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手怎樣吹響笛子
吹笛子的方法:
1、嘴唇自然閉合,雙手捧著笛子兩端,左手握笛頭,右手握笛尾,將吹孔置於嘴唇下沿,對准吹孔 吹氣。
2、當氣息沖出時,只讓出小空隙使氣息通過,並使成為一束氣柱往吹孔下方斜著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響 筆套一樣。
3、為使氣息沖出時不將兩唇沖開,而致氣息散掉,兩頰肌肉必須用勁,保持氣息的出口很小。
4、吹出來的聲音要求純凈,避免夾雜氣聲。
5、要對著鏡子常練,休會如何對准氣孔,使發音位置正確,不偏不倚,使氣息全部化為笛音。
6、如果一開始吹不響,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放棄,多練幾次,就可以吹響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吹笛子的訣竅;
一。找一個小玻璃瓶,如青黴素小葯瓶,洗干凈;
二。讓瓶口垂直朝上,練習吹響它,很容易吹響的;
三。仔細體會嘴唇與瓶口的相對位置,注意氣流的勁頭有多大,注意氣束吹向瓶口邊緣的角度,這種種感覺,都是吹響笛子的感覺;
四。上下左右、俯、仰,改變口風與瓶口的角度、距離,找出聲音最飽滿明亮的那個位置,記住它;
五。把吹小瓶成功的感覺,用來吹笛子,(要讓吹口邊棱劈開氣束,三分之二在里,三分之一在外)一舉成功!
拓展資料;
笛子,是古老的中國樂器,也是中國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
笛子常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是中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
在民族樂隊中,笛子是舉足輕重的吹管樂器,被當做民族吹管樂的代表。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紅木做的笛子,古時還有骨笛。不過,製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為竹笛聲音效果較好,製作成本較低。
參考鏈接;網路-笛子
Ⅱ 竹笛怎麼吹響
竹笛怎麼吹響方法如下:
1、笛子在吹的時候是將嘴唇自然的閉合, 兩只手捧著笛子的兩邊, 左手握住笛子的頭, 右手握住笛尾, 吹孔的時候笛孔放在嘴唇的下面,對准笛孔之後就可以吹氣了。
2、吹笛子氣息出來的時候留出小的空隙使氣息能夠通過, 形成一束氣柱之後向著笛孔的下方斜向吹察橡, 為了氣息在吹的時候不將兩邊的嘴唇沖開,導致氣息散掉,兩邊的肌肉必須要用力,保持吹的氣息出口非常的小。
5、吹笛子的時候要貼緊笛子的吹孔,對准孔的稜角,開始可用輕吹或重吹,或反復輕重吹,可以吹出聲音之後再參考笛子的指法。
6、中國的笛子歷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新時期時代,一直沿革到今天,笛子的音孔由哪沒遲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有些音孔旁還有小孔。
Ⅲ 高分求笛子新手入門的教學視頻。。。。
鏈接: https://pan..com/s/19rs4ahcMnhwKTzjw8MTpRg
笛子教學,網路網盤標清視頻。
Ⅳ 笛子怎麼吹初學視頻
笛子怎麼吹初學視頻如下:
很簡單,只要能吹響「筆套「這個簡單的小玩意兒,您就已有足夠的天份來學笛子了!現在,請先相信自己, 再配合以下說明及方法要領,吹笛是用口將氣息吹進笛子的吹孔而發出的聲音。吹響它的要領:
2、何謂乎姿「口勁」? 口勁是控制唇部松緊的肌肉伸縮力。通過口勁的松或緊,達到控制音量、音色、音高消頃喚的目的。在初學時,用一般的口勁,隨著練習的進度,逐步提高控制的能力。
3、何謂「口風」? 口風是指吹氣的強度及用氣的流量。
4、何謂「筒音」? 筒音是指告訴你笛子的指孔現在要全按作1或2或其它的「指法」提示。
5、何謂「小工調」、「正宮調」? 「小工調」是全按作5的指法;「正宮調」是全按作2的指法。
Ⅳ 笛子的吹奏技巧教程
笛子的吹奏技巧教程
笛是一種管樂器,是屬於無簧片的木管樂器,由通過樂器開口的空氣來發聲。笛子吹出來的聲音是美妙好聽的,那麼如何吹奏笛子呢?下面由我為大家提供的吹笛子的教學視頻。
1.手指第一節中間部位肉最多,而又最富有彈性的部位稱之為“指肚”。必須一開始就養成用這一個最理想的部位按孔。開孔時,手指不要抬得過高(大約一個指頭厚的高度即可)。否則在換指時會影響演奏的速度。
2.怎樣使自己的手指靈活?演奏時手指、手腕一定要放鬆。將雙手放鬆、略似半握拳的形狀(即手指微微自然彎曲些),讓雙手手指始終處在自然、放鬆的狀態。按孔時也應當鬆弛而有彈性,不要緊張或過分用力,避免手指僵硬而影響靈活性。
3.兩手的大拇指和小指雖然不按孔,但必須托住笛身,積極配合。
4.在十個手指頭中,無名指的靈活性最差,反應比較遲鈍,應加強統習,使其關節放鬆、靈活。
一級
一級考生須知:掌握正確的演奏姿勢。學會正確的呼吸及運氣方法。學會全按作低音5指法。能初步掌握吐音與邊音的不同吹奏方法。
一級考試內容:自選樂曲一首。指定樂曲一首。加試:1、檢查演奏姿勢。2、長音音階練習。
二級
二級考生須知:能熟練運用指法。能正確掌握低、中、高音區的吹奏方法。開始接觸“顫音”、“打音”的演奏方法。演奏時注意音色變化並較有樂感。
二級考試內容:自選樂曲一首。指定樂曲一首。加試:1、為熟練指法而編寫的音階練習。2、打音基本練習。
三級
三級考生須知:熟練全按作低音5指法樂曲。學會全按作低音2指法。熟練顫音、打音、倚音等常用演奏技巧。初步接觸半孔指法。
三級考試內容:自選全按作低音2指法樂曲一首。指定樂曲一首。加試:1、單吐基本練習。2、單、雙、三吐混合練習。
四級
四級考生須知:考四級由小品、獨奏、加試三部分組成。加試對氣息控制的訓練。掌握各種節奏變化。通過小品,掌握不同地區的風格。
四級考試內容:自選獨奏曲一首。指定小品一首。加試:1、綜合練習。2、全按作低音2快速指法練習。
五級
五級考生須知:五級以獨奏曲為主。繼續加強對各類地方風格的掌握。掌握好上滑音、下滑音、多滑音的應用。強化對各類吐音的實際應用。強化對強、弱氣息控制的實際應用。開始接觸全按作低音6的指法。
五級考試內容:自選獨奏曲一首。指定獨奏曲一首。加試:1、雙吐練習。2、琵音練習。
六級
六級考生須知:開始強化全按作低音6指法訓練。開始接觸全按作低音1指法。強化上歷音、下歷音、花舌的訓練。開始接觸剁音技法的練習。努力掌握循環吸氣方法。
六級考試內容:自選小品一首。指定獨奏曲一首。加試:1、音階與八度練習。2、歷音練習。
七級
七級考生須知:強化循環呼吸方法。強化吐音的快速練習。強化多種滑音的復合訓練。掌握全按作低音3的新指法。通過對兩首不同版本“鷓鴣飛”的練習,以了解不同演奏流派的特點,從而體現樂曲以外的人文素質。
七級考試內容:自選獨奏曲一首。指定獨奏曲(或協奏曲)一首。加試:1、八度跳音練習。2、六字調練習。
八級
八級考生須知:注重笛子演奏技巧和方法的全面應用。注重對大型作品整體把握。注重對樂曲個性的藝術處理。通過對笛子的技巧和方法的全面應用,較完美地體現樂曲的藝術風貌。
八級考試內容:自選樂曲一首。指定樂曲一首。
九級
九級考生須知:把握對大型笛曲(協奏曲)的力度布局,增進對樂曲的理解。注重樂曲的內涵,演奏時聲情並茂。注意樂曲的文學性提示,盡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中國文學,理解音樂與文學的關系,真正展現出一幅有聲的畫、有情的詩。
九級考試內容:指定一首協奏曲。加試:《多調轉換練習》。
十級
十級考生須知:十級似乎是笛子考級的頂點,不然,十級只是一個級別的劃,不是“容量”的劃分。在九級中我們已提示到對樂曲的理解、布局、樂曲的內涵,以及演奏時的聲情並茂,但真正的體現還須在十級中由衷地展現出來。所謂“容量”是指對中國的文化、歷史、對中國的美學、哲學的了解。所謂“笛藝在笛外”,這個“外”,即是笛子藝術的養料,取之不盡的.源泉,也是每個參加十級考核的考生必須明確的自我追求,即:在演奏中,我們已不能僅僅滿足對技術的嫻熟把握,而是對樂曲內涵的揭示,文化深層次的展現,及藝術高境界的求索。在演奏中體悟、享受中國笛文化的真諦。
十級考試內容:指定樂曲一首。
十級後
十級並不是笛子藝術的終止。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正在不斷更新。縱觀笛子藝術的歷程,不難感到笛子藝術的飛速發展,中國藝術的博大精深。這里我們特意增添十級後並附樂曲一首以示笛子藝術是不斷發展的,藝術是無止境的。笛子的藝術魅力是無窮的。唐、宋以來的笛子詩賦以文學的方法已淋漓盡致地表達無遺,只要你去求真、求實、求深,情真意切地追求下去,相信你一定會在笛藝中獲得無盡的精神享受,步入新的境界。
;Ⅵ 橫笛教學視頻入門指法
橫笛教學視頻入門指法如下:
第三步我們要熟練掌握手持笛子的姿勢:
拿笛子時兩手臂自然抬起,右手無名指閉第一孔,中指閉第二孔,食指閉第三孔,左手反向依次閉剩下幾孔
按孔時用手指第一節的指肚按上去,即圖中箭頭所指的地方。在按孔時必須用手指將發音孔按嚴,否則容易漏氣、吹不響或發音不準。
Ⅶ 笛子要怎樣才能吹響的方法
知道從何學起,拿起一支新買的笛子胡亂的吹,可以怎麼也吹不響;學習笛子困蠢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吹響笛子尤為重要哈,那麼初學者要如何吹響笛子?初學者吹響笛子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我整理了初學者吹響笛子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初學者吹響笛子的方法:了解吹不響笛子的原因
一、最初級的吹不響的原因
1、貼笛膜的問題:初學者有些不清楚笛子需要貼笛膜,或者知道要貼膜,但是不知道貼哪裡,怎麼貼。
2、不清楚笛子的指法,吹哪個孔,按哪個孔。
二、進一步竹笛吹不響的原因
1、有些買家,笛膜貼好了,而且也是按照笛子指法來按孔,對著吹孔吹。但是還是吹不響。一般這種情況,是因為吹的時候口的位置和吹孔不是很一致。或者吹氣的角度不是很精確,導致氣息無法進入笛子的吹孔,最後吹出來聲音不夠響亮。
2、竹笛指法按的時候,因為是初學,不是太熟練,所以有些音孔沒有按嚴實。按指孔的時候,要用指肚按孔,不能太用力,動作僵硬了,會導致笛子握得不準,吹孔位置偏差。
初學者吹響笛子的方法:解決方法
只有一條,平時多練,可以對著鏡子看自己唇和吹孔的位置。
初學者吹響笛子的方法:吹響笛子的十條訓練
1、吹響笛子。(不按孔,念“雨”的嘴型,氣息成為一洞尺告束,垂直納明於吹孔平面向下吹奏,就好像小時候吹筆筒一樣。)
2、按音孔從上往下(笛頭往笛尾方向),依次按孔,並吹奏出筒音(低音5)。
3、按音孔全按,吹奏出筒音(低音5)。
4、學習筒音作低音5的指法。(低音和高音比較難吹奏,注意正確的訓練方法。)
5、訓練簡單樂曲《小星星》、《紅河谷》、《茉莉花》、《彩雲追月》、《康定情歌》等。
6、訓練長音。(長音用C調笛練習,笛子太小,達不到長音的訓練要求。)
7、練習樂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枉凝眉》、《牧羊曲》,這些樂曲旋律舒展,比較適合練氣。(檢驗長音是否達到訓練要求)
8、訓練氣震音。(也可以在樂曲中進行練習,單獨用音階來訓練也行。)
9、練習樂曲《紫竹調》(笛子)、《葬花吟》(簫)。
Ⅷ 笛子的演奏方法
吹奏入門
吹笛是用口將氣息吹進笛子的吹孔而發出的聲音。吹響它的方法要領如下:
嘴唇自然閉合,雙手捧著笛子兩端,左手握笛頭,右手握笛尾,將吹孔置於下嘴唇下沿,對准吹孔吹氣。
當氣息沖出時,只讓出小空隙使氣息通過,並使成為一束氣柱往吹孔下方斜著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響 筆套一樣。
為使氣息沖出時不將兩唇沖開,而致氣息散掉,兩頰肌肉必須用勁,保持氣息的出口很小。
吹出來的聲音要求純凈,避免夾雜氣聲。
要對著鏡子常練,體會如何對准氣孔,使發音位置正確,不偏不倚,使氣息全部化為笛音。 [4]
音類
笛子屬於木管樂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鳴樂器類。笛子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它既能演奏悠長、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現遼闊、寬廣的情調,同時也可以奏出歡快華麗的舞曲和婉轉優美的小調。可演奏出連音斷音、顫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還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棗陵李; 無論演奏舒緩、平和的旋律,還是演奏急促、跳躍的旋律,其獨到之處都可從中領略。此外,笛子還擅長模仿凳遲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把聽眾帶入鳥語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近代笛子分南北二派:北派多用吐音、花舌、滑音、剁音等技巧,南派則常用顫音、打音、疊音、振音等技巧。此外,經過幾十年來大量演奏家的不斷實踐,創造出了諸如循環換氣、循環吐音、揉音法、包吹法、吼音、打孔音、飛指、大七度揉音、口哨音等一系列特殊的技法。
南派笛子的風格典雅清麗,他們所使用的笛子主要是曲笛。曲笛的管身較長較粗,音色渾厚柔和,清亮圓潤、悠揚委婉,主要流行於中國江南地區。
北派笛子的風格剛勁粗獷,他們使用的笛子主要是梆笛。梆笛的管身較短較 細,音色高亢明亮,它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
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笛子技巧:
顫音(tr):例如6的顫音相當於演奏67676767一般,先6後7.
虛顫音:顫音的一種,手指顫動時並末完全蓋住音孔(按半孔)的虛顫手法。
波音(w):短顫音的一種,也稱漣音,意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顫指跳躍一次。
疊音(又):例如6的疊音相當於717 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當於復倚音,是裝飾音的一種,也稱喚音。
贈音:出現於音尾的一種裝飾音,會標示出所「贈」之音高,也稱送音。
打音(丁):將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稱導音。
吐音(TK):用吐尖輕吐的一種技巧,有單吐(T)、雙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種斷奏的技巧。
滑音:音汪缺符之間移動的過程是「圓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復滑音。藉助手指移的慢慢打開音孔或慢慢按閉,造成類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藉助氣息控制,達到類似軟綿綿的效果(氣滑音)。
剁音:類似鳥叫聲,各手指同時快速起落,加上頓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 花舌(*):利用舌頭自然不斷的震動,造成音符的綿密顆粒感的一種技巧。
歷音:類似鋼琴琶音的一種快速音階進行,速度很快的時候,亦能摹仿鳥叫聲。有上、下歷音之分。
強音(>):類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氣息來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
頓音:明顯地斷奏,用舌重吐發音。
舌起音:一般在吹奏連線中的第一個音域或沒有連線的音符時,舌尖輕重適度地(比輕吐還要輕微)吐奏一下,與發「提」字聲音時的動作相似,將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
喉音:類似花舌的音響效果,與花舌不同的是震動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塊突起下垂的小舌。發音顆粒較粗糙。
泛音(。):同種指法吹出不同於八度音關系的音,力度介於兩個八度音之間,屬於超吹的一種。
飛指(飛):利用臂力的帶動作用,使一隻手的一指或數指(最多三指)在一個或幾個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動的奏法。可產生強烈的碎音效果。
歷音:由低而高(上歷音)或由高而低(下歷音)急速地逐級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歷音」。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斷,使經歷的每個音都十分清楚,流暢,好象快速上下樓梯那樣一級一級地出現。
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氣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達情緒的激動。
花舌:花舌是竹笛的用舌技術,類似二胡的抖弓,彈撥樂器的滾奏。吹奏花舌是用氣流沖擊翹起舌頭,使之滾動產生的碎音效果,民間一般稱為「打呼嚕"。
Ⅸ 怎樣吹笛子(方法)
吹奏入門
吹笛是用口將氣息吹進笛子的吹孔而發出的聲音。吹響它的方法要領如下:
1.嘴唇自然閉合,雙手捧著笛子兩端,
笛子吹奏指法
左手握笛頭,右手握笛尾,將吹孔置於下嘴唇下沿,對准吹孔吹氣。
2.當氣息沖出時,只讓出小空隙使氣息通過,並使成為一束氣柱往吹孔下方斜著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響 筆套一樣。
3.為使氣息沖出時不將兩唇沖開,而致氣息散掉,兩頰肌肉必須用勁,保持氣息的出口很小。
4.吹出來的聲音要求純凈,避免夾雜氣聲。
5.要對著鏡子常練,體會如何對准氣孔,使發音位置正確,不偏不倚,使氣息全部化為笛音。
技法
(一)演奏姿勢
吹笛子首先要講究姿勢正確、自然,一是要有堂正的儀表;二是要適應人體本身的生理特點,姿勢分立勢和坐勢兩種。
在吹曲笛和更大的低音笛時,也可用左手的食指第三節下端靠大拇指一側和小指一起與大拇指相對將笛持住。用這種方法持笛,在右手進行飛指抹音時,即使左手三孔全打開,笛子也不會動搖。
在合奏和伴奏時一般採用坐勢。坐勢要求上身和立勢相同,椅子高低要適度,以免妨礙吹奏和呼吸。坐時最好不要架腿,兩腿自然分開才能坐得安穩。
(二)呼吸方法
呼吸方法正確符合人體生理的自然規律,能很好地演奏。
吹奏時的呼吸與平時的呼吸是有所不同的,因吹奏中吸氣量大,一般都用口鼻同時吸氣,以加快速度。吸氣也分慢吸和快吸兩種,一般在樂曲開始前和演奏速度慢、旋律優美的曲子中可用慢吸的方法。要求吸氣飽滿充足,但也不要吸到不能再吸的極限,以免肌肉緊張,吹奏時無法控制。快吸一般用在快速樂曲中和沒標換氣記號的連續吐音之間。
吹奏時的呼氣不是平常從兩個鼻孔和口腔中自然呼出去的,而是從上下嘴唇之間,氣息經過的空隙吹出去的,所以胸腹肌肉收縮形成的壓力和兩頰以及嘴唇的有力控制,使吹出的一股氣息形成均勻的、有節制的、有壓力的氣柱將笛子吹響。
吹奏中的呼氣也不要呼到不能再呼的極限,以免肌肉緊張發顫,而應留二分余氣,便於下次吸氣迅速,使樂曲吹奏能自然連貫地進行。為了增大肺擴量,使氣息更充足,平常可堅持長跑、游泳和做深呼吸運動。
(三)吹奏口形
吹奏笛子的口形與笛子發出的音色有直接關系。同一支笛膜松緊度一樣的笛子,不同口形吹出的音色就截然不同。
笛子是用氣來吹奏的,它包括吹氣和吸氣時頸部、喉部和口腔都要放鬆、打開,像平常打哈欠時那樣,上下嘴唇對齊,使上下嘴唇之間氣息經過的空隙位於嘴唇中央,兩頰和嘴角中間收,呈橢圓形。上唇稍微靠前,輕輕靠在下唇正中的、約被下唇蓋住四分之一的吹孔中。
吹笛子有了正確的口形,還要用一定的角度。一般是嘴唇和吹孔成九十度直角。
盡量使吹孔剖開氣往後的漏氣聲減到最小,使進入吹孔的氣暢通無阻,灌響笛子。從而找到最好的方法和音色。
(四)舌頭的運用
吹奏時舌在口腔中的各種運動對笛子的發音有各種影響。舌體橫紋肌的不同收放,使舌體向各個方向彎曲、伸展,吹奏中由於舌體橫紋肌的交替收放,使舌與上顎時而貼近,時而離開,對呼氣起著「開關」的作用,造成呼氣的時斷時續,使吹奏的笛音產生分奏的音樂效果,如吐青、垛音、疊音等。舌尖在放鬆的條件下利用氣的沖擊與上顎有彈性地時抵時開,使笛聲產生「碎音」效果,如花舌音、彈音等。
舌在不用時應自然放鬆地收於口腔下部,以使口腔打開,增大氣流的通道。
(五)呼吸與口形的相互配合及氣息控制
要吹出美妙動聽的笛音,需要正確的呼吸方法和口形。要吹出笛子的高音、低音、強音、弱音,需要呼吸與口形的變化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在吹奏中首先接觸到的是笛子每個發音孔的緩吹和急吹的呼吸與口形的相互配合問題。吹笛子最低的七個基音時,從全按的筒音向上到第六孔用緩吹的方法,速度較為緩慢、平穩。當吹比七個基音高八度的音時用急吹的方法,呼出的氣流急促有力。當吹比基音高兩個八度以上的音時,則在急吹的基礎上,再加強呼吸肌肉的收縮。
氣息控制是竹笛表現各種感情的重要一環,它要求吹奏者在表現樂曲內容時,使口勁、口風、風門以及它在吹孔上靠前靠後的位置變化和音量、音色、音準達到全面、細微、熟練、完美的配合。它們的相互關系和自然規律如下:1.口勁足時,音量強,音要高,音色結實;2.口勁松時,音量弱,音要低,音色柔和;3.口風急時,音量強,音要高,音容易發噪;4.口風緩時,音量弱,音要低,音色較優美;5.風門大時,音量強,音要高,音色飽滿;6.風門小時,音量弱,音要低,音色纖細;7.風門位置向里,音量弱,音要低,音色較純;8.風門位置向外,音量強,音要高,音色噪。
氣息控制的要求是:1.音量能強能弱;2.音準做到強而不高,弱而不低;3.音色做到強而不噪,弱而不虛。
在吹奏笛子中有幾個方面的原因會引起音不準:1.聽音能力低,音準概念差;2.演奏技術不熟練;3.笛子本身音不準。如屬聽音能力問題,就要先學習視唱練耳,提高辨別音高的能力。若是演奏技術不過硬,就要加強基本練習。若是笛子問題,就請有經驗的人進行試調和修理。
(六)手指
吹笛子需要雙手持笛,開按指孔,才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來。因此要使每個手指靈活而有彈性,能持久、獨立地活動和相互配合,就需要進行嚴格地訓練。
吹奏時雙臂和手要鬆弛,手指自然彎曲,用第一節指肚中部輕輕蓋嚴笛孔。開放音孔時,手指不要抬得過高,大約離指孔一到一點五厘米左右。手指過高動作不迅速,影響吹奏速度;手指太低會使音準變低、音量變小、音色變悶。
手指蓋閉音孔要嚴密,不能漏氣,但也不要僵硬。當迅速開閉指孔(顫音)和連續從上至下按閉指孔時(演奏歷音時),都應有彈性地擊打發音孔。這時不吹笛子也可聽見指肚擊打音孔發出的同吹時一樣音高的基本音(低音)。
平常不拿笛子也可進行手指各關節的放鬆和擊打動作的訓練,頻率由慢漸快,越快越要保持松馳和彈性。無名指一般最不靈活,更要加強訓練,小指不用時,要輕貼笛身,不要用小指活動來幫助其他手指。這樣在以後吹奏各種顫音和裝飾音時,就能輕松流暢,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