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拉麵怎麼做
日本拉麵,源自中國,在日本成為代表性的大眾麵食。日文為「ラーメン(拉麵,羅馬音:ramen)」、「そば(羅馬音:soba)(蕎麥面條)」、「中華そば」等。具體日本拉麵怎麼做?下面我告訴你。
日本 拉麵做法
日本拉麵材料:精粉2500克,水1500克,鹼面25克,鹽少許。
1.將麵粉和鹽面一並放入面盆內,一手倒水(水溫:冬暖,夏涼,春秋溫),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麵粉與水全部摻合後揉光成團,再用雙手蘸水將面搋勻,搋到盆凈面光,不粘手為止。
用凈布蓋上餳約半小時。
2.將鹼面用水100克化開成鹼水。
3.將使用手工或機械製作的面條煮好,加上利用豬骨(豚骨)或雞肉、蔬菜、小魚乾等熬煮的湯頭,大多都會再搭配叉燒肉、筍子、蔥花等配料。
大部分的面條都是使用麵粉(小麥粉、強力粉)和「鹹水」(かんすい,又被音譯為「甘素」)為原料,顏色大多是黃色。鹹水是指碳酸鉀和碳酸鈉的混合物(有時也會加入磷酸)。這是由於曾有人使用內蒙古的湖水來製作面條,結果發現面條變得更加好吃,因此研究了湖水的成份之後,發展出了這樣的配方。鹹水是屬於鹼性,會讓麵粉中的谷蛋白黏膠質產生性質變化,讓面條具有光澤感和增加彈性,也會讓麵粉中的黃酮類變成黃色,讓面條具有獨特的顏色。
日本戰後有一段時期,出現了許多品質惡劣的「鹹水」,並且對健康可能會有不良的影響。現在日本農林規格(JAS)制定了成份的規定,鹹水已經不再有安全性的問題了。此外,也有因為不喜歡鹹水那種獨特的味道,而改用雞蛋取代的做法。水含量(加水率)較高的面條也會更加柔軟,一般水的比例大約為35%。
拉麵的湯底大多有基本的調味材料,再添加不同的額外材料,成為各式各樣的湯頭。此外使用各地區不同的食材,也產生當地獨特的口味,使拉麵成為深入日本各地的普遍食物。
小麥碾去麩皮,即得麵粉。麵粉營養價值的高低,與其加工精度十分密切。根據加工精度,麵粉分為標准粉、富強粉和精。標准粉加工精度較低,保留了較多的胚芽和外膜,各種營養素的含量較高。
營養成分:每100g小麥粉含澱粉和糖類71.5g、蛋白質約11.2g、脂肪1.5g、含有維生素B1、B2、E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另外,還含有卵磷脂和麥芽糖酶、澱粉酶、蛋白分解酶等。
日本 拉麵起源
早期最普遍的是加上叉燒肉、筍子的醬油口味,但現在拉麵的口味也越來越多樣化。
日本拉麵源自中國。日本最早關於中國面條的記載是明朝遺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後,用面條來款待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國。
「ラーメン」(日語羅馬字:ramen)的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說法。被最多人認同的說法是來自漢語的「拉麵」,所以漢字寫做「拉麵」。另外的說法包括:老面、鹵面、柳面(一個姓柳的.中國人拉麵師傅)。
在明治時代早期,拉麵是橫濱中華街常見的食品。1900年代,來自上海和廣東的中國人在日本賣切面,配以簡單的湯底和配料。在昭和年間,拉麵在日本開始流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來自美國的廉價麵粉和從中國戰場回來的士兵使得中國風味的面條大行其道。1958年,華(台)裔日本人(出生於台xx南市)安藤百福(中文名:吳百福)發明的方便麵(方便麵)叫「拉麵」,創立日清食品公司。拉麵成為流行的方便食品。由此「拉麵」這個詞的使用也超過了其他的名稱的使用。1980年代,日本拉麵成了日本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日本各地都有人研發出別具地方風味的拉麵。近年來,由於對瘋牛病的恐懼,日本人對和拉麵的顧客層相同之另一快餐食品「牛肉蓋澆飯」的消費明顯下降,拉麵成了上班族的第一午餐選擇。
② 日本冷麵怎樣做才好吃
日本冷麵條:日本冷蕎麥面條,和Bonito清湯及海草一起享用
簡單和純凈使日本菜餚在亞洲創作領域里獨領風騷.
配料 : 四十克 : 家樂牌 日本海鮮調味料粉(Bonito清湯粉)
兩公升 : 水
基本冷調料: 五百二十毫米 : 日本醬青
一百一十毫米 : 味淋(日本甜米酒)
八十克 : 糖
一公斤 : 日本蕎麥面條
裝飾: 三十克 : 青蔥, 切片
十克 : 干海草, 切絲
做法: 1. 放入兩公升的水和日本海鮮調味料粉在一個湯鍋里並煮沸. 取出及放入冰箱.
2. 用醬鍋將醬青, 味淋和糖混合在一起及燉直到糖溶解為止. 取出並擱置一邊放涼.
3. 用醬鍋將涼的日本海鮮調味料和涼的醬青混合物混合在一起.
4. 保持涼度.
5. 將一鍋的水煮沸. 加入面條, 慢慢攪拌和烹煮十分鍾或烹熟為止.
6. 濾干並用冰水清洗. 濾干及擱置一邊.
供餐: 1. 把冷麵條擺在食用盤上並用條狀海草來裝飾.
2. 和冷的日本海鮮調味清湯和切片青蔥一起上桌.
③ 日本素麵的做法
其實日本的這種素麵有點像冷麵,做的時候會准備好幾種sauce,各人依自己口味選擇。因為面條有過涼,筋道又冰爽,很夏天。下面就由我為大家整理的.素麵的日本做法,歡迎閱讀。
日本流水素麵
用料
日本素麵or蕎麥面 100g
小黃瓜片 2片
小番茄 1粒
檸檬 1片
昆布 80g
柴魚片 15g
老薑 20g
糖 半茶匙
鹽 四分之一茶匙
淡口醬油 2大匙
日本流水素麵的做法
1.昆布洗凈切碎,老薑切片,備用。
2.取一鍋水,將水燒開後,放入作法1的昆布碎、老薑片,以小火煮半小時,即可熄火,再放入柴魚片泡30分鍾,撈出過濾放涼
3.將所有調味料加入作法2中拌勻。
4.將日本素麵燙熟,用冷水沖洗至涼。
5.取一深盤,放入冰塊、涼開水,將作法4的面條用筷子捲起放入盤中,再將小黃瓜片、蕃茄、檸檬與牛肉片,沾作法3的醬汁食用。
小貼士
由於在家不會把竹子劈開來做這道菜 = =。於是就簡單的將面用熱水煮熟,再過冷水,冰塊(可不需)將面變涼即可~再拌上醬料,雜蔬,簡簡單單,清清爽爽的一道麵食就做成 了。在夏日這正是我所需要的!~
菜系及功效:日本料理
日式冷素麵的製作食材:
素麵1包。
蝦2隻,雞蛋1隻,冬菇2隻。
素麵汁主料:木魚精2粒,味醂1/2茶匙,淡口醬油1/2茶匙,水1碗。
日式冷素麵的做法詳細步驟
1.蝦只先用水灼熟,去殼、去腸及開邊。另將雞蛋發勻,用平底鑊以慢火煎,之後切絲備用。
2.冬菇加入熱水浸軟,然後加入少許日本醬油、味醂及砂糖燴2小時後切絲。
3.將水煲沸,加入素,煮約1~2分鍾,期間邊煮邊攪,以免條互相黏住。
4.然後加入冷水浸約1分鍾過冷河,撈起;木魚精開水後,落味醂及淡口醬油攪勻成素汁,淋在冷上,悉心將配料:蝦、蛋絲、冬菇絲等鋪於素麵頭即成。
④ 如何製作一碗好吃的日式拉麵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配料:1份義大利面(或拉麵),約100g/人,一勺小蘇打,肉末約50g,兩湯匙味千,一匙蚝油,一匙蒜泥或切碎的大蒜,半勺生醬油,一勺芝麻油(芝麻油),一匙梅林或料酒,煮少許鰹魚粉(或雞精)
1.方法和步驟:第一步是在湯底拌上味增醬。上圖顯示了所有使用的調味品。根據調味料上寫的量將其倒入碗中,攪拌均勻。我個人對札幌味千拉麵湯的理解是,它有很強的芝麻油和大蒜味道,所以大蒜醬和芝麻油非常重要
更值得一說的則是蔥,關東地區的拉麵,大多是用大蔥的白色部分,切成細絲,而關西地區則用青蔥居多,特別是京都,當地出產一種名為「九條蔥」的青蔥,辛辣度和鮮甜度的平衡特別出色,口感也很脆爽,所以京都當地人都十分喜歡「蔥拉麵」,拉麵上桌的時候,雖然碗上青蔥絲堆成山,吃起來卻毫無負擔。
⑤ 日式涼面的經典做法
日式涼面的經典做法
日本涼面最大的特點就是風味獨特的日本醬油,濃濃的.海帶和日本魚片的香鮮味融在醬油中,拌上清涼爽滑的蕎麥面,真的可以算得上是面中的極品了,下面就來和我一起看看日式涼面的經典做法吧。
材料
主料:日本進口綠藻面1包,山葵醬少許,海苔絲少許,水5杯,醬油1杯,沙糖少許,味素少許
做法
1.先將水,醬油,沙糖,味素少許(面汁)先煮滾放涼,冰在冰箱備用。
2.清水滾後放下面干。面再滾後關小火,約煮10-12分鍾左右。面煮好時沖冰水冷卻為止。山葵醬少許、海苔絲放進冰箱要吃時再拿出來。
3.吃時面汁以個人口味放適量山葵醬,海苔絲。4.面粘調好的涼面汁即可食用。
日式蕎麥涼面
日本涼面製作原料
主料:蕎麥面150克、黃瓜200克。
配料:海帶50克、柴魚片30克。
調料:醬油50克、冰糖10克、雞粉10克。
日本涼面製作方法
1.將海帶泡軟後與柴魚片共同放入鍋中同煮5分鍾,留湯汁備用。
2.在湯中加入醬油、冰糖、雞粉調味成醬油汁。
3.沸水下入蕎麥面煮熟,放入冰水中冷卻裝入湯碗中,澆上調好的醬油汁,用黃瓜切絲撒在面條上即可。
;⑥ 介紹下日式涼面的經典做法
日本涼面最大的特點就是風味獨特的'日本醬油,濃濃的海帶和日本魚片的香鮮味融在醬油中,拌上清涼爽滑的蕎麥面,真的可以算得上是面中的極品了,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日式涼面的經典做法吧。
材料
主料:日本進口綠藻面1包,山葵醬少許,海苔絲少許,水5杯,醬油1杯,沙糖少許,味素少許
做法
1.先將水,醬油,沙糖,味素少許(面汁)先煮滾放涼,冰在冰箱備用。
2.清水滾後放下面干。面再滾後關小火,約煮10-12分鍾左右。面煮好時沖冰水冷卻為止。山葵醬少許、海苔絲放進冰箱要吃時再拿出來。
3.吃時面汁以個人口味放適量山葵醬,海苔絲。4.面粘調好的涼面汁即可食用。
日式蕎麥涼面
日本涼面製作原料
主料:蕎麥面150克、黃瓜200克。
配料:海帶50克、柴魚片30克。
調料:醬油50克、冰糖10克、雞粉10克。
日本涼面製作方法
1.將海帶泡軟後與柴魚片共同放入鍋中同煮5分鍾,留湯汁備用。
2.在湯中加入醬油、冰糖、雞粉調味成醬油汁。
3.沸水下入蕎麥面煮熟,放入冰水中冷卻裝入湯碗中,澆上調好的醬油汁,用黃瓜切絲撒在面條上即可。
⑦ 日本拉麵的家常做法
日本拉麵的家常做法
日本的「三大拉麵」為:北海道札幌拉麵、福岡博多拉麵和福島喜多方拉麵。此外,東京拉麵、和歌山拉麵、熊本拉麵、長崎拉麵等也都很有名。下面就來和我一起看看日本拉麵的家常做法吧。
材料
材料:豬大腿骨,豬肩肉,雞蛋,菠菜,蔥,姜,面條
調料:醬油,糖,鹽,花椒,大料
做法
[湯]
2根豬大腿骨,先用開水煮出血沫,洗凈後放入高壓鍋,加一小塊姜和一節大蔥,中火煮45分鍾。
[叉燒和雞蛋]
1,豬肩肉買來後用繩捆綁好,放入冷水中浸泡30分鍾,然後用大火煮開,撇去血沫,溫水洗凈備用,參考下圖;
2,另用一中型鍋加一些水,醬油,花椒一小把,大料一個,糖一大勺,干辣椒幾個,煮開。開鍋後加1,小火煮2個小時以上後關火。
3,另燒一鍋水,水開後放入雞蛋,大火煮5分鍾,關火放入冷水中(這樣的雞蛋煮出來蛋黃是稀的`,很好吃。),去殼後放入2,和煮好的叉燒肉一起浸泡過夜,如下圖;
4,取出浸泡好的叉燒肉,放入冷藏室里半天左右,這樣肉好切片,看看切好後的叉燒,可以直接下酒,也可以做成叉燒飯吃
[煮麵及盛碗]
1,燒開一鍋水,先放入洗好的菠菜,燙一下就撈出備用;
2,開始煮麵,我喜歡吃硬點的面,可以少煮一會兒;
3,趁煮麵的功夫,准備一大碗,碗底加入適量醬油,也可以加點雞精,用大湯勺加入燉好的骨頭湯;
4,面煮好後盛到3,加菠菜,蔥花,叉燒,雞蛋,即可食用
原料的處理原則
雞肉、豬骨、牛骨、柴魚干(鰹節)、青花魚干、小魚干、海帶、炒黃豆 、香菇、洋蔥、蔥等等。拉麵湯通常需要連續燉煮數小時甚至數天。有些拉麵店使用或混用成桶買進的商業拉麵湯,這種做法方便且可以降低成本,但專門的拉麵饕客可以吃出其中的區別。
湯底的口味一般來說可分為醬油味、豚骨(豬骨)味、鹽味、味噌味。此外,也有像擔擔面一般使用唐辛子(一種辣椒調味)的辣味和芝麻口味的湯底、類似生馬面(日本一種地方麵食)的醋味湯底,以及歐式風味的番茄湯底,甚至也有咖哩的口味。配菜多以叉燒肉和雞蛋為主,還有放入竹筍、雪菜、土豆、燉肉、酸梅、玉米、豆芽、蔥花、紫菜、芝麻、白菜、菠菜等,種類繁多。
拉麵的湯底營養成份也十分豐富,從其使用的材料中釋放出了包括氨基酸、核酸、礦物質等。但缺點是大部分都含有過量的鹽份。
;⑧ 日式炒麵的推薦做法
特色美食與休重,特色美食與人生道路,最擔心的便是在吃與不要吃中間彷徨!蔡瀾說:「我大半生一直在科學研究人生意義,回答還是胡吃海喝」!行吧,去吃否,要不然人生道路沒意義。
沒有沒事的人生才是沒有意義的人生,用自己的一生去品嘗這個世界上最美味的食材才是一生的經驗和財富,今天教大家做一一道味道鮮美,營養美味的日式炒麵,做法非常簡單,一學就會。
【菜品】:爆好吃的日式炒麵,營養又美味
【烹飪食材】:面500克, 包菜一個,胡蘿卜一根,雞蛋3個,火腿一根,蔥一根,日式炒麵醬汁4勺。
【烹飪步驟】:
1、將所有用到的食材准備好,包菜清洗干凈,切成大小均勻的細絲,切好後放在盤子中控干水分,放在一旁備用,火腿腸切好成大小均勻的火腿片,切好後放在盤子中備用,准備兩個雞蛋和小蔥,小蔥清洗干凈,切成大小均勻的蔥花,放在碗中備用。
2、將麵粉放入盆中加入一個雞蛋,將麵粉和成光滑的面團,最好硬一點,如果太軟,做出來的面條口感不佳,味道不好,而且不會很勁道,和好的面團放在一旁醒發一會,阿金面團醒發15分鍾左右,新發好的面團會比較光滑,擀成薄餅,切成手擀麵,可以薄一些,切好的手擀麵上面是撒上一些麵粉,防止粘量,如果覺得干手擀麵比較費時,可以選擇在外面買一些回來,准別家中的大整鍋,鍋中放入適量的清水,將水燒開,放入擀好的手擀麵,將手擀麵煮熟撈出。
3、撈出後,將面條涼水過涼,多過涼幾遍,過涼後的手擀麵會比較筋道,也不會粘連,放在碗中備用。
4、在面條上面放入一些食用油,不要放太多,少許即可,放入油後,用筷子攪拌均勻,將食用油均勻地粘在面條上面,不僅能保證面條的口感,還能防止面條粘連。
5、准備家中的不粘鍋,放入適量的食用油,油熱放入剛剛打散的雞蛋,將雞蛋炒熟後盛出備用。
6、不用洗鍋再放入火腿,翻炒均勻,將火腿炒熟,盛出備用。
7、鍋中放入少許食用油,再擠入剛剛切好的蔥花,大火爆炒,炒出香味。
8、加入剛剛切好的包菜和胡蘿卜絲,翻炒均勻,將包菜炒熟,大概炒1分鍾左右。
9、放入剛剛炒好的雞蛋和火腿,翻炒均勻,大火爆炒。
10、加入剛剛煮熟的面條,翻炒均勻,面條和所有蔬菜均勻的混合在一起,炒大概2分鍾即可盛出食用。
【烹飪小貼士】:
1、煮麵條的時候切記不要煮得太熟,8分熟即可,太熟炒出來的面條會比較面,不筋道,會影響整體的口感。
2、如果喜歡吃火腿可以多放一些,炒出來的火腿更加美味營養
⑨ 日本面條做法
原料:精粉2500克,水1500克,鹼面25克,鹽少許。製作方法如下:
1.
將麵粉和鹽面一並放入面盆內,一手倒水,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麵粉與水全部摻合後揉光成團;
2.
再用雙手蘸水將面搋勻,搋到盆凈面光,不粘手為止。用凈布蓋上餳約半小時;
3.
將鹼面用水100克化成鹼水;
4.
將使用手工或機械製作的面條煮好,加上利用豬骨或雞肉、蔬菜、小魚乾等熬煮的湯頭,再搭配叉燒肉、筍子、蔥花等配料即可
⑩ 日本人做的面條都是非常勁道的而且很好吃,是否有配方呢
一般來說,做面條的面團,水和麵粉的比例0.5:1。
1.和面
在麵粉里加入一個打散的雞蛋和1.5克食用鹽(利用鹽離子的作用使麵筋蛋白質之間的作用相互加強,在煮的過程中不容易煮爛),和面使用涼水就可以(如果天氣很冷使用溫水),加水時不能一次性加入,一次次得來,只要麵粉都能揉到一起就可以。
2.揉面
揉面時一定要把控水份,揉到軟硬適中就可以(面揉好後用刀切開看一下,裡面沒有生麵粉就可以了。將揉好的面放入塑料袋中醒5-10分鍾)
這樣做出的面條就很勁道,特別有嚼勁…
日本的「三大麵食」分別是拉麵、烏冬面、蕎麥面。
面條最早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但是被日本人改造成了極有當地風味,形式獨特的日式麵食。
看日劇的時候,在寒冷的冬夜吃一碗拉麵,帶著呼嚕嚕的聲音,確實自己也想來一碗了。
拉麵,蕎麥面,烏冬面或其它的面其實在日本不同地區有了代表性的品牌名稱,比如札幌拉麵和東京拉麵,它們各有各的好吃。
先介紹拉麵,日本拉麵不是像中國的蘭州拉麵是抻拉出來的,而是切出來的。因屬於中文外來語,故常用片假名來拼音「ラーメン」,日文漢字寫法有「拉麺」、「老麺」、「柳麺」三種。
早期最普遍的拉麵是加上日式叉燒、筍子的醬油口味,現在拉麵的口味也多樣化了。比較出名的是豚骨拉麵,就是豬骨湯配製的拉麵。
日本拉麵的面條都是用小麥粉或者強力粉、水、鹽,以及「鹼水」製作而成,顏色大多是黃色,就是所謂的鹼水面條。
鹼水是指碳酸鉀和碳酸鈉的混合物(有時也會加入磷酸)。
鹼水是屬於鹼性,會讓麵粉中的谷蛋白黏膠質產生性質變化,讓面條具有光澤感和增加彈性,也會讓麵粉中的黃酮類變成黃色,讓面條具有獨特的顏色。
此外,有人因為不喜歡鹼水那種獨特的味道,而改用雞蛋替代,即加入雞蛋製作面條。
日本面條一般面條中水的比例大約為20%到40%,因為水含量(加水率)較高的面條較柔軟,耐浸泡;水含量低的面條比較有勁,能夠更多地吸收湯的味道,但容易泡爛。
至於面條的粗細就更不同了,但通常一家拉麵店只使用一種面條,有名氣的拉麵店都自己製作面條,再加上自製的湯頭,就是獨一無二的品牌面了。
除了面條和湯底,配料也很重要。面上通常會放上的配料包括:叉燒肉、海苔、豆芽、白菜、雞蛋、蒜末、筍、魚板、玉米粒、雪菜、土豆、燉肉、酸梅等等。
最後可以再加一些香油或者香辛料。
這樣就可以端出一碗日式拉麵了,下面來看日本的烏冬面。
根據香川縣的口頭傳說,從大唐中土歸還的空海大師帶回烏冬面的製作放法,也是從中國傳入的,但是這種面條在中國好像失傳了。
烏冬面比較粗,用中筋性(相當於歐美標準的低筋性)小麥粉加入若乾的鹽製作而成,面條較粗(直徑4毫米~6毫米),食用時多採用魚干、海帶以及醬油製作的湯底。
既可以做成冷湯面,也可以做成熱湯面,很容易調制,是日本人家裡常備的食物。
烏冬面的特條是面條滑溜、爽口、勁道十足,口感有點像麵粉和米粉之間的。
最經典的日本烏冬面做法,離不了牛肉和高湯,面條滑軟,醬湯濃郁。
也可以搭配不同的佐料,比如在面上加上裙帶菜、蔬菜天婦羅、小蔥一起食用。
蕎麥面在日本也是很受歡迎的一種,蕎麥原產於中亞,古代就已經傳入中國,後傳入日本。
蕎麥粉在日本被用於做面條,已經是十六世紀末的事了。
當時,日本人學會了在蕎麥粉中摻入少量小麥粉、山葯來提高面團粘性,摻入的比例不等。
製作的方法是將面團反復揉搓,然後用擀麵杖擀成較薄的面片,再將面片手切成面條,也是一種切制的面條。
蕎麥粒每年收獲兩次,春秋各一次。使用剛收割後的蕎麥粒磨粉做成的蕎麥又稱為「新蕎麥面」,這種當季的味道與醇香也是別具一格。
食用時加上各式不同的佐料,如熱吃的蕎麥湯面可用柴魚片、海帶、醬油、清酒等澆制的湯和蔥花、七味粉等。
如果是冷蕎麥面,用比熱吃時較濃的醬汁,加上蔥花、山葵糊、生鵪鶉蛋、紫菜絲等。
也可以配上許多不同的菜,如天婦羅、紅燒油炸豆腐、生雞蛋、蘿卜泥等等。比較特殊的也有紫菜卷、咖喱蕎麥面條等不同風味的食品。
除了上面三種面,日本還有冷麵和素麵,就不一一介紹了。總而言之,日本人非常喜歡吃面,面條在日本被大大的普及了,不同地方的人根據自己的口味製作了不同的面條和湯底。
謝謝觀看!請批評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