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怎樣分辨魚生好吃
擴展閱讀
電腦怎樣連接功放 2025-09-28 01:55:50
怎樣來寫照片里的故事 2025-09-28 01:49:16

怎樣分辨魚生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9-01 22:47:46

⑴ 如何鑒別新鮮魚

1、活魚魚最初離開水面時會從皮膚分泌出一種粘液,這是魚體對外界環境不良刺激的自身防禦反應。新鮮魚的體表粘液是透明的。
2、死魚魚死後要經過「僵直」和「自溶」兩個階段:
①「僵直」階段。僵直是由於魚剛死後肌肉中的pH值改變所致。所以處於僵直階段的魚是新鮮的,此時魚眼明亮,魚鱗光澤發亮。
②「自溶」階段。僵直的魚在一定溫度下(如室溫以上)會發生「自溶」現象,即由於魚體本身酶的作用和細菌的污染,使表面粘液由透明變為渾濁,魚體由堅硬變為松軟,魚鱗觸之會脫落,眼球變濁,失去明亮,魚體有不正常氣味,這是魚可能腐敗的徵兆。
3、腐敗魚由於細菌作用,魚體更加柔軟,肛門突出,魚體發出惡臭,鰓上的細菌沿魚的脊柱進入血管,使脊柱旁的肌肉因小血管破裂而染上血跡,即所謂「脊柱旁發紅」,則魚已全身腐敗,不可購食。
4、比較鑒別
新鮮魚的特徵:
①色澤光亮,體硬肉緊,富有彈性;②眼球突出,清亮有神,角膜透明;③魚鱗緊貼不脫落;④魚嘴緊閉但易拉開,口內清潔無污物;⑤魚鰓蓋貼緊而鰓部鮮紅;⑥魚肚完整,色澤正常,腹內無脹氣;⑦肛門周圍呈圓坑形,硬實發白,有正常魚腥味。
不新鮮或腐敗魚的特徵:
①魚體柔軟,無彈性;②眼球下陷收縮,眼睛渾濁;③魚鱗疏鬆易脫落;④魚鰓松馳,鰓或肛門口有粘污物外溢;⑤體表暗濁,無光澤;⑥有異味,甚至腐臭味。

⑵ 在農村集市上買魚,怎麼辨別魚生長了幾年了魚是不是生長越久越好吃

去集市上買魚,想知道魚扽年齡,實際上或是能通過一定的方式,能夠大概了解這種魚生活了多長時間的,在其中大家常用,也不過是根據人眼來鑒別一下,就可以大概明白這魚的年齡。魚越存活的久,顏色能變的越重,尤其是魚的頭頂部,能變的非常大、有點硬、並且顏色都是較為深一些,這類方式盡管並不是可以精確的說出去魚的生長發育年齡,但針對野生魚鑒別而言,是有一定大道理存在著,飼養的雙魚大都是一起發售,大部分並沒有年齡里的差別,也是一種選擇的小方法。

針對魚是否越大越好吃,這必須辨證去對待,假如是淡水魚得話我較為贊同這個說法,從具體平時運營而言,塊頭大一點的鮁魚就比塊頭小一點價格貴1/3,塊頭大一點的銀鯧鱸魚都是比小的貴許多,終究這都是深海天然的的,生長周期長,艱苦環境,肉質地緊且美味,當然塊頭大一點的比塊頭小一點價錢高些許多。

⑶ 如何判斷吃的魚是否新鮮

1、新鮮魚的眼球飽滿凸出,角膜透明清亮,富有彈性。
2、新鮮魚的鰓絲清晰呈鮮紅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魚的咸腥味或淡水魚的土腥味,無異臭味。
3、新鮮魚的魚體有透明的黏液,鱗片有光澤且與魚體貼附緊密,不易脫落提示:此步驟不適用於鯧魚、大黃魚和小黃魚。
4、新鮮魚的肌肉堅實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消失,肌肉切面有光澤。
5、新鮮魚的腹部正常、不膨脹,肛孔白色、凹陷。

⑷ 哪些魚生吃好吃

當然是三文魚嘍。

生吃魚不可取

有人愛嘗鮮,有生吃魚蝦、蚝肉的癖好,認為這樣才有營養,夠刺激。但有關醫學專家提醒說,從衛生角度說,此吃法不可取,對健康不利。因魚類等水產品從捕捉到人食用過程中會受到多種渠道的污染,生活在自然界的魚類等水產品本身多少都帶有細菌病毒,有的還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芥茉也未必能將細菌殺死,生吃極易惹病上身。為避免細菌性食物中毒或不良反應現象的發生,烹調魚類時,一定要燒熟煮透,在蒸煮過程中,魚體中心溫度要達到70℃以上,這樣才能殺死魚體病菌。

另外,從營養學角度看,在烹調過程中,魚類的蛋白質和水發生了水解反應,最終分解成氨基酸和短肽,若能使魚類的蛋白質盡可能多地水解,就能提高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

專家還特別提醒,不能食用腐敗變質的魚類,防止過敏性食物中毒。

鮮魚入廚,烹飪方法五花八門,魚之菜餚有千八百種,可蒸、可燜、可煮、可炸、可煎、可熘、可炒、可烤、可燉。鮮活的魚類,最好是清蒸。清蒸能保存魚的本色本味,肉質鮮美,原有的營養成分也不易流失。冰凍魚可炸、可煎,使其水份充分蒸發,通過調味品消除其異味。

⑸ 蒸魚時怎麼辨別魚的生熟

蒸魚時一般用時間來判斷。蒸鍋的水滾開時將待蒸的魚放入鍋里,一般蒸8-10分鍾。除非那個魚肉改刀後還是特別的厚可以蒸13-15分鍾。一般沒有蒸那麼又厚又大的魚。

⑹ 在外面吃飯時如何分辨生魚片是否新鮮

主要是先看下,那魚片的顏色!新鮮的魚片應該是呈現出白色的!新鮮的魚片吃下去的時候,有點嫩的感覺。還有就是出菜的時候,魚很容易就碎掉的,那應該是放在冰箱里的魚!而不是新鮮的魚!

⑺ 魚是生吃好吃還是熟的好吃

要看什麼魚了,一般是熟吃,生吃的有限,一般是生魚、金槍魚、大馬哈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