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坐著胸口悶疼痛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怎樣聯機手機與電腦 2025-08-04 10:13:47

坐著胸口悶疼痛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20 03:29:03

㈠ 胸口發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主要與心臟功能下降有很大的關系。其實就是心臟功能下降回血不足導致的,我們要知道,心臟回血是保證心臟自己血氧需要的,一旦心臟出現缺血,就會引起很多症狀,輕者會表現為胸悶,心慌,心悸,心臟絞痛,脾氣暴躁,不耐煩,睡覺喜歡爬著睡等現象。

5,進食過飽導致的。

有很多人因為進食過飽,導致胃食管返流,這種情況也會導致胸悶憋氣。在進食之後感覺有東西從胃部返流,胸口會非常不適,有脹痛感以及灼熱感,口腔中還會不時感覺酸酸的,只要保持正確坐姿或者站立時即可緩解。


㈡ 久坐突然胸口疼是什麼原因

疼的應該是膈肌和胸壁,不是什麼內臟器官。胸悶是心臟受擠壓的症狀。
扎腰帶,勒肚子會使腹壓加大,從而積壓胸膈,造成胸悶,胸痛。
建議穿寬松的衣服,不要為了暴露自己的體型問題而過度扎腰帶,引起身體上的不適。
平時應注意飲食上的合理搭配,避免暴飲暴食,偏食等不良嗜好的養成,同時進行適量的運動,避免久坐。

㈢ 胸口悶痛!坐著就悶痛!但是站著就沒什麼事

胸口悶痛根據症狀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考慮支氣管炎或肺炎可能,建議聽診或者胸片檢查看看明確。 建議治療主要是抗炎為主的,多喝水,最好先服用頭孢類消炎,加沐舒坦看看。

㈣ 胸口中間悶疼是怎麼回事

胸痛是一個常見的症狀,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主要由於胸壁、胸膜、肺、 心血管、縱膈、食管及膈肌等部位發生病變所引起。另外,肋間神經病變也 常會引起胸痛。所以,診斷比較困難,常需根據胸痛的性質,伴隨的症狀和 發生的部位、時間等加以區分、辨別。
以下給你分別介紹一些引起胸痛的常見疾患:
1)胸壁疾患
主要由於胸壁肌肉、肋骨或肋間神經的病變所引起,主要特點是疼痛常固定在病變部位,且局部多明顯壓痛點。如:
1. 肋間神經痛,部位延肋間神經走向有刺痛感,咳嗽,呼吸時均會加重。
2. 肋骨骨折引起的胸痛,有明顯的受傷史或長期劇烈咳嗽的病史,疼痛的局部有明顯的壓痛,擠壓時更明顯。
3. 胸、腹部帶狀皰疹引起的胸痛,局部可以出現水皰,疼痛與咳嗽、呼吸的關系一般不大。
2)氣管、支氣管、肺和胸膜疾患
主要特點是疼痛常與呼吸、咳嗽相關。如:
1. 自發性氣胸的胸痛為突然發生,伴有呼吸困難、咳嗽、氣悶,甚至出現紫紺、休克等嚴重情況。
2. 胸膜炎時為刺痛,以胸部擴張幅度最大的肋部最顯著。
3. 氣管、支氣管炎的胸痛在咳嗽和呼吸時明顯加重,同時伴有胸部灼熱感。
4. 肺梗塞等肺部疾病,痛疼多局限在患病的部位,可出現刀割樣疼痛,呼吸、咳嗽、活動時均會加重。
3)循環系統疾患
常見的疾病有冠心病、心包炎等。
1. 心絞痛發作的特點是左前胸部或胸骨後有絞窄感,壓迫感或恐懼感,發作一般30秒鍾左右,用擴冠狀血管葯物後可緩解。
2. 心肌梗塞所引起的胸痛,除以上表現外還可放射在左肩、左臂內側,有時還可放射至下頦、頸部,甚至上腹部,疼痛有縮緊感,疼痛劇烈,時間持續延長30分鍾以上,服擴冠狀血管葯物,效果不顯著。同時,可出現心律不齊等表現。
3. 心包炎,疼痛有時很象心肌梗塞,但在咳嗽、呼吸時以及體位改變,左側卧位時加重,而且疼痛持續時間長,不能用擴張冠狀血管葯緩解。
4)消化系統疾患
1. 膽囊炎、膽石症引起的胸痛以右下胸或右背、胸、腹為主,疼痛性質以絞痛、攢痛為多見,伴有惡心、嘔吐和腹脹腹痛。
2. 急性胰腺炎可引起心窩部、左胸壁、上腹及腰部疼痛,有橫向圍腰樣疼痛,胖消化道症狀,用擴冠狀血管葯物不緩解。
3. 此外,胃和十二指腸疾病也可能引起前胸下部疼痛,但一般均有胃腸道症狀。
愛心提示:引起胸痛的嚴重疾病很多,應初步認識加以區分,從而採取預防或應急措施。對病情危重者,應密切觀察病者的全身情況,意識狀態,以及血壓、呼吸、脈搏、體溫等狀況,出現異常時應及時呼叫醫護人員,採取緊急處理措施,以免發生意外。

㈤ :胸口中間悶疼是怎麼回事隨便坐一會就開始悶疼尤其是吃過飯後躺著就不痛了 工作的時候是坐著的,

問題分析:
你好,胸口疼痛和進食有關系,和體位有關系,深呼吸會舒服點,考慮是胃部疾病或者心臟疾病的。

意見建議:
去醫院檢查胃腸鋇餐,或者胃鏡檢查,還有心電圖和心臟超聲的檢查,看看是不是有異常,然後再根據檢查結果進行治療,注意休息,不能勞累,吃飯後走走,不要總司坐在那裡,祝健康。

㈥ 坐下胸口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胸膜疾病 如胸膜炎,自發性氣胸,這些疾病引起的胸痛與呼吸,咳嗽有關.在深呼吸及咳嗽時胸痛加重,常伴有呼吸困難.胸痛位於病變的一側.
2,心血管疾病 以心絞痛,心肌梗塞為代表,其次為心包炎.這類胸痛多表現為心前區和胸骨後壓迫性,堵悶樣痛,甚至撕裂樣痛.常放射到左肩,頸部及左臂內側,嚴重時伴有休克症狀.
3,肋間神經炎,帶狀皰疹,食道炎 均可引起胸痛,帶狀皰疹時劇烈胸痛,沿肋間走行,1~2天後皮膚出現密集性小水皰.
4,某些腹腔臟器病變引起胸痛 如膈下膿腫,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
5,胸部外傷 常見於肋骨骨折,有胸部外傷史,呼吸或咳嗽時胸痛加重回答者:f79xgcr7f - 發消息 0 | 2009-09-01 13:55 您好,一般出現心痛是有多種可能的.

出現胸痛建議首先檢查是否是有肺部感染,胸膜炎,肺結核,氣胸都可能,另外還要考慮是否是有肋間神經炎,肋軟骨炎的可能.有的時候還要注意消化道潰瘍和胰腺疾病也可能導致這個現象的. 還要注意檢查肝臟和膽囊b超和肝功是否是有問題.還要做心電圖檢查是否是有心肌缺血的可能.回答者:gxph6896g - 發消息 0 | 2009-09-01 13:58 經常痛天天痛有事左邊有時右邊

你好,考慮是心臟供血不足,建議醫院心電圖,心臟彩超檢查.祝健康.回答者:g8ge37aph - 發消息 0 | 2009-09-01 13:58 你好,不少人都曾胸口疼痛.有人以為心臟病發,更多的人不聞不問.沒錯,它可能是冠心病的病徵,但也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胸壁疼痛,或者胃酸作怪.弄清楚,便不會心慌慌. 引起胸口痛的原因很多:
1.胸壁疼痛又稱肌肉骨骼疼痛
疼痛的地方只集中一點,病人能明確地指出來.疼痛時間不長,每次通常只維持一,兩秒,有機會復發.病人深呼吸,咳嗽,打噴嚏或轉身時,胸口即刺痛,甚至劇痛.痛楚可能比其它疾病引起的胸痛更強烈,但大多數於數天至兩,三星期內好轉.任何年齡皆會發生.
2.焦慮致胸口痛
病人聲稱痛楚維持數小時,數日,數年,甚至十年以上.整個胸部任何位置都可能痛,通常病人感覺「翳」,「悶」.靜止時,例如坐下,躺下或沒有工作在手,病人便開始感到胸口不適,工作時或運動時卻不會.病人看醫生甫坐下,便急�數出多種「病徵」:頭暈,冒汗,惡心,氣促,怕熱,怕冷,手腳或嘴唇麻痹,很想醫生快點「治」好他的病.
3.冠心病所引發的心絞痛
與由焦慮引起胸口痛的病徵相反,即走路,運動,追巴士,上樓梯等運動量大時才痛;停下來時痛楚亦停止.痛楚維持五至十分鍾. 胸口,特別是上胸位置有壓迫感或感到被「頂住」.如果疼痛持續十五至三十分鍾,並且冒汗,可能是心肌梗塞,必須立即到急症室.
4.胃食道反流症(GERD)
吃太飽,躺下或睡覺時有東西湧上來. 胸口有「脹住」及火灼感,口裡甚至有酸酸的味道.坐起來情況改善.
5.膽囊發炎
吃得很飽時痛.范圍集中在下半胸至胃之間有「頂住」或「脹住」的感覺.持續痛數小時.

建議:推拿可以緩解患者的胸口痛.1,手法為向左右推散開來,再使用熱敷的方式,使 凝聚在胸部內的悶氣散開,讓胸骨恢復伸縮自如,使患者呼吸順暢.2,記得視情況而定,來選擇可行的方式,如可進行 熱敷時要熱敷,但若身上的肌肉有任何傷口則是 嚴禁熱敷的,因其會易影響傷口復原,另外皮膚 過敏也不可熱敷,最後再進行順氣,也就是讓氣散出,如果不能輕易散出,就要使用推拿.3,一般而言,順氣是較輕,推拿是較重,如果都無 法使氣散出,就必須要進行拔罐.拔罐的作用是讓積在體內深層的氣,浮出到表皮的皮膚,好讓 胸部內的悶氣散開.因為原有悶氣在體內深層, 呼吸自然有壓力,現已浮出至表面,自然無壓力, 如此胸部呼吸自然會順暢.4,再來就是要患者多做一些運動或是給予葯物治之.

㈦ 胸口悶疼是怎麼回事

找找原因
是不是壓力大或與老師
同學之間的關系緊張造成
胸悶是一種主觀感覺,即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輕者若無其事,重者則覺得難受,似乎被石頭壓住胸膛,甚至發生呼吸困難。它可能是身體器官的功能性表現,也可能是人體發生疾病的最早症狀之一。不同年齡的人胸悶,其病因不一樣,治療不一樣,後果也不一樣。
一、功能性胸悶(即無器質性病變的胸悶):在門窗密閉、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逗留較長時間,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與別人發生口角、爭執,或處於氣壓偏低的氣候中,往往會產生胸悶、疲勞的感覺。經過短時間的休息、開窗通風或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思想放鬆、調節情緒,很快就能恢復正常。像這一類的胸悶可以說是功能性的胸悶,不必緊張、也不必治療。
二、病理性胸悶(即有器質性病變的胸悶):胸悶不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於身體內某些器官發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悶。如:
1.呼吸道受阻:氣管支氣管內長腫瘤、氣管狹窄,氣管受外壓(甲狀腺腫大、縱隔內長腫瘤);
2.肺部疾病:肺氣腫、支氣管炎、哮喘、肺不張、肺梗塞、氣胸;
3.心臟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冠心病、心臟腫瘤;
4.膈肌病變: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
5.體液代謝和酸鹼平衡失調等。
病理性胸悶可以突然發生,也可以緩慢發生。突然發生的多數是由於急性外傷性或自發性氣胸,急性哮喘、急性氣管內異物心臟病急性發作、急性肺梗塞等。緩慢性的胸悶則是隨著病程的延長,症狀逐漸加重。兒童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縱隔腫瘤;青年人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自發性氣胸、縱隔腫瘤、風濕性心臟瓣膜病;老年人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肺氣腫、冠心病等。
總之,對於胸悶必須引起重視,以免延誤必要的治療。你應該到醫院去進行胸部透視、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液生化等檢查以及肺功能測定,以便臨床醫師進一步確診。
復制的供你參考

㈧ 的工作常坐著,最近幾天感覺胸口中間憋悶

你好: 你所述症狀多屬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以心血管功能失調為主要表現又稱心血管神經官能症。 心血管神經官能症的主要表現為: 心悸、心前區疼痛或不適。部位常不固定,以左前胸多見,大多為一過性刺痛,也可為持續性隱痛,但體力活動時常不發作,而精神疲勞或休息時可出現。 同時可伴有胸悶、氣短,患者主觀感覺空氣不足,呼吸不暢,常有嘆息樣呼吸,長出氣後自感舒適。 此外,還可伴有乏力、頭暈、頭腦不清、驚恐、焦慮、煩躁不安、多汗、失眠等神經症狀。 該病大多為青年女性,它的特點是症狀繁多易變,酷似冠心病、心絞痛,甲亢也有類似表現,但心電圖、心臟B超、甲狀腺功能等各種檢查均無器質性病變發現。 本病發生的機制為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引起心血管系統一系列功能症狀與表現。 治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最好的醫生是自己。首先,可做必要的檢查,除外器質性病變。檢查沒問題,就是功能性症狀,而不必有心理負擔。可加強體質鍛煉,增強心臟功能,提高心臟自主神經的調節能力。必要時可給予葯物治療:,如 心得安 10mg 2~3次/日(或氨醯心安12 .5~25mg 1~2次/日);安定 2.5mg 2~3次/日,可改善症狀。

㈨ 胸口經常出現悶痛的症狀,這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胸口是指前胸,是位於兩側鎖骨以下,雙側腹部以上靠近胸骨(即中心)的部位,此處經常出現悶痛的症狀。之所以出現悶痛不適,可能是各種因素導致的呼吸困難,在活動後出現疼痛不適,要考慮如下幾個問題。

如果您明確是冠心病或胃食管反流病,請不要焦慮,這類疾病已經不再是頑疾,國內已經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療,並能順利解決您的不適,改善您的症狀。期間請您聽從醫護人員安排,並注意調整飲食,避免生冷、高油脂、高脂肪、高熱量食物進食,避免劇烈運動,保持有氧活動、運動,平時可以打打太極,做做有氧操,避免長期蹲坐、不運動,同時生活也需要保持一個樂觀開朗的好心情,戒驕戒躁。如果明確心臟性疾病,一定要及時治療哦。

最後,祝您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㈩ 經常感覺胸悶,胸口疼痛是怎麼回事

要做好相關的檢查,排除心胸肺相關的疾病。

現在心腦血管方面疾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嚴重威脅人體的健康,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比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會表現為胸悶、胸痛等症狀,在中醫屬於「胸痹」的范疇。
從經絡的分布以及人體的氣血、病邪等方面認識,「胸痹」產生的原因,跟心、肝、脾、胃等臟腑關聯密切,主要也跟痰濕瘀濁等病邪有關。


在臨床上尤其常見因為脾胃陽虛,痰濕內阻,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的胸痹,陽氣虛衰,脾胃不調,導致痰濁內生,痰淤阻滯心脈,是發生胸痹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病機。
所以中醫常用瓜蔞薤白半夏湯等方子,治療脾胃虛痰濕內阻型的胸痹,同時也經常需要配合調理脾胃,通過益氣健脾、調節飲食等方法,杜絕脾胃的痰濕之源,或通過溫陽補氣的方法推動氣血血脈的運行,也有助於痰濕運散,比如配合陳夏六君湯、苓桂術甘湯等。


臨床上,也有一部分兼有血瘀明顯的,或伴有肝鬱氣滯的,屬於肝鬱血瘀型的胸痹,可以配合疏肝理氣、活血通脈的方法,比如加用柴胡、香附、鬱金、桃仁、紅花等葯物治療。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更多中醫科普,點頭像關注鄭醫生,有疑問可以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