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軟體 » 老中醫談怎樣才能長壽的視頻
擴展閱讀
近視眼散光有哪些原因 2025-08-23 09:33:00
電腦屏幕的廣告怎樣關閉 2025-08-23 09:02:27

老中醫談怎樣才能長壽的視頻

發布時間: 2023-03-31 14:56:05

『壹』 名老中醫談養生 教你如何長壽

曾任甘肅省中醫院院長、甘肅省針灸學會會長等職。著名針灸專家、主任醫師,有隴原神針之稱。張老年已八旬,卻鶴發童顏、思維敏捷、耳聰目明、步履穩健,至今仍堅持帶徒傳藝、治病救人。岩慎升張老曾患過數次重病,並經歷過三次手術創傷,但身心依然健康。張老養生講究調攝心神、運動肢體、生活規律、無病預防、節欲養神,他的養生方法頗值得我們借鑒。 一、調節心神,保養正氣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受自然環境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外界因素的刺激可以導致七情變化而發生疾病。人不可能與世隔絕,關鍵是如何正確對待外界環境對人的影響。我認為只有注重精神調攝,才能保持人體正常協調的生理活動,這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環節。所以心理上保持平衡、精神上保持樂觀,節制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祛除不正常的慾望和名利思想,使真氣充盈內守,就可減少疾病。 遇事不怒,笑口常開,是大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我性格暴躁,對看不慣的事易發火動怒,但多採取節怒的辦法,以免怒而傷肝。為了將往昔的憂愁變得淡漠,擬在早晚做太極氣功,以使意守丹田,排除雜念,保持心神寧靜,真氣內存。茶餘飯後看電視、聽廣播、欣賞音樂、京劇等,以消除精神緊張,驅粗老散愁悶。 二、運動肢體,疏通筋脈 我自幼形瘦體弱多病,14歲拜師學醫,17歲練氣功和拳術。後因體質虛弱,根據老師指點,除堅持練氣功外,主要是練太極拳、太極劍。為保持功力,幾十年如一日,堅持早晚各練半至1小時的氣功、太極拳、太極劍。這就是我延年益壽的原因。 運動保健就是經常活動,但要保持勞而不倦、動而有節。我的保健格言是勤動身康健,常樂壽自高。我除了早晚堅持鍛煉外,平時經常外出活動,如上街買菜、孝運飯後散步等,就是在病中或手術後體弱眩暈不能戶外活動時,也採用練氣功、室內活動、用手按摩腹部的辦法來促進胃腸的活動,以助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三、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我一日三餐很有規律,飢而食、渴而飲,進食細嚼慢咽,細心品嘗食物滋味。飯前不生氣,飯時少說話,不暴飲暴食、恣縱口腹。飲茶是我的嗜好,喜歡茉莉花茶。我認為清晨飲茶可醒、提神,飯後飲茶可除油膩助消化。我反對食後睡卧的不良習慣,飯後當漱口、散步,用手按摩腹部。 四、無病預防,有病早治 我主張安不忘危、無病先治、患病早治。初生小病當及時治療,切勿存在僥幸心理,一旦發生大病更應積極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不可思前想後、顧慮重重而增加思想負擔,加重病情。有病早治要合用葯,切勿無病用葯、小病大治和濫用補葯。素日無病,只要注意養生保健就可以了,不必妄用葯物。 五、節制性慾,養精益壽 性慾無度是養生之大戒。只有節欲遠房幃,才能保精固腎,利於健康長壽。節欲並非違背生理需要而獨房。夫妻恩愛,和睦相處,相互關照,少生優育是有益於身心健康的。老年喪偶,生活不便而孤獨,再婚是很有必要的,既有益於精神上的寄託,又有益於健康長壽。

『貳』 如何長壽

長壽
長壽life prolonging
chang shou
壽命長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長壽民謠

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

鼻常揉,腿常支,面常擦,

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

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語,

飲勿醉,色勿迷。

心常靜,骨力勁;脊樑直,

腸胃凈;耳目清,神跟定;

腰腿健,精魄正。

夙光好,夜寂早;早餐好,

晚餐少;讀讀書,看看報;

常笑笑,莫煩惱;勤為福,

恆常要;忙到老,壽到老。

少肉多菜;少糖多果;

少煩多眠;少衣多浴;

少言多行;少鹽多醋;

少食多嚼;少 怒多笑;

少欲多施;少車多步。

少煙多菜;少酒多水;

早睡早起,鍛煉身體;

季節變換,及時更衣;

煙酒嗜好,應當禁忌;

食不偏愛;搭 配合理;

襟懷坦盪,長壽無疑。

長壽有可能源於基因突變

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百歲以上的老人有一種共同的基因突變,科學家表示這一發現有助於找到減緩人類老化的方法。
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百歲老人在線粒體DNA上出現相同突變的幾率比其他人高5倍。分子生物系教授阿塔爾迪博士說:「突變改變了線粒體DNA復制的起始點,也許能夠加速DNA的復制,從而使得個體能夠更快地更換受損的DNA分子。」換句話說,在復制的過程中,這些分子受氧化損害的影響可能要小一些。因此,具有這種基因突變的人會更加長壽。
線粒體DNA位於線粒體內,只通過母親傳給後代。線粒體能夠獲取代謝物氧化後釋放的能量。
阿塔爾迪博士表示,他們現在正在進行進一步的試驗研究,以確定這種基因突變確切的生理後果。

以長壽為年號

1、長壽(692年四月—694年五月)是武周武則天的年號。

2、長壽(769年-779年)是南液悉詔閣羅鳳的年號,共計11年。

重慶市長壽區
長壽區(原長壽縣)位於重慶市東部,是一個古老文明的縣。縣名的由來,傳說紛紜,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間,有一位狀元及第官拜當朝的宰相,一次下鄉察訪民情,路過雙龍場,(一說是路過新市鄉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見酒店對面一家庭院張燈結綵,鼓樂齊鳴,笙歌不輟,人來客往,十分熱鬧,正待問個究竟。卻見一位老翁,滿埋埋核頭白發,銀須齊胸,年約九十有餘,來店沽酒,自稱是給爺爺做壽。這位宰相聽後,興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問道:「令祖父高齡幾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滿一百五十歲」。宰相越發驚奇,正欲細問,又見一個年約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來到老翁面前,口稱爺爺,給你送來雨傘。片刻,又有一個兒童蹦蹦跳跳歡天喜地前來,稱送傘者為爺爺,要他回去拜壽行禮。宰相在這里再也按捺不住,於是親赴壽翁家祝賀,賓主動寒暄中,主人察顏觀色,深感來人談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寶,請其題詞留念。宰相亦不推諉,接過筆來,龍飛鳳舞地寫下「花眼偶文」四個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請教,宰相便以每個字為句首,寫下四句詩:
花甲兩輪半,眼觀七代孫;
偶遇風雨阻,文星拜壽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門生門生天子」。主賓們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當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師,大家不由肅然起敬。
這位宰相通過察訪,了解到這個古老文明的樂溫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彎掘,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風淳樸,熱愛勞動,百歲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從是年九月開始,遂改樂溫縣為長壽縣。
這個美妙的傳說,歷經數百年,至今民間還繪聲繪色盛傳不衰。但此事畢竟是傳說,沒有事實根據。 長壽縣名究竟由來如何?要從長壽縣的地理沿革說起。根據重慶簡史記載,在戰國時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東部一帶處在氏族部落階段,缺乏詳細的文字記載,無法查證。按長江所經之地,長壽周圍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況判斷,長壽屬於枳。有巴、枳、魚等氏族。巴:其地在今重慶附近;魚:其地在今奉節區;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鄉,氏族部落時期,長壽屬枳,隸屬巴國梁州。 秦始皇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長壽縣域屬巴郡的枳縣。《正義》枳:「今涪州城,為秦枳縣,在江南」。《龔志》雲:「枳轄今涪陵,長壽等縣地」。縣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鄉。西漢、東漢、三國蜀漢以及西晉時期,長壽縣屬枳縣部份,隸屬涪陵郡。東晉(公元347--420年)時期,晉桓溫平蜀,以舊枳縣為涪陵郡治,而遷巴郡之枳於鄰溪口(今江北區洛磧鎮),長壽區域仍是枳縣一部份,隸屬涪陵郡。南朝、西魏、北周時期,枳區隸屬巴郡,直至隋朝開皇初廢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樂溫縣(即今長壽區域),隸屬涪州。「因其地常溫,禾稼早熟,民樂之」,故定名為樂溫縣。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夏,都重慶。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將樂溫縣改名長壽縣。以縣北有長壽山,居其下者,多長壽老人,因此得名。《明志》:長壽「府東少北,洪武二年置」 縣城仁和場灌灘寺。明天順中,知縣時順始遷縣城於銅鼓坎,下則瀕臨長江,外環以深濠。萬曆年間,不幸中火,知區王來舉重修。崇禎末年,復毀於農民起義軍。清代康熙六年,知縣余鈺復移置於鳳山,以石修砌成垣,辟有四門:東名「迎暉門」;南名「安慶門」;西名「集鳳門」北名「拱辰門」。八年功竣。至此,長壽縣城規模始具,人稱「鳳城」,直到今日。
直至現在,長壽區同樣也不負長壽之名。到2004年末,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到14.1萬人,占總人口的12.8%,已超過國際通用人口老齡化起點(7%)的標准線。 假若你來到長壽區的協信廣場上,可以很驚奇的發現,整個廣場上大多數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讓人感到溫暖的風景線。

長壽有關的人物記錄:
歷史上最長壽的女人:有確鑿文件證明的、有史以來最長壽的女人是法國的詹妮·路易·卡門(Jeanne Louise Calment)。生於1875年2月21日,死於1997年8月4日,享年122歲164天。
歷史上最長壽的男人:是日本人的泉重千代,生於1864年6月29日,死於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歲237天。
目前在世的最長壽的人:一名黎巴嫩名叫哈米達-穆索爾瑪尼的婦女的個人文件表明她出生於1877年,今年已經128歲,這使得她有望成為世界最長壽之人。
有證書的最長壽的人之一:我國四川省樂山五通橋120歲的杜品華老人,在2002年116歲時,獲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頒發的證書,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有證書的最長壽的人之二:2005年,《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宣布當時114歲的波多黎各公民埃米利亞諾·梅爾卡多-德爾托羅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人,今年的8月21日他在位於波多黎各伊莎貝拉鎮的家中度過了115歲生日。
據說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中國的一位老中醫,名叫李清雲,是一位素食主義者,據說他出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享年256歲。
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出,不管是活著的,還是已經死了的,到目前為止,沒有確切的資料表明誰是最長壽的人。

紋飾
傳統吉祥紋樣。紋飾以一圖案化的長壽字構成,意人長壽。亦有增長其兩邊或四邊筆劃的,稱「長腳壽字」,亦寓長壽之意。

長壽文化名人集合:
歷來有不少名人因在其短短的一生中迸發出驚人的能量而被後世人所銘記,其實,歷史上偉大的名人也有許多人是非常長壽的,並且在成就上毫不遜色,其中的一些更因其長久的人生軌跡獲得了額外精深的思索結論以及遲來的成績。這里謹羅列活過耄耋之年的名人以覽於諸位:

伏尼契 1864-1960 因《牛虻》而聞名於世的愛爾蘭女作家
毛姆 1874-1965 英國著名作家,《月亮與六便士》系其代表作
蕭伯納 1856-1950 英國諾貝爾獎得主,著有《人與超人》、《巴巴拉少校》
海倫·凱勒 1880-1968 20世紀最偉大的殘疾人,傑出的勵志作家
阿加莎·克里斯蒂 1890-1976 作品印數巨多的女偵探小說家
葉芝 1856-1939 愛爾蘭諾獎得主,少見的長壽詩人
雨果 1802-1885 19世紀法蘭西浪漫主義的領袖人物,《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享譽全球
布豐 1707-1788 法國博物學家,對近代科技小品的創作影響極大
托爾金 1892-1973 頂級魔幻史詩《指環王》的作者,一系列賣座影片以之為藍本
列夫·托爾斯泰 1828-1910 古今文壇的不二巨匠,俄羅斯文化的良心
貝克特 1906-1999 荒誕派文學的締造者,憑《等待戈多》叩開諾獎大門
尤奈斯庫 1912-1994 荒誕派的代表人物,《禿頭歌女》的確不同凡響
莫里亞克 1885-1970 讀過《在路上》一定不會對他陌生
歌德 1749-1832 一部《浮士德》可以寫60年,不進名人堂都難
黑塞 1877-1962 德國作家,《荒原狼》為他贏得諾獎
伏爾泰 1694-1778 啟蒙運動的主要領導者,影響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
紀德 1869-1951 《偽幣製造者》的製造者
丘吉爾 1874-1965 戰爭鬼才也是文學天才,諾獎得主
哈代 1840-1928 無名的裘德使他成名,英國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
華茲華斯 1770-1850 英國浪漫詩的先驅
綏拉菲摩維奇 1863-1949 魯迅曾翻譯的《鐵流》即出自他的筆下
索福克勒斯 公元前496-公元前406 終結了埃斯庫羅斯的壟斷,永遠的悲劇之父
柏拉圖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希臘三賢之一,客觀唯心的忠實推導者
阿瑟·米勒 1915-2005 以《推銷員之死》為人所知的劇作家,很難把他同夢露聯想到一塊
泰戈爾 1861-1941 印度全能型天才,中國人民的朋友,諾獎實至名歸
博爾赫斯 1899-1986 作家中的作家,短篇《小徑分岔的花園》比他本人更有名
杜拉斯 1914-1996 偉大的情人就是那種64歲還能令24歲大學生拜倒其下的一類人
索爾·貝洛 1915-2005 諾獎青睞美國人,《洪堡的禮物》
巴金 1904-2005 著作等身的一代文學家,他的認識超越了歲數
冰心 1900-1999 其詩取道於詩哲泰戈爾,卻比後者活得更長
馬哈福茲 1911-2006 在埃及,他讓人想到太陽
萊辛 1919- 新科諾獎得主,敢說敢做的奇女子,08年到處都是她的小說
塞林格 1919- 不會不知道《麥田裡的守望者》吧
哈利 1921- 2008 黑人作家,描述黑人成長史的《根》同《飄》齊名
羅布·格里耶 1922-2008 新小說的創始人和代表,電影大師,《橡皮》已入經典名著之林
約翰·布萊恩 1922- 憤怒的青年同樣可以作出絕佳的成就,不幸被文學獎遺漏
米開朗琪羅1475-1564 好吧,他始終堅稱自己只是一名雕塑家(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之一)
提香1490-1576 他畫板上的裸女比你在浴室里見到的還多
畢加索1881-1973 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話題百出的藝術家
斯陀夫人1811-1896 寫一本書引發一場戰爭的小婦人
光未然1913-2002 激情四射的現代詩人,我們講《黃河大合唱》好比講一段傳奇

『叄』 請問如何健康長壽 老中醫王嘉麟講述養生奇方

國家級的老中醫王嘉麟老人在88歲的時候還在出診工作,他是如何健康長壽的呢?一起去跟小編探究一下老中醫的養生之道吧鎮空! 怎麼才能長壽 耄耋之年,一頭鶴發,耳聰目明,面色紅潤;單腿站立,雙臂上舉,身不晃腿不抖,一站就是三五分鍾;每周兩三次從北海公園後門進前門出,觀景散步兩個多小時。他就是國家級名老中醫——88歲的王嘉麟老人。 如今,王老退而不休,仍然堅持每周在北京中醫醫院出門診,並親自為患者做手術,且眼不花、耳不聾、手不抖,這都要歸於他多年來堅持的調養之功,以致「今日受用,明日得益」。 88歲高齡仍在出診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王老又來到他熟悉的診室。作為北京中醫醫院的肛腸病專家,他在這里已經工作了近60年。雖然王老早已退休,但仍然堅持每周來醫院出診兩天,每次他來的時候,診室門口都早已排滿慕名而來的患者。王老出身於中醫世家,17歲便隨父學醫,之後又師從名醫學藝,醫技日漸成熟。1956年北京中醫醫院建院時,他第一撥進院參加工作,成為醫院肛腸科的創始人之一。現在他還是國家人事部、衛生部、中醫葯管理局評選認定的國家級百名老中醫之一。而與他前後腳參加工作的同齡人,有不少已相繼去世,可王老除了堅持出診、帶徒、查房、手術外,還擔負著肛腸學科帶頭人的重任,為祖國醫學事業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堅持幾十年的養生之道 王老在十多年前患了冠心病,三天兩頭住院,74歲時還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好汪,但他僅用了兩個月就恢復如常,坐診桌旁,著實令人贊嘆。問起王老的調養秘訣,老人家笑著講出了自己的養生之道。 心境恬淡虛無。王老推崇「恬淡虛無」,認為養神要保持情緒穩定,不奢望榮華,不貪圖享樂,對人以寬容為懷,多做善事,使身心接受良性刺激,有利於健康。王老說自己一輩子都沒有和人生過氣,並將自己的養生之道總結為四個字:惠、氣、和、暢,即做到「對同事幫、對朋友好、對家人疼、對病人愛」。 在徒弟眼中,王老在對待榮譽、地位、家庭和各方面的人際關繫上都尊崇著「恬淡虛無」觀,不因外物而勞心,不因私念而勞神。早年間,同事之間為評先進、漲工資、晉職稱產生爭議,王老總是站出來「和稀泥」,勸大家退一步,凡事「和為貴」,是醫院里有名的「和事佬」。在幾十年的行醫生涯中,他不恃能、不恃老、不恃強;遇事不急不慢、不躁不亂;面對變化,不慍不怒、不驚不懼。 王老在生活中氣定神寧,總是樂呵呵的,舉手投足間,透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悲憫仁愛。每當在街上碰見熟人,無論是老領導還是老病號,他都會停下腳步頷首抱拳,對於熟人的問好,總是笑著回一句「托您的福!」 王老說,人生不可能處處順心、萬事如意,千萬別和自己較勁傷神,健康是最大的事。「淡泊名利、樂觀豁達」的恬淡虛無精神,也讓王老顯得面色紅潤、精神矍鑠。 堅持氣功「六字訣」。王老在實施了心臟搭橋手術後,根據自己的年齡和體力,制訂了一套調養計劃:在控制飲食、降低體重來減輕心臟負擔的同時,自編了一套「六字訣」氣功,持之以恆練習,以調順體內氣血。 六字訣是一種吐納法,通過呬(音si)、呵、呼、噓、吹、嘻六種吐字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來牽動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並配合肢體動作來調整呼吸。六字分別與臟腑對應,噓御襪瞎對應肝,呵對應心,呼對應脾,呬對應肺,吹對應腎,嘻對應少陽三焦。動作在注重呼吸吐納、吐氣發聲的同時,配合了科學合理的動作導引,內調臟腑,外練筋骨,共同達到養生康復作用。每日晨起,王老都會推開窗戶,對窗靜心練習。同時,選擇「金雞獨立」站功進行肢體鍛煉。

『肆』 人怎樣才能健康長壽

1、每天運動15分鍾:多活3年

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每天只需鍛煉15分鍾,平均可延壽3年,死於癌症的風險可降低10%。

鍛煉方法:

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包括步行、騎車、玩耍、幹家務、爬樓梯以及各項體育運動等,推薦的中高強度運動有快走、慢跑、騎自行車、坦握跳交誼舞等,高強度運動例如跑步等。

2、每天一把堅果:多活3年

堅果是植物的精華部分,對人體生長發育、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有極好的功效。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BMC Medicine上的研究發現,每天20克堅果(相當於一把左右)就能夠降低個體近30%患冠心病的風險、5%的患癌風險以及22%的早死風險,常吃堅果的人,比一般人多活2.9年。

食用方法:

堅果的種類不限,可以是核桃、花生、松子、杏仁、腰果等,早餐時吃最好,但不要多吃,每天最好別超過30克。

3、鍛練握力:多活2年

一項研究顯示,握力最強的人,可比握力弱的人多活2年2個月,並且,握力最弱者在跟蹤調查期間的死亡風險比握力最強者高67%。握力可以很好地反映全身的力量狀況,握力大的人骨密度更高,握力減退則預示著心臟病、中風等嚴重疾病的幾率會更大,預期壽命也會隨之縮短。

鍛煉方法:

握力與其他肌肉力量一樣會「用進廢退」,需要練習才能提高。提高握力姿悶有很多途徑,比如:

隨身帶個握力器,空閑時練上幾下,或者通過杠鈴、啞鈴、引體向上等進行力量鍛煉;進行握拳運動:將雙手緊握成拳,全身同時稍稍用力,然後放開,重復進行50~80次,每天早晚各做1次;羽毛球、網球等運動,也能使手腕、手指更加靈活,提高握力。

4、保持「梨形」身材:多活10年

研究發現,擁有「梨形」身材(即腰部纖細、屁股較大)的人,其壽命要比「蘋果形」身材的人長壽近10年,挺個大啤酒肚的30歲男性要比腹部平坦的男性少活近17年。

檢測方法:一條帶子測你胖不胖

首先用一條帶子測量出你的身高,然後將帶子對折,看看對折後的帶子是否能輕易環過你的腰,若不能,則為肥胖。

5、拉筋運動:多活10年

中醫講:「筋長一寸,壽長十年」,意思是:筋骨好了,能增強身體免疫力,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這種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拉筋對健康的好處卻不言而喻,它可以鍛煉人體經脈,使人經脈暢通,精力旺盛,預防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症。

拉伸方法: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日常小動作,對手臂、肩頸、腰部、腿部等全身各部位進行筋骨拉伸,從而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具體鍛煉方法,請參考圖文:筋長一寸,壽長十年!9種「拉筋」方法,一看即會)

6、天天微笑:多活7年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研究發現,愛笑的人平均年齡是79.9歲,而不愛笑的人平均壽命只有72.9歲。微笑可以使人產生更多的保護性荷爾蒙,調節血壓,減小壓力,增強免疫系統。具有幽默感的人當患上重大疾病時被治癒或好轉的可能性讓冊慶比其他人要高出30%。

訓練方法:

某醫院建議病人「每天必須笑15分鍾」,一所療養院,則研究出了一種「笑劑」治療,即每天有計劃地為療養者讀1~2篇幽默小說或看一幕小型喜劇,使療養者每天都微笑幾次。

『伍』 人類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有一個樂觀的心態,有健康的飲食,這些都是能夠保證我們長壽的前提。那麼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呢?長壽吃什麼食物好呢?今天三九養生堂的小編就來向你介紹老中醫是如何說長壽的秘密的,一起來看一下吧。


和揉腹、推背一樣,擦胸也是我國的傳統養生方法之一。


每天適時的擦胸,不僅能夠調節人體內的胸腺素,而且還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的,特別是對於老年人效果更佳。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中心李躍華教授說,擦胸的方法比較簡單,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均可。


在溫暖的室內,身穿單衣或赤膊,不要穿著胸前有扣飾的衣物,雙手互相摩擦稍熱後,用左手掌輕輕按在左乳左側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擦至右下腹,然後再用右手掌從右乳上方,斜推擦至左下腹,如此左右交叉進行。


一上一下是一次,然後一共要推擦30次左右就可以了,在每天早晨起床之後和晚上睡覺之前各做1次,當然,咋子吃過午飯之後也可以加做一次。


另外,保持信仰或友誼讓生活更充實。和好朋友在一起分享快樂,能夠獲得集體感和歸屬感。隨時享受生活的樂趣,是關鍵的長壽秘訣。

『陸』 臨沂一老中醫行醫80多年,如今103歲看病分文不取,他怎樣做到長壽的

臨沂一老中醫行醫80多年,如今103歲看病分文不取,他怎樣做到長壽的?

一、臨沂一老中醫行醫80多年,如今103歲看病分文不族拆取是怎麼回事?

山東當地有一位今年已經103歲的老中醫,但是這位老中醫看起來卻給人只有70多歲的感覺,這位老中醫在一生當中都在義務的給周圍的人看病,並且堅持就是85年的時間,這位老中醫主要是給一些女性看婦科病的,在他這兒看病的人不需要花錢,就能夠得到他非常認真的診療,對於這位老中醫不收錢看病這件事情,很多人都非常的驚訝,其實這位老中醫是有退休金的,光是每個月的退休金就有1萬多塊錢,所以他本身並不缺錢,就想著做一些好事,因此,他就一直堅持免費給大家看病。


『柒』 90歲老中醫的肺腑之言:常灸足三里穴,這個長壽方法你真應該知道

           灸取於火,火性熱而屬陽,喊唯其性走而不守,善入臟腑。灸條或灸炷用艾絨製成,取其辛香之性,以通十二經絡,理氣和血。古人用灸法來治療疾病的記載很多,灸的作用不但能治病,而且對人體有突出的保健作用。過去有「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幹」的名言,意思是要想保持身體健康,就要經常灸足三里穴,使該處常有灸瘡。因古代多用直接灸,灸後要發灸瘡,故有三里常不幹的說法。

         我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證明艾灸足三里穴,確有扶正祛邪、益壽延年之功。如患有「心痛」證(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經過每日隔姜灸足三里穴三壯,10天後疼痛的發作次數明顯減少,長期施灸後,不但使「心痛」症狀消失,且能恢復正常工作。一哮喘病患者,每至春秋兩季即哮喘發作而住院治療,已五、六年,經用隔姜灸足三里穴之後,至春秋季節,發作明顯減輕,不但不需住院治療,而且能堅持全日工作。

        筆者已過耳順之年,進人老年人行列,雖能堅持工作,但在工作之餘,即感全身疲倦乏力,如再參加其他腦力勞動或社會活動,則有力不從心之感。經用隔姜灸足三里穴,3個月左右,自覺體力明顯增強,在工作之餘,不但能用較多的時間讀書、備課、參加社會活動不感到疲倦,而且睡眠、飲食亦較灸前香甜,且精力充沛不易感冒,說明灸法有補陰益陽、通暢經脈氣血的作用,使逆者得順,滯者得行。

       足三里穴是胃經的下合穴,「合治內府」, 有扶正培元,袪邪防病的作用。《千金方》記吵物載「灸五百鄭碰培壯,少亦灸一二百壯」。灸之可使身體陰陽平衡,收到祛病延年之效,即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之謂。

       當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的7.5%。人口的平均壽命,已由解放初的35歲,增至70餘歲,而且可以預期,這種遞增率還將不斷提高。衰老是不可抗拒的,然而延緩它的進程則是完全可能的。如能堅持應用祖國醫學中的保健灸法——隔姜艾灸足三里穴,確能使老年人延緩衰老,健康長壽。

艾灸=長壽

       在古代的日本東京(古稱江戶),每建成一座新橋,都要邀請年齡最高的長者第一個踏橋渡河。有一年(德川幕府時代),江戶的永代橋建成之後,依照習俗,三河國的174歲的萬兵衛第一個「初渡」。在舉行「初渡」的儀式上,德川將軍(當時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問萬兵衛有何長壽之術。萬兵衛答道:「這事不難,我家祖傳每月月初八天連續灸三里穴,始終不渝,僅此而已。我虛度174歲,妻173歲,子153歲,孫105歲。」

        德川聽後,很是感慨,而三里穴這個長壽穴也因之膾炙人口。在氣候寒冷的日本北部,人人都喜歡灸足三里作為補身長壽之術,有「勿以不灸足三里者為伍」和「不灸足三里勿作旅人」的說法。

『捌』 50歲之後,老中醫建議:盡量做到這4個懶,將比別人更長壽

人人都渴望能夠長壽健康,安安穩穩過一生。可是人類的生命終將有限,但是我們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讓我們活的更自在,更健康。所以養生,是現在很多人都在追求的。 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的新陳代謝也會逐漸的減緩。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的保護好我們的身體呢?老中醫建議大家做到一下幾點,對我們有很大幫助。 1、吃飯懶 顧名思義,就是在吃飯的時候不要再吃那麼多了,50歲以後的人,細胞更迭速度已經減慢,消化系統也桐旅沒年輕時那麼好,所以我們只吃到七分飽就好,不要讓身體承載太大的負擔。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維持一個最佳的狀態。 2、懶得生氣 相信很多人在年輕時脾氣都是相當暴躁的,當我們老了以後,一定要改改了。因為在生氣的時候,我們的血液會流動的比平常快,這會對我們的心臟造成壓力。很多長壽的人里,他們是很少生氣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最佳的狀態。 3、起床懶 當我們老了以後,睡眠的質量和就會下降。睡眠能幫助我們消除疲勞。年齡大了之後,我們盡量做到起床的時候賴一下床,等到意識清醒之後再慢慢起床,這樣會讓我們的心態得到很好的調整。 4、懶得久坐 不管是年輕人指畢還是老年人,都會有久坐的習慣。老年人的身體比較僵硬,血液循環也較慢,而且血管也不同程度的萎縮。當我們經常起來走動後,能加快血液的循環。久坐的話會引起靜脈硬化,對腰椎也形成壓迫。 所以,養生都是從一些小事慢慢積累的。只有堅持不懈,自己的身體才能比別人更局逗凳健康。今天的知識大家都學會了嗎?是不是很簡單呢?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