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軟體 » 怎樣寫毛筆行書視頻
擴展閱讀

怎樣寫毛筆行書視頻

發布時間: 2023-03-23 21:32:45

⑴ 怎麼寫好毛筆字

一、書寫姿勢很重要
初學書法,必須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它一僅直接關系著字的好壞,對不在長身體的青少年來說,若養成了不良姿勢的壞習慣,還會影響身體正常發育,開始學寫毛筆字時,應該坐著寫,而且全身各部位都要自然、輕松。因此,應該記住八個字:「頭正、身直、臂開、足安。」坐書桌椅的高矮要合適,椅子要坐穩,頭可稍向前傾,但不能左右歪斜。胸要挺起,右肩自然下垂,腰脊要直,前胸一可靠住桌邊。兩臂展開,右手按在桌上,但不可承受身體的重量;兩腿自然分開,腳要放平。正確的書寫姿勢,不是短期能掌握的,必須隨時注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已經形成的不正確姿勢,按照正確的要求下功夫糾正。
二、正確的執筆方法
要學寫毛筆字,還必須要有正確的執筆姿勢,前人流傳下來的執筆方法很多,這里主要介紹大多數人主張採用的五指執筆法。「拇指食指捏住筆,中指內鉤四指頂;五指托助幫四指,動作協調來動筆」。這順口溜說的就是「五指執筆法」。五指執筆法顧名是五個手指都要發揮作用的方法。五個手指的作用可用(掖)、押、鉤、格、抵五個字來說明,掖:講大拇指的作用,拇指前端要稍斜而仰,緊貼筆的內側,作用的方向是由內向外;押:講食指的作用,用食指第一節指彎處從外向內和大指相對提住筆管,作用方向是由外向內;鉤:講中指的作用。中指第一關節彎曲如鉤,鉤在筆管的外側,加強食指的力量。作用方向由外向內;格:講無名指的作用。無名指背,用內格連處頂住筆管,作用方向主要是由右向左外;抵:講小指的作用。即托在無名指的下面,起輔助作用。小指不要挨著筆管。用這種方法執筆書寫,每個手指各有其位,各盡其能,即有配合,又有輕、重、主、次的分工,揮筆自如,然而,同樣是五字執筆法,由於手指彎曲的角度以及執筆的深淺與松緊程度不同而各呈其勢。只要在書寫時手指,手腕能靈活方便,符合手的生理結構,要求,所執之筆能基本垂直於紙面,便是正確的執筆方法。
掌握正確的執筆之後,還必須掌握要領即指實、掌虛、掌豎、腕平,懸腕法,從而確保執筆的靈便。
除上述外,執筆還有松緊,高低問題。執筆的松緊及用力與否,對於初學者,只須了解寫大字執筆要鬆些,放得開;寫小字要稍緊,落筆比較准確,若均走極端,必然導致失誤。應該時緊時松,似緊似松,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最終達到「手隨意行,筆與手會」,心手兩意,翰逸神正的境界。另外,執筆的高低一般是根據書寫字的大小而決定,寫小楷字執筆要低,高、中、大楷字則執筆高一些。一般執筆離筆頭的根部約二寸左右為好。
三、用筆法
毛筆的運用,簡稱「用筆法」。用筆法是寫字點畫用筆的一般原則。用筆,廣義的是指使用毛筆的方法。狹義的是指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用好毛筆的重要目的首先在於寫好基本筆畫,而要寫好基本筆畫又必須用好毛筆。讓以用筆的廣義所指和狹義所指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對它們的理解完全可以統一起來。
要學好書法,用筆是關鍵。一般說來,筆鋒著紙後,准備動筆之時為起筆,筆鋒著紙後在紙上行走叫行筆;筆鋒在筆畫中運行到未端取回鋒作收是收筆。筆法有方筆,圓筆兩種,也可方、圓兼用。書寫起來一般運用藏鋒、露鋒、逆鋒、中鋒、轉鋒、回鋒、提、按、頓、駐、挫、轉等不同的處理技巧,方可寫出不同形態的筆畫,只有掌握了筆法才能隨心所欲進行書寫,在進行書寫時還應牢牢掌握中鋒用筆的原則,極力追求筆書的效果。在熟練地掌握了中鋒行筆以後。才可以練習和運用側鋒行筆。書寫時還要努力避免病筆。
「永」字八法。自古以來,初學寫字的人如何用筆往往以「永」字八法學起。什麼是「永」字八法呢?就是「永」字中的八筆。分別代表八種筆法。(即:側、勒、努、 、策、掠、啄、磔)永字八法意在說明楷書的八種基本筆畫的形態特徵和方法。說它是基本筆畫,因為在一個「永」字中很難概括漢字的全部筆畫的寫法。「永」字八法之所以成為歷代寫書的楷模。據說「永」字的結體概括了一般字的所具有的筆畫,只要掌握了這幾種筆畫的用筆,就可以貫通一切筆法。
四、楷書入手是基礎
首先,楷書是通行和一種規範字。它結構規范,筆畫標准,筆順先後有定規,書寫工整,它所包含的筆畫是最豐富的。所以作為書法的基礎,學習好楷書的基本筆劃是非常重要的。
初學筆畫要力戒急燥,務使心平氣和。要多想少寫,寧慢勿快。少寫,不是說一天只寫幾筆或三五天寫一次,而是強調每寫一筆之前要認真讀帖,要認真琢磨,每寫一筆後,要認真對照字帖,發現差距,想出新的嘗試方案後,再去寫第二遍。「慢」也不是說動作慢,是說要「且慢下手」看清了字帖,記在腦子里,想好了如何用筆再下手去寫。如能做到每寫一筆,每寫幾筆就有收獲,進步一定非常顯著。
初學基本筆畫,難免有寫不好的情況,寫壞了的筆畫叫做「病筆」或「敗筆」要盡力避免出現病筆。首先,要堅持正確的執筆方法和書寫姿勢,監習要認真審視帖本筆畫的形狀,神態,體會筆的起止,使轉、運行、提按以及用筆的力度和速度。書寫時要意在筆先,下筆果斷,筆筆力到。
楷書是一種基礎字體,青少年學習書法,先楷後行、草,是循序漸進的學書門徑,從楷入手,打好基礎,只有這樣,書法藝術的高樓大廈才能穩固地聳立起來。
五、臨摹
初學書法方法很重要,學習毛筆楷書,在初學的時候,要講究學習方法,這是很重要的事,如果選擇方法對路,則能收到明顯的效果,如果方法不得當,往往就會事倍功半,白白浪費了學習時間,還容易走彎路,那麼,學習書法採取什麼樣的方法效果比較好呢?臨摹,是學習書法的重要途徑,臨摹,指的是「監書」和「摹書」兩種不同的學書方法,摹書有描紅、廓勾填墨、映寫等幾種形式,臨書也叫做「臨幟」就是照著字帖的樣子,學著去寫。
臨摹這兩種學習方法各有特點,「臨書」易失古人的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較易,「臨書」較難,或者說,摹書「思想勞動」的強度小,臨書「思想勞動」的強度較大。
有人誤以為摹書只是適合兒童學習的方法,其實這樣方法並沒有年齡的限制,對於具備書法基礎或書法基礎差的人都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高中學生,初學時也應該有這樣的過程,但是可以很快地通過這個過程。例如摹寫幾十個或一、二百個字,在對毛筆稍稍熟悉以後,便可以與臨帖穿插進行,每當遇到臨寫困難的時候,就用摹的方法去「理解和體驗」一下。
與摹書相比,臨書是學習書法過程中更為長期和經常的方式,認真得法的臨帖也是初帝者速見成效的唯一經驗,臨帖不僅是初學時的方法,也是今後廣泛,深入學習的最重要的過程,我國歷代愛書法者,即便到晚年也樂此不疲地臨寫碑帖,許多功成名就的書法大家,在創作的同時,仍孜孜不倦的通過臨帖汲取著歷代名家所長,臨帖既是長期,艱苦的學習過程也是初學者稍有體會之後的至為樂趣的事情。臨帖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著學書的最終結果。
有初學者可能認為臨帖的方法太死板,不打算走這條路,這是一定不可以的,多少年來,尚沒有一例不通過臨帖吸取前人經驗,完全靠個人摸索和創新而獲成功的。
臨帖的要求可大體分為四步,一求位置,二求筆意,三求形神兼似,四求遺貌取神。這四步循序漸進,既體現在學習書法的全過程中又體現在每一類新的學習內容周期之中。
臨帖要多讀、多思、多臨、多對照、多讀,就是多看,看每個字的字形之美;多思,就是邊讀邊琢磨每個字的用筆結構特點;多臨,就是細心觀察和動腦思考之後,有了較深的印象要做到意在筆先,心中有數,然後才能落筆臨寫,要鍛煉書寫每一個字,一氣呵成的習慣,不要看一筆寫一筆,這樣容易把字寫得鬆散無神,字形不準確,多對照,說是每臨寫完一個字後,就把帖當作一面鏡子和寫出來的反復對照比較,查找用筆和結構方面較差的地方,然後再反復臨寫幾個同樣的字,一直到滿意為止,使每個字達到形象,神似。
總之,臨摹是學習書法的主要方法,初學者應該逐漸地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形象記憶能力,既不可能一概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僅不能鞏固已經取得的臨摹成果,甚至可能產生「回生」的現象。
總而言之,學習書法的整個過程是艱巨的,但如果方法得當,初學者完全可以在輕松的心理條件下度過一個個具體過程,在學書的道路上不斷告別昨天體驗到的只是愈來愈濃厚的興趣。
我們學習書法,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只要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一管在握,俗慮全消,書法過程的心靈活,完全是對真、善、美的體驗和追求。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你樹立遠大理想,有信心、有恆心、持之以恆就一定能夠寫好毛筆字。

⑵ 初學者怎樣寫好毛筆字

毛筆字 程-一-墨老師教書法課(完結)(高清視頻)

鏈接: https://pan..com/s/106dJ8M7UKauxa91Ir8DbDw

提取碼: v5hj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⑶ 毛筆字怎麼寫

寫毛筆字要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筆桿(適當高度),保證筆桿不脫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筆的外側,既加強食指捏筆的力量,又發揮把筆往裡鉤的作用。無名指的甲肉之際抵在筆桿內側,起著把筆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無名指的指肚下部,輔助無名指把筆往外推。

(3)怎樣寫毛筆行書視頻擴展閱讀

毛筆字歷史:

毛筆作為一種書寫工具,其歷史非常久遠,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筆描繪的痕跡。雖然西周以前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

由此可知毛筆起於殷商之前。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該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筆,是上古時代遺存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春秋、戰國時對筆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筆」、「聿」、「拂」等多種名稱。

直到秦實行「書同文,車同軌」,才將筆的各種名稱統一稱作「筆」。相傳秦將蒙恬曾在善璉村取羊毫制筆,在當地被人們奉為筆祖。又據說蒙恬的夫人卜香蓮也精通制筆技藝,被供為筆娘娘。到了漢代,筆已比較考究,路卮是當時的制筆高手。

⑷ 求毛筆行書教程視頻,比較系統一點的

毛筆行書教程視頻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krOW9YGFjN-7H4XgCRiGfQ

提取碼: 7b92

毛筆行書教程視頻

⑸ 毛筆書法怎樣入門

毛筆書法入門(一)執筆蘇東坡說:「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這里介紹一般所用的「五指執筆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筆桿(適當高度),保證筆桿不脫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筆的外側,既加強食指捏筆的力量,又發揮把筆往裡鉤的作用;無名指的甲肉之際抵在筆桿內側,起著把筆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無名指的指肚下部,輔助無名指把筆往外推。握筆時要如古人所說:「令掌虛如握卵」,這樣便於運筆。學書要經常練習握筆、鉤回、推出和旋轉筆桿(加上腕的作用)練習畫直線和弧線。執筆的高低和是否懸腕、懸肘,由所書字的大小來決定,小字低執,枕腕;大字高執,懸腕;再大則需懸肘。
書法是線條造型藝術。所謂筆法主要的就是怎樣創造理想線條(點畫)的用筆方法。
(二)提按
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就像人走路的兩只腳,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產生出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
每寫一個筆畫,都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入筆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為使筆畫有力度,還要學會澀勢用筆,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華。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鉤),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三)結字
又叫結體或間架結構。啟功先生曾指出,寫毛筆字一要把握間架結構,二要練好筆畫特點。間架結構比點畫特點重要。間架好的字,筆畫特點不突出,也還順眼;反過來就不行了。因此,認真研究並把握好字的結體規律十分重要。所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
學寫字應先從楷書或隸書入手。掌握各種筆法後再學其它書體就有了基礎。臨帖是練好字的必需手段。不臨帖,全憑自己想法隨意寫,是上不了路子的。學寫毛筆字一定要有恆心與毅力,要持之以恆,戒驕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說:「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按學習規律堅持臨池不輟,必然學有所成。
第一,挑選合適的筆墨紙氈。我不知道您是哪裡人,若是在江南一帶,例如黃山的屯溪老街,很容易制備齊全。筆用中號筆大小合適,挑選的時候最起碼要看筆桿是否筆直、筆頭沾濕後是否能回籠成尖(不能參差不齊),大概在幾塊到十幾塊錢的筆都可以;墨汁用「一得閣」的吧,有很濃郁的墨香,大概中瓶,價格也不是很貴,寫出來的墨色卻比別處要好;紙選用毛邊紙(黃色有「米」字格的,看起來像手紙,中間還夾雜草),毛邊紙論「刀」賣,一刀大概有80~100張,便宜又多,很適合初學者練習;毛氈子買一小塊就好,大概長寬一米就夠了。
第二,先莫急寫字。鋪好筆墨紙氈之後,在毛紙的「米」字格中畫圈和花。所謂「圈」就是從米字中心點出發,像「波板糖紋路」一樣一圈圈往外繞,畫出的圈盡量保持「筆畫均勻、筆畫間均勻、圈數多」;所謂「花」,是順著「米」字格的八個支線依次畫花瓣,但記住是按「8」字型筆畫順序(若是不太懂就自己捉摸下或問下身邊會的朋友)。這兩種是基礎的基礎,練習筆桿。
第三,明確要寫什麼字體、哪家字體,然後購買字帖。入門的話,有人說用隸書有人說用楷書,我建議還是用楷書,楷書是打基礎磨練心智之用,練好了楷書,其他都是他的變體或比他易學,但需說明的是要想將楷書寫的登峰又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初學所用是柳公權的《柳體》字,因為上面有詳細的筆畫順序和構造,以及每個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很容易模仿。但不知現在是否還有的買,你去找找看有沒有類似的字帖。
做到以上幾步,應該算是入門了,等楷書練差不多,就可練習隸書、篆書、行書、草書等一系列字體。最後是對「書法」的理解,在這一點上小生還沒悟透,您也可以查看一些書法家們的書法講解視頻和相關資料。

⑹ 初學者怎樣練毛筆字

學習方法:

1、描摹

執筆姿式:五指執筆法,首先用拇指與中指緊夾住,手掌中的空閑位置要有像4厘米左右的正方體的位置,然後用無名指和小指自然的放在毛筆後面,身體挺直,手臂要離桌子有合適的一段距離。

常用方法:用薄紙(絹)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來的樣子去寫或去畫。描紅即是其中的一種方法。

2、臨寫

習書者對照書法原帖,在另外一張紙上盡可能和原作模樣一模一樣的書寫出來。

臨寫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許多愛好書法的人遲遲未能邁入書法聖殿的大門,就在於他們沒有掌握科學的臨寫方法。

3、背臨

多次臨寫之後,根據頭腦記憶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書寫出來。

4、創作

依據不斷修正的背臨書寫習慣和書寫風格,重新選擇書寫內容及表現風格,寫出來的新作品。

5、書寫姿勢

學習書法姿勢正確與否很重要,尤其是初學書法的青少年,正值身體發育時期,養成不正確的姿勢不僅難於改正,影響書法的進步,而且會影響骨骼以及眼睛的健康。所以學習書法姿勢一定要正,即頭正、身正、手正。

(6)怎樣寫毛筆行書視頻擴展閱讀:

文房四寶

1、毛筆

毛筆的筆桿一般用竹管制,講究些的用斑竹管制,也有用犀牛角、象牙或金銀制的,那就是工藝美術品了。

2、墨

墨的出現很早,《述在書法纂》上說:西周邢夷始制墨,說是煤煙所成,卻是西漢以後的事。其原料不同,可分為油煙墨、漆煙墨、松煙墨,分別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燒的煙炱,加黃明膠和麝香、冰片等製成。南北朝時易州的墨和剡縣的紙很有名。

3、紙

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西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現了麻制的紙,但很粗糙。自漢以來,現留存於世的書畫,均以桑皮紙(又稱漢皮紙)書畫,東漢蔡倫採用多種原料和改進制紙方法,使紙的質量和產量都大為提高。

由於紙的廣泛使用,晉安帝才下令廢除了自古沿用下來的竹木簡,把歷史推進到全面用紙的時代。唐代的造紙業非常發達,宣州出宣紙,江西臨川出薄滑紙,揚州出六合箋,廣州出竹箋等,都是上等品。

4、硯

硯,在西漢時期即已使用,湖北荊州鳳凰山西漢墓出土了硯,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毛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