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燒小雞好吃
小雞燉蘑菇
材料:
嫩公雞1隻(1000克左右)、野生榛蘑100克、蔥段20克、姜5片(約15克)、干紅辣椒10克、大料3塊、生抽4大匙(約60ml)、料酒2大匙(約30ml)、鹽適量、冰糖5克、水、食用油 2大匙(約30ml)
做法:
1.嫩公雞經過初步加工後,去除頭、屁股,洗凈瀝干水分,剁成小塊(傳統東北做法雞塊較大,比較粗獷);
2.榛蘑去除雜質和根部,用清水淘洗干凈,用溫水泡30分鍾,瀝干待用,浸泡榛蘑的水過濾掉雜質以後待用;
3.炒鍋燒熱,放入2大匙油,待油燒至6成熱時(微微有煙)放入雞塊翻炒,炒至雞肉變色,水分收干;
4,放入蔥、姜、大料、干紅辣椒,炒出香味;
5,加入榛蘑一起炒勻;
6,加入醬油、糖、料酒,將顏色炒勻,加入浸泡過榛蘑的水和開水(水面沒過雞肉即可)燒開;
7,加蓋轉中火燉30分鍾左右,至雞肉酥爛,湯汁收濃(中途要注意查看,防止雞肉黏鍋),最後用鹽調味,裝盤即可。
⑵ 還沒孵出來的小雞能煮湯吃嗎怎樣煮
這種東西南京在一般稱為活珠子,食用時要麼直接蒸煮,然後敲開口,撒入椒鹽吃;也可敲中空的那頭,吮吸汁水,要麼煮好以後在平底鍋中煎炸。如果要煮湯的話,還是先白水煮,然後去殼再煨湯。
⑶ 沒出殼的小雞怎麼燒
把雞蛋用鹽焗熟,將約1/3粗鹽平均鋪於煲底,放入雞蛋,將餘下的粗鹽鋪面。蓋煲以慢火焗6分鍾,將雞蛋反轉,再焗6分鍾,最後熄焗12分鍾就成了「雞胎」,皮脆骨酥,肉質鮮嫩,干香味厚。
不過最好別吃這種蛋,營養價值低。
毛雞蛋又叫死胎蛋,是雞蛋在孵化過程中受到不當的溫度、濕度或者是某些病菌的影響,導致雞胚發育停止,死在蛋殼內尚未成熟的小雞。
毛雞蛋就是快要孵好的雞蛋,根據小雞孵 成的情況分成全蛋、半雞、全雞幾種,其中最血腥的是全雞,即蛋里小雞基本長好了快要破殼而出的那種。
毛雞蛋吃的時候可以煮或者油炸,然後沾著椒鹽吃。
在這個過程中,雞蛋中所含有的蛋白質和脂肪已經全部消耗掉了,大部分的營養成分也流失了,顯然它的營養價值是不能和雞蛋相比較的。
同時雞胚蛋里含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多種病菌,所以,毛雞蛋不但營養價值低,而且如果在食用前加熱不徹底,或者食用者抵抗力較差,在食用後容易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的症狀。 不過在高溫煮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吃的.味道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