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ps做了一個動態流星,如何做一群流星雨怎麼在時間軸上新建另一個圖層
在圖層面板新建圖層 時間軸會自動添加
㈡ 怎樣用PS做出星星沿一定軌跡閃動的效果,不同圖層建立幀我明白,但是要滾動的效果,附張別人做的圖
這不是動態的圖片啊,你想畫成這樣的效果?那是一筆一筆畫出來的,在PS里可以復制來節省畫的次數。
這樣的效果用3DS-MAX做起來要方便點,不過也要不少的操作。
㈢ 單反拍攝流星雨
如果用B門,估計你的手會很冷的。
你可以用自動連拍,曝光值可以自己試拍幾張看看。
給你幾點建議:
1.關閉機身降噪,否則會很慢;
2.採用RAW拍攝,後期處理色溫等等都比較方便。
如果你想拍攝星軌,.很多很多的星軌,不是長時間曝光來的,而是通過後期處理得到的。
因為長時間曝光產生的噪點太多太多。
前期用自動連拍,連拍很多張。
後期在ps中用堆棧模式-最大值,將很多圖片運算成一個,就可以得到漂亮的星軌。
然後再降噪和色溫的調節。如果使用離譜的色溫,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漂亮效果,多試試吧。
很重要一點,請避開有很多光污染的地方。
㈣ ps如何製作流星雨
還記得小時候看的《流星花園》嗎?
如今的你有沒有遇到陪你看流星雨的杉菜?
今天圓你一個流星夢,利用PS打造浪漫流星雨,搭配F4的流星雨效果更好哦~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讓你的淚落在我肩膀,讓你相信我的愛,只為你勇敢,你會看見幸福的所在」
打開圖片素材,國際慣例Ctrl+J復制一層。點擊圖層面板下方的新建圖層按鈕,新建一個透明圖層。
㈤ 如何利用插件把單張星空素材製作成星軌
第一步
Ctrl+O 打開一張曝光准確,星星不是太多的素材片
本片拍攝於2013年10月18日晚上9點多。這個是詹姆斯阿德萊德海景教學團的一個拍攝活動。
拍攝回顧:那天是滿月,月光把前景照的很亮,所以我使用感光度 ISO200,曝光30秒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星空,當然月明星稀,所以沒有拍到很好的銀河,不過這樣的前景照度非常適合做星軌。
拍攝參數:30秒 f/2.8 ISO200 16mm
拍攝器材:Canon 5D mark III EF16-35mm f/2.8L II USM
第二步:
在Adobe Camera Raw 裡面做一些基礎的調整。如下圖選中鏡頭矯正,做一些基本調整後打開文件,增加曝光+0.50,增加高光+50,清晰度+10。
第三步
Ctrl +N 復制或者拖拽到一個新文件,後面擦蒙版混合前景時備用,記住不是復制一個層。Ctrl +J 復制圖層,32 64 128 256 512層,最大值堆疊不需要控制2的冪,隨便你設定多少層,根據你的電腦處理速度機器和希望得到星軌的效果來選擇。更長更圓的星軌需要更多的層。記得在歷史記錄裡面做個快照吧,第二個按鈕,隨時可以重頭來。
我這里先選擇128層吧,其實在做這個之前可以考慮利用亮度蒙版進行一次降噪,不過我這個片子只有ISO200拍攝的,基本還是很乾凈,所以就省略了這步。亮度蒙版屬於比較高階的後期處理,看不懂不知道可以直接跳過。
第四步
打開雪人插件 ,選擇堆棧按鈕
參數解釋:
縮放指的是每張照片相對於前一張照片的縮放比例,旋轉指的是旋轉角度。
星軌的旋轉弧度,就是照片數量(復制的層數)乘以插件中填入的旋轉角度。
比如復制了128層,旋轉0.25,那麼星軌實際旋轉了128×0.25=32度
三種效果:
只選擇縮放 就是放射效果(流星雨爆炸)
只選擇旋轉 就是圓形效果(傳統星軌)
縮放加旋轉 就是螺旋星軌
漸隱就是淡入淡出效果,拖動滑塊左邊的按鈕控制的,淡出是右邊;兩個都改變就是淡入淡出。
錨點坐標:錨點坐標就是旋轉的中心點位置,X值是橫坐標,想要居中,照片橫幅像素減半;Y值是縱坐標,即上下高度,可視需要用照片縱幅像素÷2、÷3、÷4等或者更簡單的方法,我用方形選區工具(M)從畫面最左上角選擇到我認為的星空的中心位置,那時候方形選區的右下角的坐標值來定,不一定非要是正中位置,你可以隨意試試看。
我們先來做一個簡單的流星雨爆炸效果。參數設定
點擊縮放 縮放幅度:-0.15
點擊漸隱 漸隱范圍:1-10
輸入錨點坐標 2780, 1850點擊 最大值按鈕 開始製作。根據你的層數不同,電腦快慢,去選擇抽個煙還是喝杯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