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藍藻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如何治理
回答藍藻爆發的原因是湖泊發生富營養化,過量的養分所導致,比如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湖泊發生富營養化區域的主要養分來源,藍藻爆發會引起水質的惡化,嚴重時還會耗盡水中的氧氣而造成魚類死亡。如果家畜及野生動物不小心飲用了含有藻毒素的水後,會出現一系列的不良狀況。
一、藍藻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1、藍藻爆發的原因是湖泊發生富營養化,過量的養分所導致。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湖泊發生富營養化區域的主要養分來源。生活污水:包括人類的生活廢水和一些含磷的清潔劑或洗衣服。畜禽養殖:畜禽的糞便含有大量營養廢物比如氮和磷,這些元素都能導致河流營養化。工業污染:比如化肥廠和廢水排放等。
2、藍藻爆發會引起水質的惡化,嚴重時還會耗盡水中的氧氣而造成魚類死亡。更加嚴重的是,藍藻中有些種類比如微囊藻還會產生微囊藻毒素,這種毒素除了直接對魚類、人畜產生毒害之外,也是導致肝癌的主要誘因。
3、如果家畜及野生動物不小心飲用了含有藻毒素的水後,會出現腹瀉、乏力、厭食、嘔吐、嗜睡等症狀,甚至會死亡,從而給生態帶來一定的破壞力。
二、藍藻爆發如何治理
1、在藍藻爆發的湖泊或者池塘全進行池潑灑沸石粉10公斤/畝,沸石粉有一定的的聚合作用,還可以為池塘做一個比較徹底的清除作用,如果發現效果不是很明顯可以再適量的增加一些沸石粉。
2、間隔3-4小時可以全池潑灑溶藻芽孢桿菌,用量是500克/畝。但是要注意微生物制劑的使用過程中必須防止池塘缺氧,而且天氣悶熱時是不可以使用的,如果要使用就必須開動增氧機。
3、池塘要平衡氮磷比例,可以通過潑灑無機磷改變氮磷的比例,或加快培育綠藻和硅藻等有益藻類使其成為優勢藻種來抑制藍藻的生長,從而改善藍藻過度繁殖的狀況。
Ⅱ 池塘藍藻爆發有什麼危害應該怎麼辦
藍藻危害
1、綠潮
在一些營養豐富的水體中,有些藍藻常於夏季大量繁殖,並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稱為「水華」,大規模的藍藻爆發,被稱為「綠潮」。綠潮引起水質惡化,嚴重時耗盡水中氧氣而造成魚類的死亡。更為嚴重的是,藍藻中有些種類(如微囊藻)還會產生微囊藻毒素,除了直接對魚類、人畜產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誘因。
2、毒素
藍細菌是藍藻的學名,在部分藍藻內部的特定區域存有藻毒素,藍藻毒素內分為很多種,通過其危害方式可分為肝毒素和神經毒素,它們是已知的會侵襲肝臟和神經的毒素,另一類毒素對皮膚有刺激作用。
家畜及野生動物飲用了含藻毒素的水後,會出現腹瀉、乏力、厭食、嘔吐、嗜睡、口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狀,甚至死亡。病理病變有肝臟腫大、充血或壞死,腸炎出血、肺水腫等。
藍藻治理
第一,全池潑灑沸石粉10公斤/畝,使之絮凝藍藻。
第二,間隔3—4小時後全池潑灑溶藻芽孢桿菌(側孢芽桿菌),用量為500克/畝。注意使用微生物制劑過程中必須防止蟹池缺氧,天氣悶熱時不應使用,而使用時則應開動增氧機。
第三,平衡氮磷比例,通過潑灑無機磷改變氮磷的比例,加快培育綠藻和硅藻等有益藻類快速生長成為優勢藻種來抑制藍藻生長,從而改善藍藻過度繁殖的狀況。
Ⅲ 藍藻爆發的原因及危害
原因:
1、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富營養化區域的主要養分來源,例如在密西西比河流域,67%的氮流入水體,隨之流入墨西哥灣,波羅的海和太湖中超過50%的氮也來自化肥的流失。
2、生活污水,包括人類的生活廢水和含磷清潔劑。
3、畜禽養殖,畜禽的糞便含有大量營養廢物如氮和磷,這些元素都能導致富營養化。
4、工業污染,包括化肥廠和廢水排放。
5、燃燒礦物燃料,在波羅的海中約30%的氮,在密西西比河中約13%的氮來源於此。
6、藍藻使水體缺氧,使動物死亡,分解者分解是又消耗氧氣,造成惡性循環。
危害:
1、大規模的藍藻爆發,被稱為綠潮,綠潮引起水質惡化,嚴重時耗盡水中氧氣而造成魚類的死亡。更為嚴重的是,藍藻中有些種類(如微囊藻)還會產生微囊藻毒素,除了直接對魚類、人畜產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誘因。
2、藍藻大量出現時,附近水體一般呈藍色或綠色,水面被厚厚的藍綠色湖靛所覆蓋,被風吹到岸邊堆積,不但會發出惡臭味,且含毒素的藍藻細胞在水體中漂游,當與某些懸浮物絡合沉澱,或被養殖對象捕食後隨其排泄物沉澱,在魚池池底富集,對無公害水產品生產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3、藍藻中的項圈藻可快速產生致死因子,破壞養殖對象的鰓組織,干擾其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麻痹神經,使其死亡。藍藻毒素量多時可直接造成養殖對象中毒死亡;或者即使數量少,也可通過食物鏈積累效應危害養殖對象,直至危害人體。
(3)養殖池藍藻爆發是怎樣的視頻擴展閱讀
藍藻生長期較短,整個生命周期可分三個階段:生長期、高峰期、衰亡期。藍藻生長期內通過光合作用細胞增殖,水柱體的藻類總量迅速增加;高峰期藍藻密度達到最大,出現氣囊與膠鞘,在合適的氣象、水文條件下上浮,水面呈鮮亮的綠色。
衰亡期藍藻開始腐爛降解,藍藻衰亡5天後變為黃綠色,衰亡22天後變為淺黃色,衰亡50天後變為白色。治理技術全面推廣的瓶頸主要有兩個,一方面在於成本,另一方面在於大型淺水湖泊的自然特徵與服務功能。
東太湖岸線曲折,湖灣較多,為沉水植被發育以及生態調控技術的實施提共了良好的條件。西太湖岸線順直且岸堤多為水泥駁岸,湖面開闊,強風浪對湖底侵蝕和波生流對湖岸基底的掏蝕嚴重,大大增加了湖濱濕地和湖體生態重建的難度。
太湖地處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長三角地區,改善湖體水質除了控制內源釋放,關鍵在於流域污染治理,從源頭上進一步削減入湖污染負荷。同時,要從根上解決藍藻暴發問題,應確立治藻先治水的理念,嚴控污染物入湖,入湖河道口設立生態緩沖區;同時定期清淤,削減內源污染。
Ⅳ 魚塘藍藻爆發是哪些原因引起的該怎麼辦
遇到藍藻爆發,可以適當加大換水量,池塘下風處局部殺藻(如漂白粉等),然後用有機酸解毒,氧化改底配合增氧,晴天上午解毒後培養超能芽孢菌種抑制有害藻,然後配合超能EM菌種肥水培養有益藻。
Ⅳ 藍藻爆發的原因
藍藻暴發主要原因是N,P等元素大量進入水中引起的,以前經常是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後,大量生活用水進入湖水引發的。藍藻暴發的現象也叫水體富營養化
附:
富營養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湖泊、河口、海灣等緩流水體,引起藻類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氧量下降,魚類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積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體溶解氧含量急劇降低,水質惡化,以致影響到魚類的生存,大大加速了水體的富營養化過程。水體出現富營養化現象時,由於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往往使水體呈現藍色、紅色、棕色、乳白色等,這種現象在江河湖泊中叫水華(水花),在海中叫赤潮。在發生赤潮的水域里,一些浮游生物暴 赤潮發性繁殖,使水變成紅色,因此叫「赤潮」。這些藻類有惡臭、有毒,魚不能食用。藻類遮蔽陽光,使水底生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阻礙而死去,腐敗後放出氮、磷等植物的營養物質,再供藻類利用。這樣年深月久,造成惡性循環,藻類大量繁殖,水質惡化而又腥臭,水中缺氧,造成魚類窒息死亡。
望對你有所幫助(*^__^*) ~
Ⅵ 池塘藍藻爆發應該怎麼辦
現在基本上都差不多,所以挑的時候還是的謹慎一點,從各個方面開始了解,如果能去現場看看是比較好的,看完之後就明白啥情況了
Ⅶ 藍藻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藍藻的發生原因:
1.溫度 藍藻繁殖生長對溫度敏感,在水溫17 ℃以下時,當水溫上升到28℃時,由於其它藻類的生長受到抑制且大量被魚蝦吃食消化(溫度高魚類攝食代謝增強) ,藍藻很容易形成優勢種群而大量爆發。
2.pH值
藍藻喜歡偏鹼性的水體,高pH值(8.0~9.5)會促進藍藻的發生。
3.光照和水體運動狀態
藍藻喜強光和靜水,經常開增氧機的池塘藍藻數量就會少。
4.氮磷比
藍藻既可利用水體中的氮,又具有更高利用磷的能力,低氮磷比或含磷較高富營養化的水體都可能導致藍藻的大量發生,適當提高氮磷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藍藻的生長。研究顯示:當氮磷比(無機態摩爾比)四比一到十二比一這個區間內,藍藻不易爆發。當達到四比一時,如果磷繼續增多則藍藻增殖占優勢;當達到十二比一時,如果氮繼續增加藍藻也會爆發。
藍藻死亡後的48個小時以內,配合使用增氧產品。第二天使用氧化型底改產品如過硫酸氫鉀,使藻毒素失活。
治藍藻方法:
1.徹底清塘消毒並加註不帶藍藻的新鮮水
由於藍藻比其它藻類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因此控制措施以預防為主,防重於治。徹底清塘消毒可有效減少藍藻種子,壓低基數,減少大規模發生的可能。避免隨加水帶入藍藻,對控制藍藻爆發也有積極意義;
2.定期換新鮮水
經常大量地換新鮮水可稀釋藍藻的濃度,同時也稀釋了藍藻分泌的毒物濃度,可促進其它藻類的生長和保持整個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
3.殺滅藍藻
當藍藻大量發生時,可選用安全性高的殺藻劑局部殺藻。在晴天中午,由於藍藻的強趨光性均集中在水體表面,此時停開增氧機兩個小時潑灑針對性葯物如漂白粉或安全性高的專殺藍藻產品,其迅速與藍藻接觸而殺滅之,同時又保護了中下層的綠藻和硅藻;傍晚增氧產品增加水體的通透性,補充池塘中下層溶氧,可避免溶氧降低的危害。兩天後重新培養藻類。
4.放養一定數量的濾食性魚類
雖然藍藻不易被對蝦消化,但由於其顆粒較大,更容易被濾食性魚類攝食到體內,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藍藻的生長。可供選擇的魚類有白鰱、花鰱和銀鯽等。實踐表明,尾重200g以上的白鰱對藍藻爆發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5.降低pH值
先破壞藍藻適宜的生態,為有益藻重新成為優勢種創造條件,否則即使藍藻被葯物殺滅一部分,由於藍藻強大的繁殖能力又會很快成為優勢種。所以,可適當降低水體pH值,使用賽有魚乳酸菌,配合有機酸產品能夠緩解pH過高,接下來適當培藻,同時定期使用生態修復師底改產品,保持底部清爽,抑制藍藻的繁殖。
6.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劑
芽孢桿菌本身可與藍藻競爭,同時其分泌的多肽類物資具有抗菌作用,能較好的抑制藍藻。
Ⅷ 又到了藍藻爆發的時候養殖戶怎麼防控
隨著夏季養殖旺季的來臨,許多養殖池塘容易爆發藍藻,影響魚蝦的安全生長,對養殖管理造成嚴重影響。今天,筆者就藍藻的存在規律及常用防控處理辦法和大家一一分享。
1、藍藻是什麼?
藍藻在自然水體中分布很廣,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類,在氮磷等營養豐富、pH值較高水體中,陽光充足高溫,較為平靜,流動性小的水體易爆發生長,對溫度、鹽度升高、光照度、養分、溶氧下降及硫化氫出現等不良環境有較強的耐性。
2、藍藻爆發都有哪些危害?
(1)形成水華:藍藻大量爆發形成水華,競爭抑制有益藻的生長;
(2)影響水質:使得水體pH偏高,夜間池塘耗氧嚴重,夜間易產生缺氧,水體晝夜變化劇烈,對魚蝦生長不利;
(3)產生藻毒素:微囊藻等死亡後會產生藻毒素(簡稱MC),能直接對魚蝦類產生毒害;
(4)影響魚蝦攝食:藍藻被魚蝦攝食易引起腸道疾病,影響其生長和健康;
3、藍藻的處理方法
(1)物理方法:
a、經常加註清水,晴天中午和下午多開增氧機攪動水體,可以控制藍藻的繁殖,破壞藍藻的生活習性;
b、全池潑灑沸石粉10公斤/畝,使之絮凝藍藻,在池塘下風水面用密眼篩絹網撈取藍藻。傍晚用生石灰在藍藻集中的池邊和下風口乾灑,用量是剛好覆蓋這些漂浮的藍藻,使用次數為每天看到有藍藻漂浮起來。
(2)化學方法:
當池塘有大量藍藻繁殖時,選擇晴天中午用「硫酸銅或硫酸亞鐵合劑」進行殺藻。因對南美白對蝦有刺激,用量過大,容易造成轉水,而且藍藻大量死亡後分解產生的毒素進一步加劇了對蝦的危害,易引起事故發生,所以要嚴格掌握好使用量。建議不要一次性全部殺滅藍藻,以免水質變化太過劇烈。
(3)生物方法:
利用水體營養物質的循環(氮循環)規律及生物之間的競爭關系等原理,採用生物調控是一種較為安全生態的方法。進入高溫季節,採用通威「菌藻調控技術」,控制池水中的氨氮含量及藍藻的過度生長,即引進有益藻,同時用含有氧化細菌,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之類降解水中的氨氮和有機物的產品。如「通威活力藻源」,培育綠藻和硅藻等有益藻使其快速成為池塘優勢藻種抑制藍藻生長,同時使用「海先鋒1號+海先鋒光合素+鹼康素」,分解吸收池塘過多有機質和氨氮,減少藍藻的營養來源以抑制藍藻生長。
總之,對於藍藻的應對,需要從平時抓起,重在防控,破壞其生長的條件並盡可能用較為穩妥的生物方法調控,以維持養殖池塘環境的穩定,最終利於魚蝦的生長。(作者:張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