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淘汰母豬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腿疼有哪些原因引起的 2025-07-27 19:50:20
提氣胸口痛是什麼原因 2025-07-27 19:47:50
角質多是什麼原因 2025-07-27 19:39:22

淘汰母豬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14 22:44:03

㈠ 什麼樣的母豬該淘汰掉

1、得過病毒性傳染病的母豬,眾所周知,豬瘟、高熱綜合症、偽狂犬等,這幾類病非常棘手難治,雖然痊癒以後用疫苗免疫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是它的生產性能會有很大程度上的下降,在豬場當中成為帶毒豬,不斷向環境中排毒,再次生產以後也會把疾病傳染給仔豬,再說這類病很容易復發,所以必須淘汰。
2、患有嚴重乳房炎的母豬,這種母豬雖然可以治癒,但是,治癒以後它的泌乳量也不會太高,而且仔豬很容易發生腹瀉之類的疾病,所以應該淘汰。
3、患有子宮內膜炎的母豬
這種母豬斷奶以後往往屢配不孕,再說子宮內膜炎很難治癒,即便是貌似治癒配種成功了產仔率也不會太高,基本上沒有治療的價值,所以必須淘汰。
4、患有肢體病的母豬
這種母豬在妊娠後期由於承重能力較差,很容易發生產前或產後癱瘓,發情期間也無法正常配種,所以必須淘汰。
5、過肥或者過瘦的母豬
體質過肥或過廋會影響母豬的繁殖性能,如果通過給料的控制還是無法改善的話還是及時淘汰吧。

㈡ 成年公母豬為什麼要淘汰什麼時候淘汰好怎樣進行

豬的生產性能隨年齡而變化,青年時(1~2胎)繁殖能力較低,成年時(3~4胎)最旺盛,老年(8胎以上)又逐漸衰退。為了保證繁殖豬的均衡生產和不斷提高生產水平,必須注意豬群的經常更新。

實踐證明,種豬利用6年後,生產性能明顯下降,必須及時淘汰;個別生產性能優秀的種豬可適當延長使用年限,並不斷培養後備豬來加以頂替。

為了確保後備豬的質量,在選留後備豬時在數量上應留有充分挑選的餘地。育成母豬(3~4月齡的斷奶小母豬)最好等於計劃淘汰和計劃發展基礎母豬數的2倍左右,後備母豬(5~9月齡)應等於計劃淘汰和計劃發展的基礎母豬數的1倍左右。至於育成公豬和後備公豬,則應比母豬還要多留,以便於挑選。一般豬場母豬的年淘汰率在15%左右,公豬則達20%。

㈢ 優勝劣汰,哪些母豬該淘汰

一、得過病毒性床抱病的母豬

眾所周知,豬瘟、高熱綜合症、偽狂犬等,這幾類病十分棘手難治,固然康復往後用疫苗免疫能夠處理一些問題,但是它的生產功能會有很大水平上的降落,在豬場當中成為帶毒豬,不斷向環境中排毒,再次生產往後也會把疾病傳染給仔豬,再說這類病很容易復發,因而必須淘汰。

二、繁衍力低下的母豬

在後備母豬生長超越正常的配種體重與年事後,久不發情或發情不明顯的母豬應該及早淘汰。由於,有的後備母豬生殖系統先天發育不良,或許後期由於豢養管理不當、黴菌毒素的危害以及某些疾病的影響,形成卵巢和輸卵管腫脹或萎縮,這種豬養著只是糜費飼料,不會有什麼經濟效益,應該淘汰;第三次配種不成功或斷奶往後久不發情的母豬必須淘汰,由於母豬的非生產天數太長,既糜費了飼料與人力本錢,又不能發作經濟效益;別的,假如延續生產三胎都在8頭一下的母豬必須淘汰,有些母豬受遺傳要素的影響先天分產子率低下,這種豬發作的經濟效益很低,應該淘汰。

三、患有嚴峻乳房炎的母豬

這種母豬固然能夠治癒,但是,治癒往後它的泌乳量也不會太高,而且仔豬很容易發作腹瀉之類的疾病,因而應該淘汰。

四、患有子宮內膜炎的母豬

這種母豬斷奶往後往往屢配不孕,再說子宮內膜炎很難治癒,即使是貌似治癒配種成功了產仔率也不會太高,根本上沒有醫治的價值,因而必須淘汰。

五、患有肢體的母豬

這種母豬在妊娠後期由於承重才能較差,很容易發作產前或產後癱瘓,發情時期也無法正常配種,因而必須淘汰。

六、免疫後檢測不到抗體的母豬

豬場在注射豬瘟疫苗往後,進行豬瘟抗體監測,沒有抗體的母豬,再次免疫後依然沒有抗體的母豬,必須淘汰,由於就有那麼一些豬,注射多少次豬瘟疫苗往後它也不會發作抗體,這種豬留在豬場會後患無窮,因而必須淘汰。

可以在母豬料里添加諸疫凈,扶正祛邪、清熱解毒,滋養五臟,增強免疫力。可以降低母豬的淘汰率,增加養殖效益。

㈣ 2015年為什麼淘汰母豬那麼多

2015年才過去將近3個月,下此結論未必過早,但過去的一年多,母豬淘汰數量劇增。現在是市場經濟,對於開放的生豬市場,不比過去的計劃經濟,所有供求由市場來調節,過去的一年多,生豬價格雖有短暫的小回升,但很快又下跌,總的來看是疲軟狀態,飼養生豬利薄至極,有的養殖戶虧本,因此飼養母豬也同樣無大利可圖,不少養殖戶揮淚清倉,飼養的也處在觀望等待回轉的機會中,這導致母豬存欄量下降。生豬存欄量總是圍繞著生豬市場價值規律的波動起伏不定,當價格一跌再跌,生豬存欄量也將猛滑,勢必導致母豬淘汰的數量增多。展望15年,生豬市場是否回暖,本人亦不敢斷言。

㈤ 母豬淘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初產母豬控制仔豬大小不能太大,就不容易難產。盡量不要打催產素。產後保健盡量用功能性的中草葯保健之類的。其次後備母豬要檢查乳房等的發育是否完好,沒有奶水或者乳房發育不好的話乳豬喝奶會疼也會咬仔。原因比較多方法比較多你可以搜搜我這只是個人意見 查看原帖>>

㈥ 養豬人須知,母豬生幾窩崽兒就要淘汰了呢

母豬不能正常為我們生產豬,那就沒有價值了。必須立即淘汰。如果能為我們生產,就要給我們帶來產量和利潤的大小,並決定是否被淘汰。一般正常母豬使用3年,出生後7 ~ 8洞被淘汰。下面詳細介紹了母豬淘汰的戰略和機制,每一個豬場都要有目標淘汰數,才能確保豬群的理想年齡或胎差結構,只保證達到配種目標的豬的數量。一般母豬的比例約為20%至25%,相應的年更新率為45%至55%。根據各豬場管理情況,每年更新率不同,淘汰率也不同。一般來說,曾祖父GGP章節年度更新率為55%,祖先GP章節年度更新率為50%,父母一代PS章節年度更新率為45%。

配種-配種後21日(促進受精卵著床)預備母豬為哺乳期母豬1.8 ~ 2.0公斤/天,產母豬為哺乳期母豬1.5 ~ 2.0公斤/天。配種22日-懷孕84日(母豬身體狀況調節期間,防止超重)預備母豬是懷孕母豬2.0-2.2公斤/天,分娩母豬是懷孕母豬1.8-2.2公斤/天。懷孕85-懷孕110天(促進母豬乳房完全發育,促進胎兒體重最大化)預備母豬給哺乳母豬喂3.0 ~ 3.5公斤/天,分娩母豬給哺乳母豬喂3.0 ~ 3.5公斤/天。

㈦ 種母豬淘汰的標準是什麼

答:以下情況的種母豬,應及時淘汰:①有相關疾病。患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後備母豬和嚴重子宮炎的母豬;因肢蹄病久治未愈而影響配種或分娩的母豬;發生嚴重傳染病的母豬;發生普通病連續治療2個療程仍未康復的母豬;先天性骨盆狹窄、經常難產的母豬;連續2次或累計3次妊娠期習慣性流產的母豬。②有配種問題。超過8月齡從未發情的後備母豬;斷奶後49天不發情的母豬;配種後連續2次返情、屢配不孕的母豬;好鬥、有傷人傾向的母豬。③有種用問題。連續2胎活仔數窩均5頭以下的青年母豬;連續2胎或累計3次活仔數窩均6頭以下的經產母豬;有效乳頭少於10個,哺乳能力差、母性不良的母豬;連續2次、累計3次哺乳仔豬成活率低於60%的經產母豬;體況極差的母豬,如過肥(超過4分膘)或過瘦(低於2分膘);因其他原因而失去種用價值的母豬(如有遺傳疾病等)。

㈧ 如何減少母豬淘汰率

Hhgjkk 減少母豬淘汰率的措施:
1.母豬產前三天開始飼喂——【【【河南拜特威生物技術有限公si的——速產神器——,讓母豬順利生產,縮短產程減少死胎率。】】】】
2.預防母豬產科病,及時搶救難產母豬。
(1)注意母豬配種時外生殖器官的清潔消毒;人工授精配種的要注意輸精器的消毒。
(2)母豬分娩要有人看護,發現難產,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助產。
3.重視疫病預防,做好防疫工作。
(1)豬場門口要設立消毒池,有門衛值班,凡進豬場的人和車都要嚴格消毒。
(2)搞好欄舍內外環境衛生,經常消毒欄舍。
(3)搞好母豬的免疫接種工作,根據周邊疫情,接種不同的疫苗,因滅活苗安全高效,所以應作為首選。
4 .設置運動場,加強母豬的適當運動,增強其體質。

造成種母豬淘汰的根本原因
1.母豬長期缺乏必要的運動。
(1)母豬長期關在定位欄里,其活動受到限制,只能站立或躺卧,易引起嚴重的肢蹄病,致殘、致癱,難於治好,被迫淘汰。
(2)母豬因缺乏必要的運動,易造成過肥、不發情或生產性能低下而淘汰。
(3)妊娠母豬因缺乏必要的運動,易造成體質差,分娩時產力不足,易致難產或胎衣滯留,引起產科病,造成以後不發情或屢配不孕而淘汰。
2.母豬感染疫病的幾率加大。從疫病傳播的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動物)而言,定位欄豬的飼養密度大,若豬沒有接種某種疫苗,就缺乏某種特異性免疫力,一旦該病原侵入,疫病易於流行。定位欄飼養,人為地增大了母豬感染疫病的幾率。

㈨ 如何降低母豬淘汰率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