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種豬如何防止品種退化的原因
擴展閱讀
寶馬五多少錢 2024-05-20 03:53:49
oppoe9手機不快充怎樣處理 2024-05-20 03:33:42

種豬如何防止品種退化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29 17:47:15

❶ 瘦弱小豬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僵豬是由於先天營養不良所導致的一種疾病,俗稱「小老豬」,「小賴豬」。臨床表現為精神狀況尚好,飲食慾較為正常,比同窩仔豬明顯偏小,亦或是青年期及其以後生長速度極慢。
這在養豬業中是一個隱性的損失條件,值得我們重視,筆者根據多年的臨床觀察,總結出以下幾點原因及防治措施,簡述如下。


症狀
該病多發於10~20千克的仔豬,臨床表現:被毛粗亂,體格瘦小,圓肚子,尖屁股,大腦袋,弓背縮腹,精神尚可,只吃不長,平均每天長不到50克,有的6個月才達到20千克。對於病僵,隨疾病的不同而臨床表現各異,如喘氣病有咳嗽和氣喘症狀;患仔豬副傷寒的豬長期腹瀉且時好時壞;患寄生蟲豬表現為貧血,並且有異嗜現象。

❷ 國外引入種豬到我國以後過不了幾年為什麼總是要退化

第一:養殖企業專注於選育,第二:選育的周期長投資大,見效慢,企業不願做這些麻煩而投資大的工作,第三:引種企業本身育種的水平低;第四:引種在中國已經是一種惡性循環,很多企業把擁有外國優秀品質豬而驕傲,也是他們銷售一個賣點;第五:引種地和陪引種地飼養管理水平或者飼養條件相差甚遠;第六:引種效益見效快等從而導致了現在我們國家引種——退化——引種的惡性循環。

❸ 一些本土種豬瀕臨滅絕,如何警惕生豬養殖「卡脖子」的現象

一些本土種豬瀕臨滅絕,如果能加快本土種豬資源的創新和研發,會有效避免“卡脖子”的現象。

通過一些調查發展,國內的生豬數量基本都是從國外引進的,我國的生豬市場比較重引進、而輕選育,已基本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有可能會遇到“卡脖子”現象。同時由於國家保護力度不太夠,我國一部分本土豬的品種也在面臨瀕危的危險。養殖人士建議,以後要多加快本土種豬的創新和研發,才有機會擺脫我國長期在依靠國外引種的現狀。在保護本土中珠的前提下,能夠加大在這方面的研發和投入,能夠對我國的種豬行業有重要的貢獻。才能使我國的種豬行業有自己的行業標准,也會緩解一定的經濟壓力。

加快種豬行業的發展與研發,減少對外依賴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才能夠使我國的種豬行業得到快速的發展。

❹ 種豬如何養護

種豬的品種要了解好,它在當地的生活習慣,飼料習慣,圈的建設。重要的是防治疾病,你可以去獸葯店咨詢下種豬打葯的時間和具體施葯的品種和細節。只要不生病會大大減低風險。另外 種公豬的精細護理一要單圈飼養,每間豬舍面積為6平方米~7.5平方米,安置在場內安靜、向陽和遠離母豬舍的地方,這樣可以避免因母豬的聲、味的刺激而造成精神不安和影響食慾減退等後果。二要經常清掃豬舍和刷拭豬體,保持圈舍和豬體衛生。三要堅持合理運動,提高種公豬的新陳代謝,促進食慾,增強體質健壯。四要堅持定期檢查精液品質,以便隨時調整營養、運動和配種頻率。五要合理使用種公豬,有利於延長其種用年限和充分發揮繁殖能力。
祝你成功

❺ 我國一些本土種豬瀕臨滅絕,該如何做好保護措施

國內生豬大量從國外引進種質資源,生豬市場重引進、輕選育,已陷入“引種—退化—引種”的惡性循環,正遭遇“卡脖子”風險。同時,由於保護力度不夠,我國部分本土品種面臨瀕危。受訪人士呼籲,加快本土種豬種質資源的創新創制,擺脫長期依靠國外引種的局面。

❻ 種豬提純有什麼方法

引進野豬血統佔50%的一代雜交公母種豬,養大後(達45~50千克體重)進行配種,經114天懷孕期後產下的仔豬其血統仍然是50%,這叫「擴繁」。依此繁殖下去,盡管避免近親交配,但由於它的上祖畢竟是家豬作母本的,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在所難免地有返祖現象,擴繁時間長了,野豬基因(血統)也就不可避免地減少了。為此,採取以下措施可避免退化,提高特種野豬的純度。
1.引種50%野豬血統的母仔豬或青年母豬,75%野豬血統的公仔豬或青年公豬,養大後在第二個發情期進行配種繁殖,產下的仔豬野豬血統可達到62.5%。
2.培育純野公豬與一代雜交母野豬進行配種繁殖,生產野豬血統佔75%的特種野豬。然而,培育純種野公豬應注意從小野豬開始,一般選擇體重5~25千克的純野公豬進行馴化飼養。否則,體重太大,野性難以改變,可塑性差,飼養人員不便接近它,也不便於配種操作。
3.培育純種野公豬與野豬血統佔62.5%的特種野豬母豬進行配種繁殖,生產野豬血統佔81.2%的特種野豬。
4.培育純種野公豬與野豬血統佔75%的特種野豬母豬進行配種繁殖,生產野豬血統佔87.5%的特種野豬。
通過以上四種方法進行提純復壯產下的後代仔豬再橫向交配繁殖,大批量生產極為理想的特種野豬種群,可大大提高特種野豬的品質和純度,防止退化,提高市場佔有率,為人類提供新的蛋白質。

❼ 原種豬養殖技術

目前,國內外好象還沒有統一標准,我在原種豬場工作過,先後接觸過加拿大系\瑞典系\丹麥系的原種豬,感想如下,供您參考:
1*了解一下種豬原產地的氣候環境\飼養環境\特別是原豬舍的地面(大多數原種豬到中國後,肢蹄病\呼吸道病多發)2*細心的飼養,使其盡快適應現在的飼養環境,善待它,您會得到十倍的回報;
3*注意驚嚇,原種豬多數膽小,容易發生應激;

❽ 豬為什麼進行品種改良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品種改良豬的重要意義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品種在養豬成功要件中占據44%的比例,這是養豬行業所公認的,但同養豬發達國家比,我國飼養者對品種的意識卻需要加強。今年,我國政府統計數字表明,我國豬存欄為4.8億頭,出欄6.6億頭,出欄率只有136%。而養豬發達國家出欄率在170%以上,如此低的養豬率,不能全部歸咎於是疾病所造成的,冷靜分析,品種的因素也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下面對優良種豬所產生的增值效益進行簡要分析。
飼料利用率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糧食問題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矚目。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關系國計民生的糧食問題將越來越突出。美國經濟學家布朗2005年在報告中指,「假設中國經濟每年增長8%,低於中國過去26年平均年增長率9.5%,那麼,到2031年,中國的人均收入將能夠達到美國現在的水平3.8萬美元。所以再過26年,中國的人均收入將能趕上美國。」可想而知,到那時,國內糧食問題解決不理想的話,中國必將從經濟落後國家人民的嘴裡爭奪食品,所以提高畜產品的糧食轉化率,降低養殖成本具有社會意義。中國地方豬種民豬、金華豬、太湖豬平均料肉比為3.5∶1,目前外國優質長白種豬、大白種豬、杜洛克種豬的平均料肉比為2.5∶1。優良豬種的飼料利用率高,可節省飼料,降低飼養成本。全國豬的料肉比如果能普遍降低0.2,一頭豬100千克出欄就可節省20千克飼料,全國每年就可節省1200萬噸飼料。這些節省的糧食可以用於人民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深加工、能源等方面,有利於緩解我國潛在的糧食危機。
生長速度生長速度是評價種豬質量最重要的經濟性能指標之一。在生長速度上,優良種豬明顯高於地方品種及肉質兼用型品種。在生長肥育期內,中國地方豬種如民豬、金華豬、太湖豬平均日增重500克,而目前優質長白豬、大白豬、杜洛克豬平均日增重900克~1000克。優良種豬150日齡可達100千克以上,而中國地方豬種達90千克則超過180日齡。如果優良種豬比一般的種豬日增重多100克,按目前市場肥豬價格每千克8元計算,同樣150天出售,則出售1頭肥豬就會增加銷售收入120元,年出欄萬頭的豬場新增收入就達120萬元。我國年出欄6.5億多頭肥豬,算一算真是驚人的數字,所以品種改良工作的意義深遠。
健康優良種豬的首要條件就是安全健康,疾病傳播的3個要件當中不能排除種豬廣泛流通這個重要的傳播途徑。健康的種豬群是安全生產的保障,一旦引進帶有野毒的種豬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危害。目前優良種豬烈性傳染病的抗原檢測應為陰性,這樣就會大大降低養殖風險,使種豬的生產性能得到充分發揮,養殖效益最大化。
抗逆性及適應性優良的種豬具有很好的抗逆性及適應能力。正規育種企業在育種過程中高度重視種豬的抗逆性及適應能力,育種的核心依據是滿足飼養者、食品企業及消費者利益的需求,而良好的抗逆性及適應能力主要是滿足飼養者的利益。在疾病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育種企業對種豬的抗病力研究不斷重視,養豬發達的國家如荷蘭、丹麥等,隨著育種技術的不斷進展,高抗病力品種會對養豬產業做出更大貢獻。
繁殖力現代數量遺傳和分子遺傳學等育種技術的運用大大提高了種豬的繁殖力,目前優良長白豬、大白豬初產平均10頭左右,經產平均12頭。比原來的瘦肉型種豬的繁殖力有很大提高。同時目前優良豬種,尤其是配套系種豬也具備乳頭數多、發情明顯、受胎率高、護子能力強、子豬育成率高等優良繁殖性能。種豬好比是機器設備,能生產出更多的優質產品的設備才能被市場普遍接受。優良的母豬每窩如果多產1頭小豬,則每頭母豬每年多創效益近400元,年出欄1萬頭的豬場新增效益就達20萬元以上。
瘦肉率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健康飲食理念逐漸接受,有害健康的高膽固醇、高脂肪飲食漸漸向低能量、高蛋白方式轉變,食用高營養價值瘦肉的習慣自然形成。隨著終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脂肪型品種豬將被市場慢慢淘汰。優良種豬的胴體瘦肉率高於中國地方豬種,外國豬種體重100千克時胴體瘦肉率達60%以上,我國地方脂肪型豬90千克時胴體瘦肉率在50%以下。飼養相對高瘦肉率的種豬不但能適應市場的需求,而且經濟效益也會明顯提高。例如,目前瘦肉率和出肉率相對高的豬每500克售價要相對多賣0.2元,每頭豬按體重達100千克出售計算,年出欄萬頭的豬場新增利潤就達40萬元。

❾ 種豬養殖的一些問題

後備種豬精細飼養操作規程
一、飼養目標
通過對後備種豬精細飼養,保證後備種豬充分性成熟和體成熟;防止蹄、腿損傷,使後備豬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充分發育;後備公母豬使用前合格率在90%以上。
二、飼養日程
07:30~08:30喂飼、觀察豬群;08:30~09:30病豬治療;9:30~11:30清理衛生、測定、其它工作;13:00~13:30調料;13:30~14:30觀察豬群;14:30~15:30病豬治療;15:30~17:00飼喂、清理衛生、記錄。
三、操作規程
1.後備種豬在仔豬斷奶時開始選留,分別於2月齡、4月齡和6月齡進行生長發育測定、評估和選留。
2.後備種豬60日齡前每頭佔0.5平方米,60日齡以後實行公母分開,每頭佔0.7~1平方米,120~200日齡每頭佔1.5~2平方米。
3.後備種豬60公斤前,前期培育要充分,自由採食、自由飲水; 60公斤後轉入後備舍,使用專用飼料,並適當限飼,日喂料量2~3公斤,每頭加喂1~1.5公斤優質青飼料,每日兩次,自由飲水。
4.後備舍進豬前,欄舍要清洗干凈,徹底消毒,再沖洗干凈,並空舍5~7天,而後方可使用。後備舍舍內溫度控制在16~18℃,相對濕度50%~60%,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5.入舍豬要加強調教,兩天內完成排糞、睡覺和吃料三點定位。每天定時清掃走廊、清除糞便,保持圈舍清潔,每天清除糞溝積糞2次。每周刷舍1次,同時帶豬消毒。每次消毒完成後,需填寫消毒記錄。
6.後備母豬小群飼養,最好5~13頭母豬為一群。豬舍應帶有室外運動場,有條件的豬場可採用放牧運動,可增強體質,增強四肢的靈活性和堅實性。
7.後備公豬後期採用早晚舍內單圈喂料,白天土面場地自由運動,使其採食嫩草、野菜,接觸土壤、陽光、新鮮空氣等。
8.後備公豬土種豬7~8月齡、體重100公斤以上,洋種豬9月齡、體重130公斤以上,開始參加配種。剛參加配種的年青公豬,不得連續采精(配種),每周采精(配種)1~2次。
9.後備母豬在7月齡左右、體重達到110公斤左右,納入配種母豬管理。在第一個發情期開始(配種前 10~14天)短期優飼可增加排卵量, 即在原日糧的基礎上,視體況每天加喂 1~1.5公斤左右高能高蛋白精料,配種後日料量減到2~2.5公斤。
10.後備母豬初情期一般在170~210日齡,體重90~120公斤,此時要細心觀察初次發情期。必要時採取調圈、接觸不同的公豬、靠近發情的母豬、運動、限飼與優飼等措施刺激母豬發情。土種豬在7~8月齡,體重90~100公斤,第三次發情時開始配種;洋種豬在8~9月齡,體重110~130公斤,第二次發情時開始配種,並做好妊娠記錄和發情記錄。
11.後備公母豬配種前驅體內外寄生蟲1次,並做好驅蟲記錄。對患有氣喘病、肢蹄病等疾病的後備公母豬及時淘汰。
12.在疫病多發季節、飼養條件或天氣突變以及場內豬群或周邊地區疫病流行等情況下,可採取葯物保健措施:每噸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550~650克、氟苯尼考450~550克、板蘭根550~650克,連用12天。
13.按照豬瘟、口蹄疫、細小病毒、偽狂犬病和乙型腦炎疫苗說明書要求的程序、劑量及方法,做好免疫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