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軟體 » 怎樣練聲視頻
擴展閱讀
茜茜美白去斑筆效果怎樣 2025-05-19 20:10:15
怎樣處理ppt透明化 2025-05-19 19:59:02
菜頭腎怎樣吃效果最好 2025-05-19 19:58:00

怎樣練聲視頻

發布時間: 2023-03-14 04:51:46

A. 學唱歌練聲方法有哪些_朋友們看過來

怎樣才能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使歌唱由真聲過渡到假聲、並使真假聲自如地混搭起來、提高歌唱的能力?下面我整理了 學 唱歌 的 練聲 方法 ,供你閱讀參考。

練聲的三種方法

學唱歌的練聲方法一、開口音的訓練

這一階段為自然歌唱狀態的訓練階段。針對本嗓,先放出聲音來,最好的母音練習是開口音“a”的打開訓練,這不僅能夠放出聲音,更重要的是能了解和掌握歌唱時最基本的口腔打開狀態,使真聲區的演唱更加飽滿、有力。與之相對應的作品有:《二月里來》和《康定情歌》等,這兩首作品有大量的開口音,如:“來”“光”“家”“忙” ;“跑”“山”“上”“康”等等,同時歌曲的篇幅也小,容易歌唱;練聲的音區集中在小字組和小字一組,演唱的旋律僅限於c調和d調,在中低音區反復訓練,這樣便於學生在自然狀態下歌唱,從而達到鞏固和加深真聲區口腔打開狀態下的演唱,為過渡到假聲做好鋪墊.

學唱歌的練聲方法二、閉口音的訓練

這一階段為不自然的歌唱狀態訓練階段。

這是由真聲到假聲的過渡期,從歌唱角度來看,假聲是真聲的好幫手,尤其是在唱高音時,假聲更是真聲的替代和補充。當我們用真聲來發音時,從低到高總是有一段局限音域,超過這個音域,低音下不來,高音上不去。這就說明真聲的發音功能有著一定的局限性。我的學生常講唱不了某首歌,其中的原因絕大多數是高音唱不上去,倘若我們在高音區及時做好真聲向假聲的轉換,那麼假聲就會大大增加高音區的演唱音域,受音域局限的曲目就會減少。

我們知道一首歌曲除了中低音,還有高音,在本嗓的自然狀態下高音是很難唱上去的,有的學生一唱高音就使勁喊,這樣即容易損傷嗓子,發出的聲音又不好聽。如何讓學生能順利地演唱高音?這就要求老師在歌唱方法與技術上入手。在完成第一階段自然狀態的歌唱後,學生的真聲區已基本打好基礎,便要開始訓練學生的假聲演唱技術了,它包括:聲音位置的統一訓練、呼吸的支撐訓練、喉嚨的打開訓練、舌根的放鬆訓練等等。

這一階段的訓練是最艱難的,它是由嗓音的自然歌唱狀態進入氣息支撐來演唱的歌唱狀態;是一個由自然到不自然的演唱過程,本嗓是自然的狀態,張嘴就可以出聲,而用方法和技術的歌唱就進入不自然的狀態,需要有足夠的氣息支撐才會發出聲音,這時會感到音量突然變小,聲音空虛無力,但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大部分學生會漸漸走出困境,不僅能發出堅實有力的聲音,而且還能將高中低的音域自如地統一起來演唱。因此這一階段的學習最為重要,同時佔用的時間也最多。

這一階段的練聲母音主要有:“u”“ü”“i” 三個閉口音的訓練,相對應的作品有:《搖籃曲》(舒勃特)、《花非花》、《共和國之戀》、《魚光曲》等等,練聲旋律集中在高音區,從小字二組往小字一組行進,多練下行音階,使假聲和真聲很好地混搭起來。同時這一階段的作品盡量不要帶歌詞,用母音反復練唱曲目,有助於發聲位置的統一和聲音的規范集中,也可避免單一、純技術練聲曲的枯燥性,在輕松自如的狀態下達到掌握演唱技巧的目的。

學唱歌的練聲方法三、開口音和閉口音的結合訓練

這一階段的訓練是由不自然轉入自然的歌唱狀態的訓練。

在通過第二階段的訓練之後,學生的歌唱位置基本得到統一,氣息也得到穩定訓練,練聲旋律的音區不再有局限,可上下自由行進,在下行時保持假聲的高位置,並逐漸混入真聲,當練到完全是假聲的高位置時,讓學生加強假聲的力度,使假聲的音色聽起來又厚又亮,達到和真聲一樣的飽滿。同樣由低音起音向上的音階或音程練聲時,也要保持假聲位置來唱低音,使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都使用同樣的位置。歌曲的練唱不再局限於母音上,可大膽帶歌詞練唱,把開口音和閉口音有機的結合起來,使歌唱進入技巧性的自然狀態。這一階段的曲目可選用《尼娜》、《共和國之戀》、《你們可知道》、《牧羊姑娘》、《我親愛的》等等。

正確練聲方法

(1)氣泡音:閉口和張口共30秒。

(2)輕度哼鳴:20秒。

(3)膈肌訓練(狗喘氣):閉口1分鍾,改良的“嘿”、“哈”共30秒。

(4)慢吸快呼:2次,20秒。

(5)慢吸慢呼:2次,20秒。

(6)快吸慢呼:4次,2分鍾。

(7)“絲”——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鍾。

(8)“衣 ”-----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鍾。

(9)搓臉:10秒。

(10)轉頸:10次,10秒。

(11)松下巴:10秒。

(12)提顴肌:10次,10秒,手輔和自行交替進行。

(13)咀嚼:閉|、張口各20次,30秒。

(14)半打哈欠:5次,10秒。

(15)撮唇:10次,20秒。

(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為一次),30秒。

(17)轉唇:8*8拍,30秒。

(18)雙唇打響:30次,30秒。

(19)彈唇:1分鍾。

(20)b本音:60次,1分鍾。

(21)ba本音:60次,1分鍾。

(22)ba-----ba-----ba------ba------,1分鍾。

(23)頂腮:30次,30秒。

(24)刮舌:20次,20秒。

(25)伸捲舌:20次,20秒。

(26)立舌:10次,30秒。

(27)轉舌:8*8拍,1分鍾。

(28)彈舌:30秒。

(29)d本音:60次,1分鍾。

(30)da音:60次,1分鍾。

(31)da-----da-----da-----da------;60次,1分鍾。

(32)g本音:60次,1分鍾。

(33)ga本音:60次,1分鍾。

(34)ga-----ga-----ga-----ga-----:60次,1分鍾。

(35)ge音:60次,1分鍾。

(36)ge-----ge-----ge------ge-----:60次,1分鍾。

(37)數“數兒”:一口氣由1數到30,3次,3分鍾。

(38)數“數兒”:一口氣數10個八拍,3 次,3分鍾。

(39)數“數兒”:“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一口氣數3到4個回合。2次,2分鍾。

tob_id_3214

(40)數“數兒”:“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八二三四五六七八,七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口氣數下來,2次,2分鍾。

(41)數“棗兒”:要求盡可能一口氣數20個以上“棗兒”,2次,2分鍾。

(42)數“葫蘆”:要求一口氣數20個以上“葫蘆”,2次,2分鍾。

(43)喊操:變換節奏進行,2分鍾。

(44) 繞口令 :任選10段

(45)有針對性的語段或詩詞片段練習

學唱歌練聲相關 文章 :

1. 教你學唱歌練聲基本方法

2. 學唱歌怎麼練聲

3. 學唱歌怎樣 練聲

4. 自我訓練唱歌發聲速成法

5. 科學練聲方法

6. 唱歌初學者練聲視頻

7. 唱歌練聲共鳴視頻

8. 聲樂學習中練聲的重要性

B. 練聲如何發音

怎樣練聲發音,要在練聲中如何發音?練聲發音的 方法 有哪些?下面我整理了練聲發音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練聲發音的方法01
1.慢吸慢呼,數數兒,延長呼氣控制。

2.保持正確的基本呼吸狀態下、慢吸氣至八成滿,然後,以大約每秒一個數兒的速度數數兒:l,2,3,4.要吸一口氣數數兒,中途不換氣、不補氣,並保證數字之間語音規整、聲音圓潤集中、音高一致、力度一致;出聲則出氣。不出聲不漏氣;開頭的數字、氣不沖聲不緊,近尾的數字氣不憋、聲不噎。氣竭則聲停。注意數數兒時,聲帶喉頭保持正常發聲的通暢感,不因吸氣較滿呼吸肌緊張而扼喉。—般吸一口氣數數兒持續時間達到30秒到40秒即完成訓練要求。開始練習時,不要單純追求所數數字的多少,重點應在鍛煉呼吸發聲的控力。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呼吸控制力強了,數兒便會數得多了.慢吸慢呼,數葫蘆。 詞如下: 一口氣數不了二十個葫蘆,一個葫蘆、兩個葫蘆、三個葫蘆、 數葫蘆的呼吸控制及用聲要求,同上一個數數兒的練習。一般達到一口氣能數十五個至二十個葫蘆即可。由於數葫蘆接近說話狀態,難度較大。但是練好了更容易結合話筒前用聲用氣的實際控制狀態。

3.練唱舒緩、抒情的歌曲,鍛煉隨旋律樂句延長呼氣發聲的能力./ zh、 ch 、sh、 r / 的練習: 有人把它們與舌尖印相混,有人發成捲舌音,有人發得偏前,這一切都和口腔開度關系。 練習時,可以把牙關打開。練習開口韻時,不要兩唇撅起,上下齒之間要留有距離。 雙唇撅起加個聲筒,聲音顯得悶暗,造型也欠美。練習時,舌兩邊必須翻卷。堅持鍛煉身體,使用正確的方法堅持練聲,循序漸進。

4.練聲時,聲音由小到大,從近到遠,由弱到強,從低到高,避免一開始就大喊大叫,損傷聲帶。

5.注意勞逸結合,要保證充足睡眠。

6.生病時,暫時禁聲,以防發生病變。

7.少吃刺激性的事物,煙酒不要過量,適當的抽煙喝酒不會影響嗓音(試驗證明),少吃油膩食品(特別是小女孩,少吃麥、肯)。8.平時可用胖大海加冰糖。

9.保護嗓子和訓練嗓子同樣重要。

10.學一點美聲、民族的歌曲,少唱那寫“什麼什麼流星雨”之類的靡靡之音,起不到練嗓的作用。
練聲發音的方法02
(一)無聲訓練

1、口的開合訓練

張開嘴打哈欠,閉嘴如啃蘋果。開口的動作要柔和,兩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鬆,舌頭自然平放。

咀嚼練習

張口咀嚼和閉口咀嚼結合進行,舌自然平放

2、雙唇練習

雙唇閉攏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及左右轉圈。雙唇嘟起再向兩邊咧開,雙唇打響練習

3、舌頭練習

舌尖頂下齒,舌面逐漸上翹。舌根與軟齶接觸打響。

4、半打哈欠的動作保持

5、提顴肌練習,手輔和自行交替進行

(二)有聲訓練

1、依著前面半打哈欠的動作發“嘿”的拖長音

2、發短的“哈”和“嘿”音。用拳頭抵住腰部,發聲的時候感覺力量向外膨脹

3、發“哈嘿”“哈黑厚”要有力

4、調整氣息,聞花香,發“SHI"音 發完後發“呼”音 兩者交替

5、發螺旋音“yi”“a”分別為三聲,為胸腔共鳴的螺旋音,口腔共鳴和頭腔共鳴的螺旋音,用氣息支撐拉長

6、誇大練習 成語 :美好理想,山河美麗,百花齊放,百煉成鋼等等。或設定幾十米以外有個人,要叫住他,深吸一口氣喊“阿毛”“小蘭”等

(三)素材訓練

1、繽紛的夢想向著百花含笑,美麗的祝福向著白雲在飄,聚會在21世紀時鍾下的我們,邁著矯健的步伐,昂首新世紀。(用主持的感覺朗誦)

2、數棗:出東門兒,過大橋,大橋底下一樹棗,拿著桿子去打棗,青的多,紅的少,(吸好一口氣)一個棗,兩個棗,三個棗,四個。。。

3、數葫蘆:金葫蘆,銀葫蘆,一口氣兒數不了24個葫蘆,一個葫蘆兩個葫蘆三個葫蘆四個葫蘆。。。

4、牛郎戀劉娘:牛郎年年戀劉娘,劉娘年年戀牛郎,牛郎戀劉娘,劉娘戀牛郎,郎戀娘來娘戀郎

5、八百標兵:八標標兵奔北坡,炮兵並排北邊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6、計程車:計程車司機師傅住招待所,吃自助餐

7、廣西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

8、比腿:二人山前來比腿,山前有個崔粗腿,山後有個崔腿粗,二人山前有比腿,不知道是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還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

9、三月三:三月三,阿三撐傘上深山,上山又下山,出了滿身汗,濕了一身汗,上山下山,跑了三里三

10、扁擔和板凳:扁擔長,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變淡沒有板凳寬,扁擔綁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綁在板凳上

11、吃葡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別吐葡萄皮,吃葡萄也別吐葡萄皮,不論是吃葡萄還是不吃葡萄,都不要亂吐葡萄皮

練聲如何發音相關 文章 :

1. 如何練聲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2. 科學練聲方法

3. 歌唱發聲的基礎知識與發聲練習

4. 播音主持在家如何進行發聲訓練

5. 練聲方法大全

6. 簡單練聲方法視頻

7. 最直接簡單的練聲方法

8. 如何練聲使聲音變高

9. 播音練聲初學者

C. 如何練聲

有人說:「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聲的源泉。」唱歌訓練,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往往不夠重視姿勢,姿勢的正確與否是直接關繫到發聲時各個器官配合的協調姿勢,姿勢的正確了,發聲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確的姿勢,則往往帶來不正確的聲音。這好比我們的跑步運動員,賽跑時如果沒有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一樣。
正確的歌唱姿勢是:1、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這里的放鬆絕不是松垮、癱瘓,它應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2、頭部保持於眼睛向前平視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略下後一點,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種積極運動的狀態。3、兩腳一前一後稍分開,前腳著力、身體的重量要平穩,重量落在雙腳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動,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記應當張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虛著唱歌。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應當張得開,放得松,切記緊咬牙關。6、還有歌唱時下頜收回,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彷彿由小腹到兩眉之間形成一條直線,脖子和後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才使氣息暢通無阻。7、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適當的動作,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矯揉造作,畫蛇添足。坐唱的姿勢與站立時的要求一樣,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滿整個凳面,約坐1/3的面積,兩腳稍分開,自然彎曲,不能蹺腿坐,也不能兩腿交*疊起。

三、 歌唱的呼吸
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由呼吸控制的歌聲才是聲樂,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之說,說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確實是歌唱者首先應該學會的一項基本功。
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大一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說話交流思想感情,因為一般距離較近時所需音量就較小,氣息較淺,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傳得很遠,而且我們說話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就顯得不能勝任了。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歌唱時面對的往往是大庭廣眾,須將歌聲傳至每個角落,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要有長時間歌唱的能力,並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要做到這些,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歌唱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它是一項技術性問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呼吸運動包含著吸氣和吐氣兩個過程。

1、 吸氣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氣息時使下肋骨附近擴張起來,腹部方面,橫膈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要用力收縮,不擴張。背部要挺立,脊柱幾乎是不動的,但它的兩側卻是可以動的,而且也是必須向下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後並貯在那裡,保持住然後再緩緩將氣吐出。

2、 吐氣
唱歌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這點很重要,就好比給自行車打足了氣,不能一下子放鬆了,這里還有一個保持呼吸的問題,要保持住氣息,就必須在唱的過程中永遠保持吸氣的狀態,控制住氣息徐徐吐出,要節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所謂氣息的對抗。在呼和吸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覺,整個身體表情都應該是積極放鬆的,緊張的部位就是橫膈膜、兩肋,兩肋就像是一隻充足的氣球一樣,我們要讓聲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讓氣球往上浮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不能讓它提上來,這就牽涉到一個氣息支點的問題。

3、 唱歌時要有氣息支持點
支持點也就是聲音要有一個立足的地方,這個立足點也就是以橫膈膜及下肋兩側做支持點,當我們咳嗽或笑的時候,可以直接感覺到它的支持作用。沒有經過呼吸訓練的人,常常唱歌時,臉紅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聲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等等,都是與氣息支持點沒有保持住有關。反之,我們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點的感覺,那麼,當我閃歌唱發聲時,便會感到聲音彷彿落在我們所控制的氣息上,也就是說聲音是由呼吸來支持了,這種聲音不但悅耳響亮,而且能強弱自如地做出各種變化來。

4、 不同的樂句用氣是不同的
我們在進行胸腹式呼吸時,呼吸氣勢的強弱、吐氣的方法要根據所唱歌曲(或樂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不同的呼吸練習法。
1) 緩吸緩呼 這是我們在訓練和歌唱時常常採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將氣息慢慢吸到肺葉下部,橫隔膜下降,兩肋肌肉向外擴張(也就是腰圍擴張),小腹向內微收。這種吸氣要求自然放鬆,平穩柔和地進行,就像我們去聞花的芳香時的感覺一樣,聞花的感覺使我們吸氣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運動一樣,但吸氣時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輕輕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後慢慢呼氣。呼氣時,注意保持吸氣狀態,控制住兩肋和橫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氣息,使之平穩、均勻、持續、連貫地慢慢吐出。有一種感覺可以幫助我們體會呼氣時下肋和橫隔膜的保持狀態:就是在緩吸後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塵的動作,這里需要長長地吹氣,也就是在做長音的呼氣練習,我們常說:「長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蠟」,是一種吐氣的感覺。
2) 急吸急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口、鼻迅速把氣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葉下部,並將氣息保持住,然後,按照緩呼的要求而呼出。我們在演唱實踐中經常要用到的,因為在歌曲的句與句之間、字與字之間的吸氣不通話你有很長的停頓時間,往往採用「偷氣」的辦法來吸入且要吸得不讓人發現,這就是急吸緩呼的作用。為了培養呼吸的控制力,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練習曲及歌曲中的某些樂句做帶詞的練習,效果較好。卡魯索說過,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對於呼吸器官的操縱和運用,是否建立了強固的基礎。
四、 歌唱的發聲
歌唱時的發聲和說話時的發聲是不完全一樣的,說話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說話,都是不對的,這會沒有色彩,不是音樂化了的發聲。所以說說話的發聲是不能適應歌唱的的需要的,我們必須講究發聲方法,幫助學唱歌的人把普通的聲帶磨煉成能發出優美、動聽、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學方法的、有藝術感染力的聲音來。

1、 喉頭和聲帶
喉頭和聲帶,是歌唱的發聲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體歌唱的要塞,是打開歌唱藝術寶庫的金鑰匙。因此,了解和搞清喉頭與聲帶在歌唱時應處的位置和狀態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歌唱時喉頭位置應該比平時說話時偏低一些(就像我們深吸氣時的喉頭感覺,因為吸氣時的喉位,比靜止時的喉位略低一點)有很多人把喉頭處於吸氣時的位置稱為「水平位」。在歌唱時字與字、句與句的轉換中,喉頭要始終處於這一位置,而不應做離開水平位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動,當然喉頭位置的穩定是在運動中的相對穩定,而不是僵死不動的穩定。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遠穩定在水面上的道理一樣,若把皮球比做喉頭,皮球浮在水面的狀態就好像喉頭穩定在吸氣位的狀態一樣。所以歌唱時的喉頭位置應始終處於低而自如的穩定位置和喉頭壁打開的狀態。

2、 打開喉嚨
在歌唱訓練中「打開喉嚨」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打開喉嚨」也就是將喉頭穩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口蓋積極向上收縮成拱形,舌根放鬆,平放在下牙齒後,牙關打開,下巴放鬆自然放下而稍後拉,這時候的喉嚨是打開的。那麼如何能幫助初學者「打開喉嚨」呢?
1)「打哈欠」的狀態 「打哈欠」狀態可以讓口腔打開自然,放鬆,口蓋抬起,口腔內空間增長增大。所以在唱歌時,咽喉不要閉塞,要使咽喉張開,讓氣息自如地送出來,「哈欠」狀態確實是打開喉嚨的好辦法,也使歌唱者保證了一個很好的演唱狀態。在平時練習時,還可以用閉嘴的「打哈欠」,閉口打哈欠的時候,里邊的狀態也是開的、抬的,如果我們在唱歌的時候都能保持這個狀態的話,那你的聲音就不會是「白」的、「扁」的了,你的聲音就會是「豎的」、「圓的」了。
2)用「微笑」狀態來打開喉嚨 我們講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來。「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開,大牙關打開,面部兩邊的笑肌(顴骨)呈微笑狀,這樣的微笑狀態可以使你的喉嚨打開,可以使你獲得高位置的聲音。「歌唱狀態就是里邊的哈欠,處頭的微笑」,這話很精闢。

作者: 山西蕭蕭 2005-7-2 12:17 回復此發言

3、 良好的中聲區
中聲區是唱歌的基礎,沒有良好的中聲區,就談不到其他的一切。我們應當重視中聲區的練習,多在中聲區下功夫,不要急於唱很高的音。練習時,我們先從中聲區以中、小音量練習開始,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鞏固以後,再慢慢向較高一點或較低一點的音域發展,初學者一定要遵循由易而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否則一開始就猛練高音,不但不會獲得正確的高音,反而會毀壞聲帶。中聲區應該*前,明亮,輕松流暢,不費力,這樣才能往上發展,為演唱高音打開通路。中聲區的聲音不要強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優美和聲音的靈活性。每個聲部的重要音區都是中聲區。中聲區要做到吸氣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彈性,積極向上,有支持點,喉頭穩定松馳,不論唱高、低不同的音,喉頭的感覺都在一個位置上,聲音要往外送,但又要使聲音從頭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我們常比喻說「聲音要像穿珍珠一樣,把每個音穿在一條線上」等等,就是說聲音要連貫、統一、圓潤。

4、 關於換聲區
當你從低音往上唱時,唱到一定的地方,就會感到困難,容易卡殼,這就是到了換聲區了,這時,你必須運用某種方法才能繼續入上唱。歌唱者首先應基本掌握了雖聲區的唱法,然後因人而異地作具體調整。有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實踐一下:
1)「倒抽一口氣」的動作 就是歌者在唱到換聲的音時(發母音的同時),做一個倒抽一口氣的動作,好像「嚇一跳」的生理狀態,讓喉頭稍向下,向後退讓,以使口咽腔充分打開,同時將中聲區歌唱時向上齒齦背後發送的氣息,隨著音高逐漸向上挪動,嘴也隨著逐漸張開,此時聲音感覺更向上,向更遠的前方發送。這時聲音就自然地進入了換聲區。
2)母音轉換手法 就是在唱到換聲區的時候提前讓聲音掩蓋一點,聲音暗一點,出氣量小一點,小舌頭抬起一點。在碰到換聲點時,有一點必須強調指出,就是你感到聲音唱上去困難時,甚至聲音感到要出現破音時,千萬不要變化發聲器官的形態,不要亂動,亂使勁,一定要堅持迎著聲音唱下去就可以了。其實換聲點的總是就是一個「混聲」的問題,就是真假聲結合的問題。掩蓋一些的聲音就是有了假聲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須與真聲混合在一起,聲音的銜接才不會有痕跡,聲音才不會虛和空。所以學會換聲點的過渡也就學會了假聲的唱法,而假聲位置對唱歌、解決聲音的統一是大有好處的。

練發聲是基礎,每天都要堅持練,但是時間不要太長,注意保護嗓子。
基礎是關鍵,氣的控制是唱歌最基礎的部分之一,要經常聯系氣息的控制,請注意,歌聲是靠氣發出的,靠嗓子 的那是吼.....發氣的位置大體位於人體的腹部,就是常說的丹田,而氣上升要到額頭附近,氣要長而勻,經常做深呼吸對這方面也很有幫助,畢竟肺活量是唱歌的重要保障。這些都要經常聯系才可以體會的到,並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堅持是提高的關鍵,很多美聲歌手每天都會堅持這樣的基礎練習,有了好的底子,樓房才能蓋的高。
了解自己的音域和音色特點,這個要在練習的過程中慢慢體會。不要唱不適合自己的歌曲,當然音域和嗓音也是可以變化的,注意一些小技巧,可以適當模仿一些歌手的技巧來唱。建議用耳機聽,可以捕捉到細微的唱法。
注意保護嗓子,不要吃過刺激的食物,比如辣的,否則會使你的聲音發生改變,對你的聲線產生不利影響。
從現在開始,我會經常的發些關於美聲唱法的帖子,不要以為美聲跟你們唱的通俗沒關系,其實美聲和通俗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的,唱好美聲就可以說自己也可以唱好通俗了!

一.嘿嘿~~今天我和大家講美聲唱法的聲部分類(與通俗基本一樣)

1.觀察歌唱者的音域

音域是只一個人所唱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間的距離.一般來說,聲部越高,音域也就越高,聲部低音域也就低了,一般人沒有訓練過的時候只可以唱8度多一個點,但經過我的訓練後可以達到2個8度左右或更高~~嘿嘿~

各聲部音域大體在這里: +代表高1個8度 -代表低1個8度(高.低音符號我打不出來.......汗)

女高音:1=C 1到6+或1++以上

女中音:1=C 6-到4+或6+

女低音:1=C 4-到4+以上

男高音:1=C 1到7+或1++

男中音:1=C 6-到4+或6+以上

男低音:1=C 4-到2+或4+以上 (男聲實際低8度)

世界上還有些全能的歌唱家,他們的音域突破了以往的限制,有的可以達到3-4個8度

啊哦~~`打的累了,以後再說其他的吧~~~就這樣了`~

8 錯誤的聲音及糾正fx\
歌唱發聲時,由於歌唱器官的調節和運用不恰當,往往產生種種不良的聲音。這些不良的發聲方法的運用不僅阻礙了歌唱的發展,也嚴重影響著歌唱的表現。因此,找出形成種種不良聲音的原因而以糾正是十分必要的。常見的不良聲音有以下幾種:

1,喉音。多見於學美聲唱法的歌手,是由於壓喉頭追求大音量、結實的聲音、渾厚深沉的音色而造成的,聲音卡在喉嚨里,感覺是喉腔或喉咽腔在擠壓著唱,聲音聽起來呆滯無泛音、悶而空,特別沉重。
喉音與胸腔共鳴是有區別的,後者是通暢、寬厚、不生硬、干凈的聲音。 糾正喉音主要是注意對聲音的審美觀,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才能徹底去掉喉音。糾正時應注意聲音的高位置。

2,鼻音。多見於學民族唱法的歌手,是由於軟齶塌下,舌中部抬高音波流入鼻腔而失去口、咽腔共鳴所致。聲音曖昧不悅耳。 糾正可張大口練a母音,感覺聲音打在硬齶上。"

3,喊叫。多見於通俗歌手,是由於聲音無基礎就追求音量音域,濫唱高音導致喉頭上提引起的,又叫白聲,聲音干澀而蒼白,缺乏共鳴色彩。 糾正它就要樹立正確的發聲概念,唱得柔和好聽,音量不要太大,在自然音區到中聲區內練習,循序漸進,不溢唱高音。

4,漏氣。聲音暗淡、空虛、無力、不明亮、音量弱小。是由於追求聲音鬆弛放鬆過度或為打開喉嚨而練u母音過度所致。糾正可練頓音或跳音,最後說明一點,許多歌手聲音的毛病不是在喉嚨里,而是在思想上,所以樹立正確的發聲觀念和聲音形象是很重要的,否則就會長期得不到進步。

9 a\歌曲的演繹是需要很多方面表現的
第一當然是聲音。這是一個很專業的學問,包括氣息、用嗓、口腔共鳴、吐詞方式等。以後的文章中,我會把我知道的盡可能的與大家交流。

第二是情感。這需要歌手對詞、對旋律的感悟要強,很多朋友演唱時把全部的重點都放在了聲音的部分,而忽視情感,這絕不會唱好一首歌。過分注重聲音的原因,是因為歌手的實力有限,演唱過程中老想著到哪裡要注意氣息了、哪裡要注意換氣了、快到高音的時候要准備了等,這都是無可避免的。所以,如果唱歌要做到「聲情並茂」,練功相當重要。當你練聲成熟的時候,演唱時的注意力才會到情感上來。有句話說得好,歌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心唱的。如果發聲練到氣息貫通、爐火純青的地步,演唱就更隨心所欲的注入情感,演繹歌曲的感染力會更強。

第三是感受。這里再次強調,音樂的感受是天生的,你有多少就是多少,後天彌補的音樂感受很少很少。流行歌曲需要流行歌曲的感受,民歌需要民歌的感受,比如你要閻維文唱「一無所有」,我敢保證會笑翻一幫人!歌手的感受不同,演唱歌曲的處理方式也不同,有的處理得很平淡,有的處理得扣人心弦。這些處理都是很微妙的,比如一個小小的換氣、一個強調的重音、一個不換氣的長拖音或者一個驟然的收尾……這些就只能意會了。

第四是節奏感和音準。你見過一個3歲多的小孩聽到一個旋律就能敲打出加花的節奏嗎?你見過一個3歲多的小孩現場演唱,爸爸給他手風琴伴奏,隨時改變音調,他進唱的音調都是准確的嗎?你見過一個8歲的小孩在沒聽到任何聲音的情況下,要他隨時哼出「降E」、「升C」等任何音調的「1」的發音,哼完後在鍵盤上按下核對完全准確的嗎?這就是天分,演唱歌曲需要這樣的基礎,雖然不要他們那樣出眾,但一定不能弱。

第五是素質。這就是業余歌手和專業歌手的區別。其實光在聲音、情感、感受、節奏、音準這些方面比較,業余歌手有很多不比專業歌手差。差距就在素質。你知道自己唱歌時的形體和表情嗎?你可能有個模糊的形象,就是你投入演唱時自己想像自己的模樣,而這個形象很可能是你唱的這首歌的原唱的形象。但這些都是你的想像,自己想像的形象幾乎是完美的。你知道大家看到是什麼嗎?你用攝像機拍攝過自己的一次正式演唱嗎?其實當你上台的第一個眼神或者第一句話,就能知道你是業余還是專業。這里說的素質還包括對樂理的了解、樂器的了解、對音樂史以及對音樂常識的了解等,當然也有很多專業歌手也不全面,但我個人認為,如果要做專業歌手,就應該貫徹這些,要對得起「專業」這個詞。

B . 理解歌詞

在學一首新歌之前,有幾次你是先把詞從頭到尾在心裡讀一遍的?又有幾次揣摩過撰詞者的心思和他表達的意境?一首歌曲,無論是先有詞還是先有曲,雙方作者都是認真揣摩對方(詞作者或曲作者)要表達的意境和思想,如果到了你這里,你居然完全不理會他們的用心良苦,就這么憑著自己的感覺唱,我覺得不妥。有些個性歌手喜歡按照自己的理解這樣表達自我,這種方式不是不好(而且我也喜歡這樣),但我會先把作者的意圖先搞明白再發揮。再說不是每首歌曲都適合你任意發揮的,有些詞曲你找不到更合適的表達,比如國歌。

在你深刻理解歌曲以後,你的情感處理方面一定會好很多,如果你的感悟能力強,你會情不自禁的把某個音唱重,某一個音輕輕帶過,一個激情的長音會拖得很飽滿……

C . 開口與吐詞

說話和唱歌,除了旋律、節奏、氣息,還有其它區別嗎?有,那就是吐詞的方式。請你隨意的用你說話的方式讀出「讓我一次愛個夠」,然後投入的把它唱出來……會發現唱的時候嘴型是向兩邊打開的,而且要誇張一些。如果你覺得差不多,就是你的吐詞有問題。所以唱歌要比說話嘴型要誇張,這樣吐詞才會更清晰、氣息更通暢、更宜於表達情感。

演唱國語歌,還是標準的好。比如「Z、C、S」和「an、ang」和「L、N」的區別是很容易搞混的。港台歌星有時會把個別字故意唱得不捲舌或捲舌,要不就是自己的舌頭打不過來、要不就是他們覺得那樣不好聽,或者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個發音。當我們翻唱他們的這些歌曲時,我沒有明確的主張,為了模仿,不糾正也行。但如果是要唱自己的風格或比賽,那就要改正了。

關於粵語歌,勸你們還是學好再唱,要不很容易搞笑的。就像我以前唱粵語歌一樣,自認為標准,現在才知道有差距。粵語中也有類似與國語中的「Z、C、S」和「an、ang」的微妙區別,不認真學是學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