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一周歲寶寶嘔吐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怎樣開發安卓軟體 2024-05-19 23:32:46
快手發圖片怎樣拼圖 2024-05-19 23:24:01

一周歲寶寶嘔吐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30 06:56:50

㈠ 1歲嬰兒嘔吐的原因以及怎樣解決

御月有答:嘔吐可能是消化道疾病的表現,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伴隨症狀。嘔吐是由於食管、胃或腸道呈逆蠕動並伴有腹肌強力痙攣和收縮,迫使食道和胃內容物從口或鼻中湧出。它可以是獨立的症狀,也可能是原發病的伴隨症狀。單純嘔吐也是把吃進去的過多生、冷食物及腐敗有毒食品吐出來,也是一種保護功能。遇到寶寶嘔吐先不慌張,查清楚病因,觀察病情,正確護理。
注意觀察新生兒嘔吐的次數,是否呈噴射狀,嘔吐物顏色,新生兒精神、面色、 伴陣發哭鬧或腹疼、 便少或不便的具體情況,如出現果醬樣大便應立即就診,防止腸套疊發生。
嘔吐停止或減輕後,給予少量、溫微易消化食物或米湯等流質飲食。寶寶哺乳不宜過急,哺乳後豎抱,趴在媽媽肩膀,輕拍背部聽到打嗝,幫助其排出胃部氣體,最好聽到隔聲。

㈡ 1歲寶寶半夜嘔吐,請問是什麼原因

你好嘔吐是由於食管、胃或腸道呈逆蠕動,並伴有腹肌強力痙攣性收縮,迫使食管或胃內容物從口、鼻腔湧出。可分為:1、消化道器質性梗阻:食管、胃或腸內容物下行受阻,而被迫逆行以致嘔吐.如先天性消化道發育畸形(不同部位閉鎖或狹窄);稍大的孩子則多為後天性腸扭轉、腸套疊、腸梗阻(如常見的蛔蟲梗阻)。
2.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腸炎、胃炎、闌尾炎由於炎症對於胃、腸的刺激,可呈反射性嘔吐,常伴有腹痛、惡心、腹瀉、腹脹.
3.身體功能異常:如果發生全身性感染或代謝障礙等情況時,常伴有發熱、食慾減退、惡心、腹脹等中毒症狀。
4.腦神經系統疾病:如發生顱內高壓症狀、腦膜刺激征或顱內佔位性病變,能引起中樞性噴射性嘔吐,嘔吐前並不惡心,但伴有頭痛、嗜睡、昏迷、驚厥等其他神經性症狀.
5.中毒:毒物對胃腸道局部刺激及毒物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而導致嘔吐。

㈢ 一歲寶寶吃什麼都吐怎麼辦

嘔吐是由於各種因素導致食管、胃腸逆蠕動,伴有腹肌的強力痙攣性的收縮,迫使胃內容物從口腔、鼻腔排出的一種症狀。偶爾的嘔吐是可以見正常兒童的,當嚴重的嘔吐就可以出現脫水、電解質的紊亂、酸鹼平衡的失調,甚至危險生命。一歲的寶寶吃什麼吐什麼,一般是見於胃腸道疾病的,也就是說寶寶有急性胃腸炎。這種情況我們首先可以服用嗎丁啉混懸液來進行止吐。一般情況下服用2到3次以後,嘔吐就能夠明顯的改善。同時如果寶寶伴有發燒、腹瀉這些症狀。那麼說明孩子有不同程度的電解質紊亂。這樣我們是需要給孩子進行糾正電解質紊亂,要補液治療。通過補液治療以後,才能根本地改善嘔吐的症狀。如果孩子是因為吃了一些葯物引起的嘔吐,還要進行催吐洗胃這些。也就是說引起嘔吐的原因是很多的,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原因來進行不同的處置。

㈣ 一歲寶寶喝奶就吐是什麼原因導致

一歲寶寶喝奶就吐的原因比較多,常見的包括有餵奶量過多,胃腸道的負擔較重,吃完奶沒有及時豎著抱拍背,使胃內空氣跑出來。另外喂養姿勢不正確也會吐奶。要弄清楚原因及時調整,如果還伴有其他症狀,建議及時就醫診斷。

㈤ 寶寶一歲多吐了好幾次是怎麼回事

孩子的吐奶與體位變動劇烈、消化不良、胃腸道炎症、胃腸道畸形、腦部疾病等有關。消化不良的吐奶:吐出的奶一般有股酸腐的味道,還會夾雜著未消化的奶塊,並一般會伴有食慾欠佳或食量減少等情況,甚至還會有腹脹,排便減少得現象。如果是這種情況引起的,可以喂些消化水幫助一下的。胃腸道炎症引起的吐奶:嘔吐較頻繁、次數也多,一般表現為食入即吐,而且往往會伴有發熱、排稀爛便或伴有粘液等。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就醫,請當地醫生處理為好。胃腸道畸形引起的嘔吐:通常表現為嘔吐頻繁,伴有腹脹(孩子平卧床上,腹部高於胸部),大便少甚至沒有大便。嘔吐物的性狀因畸形(梗阻)的部位不同而不同。腦部疾病引起的嘔吐:如果顱內壓升高,會引起噴射性嘔吐,次數多少不一定,但一般會伴有神經系統症狀,如精神差、甚至昏迷、抽搐等。如果是這種情況,是需要立即就醫的。與體位變動劇烈有關:因為孩子的食道短,胃又呈水平位,在孩子吃飽後,無論突然抱起或突然放下,都會令孩子吐奶,或與胃中空氣外逸有關,或與孩子腹壓突然增加有關。因此建議在孩子吃完奶後輕輕抱著豎起來,輕輕拍背部至少半小時,等胃裡面的空氣逸出後再放下。孩子吐奶的時候,第一件事是要讓孩子側卧,最好是向右邊側卧,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抓緊孩子的雙腳把孩子倒提起來,以防奶液嗆到氣管里去,從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是窒息。如果孩子在吐奶時有奶液從鼻子湧出,只要把湧出來的清除干凈就行,鼻腔里的會慢慢變為干痂清除的。如果孩子吐奶後嗆咳不止,考慮氣管內有奶液了,建議立即就醫。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是吃奶粉的,奶粉的沖調是先調好水溫再放奶粉的;有些家長怕孩子吸奶嘴時被嗆著,就會把奶瓶平放以控制流量,殊不知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吞入大量空氣。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的,哺乳時要讓孩子把部分的乳暈都吸到嘴裡的,這樣才能盡可能減少吞入空氣。而對於您的孩子,個人意見是是考慮可能存在消化不良的可能性大,但也不排除有胃腸道的炎症。

㈥ 一歲左右的寶寶嘔吐 這是什麼原因

你知道引起小兒嘔吐的常見原因嗎 孩子患病時嘔吐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嘔吐不僅使孩子非常痛苦還會影響孩子進食,家長也會為此十分緊張,因此家長應該學會初步判斷引起嘔吐的原因。在各種原因中最主要的有: 1、 喂養或進食不當:新生兒期餵奶過多,奶的配方不當,吃奶時吞入大量空氣;嬰兒及幼兒一次進食量 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 2、消化功能異常: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及敗血症等疾病時,在高燒、惡心、食慾減退的同時,常伴有嘔吐。 3、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胃炎、腸炎、痢疾、闌尾炎等疾病,由於局部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嘔吐,此時多會伴有惡心、腹痛及腹瀉等其它消化系統症狀。 4、神經系統疾病:腦炎、腦膜炎、頭顱內的出血或腫瘤以及顱腦外傷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能引起嘔吐,以嘔吐前無惡心並呈噴射性為特點,但往往同時伴有神經系統的其它症狀,如頭痛、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抽風、昏迷等。 5、精神因素: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造成的精神過度緊張或焦慮引發嘔吐,再發性嘔吐這種病有時也與精神因素有關。 6、中毒:包括各種中毒,如食物中毒、有毒動物、植物中毒及葯物、農葯中毒等,幾乎都有嘔吐症狀,但不同的毒物中毒又有其各自的臨床特點,可供鑒別。 7、其他:內耳的前庭功能失調或美尼爾氏病(內耳膜迷路積水)嘔吐比較劇烈,但多伴有眩暈、視物旋轉;小兒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胃扭轉、肥大性幽門梗阻等,此外,腸蛔蟲症病兒發生腸梗阻或膽道蛔蟲時嘔吐也比較嚴重。 家長了解了上述各種引起嘔吐的原因,即可結合自己孩子的表現進行分析,心中有了數,也就可以遇「吐」不慌了。 嘔吐患兒如何護理 嘔吐患兒如何護理? 嘔吐可見於很多疾病,如腦子有病、胃腸道有病、上呼吸道感染、吃的東西不合適等。孩子嘔吐時,家長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①要讓孩子坐起,把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 ②嘔吐後要用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去除臭味。嬰兒可通過勤喂水,清潔口腔。 ③勤喂水,少量多飲,保證水分供應,以防失水過多,發生脫水。水溫應冬季偏熱,夏季偏涼,溫水易引起吐。 ④注意飲食,不要吃得太多,盡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膩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腸。吐後應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條),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 ⑤注意觀察嘔吐情況,嘔吐與飲食及咳嗽的關系,嘔吐次數,吐出的胃內容等。 ⑥盡量卧床休息,不要經常變動體位,否則容易再次引起嘔吐。 小兒的嘔吐常見於消化功能紊亂,所以當小兒出現嘔吐時,首先要暫時禁食,讓消化道有一個休息的時間,可先給些淡糖鹽水或淡茶水,過幾個小時或1~2天也就好了。 如果乳兒偶於吃奶後有吐,可能是吞咽了空氣,下次餵食時應將奶頭塞沒,不讓吞咽空氣,吮完後可抱起小孩輕拍背部,讓空氣排出後取右側卧位,並略抬高上半身。如經常在吮奶後嘔吐,但一般情況正常,可能有幽門痙攣,應在醫生指導下,讓小兒吃些解痙葯;一般營養情況受到影響時,要防幽門肥大,應請醫生檢查。 如果反復劇烈嘔吐,吐出黃水,一般護理仍不見好轉,要防腸梗阻。如果同時伴有其他發熱等情況,應該把詳細情況向醫生介紹。如發現嘔吐物異常時,應將嘔吐物一並帶給醫生,以便參考分析嘔吐原因,及時正確處理。 嘔吐的兒童,誘發原因往往有飲食不規律,食後過度活動或精神刺激等。如果周期性嘔吐不出現嚴重合並症,一般沒有什麼危險,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嘔吐會逐漸趨於痊癒。 當孩子嘔吐時,應少量飲些果汁、糖鹽水,並禁食4~5小時。平時父母應教育孩子飲食有規律,飯後不要劇烈運動,在飯桌上不要訓斥孩子,這對減少孩子周期性嘔吐是有益的。以上幾點你不妨參考一下,祝寶寶健康快樂!

㈦ 一歲寶寶嘔吐的原因以及怎樣解決

嬰兒嘔吐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一、生理性嘔吐:多因喂養方式不當,如餵食過多、過急或在哭鬧時餵奶等,由於咽下空氣過多而引起嘔吐,只要改變喂養方式即可緩解。 二、反射性嘔吐:先感惡心,繼而頻發嘔吐,嘔出物中混有黃色膽汁。常見於肺炎、敗血症、肝炎及其他腹部臟器的器質性病變。 三、梗阻性嘔吐:孩子可出現陣發性哭鬧不安,並有嘔吐、腹痛、腹脹、腹部包塊及排出果醬樣血便,這是腸套疊的症狀,需及時就診。 四、噴射性嘔吐:胃內容物急劇有力地從口中噴出,吐後小兒仍然大叫啼哭或昏睡、不想吃奶和進食,多為腦炎、腦膜炎、腦膿腫、腦出血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引起。 五、胃原性嘔吐:常因胃腸道感染、消化不良、胃腸痙攣等引起,伴有哭鬧不安。此時亦應考慮有無食物中毒,必要時立即診治為宜。 六、消化道先天畸形引起的嘔吐:如食乳後即吐,嘔吐物是奶汁和粘液,可能是食管閉鎖或胃幽門閉鎖。出生後一天頻繁嘔吐,嘔吐物是黃綠色膽汁,腹脹明顯,無胎便,則應考慮到有無肛門閉鎖或直腸閉鎖。 另外還有因各種疾病引起的嘔吐,如咽炎、扁桃腺炎以及咳嗽後都會由於局部刺激而引起嘔吐。當原發病灶治癒後,嘔吐自然緩解。如果不是特別的嚴重的話,可以不是很關注

㈧ 一歲半的寶寶突然嘔吐是怎麼回事

先要知道寶寶是為什麼嘔吐,是因為消化不良還是寶寶有些著涼,如果是消化不好,那就吃點調理腸胃的葯,如果是感冒,那就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有其他不適了。小兒嘔吐的原因 1、餵食問題:餵食過量、不消化,或對母乳或配方奶里的蛋白質過敏。 2、胃食管反流:寶寶其他方面都很健康,但吃過後會沒有原因地嘔吐。應對:在寶寶進食後半小時內,要豎抱或斜靠起來,使他處於半直立的狀態。 3、胃腸病菌:感染病菌後,嘔吐同時還可能會出現腹瀉、食慾下降和發燒等症狀。所有家人在上廁所或給寶寶換尿布後,要把手徹底洗干凈,防止病菌擴散。要盡量保證寶寶雙手的清潔衛生。 4、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寶寶容易被鼻涕堵塞產生惡心的感覺。應對:用吸鼻器清除寶寶的鼻涕,盡量不要在寶寶鼻腔里積存黏液。 5、過度哭泣或咳嗽:長時間哭泣或咳嗽,也會引起寶寶作嘔反應,造成嘔吐。這對寶寶身體並不會造成什麼傷害,只要盡快把寶寶清理干凈就可以了。 6、誤食有毒物質:誤吞了某些葯物、有毒的植物、草葯或化學物質等而嘔吐。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院,同時要帶上可疑食物或葯物、葯瓶,並告知醫生。 7、感染或重病:呼吸系統、尿路、耳部發生了感染,如中耳炎、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如果寶寶看起來病得很重,或出現了其他症狀,那就可能是某種嚴重疾病的徵兆。

㈨ 寶寶嘔吐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做

寶寶嘔吐未必是腸胃問題
嘔吐只是一種症狀,也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嘔吐發生的原因,百分之八十來自於胃腸問題,但寶寶若發生持續性的嘔吐,除了適時補充電解質、水分,及注意寶寶有無出現脫水症狀外,應盡快送醫診治,找出原因。
嘔吐是指胃內容物被強而有力的從口腔中排出。反覆而劇烈的嘔吐,可引起脫水、體內電解質失調、代謝性中毒及營養障礙。嘔吐是人體的一種反射動作,當延腦的嘔吐中樞接受到來自腸胃道、耳前庭、視覺、大腦皮質,或血液、腦脊髓液中一些物質刺激時,即可引起嘔吐。所以,嘔吐雖然是一種胃腸道症狀,但不見得是來自於胃腸道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常見症狀或先兆。
不同年齡層嘔吐原因不同
引起嘔吐的原因很多,雖然大部分屬於胃腸疾病,但喉嚨發炎、咳嗽後嘔吐、中耳炎、神經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泌尿道感染等也有可能會引起嘔吐。有些時候,嘔吐物會含有一些綠綠的膽汁,表示胃腸道有一段發生了阻塞,且發生的部位可能在十二指腸第二部分以後的位置。當然,含有膽汁的嘔吐物,也有可能只是單純的發生在劇烈嘔吐,而無腸胃道阻塞的情形。要判別造成寶寶嘔吐的原因,在不同年齡層需要考慮有不同的疾病。
新生兒期
在討論此時期寶寶嘔吐的原因前,我們必須先分辨與嘔吐症狀十分相似的「溢奶」。
「嘔吐」是指胃內容物被強而有力的噴出,而「溢奶」則是指食道或胃中的東西不自主的流出嘴巴外,尤其容易發生在打嗝、排氣,或是寶寶正在手舞足蹈的時候。大部分未滿周歲的正常嬰兒,都會有輕微的溢奶現象,這是因為生理性的食道下括約肌控制不好的原因,使得食物容易從胃逆流而上(胃食道逆流)。
而這種現象大多數在寶寶開始添加副食品後(約五、六個月大時),症狀就會逐漸減輕,而在一歲或一歲半時完全消失。不過有些時候,因為餵奶方式的不適當,使得寶寶吞入大量的空氣,或寶寶肚子受到壓迫(例如換尿布、餵奶後抱的姿勢不正確),也是常造成嬰幼兒溢奶的原因之一。
這種「胃食道逆流」情形,多數是以「溢奶」來表現,較嚴重者仍會出現吐奶的狀況,其症狀在出生幾天後開始出現,每次發生的時間較不固定,可能在餵奶中、餵奶後、睡醒一活動或在換尿布時,臨床上可能以溢奶、嘔吐、貧血、營養不良、體重增加不理想等表現,有時甚至會有吸入性肺炎、食道炎等並發症。

對於「胃食道逆流」症狀較輕微的嬰兒,父母在餵奶後不要讓寶寶太快躺下,先維持直立或半直立的姿勢二十至三十分鍾再輕輕放下。趴睡或右側躺效果也不錯,但趴睡要小心「嬰兒猝死症」的問題,故不建議。至於少量多餐,牛奶中添加殼類製品或使用低溢奶配方奶粉也有幫忙。必要時可使用一些促進胃排空的止吐葯、制酸劑。
統計上,百分之八十五的病兒在一歲半時會痊癒,百分之九十五到四歲時痊癒。通常年紀越大,症狀越輕微,所以容易吐奶的寶寶,若體重的增加正常,家長應可不必過於擔心。
胃食道逆流為新生兒最常見非膽汁性嘔吐的病因,它的症狀可輕可重,輕者只是溢奶,重者吐奶並影響生長。對於症狀較嚴重的、突發的、或有其他不舒服的吐奶,最好請醫師診治,以鑒別其可能的病因(胃腸道畸形、胎便腸阻塞、先天性代謝異常等),如此才能對症下葯。
嬰兒期
在新生兒期,吐的較厲害的寶寶,可考慮給予葯物治療,但若給葯一段時間仍未改善,則應考慮進一步做胃腸道的檢查;若是出生約兩、三個星期後才開始嘔葉,每次發生的時間大約在喝奶十五至三十分鍾後,且越吐越厲害,甚至產生噴射性嘔吐,則應考慮「肥厚性幽門狹窄」的問題。
「肥厚性幽門狹窄」為胃出口幽門附近的肌肉,因不明原因的肥厚而阻塞了出口,發生機率為五百分之一,症狀通常在出生時不明顯,直到兩、三個星期後才開始出現,而且越吐越厲害,但吐完之後寶寶仍想再吃,雖然吃葯,症狀也無法改善。寶寶常常會因為嘔吐厲害而脫水,確定診斷為腹部超音波,治療以開刀為主。
當寶寶逐漸長大,喜歡將手或抓的到的東西放進嘴巴里時,病菌就有可能因此而進入體內,這時急性胃腸炎引起嘔吐的機會就增加了,一般在前一兩天內嘔吐症狀就會緩解,但有可能會伴隨著發燒。當嘔吐症狀改善之後,有些寶寶會開始腹瀉一段時間。在這段期間內,前六個月大寶寶飲食可以將牛奶濃度泡稀,而六個月後的寶寶可先嘗試米湯加鹽、稀飯、干飯、白土司、饅頭。
六個月大之後,因為母親給予寶寶的抗體逐漸消失,及寶寶向外界接觸的機會增加,寶寶感冒的機會就增多了。寶寶常會因為中耳炎、喉嚨發炎,而合並嘔吐的症狀,即所謂的「腸胃型感冒」。除了一般嘔吐的處理原則之外,此時更重要的是治療引起的原因。
若嘔吐伴隨著其他症狀,家長也必須注意。如合並著間歇性腹痛(類似生產時的陣痛),果醬顏色大便,就要小心是否有腸套疊的可能了。超音波為診斷腸套疊最有用的檢查,若證實是腸套疊,可採取「鋇劑」灌除套疊的部分,若無法完全解套,則開刀將套疊的腸子拉開。
幼兒期
這個時期因先天性異常疾病而造成嘔吐的機會已變少(因多已被診斷出來),但是門診偶爾還是會發現,因膽道囊腫或腸道旋轉不良,而造成嘔吐的寶寶。嘔吐的原因反而較多來自於一些感染性的疾病,如咽喉炎、中耳炎、鼻寶炎、肺炎、急性胃腸炎、泌尿系統感染,及神經系統的疾病等。
有些嘔吐是急性的,有些則是慢性,而且是周期性的。周期性嘔吐的病人通常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劇烈的嘔吐而無法進食,常需住院打點滴處理;每次約持續三至五天,然後自行好轉,而這種病人通常做了很多的檢查,但都顯示正常。
另一種慢性嘔吐也常見於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嘔吐症常見於二到六歲,比較神經質或脾氣大的寶寶,往往會因一點點小事就會想吐,屬於心理性的嘔吐。例如媽媽老是逼迫寶寶進食,造成寶寶看到食物就會想到嘔吐,嘔吐的本身並沒什麼好擔心,反而父母應該改善育兒的方法。
居家飲食照顧對策
當寶寶有嘔吐時,居家、飲食方面應如何照護?
1、維持呼吸道的暢通
嘔吐厲害時,嘔吐物可能從鼻腔噴出,父母需立即清除鼻腔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暢通。若嘔吐發生在寶寶直立或卧床時,可以先讓寶寶身體向前傾或維持側卧的姿勢,讓嘔吐物易於流出,不至於讓寶寶吸入嘔吐物,以免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保持口腔的清潔
嘔吐之後,會有一些胃酸、消化,及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殘留在口腔中,難聞的味道,會使寶寶更加的不舒服。所以較小的寶寶,父母可以以濕紗布沾開水清潔口腔;而較大的寶寶,可以以溫開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
3、短暫禁食,然後清淡飲食
往往父母因看到小孩嘔吐,慌了手腳,覺得小孩可憐,所以當嘔吐完畢後,又急著喂他吃東西,結果又引起第二波的嘔吐(可能吐的比吃進去的還多!)。其實,對於嘔吐最好的處理是暫時先禁食四至六小時,包括開水、牛奶都不準喝,等待嘔吐反應過去。在這段期間內,若寶寶吵著要喝水,可以以棉花棒沾水潤濕口腔,大寶寶則可以給予棒棒糖。
當症狀改善,寶寶較舒服時,再給予多次少量電解質液(可以運動飲料代替,但若同時合並腹瀉時,應將運動飲料稀釋再喝),若無明顯惡心、嘔吐、腹脹情形,可再給予清淡食物(如稀飯、干飯、白土司、饅頭),但應避免奶製品、油膩飲食(這類食物會引起胃脹或惡心感)二至三天。
4、嘔吐後如何補吃葯
有些止吐葯的使用需要在進食前三十分鍾給予。生病時有些葯物如咳嗽葯、流鼻水葯是可吃可不吃的,有些葯物如抗生素,則必須按照醫師指示服用,若於服用葯物後三十分鍾內大量嘔吐,則需要再給予一次劑量;三十分鍾至一小時內嘔吐,可再補充半次劑量;若於服用葯物二小時之後才發生嘔吐,因大部分葯物已蠕動進入小腸,不會再被吐出來,所以不需要在補充葯物。
盡快找醫師診治
嘔吐只是一種症狀,它可能是眾多疾病的許多表症之一,雖然嘔吐發生的原因,百分之八十來自於胃腸問題,但寶寶若發生持續性的嘔吐,除了適時補充電解質、水分及注意寶寶有無出現脫水症狀外(呼吸心跳加快、欲哭無淚,前囪門或眼眶凹陷、乏尿、活力變差),應盡快送醫診治,找出原因。而就醫後,不論在任何時期,若嘔吐物成黃綠色或咖啡色,肚子越痛越厲害或合並嚴重腹瀉,吃葯沒改善時,就應提早回診做檢查或住院。

一、接受新食物時嘔吐,
1、要分析是不是在輔食添加上出了問題,比如一次喂的量太多,沒有給寶寶一個適應的時間,一開始添加時,很多嬰兒一見到餵食的小匙子和小碗就拚命搖頭不肯吃,即或吃進去也馬上吐出來。這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反應,他們擔心這些從未吃過的東西對自己是否安全。此時,給予他們一種安全感是最重要的。當嬰兒吐出食物時母親切不可驚慌失措,煩躁不安,這樣會讓嬰兒感到更恐慌。可以在擦掉吐出的食物後微笑著說,這是多好吃的東西,我們再來嘗嘗。如果還是不吃母親鎮定自若地先嘗一下,然後故意做出津津有味的樣子,讓嬰兒心裡產生最大的安全感。
2、不要輕易放棄給嬰兒喂新食物
不要一見嬰兒表現出惡心的樣子或一吃就吐出來就放棄餵食。研究證實,當嬰兒第一次開始拒絕某種食物時,重復給予對於是否能夠接受非常重要。因此,父母不應就此放棄,也不應強迫餵食。只要堅持多喂幾次,少給嬰兒壓力,就會增加接受的程度。其實嬰兒用舌頭頂出來掛在嘴上,多多少少還是會咽下去一些。當他們嘗到甜頭時,大多都會接受新食物。
3、按照科學的原則添加新食物
* 從一種食物開始逐漸增加新食物種類
一開始先單獨添加一種與月齡相宜的新食物,嘗試3-4天或1周後,如果嬰兒消化和排便都正常,再開始嘗試另一種,千萬不要在短時間內一下子添加好幾種新食物。
* 從稀的食物開始逐漸變稠並循序漸進
一開始先添加流食,逐漸變成半流食,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也就是說從喝菜湯、果汁、米湯過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再逐漸變成小塊的菜、果、肉,或從米湯、爛粥、稀粥逐漸過渡到軟飯,避免嬰兒消化不良。
* 從細小的食物開始逐漸變粗大
一開始先喂菜水,逐漸試喂菜泥、細菜泥、粗菜泥、碎菜和煮爛的蔬菜。盡量做顆粒細小,口感嫩滑的泥狀食物,如菜泥、胡蘿卜泥、蘋果泥、香蕉泥、蒸蛋羹、雞肉泥、豬肝泥等,以培養嬰兒的吞咽功能。待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顆粒逐漸粗大一點,以促進長牙,鍛煉咀嚼力。
如果不是輔食添加上的問題,那就是寶寶的胃了,所以建議如果改變喂養策略,寶寶的情況還沒好轉的話,那就要到醫院檢查一下了。
二、家長不必嚴格按照書本上寫的去卡孩子的睡眠時間,但是家長需要注意孩子的其他狀況
來綜合衡量孩子的生長狀況,比如:孩子每天的食慾好不好,精神反應怎麼樣,是不是看起
來比較高興,而不是蔫蔫的,還有他的生長發育是不是符合標准。如果這些都沒有問題,吃
得好,脾氣不大,每天也不打蔫,即使睡的時間達不到一般的要求也不用太擔心。
另外,有的孩子睡眠時間不夠或是質量不好是和一些疾病直接相關的,身體不舒服的時
候容易睡得不踏實,外界因素影響,像雜訊、過強的光線都容易讓寶寶睡得不好,家長要盡
量避免。不過,睡的時間太長也不一定是好事,有的孩子睡得長,伴隨著食慾減退,再加上
有黃疸,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表現。
三、如果是這樣,那媽媽就要耐心一點,在他餓的時候再喂他,而不給他玩具,這樣試幾次,慢慢的改變他的習慣。
總之,兜得慧建議你帶寶寶去查個微量元素,看是否缺什麼?比如缺鈣寶寶睡覺不好,而缺鋅則寶寶不愛吃飯。我覺得吃不好和睡不好是寶寶面臨的兩個最大的敵人,媽媽一定要早點想辦法解決呢。

㈩ 一歲多小孩老是嘔吐是什麼原因

寶寶嘔吐的原因有多種:
1.生理性嘔吐:多因喂養方式不當,如餵食過多,過急或在哭鬧時餵奶等,由於咽下空氣過多而引起嘔吐,只要改變喂養方式即可緩解。
2.胃原性嘔吐:常因胃腸道感染、消化不良或受寒後出現胃腸痙攣等引起,伴有哭鬧不安。此時亦應考慮有無食物中毒,必要時立即就診。
3.還有因各種疾病引起的嘔吐,如咽炎、扁桃腺炎以及咳嗽後都會由於局部刺激而引起嘔吐。當原發病灶治癒後,嘔吐自然緩解。
4.胃腸型感冒也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引起嘔吐。
要求少進食停喂輔食以減輕腸胃負擔,如果強行進食只會加重嘔吐現象。總之來說要有正確的方法加上耐心的護理,少量多餐,寶寶才會健康。
祝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