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讓孩子吃飯不弄臟衣服麻煩告訴我
辦法 1. 讓孩子把衣服脫了吃。 這個辦法適用於夏天,而且不能吃燙的東西,否則容易傷到人,很得不償失的喲。所以這個方法用處不廣,淘汰! 順便宣傳一個小知識,孩子燙傷之後不要急著去醫院,一定要先把濕衣服除下來,一定要先用涼水沖洗燙傷部位半小時,然後再去醫院。記住不要往燙傷處抹任何東西,包括牙膏、葯膏之類。切記切記! 辦法 2. 讓孩子穿別人的衣服吃。 地球人都知道,這個辦法絕對弄不臟自己的衣服。可是,到底穿誰的衣服呢?這個問題還得研究研究。不行,可操作性不強,淘汰! 前兩個辦法都是「逗你玩兒」的。嘻嘻。別跑啊!下邊的節目更精彩!小猴子最愛說這句話了。 辦法 3. 給孩子戴上圍嘴吃 又感覺上當了不是?告訴你,這次可真是沒上當。人人做飯都要放那幾樣佐料,可為什麼做出來的味道卻是那麼不同呢?哈哈,對了,那就是量!放的量不一樣味道當然不一樣!戴圍嘴也一樣,都是戴圍嘴吃,為什麼我的衣服不臟你的衣服卻臟了呢?別說,你的圍嘴肯定沒有我的大!猜猜俺的小猴子的圍嘴是幾號的?說出來嚇你一跳,俺拿大人做飯用的圍裙當小猴子的圍嘴!哈哈,怎麼樣?你家孩子的圍嘴相形見絀,自己躲起來了吧? 這個最簡單實用了,我們把買來的圍裙套在脖子上的那根繩剪開,繫到小猴子脖子後邊,下邊那根繩圍著小猴子的腰一系,小猴子馬上變成了一級廚師。戴上這個特大號的圍嘴,小猴子的前襟、褲子、鞋子甚至連後背都得到了有效的保護。雖然這個看起來不免會讓人產生「你們當爹媽的怎麼這么懶,讓個小孩子做家務?」的錯覺,但它的實用性還是不言而喻的。 「自從戴上了這個大圍嘴,我們再也不怕小猴子把飯碗扣到身上了!」這可不是在為哪個廣告做代言。 實踐證明,這個辦法最管用,強力推薦! 順便聲明,這個辦法是我老公想出來的,俺不能搶老公的功勞。
㈡ 如何培養孩子整潔衛生的好習慣
一、讓孩子保持身體及服裝的整潔。 良好的個人衛生形象,能夠引起他人的尊重,也是對別人尊重的表現。孩子清潔身體、保持衛生,能夠防止細菌人侵身體,也能給人良好的印象。 媽媽要教會孩子基本的自理,讓孩子定時洗臉、洗頭、洗手、刷牙、洗澡、換衣、剪指甲,保持身體及服裝的整潔。孩子不依賴媽媽,就能養成保持個人清潔的好習慣。 二、讓孩子養成衛生的飲食習慣。 飯前便後要洗手,不用手抓食菜餚,生吃瓜果要洗凈等,這些都屬於良好的衛生飲食習慣,能夠有效防止孩子的「病從口入」。 三、讓孩子注意生活環境的保潔。 不亂扔果皮,不隨地吐痰、大小便,就是保持公共環境衛生。孩子作為社會小公民,也要注意公共衛生,這樣才能贏得更多人的尊重。 孩子講公共衛生,也是講社會公德的表現。孩子作為社會未來的主人,媽媽一定要注意培養他講公共衛生的好習慣。 四、媽媽要保持家居環境的整潔。 衛生、整潔的家居環境,是媽媽能為全家人提供的。孩子也要學會注意家中的各種衛生細節,使家裡的地板、窗簾、床上用品、餐具、衛浴具等,都保持清潔。 孩子講衛生的好習慣,多是從媽媽這里學得的。媽媽能為孩子提供一個整潔、干凈的家居環境,就是在熏陶孩子的衛生習慣。 五、讓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媽媽在幫助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生活制度時,應該明確規定起居、飲食、游戲、學習和勞動的時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如穿、脫衣褲能按照一定的次序,穿著要整潔大方,脫下的衣服要及時洗凈,晾乾的衣服要疊好並放在固定的地方;按時洗頭、洗澡,勤換衣服;經常修剪指甲;每天早晚要刷牙;早晨起床後將床鋪整理好;做完作業把書桌上的文具、書包收拾好;將玩過的玩具放到原來存放的地方等。 六、提高孩子對美的正確認識。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們從很小的時候就有愛美的追求了,但他們認識能力的發展還不成熟,在美的追求中還缺乏鑒賞能力,缺少必需的知識,常常表現為表面的模仿。因此,父母應以身作則,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服飾打扮,將自己健康、正確的審美觀念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其次,要注意家庭環境的美化,房間的布置要整齊、清潔、樸素,家庭的生活氣氛應親密和睦。另外,要注意孩子的服飾、儀表、言談符合美的要求。孩子的穿著要整潔、樸素、適合年齡和孩子的身份,嚴禁穿奇裝異服和又臟又破的服裝。衣服弄臟了要及時換洗,破了要縫補好。
㈢ 如何教育幼兒穿戴整潔
3-6歲是開發幼兒智力潛能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黃金時期,還是培養文明禮儀與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奠基時期。有些幼兒喜歡晚上長時間看電視,早晨起不來,時間來不及就胡亂穿衣;也有些幼兒不講衛生,喜歡吃零食把衣服弄臟了,影響了孩子的儀表美。那麼,怎樣教育幼兒穿戴整潔呢? 一、講解穿戴整齊的常識 家長要教育幼兒:在生活中穿戴整潔的人形象氣質好,精神面貌好,給人一種自信的儀表美。因此,從小就應該注意穿戴整潔,講究儀表美。 二、說情境引導判斷正誤 家長可以舉例幼兒穿戴的情景,分別描述正面(穿戴整潔)與反面(不講究儀表)的事例,鼓勵孩子判斷哪些小朋友做得對,哪些小朋友做得錯,並講明判斷對錯的理由。通過判斷對錯,讓孩子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記憶長久才能指導今後的穿戴行為,知錯不犯錯。 三、互動游戲中踐行體驗材料:准備兩件外套、兩條褲子和兩頂帽子。 玩法:家長先講明游戲的規則,然後發令,兩個幼兒一起穿衣戴帽,先穿戴整齊者為勝。在游戲中家長可以對孩子的表現進行及時地評價反饋,鞏固強化教育的效果。
㈣ 家裡小孩老是容易把衣服弄臟,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誰的衣服最難洗?相信90%的媽媽都會說孩子的!是的,寶寶經常會搞得果汁、巧克力、奶漬到處到是,小手臟臟的還不忘往衣服上抹兩下,每天寶媽都要給寶寶換幾套衣服。每天洗這么多衣服,可把媽媽累壞了,況且有些污漬特別難清洗,這可怎麼辦呢?育姐這就給大家來幫忙,這份指南送給你:
頑固污漬去除妙招
1.泥垢
泥垢沾到衣服上,一定要等泥垢乾燥後再處理,千萬不要試圖用濕巾擦掉衣物上的泥垢,否則會越擦泥垢的范圍越大。等泥垢干透後,媽媽可以用小刷子沾上水,輕輕刷洗泥垢處,留下的印跡用洗衣液可輕松去除。
2.奶漬
加酶洗衣粉對奶漬的清潔力較強,洗的時候記得用冷水,提前浸泡一會效果會更好。
3.汗漬
衣服上的汗漬清洗時最適宜的水溫是40度右左,水中加入適量洗衣液後把衣物浸泡15分鍾,再開始搓洗,汗漬灰塵多的部位可以再用肥皂著重清洗。
4.果汁
一般果汁都比較難清洗,媽媽可以試一下用蘇打水浸泡沾有果汁的衣物半小時再搓洗,這樣果汁很快就可以消失,隨後再用洗滌劑清洗整件衣物。
5.發黃的尿漬
寶寶尿濕的衣物如果發黃,可以使用酵母塗抹在發黃處,10分鍾後搓洗就可去除。
6.油脂
在沾有油脂位置塗上牙膏5分鍾後進行常規洗滌,即可洗凈。
7.血漬
血漬放的時間越久越難清洗,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沾上立刻清洗,較頑固的血漬可以使用檸檬汁和鹽去除。
8.嘔吐物
嘔吐物中有一些食物殘渣,在清洗前要用清水沖走這些食物殘渣,再進行常規洗滌,較頑固處可用加酶洗衣粉浸泡15分鍾再洗,會洗得比較干凈。
衣服泡的時間太長好嗎?
洗衣之前用冷水浸泡15-20分鍾能把衣服洗得更干凈,但如果泡的時間太長,則會降低衣服的壽命,容易讓衣物變形,衣物還會把泡出來的污垢再次吸附上去,所以泡的時間太長並不好。
洗衣液or洗衣粉,哪個好?
洗衣液比洗衣粉要溫和不傷手,但洗衣粉洗臟衣服又比洗衣液洗得干凈,所以到底用哪個,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
分開洗滌
不只是寶寶的內衣、外衣、襪子要分開洗,更要記得和家長的衣物分開洗滌,這樣是為了避免交叉感染。
有一些家長給寶寶清洗衣物每次都要用消毒液消毒,最後還要用一次柔順劑。建議家長把消毒液換成陽光暴曬消毒,這比消毒液來得安全有效,柔順劑則可以酌情使用,並不是每一次都要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