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釣魚調漂找底視頻 用蚯蚓釣魚怎樣調漂找底
用蚯蚓釣魚,調漂找底:
組裝好線組,裝上浮漂,雙鉤,浮漂距離子線30厘米左右,在鉛皮座加鉛皮(多加),要能把浮漂拉下水。
2.調節浮漂距離子線的距離,直到浮漂露出水面1-2目(找底)。
3.把浮漂向上拉20厘米,這時浮漂會再次沉入水底。
4.用剪刀逐漸剪去鉛皮,直至漂尾露出你想要的目數,這個目數就是調幾釣幾的那個「調」的數。
5.雙鉤上蚯蚓,注意:每次上的蚯蚓要保持一般大小。這時浮漂在蚯蚓的重力下會再次沉入水裡,逐漸調整浮漂,直到漂尾露出水面至你想要的的目數,這個目數就是調幾釣幾的那個「釣」的數。
㈡ 如何調漂視頻
暫時找不到視頻~~~
1.漂尖到鉤的距離不得超過水深。怎麽知道?很簡單:多在鉛皮座上繞一些鉛皮,把漂向鉤的方向移動到最小距離,拋入水中,漂沉到水中不見出來,提出,一點點剪去鉛皮,直到漂尾露出水面四目。這種狀態,就是台釣中所說的水中天平!就是說:漂尾在四目這點上的浮力在水中與底下的太空豆、鉛皮連接環、雙鉤等處於一個平衡狀態,即:重力=浮力,這種平衡狀態一旦被破壞 ,漂目就會發生變化。
記住:漂目不一定非得調在四目上,這只是一個例子。
2:如何找到水底
首先將和好的魚餌分別掛在兩鉤上(餌大一些為好),拋到位置,如果漂目沒有露出水面,可將漂向上拉,反復多次重復 上述動作讓漂目露出二目。這時,就算真正找到底了,在這個過程中,雙鉤掛餌找底,實際上已經是打窩了,等到調好漂,窩已基本打好.就等著看漂的動作揮桿上魚了.
3.識漂提魚入護:豐收的喜悅!
識漂動作:經常聽說漂有力向下一頓即是魚訊!這有力的一頓就如同抬手敲門,發出"噔"一聲的感覺一樣,快速提竿,手臂自然向上抬,一條小魚就會從水中飛出.
4.提竿動作
A.釣小魚提竿動作:小魚揚竿動作是手心握住竿尾部,食指順竿手腕輕輕用力,手感上魚,輕輕倒竿將魚從窩中引出後,提出水面.這樣釣到魚就不會驚跑窩中的其它魚,反而其它魚兒會認為被鉤的小魚吃了獨食跑不見了,這樣就會越聚越多,您就會越釣越多,到那時,沒有一個好身體會吃不消的。
B:釣大魚提竿動作:首先拿竿要對,魚竿尾部要放到肘部,手自然放在竿上,握緊釣竿,漂尖出現反映時,快速向前直推,盡快將大魚從深水提到上層水域,然後,引出窩子,提至水面,用抄網抄住,放入魚護。
㈢ 野釣小鯽魚怎樣調魚漂 釣魚調漂技巧視頻
一、調漂前先找底。加重鉛墜把帶著雙鉤的主線拋向釣點,然後把浮漂向上移,一直移到與水面齊平為止,這證明鉛墜已經到底了。這樣就能了解到水底的的狀態。如:水深、水底是否平整、有無有雜物等。
二、把浮漂向下移動20-30公分左右要大於漂長的距離,再把鉛皮剪去一點,再拋向釣點,如果發現浮漂完全沉沒在水中,繼續剪鉛皮。切忌著急,一定要一點一點剪,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般情況下我先調到四目,軟尾漂二目或3目都可以,這就是調目。
三、接下來設定釣目了。首先把浮漂向上移上20公分左右 ,然後再上餌拋向釣點,壓水線,不要急,如果浮漂沉沒水中,這說明水線不夠長,再把浮漂向上移動,每次10公分或者5公分左右。繼續掛餌拋桿,直到浮漂再次露出水面到原來的調目,之後,可在這個基礎上,繼續上下移動浮漂微小的距離,一般一目或者半目。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最後垂釣的目數,這就是釣目了。
㈣ 釣魚怎麼調漂找底圖解
今天聊聊調漂,調漂是釣魚人的基本功,想要玩台釣,調漂永遠是必須搞清楚的一個技巧。有兩個理論跟各位釣友分享下:第一個,調漂的精髓在於通過釣目的變化,來改變雙餌和子線在水底的狀態,通過狀態的改變來適應當前的魚情。第二個,調漂的核心在於「找底」,調整後的浮漂重力浮力達到平衡,在找底過程中增加了水底的支撐力,導致釣目發生變化。這兩句到底說的是個啥,詳細介紹下。
一、找底的理論問題
先說說找底是咋回事,這里說的找底不是測試水深的找底,是半水調整好浮漂以後,掛餌找底,是這個找底。半水狀態下調漂,先是調整一個調目,然後掛上餌料,看看這時候半水狀態下的目數。假設半水調四目,掛雙餌以後是兩目,那可以說明一餌重是一目。這時候釣組是懸浮在水中的,達到了一種平衡,然後開始找底。
那如何判斷釣組到底了呢?釣組觸底後,就不是剛才的重力浮力平衡的狀態了,多了水底對餌料(釣組)的支撐力,多了一個力量進來,導致原來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水底支撐住了餌料,導致餌料不止受到子線的拉力,也導致浮漂餌料的拉力變小,那釣目就會發生變化,這時候會增加。所以半水狀態下掛雙餌是兩目,當釣目開始大於兩目,那就說明釣組開始觸底了,隨著釣目的增加,觸底的狀態越來越嚴重。那如何判斷是觸底還是躺底呢?
二、如何判斷餌料完全躺底
所謂餌料完全躺底,就是餌料的重量完全被水底支撐,對浮漂已經沒有任何拉力,根據我們上面的假設,空鉤半水四目,掛雙餌兩目,一餌重一目,當釣目達到三目,那下餌就完全到底了,已經對浮漂沒有拉力。當釣目達到四目,雙餌則完全到底。
這時候的的狀態就是雙餌完全觸底,餌料就算霧化釣目也不會發生多大的變化,但是並非不發生變化,變化是多是少,這時候需要看魚鉤的重量。因為此時雙餌和下鉤重量被抵消,還有上鉤的重量,上鉤對浮漂依然有拉力。當釣目達到4+雙鉤重量的目數以後,那雙鉤就完全躺底了,魚鉤上有餌還是沒餌,釣目都不會在發生變化,這個雙鉤躺底的狀態就是我們經常介紹的無鉤調漂的精髓所在。
三、總結
所以說,調漂一定要注意餌重和鉤重,這樣才能根據釣目的多少,來正確推斷雙鉤雙餌在水底是個什麼狀態。但是以上理論可以說都是在理想狀態下進行的,沒有考慮餌料的霧化,沒有考慮子線過硬會有支撐力的現象,雖然不完全准確,但是有一定的參考依據。比如說找底,根據上面的假設,我們可以理解為釣目達到2.1目,下餌肯定到底,但是實際垂釣中需要考慮餌料的霧化變輕,所以往往釣個3目,才能做到真正到底。
㈤ 如何調漂找底視頻
台釣調漂,原始基礎就是最初的調四釣二法,隨著以後不斷的發展,針對不同的魚情,各種調漂方法應運而生,如何針對不同的魚情決定調漂方式,這是入門上手、積累經驗到一定程度時才應該解決的問題,剛剛上手,切記不要急功近利,想著走捷徑,其實這一看似單一調漂方法中已融入了其它的道理因素所在,而不是一個單純的調漂問題了。
調四釣二步驟:
一、掛重鉛找底;
二、找到底後上推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此時鉛墜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浮漂完全下沉,鉛墜躺底;
三、下拉浮漂超過下鉤子線長度約十到十五公分;
前三步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浮漂調目設定好後下鉤距水底高度在十到十五公分左右以便精確調漂。
四、剪鉛,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此時下鉤距水底十公分左右);
五、上推浮漂,掛餌入水,反復調整浮漂位置,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兩目為止。
㈥ 如何調漂及找底方法大全(一)
調魚漂: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動浮漂,直到露出開始調的四目。然後就提竿,把小鉤上的鉛皮拿下來,在將釣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幾目,如果是四目, 就再往上輕微的移動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上浮距離是所未知的。如果上浮大的話,雙鉤掛一般大小的耳會出現雙餌都離地的現象。而不是單餌觸地的最佳狀態。將 浮漂調到露五目的時候,說明水下單鉤真的找到了底,因為單鉤著地後,由於腦線的支撐作用打破了原來懸浮狀態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
調漂找底後,浮漂應該往下十公分左右。小心仔細的一點點一點點的將浮漂向下移動。直到水面上剛剛、剛剛好露出四目為最佳。
浮漂下拉10-20公分,拋竿入水,此時浮漂應該是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即調目調漂時離釣點的底越接近越好,因為魚線也是有重量的,對一隻靈敏的漂來說有很大的區別。
(6)怎樣調漂看水底視頻擴展閱讀:
調漂方法多種多樣,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掛雙餌調漂、掛單餌調漂、空鉤調漂、無鉤調漂、調4釣2、上鉤找底法、下鉤找底法、雙調目調漂,等等。各種方法都有優點,但是,也有缺點。有的道理很好,操作不便,例如掛雙餌或者單餌調平水,餌團大小不斷變化不容易准確控制;有的表面上很簡單但是不實用,不適應不同的漂尾粗細和不同大小的餌料,例如調4釣2;有的局限性大,不便於靈活變化,例如掛雙餌調平水,等等。
㈦ 如何調漂及找底方法圖解
1、鉛墜找底;
2、浮漂向下挪動,比子線長五公分左右;
3、剪鉛皮將浮漂調整到想要的目的;
4、掛餌找底;
5、將浮漂調整到想要的釣目即可。
如圖:
㈧ 調漂的正確方法視頻教程
< img src=」https://image.so.com/view?q=%E8%B0%83%E6%BC%82&src=srp&correct=%E8%B0%83%E6%BC%82&ancestor=list&cmsid=&cmras=6&cn=0&gn=0&kn=17&crn=0&bxn=0&fsn=77&cuben=0&pornn=0&manun=39&adstar=0&clw=247#id=&currsn=0&ps=83&pc=83」 />
方法如下
1,確定一個適當的空鉤調目。2,掛單餌,看單餌調目。3,確定一個適當的釣目。
調漂的正確方法
好的調漂方法,應該是能夠適應水情魚情,釣者容易了解水下鉤餌狀態和子線狀態並且容易調整它們、看漂容易,還有一點特別要緊,那就是操作要簡單方便。通用調漂法正是一種普遍實用的簡便的調漂法。
釣魚如何調漂
|
標簽: 釣魚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在釣魚的時候,魚漂就像釣魚人的眼睛,所以魚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釣魚人想要有好的收獲,需掌握以下調漂技巧。
1.調漂:
指通過加減線組中的鉛墜重量來設定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受垂釣者不同的垂釣理念以及對浮漂的不同理解,調漂方法有很多種,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方法對,哪種方法錯。不過在不同條件的水域垂釣或釣的魚種不同時,如果自己習慣使用的調漂方法不靈時,及時應變為上策。
2.帶餌調漂:
調漂時雙鉤掛餌,水線長度控制在餌球不觸底、雙餌懸浮。懸浮在水中的雙餌,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為零,在水中飄飄忽忽的。魚游近釣餌時,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帶動釣餌移動並導致浮漂產生位移。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從思想上來說,是在追求-種絕對靈敏,總是希望在魚吃餌的第-動作中將其捕獲。不過靈敏過度也帶來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漂的虛假信號明顯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會搞得你頭昏腦脹,無所適從。
雖說帶餌調漂會造成浮漂假動作增多,但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採用調靈釣鈍之術即可化解假動作的煩惱。比如說掛雙餌調一目,可以釣二目、釣三目,甚至可以釣五目、釣六目,只要浮漂有信號,大膽釣鈍無妨。對釣者而言不怕浮漂亂動,就怕浮漂不動。
3.不帶餌調漂:
不帶餌調漂也可以說成空鉤調漂。調漂時除雙鉤不掛餌外,其他地方同帶餌調漂相同。這種調漂的指導思想是忽略餌重不計,垂釣時至少讓一個餌球落底。這種調漂方法競技釣愛好者們普遍使用。它的優點是靈鈍共存,攻守兼備,對付滑口魚有一定的作用。當然這種調漂方法只是在競技魚池中釣鯽魚時無往而不勝,在自然水域中釣其他魚種則是勝敗參半,並無絕對優勢。無論是帶餌調漂,還是不帶餌調漂,都必須在雙鉤不觸底的前提下進行,鉤一觸底,調出來的漂是不準確的,初學者在這一點上必須格外注意。
4.單鉤調漂:
調漂之前將底鉤剪去,只保留一個鉤子。喜歡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強調的是在垂釣時一定要讓一隻鉤子卧在水底,另一隻鉤子觸底,而且調釣之間不用那麼繞腦子。此方法簡單實用,為多數中老年人採用。
比如說,你習慣釣三目,那就單鉤半水調到三目,忽略一隻鉤的重量,調好後再換上一副相同的子線。釣的時候讓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時底鉤肯定卧底,上鉤也觸底。
5.實釣狀態調漂:
調漂的全過程一定要在實際垂釣的狀態下完成。
(1)在確定釣點後在釣點內調漂;
(2)用確定要使用的線組調漂;
(3)實釣時大線入水,調漂時也要大線入水。實釣時端著竿子釣,大線不入水的,調漂時大線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線組充分吃水後(浸水半個小時之後)再調漂,否則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講,可能會出現一兩目的差距。
6.半水調漂:
指調漂時雙鉤一定要處於懸浮狀態,並非指水線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說在水深兩米處調漂,並不是讓你用一米長的水線來調漂,要真是這樣調的漂,可能反倒不準了。因為在你調漂時,有一米長的水線自重沒被算在配重之內,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說,可能會相差一目以上。
7.粗調:
指在正式調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調整一下,然後邊拋竿打窩子,邊泡漂泡線,過半個小時之後再正式調漂;因為浮漂和釣線都有微孔,入水後會吸一定量的水,這種粗調的方法就是讓干漂、干線充分吸水後再精調,確保調漂准確。
8.微調:
微調一般都是在調漂之後,實際垂釣中發現浮漂語言不太准確,而加減極少量的鉛皮或上下微量移動浮漂。比如說,當你發現浮漂有信號,提竿卻不能中魚或經常發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魚現象時,你可以不調整鉛重,只是向上移動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調的作用。也可以不動浮漂,只往鉛墜里加一點鉛皮,使釣目向上移動一點;如果開始時是調五釣三,加上小鉛皮後變成調五釣二目半。這些方法都屬於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