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軟體 » 怎樣鑒定菌種質量視頻
擴展閱讀
怎樣使鸚鵡顏色絢麗 2025-05-15 06:18:50
柑橘愛媛38怎樣管理 2025-05-15 06:18:48
東阿阿膠多少錢一斤 2025-05-15 06:01:34

怎樣鑒定菌種質量視頻

發布時間: 2023-04-24 07:32:21

㈠ 怎樣識別平菇菌種的優劣

在各種栽培菇類中,平菇菌種最多。華中農業大學實驗菌種中心就備有20多種各種溫型的平菇菌種,可供菇農選購。選購平菇菌種,首先應考慮下列問題。
(1)平菇的溫性
如低溫型002,中溫型1011、1012,高溫型側5,廣溫型仙平001等,分別適於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不同季節栽培。這里所說的溫性,是指平菇出菇時對溫度的要求特性。選購菌種時,應考慮其溫性與當地氣候條件是否相適。只有二者相適,才可望順利出菇。
(2)抗逆性
用生料栽培平菇,選用抗逆性強的菌種尤其重要。抗逆性強、生段嫌長快的菌種配燃則,是早熟高產的前提。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不得已而選用抗逆性一般的菌種,應改用發酵料或熟料栽培,或者適當加大播種量,以多取勝,確保豐收。
(3)平菇色澤
平菇有白色、灰白色、灰色、灰褐色、草黃色等多種菌種之分。有時白色平菇俏銷,有時有色平菇俏銷,且內銷、外銷各有愛好。
(4)貨架期
姬菇、秀珍菇、白靈菇、培棚杏鮑菇等珍稀平菇的貨架期較長,是可以進入超市的比較受歡迎的「高級」平菇。
菇農應根據市場動態,栽培適銷平菇品種。

㈡ 菌種鑒定的方法

首先你要確定待鑒定的菌種一定是純種灶穗 。如果菌種不純,所觀察到的現象則是混合現象,這樣自然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隱哪卜因此在鑒定之前,首先要將菌種純化。 純化方法,一般有2種:平板劃線緩櫻單菌落分離法和單細胞分離法。前一種操作簡便,效果良好,適用范圍廣。
菌種鑒定的方法一般有常規鑒定和分子生物學方法:
(1)常規鑒定:菌落形態觀察、革蘭氏染色、菌毛染色、糖類分解實驗、吲哚實驗、澱粉水解實驗、V-P實驗、甲基紅實驗、檸檬酸鹽利用實驗、硝酸鹽還原實驗、接觸酶實驗等
(2)分子生物學方法:細菌16SrDNA菌種鑒定:提取DNA,特定引物PCR擴增,PCR產物純化測序,進化樹分析;真菌18S rDNA/ITS菌種鑒定流程也是一樣的。

㈢ 怎樣鑒別菌種質量

在杏鮑菇、白靈菇生產中,只有具備優良的菌種,通過科學的培育管理,才能實現優質、高產、高效。因此菌種的優劣是事關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和菌種生產廠家信譽的大事。在現實生產中,也常發現有的菌種廠以贏利為目的,粗製濫造。加之有些菇農對菌種質量缺乏識別能力,致使在生產中減產、絕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嚴格菌種質量,加強對運老菌種的鑒定和識別是當前食用菌發展中的首要任務,也是最主要的技術環節和要求。
菌種質量的鑒定,嚴格地講,應從形態、生理、栽培和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綜合檢測和評價。但要完成各種指標,除了需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術外,還需具備一定的儀器設備及人力物力和時間。因此,一般生產者是很難完成的。這里僅將幾種常用、簡便、易行的方法予以介紹,供生產者參考。
(1)直接觀察。
對引進的母種,首先要用肉眼觀察包裝是否符合要求,棉塞有無松動,試管有無破損,棉塞中有無雜菌和病蟲害侵染,菌絲色澤是否正常、有無老化等現象。購進或自製的原種,瓶內菌絲應粗壯整齊、分枝濃密、色濃白呈絨毛狀,說明生長旺盛。如瓶底出現黃水、菌絲萎縮與瓶壁脫離,或出現旁耐升原基扭結,說明菌種老化應淘汰。(2)菌種純度檢查。
杏鮑菇菌絲是純白色的,白靈菇菌絲較杏鮑菇菌絲稍淺些。如在菌種管或菌種瓶中出現其他顏色的菌絲或孢子(綠色、黃色、黑色等),則說明菌種不純,被雜菌污染不能使用。如果在接菌時發現菌種有異味也說明菌種被雜菌污染,不能使用。(3)吃料能力鑒定。
將母種接入最佳配方的原種培養基中,或將原種接入栽培袋中觀察畝坦菌絲生長情況。經1周的培養,如果菌種塊能很快萌發並迅速向四周的培養料中生長伸展,說明菌種的吃料能力強。反之,菌種塊萌發後生長緩慢,遲遲不向四周和料層深處伸展,則表明菌種對培養料的適應能力差。(4)觀察菌絲長勢。
可先將供測的菌種接入其適宜的試管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如果菌絲生長整齊濃密、健壯有力,則表明為優良菌種。若菌絲生長緩慢或長速太快,稀疏無力,參差不齊,容易衰老,則表明菌種質劣。(5)栽培試驗觀察。
這是菌種質量鑒定最可靠的方法。通過一定的栽培試驗,凡具備優質高產、抗雜能力強和遺傳性穩定的菌株,才是優良和可推廣應用的品種。

㈣ 如何判定菌種的質量是否符合質量要求

目前食用冊知凳菌生產上常用的鑒定方法有目測和鏡檢,當然最可靠的方法還是通過生活力測試以及猛爛出菇試驗。
1、肉眼直接觀察法 母種、原種、栽培種,菌絲顏色一致,潔白或灰白,粗壯、濃密。一般無黃水、無原基、無雜菌污染。培養基無州旅失水皺縮,棉塞無雜菌。
2、顯微鏡觀察法 觀察內容包括:菌絲是否有分支,分支越多越好;觀察細胞質濃度,細胞質顆粒越多,濃度越高,質量越好;菌絲有隔膜,鎖狀聯合明顯;測一測菌絲粗度,越粗越好。
3、生活力測試及出菇試驗
(1)生活力測試 菌種轉接後,若菌絲生長迅速,整齊濃密,健壯有力,則表明為優良菌種。
(2)出菇試驗 要選用本地具代表性的栽培料或不同栽培料同時制種栽培,進行品比。此方法最有說服力,只是需時較長。主要觀察指標包括:出菇早晚,一般出菇早的好,但並非越早越好;產量高低,子實體形態特徵等。

㈤ 如何鑒別優質菌種

要買到優質的菌種,首先要選擇有固定經營場橡飢所、信譽好、服務好、經過相關部門批准、已備案的、有菌種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正規食用菌菌種生產單位。按《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的規定,食用菌菌種生產必須經工商注冊,具經有關部門專業考核合格後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必須按有關行業標准或國家標准有關規定進行生產,如菌種生產要求建立菌種生產檔案,載明生產地點、時間、數量、梁簡返培養基配方、培養條件、菌種來源、操作人、技術負責人、檢驗記錄、菌種流向等內容。因此,購買者應仔細閱讀供種者提供菌種的品種說明,說明越詳細表明技術水平越咐伏高。

其次,為了得到優質菌種,購買者應制定栽培計劃,購買原種和栽培種最好提前預定,如果大規模栽培,還應預定後分期取種,這樣供種者可根據買方要求的品種、時間和數量,計劃生產,保質、保量地按時供應菌種,使買方在使用期菌種處於最旺盛狀態。同時賣方也可減少盲目生產的浪費,避免貯藏對菌種的不良影響和不必要的支出。

㈥ 怎樣鑒定菌種的質量

檢查原種、栽培種菌種質量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查閱制種記錄,核對是否名符其實,避免張冠李戴。

(2)計算菌種成品率

只有染雜率低於有關要求的菌種才能作為菌種繁殖播種。

(3)調查菌種培養時間

在適當培養條件下,除竹蓀菌種生長較慢(需要培養40天左右)外,絕大談拿敗多數食用菌菌種培養25天左右即可完全吃料。如果培養時間太長,超過45天仍未完全吃料,表示菌種已經老化,不宜用於生產。

(4)再生試驗

為了避免購買或使用長勢弱、退化菌種或老化菌種,選購或使用前應進行再生試驗,檢含顫查菌種是否壯。具體作法是:在菌種中部取黃豆或蠶豆大小的一塊菌種,移植到培養皿中,培養皿內先鋪一張濾紙或數層衛生紙,加少許冷開水使紙濕敏野潤,在室溫(25℃)條件下培養3~5天。若菌種塊正常萌動,長出旺盛、整齊的菌絲,表示菌種壯,質量好。如果培養5~7天仍原樣不動,說明菌種長勢弱,再生能力差,不宜利用。

另外,培養或貯運過程中,容器破損或已被老鼠、害蟲光顧的菌種,也不能利用。

㈦ 進行菌種質量檢測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直接觀察。對引進菌種觀察包裝是否合乎要求,棉塞有無松動氏塵,試管、玻璃瓶和塑料袋有無破損,棉塞和管、瓶或袋中有無源歷病蟲侵染,菌絲色澤是否正常,有無發生變化。然後在瓶塞邊作深吸氣,聞其是否具備特有的香雹核搜味。原種和栽培種可取出小塊菌絲體觀察其顏色和均勻度,並用手指捏料塊檢驗含水量是否符合標准。

2、顯微鏡檢驗。若菌絲透明,呈分枝狀、有橫隔、鎖狀聯合明顯,再加上具有不同品種固有的特徵,則可認為是合格菌種。

3、觀察菌絲長速。將供測的菌種接入新配製的試管斜面培養基上,置於最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進行培養,如果菌絲生長迅速、整齊濃密、健壯有力,則表明是優良菌種,否則即是劣質菌種。



優質菌種的標准

食用菌的種類雖然繁多,但從總體上看,每一個優良菌種均有"純、正、壯、潤、香"的共性。其標準是:

1、菌種的純度要高,不能有雜菌感染,也不能有其他類似的菌種。

2、菌絲色澤要純正,多數種類的菌絲應純白、有光澤,原種、栽培種菌絲應連結成塊,無老化變色現象。

3、菌絲要粗壯,分枝多而密,接種到培養基吃料塊,生長旺盛。

4、培養體要濕潤,與試管(瓶)壁緊貼而不幹縮,含水適宜。

5、具有每品種特有的清香味,不可有霉、腐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