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怎麼會缺鉀的原因
擴展閱讀
女生是怎樣穿衣服和裙子 2025-07-29 07:16:48
棉花怎樣做鵝圖片 2025-07-29 07:16:05

怎麼會缺鉀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16 22:34:05

⑴ 人為什麼會缺鉀

低鉀病因:

1、鉀攝入減少:一般飲食含鉀都比較豐富。故只要能正常進食,機體就不致缺鉀。消化道梗阻、昏迷、手術後較長時間禁食的患者。

如果給這些患者靜脈內輸入營養時沒有同時補鉀或補鉀不夠,就可導致缺鉀和低鉀血症。然而,如果攝入不足是惟一原因,則在一定時間內缺鉀程度可以因為腎的保鉀功能而不十分嚴重。

2、鉀排出過多

(1)經胃腸道失鉀這是小兒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常見於嚴重腹瀉、嘔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喪失的患者。劇烈嘔吐時,胃液的喪失並非失鉀的主要原因,大量的鉀是經腎隨尿喪失的。

因為嘔吐所引起的代謝性鹼中毒可使腎排鉀增多,嘔吐引起的血容量減少也可通過繼發性醛固酮增多而促進腎排鉀。

(2)經腎失鉀這是成人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引起腎排鉀增多的常見因素有:利尿葯的長期連續使用或用量過多;某些腎臟疾病;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遠曲小管中不易重吸收的陰離子增多;鎂缺失;鹼中毒。

(3)經皮膚失鉀汗液含鉀只有9mmol/L。在一般情況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鉀血症。但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時,大量出汗亦可導致鉀的喪失。

3、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時,可發生低鉀血症,但機體的含鉀總量並不因此減少。

(1)低鉀性周期性麻痹發作時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是一種家族性疾病。

(2)鹼中毒細胞內H+移至細胞外以起代償作用,同時細胞外K+進入細胞內。

(3)過量胰島素用大劑量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發生低鉀血症。

(4)鋇中毒引起鋇中毒的是一些溶於酸的鋇鹽如醋酸鋇、碳酸鋇、氯化鋇、氫氧化鋇、硝酸鋇和硫化鋇等。

4、粗製生棉油中毒:近二三十年來,在我國某些棉產區出現一種低血鉀麻痹症,在一些省內又被稱為「軟病」。

(1)怎麼會缺鉀的原因擴展閱讀:

鉀缺乏的臨床表現:

缺鉀會減少肌肉的興奮性,使肌肉的收縮和鬆弛無法順利進行,容易倦怠。另外,會妨礙腸的蠕動,引起便秘;還會導致心臟病發作。

當人體鉀攝取不足時,鈉會帶著許多水分進入細胞中,使細胞水腫導致細胞破裂。血液中缺鉀會使血糖偏高,導致高血糖症。另外,缺鉀對心臟造成的傷害最嚴重,缺乏鉀,可能是人類因心臟疾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當體內缺鉀時,會造成全身無力、疲乏、心律不齊、頭昏眼花,嚴重缺鉀還會導致呼吸肌麻痹死亡。此外,低鉀會使胃腸蠕動減慢,導致腸麻痹,加重厭食,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等症狀。

⑵ 什麼原因會導致缺鉀

什麼原因會導致缺鉀?

鉀離子是人體細胞中的重要成分,鉀離子可以維持心肌和神經肌肉的正常應激性,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正常的血鉀含量為3.5~5.5mmol/L,高於或者低於這個范圍都會出現高鉀或者低鉀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正常攝入食物便可以保證人體的鉀平衡,但是如果出現這些不良的行為將會導致缺鉀症的發生。

俗話說「缺啥補啥「,雖然目前缺鉀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但是只要補充足夠含鉀的食物就可以避免低血鉀的發生。

中國人普遍缺鉀,缺鉀應該這樣補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成人每日的鉀攝入量最低為3510mg。根據這個標准,中國人每日的鉀攝入量遠遠低於這個數值,因此補充鉀元素勢在必行。

腎功能健全的人群可以通過食用富含鉀元素的主食:玉米,番薯,土豆等。蔬菜類食物:黃豆,紫菜,木耳,番茄,海帶等,水果類食物:香蕉,榴槤,草莓,桃子,木瓜,芒果等,此外還可以在咖啡,茶,巧克力等飲料和零食中攝取鉀元素。

缺鉀容易給身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但是只要正確飲食還是可以醫治低血鉀症狀的。

⑶ 身體缺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鉀元素攝入量少
對於腸胃功能不好的患者,平常就沒有很強的食慾,於是長期的飲食量少,鉀元素的攝入也就沒有保證,同時鉀元素又在參與人體的代謝,而當人體長期的從食物中,沒有及時的補充,就會造成缺鉀的現象。
同時對於哪些喜歡,以節食控制肥胖的人群來說,缺鉀也是很常見的,因為長期的禁食或少食,同樣會導致鉀元素的攝入量不足。
2、出汗頻繁
都知道人體出汗會增加排毒,但過量的出汗,會不利於身體的健康,人體一旦大量的出汗,而且出汗頻繁,就會導致鉀元素的過多排出,再加上平時鉀元素補充不足,日積月累就會出現缺鉀。
3、甲亢引起缺鉀
甲亢可以是機體總鉀量丟失,而引起的鉀缺乏;也可以使由於鉀離子,轉移至細胞內或體液量過多,而導致鉀離子稀釋,同時治療甲亢的葯物,通常都是利尿的,增加了代謝,從而出現鉀元素的流失過快。
4、腎結石引起缺鉀
與甲亢一樣,治療腎結石的葯物,都是通淋利尿,是通過大量的排尿,來達到控制或預防結石的目的,但在利尿的同時,會導致鉀元素流失過快。
缺鉀的人平時要戒煙戒酒,因為煙酒對人的健康,是有一定影響的,可能會影響到人體對鉀的吸收,平時應該有一個好的飲食習慣,多吃一些豐富的水果,因為大量的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鉀成分。

⑷ 身體缺鉀是什麼原因導致

1、鉀排出過多,經胃腸道失鉀,這是小兒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常見於嚴重腹瀉嘔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喪失的患者。一方面是因為腹瀉而使鉀在小腸的吸收減少,另一方面是由於腹瀉所致的血容量減少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而醛固酮不僅可使尿鉀排出增多。

2、經腎失鉀,這是成人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引起腎排鉀增多的常見因素有:利尿葯的長期連續使用或用量過多,例如,抑制近曲小管鈉,水重吸收的利尿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Cl-和Na+重吸收的利尿葯(速尿,利尿酸,噻嗪類等)都能使到達遠側腎小管的原尿流量增加。

3、某些腎臟疾病,如遠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時,由於遠曲小管泌氫功能障礙,因而H+-Na+交換減少而K+-Na+交換增多而導致失鉀。近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時,近曲小管HCO3-的重吸收減少,到達遠曲小管的HCO3-增多是促進遠曲小管排鉀增多的重要原因,故可發生排鉀增多。

4、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原性和繼發懷醛固酮增多時,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Na+-K+交換增加,因而起排鉀保鈉的作用。Cushing綜合征時,糖皮質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大量增多。

5、鎂缺失,常引起低鉀血症.髓袢升支的鉀重吸收有賴於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Na+-K+-ATR酶,而這種酶又需Mg2+的激活。缺鎂時,可能因為細胞內Mg2+缺失而使此酶失活,因而該處鉀重吸收發生障礙而致失鉀。動物實驗還證明,鎂缺失還可引起醛固酮增多,這也可能是導致失鉀的原因。

6、鹼中毒,鹼中毒時,腎小管上皮細胞排H+減少,故H+-Na+交換加強,故隨尿排鉀增多。

7、經皮膚失鉀,汗液含鉀只有9mmol/L。在一般情況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鉀血症。但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時,大量出汗亦可導致鉀的喪失。

8、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時,可發生低鉀血症。

(4)怎麼會缺鉀的原因擴展閱讀:

飲食補鉀的原則:

小心補鉀過量。需要注意的是,補鉀最好是食補,使用補鉀葯物需要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指導。兒童每日應攝取鉀1600毫克,成人每天2000毫克。補鉀不當甚至過度補鉀,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導致意識模糊、呼吸困難,甚至心臟驟停。

辯證食物補鉀。應該多吃哪方面的食物也要視病情和體質而定,有腎病的病人最好少吃豆製品,而腸道不好的患者則盡量少吃粗纖維食品,體質較弱的女性應少吃紫菜。

不要偏食。鉀在天然食物中分布很廣,日常膳食中一般不會缺乏,如果膳食不平衡,偏食肉、蛋、多糖、多鹽,而糧食、豆類、蔬菜、水果吃得少,就會發生鉀的攝入量減少。

烹飪要科學。烹調不合理,做菜餡去菜汁,吃菜時弄去菜湯,那就等於吃「低鉀菜」,無形中丟失大量的鉀。

⑸ 人為何會缺鉀引起缺鉀的原因都有什麼

你好,低鉀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攝入不足如消化道梗阻、昏迷、手術後較長時間禁食的患者,不能進食。另一種原因是就丟失過多如嚴重腹瀉嘔吐、腎臟疾病、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遠曲小管中不易重吸收的陰離子增多、鎂缺失、大量出汗等,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細胞外的鉀向細胞內轉運過多也會出現低鉀的。如果能明確病因的低鉀就可以針對性的進行治療。

⑹ 缺鉀,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如果是低鉀的話,一般是由於腎臟是排鉀的主要器官,尿鉀約佔85%,所以說腎有較好的排鈉的功能,但是沒有有效的保鉀的功能。但是長期反復低鉀一般都會有以下原因導致的。健康人群在合理飲食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出現缺鉀的症狀,雖然人體內鉀含量遵循「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的原則,但是正常人體代謝的情況下,一般食物的含鉀量絕對足夠身體的需要,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保持在3.5-5.5mmol/L之間。還有就是鉀的排出量過多導致的低鉀表現。如腹瀉、嘔吐等胃腸道表現,大量出汗,都可以增加鉀的排出量,如果不能及時補充,就會出現低鉀的情況。在某些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如高血壓、水腫等,大量應用噻嗪類、呋塞米、螺內酯等利尿劑,導致鉀流失過多。

⑺ 為什麼身體會缺鉀缺鉀的後果是什麼

缺鉀原因有三,一是人體在夏季大量出汗,汗液中除了水分和鈉以外,還含有一定量的鉀離子。二是夏季人們的食慾減退,從食物中攝取的鉀離子相應減少,這樣會造成鉀的攝入不足。其三,天氣炎熱,人體消耗能量增多,而能量代謝需要鉀的參與。建議去醫院詳細檢查.
導致人體缺鉀的原因很多,比如說不正確的飲食習慣,食物過咸也會促進鉀的排除,工作的環境,還有樓上的朋友說的,先天性缺鉀,都會造成對鉀離子吸收能力低下.指導意見:既然醫院檢查都查不出鉀流失的原因,那就要盡量多吃一些富含典的食品,來補充了,從日常的飲食中逐漸調理,建議多吃一些蘋果,梨,菠菜,香菜,油菜,大蔥,青蒜,萵筍,土豆,山葯,紅薯,鮮豌豆,毛豆以及大豆及其製品也含鉀較高;水果以香蕉含鉀最豐富.紫菜,海帶。

⑻ 人體缺鉀的原因

這個原因就太多了,主要有以下幾大方面供你參考:
①攝入不足:如長期禁食或食量減少。②排泄增加:如頻繁嘔吐、胃腸手術;長期使用利尿劑、急性腎衰竭多尿期。③體內分布異常:如大量靜脈輸液,未給鉀,導致稀釋性低血鉀;大量注射葡萄糖+胰島素;鹼中毒。
這個太專業化了,估計你不是學醫的話,理解起來有點困難的。我已經把有些專業性詞語換成通俗的話,希望對你有用!
另外,在飲食上香蕉含鉀比較豐富,還有穀物類,鉀對維持機體的平衡電位很重要的,血鉀過高過低對機體的危害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