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軟體 »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視頻
擴展閱讀
胎兒腦積水是什麼原因 2024-05-17 15:00:45
血液凝固快是什麼原因 2024-05-17 14:31:40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視頻

發布時間: 2023-03-31 22:59:34

1. 百家講壇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孔子的大學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孔子的大學
演講人:鮑鵬山
講師簡介:上海電視大學中文系教授
內容簡介:孔子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專家。可是「六藝」是當時讀書人的必修課,孔子不可能因為精通了六藝就被後人尊稱為聖人。那麼學有所成的孔子又做了什麼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呢?通過鮑鵬山老師的講述,我們知道孔子在沒有成為聖人之前,他也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的童年也和所有的孩子一樣,也是好玩的,而且《史記》上也明確記載了孔子的一個玩具,那麼孔子小時候的玩具究竟是什麼呢?鮑鵬山老師憑什麼說通過這樣一個玩具,就能看出孔子的智商極高?
全文:
在上一講我們講到孔子經過刻苦學習,他終於成為六藝專家,禮、樂、射、御、書、數。這實際上就是,當時如果你要進入政界,進入體質,要為社會服務,那麼你必須學這六個方面的專業技能。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實際上,孔子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表現出了對於禮樂文化的一種非常濃厚的興趣。
就是孔子在幼兒時期,自己玩游戲的時候,經常陳俎豆,俎實際上就是一個祭器,禮器。自己把禮器擺在那個地方,然後自己在那兒裝模作樣地拜,這就是他的游戲,是他的愛好。後來清代有一個叫鄭環的人,他寫過一本書叫《孔子世家考》
聖母當然就是顏亂宴宏征在了,孔子是聖人,孔子的母親就叫聖母。那麼這個母親要給孔子買一點玩具吧,她買什麼玩具呢?她買的就是禮器。把禮器買回來,讓孔子玩,玩著,玩著,祥掘他就成了禮樂方面的專家了。孔子成人以後,他對禮樂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對於這種嘩冊人類和平,和諧的一種追求,跟他早年的游戲有很大的關系。他後來在衛國,有一次衛靈公就問他一件事情,衛靈公說,孔先生,你能不能講一講軍隊在前方,在戰場上如何排兵布陣。孔子說,你如果問我俎豆之事,我是學過的,你問我戰爭之事,對不起,我沒學過,我不懂。他很巧妙地,很委婉地拒絕了跟衛靈公談怎麼打仗的事情。他認為一個好的統治者,應該首先想的是維護和平,讓人們安居樂業,而不是窮兵黷武。這樣的一種對禮樂文化對和平的愛好,跟他母親早年的培養有關系。孟子的母親這樣教育孟子,這個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孔子的母親這樣教育孔子我們不大清楚。根據孔子後來的這種人格的建立發展,我們可以看出來,這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母親。而且從孔子那麼小就對禮樂文化感興趣,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孔子這個人早慧,並且智商極高。為什麼這么說?因為一個人對什麼東西產生興趣跟他的智商有很大的關系。
美國有一個專門研究智商問題的專家叫查爾斯.麥瑞,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名叫《鍾曲線---在美國社會中的智力和階層》從2007年開始,他在《華爾街日報》連續發表三篇文章,他講到這樣一個問題。他說,越是水平高的學校,學生的興趣就越抽象,越沒用。我經常碰到學生問我,你講的這個有用嗎?我們學這個有用嗎?有時候我很生氣,我找不到原因,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老問這個問題,後來我知道了,因為這是智商有限的表現。智商有限的人只對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感興趣,他不會對抽象的東西感興趣。智商有限的人不可能對柏拉圖感興趣,不可能對孔子感興趣。那我們如果從這個理論來看一看,孔子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對禮儀這樣的事情發生興趣,因為這個東西很抽象,能對抽象的事物感興趣,一定是智商極高的人。所以說,孔子最終能夠有這么大的成就,那也是有天賦的。天賦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孔子憑著自身的天賦以及刻苦的學習,精通了傳統儒業的六藝,用今天的話來講,通過了公務員的考試,並且成績極其優異。那時候沒有考試,沒關系,口碑,大家平時對他的觀察,這都可以證明他在這方面已經沒有問題了。他得到了魯昭公的承認,魯昭公給孔子送魚來了,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有了魯昭公給孔子送魚,接下來孔子要步入仕途那就非常容易了。
解說:學有所成的孔子和當時「學而優則仕」的讀書人一樣就要踏上仕途了。那麼初入官場的孔子究竟做了什麼樣的官?孔子又幹得怎麼樣呢?
魯國的執政上卿季平子聘請孔子到他家去做家臣。要知道,三年前季平子在家裡舉辦宴會招待士族子弟,孔子去可是被趕出來的,現在,季平子聘請孔子到他家去做家臣,在大夫家裡做家臣,那是士做官的第一步。孔子在季平子家裡做了什麼樣的官?官不大,第一個官就是委吏,就是倉庫保管員。過了一段時間,大概一年以後做乘田,就是畜牧管理員,管理牧場。我們說孔子這兩個職務都做的很好,司馬遷說做委吏的時候,料量平。做乘田的時候,畜番息。做倉庫保管員賬目很清晰,管理牧場的時候,牛羊的繁殖率比別人高。孟子說,孔子做委吏的時候,會計當,他用孔子的話說的。孔子在季氏做委吏曾說,做委吏會計當而已矣,做乘田牛羊茁壯長而已矣。賬目清楚就可以了,牛羊茁壯長就行了。無論是做一個倉庫保管員還是管理一個牧場,實際上都不是很高的職務,但是孔子都能做得很好,做大事做得好,小事同樣做得好。所以我認為,漢語有一個詞特別好,這個詞叫什麼呢?「眼高手低」我們都傾向於把這個詞看成貶義詞,說一個人高不成,低不就的時候,就說他眼高手低,實際上不是這個意思,它說的是:
這是本意,干好你的本份活,受人之祿你就要忠人之事。你此時此刻在這個崗位上,你就要把這個活干好。你別說你是大才,你這個崗位不願意干,不願意干可以走,要干就一定要干好。剛出手的時候從最低做起,而且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去做。但是同樣不要忘了,你還有更高的目標,你不要做這個做上癮了,不知道天地更大,不知道還有更高的境界,那也不行。所以還要眼高,眼高就是不為眼前的一切所局限,明白自己還有更大的追求。所以我特別喜歡眼高手低這個詞。我們再來琢磨一下,孟子講孔子做這兩個官職時說的兩句話。
我們看這兩句話實際上是分了兩個層次:會計當,牛羊茁壯長,指的是手低。「而已矣」是什麼意思啊?是說我不在這個地方花更多的精力,我不會用更多的心思。為什麼啊?我還有更高的目標,孔子從來就沒有想到讓自己成為一個專業技術人員,他有一句名言叫「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是從事具體的某一個專業方面的工作,君子應該有更高更大的境界。如果說孔子僅僅為了謀生,謀仕,他現在已經做到了。他有官做,在魯國最有權勢的家族,憑著他的能力一直做上去,最終可以做到管家,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他完全可以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如果這樣,那就不叫「志於學」了,那隻能叫「志於仕」。既然如此,我們說「志於學」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就要講到孔子30歲之前,他學習的第三個境界,志於學的「學」,既不是謀生之學,也不是謀仕之學,而是大學。我們今天動不動就講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孔子所說的大學不是指這些專門的教育機構,不是指這些專門的教育實體。它是指一種學問,所謂大學,就是「學大」,學著讓自己大起來,你如果沒有學著讓自己大起來,你就是小人,大人就是君子,所以什麼叫大學,簡單地說:
大學不是培育你專業技術,不是培育你專業技術技能,大學是培養你的價值判斷力。孔子他講到他的「志於學」實際上是指這樣的學。
解說:孔子的志於學也就是孔子的「大學」之道,可是這個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究竟包含了怎樣的意義呢?孔子的大學之道對於今天的我們又會有哪些啟示呢?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有四本書特別重要,我們把它稱之為四書,第一本就是《大學》,《大學》的開頭就是:
所以大學之道是什麼?不是就業,不是成功。而是成人,不是為了一己謀生,是為天下人謀生。不是為了謀得自己一生的安逸,是要謀得天下太平,要臻全人類的福祉,所以我的理解應該至少有這三個內容。
這三句話就是大學之道,講到這兒我想起北宋有一個著名的理學家張載,張橫渠先生,他有非常有名的四句話,被人成為「橫渠四句」
作為一個讀書人,我每讀到這四句話,都非常非常感動,同時有非常非常慚愧,我們今天的讀書人有幾個人有這樣的心胸。我們總是在想著怎樣評職稱,怎樣能讓自己的級別更高一點,怎樣爭項目,然後拿到項目經費,我們總是想這個東西。可是我們的先人,我們讀書人的祖宗,他們曾經是仁以為己任,曾經把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看作他們至高無上的追求。
那我又覺得張載這四句話裡面如果再加一句就更好。因為這四句話里沒有講到自我,實際上儒家特別強調自我的修養。修身是儒家的一切所有學習目標的開頭一個最基礎的工作,修身然後才能齊家,齊家然後才能治國平天下。所以我覺得如果再加一句,為自我臻至善,那就更好了。那麼講到這里,我們簡單地對孔子志於學三個字做一個評價。志於學改變了中國文化史。為什麼這樣講?第一,一個人可以一輩子什麼都不做,專門用來研究學問,說明了什麼?說明學術研究,道義探討可以成為一個人的終生事業。我們以前總是要找一個職業,或者做工,或者務農,或者經商,或者做官。人類最初就是這樣,但是到了孔子志於學的時候,他告訴我們還有一種職業,既不務農,又不做工,還不做官,干什麼?就是志於學,就是進行學術研究,進行道義探討,我們說這是以前沒有的。所以從此以後,學術就有了獨立的價值和地位,不再是體制的附庸,道統開始獨立於政統,並且高於政統。我們現在講孔子了不起,他真的是改變了歷史,這是第一點。
第二,一個人可以從事如何具體的職業,專門從事學術研究,這證明知識獨立了,知識分子獨立了。再有第三點,志於學以後,知識分子也就不再是專家,不再是專業技術人員,擔當天下,擔當道義,這才是知識分子的使命啊!所以孔子帶來了儒這一個字內涵上的變化。我們現在講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實際上儒這個字在孔子之前早就有了,它是一個職業,所以叫儒,儒業。但是孔子以後,儒的概念發生了變化,儒從術士變成了六藝專家,公務員,價值承擔者。
解說:現在我們知道了,孔子的「大學」比起我們今天的大學實在是難多了。孔子的大學是要用一生來追求的。那麼在孔子眼裡的「大」和「小」 的區別究竟在哪裡?而孔子日後被尊奉為聖人,他成為聖人的秘訣又是什麼呢?
又一次樊遲(孔子的一個學生)問了孔子一個問題,問的也確實奇怪,《論語》上有記錄。按說樊遲也不算很笨,樊遲以前也問過孔子很多很好的問題,孔子還表揚過他,問的好啊,大哉問,好!但是這個問題確實問得很不好,問得莫名其妙,什麼問題呢?有一天他糊里糊塗地莽莽撞撞跑到孔子那去,老師啊,怎麼樣種莊稼。孔子大概給他搞糊塗了,冷冰冰地回答他,我不如老農民。樊遲還傻乎乎地問,既然你種莊稼不會,那怎麼種白菜?孔子說,我不如老圃,樊遲轉身就走了。樊遲一出門,孔子就說,小人哉,樊須也!這個小人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壞人嗎?當然不是,那是什麼,是沒出息,沒有境界,學的不是大學,學的是小學。學小學就是小人,學大學才能成大人。後來有人老是批評孔子這一段話,說孔子第一,輕視勞動人民。第二,輕視體力勞動。這都是胡說八道的事情,根本就不合乎邏輯。孔子辦的又不是農業學校,孔子辦的相對於青年幹部政治學院,你跑到那裡去問種莊稼,那你不是問傻了嗎?假如今天我們有的學生糊里糊塗跑到中科院問一個博士生導師,教授怎麼蒸饅頭,那人家不生氣啊!蒸饅頭你找一個小媳婦問問就可以了。樊遲走了孔子講了三個詞,禮、義、信。這是什麼?價值啊。所以我說孔子以後,士,讀書人不再是專業技術人員,他對社會的職責也不是,至少不單單是從事一些專業技術的工作。他的最高使命是價值承擔者,這才是把知識分子的最高使命給說了出來,也只有到了孔子,中國歷史上才第一次出現了真正的獨立的知識分子,這是孔子的偉大,這是孔子對我中華民族的巨大貢獻。
那麼我們說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一邊謀生,一邊堅持學習,向著人生和學問的深度和高度掘進。一個思想的大師,一個聖人就出現了。我們剛才講了孔子智商很高,但是僅僅有高智商行不行呢?孔子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特點,好學。孔子一輩子都在講,我不是生而知之,我就是好學。他60多歲了,在楚國北方邊境一個城市叫負函碰到一個叫葉公的人,葉公問子路,你老師是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孔子回來就埋怨子路,說你就告訴他我這個人
第一就是發憤忘食,什麼意思?發憤學習,忘了吃飯。又一次孔子感慨地說;
十戶人家這一個小地方,你要找一個跟我一樣很忠信的人,都能夠找到。但是很難找到像我一樣好學的。確實如此我們到一個小地方,小村落,老實的人,淳樸的人,厚道的人,應該找得到。老實人到處都有,但是你要找一個好學的人,那真的很難說,這就是人性的弱點。那麼孔子沒有這個弱點,他就是好學,他有這個優點,這也就是孔子為什麼跟我們拉開了距離的原因。
解說:既然連孔子自己都說自己好學,那麼孔子究竟如何好學,而對於「不恥下問」這個因孔子而聞名天下的成語,孔子自己又有怎樣一番特別的解釋呢?
又一次,子貢問了孔子一個問題,衛國有一個執政上卿叫孔圉,孔圉死了以後,政府給他一個謚號叫「文」,然後我們就把他稱為孔文子。子貢就問孔子,老師啊,這個孔圉死了以後,為什麼政府要給他這個謚號,把他稱之為「文」呢?
這八個字不容易做到啊,為什麼?一般來說,聰明人往往不好學。一個聰明的人還能好學,那就更難了。我們剛才講好學的人不容易,找一個聰明而又好學的人那就更難了。如果你很聰明,然後你再好學,你一定會有所成就。孔文子敏而好學,而且還不恥下問。不恥下問是什麼意思,也是很難做到的。地位高的人像地位低的人請教,但是孔文子都做到了。聰明而又好學,地位高卻又不恥於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請教,這講的是孔文子,實際上說的也是孔子本人啊。他自己也是這樣的。論語上有這么一個記錄,很有意思。孔子入太廟,每事問。曾有人譏笑孔子,孔子說每事問就是禮,因為在太廟裡面祭祀,每一個環節都要付出謹慎,在做之前都要再確定一下,這就是禮。按說孔子已經以知禮的名聲被政府請去太廟做助祭,但是孔子做到了不恥下問。
解說: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既沒有那麼多書籍可看,也無法上網。今天我們都很好奇,孔子如此淵博的知識都是怎樣獲得的?
有一次,孔子27歲的時候,魯國有一個附庸的小國叫郯國,郯國的國君叫郯子,這個人很有學問,他到魯國來了,來朝見魯國國君,魯昭公就跟魯國的執政大臣叔孫昭子設宴招待郯子。在宴會上,叔孫昭子就問了郯子一個問題,說你們的祖先少皞氏官名為什麼都是以鳥來命名的?郯子就講了一番話,我們的祖先有鳥的崇拜,然後官名就跟鳥有關,當時孔子不在現場。後來這個事傳出來了,孔子一聽,很敏感,這是非常重要的知識,趕緊跑到國賓館敲門當面討教郯子,把這個東西全搞明白了,他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夠與人學習的機會,有時候孔子做得都有些過份。如果孔子在大街上走,突然聽到有人在唱歌,他覺得唱得很好,就會馬上追上去,你能不能在唱一遍,他一定要逼著人家在唱一遍,然後自己就跟著學。正式因為這樣,他才能夠成就學業,而且孔子不僅僅在自己的國家,等別人送教上門,他還出國。我們知道孔子曾經到宋國去學習。從魯國曲阜到宋國都城商丘,200多里,在那個時代,19歲的孔子背著行囊,那一路上穿過多少荊棘,多少坎坷,有多少強人出沒,有多少野獸橫行,他去了,這是第一次。
第二次去鄭國向子產學習,孔子聽說哪個地方有名人,有學問他一定會去請教。他到鄭國向子產學習,因為子產去世的那一年,孔子30歲,所以到鄭國向子產學習一定 是在30歲之前。據《史記》記載說孔子到了鄭國以後跟子產就像兄弟。《史記》說子產為人仁,愛人,為人很仁德,能夠愛人,所以後來孔子講到仁的時候,有一次樊遲問他什麼叫仁?孔子回答說,仁者愛人。我們可以看出子產對他的影響,孔子曾這樣評價過子產,說子產有君子之道四,有四種品行符合君子之道,哪四種品行呢?
自己做事很恭謹,對待上級很恭敬,愛護人民有恩惠,使喚人民看季節,不是隨便就安排老百姓今天修陵墓,明天修長城。聽說子產去世了以後,仲尼聞之出涕, 曰;古之遺愛也。子產這樣的人那是古代那種偉大文化培育出來的一個仁愛之人啊,他向這樣的人學習。所以向什麼樣的人學習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和 這樣的人在一起,你能壞嗎?這些都是孔子30歲的時候,他終於可以自豪地說,我30而立了。那麼三十而立如何體現,三十而立表現在哪幾個方面?三十而立以 後的孔子又有一些什麼樣的更高境界等他去追求,我們下一講再講!

2.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根據鮑鵬山教授在央視「百家講壇」《孔子是怎樣煉成的》講座整理而成。作者從《聖人的成長》、《孔子的大學》、《三十而立》等不同角度全面真實的為廣大讀者還肢喚原了一個鮮活的而不是藝術虛構的孔子。同時,書中指出,孔子出身貧寒,原本也是一個草根知識分子,靠自學成才最終成為「萬世師表」、萬眾景仰的「孔聖人」,告訴大家「聖人是從凡人煉成的」。坦飢拍 也讓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孔子是讓羨如何從凡人修煉成聖人的過程,又是如何用自己一生的不懈努力激勵一個偉大民族走向復興。

3.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鄹邑(今山東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

在中國,孔子在人們心目中一直都是至高無上的(盡管在新文化運動和文※革中受到沖擊),被尊為褲薯困「萬世師表」。大致可以說,中國的歷史,自孔子被官方尊為聖人(漢武帝時期)之後,都是由儒家主導演繹的。

在中國歷史上,除孔子外,從來沒有一個人對中華民族有如此深刻、廣泛而悠久的影響,這種影響,至今仍然不曾消退,反而在新形勢下具有了新的活力。

這其中,是有著深刻原因的。我認為,一切的原因的開始,就是他開辦私學,興辦教育。孔子有一個頭銜:教育家。在我看來,孔子估計從來沒想過成為教育家吧(那時候也沒有那個說法),那他為什麼要開辦私學,興辦教育呢?很簡單:育人!他想的很簡單,就是盡己所能,把學生培養成君子,培養成品德高尚、能擔大任的人。教育的本質就是育人,而不是成為什麼什麼家,當最核心的「育人」做好了,其他的也就水到渠成了。

要育人者,須先自育,打鐵還須自身硬。那麼,孔子是怎麼煉成的呢?

孔子出生於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三歲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幼時生活艱難。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十七歲喪母,從鄰里得知父親的情況,把母親與父親合葬。後參加魯國執政大夫季武子舉行招待士的宴會,孔子欣然前往,卻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後做過「委吏」(管理倉庫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場的小官),取得良好的成效。

孔子非常好學,對禮樂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曾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這一方面表現了孔子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他好學的程度是常人難以企及的。

通過自學和拜訪請教,孔子掌握了淵博的知識,被同時代的人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的人之一。一般別人有什麼不懂的都來請教他。

在大約三十歲時,孔子開始辦學授徒,開辦私學,直到他去世為止。

在此期間,他曾帶眾弟子周遊列國,也曾為官參政,最高做到了魯國的大司寇。但最終,他的政治理念不被時人所接受,政治理想無從實現。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他回到魯國,整理古代典籍,繼續授徒。

在自己的兒子孔鯉、弟子顏回、子路先後離他而去後,孔子內心十分悲痛,身體也每況愈下。在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後,孔子唱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悲愴之意無以復加。七日後,孔子走完了他偉大的一生。

「吾十有五而手或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回顧與總結。

斯人已逝,精神不朽!現在,我們可以對孔子的生平進行一個總結:少也賤兮生活艱,心向學兮志向堅。不渝志兮聲名顯,傳大道兮遍人間。克己復禮兮天下治,仁義君子兮我所欲。時不我與兮可奈何,知不可為兮而為之。學而不厭兮何難哉?誨人不倦兮必當然!知我者兮蒼天乎?哲人萎兮精神傳!

孔子,是一個通過自我教育而學有所成、心懷理想的人!孔子曾自我評價: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這樣一個人,學識淵博,經歷豐富,對人的成長成才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並且身體力行,授徒講學,把自己育人的理念和方法付諸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胡念改進與完善,終成一代教育大師,成為「萬世師表」。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之英才教育之,三樂也。

這三樂總結起來可以說是一種快樂:懷赤子之心,行不言之教,化而成天下!三樂可具備者,唯教育耳!一個國家,人才是根本;而人才,又以教育為基石。或許我們的教育存在諸多問題,但正因存在問題,才需要我們青年人來解決它。有許多事別人不願意去做,我們就要去做。這樣社會才會進步,人生才充滿意義。我們不能做旁觀者,而要做弄潮兒!

4.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聖人的成長

孔子最早的祖先就是商湯,商代的開國帝王,天子,商湯是王族。孔子的家族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日漸衰落,從天子到諸侯,從諸侯到大夫,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曾經做過陬邑宰,相當於鄉長。叔梁紇以勇力著稱,非常勇猛,體格健壯,武功很高。孔子3歲的時候,叔梁紇死了,叔梁紇死了以後,母親顏征在帶著三歲的孔子,艱苦地生活下去,但是這種孤獨而又苦澀的單親家庭生活,並沒有給孔子的童年成長留下陰影,反而使年少的孔子,更早懂得了生活的無奈,也更堅定了對於生活的信心。

孔子的大學

孔子經過自己的刻苦的努力學習,他終於成了六藝專家。實際上孔子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表現出了對於禮樂文化的一種非常濃厚的興趣。在《史記》的《孔子世家》裡面司馬遷有這樣一句話,他說「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孔子經過刻苦的學習,終於成了六藝的專家。

三十而立

在孔子30歲的時候,齊國的國君齊景公,齊國有名的大臣晏嬰,晏子,到魯國來訪問,大國國家的君臣到國家來訪問,這個時候孔子的身份實際上是一個普通人,此時的孔子早已經辭官不做了,他自己在辦一個學校,辦一個私學,他只不過是一個私立學校的校長。但是,他竟然能夠參與接見齊國的君臣,並且在這次接見裡面他還發言了。這就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證明他真的是立起來了。三十而立的孔子最大的事業就是他創辦了私學。這個孔子創辦的私學可以說是中國教育史上開天闢地的一件大事,它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問學老子

下海經辦私學的孔子,取得了初步成功,並且還接受了兩名貴族子弟入學,這不但讓孔子的私學名聲大噪,同時還讓孔子有機會,了卻了自己的一樁心願:問學天子腳下,拜見絕世高人——問道老子。對於即將成為高人的孔子,和已經成為絕世高人老子的這一次高峰論壇,後人們向來是津津樂道,認為他們的交流影響深遠。面對年輕自信、躊躇滿志的孔子,老子當頭棒喝、黃牌警告。這段短暫的問學生涯,讓他學到了裝傻的人生智慧。

流亡齊國

問道歸來的孔子,從絕世高人老子那裡,學到了不少人生智慧,可他剛回到魯國不久,一場君臣斗爭,就把他卷到了漩渦之中。正直的孔子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就得罪了連國君都不敢得罪的權臣。因此,孔子的已經聲名遠揚的私學,當然也就辦不下去了,他被迫離開魯國。

四十不惑

孔子說他四十不惑,不要理解為孔子到了40歲了,什麼都不迷惑了,什麼都知道了,什麼都懂了,什麼知識都難不到他了,顯然不是這樣。孔子比野銀並我們高明,不是因為他知識比我們多,而是因為他的判斷力比我們高,一個人的境界、一個人所能達到的人生的高度也不是看他的知識的面搏弊有多大,而是取決於他的認知能力有多強,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說,知識不在於他有多大的寬度,而在於他能夠達到的高度,以及他能夠深入的深度。所謂的四十不惑有兩個意思:第一,就是對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我知道我這輩子該干什麼了。對自己的人生方向也不會再動搖了,40歲了,不會再動搖,不會再改變方向了,不會再改行了,這是不惑的第一個內容。 還有第二點,就是對這個世界上的林林總總,對這個世界上的光怪陸離都能夠做出價值判斷,判斷了它的是非、善惡和美醜,這是非常重要的。

快樂達人

每個人一生都在追求著快樂,那麼快樂到底頌跡是什麼?現代人對於這個問題尤其困惑。有人說笑容滿面就是快樂;有人說健康長壽就是快樂;也有人說有錢就會快樂。難道沒有這些就不會快樂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雖然幼年喪父、少年喪母,中年仕途受挫,屢不得志,一生窮困潦倒,累累若喪家之狗,但是他卻稱得上是一個快樂達人。孔子已經進入他的不惑之年,也可以說是孔子一生裡面,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所以我們今天看到《論語》裡面很有意思一個現象,《論語》20章,500多則,你竟然找不到一個苦字。與樂相對的是憂,苦和憂是不一樣的,苦是一種感覺,憂是一種主動的心理狀態,憂國憂民,是動詞,苦是形容詞。而且孔子還講到君子不憂,智者不憂。所以《論語》裡面,給我們感覺就是一幫快樂的人,在快樂地承擔著天下的重任,或者反過來說,他們承擔著天下那麼大的重擔,他們仍然那麼快樂。

天命之年

有人認為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尷尬年齡。跟年輕人比老,跟老年人比又年輕。人到五十,面臨著退休、面臨著更年期、面臨著眼睛發花、記憶衰退,似乎人生在走下坡路;但是也有人認為,五十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多年的積累,讓你擁有豐富的知識、閱歷、經驗,飽含人生智慧,為人生事業再創輝煌做好了充分准備,厚積薄發。孔子這裡面所講的天命我們說有兩點:

從客觀的方面來講,它是客觀存在的。這個天命包含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的命運等等。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這都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都不以我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這些東西在我們出生之前,它就決定了。

那麼命包含主觀的方面,主觀的方面是什麼呢?人的道德責任,人有做人的准則的。這些,也是人的命。所以我們說,認識到人是有道德使命的,人不僅僅是一個道德的存在,而且人還富有一種責任,什麼責任呢?對自己你要過一種道德上的生活,你不能不道德。同時,你還要富有建設道德社會的責任。你不僅自己要過道德的生活,你還得要為這個社會,來做出你自己的道德貢獻。

孔子講的知天命的這個知,內涵很豐富,概括起來講有這么三點:第一個,就是我們必須認知天命。你必須認知天命,這是它第一個含義,知天命知天命,你首先必須認知天命。第二點,我們必須敬畏天命。主觀努力也是天命,就是天命讓你必須付出努力。你付出努力,也是你的天命。

因此天命觀裡面,還有第三點,就是我們必須履行天命,所以這個意義上講,知天命也就是行天命。就是一個人的歷史使命。就是你在人生中,必須承擔起來的,對於他人的責任。它不但不會讓我們消極,反而讓我們更加積極的面對我們自己的人生。

天下無賊

陽貨在魯國叛亂,被趕出國門。然後,魯定公和三桓意識到了孔子對於此時此刻魯國的重要性,他們開始邀請孔子出山。但是他們也很慎重,因為孔子畢竟在此之前沒有從過政,這一方面沒有經驗,所以他們一開始給孔子位子不大,中都宰。他把這個地方治理得非常好。孔子他主要是從道德上來治理,男女分途,男女走路分開走,男的在右邊走,女的在左邊走,路不拾遺,而且,孔子還能夠在當地選拔人才。根據你的才能,根據你的品德,給你安排相應的、適合你的這么一個崗位。所以,一年下來,這個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所以第二年孔子就升遷了,做小司空。馬上,孔子又升職了,做了大司寇。可是魯國這個時候已經是禮崩樂壞,沒有秩序了,國君管不了大夫,大夫管不了家臣,舉國上下一片混亂。孔子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山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

魯國外交家

孔子在魯國做了大司寇,他的司法實踐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孔子在魯國做司寇的時候,魯國的兩個強大的鄰國發生了一場沖突,魯國的西邊晉國,魯國的北邊、東邊是齊國。原先晉國很強大,可是現在,齊國也在大國崛起,不服晉國,並且主動進攻晉國。在魯定公九年,齊國的軍隊攻佔了晉國的一個叫做夷儀的地方,這場發生在另外兩個國家的戰爭對魯國發生了重要的影響。以前,晉國強大,魯國很簡單,奉行一邊倒的政策。現在齊國崛起,兩國爭霸,不知道聽誰的好了。這個時候,魯國的外交政策就必須要調整,由一邊倒調整為首鼠兩端。那麼齊國也有它的想法,尤其是齊國認識到,魯國現在已經也在崛起,因為魯國現在有孔子。所以齊國有一個大夫叫犁彌就跟齊景公說,魯國用孔子,他一定會強大起來。魯國一旦強大起來,一定會危害齊國,所以我們一定要早一點為此做好准備。於是,齊國主動提出來要和魯國搞一次兩國友好會談。於是雙方定在魯定公十年,兩國在齊國境內靠近魯國的一個叫夾谷的地方來開兩國國君的友好會談。兩國的國君定好了要開這次會了,魯國也同意了,那麼按說三桓一定要派一個人跟著魯定公的。可是三桓三個人集體都不去。因為這一次會議是一個一邊倒的。齊國強大,魯國弱小,參加這樣的會肯定喪權辱國。在國家危難的關頭,三桓沒有一個挺身而出的,他們集體後退一步,把孔子頂到前面去了。可以說,魯定公,魯國的國君出國訪問,沒有三桓陪同這是第一次。

(十一)千古緋聞

孔子在魯國推行新政,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魯國的大臣們發現,孔子在強化國君權力的同時,也是在不斷削弱他們的勢力。於是,重用孔子的魯國權臣「三桓」們,對孔子感到無比失望。這個時候,孔子的危機不光來自於內部,還有外部的危機。夾谷之會讓齊國認識到了孔子的力量,他們認識到,魯國只要有孔子,魯國一定會強大起來,而魯國強大起來,作為離魯國最近的一個鄰國,齊國一定會受到威脅。所以夾谷之會以後,齊國的朝野上下,就在考慮一個問題,魯國就要崛起了,我們要怎麼辦?魯國強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孔子,所以抑制魯國的強大,也就是要阻止孔子在魯國任職。魯國的弱點就是魯國的君臣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弱點是好色不好德。所以,他們想出了一個很下流的辦法,就是給魯國送去「人肉炸彈」,送美色。給魯國國君魯定公、給魯國的三桓,送去了十六個能歌善舞的美女,同時送去的還有一百二十匹駿馬,送給魯國。齊國用美人計離間魯國君,孔子被迫離開魯國。

(十二)誰是喪家狗

因為和衛靈公政見不合,以及與南子的緋聞事件,孔子不得不離開衛國去尋找實現理想的舞台,一路顛沛流離。在十幾年周遊列國的過程中,孔子多次陷入絕境,但孔子的心永遠是熱的。在磨難和困頓之中,孔子到了「六十耳順」的年齡,他的理想越來越遠,針對他的難聽話卻越來越多,而聽到了難聽話的孔子卻沒有絲毫的憤怒。孔子不斷地在辟人,但是他永遠也不辟世,而且在這個過程裡面,孔子還迎來了他人生中的又一個境界,六十耳順。

(十三)聖人的境界

有一次孔子給他的一個極聰明的學生子貢提了一個問題,說你是不是認為我有很多知識?子貢一聽,對啊,難道老師不是很有知識嗎?孔子說,不對,我只不過是有一個基本的價值觀而已。讀書不是為了增長知識,讀書是提升我們的判斷力。

有一天子貢跑去問老師一個問題,說老師,你能不能給我一個字,這一個字我可以終身奉行它?孔子的回答毫不猶豫,「其恕乎。」

(十四)愛恨兩重天

子貢很聰明,有一天子禽問子貢一個問題,說我們的老師周遊列國,到很多地方,他到一個地方不久他對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對這個地方的人物他都很了解,他怎麼這么快就能了解到這個地方的政治情況和風土人情嗎?是他向別人打聽的還是別人願意主動來告訴他的呢?子貢說,我們的老師有一種氣質,有了這種氣質別人都願意和他交往,願意把心裡話告訴他,願意把真實的情況告訴他。那麼孔子的這個氣質是什麼樣的氣質呢?是哪五個字呢?子貢說是溫、良、恭、儉、讓。

(十五)窮途末路時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開始周遊列國。他從55歲到68歲,一直奔波在中原大地上傳播仁愛。可是當時春秋爭霸、亂世爭鋒,各國國君忙於戰爭,根本沒人重用孔子。因此,孔子和他的學生們,處處碰壁、舉步維艱,最後竟然走投無路,被困絕境,命懸一線。孔子在他六十耳順的時候,他在陳國,在這個時候吳國攻打陳國,楚國又來救陳國,兩軍在陳國的境內打仗。楚昭王聽說孔子在陳國,就想把孔子召到楚國去。所以他就離開了陳國的首都,准備到楚國去。可是這一走,就迎來了孔子周遊列國過程中,一次最大的磨難。到楚國去的路途中,要經過一塊地方,這個地方原先是蔡國的故地,就在陳蔡之間,孔子和他的弟子們走到一個絕境,無上下之交,這邊離開了陳國,陳國的政府不管他了,那邊還沒有到楚國,楚國這邊又沒接上頭。他們在這個野外走了很多天以後,糧食也吃完了。面對失敗、面對死亡,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將如何闖過這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考驗?聖人在窮途末路時,他將如何化解危機?

(十六)孔子回國

孔子在55歲的時候,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毅然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他和弟子們在各諸侯國之間奔波往返的情景,構成了春秋後期一道亮麗的風景。在周遊列國14年後,孔子等到了一個重新回到魯國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和齊、魯兩國之間的一場戰爭有關,和孔子的一個弟子冉求有關,這是怎麼回事呢?

(十七)好學生「壞學生」

孔子,至聖先師、一代聖人,他是中華民族精神信仰的核心,他是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代表,他也是中國人最為崇敬的偶像。但是,孔子儒家思想的傳承卻離不開他的學生。儒家經典著作《論語》,就是由孔子的弟子或者是再傳弟子,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錄下來後,集結成冊的。因此,孔子的光輝,沐浴著弟子,而弟子們的風采,也襯托著孔子。而在孔門的三千弟子中,有兩個學生最為特別,一個是顏回,一個是子路。顏回總是受表揚,子路總是挨批評,那麼,他們倆都做了些什麼事情?孔子為什麼會這樣對待他們呢?

(十八)聖人千古

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顏回、子路、子貢可以說是孔子最親近的人,他們也是孔子晚年陪伴在孔子身邊的人,子貢雖然不是孔子最滿意的學生,但是子貢卻一直陪在孔子身邊直到最後。在孔子晚年回到魯國之後,當時的社會上興起了一股貶低孔子之風,這些話經常會傳到子貢的耳朵里,那麼子貢是怎樣回擊這些人的呢?在孔子最後的日子裡,這三個孔子最親近的學生又有怎樣的表現?《百家講壇》3月3日播出孔子是怎樣煉成的(十八)聖人千古,敬請關注。

5. 百家講壇《孔子是怎樣煉成的》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被歷朝歷代尊奉為「萬世師表」的孔聖人如何穿越時空回到今天的老百姓余余耐中間來;這位成為歷代國毀首人崇拜偶像的孔孔子,三十而立,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論語》治天下,對人類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或駕車游學,或席地圍坐,還像當年那樣講經論道。《孔子是怎樣煉成的》系列節目也將讓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孔子是如何從凡豎春人修煉成聖人的過程,又是如何用自己一生的不懈努力激勵一個偉大民族走向復興。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