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危險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女生是怎樣穿衣服和裙子 2025-07-29 07:16:48
棉花怎樣做鵝圖片 2025-07-29 07:16:05

危險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16 23:19:38

Ⅰ 危害因素有哪些

物理因素:不良的氣象條件(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的氣壓(高氣壓、低氣壓)、輻射(高頻電磁場、微波、紫外線、紅外線、放射線)、雜訊、振動等。

職業危害因素,生產環境中影響人體健康的各種有害因素的統稱。可分三類:

1、生產過程有關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不良的氣象條件(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的氣壓(高氣壓、低氣壓)、輻射(高頻電磁場、微波、紫外線、紅外線、放射線)、雜訊、振動等;化學因素,如工業毒物、粉塵等;生物因素,如某些寄生蟲、微生物等。

2、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因素。如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精神緊張,勞動強度過大、頻度過密等。

3、生產環境中固有的因素。如自然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廠房建築不合理等。

生產環境因素

1、化學因素:在生產中接觸到的原料、中間產品、成品和生產過程中的廢氣、廢水、廢渣等可對健康產生危害的活性因素。凡少量攝入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稱為毒物。毒物以粉塵、煙塵、霧、蒸汽或氣體的形態散布於空氣中。

(1)有毒物質:如鉛、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機磷農葯等。

(2)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石棉塵、煤塵、水泥塵、有機粉塵等。

2、物理因素:是生產環境的構成要素。

(1)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低溫、高濕等。

(2)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等。

(3)雜訊、振動、超聲波、次聲等。

(4)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輻射、微波、激光等。

(5)電離輻射:如X-射線、γ射線等。

3、生物因素:生產原料和作業環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蟲,如炭疽桿菌、真菌孢子、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黴菌等;醫務工作者接觸的傳染性病源,如SARS病毒。

Ⅱ 機械行業存在的危險和危險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預防

機械行業存在的危險和危險因素有以下幾種:

1、物體打擊:是指物體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而造成人身傷亡事故。不包括主體機械設備、車輛、起重機械、坍塌等引發的物體打擊。

2、機械傷害:是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擠壓、碰撞、沖擊、剪切、捲入、絞繞、甩出、切割、切斷、刺扎等傷害。不包括車輛、起重機械引起的傷害。

3、起重傷害:是指各種超重作業(包括起重機安裝、檢修、試驗)中發生的擠壓、墜落、物體(吊具、吊重物)打擊等。

4、觸電:包括各種設備、設施的觸電,電工作業時觸電,雷擊等。

預防措施:

1、對人手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緊急制動裝置。該制動鈕位置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范圍內隨時可觸及到;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防護裝置。

2、各機械開關布局必須合理,必須符合規定標准。便於操作者緊急停車;避免誤開動其他設備。

3、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人的,要先與當班機械作者取得聯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進人。

機械行業的安全管理方案

充分發揮各級政府部門、生產經營單位、培訓機構的作用,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優化配置各類資源,實現全員安全培訓;

保證培訓質量,增強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安全知識與技能以及事故防範能力,同時提高安全生產監察人員的執法能力和監察水平;

加強對安全培訓工作的監督管理,逐步把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納入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軌道,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可靠的人力資源。

Ⅲ 化工生產危險因素有哪些

1、企業危險物品較多,火災危險性級別高,發生事故後極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毀。

由於化工企業生產、加工、儲存的化工原料、化工產品具有高度的易燃易爆性和有毒性,發生火災或泄漏事故後情況復雜,爆炸、復燃復爆,擴散的范圍大、速度快,極易導致立體、大面積、多火點等形式的燃燒。

2、使用危險物品多,事故易造成環境污染和火災發生。

化工生產中不可避免大量使用化工生產的產品、中間體、副產品及含於其中的雜質和生產中的「三廢」排放物,這些均屬工業毒物,具有毒性、腐蝕性和火災危險性。一旦泄漏到大氣或排放到江河中易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大氣、水污染,如氯氣、硫化氫、含磷的污水等等。

3、危險物品多,火災情況復雜,滅火救援難度大,加大救援人員的危險性

化工企業發生火災事故後,一般來說火災情況都很復雜,常伴隨著爆炸、閃燃、二次爆炸,或燃燒後爆炸,或燃燒與爆炸相互交替的現象。

(3)危險原因有哪些擴展閱讀:

化工生產過程中注意事項:

1、安全工作的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2、安全生產管理有規范:安全生產法,消防法,職業病防治法。

3、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4、生產操作人員四懂:懂設備構造,懂設備性能,懂設備用途,懂工藝原理。

5、三會:會操作,會維護保養,會排除事故。

6、操作記錄五化:記錄規格化、字體仿宋化、檢查經常化、展覽制度化、管理標准化。


Ⅳ 危險因素分類方法有哪些

危險因素分類方法有:

1、按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進行分類:可分為人的因素(包括心理、生理性危險、有害因素和行為性危險、有害因素)、物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化學性危險和有害因素以及生物性危險和有害因素)、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2、參照事故類別進行分類:可分為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葯爆炸、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傷害。

3、按職業健康分類可分為粉塵、放射性物質、化學物質、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職業性腫瘤的職業危害因素、其他職業危害因素等10類。

(4)危險原因有哪些擴展閱讀: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必須採用科學的方法、借用科學的儀器設備和科學的態度進行。各行各業的危險有害因素各有不同,必須熟練掌握運用系統工程原理,從物質、能量及其外力條件或自身變化全面的分析辨識。同時運用科學的技術方法對未知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

直觀經驗法適用於有可供參考先例、有以往經驗可以借鑒的系統。系統安全分析法常用於復雜、沒有事故經驗的新開發系統。常有事件樹、事故樹等。

Ⅳ 健康的危險因素包括哪些

健康危險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環境因素、生物遺傳因素、醫療衛生服務因素、行為生活方式因素等。
1.環境因素(1)自然環境危險因素 包括生物性危險因素(如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物理性危險因素(如雜訊、振動、電離輻射等)、化學性危險因素(如毒物、農葯、廢氣、污水等)。(2)社會環境危險因素 包括政治、經濟收入、文化教育、就業、居住條件、家庭關系、心理刺激、工作緊張程度及各類生活事件等。
2.行為生活方式因素是指由於自身行為生活方式而產生的健康危險因素,稱為自創性危險因素。行為生活方式與常見的慢性病或社會病密切相關。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有吸煙、酗酒、熬夜、毒物濫用、不合理飲食、缺乏鍛煉、不合理駕駛等。
3.生物遺傳因素包括直接與遺傳有關的疾病以及遺傳與其他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如年齡、性別、種族、疾病遺傳史、身高、體重等。
4.醫療衛生服務因素是指醫療衛生服務系統中存在的各種不利於保護和增進健康的因素,包括醫療質量低、誤診漏診、院內交叉感染、醫療制度不完善等。

Ⅵ 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有有毒腐蝕,易燃易爆,放射性,違章操作,生產設備維護保養不到位等。介紹如下:

1、有毒腐蝕。是指有毒並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比如濃硫酸和濃硝酸等化學物質。

2、易燃易爆。比如麵粉工廠中的粉塵,在生產過程中要避免明火。

3、放射性物質。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輻射能量,發出射線的物質。一般都是原子質量很高的金屬。

4、違章操作。職工不遵守規章制度,冒險進行操作的行為。 基本內容 職工不遵守規章制度,冒險進行操作的行為。

5、生產設備維護保養不到位。導致機器老化容易出故障,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Ⅶ 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危險因素


家庭生活
中,除了使用水、電、
煤氣

明火
存在
危險因素
之外,危險因素還有:陽台、窗口墜人、墜物;老人獨居突發疾病;小孩獨自在家被人侵犯或發生意外;家中存儲大量金銀首飾或大額現金;讓不明身份的外人以推銷、檢查等各種名義進入家中;被盜、被騙;出行時的交通意外等等。 此外,夫妻間因感情出軌造成的家庭破裂;家庭成員重病導致經濟上的難以為繼等,都是威脅家庭生活的危險因素。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每個家庭都要提前做好防範准備,讓危險因素遠離我們的家庭生活!

Ⅷ 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的分類有哪些

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的分類有:

1、按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進行分類:可分為人的因素(包括心理、生理性危險、有害因素和行為性危險、有害因素)、物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化學性危險和有害因素以及生物性危險和有害因素)、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2、參照事故類別進行分類:可分為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葯爆炸、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傷害。

3、按職業健康分類可分為粉塵、放射性物質、化學物質、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職業性腫瘤的職業危害因素、其他職業危害因素等10類。

(8)危險原因有哪些擴展閱讀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必須採用科學的方法、借用科學的儀器設備和科學的態度進行。各行各業的危險有害因素各有不同,必須熟練掌握運用系統工程原理,從物質、能量及其外力條件或自身變化全面的分析辨識。同時運用科學的技術方法對未知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

直觀經驗法適用於有可供參考先例、有以往經驗可以借鑒的系統。系統安全分析法常用於復雜、沒有事故經驗的新開發系統。常有事件樹、事故樹等。

Ⅸ 健康危險因素包括哪些

健康危險因素(health risk)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發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後果發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健康危險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環境因素、生物遺傳因素、醫療衛生服務因素、行為生活方式因素等。
分類
1.環境因素
(1)自然環境危險因素 包括生物性危險因素(如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物理性危險因素(如雜訊、振動、電離輻射等)、化學性危險因素(如毒物、農葯、廢氣、污水等)。
(2)社會環境危險因素 包括政治、經濟收入、文化教育、就業、居住條件、家庭關系、心理刺激、工作緊張程度及各類生活事件等。
2.行為生活方式因素
是指由於自身行為生活方式而產生的健康危險因素,稱為自創性危險因素。行為生活方式與常見的慢性病或社會病密切相關。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有吸煙、酗酒、熬夜、毒物濫用、不合理飲食、缺乏鍛煉、不合理駕駛等。
3.生物遺傳因素
包括直接與遺傳有關的疾病以及遺傳與其他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如年齡、性別、種族、疾病遺傳史、身高、體重等。
4.醫療衛生服務因素
是指醫療衛生服務系統中存在的各種不利於保護和增進健康的因素,包括醫療質量低、誤診漏診、院內交叉感染、醫療制度不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