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桃樹的樹幹上會為什麼會有膠這種膠有什麼用處
在日常生活中種植桃樹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桃樹上面會有一些膠,對於這些膠其實它是樹木分裂然後分泌的一種東西,最開始是一種液體,後來冷固之後成為了一種固體,然後桃樹的這種流出來的東西被稱為桃膠,裡面含有非常豐富的鈣元素,還有鎂和鉀鹽,一般在下雨之後是非常容易出現的。
要想讓桃樹不流膠的話那麼就要避免桃樹受到損傷,另外就是要加強對桃樹的管理,要合理地對它的枝丫進行修剪,然後還要增強桃樹的抗病能力,就是創造一個好的生長環境。
⑵ 桃樹上流出的膠狀物是什麼東西,該怎樣防治呢
前幾日有朋友給我打電話,說自己養護的一個公園有一大片桃花林,這些桃樹的枝幹上最近總是會流出一些琥珀色的膠狀物質。剛流出來的時候,這些膠狀物質十分的粘手,就像平時的膠水一樣;等上半天,這些膠狀物質的就會變成漂亮的琥珀色,而且十分具有彈性;如果再等上幾天,這些原本具有彈性的琥珀色物質就會變得又黑又硬,十分難看。
在做好以上這些工作之後,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還要善於利用葯劑做好流膠病的預防及防治工作,具體措施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在苗木枝幹開始發生流膠之前:
於早春桃樹等苗木發芽之前,使用石硫合劑對苗木全株噴施一次,以消滅越冬的病原菌;
在3月下旬左右,對苗木全株噴施一次預防性殺菌劑比如百菌清、多菌靈、代森錳鋅等,預防病菌的傳染;
在5 ~6月份、8月~10月份侵染性流膠病的兩個發病高峰期間,每隔10天左右對苗木整株噴施一次殺菌劑,對苗木做好病害的預防,葯物可以選擇甲基托布津、戊唑醇等;
在發現苗木枝幹開始流膠之後:
如果流膠不是十分嚴重,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或者苯醚甲環唑等進行整株的噴施,連續噴施2次,每次間隔期為一周;
如果流膠較為嚴重,且部分膠體已呈現又黑又硬的狀態,則需要使用刀具將這些干膠刮除,再使用小刀在患病部位劃一些網狀的縱橫劃痕,深度要深達木質部,然後使用松脂酸銅乳油或者腐殖酸銅等塗抹患病部位。
好了,關於流膠病的知識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到這里了。
⑶ 桃樹流膠是什麼病怎麼治療
【為害症狀】
此病多發生於桃樹枝幹上,尤以主幹和主枝杈處最易發生,初期病部略膨脹,逐漸溢出半透明的膠質,雨後加重。其後膠質漸成凍膠狀,失水後呈黃褐色,乾燥時變為黑褐色。嚴重時樹體全部流膠,皮開裂,皮層壞死,生長衰弱,葉色變黃,果小味苦,甚至枝乾枯死。
【發病規律】
為害時,病菌孢子借風雨傳播,從傷口和側芽侵入,一年兩次發病高峰。在南京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非侵染性流膠病害發生流膠後,容易再感染侵染性病害,尤以雨後為甚,樹體迅速衰弱。
桃樹發生流膠的原因比較復雜,凡是導致桃樹生長衰弱的因素都可能產生流膠。①由於寄生性真菌、細菌的為害,如炭疽病、瘡痂病、細菌性穿孔病等均引起流膠。②根部病害如根癌病等,使樹體生長衰弱,降低抗性,也易發生流膠。③枝幹、果實害蟲如紅頸天牛、大青葉蟬等引起主幹、主枝和小枝流膠,桃蛀螟、椿象引起果實流膠。④機械損傷、剪鋸口、雹害、凍害、日灼以及重修剪也能引起流膠。⑤不良環境條件如排水不良、灌溉不當、土壤黏重、土壤鹽鹼化或酸化、土壤缺鎂等。⑥砧木與品種的親和性不良,如毛櫻桃砧、杏砧接桃容易發生流膠。最近幾年,流膠病的發生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尤其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區。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病品種,原產於西北高旱地區、雲貴高原桃區的品種不抗流膠病,而長江流域桃區的品種相應地抗流膠病。②加強土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樹體抵抗能力。③芽膨大前期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及時防治桃園各種病蟲害。④剪鋸口、病斑刮除後塗抹843康復劑。⑤落葉後樹干、大枝塗白,防止日灼、凍害,兼殺菌治蟲。塗白劑配製方法:生石灰12千克,食鹽2~2.5千克,豆漿0.5千克,水36千克。
⑷ 桃樹上長了一種膠狀物,是什麼該怎樣防治
這叫桃樹流膠病。
造成桃樹流膠的原因很多,如遭受病蟲危害,施肥不當(缺肥或偏施氮肥)、土質黏重排水不良,夏季修剪過重,定植過深,遭受雹害、旱澇、凍害、日灼、機械損傷等,都會造成桃樹的流膠,老弱樹發生較重,總之要針對不同情況進行綜合防治。綜合防治方法:1、加強綜合管理,合理施肥澆水,多施有機肥,促進樹體正常生長發育,增強樹勢。2、春季萌芽前噴布5度石硫合劑能明顯減輕其危害。3、生長季節(主要是雨季來臨前)噴1000倍的穿孔流膠凈或800倍的甲基托布津,雨季再噴2——3次效果很好。
⑸ 桃樹流膠病的病因有哪些
桃樹流膠病發生的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有:①由真菌性、細菌性病害如霉斑穿孔病、瘡痂病、腐爛病等引起流膠。②根部病害如根腐病、線蟲病等使樹體生長衰弱,降低抗性,也易引起主幹、主枝、小枝流膠。③樹干被天牛、吉丁蟲、蚱蟬等蛀食引起主幹、主枝和小枝流膠;果實流膠多為椿象危害傷口所致。④機械損傷、剪鋸口、雹害、凍害、日灼等造成傷口,引起流膠。⑤水分過多或不足,施肥不當,修剪過度,結果過多,栽植過深,土壤黏重或土壤過酸,連作等,都會引起樹體生理失調,而導致流膠發生。⑥桃樹施肥普遍存在重氮少磷現象,造成樹體徒長,流膠嚴重。桃園長期偏施氮肥,缺乏有機肥,一方面使土壤板結,理化性狀差,另一方面導致營養失衡,尤其是偏施氮肥會加劇樹體鉀、鈣、硼元素的缺乏,造成樹體生理上的障礙,抗性弱,流膠重。⑦侵染性流膠病主要由真菌引起,表現為枝乾乾腐或潰瘍流膠。干腐型多發生在主幹、主枝上,經田間採集、組織培養鑒定認為,干腐型流膠病由子囊菌門荼鑣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ribis)引起。潰瘍型流膠病由子囊菌門的葡萄座腔菌(B.dothidea)引起。
⑹ 桃樹樹枝流膠而且潰爛,是什麼病如何防治
桃樹流膠病症可分為桃侵染性流膠病和桃非侵染性流膠病兩個種類。下面就詳細說說這兩個不同的病症特徵和防治辦法,希望對你能夠有用。
防治措施
(1)栽植時宜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土壤黏重的要深翻加沙改土,增加土壤透
氣性和有機質含量。9-10月份增施氰氯化鈣,冬春枝幹塗白,防凍害和日灼。春季對主幹上的萌芽要及時掰除,防止慘剪時造成的傷口引起流膠。6月份以後至落葉前,不要藏枝,以免流膠。
(2)發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或50%三氯異氰尿酸1000倍液。冬剪後對於大的傷口要及時塗抹殺菌劑,如843康復劑、腐必清化、強氯精等。發現流膠應及時刮除膠塊,並把刮下的膠體清掃干凈,集中深埋或燒毀,然後塗葯2.1%噻糖素水劑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與50%硫懸浮劑1:5混合液,或50%氯異氰尿酸1000倍液,或80%乙蒜素1500倍液,也可選用戊唑酵或氟硅唑等葯劑。
⑺ 桃樹流膠如何防治
桃樹流膠是發生了病害,主要為害枝幹,在枝幹傷口處及枝杈表皮組織處分泌出樹膠。一般春、夏季發生,流膠處稍腫,皮層及木質部變褐,腐朽,易感染其他病害,導致樹勢衰弱,嚴重時枝乾枯死。
桃流膠病的發病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非侵染性的病源,如機械損傷、病蟲害傷、霜害、凍害等傷口引起的流膠或管理粗放、修剪過重、結果過多、施肥不當、土壤黏重等引起的樹體生理失調發生的流膠。另一種是侵染性的病源,由真菌引起的。
防治方法:
①加強栽培管理,多施有機肥,適量增施磷、鉀肥。合理修剪,雨季做好排水,適時夏剪,通風透光。及時防治桃樹的枝幹害蟲,減少病蟲傷口和機械傷口。
②冬季清園消毒,樹干塗白,刮除流膠硬塊及其下部的腐爛皮層及木質,集中燒毀。
③葯劑防治。桃樹發芽前,樹體上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樹液開始流動時,將生石灰粉塗抹於流膠處;生長季適時噴甲基硫菌靈1500倍液,或1%武夷菌素水劑或果病靈等進行預防;發病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噴1次1000倍液菌毒殺或菌毒清、菌立滅等,交替連噴2~3次。
⑻ 桃樹的流膠病是什麼原因形成的
桃樹流膠是發生了病害,主要為害枝幹,在枝幹傷口處及枝杈表皮組織處分泌出樹膠。一般春、夏季發生,流膠處稍腫,皮層及木質部變褐,腐朽,易感染其他病害,導致樹勢衰弱,嚴重時枝乾枯死。
桃流膠病的發病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非侵染性的病源,如機械損傷、病蟲害傷、霜害、凍害等傷口引起的流膠或管理粗放、修剪過重、結果過多、施肥不當、土壤黏重等引起的樹體生理失調發生的流膠。另一種是侵染性的病源,由真菌引起的。
防治方法:
①加強栽培管理,多施有機肥,適量增施磷、鉀肥。合理修剪,雨季做好排水,適時夏剪,通風透光。及時防治桃樹的枝幹害蟲,減少病蟲傷口和機械傷口。
②冬季清園消毒,樹干塗白,刮除流膠硬塊及其下部的腐爛皮層及木質,集中燒毀。
③葯劑防治。桃樹發芽前,樹體上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樹液開始流動時,將生石灰粉塗抹於流膠處;生長季適時噴甲基硫菌靈1500倍液,或1%武夷菌素水劑或果病靈等進行預防;發病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噴1次1000倍液菌毒殺或菌毒清、菌立滅等,交替連噴2~3次。
桃流膠病症狀
⑼ 桃樹流膠病怎麼治,什麼原因引起的
關於桃樹發生流膠的原因,根據國內外的研究,下列原因均可促使桃樹發生流膠:
1、由於寄生性真菌及細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腐爛病、炭疽病、瘡痂病、細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這些病害或寄生枝幹,或危及葉片,使病株生長衰弱,降低抗性。
2、蟲害。特別是蛀干害蟲,所造成的傷口易誘發流膠病。
3、機械損傷造成的傷口以及凍害、日灼傷等。生長期修剪過度及重度整枝。
4、接穗不良及使用不親和的砧木等。
5、土壤不過於粘重,排水不良,灌溉不適當,地面積水過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