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怎樣製作認識顏色的環創
擴展閱讀

怎樣製作認識顏色的環創

發布時間: 2023-03-21 18:02:00

㈠ 標本製作方法步驟

用樹葉標本做環創,一來可以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二來作為自然角、美工區的材料投放,從色彩學習到感官訓練,都能有所收獲。在落葉繽紛的季節,小編來給大家介紹四種製作標本的方法,更有N多絕佳展覽方式。讓落葉的風姿一覽無余,讓孩子們360度無死角領略這個季節!

菜鳥級:風干法

將葉子放在淺口容器中或倒掛起來,放在通風處和陽光下,幾天後葉子就自然風干啦~

優點:非常簡單;孩子們可以直接觀察葉子變乾的過程。

缺點:葉邊容易打卷,風干後,美麗的葉子可能已經面目全非了……(不過這種方法對於一束一束的松枝和草葉最合適了~)

打開方式:

風干法標本的玩法其實是最多、最靈活多變的,小編力薦!

1放在小筐中陳列在自然角

落葉是秋天自然角的主要投放材料。風乾的葉子形態各異,給孩子做自然物觀察的對象最好不過了。

2用小夾子吊起來

把風干進行中的葉子用小夾子固定在戶外的欄桿上,成為戶外的獨特風景。

變形變色的樹葉反而和木質晾衣夾相得益彰,掛在牆壁上充滿自然風味。

與孩子們的照片吊在一起,童年的生活是如此美好。

3其他懸掛陳列方式

將粗樹枝紮成外框,用繩子隨意纏繞,把葉子卡在繩子空隙之間,放在陽光下慢慢風干。這款隨性的吊飾可以陪伴孩子們度過美麗的秋天,並在冬季帶來美好的秋之回憶。

把葉子和小樹枝、谷穗、堅果一起貼在紙板上,變身懸掛式標本陳列館。

用來掛標本的神奇還有這個圈圈架。本來是用來掛圍巾的架子,某寶5塊一個,很多聰明的老師卻用它做環創,夠創意吧~

4秋日彩虹牆面布置

風乾的葉子往往只能保存一季度,因此大膽蹂躪,做成華麗麗的牆面布置吧!國外的小朋友一般會有葉子主題牆來認識樹葉的顏色,綠色、檸檬黃、金黃、橙色、紅色、棕色……落葉顏色之豐富,完全可以打翻秋天的調色板,噴濺出色彩斑斕的牆面。

配上彩紙做的色譜與小朋友們親手塗的色卡,你還能構思出更美的美工區主題牆嗎?

入門級:壓製法

將樹葉展平夾在舊書或一疊報紙中,讓紙充分吸收樹葉的水分,葉子會變得又平整又乾燥。可以用蠟紙或紙巾把葉子包好再放入書中。

優點:易操作,見效快;壓制出來的標本會很平整,很精緻。

缺點:很難保持鮮亮的顏色;樹葉質地變薄,容易碎裂。

打開方式:

1粘貼或定製在台紙上,在自然角展台陳列。

2樹葉粘貼畫作品牆

用葉子拼成花花草草小動物,想必老師們小時候都很愛做。固定在台紙上,立刻變身美麗的小卡片,陳列在牆上絕對拉風。

3裝進相框,永久留存

可用紙板和塑料紙自製相框。

4做成大型陳列窗

壓制蠟葉標本與塑料膜、蠟紙永遠是最佳組合。用彩紙剪出一個造型可愛的外框,比如小蝸牛,大家齊心合力把標本貼上去,再用一層塑料紙保護起來,ok了!

進階級:熨燙法

選擇新鮮的、沒有干透的落葉,夾在蠟紙中間;將一條毛巾鋪在蠟紙表面,用熨斗熨燙兩三分鍾;將蠟紙翻過來,蓋上毛巾,再次熨燙兩三分鍾。

葉子熨燙好之後,可以選擇把蠟紙剝掉,也可以選擇保留蠟紙。

優點:葉子上面會附著上薄薄的一層蠟,顏色鮮亮,非常美觀;適於永久保存。

缺點:熨燙的溫度要把握好;熨燙過程不適合小朋友參與,因此老師可能要事先做好材料,拿給小朋友們進一步使用。

打開方式:

製作標本小旗

老師按步驟將標本熨燙好;將蠟紙剪成小旗的形狀。

小旗發到孩子們手中,大家觀察葉子,用彩筆描畫葉子的輪廓和葉脈。

接下來,用膠水把小旗粘在繩子上,就可以懸掛了~

在陽光下,樹葉的形狀和孩子們的手繪若隱若現,具有一種朦朧美。

材料:水分充足的新鮮落葉;甘油或蜂蠟

甘油浸泡:將甘油與水以1:2的比例調和均勻,放在容器中。將葉子浸泡三四天。泡的時間越久保存的時間越長。

蜂蠟浸泡:將蜂蠟加熱至溶解,將葉子在蠟中浸一浸。

優點:甘油可以置換葉子中的水分,讓葉子的形狀、質感和葉脈紋理都得到很好的保護;葉子的韌性、彈性都完好如初,基本上可以直接拿來做藝術品。

蜂蠟可以保護葉子的顏色;葉子表面有一層光亮的蠟質,非常美麗。

缺點:甘油和蜂蠟都需要專門;甘油與水的比例控制較難,需要多次嘗試、人葉合一才能做出理想的標本。

打開方式:

1落葉牆

由於浸泡製作的標本每一枚都是獨立的工藝品,因此大膽固定在牆上,不用擔心它們變形變色,怎樣都好看。

用彩色膠帶隨意一貼。

用紅黃棕彩紙做背景,做成馬賽克壁畫。

擺成小太陽的造型,貼在牆面上。

2玻璃窗飾

將葉子貼在蠟紙上,做成玻璃窗飾。它們能夠捕捉最美的秋日陽光。

3樹葉塔擺件

用彩紙捲成圓錐形,纏幾圈雙面膠。

將樹葉標本貼上去。

可用金粉和彩紙星星來點綴。每逢過節就擺出來吧~

4落葉吊飾

5裝瓶或插花

浸泡法標本如此之美,絕對值得裝進玻璃瓶永久保存。

插在燒瓶燒杯試管中,讓科學角也平添一份秋日的情趣。

標本是一種藝術,落葉是一種情懷。繽紛的色彩,清新的氣息,精緻之中蘊含著專注,相信孩子們可以從落葉中得到無窮無盡的收獲,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還有生活方式……

㈡ 如何搞好環境創設中的色彩搭配

幼兒園的環境承擔著形象定位、凸顯園所文化的重任。幼兒園環境分為:公共環境、班級環境、美術教室、幼兒園綠化帶、幼兒園大門和大廳等。在環境中色彩的合理運用、科學搭配,能夠使其發揮藝術的美育功能,並可以起到很好的烘托氛圍的作用。下面,我就結合我園在環境創設中色彩運用的經驗談一談幼兒園環境創設中色彩搭配的策略。
一、根據主題中的幕一個關健詞來確定顏色
環境中主題確定後,並不是所有主題的顏色就能意會的,需要我們考察資料進行確定。根據主題創造出與之相適應的環境,這樣能夠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例如:「民俗」主題首先要凸顯一個「俗」字,還要能體現民間文化。可想而知要凸顯「俗」字,在顏色中首選紅色和綠色,最傳統的圖案就是紅牡丹配綠葉。在我們找准紅色和綠色之後,接下來就要剖析:什麼樣的紅色搭配什麼樣的綠色?兩種顏色在空間位置上各占什麼比例?如何使這兩種對比色變得調和?顯而易見,淡綠配玫瑰紅,玫紅配翠綠加白,朱紅對淡綠或大紅顏色為主,淡綠色為輔。再結合色彩的初步知識得出紅與綠是一對對比色,要使對比色變調和就要採取以下策略:①一方或雙方加黑、白、灰色以改變一方或雙方的彩度。②一方或雙方各加對方的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求得類似。⑧通過一方或雙方漸變緩沖對比。④以金、銀、黑、白、灰色隔離,即我們通常所說用這種顏色的筆勾畫物體的外形。
二、根據年齡特點來確定主題的顏色
幼兒園要了解每個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需要溫馨、靜謐的環境;中班需要愉悅、歡快的環境;大班需要抽象的文字元號為支架的人文環境。
以小班幼兒為例,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剛入園原有的生活規律被打亂,生活失去秩序感,難免會有焦慮的情緒。小班在班級環境上要營造溫馨、靜謐如家的環境,首先在顏色上要定位好。在顏色中粉色系最能營造溫馨的氛圍,其中在粉色系裡,粉紅和粉藍搭配是最理想的。或是粉紅系列點綴白色,或是粉藍系列中點綴白色。
三、根據主題顏色確定其他顏色
在我們開展主題活動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以季節、昆蟲、植物為主題的主題活動,在深挖主題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關注此類主題所蘊含的顏色,如:一提到秋天我們就會想起橙色、黃色,即同種色配合。黃色系列中有中黃、檸檬黃、偏黃色的橙色、偏紅色的橙色等等。根據這些我們來確定此次主題所需要的顏色,秋天的季節特徵就非常明顯了。
四、根據本才料來確定顏色
現在幼兒園環境創設已不再是用簡單的紙、膠水、剪刀、刻刀等工具進行環境布置,而是一種多元材料合理配置完成的環境創設。在我們提倡注重優美、環保、低碳環境的同時,也對色彩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以我園為例:在我園周圍長了很多蘆葦,到了秋天我們因地制宜開展蘆葦的科學活動。在孩子們認識完蘆葦以後,我們把蘆葦插到教室中讓幼兒繼續觀察,可蘆葦放在教室的哪個地方?和什麼搭配在一起更能凸顯它的教育價值呢?於是幼兒仔細回憶蘆葦的生存環境,最後得出蘆葦和石頭搭配在一起最適合。它是屬於大自然的,自然的材料應與自然的材料搭配,可教室中沒有石頭,我們嘗試將木紋背景牆與蘆葦搭配。旁邊用赭石色做了幾個石頭,這樣的搭配就具觀賞性、藝術性了。又如:草帽是黃色(檸檬黃加白),和草帽搭配的顏色就是黃色的同種色,黃色同種色的材料有麻繩、鋸末等等。這樣環境創設中材料的多元化與色彩的搭配有效組合,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的。
五、運用顏色特質,創設互動性環境
在了解顏色的特質後,在我們創設互動性環境時,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創設「心情表達牆」,所用顏色除了紅、黃、藍三原色(三種顏色分別代表不同情緒),還應有黑、白、灰(代表需要他人的幫助)中性色,在孩子根據自己心情隨意塗鴉後,還應引導幼兒在釋放自己情緒的同時又有一個新的心情來面對每一天。或者通過孩子藝術作品中的顏色來分析孩子這段時間的心理活動,以達到身心健康地成長。
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色彩的搭配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園所文化、品質的代表,有色彩和無色彩搭配,同種色搭配、類似色搭配、對比色搭配應遵循顏色的搭配原則,才能使幼兒園每一面牆壁、每一個角落富有生命力,才能使環境和幼兒互動。

㈢ 幼兒園環創設計思路是怎麼樣的

幼兒園環創設計思路是如下:

1、 創設教育相適應的優良環境,能滿幼兒的需求和興趣,幼兒能起良好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2、 通過環境的創設,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在藝術欣賞中進行藝術創作。

3、鍛煉幼兒動手動腦、手腦並用的作用。

環境是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綱要》也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

設計注意事項:

1、在色彩上,應以色彩艷麗的純色為主。圖畫色澤宜單純,接近自然,這樣的色彩令純潔的孩子們產生豐富的想像:廣袤無邊的綠色草原、密密的森林、遼闊的藍天、飄浮的白雲、蔚藍的海洋和可愛的小動物們。這些單純、源於自然的色彩,易使閱歷淺短的幼兒產生共鳴、易於理解。

2、造型上,應以稚拙、簡潔為主要表現手法。造型圓渾、墩實、稚拙、簡潔的美術最能吸引幼兒,因為尚未完全走出視覺模糊階段的幼兒,對圓渾的造型能淋漓盡致的感知。墩實、稚拙的模樣令他們產生更多的關注和憐愛,簡潔的美術造型,讓注意不持久的幼兒較快的感知。

3、內容上,為幼兒創設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環境。幼兒往往對不熟悉的環境感到害怕,他們喜愛熟悉的環境。新生入園,看到自己的照片貼在活動室的牆上,他會認為老師早就認識他,減少了恐懼感,能很快的融入幼兒園集體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