫助鑒別。
10、鮮紅色血便血色鮮紅不與糞便混合,僅黏附於糞便表面或於排便後有鮮血滴出或噴射出,提示為肛門或肛管疾病,如痔瘡、肛裂、腸息肉和直腸腫瘤等引起的出血。
11、果醬樣大便暗紅色果醬樣大便見於腸套疊;暗紅色果醬樣膿血便則見於阿米巴痢疾。
12、黏液膿性鮮血便常見於細菌性痢疾、空腸彎麴菌腸炎。
13、洗肉水樣血便並有特殊的腥臭味見於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8. 寶寶腹瀉拉肚子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寶寶腹瀉

拉肚子是嬰幼兒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每年的6-9月及10月-次年1月是寶寶拉肚子的高發期。由於寶寶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足,飲食、氣溫變化、蛋白質過敏、病毒細菌感染等都有可能引發寶寶拉肚子的現象。

5、細菌感染

細菌感染導致寶寶發燒達39甚至更高,嚴重腹瀉、嘔吐、陣發性腹痛、血便、發燒,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通過檢查大便可以判斷寶寶腹瀉是否由細菌感染引起,對症下葯。

家長給寶寶沖泡奶粉或准備輔食時,要注意消毒和衛生,飯前應該先洗手,在接觸肉和蛋類後也馬上洗手。盡量給寶寶准備新鮮的輔食,如果做多了,要吃幾頓,要及時的放到冰箱。寶寶的奶瓶、碗、勺等餐具要用專用洗滌劑仔細地清洗,然後煮沸或用消毒櫃進行消毒。

6、喂養不當

母乳喂養的寶寶如果喂養的過程中,媽媽不注意飲食,進食辛辣刺激或者生冷食物後再哺乳,很容易引起孩子腹瀉。過早或過多地以粥類與粉糊喂養小兒,碳水化合物過多能引起發酵,產生消化紊亂。孩子6個月後添加輔食,對添加的輔食食材過敏,也會產生消化紊亂發生腹瀉。

輔食應從米粉開始,逐漸添加,直到寶寶腸胃適應,大便正常,才可逐漸加量。添加的輔食食材一種一種加,肉食類食物不可一次食用過多,以免造成腸胃負擔,消化不良,造成腹瀉。

9. 怎麼辨別寶寶拉肚子是著涼還是細菌感染

新生兒胎便 正常的新生兒多在出生後24小時內解胎便,而早產兒排泄胎便的時間有時會推遲,這主要和早產兒腸蠕動功能較差或孩子進食延遲有關。正常情況下,胎便呈墨綠色,較粘稠,無臭味,主要由膽汁、腸道分泌物、脫落上皮細胞和孩子在胎內吞入的羊水、毳毛等組成。一般在2—4天內排完,每天約3—5次。如果足月的新生兒在生後24小時內還沒有排出胎便,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的可能,應由醫生詳細檢查一下。 新生兒移行便 移行便也稱過渡期大便,是指在餵奶數天後,新生兒的胎便向正常大便過渡,胎便和正常大便混合,呈黃綠色。新生兒喂養開始的時間和攝入奶量會直接影響到移行便出現和持續的時間。多數嬰兒在吃奶2—3天後呈現移行便,然後逐漸呈黃色糞便。若開奶延遲,或攝入奶量太少,移行便出現的時間也將推遲。 正常大便的特點 正常大便的性狀和喂養方式有關。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及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磅正常,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如果嬰兒吃的是配方奶,那麼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如硬膏樣,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較多,大便可能變軟,並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有時大便里還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9種異常大便的性狀及處理: 1、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粘液狀。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喂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只要給予足量喂養後,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2、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呈深棕色水樣,帶有明顯酸味。這可能是由於嬰兒攝入過多的澱粉類食物,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如果排除孩子腸道感染的可能性,那麼父母就應該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 3、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於腸炎、秋季腹瀉等病。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會引起孩子脫水或電解質紊亂,應該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4、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粘液,有時呈豆腐渣樣。這可能是黴菌性腸炎,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狀,需到醫院就診。 5、大便惡臭如臭雞蛋味。這是提示孩子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應注意配奶濃度是否過高,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經給孩子添加蛋黃、魚肉等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等到孩子大便恢復正常後再逐步添加輔食。還可以給孩子用點多種維生素制劑,以幫助孩子消化。 6、大便變稀,含較多粘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嬰兒哭鬧不安,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7、大便為淘米水樣,排便無腹痛,嬰兒快速出現脫水、抽搐、休克等症狀。孩子患霍亂病的可能性比較大,必須立即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8、大便呈白色或陶土色,且伴有黃疸、瘙癢等症狀。首先考慮是膽道梗阻,應該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9、血便。血便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果嬰兒腸道出血,首先應該看看是否給孩子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呈赤豆湯樣,顏色為暗紅色並伴有惡臭,可能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為腸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於直腸或肛門。以上狀況均需要立即到醫院診治。 嬰兒便秘 嬰兒便秘是很常見的問題,一般是指嬰兒超過3—4天不排大便,排出的大便又硬又干,甚至出現肛門損傷、出血等情況。如果嬰兒存在便秘,大便表面帶有少許鮮血絲,則可能是硬便損傷肛門所致,只要便秘糾正後血便可自然消失。如果孩子的大便不硬,排便又挺順利,也沒有腹脹及嘔吐現象,精神和食慾都很好,那麼就算孩子2—3天才排便1次,也不用特殊處理。一般來說,人工喂養的嬰兒比母乳喂養的嬰兒更容易發生便秘。 造成便秘的原因主要有:沒有及時給孩子添加輔食、添加的輔食量不足、食物過於精細或者飲食中缺少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此外,添加了配方奶的嬰兒也容易發生便秘,因為配方奶中的酪蛋白較多,含糖量較少,容易使大便乾燥。嬰兒活動過少也是便秘的常見原因之一。 便秘的處理視情況而定:如果孩子大便減少是因為母乳不足,那麼可以及時給孩子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兩次餵奶期間,可適當多喂點白開水,可以加點果汁,或者給嬰兒添喂點米湯;4個月大的嬰兒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選用含有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於預防便秘發生;每天順時針給孩子按摩腹部有助於改善便秘,每次10—15分鍾,每天2—3次;增加戶外活動,多運動可以促進腸蠕動,能使大便通暢。 如果嬰兒存在頑固性便秘,經上述處理均無效,就需要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因為便秘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例如先天性巨腸症,肛門疾病,甲狀腺功能不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