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貴陽結婚新娘妝嫁妝是怎麼准備的,有什麼要求
一、新娘的行頭
1、結婚禮服一件
2、小禮服一件
3、鞋子兩雙
4、回門衣服一套
5、首飾若干
二、新娘出嫁當天帶的東西
1、床上用品2套、拖鞋兩雙、睡衣兩套、 襪子兩雙、內衣褲兩套(都是男女各一)
2、牙刷牙杯2個、牙膏1支,沐浴露洗發水護發素、紅色臉盆2個、帶蓋紅桶2個
3、小孩洗澡紅盆一個、毛巾兩條、浴巾兩條、化妝箱一個含鏡子頭梳(鏡子要圓的不能方的)
4、肥皂盒一個、喜娃娃一對、痱子粉、廚房圍裙、 化妝品一套、大小碗盆等各10件、錢若干、喜碗、喜杯等、准備裝禮金的紅包一個。
三、廚房用具
1、大家電:空調、電視一般都是兩個。冰箱、洗衣機。
2、小家電:電飯煲、餐具一套(有一百多頭的,也有八九十頭的,還有五六十頭的)、筷子兩盒、熱水瓶兩個、掛燙機之類的可以看需要購買。
四、箱包、桶
1、紅色桶、子孫桶,外面用大紅布包裹,桶內放置8樣物品
分別為:紅花生、紅棗、桂圓、五個紅鴨蛋、爆米花、一捆筷子、一包衛生紙、柏樹枝一小捆。
另一個桶放滿米,上面放置的是紅棗、桂圓,兩桶上面均放置柏樹枝(小捆)和紅喜字,紅布包裹。
2、紅色臉盆
一個紅塑料盆中放置的是新娘幫阿公、阿婆買的各一雙的皮鞋和襪子及帽子各一頂。鞋子里需放置襪子、3節花生、糖各2塊。
另一個盆中放置的是健康秤、帶籽萬年青一盆;兩盆中均放置些紅棗子、桂圓及柏樹枝(小捆),並覆蓋紅喜字在上面。
3、紅箱子
這個就是傳說中的壓箱底用來裝一些陪嫁的物品的,比如婚禮當天陪嫁物品里價值高的物品就比較適合放在嫁妝箱里了,比如說黃金飾品、體己錢等這些肯定是放在盒子里比較好。
五、陪嫁用品禁忌
1、婚禮前一天男女兩家大人不宜見面,所以送嫁妝時女方不宜派新娘的直系成年親屬相隨。
2、女方得派一近親男童(一般為新娘胞弟或近親族弟)手執陪嫁之箱櫃鑰匙前往,現在一般只要隨同前往即可,名為「押嫁妝」。
3、所有陪嫁物品以及送嫁妝用的各式車輛工具一律系以紅綢布,以示吉慶。
4、送嫁妝的人員、車輛宜為雙數。
5、男方得給送嫁妝的人員喜煙、喜糖和喜錢。給押嫁妝男童的喜錢應略多。
6、忌陪送床、鍋、鍾。
7、由新郎新娘分用的物品,如被褥、臉盆、面鏡、茶杯、枕巾、椅凳、花瓶等,宜為雙數。
❷ 河南訂婚習俗
以河南濮陽為例,訂婚習俗如下:
1、說媒
舊時男二十而冠,女十五而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古今皆然。男女結全,中有介紹人。曰「媒人」,亦曰「媒妁」。媒人據男女雙方門第、經濟條件及屬相從中介紹。屬相不合,即使門戶相對,亦不得成婚。
2、換貼
換貼亦曰「換啟」,有小啟、大啟,蓋有媒人將男女名字、生辰年月帷貼告訴對方。男方要饋送釵環首飾或銀幣、布料等物作為聘禮,女方收下,方算定婚。
3、定婚期
由男女生辰八字擇定吉日,備好禮物柬帖由媒人通知女方,以女方許可為定。所謂吉日,即黃道吉日。迷信星宿者認為青龍、明堂、金匱、天德、玉堂、司命等六辰,是吉神值日之日,為黃道吉日,這天是諸事皆宜,大吉大利的日子。
(2)怎樣訂新娘衣服上的喜錢擴展閱讀:
河南結婚習俗:
1、迎親
男方按擇定吉日,備彩轎兩頂,吉酒兩壇,喜盒二架,彩旗十面(多少不等),路分兩道,前有三筒槍(或鞭炮)、大鑼開道,後有嗩吶伴奏,吹吹打打,好不熱鬧,謂之「小登科」。貧家則以牛車相迎,車張席棚,附兩綉球,前後用紅花被遮掩,一切禮儀從簡。
2、燎轎與過鞍
彩轎到家不許落地,待用谷稈裹鞭炮燎轎一周,方可著地,名曰驅除狐妖鬼邪。新娘下轎,頭門置一馬鞍,過鞍者,謂不在經期,不過鞍者,謂在經期,寓有「好馬不把雙鞍備,好女不嫁二夫男」之意。
3、拜堂與坐帳
新娘下轎,紅氈鋪地,由兩十全婦女攙扶,旁有麗婦將麥麩伴銅錢撒向新娘頭上,謂之「撒喜錢」。時正堂前置一彩桌,桌上放一斗,盛有高粱,內插一秤,秤上掛一磬。新郎、新娘走至桌前,有司禮者主持婚禮,高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對拜。
然後同坐紅帳下一條凳上,謂之「坐帳」。坐時男壓女衣裙,同飲一杯酒,名曰「交杯酒」(此項亦有在晚上進行),嗣後擁入洞房。
❸ 訂婚的衣服錢是什麼意思
衣服,是訂婚時,准婆婆給女方一些錢,讓男方帶女方去購買幾套衣服,是作為訂婚禮品之一,其餘的是訂婚禮錢和訂婚戒指。
根據以上三金、衣服和彩禮的含義解析,可以看出,彩禮和三金以及衣服的用途不同,彩禮用作締結婚約,三金是給新娘的結婚首飾,而買的衣服是算在訂婚禮金之中的。因此,彩禮、三金和衣服並不存在包含關系,也就是彩禮不包括三金跟衣服。
彩禮,是在訂婚時男方給女方的聘禮和聘金,女方接受彩禮之後,男女方的婚約正式結成。一般而言,彩禮包括金錢和物品。
❹ 結婚的風俗流程 常見的結婚風俗流程
結婚是一件讓人感覺繁瑣又開心的事情,為什麼繁瑣又開心呢?因為結婚是我們的終身大事,但是結婚的流程實在是太多了,要准備的物品也是非常多。所以沒有婚禮經驗的新人們就會比較麻煩,那接下來本欄目來給大家分享下關於結婚的常見風俗流程,各位新人可以參考下本文然後再結合當地習俗來安排。
一、訂婚
首先男方需要准備如下:
1、聘金:不同地區不一樣,所以大家需要咨詢下當地的長輩們。聽聽他們的意見。
2、金飾(戒指、手鐲、項鏈等),俗稱「三金」有的地方是「五金」(戒指、金項鏈、金耳環、金手鐲、金腳鐲)
3、訂婚戒指(鑽戒一隻)
4、當然還有其他需要准備的東西,根據你們當地習俗來。
女方需要准備如下:
1、抬禮品禮:給幫女方抬男方行聘禮品者的紅包禮。
2、甜茶。
3、甜湯圓、點心。
4、招待男方賓客的酒席。
7、回贈男方的禮品。
訂婚流程:
通常來說,訂婚著重女方的禮俗,結婚著重男方的禮俗,不過現代大多由男女雙方協商合意即可。以下為一般禮俗,可視實際需要或地方習俗,酌情增加或省略。
1、訂婚當天,男方將「行聘禮品」以二、六或十二個紅大盒裝盛。
2、男方親友將甜茶喝完,並將紅包置入杯中。
3、準新娘出堂收茶杯(過程和敬茶同)。
4、奉茶完畢,接著進行「戴訂婚戒指」(或手指);將金、銅戒指以紅線相系,取夫婦同體同心之意或以鑽戒代替。
5、女方准備高椅、矮椅各一張
6、準新娘入座,臉朝客廳大門,向外而坐,兩腳踏在矮椅上。
7、準新郎站在在準新娘在右邊,面對準新娘。
8、準新娘伸出右手,準新郎右手拿戒指。
宴請注意事項:
舉行完以上訂婚流程後,女方家親男方家以及女方諸位親戚吃宴席,準新郎挨個拜見女方親人,並接納親人給準新郎准備的見面禮金。
轉天,準新娘要由伯母或者姑姑陪同,拜見男方親友,吃宴席,並收見面禮。(此時,男方注意要准備紅包給女方的陪同每人一個。)
二、結婚流程
1、婚禮前天下午,男方家帶管家來與女方碰面,商議當天結婚細節。
2、婚禮前天下午,新娘的妹妹要去新郎家貼窗花,收禮金。
3、結婚當天,迎娶,又叫「迎親」、「娶媳婦」,等於「六禮」中的「親迎」。通常是由新郎親自到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大早來女方家娶親,車隊要繞圈城行走,不可走回頭路。
4、新娘妝畢,要懷揣一方小鏡子,以「避「凶光。等待迎娶,同時要將准備的糕餅吃下。
5、迎娶的隊伍到來後,女方的家門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們緊閉、關鎖。一方面顯示女方家族的尊嚴,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親者。迎親者怕誤了時辰,只有付「開門錢」了事。
6、進門後,女方設筵盛情款待。招待女婿時,除一應酒菜外,還有薄餅一樣主食,當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幾張餅、幾雙筷子和一些酒器,當地人稱為「得富貴」。
7、丈母娘捧茶給新郎,並接收喜錢。
8、小舅子換新郎新娘花,並接收喜錢。
9、新郎見到新娘後,困難又來了~新娘的鞋被家人早早的藏了起來,新郎需要找到鞋子,才能進行下一步。
10、逗新郎環節,節目各不相同。
11、經過重重考驗,終於可以迎娶新娘了!但是,先娘子不允許落地,得新郎一路背回家哦!
12、在新郎通過重重考驗的同時,丈母娘還有一項工作——熏車。(丈母娘手拿香,圍著喜車左轉三圈,右轉三圈,之後再打開車門,將車內也熏一遍。)熏車結束,丈母娘接收喜錢。
13、新娘上車,車隊啟程。迎娶隊伍要隨帶紅布或紅手帕,路遇別人家的嫁娶隊伍時,雙方要互換「針線」或互丟紅手帕,即新娘的女紅消災。
14、新娘弟弟陪同,與陪嫁物品一起,俗稱「拎皮箱」,到婆家後再將皮箱打開,俗稱「開皮箱」,並收取拎箱紅包和開箱紅包。
15、到達男方家,新娘被新郎背至床上,新娘坐上提前准備好的紅被子,然後喝過紅糖水,吃過糕面後,方可下地。
16、宴請男方賓客,新人敬酒。
17、未入洞房前,必請一位父母雙全、丈夫健在的婦女到新房中為新郎新娘安放被褥。並將一把五色糧撒到褥下,趕個五穀豐登的吉利。床頭下放幾顆紅棗,意思是早(棗)生貴子。枕下放幾粒花生,意思是男孩女孩「花」插著「生」。
18、晚上親朋好友鬧洞房。鬧洞房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顯出自己的體面和光榮。俗話說:「新婦三天無大小」,這一天,不論男女老幼都可入房「看新媳婦兒」,逗引新娘,不管葷的素的一起來,有意是盡量使原本羞羞答答的黃花閨女變成大大方方的潑媳婦。
19、最後,還有人潛伏洞房窗上竊聽新郎新娘說私房話,俗稱「聽房」。
20、結婚一般第三天需要回門,回門也就是新人兩人一起回娘家,記住一定要帶禮物,不能空手回去,另外當天女方還需要開設回門宴,邀請女方那邊的親朋好友。
❺ 榆次的婚嫁習俗
1、訂婚
訂婚儀式可以在酒店舉辦,也可以在女方的家中舉辦。一般男方需要攜帶彩禮和其他禮品,前往女方家參加訂婚儀式。
2、出嫁
在山西地區,結婚日期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的婚禮日期都是用男女雙方的八字推算出來的,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黃道吉日。女方在出嫁這一天,需要在自己家設宴答謝親朋好友以及媒人,隨後等待男方前來迎親。
3、迎親
男方在婚禮當天,選擇一個吉時從家中出發,前往女方家迎親。迎親一般是新郎帶上雙數的親朋好友一起,按照規劃好的路線前進。
4、婚禮
新郎接到新娘之後,共同到達婚禮現場,准備開始婚禮儀式。儀式基本上和其他地區沒什麼不同,都是西式或者中式婚禮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新娘下婚車的時候,需要由全福人攙扶,還要向男方索要下車紅包。隨後新人一起到達婚房,進入洞房。
5、回門
回門是結婚的最後一個流程,山西也有這個習俗。一般結婚後的第二天,新郎還要設宴答謝親朋好友。女方也會派遣一些專人,到男方家道喜。隨後第三天,新郎新娘一起返回娘家,參加回門宴會。
❻ 蘇州結婚風俗有什麼 蘇州結婚有哪些講究
新人結婚,各地都有自己的婚俗。蘇州人結婚「花頭」蠻多的傳統風俗並沒有因為時間而消失,很多婚俗傳統很完整地流傳了下來,蘇州民俗博物館研究員沈建東說,比如說大喜之日一定要選個「良辰吉日」,新娘出門也要選好「吉時」等。眼下即便是中西合璧、新舊交融的現代婚禮,蘇州傳統的婚俗文化也仍然滲透著婚禮的整個過程。
【嫁妝】嫁妝是姑娘出嫁之必備,嫁妝自然是越多越好,老蘇州的嫁娶習俗是生活用品等一概由女方「包辦」,到了現在嫁妝也主要是生活用品、家電等,但基本上都是從古時候延續下來的「老門道」。嫁妝里有一些物事非常重要:嫁妝打頭陣的子孫桶必不可少,一般由新娘哥哥或弟弟拎著頭一個進新房,但這個原先在生活中派用場的家什,如今已經縮微成個頭比過去小幾倍的擺設了;另外,新房裡的如意碗筷少不了,碗里必須盛滿米、桂圓、紅棗、花生,寓意幸福美滿,是長輩給新人的誠摯祝福;首尾系著紅綢的一雙甘蔗,也是寓意著新人生活、事業節節高。
【迎親】古時,把迎親稱為「親迎」,意為新郎官騎高頭大馬親自去迎新娘,很是威風。迎親隊伍里有江南絲竹等樂隊,一路吹吹打打到新娘家。女方家聽到樂聲,就知道新郎官馬上到,及時做好准備,專門操辦婚事的喜娘會指點幾時幾分轎子該停在「喜神方」、新娘梳妝打扮後的洗臉水該往哪潑……俗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是這么由來的,「潑水」在蘇州很多地區仍然作為一種傳統婚禮習俗被保存下來。
新郎官快到新娘家時,新娘家趕緊關上大門,親戚朋友問媒人和喜娘要「喜錢」和喜糖,討個好彩頭;新郎官要准備蹄膀、圓糕、鯉魚等禮品,隨迎親隊伍抬到新娘家,孝敬老丈人和丈母娘。
現在雖然沒有了高頭大馬和絲竹樂隊,但是婚禮車隊、鞭炮聲聲、親友把門討紅包等,也同樣把迎親的氣氛弄得熱熱鬧鬧的。
【新娘出門】新娘子出門,腳不能著地,出門時由父親背出門,或者按照這種意思穿父親的鞋子到門口,再換上自己的鞋子,有些地方有新娘不能低頭換鞋的說法,可以直接在自己的鞋子外面躂一雙父親的鞋子,到門口時脫掉就可。
【拜堂】新郎把新娘接回男方家後,要 「拜堂」,拜父母、天地,拜和合二仙,其中拜和合二仙是蘇州特有風俗,相傳和合二仙是寒山寺高僧,主管「和合」,在老一輩眼裡是蘇州的「愛神」。現在一般簡化為新娘向新郎父母和長輩行見面禮。
【入洞房】老辰光,新娘、新郎宴請完賓客後,被簇擁著送入洞房,就開始「坐富貴」,「坐」是有講究的,誰先坐就誰受壓,而現在的男士都體現「紳士風度」,總是自己先坐下,這也成了 「怪不得蘇州男人怕老婆」 的玩笑話的淵源。
【鬧洞房】是蘇州人結婚的重頭戲,各種各樣捉弄新人的點子,這時候都能拿出來「鬧」。蘇州歷來就有鬧洞房「三日無大小」,不管年少、年邁,都可以鬧,據說還有洞房不鬧不興的說法。
【新娘回門】原來傳統的新娘回門是在婚禮後第二或第三天,由新郎陪同新娘到娘家,一場正宗的蘇式婚禮才接近尾聲。不過現在大多改在了結婚當天回門,即新郎、新娘去酒店之前。
❼ 結婚時新娘都要做些什麼准備
新娘挑選婚紗,自然要從自身出發,沒有更好的,只有更合適的!唯一視覺今天就為您定製一套量身挑選婚紗的方案。
(4)女神型
這么自信的新娘,當然是可以百搭啦!無論穿什麼樣的婚紗都能體現女神氣質,所以盡可大膽的挑選婚紗禮服吧,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過多的道具或是飾品,也不要化太濃的妝,因為人本來就很美,如果被這些宣兵奪主的話,就無法滿分地表現自己了。
穿上婚紗的瞬間,那是女孩一生的重要時刻,也是愛情的唯美定格,所以當披上自己精挑細選的禮服時,不用猶豫,不用質疑,相信這就是最美的自己。
❽ 知道莒縣結婚習俗的麻煩速進!!!急急急!!!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出嫁,也不管男娶女、還是女娶男,男女到了成家的年齡,不管是自由戀愛,還是媒人介紹成功,成親的過程基本都是用這個套路。即:
(1)相親:男女經婚姻介紹人提親後,媒人一般介紹對象,大體是門當戶對,把家庭成員、家庭經濟狀況介紹給對方,雙方覺的可以,選定見面的日子,在一定的場合,男女雙方都請到親人朋友給當參謀,觀察觀看對方。見面後,中介人(媒人)給做雙方來介紹,男同志主動給女方來人分糖果、分香煙、給端茶水等,說上幾名客氣話,來回走上幾步再坐下,表現一下走像、身高、身架,姿式要穩重、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時也可以做一下自我介紹來增加氣氛和表現一下。女方大多是被動應付一下,或說上幾名客氣話,或者只是笑一笑。因相親是第一次見面,大多數女方都表現非常小心,一般不表態。
(2)訂親:民間通稱「挎面魚」,挎面魚就是訂親,通過相親後,雙方互相進行調查,有必要時再見面幾次,滿意後經媒人捎話訂下就是訂親。根據黃歷選個好日子。一般訂婚,男方操辦酒席,把親朋好友和女方人員請到家中慶祝訂親成功。具體過程:男方蒸9個大饅頭,代表有飯吃久久長遠。用麵粉蒸一對大面魚,代表年年有餘。男方給女方購買一床被子,意思是一輩熬一輩,一床褥子必須用青布淡邊。發嫁時再捎回男方家。給女方買一身衣裳,圍巾、腰帶等。買好女化裝用品、香煙、糖果,把這物品用大紅包袱,包成六個或八個大紅包袱,把包袱里放上喜錢,多少不限。男方的的親朋好去時一般捎有賀喜錢,多少不限。根據自己的財力和親朋關系而定。吃完飯後男方給女方見面錢,過去給99元見面錢,意思是久久相愛。現在給一萬零1元,意思是萬里挑一的好兒妻。女方把男方給的衣物捎回家後,再用紅包袱包上,給女婿買的一身衣裳、一雙鞋、腰帶、帽子,回2個大饅頭,意思是好事成雙,一個大面魚,意思是家家有餘,年年有餘。把紅包袱里也同樣放有押包袱錢,一般幾十元錢。
(3)要日子:訂親後經過一段時間,經雙方同意,訂結婚的吉利日子。現在到民政局登記領取結婚登記證書。要日子,就是男方要女方的生辰八子,是那年那月那日出生的,再把男生的出生日期都拿著找會查喜祥日子的專業人員給定結婚日子,定出用什麼屬相的人送親、迎親、主持婚禮等。等日子,男方買上一刀肉,大約20多斤,一對大鮮魚、點心、糖果、酒之類的食物女婿親自到岳父母家要日子。一般一次就能要來日子,如果女方男方有不滿的地方,需要幾次送禮物才能要來日子。
(4)送日子:男方要來女方的出生日期後,找算命先生給查好結婚的吉祥日子。算命先生根據男方女方出生日子,給寫成一個文書字樣,上寫到,喜期:選定本年大喜大利日,某日某月,已時過門,娶送客不用,某某屬相,余者屬相不忌。喜房靠東安床,某時安床大吉,新人下車轎面向東向或某方面大喜大利。
坐床當日朝某方向大吉。用炭火丙盆放大門口左右。合婚大吉大利。此文書寫兩張,男方留一張,女婿親自給女方送去,就叫送日,男方同樣買上禮物,比要日子時的禮品輕點,給妻子買一件襖面布,用襖面布包著查好的日子文書,一般一次就能送下,有時女方不接受,得送兩次。
(5)送大飯:選好結婚的吉日後,一般成婚前幾天,男方的親朋友好友到男方祝賀成婚,就叫送大飯,送去酒、煙、肉、錢、粉絲,擺晏席,氣氛熱烈,展示人緣和親戚關系融洽的最好表現,人越多越好,散席時主人給每個到來的親朋好友一份回禮,點心等物。送禮用粉絲也稱粉條,意思是長來長往,親情不斷。給喜錢一般紅紙包著,一表示大紅大喜之意。
(6)填箱:選好結婚的吉日後和男方一樣,男方叫送禮,女方叫填箱,一般在出嫁的前幾天,女方的親戚朋友到女方家送點心饃頭,生活用品有的也給錢,為女方發嫁添些物品。散席時女方也給親朋好友一點物品。
(7)上頭:男女成婚的前一天,也叫催嫁,送些物品化妝物品之類的用品,查一下還有什麼沒有買全,還有什麼不滿意事等,男方派人到女方家,過去大抬盒,是園的多層,也有用箢子的,送去一隻公雞、一隻母雞,這對雞女方是不能殺吃的,叫催嫁人捎回男方家,等成婚後把這對雞賣掉,買上箢子和簸萁。上頭是最有講究的,一對雞表示大吉大利好事成雙。一對魚表示年年有餘,酒、粉絲是粉條表示常來常往。一刀肉大約20多斤,一般六色禮物也有八色禮物的。上頭用一個小花盒裝有婦女用的化裝品和一些表示吉祥的物品,小花盒裝有:梳子一對、鏡子一對、雪花膏兩對,胭脂2盒,搽臉用的粉,兩棵蔥表示生小孩聰明,一對針引上紅線,兩棵艾子草表示愛子,2個海里小大頭咸魚表示媳婦能靠住,一包米一包面表示結婚後有吃的,一包紅糖表示生活甜甜蜜蜜,一包鹽表示有家都有嚴法。婦女用的網子、釵子、戒指、耳環、項鏈、頭巾一對,腿帶紅的一對。上頭的物品各地有各地講究,男主送去一床被,是發嫁那天新娘坐在腚下用,男方送去一身衣裳,一般是大紅大綠,上頭那天新娘就得上,再到出嫁到婆家穿到三日回娘家才能換衣裳。上頭這個環節是女方向男方提問題的最後的時機,只要上頭時不提問題,等發嫁再提人家就笑話,對自己不好,喜事講順,不能再為難男方,女方催嫁人的賞錢多少,男方就根據這錢數發給女方送親人們賞錢的錢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