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便中帶鮮紅色血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怎樣看視頻出現打字 2025-07-30 06:27:21
例假延遲分別有哪些原因 2025-07-30 06:15:57
怎樣打開微信衣服鏈接 2025-07-30 06:15:21

便中帶鮮紅色血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17 10:45:55

1. 大便出血,鮮紅色的,肚子不疼,有誰知道怎麼回事

鮮紅色說明不是大腸出血,大腸出血會是黑紅色,鮮紅色是直腸出血的症狀。
直腸出血原因很多,但大多數是因為肛裂引起的,很少是內痔引起。
如果是肛裂引起,多數會在便秘或者拉肚子時出現滴血症狀,這不是什麼大毛病,如果不放心,可以買一盒角菜酸栓塞,每天大便前對著肛門用一支,一盒用完基本就痊癒了。

2. 大便帶血,鮮紅是怎麼回事

大便後出現鮮紅色的血液,一般考慮是由肛腸疾病導致的,比如有痔瘡、肛裂等疾病,建議到正規肛腸專科醫院就診,可以檢查肛腸鏡或者直腸指診,根據不同的疾病給予不同的治療。如果有痔瘡,根據痔瘡的分布以及嚴重程度,考慮是內科保守治療,還是需要外科的手術治療。對於肛裂來講,一般建議手術治療,內科保守治療效果並不好。除了以上治療方式之外,還需要注意飲食,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維素的食物,每天早晨都喝一杯溫的蜂蜜水,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方便排便排氣。最好能夠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對於緩解肛腸疾病還是有好處。

3. 大便時肛門很疼,大便還有鮮紅色的血,是什麼原因

便時肛門疼痛常見的原因有肛裂和外痔,最常見的是肛裂,肛裂的發病原因是乾燥的大便撐裂肛門的皮膚,進而導致肛門括約肌的痙攣。肛裂的疼痛,一般是便後出現陣發性刀割樣疼痛,能持續數分鍾或數小時,等到括約肌疲勞之後,疼痛才能夠緩解。同時,伴有少量的出血,患者擦屁股的時候會有手紙帶血,下次排便會出現同樣的疼痛過程。新發的肛裂可以採用保守治療,採用止疼的中葯坐浴,外塗痔瘡膏促進肛裂的恢復。如果效果不好,需要採用手術治療。另外一種原因外痔,外痔的水腫或者血栓,需要採用活血化瘀的中葯坐浴,外塗痔瘡膏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緩解。

4. 大便帶血,鮮紅色·是什麼原因啊·

病情分析:
你好,引起便血的原因有:痔瘡、其它肛腸疾病,如肛裂、直腸息肉、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都會出現大便帶血。建議你到肛腸科進行檢查,以明確診斷,確診後應該及時進行治療。

指導意見:
要做到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多食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忌煙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粗纖維食物保持肛門處衛生、便後應及時清洗肛門,勤洗澡,勤更換內褲,可有效地防止感染.

5. 大便時有鮮紅色的血是什麼原因

便血這種情況考慮與痔瘡,肛裂,潰瘍性結腸炎或直腸息肉等有關系的。建議到肛腸科檢查,確診病因後治療。平時禁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平時多食用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6. 請問大便帶血,鮮紅色的,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近肛門直腸或肛門出血。如有黑便,其原因是腸道出血,血中鐵氧化後使糞便呈黑色,這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必是靠近肛門或肛門處出血,才呈紅色。可能是直腸或肛門炎症出血。你需要多吃蔬菜水果,以及清淡食物,盡量糾正飲食。健康第一,這是金錢不能比擬的。

7. 大便帶血是怎麼回事

大便帶血,是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直腸和肛門部出血的一個特殊症狀,提示腸道有器質性病變,必須十分重視,及時明確診斷,抓緊治療。大便帶血時應考慮下列疾病:
(1)肛門疾病
①血色鮮紅無疼痛者,多見於內痔,Ⅰ期痔核以便血為特徵,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點滴不已,或一線如箭,或僅在手紙上帶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脫出肛門之外。
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門疼痛及典型的便後周期性疼痛。
③肛管癌主要表現為便血及疼痛,疼痛於排便前加劇。
(2)直腸疾病
①直腸息肉的主要症狀是便血,呈間歇性,色鮮紅,一般量不多,這種病常見於兒童。
②直腸癌的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變細,帶粘液及血,伴里急後重或排便不盡感,便血早期為鮮紅,或暗紅,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惡臭粘液,體重減輕,應高度重視。
③放射性直腸炎也可大便帶血,但應有放射治療史。
(3)結腸疾病
①結腸息肉:a.幼年性結腸息肉病,平均發病年齡是6歲,無家族史,主要表現是大便帶血,常伴有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長遲緩,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腸旋轉不良、臍疝和腦水腫等;b.家族性幼年性結腸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狀以大便帶血、直腸脫垂和生長遲緩為常見特徵;
c
.Cronknite
Canda綜合征(CCS):為錯構瘤息肉綜合征,至成人發病,大便帶血,多有腹瀉,排便量大,並可含有脂肪,兼見腹痛、厭食、乏力、嘔吐、性慾和味覺減退。幾乎總有指(趾)甲的改變、脫發及色素沉著。
②結腸癌:常見於左半結腸癌,患者多有頑固性便秘,也可間見大便次數增多,癌腫破潰時,可使糞塊外面染有鮮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膿液。
(3)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與細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見便血,且多與粘液或膿液同時排出,伴有腹痛。
(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為主要症狀,其大便呈醬紅色,粘液多,且有惡臭味。
(5)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表現為急性起病,伴發熱,腹瀉,可有進食腐敗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建議去醫院檢查,不要輕易服葯,是葯三分毒,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治療。

8. 最近大便總是帶血,鮮紅色,不疼,請問大連的醫生我這是什麼原因

大便出血、疼痛、肛部墜痛:肛部里像有個秤砣,往外墜,這主要是外痔的症狀,輕者有脹滿下墜的感覺,重者則會出現重墜的痛苦。要是內痔被感染、脫出後回不去等現象,這樣也會導致劇烈的墜痛。肛部的康復其實和自我護理也很重要。 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肛部的護理,具體就是坐姿時肛部懸空透氣,便後肛部要用水清洗干凈,熏蒸坐浴要保證足夠時間。可以准備一套電動肛部促愈包,裡面有肛部促愈支撐墊在坐姿時候架空肛部,肛部促愈葯浴盆直接放在馬桶上用坐姿坐浴,肛部促愈清潔器便後裝清水沖洗肛部。便血的患者,每次大便後不但要用肛部促愈清潔器沖洗,還需要用肛部促愈消毒巾來進行消毒,因為便血的傷口會受到大便中細菌的污染,不及時消毒細菌滋生會造成病情惡化。肛部促愈包醫院和網上都有,網上買時,要買醫用的,不然對傷口不好。醫用的肛部促愈支撐墊是白色內芯的,有支撐力,打開有4通氣道的,電動葯浴盆每分鍾自動鼓氣量是手動鼓氣的4倍,可以產生更多的水浪,按摩下體患處,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加強坐浴效果

9. 大便出血呈鮮紅色,並且還有血塊存在是怎麼回事呀

是痔瘡,我給你查了下關於導致痔瘡的原因,還有治療方法等
肛腸痔瘺病俗稱痔瘡,是人類特有的常見病、多發病。據有關普查資料表明,肛門直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1%,痔占所有肛腸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內痔最為常見,占所有肛腸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發病率為67%,男性的發病率為53.9%;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其中20-40歲的人較為多見,故有「十人九痔」之說。

痔瘡及其分類

肛腸痔瘺病俗稱痔瘡,是人類特有的常見病、多發病。據有關普查資料表明,肛門直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1%,痔占所有肛腸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內痔最為常見,占所有肛腸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發病率為67%,男性的發病率為53.9%,以女性的發病率為高;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其中20-40歲的人較為多見,並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說。

其發病原因頗多,久坐、久站、勞累等使人體長時間處於一種固定體位,從而影響血液循環,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曲張、隆起、靜脈壁張力下降而引起痔瘡是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若運動不足,腸蠕動減慢,糞便下行遲緩或因習慣性便秘,從而壓迫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迴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導致痔瘡發病率增高。據臨床觀察及統計普查結果分析,不同職業患者中的患病率有顯著差異,臨床上機關幹部、汽車司機、售貨員、教師的患病率明顯較高。

痔核位於肛門裡面黏膜的稱為「內痔」,位於肛門口內側附近稱為「外痔」,二者都有的稱為「混合痔」。痔瘡的症狀是患處作痛、便血、嚴重時,痔塊會凸出肛門外(脫垂),排便後才縮回。

痔瘡的形成原因

我國目前多數醫家認為,痔的發生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解剖學原因:人在站立或坐位時,肛門直腸位於下部,由於重力和臟器的壓迫,靜脈向上迴流頗受障礙。直腸靜脈及其分枝缺乏靜脈瓣,血液不易迴流,容易瘀積。其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高度穿過肌層,容易受糞塊壓迫,影響血液迴流。靜脈又經過粘膜下層的疏鬆組織,周圍缺乏支架固定,容易擴張屈曲。

二、遺傳關系:靜脈壁先天性薄弱,抗力減低,不能耐受血管內壓力,因而逐漸擴張。

三、職業關系:人久站或久坐,長期負重遠行,影響靜脈迴流,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靜脈壁張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擴張。又因運動不足,腸蠕動減少,糞便下行遲緩,或習慣性便秘,可以壓迫和刺激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迴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力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

四、局部刺激和飲食不節:肛門部受冷、受熱、便秘、腹瀉、過量飲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門和直腸,使痔靜脈叢充血,影響靜脈血液迴流,以致靜脈壁抵抗力下降。

五、肛門靜脈壓力增高:因肝硬變,肝充血和心臟功能代償不全等,均可使肛門靜脈充血,壓力增高,影響直腸靜脈血液迴流。

六、腹內壓力增加:因腹內腫瘤、子宮腫瘤、卵巢腫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飲食過飽或蹲廁過久等,都可使腹內壓增加,妨礙靜脈的血液迴流。

七、肛門部感染:痔靜脈叢先因急慢性感染發炎,靜脈壁彈性組織逐漸纖維化而變弱,抵抗力不足,而致擴大麴張,加上其它原因,使靜脈曲張逐漸加重,生成痔塊。

痔塊主要由擴張靜脈、海綿狀組織和結締組織間質構成。靜脈擴張彎曲,其壁變薄,外膜和中層萎縮,壁內彈力纖維組織變成纖維組織[ 也有的靜脈無改變 ]。靜脈內可有血栓形成,靜脈外有血塊。常有急慢性炎症,可見因細胞浸潤,有時形成小膿腫。海綿狀組織,叫直腸海綿體,由很多血管小球組成,球內有短小並能彎曲的小動脈。有時有動靜脈瘺,在痔塊內可摸到動脈搏動。內痔表面是柱狀上皮,外痔表面是鱗狀上皮。

痔瘡易造成哪些危害

痔瘡最主要的症狀是便血和脫出,大便時反復多次的出血,會使體內丟失大量的鐵,引起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鐵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狀態,鐵的喪失量很微小,正常成年男子每日鐵的喪失量不超過2毫克,而便血的患者,若每日失血量超過6~8毫升則丟失鐵3~4毫克以上。正常人體男性含鐵總量為50毫克/每公斤體重,女性約為35毫克/每公斤體重,若長期便血,丟失大量的鐵,使體內含鐵總量低於正常,能引起缺鐵性貧血。

因痔瘡失血而導致的缺鐵性貧血,一般發展緩慢,早期可以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貧血較重或進展較快時,則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慾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體力活動後氣促、浮腫等,一些患者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易激動、興奮、煩躁等,有人認為是細胞內含鐵酶缺乏所致。以上這些症狀均可通過糾正貧血、治療痔瘡後消失。因此若發現患有痔瘡,應盡早治療,以免出現上述症狀,使治療復雜化。

痔瘡的另一個主要症狀是內痔脫出。脫出於肛門外的內痔,受到括約肌的夾持,靜脈迴流受阻,而動脈血仍不斷輸入使痔核體積增大,直至動脈血管被壓閉,血栓形成,出現痔核變硬、疼痛,難以送回肛門內。傳統的看法稱「絞窄性內痔」。但臨床所見外痔,形成血栓的更多見,故多伴有疼痛,當痔核脫出不能送回時,亦稱為「嵌頓痔」。長時間的痔核嵌頓,還會出現下列病理改變:

(1) 壞死:痔核嵌頓於肛門外,由於一系列的病理改變,使局部代謝產物積聚,進一步加重了肛門局部水腫,加重了痔核的嵌頓,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所以內痔嵌頓日久,必然出現壞死。此時的壞死常局限在痔核的粘膜部分,但亦有侵犯人體其它部分的情況。國外曾有報道:痔核內的血栓向上擴散,壞死區擴展到直腸壁,結果在盆腔內引起嚴重的膿血症。此種情況雖屬少見,但必須引起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

(2) 感染:痔核嵌頓後,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人出現里急後重、肛門墜脹感明顯等症狀,此時感染多局限在肛門局部,如果強力復位,容易使感染擴散,引起粘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腸窩膿腫,若脫落的帶菌栓子沿靜脈上行,加上抗生素使用不當或未用任何抗菌葯物,則會形成門靜脈菌血症甚至膿毒血症,亦可形成肝膿腫。國外曾有報道因痔核嵌頓伴發的致死性門靜脈敗血症。

總之,痔瘡對人體有諸多危害,應引起廣大臨床工作者的重視,認真對待每一個痔瘡患者。痔瘡患者也不必過於緊張,只要能夠早期治療和適當處理,均可避免以上嚴重合並症的發生。

痔瘡的預防

痔瘡的發病率很高,痔瘡患者經手術治療或其它療法治療後,復發率亦較高。究其原因,除治療不徹底外,不注意預防痔瘡的發生,也是重要的因素,預防痔瘡的發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加強鍛煉:經常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廣播體操、太極拳、氣功等,能夠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的可能,對於痔瘡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這是因為體育鍛煉有益於血液循環,可以調和人體氣血,促進胃腸蠕動,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結,預防痔瘡。另一方面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臨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長強穴,每次約5分鍾,可以疏通經絡,改善肛門血液循環;另一種方法是用意念,有意識地向上收縮肛門,早晚各1次,每次做30次,這是一種內按摩的方法,有運化瘀血,鍛煉肛門括約肌,升提中氣的作用。經常運用,可以改善痔靜脈迴流,對於痔瘡的預防和自我治療均有一定的作用。

(2) 預防便秘: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大便時間有早、中、晚飯後的不同習慣。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軟便,不幹不稀,排便時不感到排便困難,便後有輕松舒適的感覺,這表明胃腸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結堅硬,不僅排便困難,而且由於糞便堆積腸腔,肛門直腸血管內壓力增高,血液迴流障礙而使痔靜脈叢曲張形成痔瘡。為防止大便秘結,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合理調配飲食。既可以增加食慾,糾正便秘改善胃腸功能,也可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日常飲食中可多選用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

②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健康人直腸內通常沒有糞便,隨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結腸反射,結腸可產生強烈的「集團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直腸內糞便蓄積到一定量,便產生便意。所以最好能養成每天早晨定時排便的習慣,這對於預防痔瘡的發生,有著極重要的作用。有人認為晨起喝1杯涼開水能刺激胃腸運動,預防便秘。另外,晨起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跑步、做操、打太極拳等都可以預防便秘。當有便意時不要忍著不去大便,因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習慣性便秘。排便時蹲廁時間過長,或看報紙、或過分用力,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習慣,應予糾正。

③選擇正確治療便秘的方法。對於一般的便秘病人,可以採用合理調配飲食,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加以糾正。對於頑固性便秘或由於某種疾病引起的便秘,應盡早到醫院診治,切不可長期服用瀉葯或長期灌腸。因長期服用瀉葯不僅可以使直腸血管充血擴張,還可以導致胃腸功能紊亂。長期灌腸,會使直腸粘膜感覺遲鈍,排便反射遲鈍,加重便秘,反而有利於痔瘡的發生。因此若患有頑固性便秘須在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指導下正確治療。

(3) 注意孕期保健:婦女妊娠後可致腹壓增高,特別是妊娠後期,下腔靜脈受日益膨大的子宮壓迫,直接影響痔靜脈的迴流,容易誘發痔瘡,此種情況在胎位不正時尤為明顯。因此懷孕期間應定時去醫院復查,遇到胎位不正時,應及時糾正,不僅有益於孕期保健,對於預防痔瘡及其他肛門疾病,也有一定的益處。另外懷孕婦女一般活動量相對減少,引起胃腸功能減弱,糞便停留於腸腔,糞便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乾燥,誘發痔瘡。因此懷孕期間應適當增加活動。避免久站、久坐,並注意保持大便的通暢,每次大便後用溫水熏洗肛門局部,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對於預防痔瘡是十分有益的。

(4) 保持肛門周圍清潔:肛門、直腸、乙狀結腸是貯存和排泄糞便的地方,糞便中含有許多細菌,肛門周圍很容易受到這些細菌的污染,誘發肛門周圍汗腺、皮脂腺感染,而生瘡癤、膿腫。女性陰道與肛門相鄰,陰道分泌物較多,可刺激肛門皮膚,誘發痔瘡。因此,應經常保持肛門周圍的清潔,每日溫水熏洗,勤換內褲,可起到預防痔瘡的作用。

(5) 其它:腹壓增高,可以使痔靜脈迴流受阻,引起痔瘡。臨床上引起腹壓增高的疾病很多,如腹腔腫瘤壓迫腹腔內血管,可以使痔靜脈迴流受阻,引起痔瘡。肝硬變引起的門靜脈高壓症,可致肛門直腸血管擴張,而引起痔瘡,此時應首先治療肝硬變。不應急於治療痔瘡,因為肝硬變緩解後痔瘡症狀是可以改善的。

預防痔瘡的方法很多,只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認真去做,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痔瘡的發生,對於已經患有痔瘡的病人,也可以使其症狀減輕,減少和防止痔瘡的發作。

痔瘡傳統療法為何容易復發

痔瘡是生長在人體排泄口——肛門的一種疾病,他的生長、發展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工作學習環境、行走勞累、飲食睡眠有很大關系。俗話說「十人九痔」,實際上嚴格來說當為「十人十痔」。人的一生中,只要您正常的生活,不可能在肛門部不產生一絲一毫的靜脈淤積以及曲張,除非排泄物不經過肛門。因此,可以說,人人都會有或輕或重的肛門疾病。所謂無痔瘡,只不過是無症狀而已。有鑒於此,任何其他傳統療法都只能是減輕或使症狀消失,使局部組織盡可能恢復原狀或病理改變消失,決不能因此就使肛門直腸下端、肛管、肛門緣靜脈叢不再發生淤積、彎曲、曲張成靜脈團塊,最終導致痔瘡復發。可見,痔瘡其他傳統療法復發是不可避免的,但會有輕重、時間長短的區別。

為什麼只有人才能得痔瘡

的確,只有人才的痔瘡。這是因為在大自然的生物中,只有人是直立行走的高級脊椎類動物,其他皆為爬行動物。直立的人和爬行類動物的一個很重要的區別點就是兩者的肛門部的血管分布和肛門的張力是不同的。雖然人與動物出生時,肛門部的血管和肌肉是相似的,但是隨著不斷的生長,活動力度加大,直立的人除了和爬行動物一樣在排便是用力外,還有一種爬行動物所不存在的地球對肛門血管垂直的引力,加上人在勞動中不斷產生的疲勞、疾病及飲食方面的諸多因素的影響,使人的肛門部靜脈血管的迴流阻力增加,久而久之發生了肌肉張力鬆弛、血管彈力下降,靜脈團塊淤積,故而發生痔瘡。因此,可以說痔瘡還是人類的一個「專利」呢。

怎麼診斷痔瘡?

根據病史和肛門物理檢查,肛管直腸指檢和肛門境檢,參照痔的分類作出診斷。

如稍有可疑應進一步檢查,以除外結、直腸、肛管的良、惡性腫瘤及炎性疾病。

大便時看到流血、滴血或者糞便鍾帶有血液或膿血,多數是由痔瘡引起的;肛裂的出血呈鮮紅色,伴有肛門劇痛;大便帶血,血色暗紅或大便色黑暗,那是消化道出血所致。排便時有腫物脫出肛門,伴有肛門潮濕或有粘液,多數是由內痔脫出或直腸粘膜脫出;如果肛門有腫塊,疼痛激烈,腫塊標面色暗,呈圓形,可能是患了血栓性外痔;肛門腫塊伴局部發熱疼痛,是肛周膿腫的症狀;觸診肛門有條索裝物,並有少量膿液自潰口出,是肛瘺的表現。

痔瘡傳統療法

手術療法

此方法能快速消除病灶和症狀,但病人痛苦大、出血多、療程長,常有大便失禁、肛門狹窄等後遺症發生。臨床中好多患者術後復發,有的短時間內就復發,有的患者甚至做過多次手術最終還是復發。

內服葯、外用葯及貼葯療法

內服葯、外用葯及貼葯保守治療能改善症狀,不但見效慢,並且很難消除病灶,不徹底。長期用葯花費高,對身體有副作用。

超低溫、超高溫療法

液氮冷凍、激光、微波、電子(包括低頻、射頻、電容場、電離子透入以及電動振盪)等各種治療儀器,其治療原理是利用超低溫或超高溫產生冷或熱效應,振盪電離子透入生物物理效應、電場電容效應等,從而起到使病灶組織蛋白凝固、血管栓塞封閉、電灼電凝止血、切割、組織變性、壞死脫落或硬化萎縮等治療目的,仍屬於硬化和枯痔療法類型重復再現,同手術療法結果是相似的。

結扎、套扎療法

會使肛門部血液循環受阻,易產生淤血水腫、疼痛、排便困難等。

注射療法

目前國內外好多採用注射療法,既將葯物注入痔核內治療痔瘡的方法。臨床通常使用的注射劑主要有硬化萎縮劑和枯痔壞死脫落劑兩種。硬化劑適用於各期內痔,目前臨床上比較常用,但葯物引起的無菌性炎性反應消失後,纖維化收縮和擠壓作用逐漸緩和,痔核易復發。如注射部位過淺,則易引起粘膜潰爛粘膜膿腫,過深易引起荃層組織發生硬化,葯量過大,可引起壞死大出血,葯液滲入齒線外可引起肛門劇烈疼痛、水腫或血栓形成;壞死劑用量過大常可引起術後壞死性大出血或感染壞死面形成潰瘍,特別是廣泛的組織壞死或感染,不但治療時間長,而且瘢痕收縮可造成肛門狹窄後遺症。

傳統中醫的塗紅枯痔、枯痔釘療法

由於毒副作用反應大、病人痛苦較大、療程較長,現在臨床很少採用。內痔枯痔注射療法即使在此基礎上改進而已,故此硬化和枯痔療法不是理想的療法。

【針灸治療】
1.基本治療
治法 清熱利濕,化瘀止血。以足太陽經及督脈穴為主。
主穴 承山 次髎 二白 長強
配穴 便秘者,加支溝、大腸俞;脾虛氣陷者,加脾俞、百會。
操作 諸穴均針用瀉法,脾虛氣陷者宜用補法,可灸。
方義 承山、次髎均為膀胱經穴,足太陽經別自承山穴處上行入於肛中,故取之用瀉法,既能調理膀胱氣化以清濕熱,又能疏導肛門局部氣血,屬「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督脈亦過肛門,長強穴屬督脈,位近肛門,刺之可直達病所,清利濕熱。二白為治療痔瘡的經驗用穴。
2.其他治療
三棱針法 在第7胸椎兩側至腰骶部范圍內尋找痔點,其狀為紅色丘疹,一個或數個不等,出現的部位亦不一致。每次選一個痔點,用粗針挑刺,並擠出血珠或粘液,7天左右1次。

10. 我的大便帶血 是鮮紅色的 是消化道出了什麼問題嗎

大便帶血並且是鮮紅色一般為痔瘡破裂或肛裂出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大便干硬造成。你自己感覺一下,肛門有沒有疼痛,如果有可能是肛裂了。上消化道出血,血經過腸道的消化,糞便一般為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