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掏蜂蜜一般几月份
简单说,蜜蜂采蜜是随着蜜源植物泌蜜的时间确定,不同花期,不同花种其泌蜜的时间是不同的,只有盛花期才有蜜可积。
比如闽南这一带,荔枝蜜盛花期是4月中下旬,是在晚上泌蜜的,清晨蜜蜂就开始大量外出采蜜,10点-下午3点蜜蜂很少外出采蜜,下午4-5点又外出采蜜。
龙眼蜜盛花期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白天泌蜜的,整天都有蜜蜂外出采蜜。
山乌桕6-7月份盛花期,也是白天泌蜜,蜜蜂整天采蜜。
八叶五加盛花期是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也是白天泌蜜,蜜蜂的外出采蜜集中在10点-下午2点(气候关系)。
还有一部分辅助蜜源植物是在傍晚期间泌蜜的,蜜蜂辛勤到天黑。
各个地方的蜜源植物开花时间不同,蜜蜂这种鬼精灵能根据蜜源的特点调节采蜜时间,这样也是唯一能够让种群适应大自然而生存延续的关键。
② 我国有哪些主要蜜源植物它们的生境特点及泌蜜特性是怎样的
油菜:别名芸苔、菜苔。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分为三种类型:白菜型,如本地油菜;芥菜型,如高油菜、苦油菜;甘蓝型,如胜利油菜。
油菜栽培面积大,分布区域广,品种类型多,花期早而长,蜜粉丰富,对于蜂群春季繁殖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油菜的适应性强,喜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而湿润的土壤。油菜开花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泌蜜适宜温度为18~25℃,流蜜期20~30天,群产蜜量可达10~30公斤或更多。花期由南向北推迟,最早12月,最晚7月。
荔枝:别名大荔、离枝、荔枝母。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按开花期分为早、中、晚三大品种。
荔枝为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表土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台湾等地。花期2~4月,泌蜜适温20~28℃,低于16℃或高于32℃,泌蜜减少或停止。群产10~20公斤,丰年30~40公斤或更多,有大小年现象。花期蜜多、粉少。
龙眼:别名桂圆。无患子科,亚热带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省区。
龙眼适于生长在肥沃、湿润、深厚的酸性土壤。开花期为3月中旬至6月上旬,泌蜜期15~20天。开花适温20~27℃,泌蜜适温24~26℃,相对湿度70%~80%时泌蜜量最大。有大小年现象,一般群产15~25公斤,丰年可达50公斤左右。花期蜜多粉少。
紫云英:别名红花草、草子、燕儿草。豆科。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各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紫云英在湿润爽水的沙土、重壤土、石灰质冲积土上泌蜜良好,泌蜜适宜温度为25℃左右,蜜粉丰富,群产量可达20~50公斤。江苏、浙江紫云英4月上旬开花,流蜜期20天左右。
柑橘:柑橘类果树蜜源的统称。柑橘属为常绿乔木或灌木,主要分布于四川、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北、贵州、云南等省区。
柑橘性喜温暖湿润环境,适应中性至微酸性土壤。多数种类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开花,群体花期20多天。开花泌蜜适温为22℃左右,相对湿度75%左右泌蜜量最大。意大利蜂群产可达20公斤左右,中蜂群产可达10公斤左右。
刺槐:别名洋槐。豆科,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苏北、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辽南、北京等地。
刺槐喜湿润肥沃土壤,适应性强,耐旱。开花期4~6月。开花泌蜜适宜温度为27℃左右。群产量可达20~40公斤。刺槐泌蜜量大,但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风对泌蜜影响很大。
胡枝子:别名笤条。豆科,落叶灌木。是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山区主要蜜源。开花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主要流蜜期20多天。
胡枝子生于山坡、荒地、林缘和灌丛中。泌蜜适温25~28℃,低于20℃时泌蜜少,在高温高湿下泌蜜较多。群产量可达10~15公斤。花期粉源充足。
白刺花:别名狼牙刺、苦刺。豆科,灌木。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云南、四川、贵州、西藏、湖北、山西、河南、河北、浙江、江苏等省区。
白刺花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生于林下、林缘、山坡、沟谷。通常5月初开花,5月底结束,花期近1个月,花期由南向北逐渐推迟。泌蜜量大,泌蜜适温25℃左右,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条件下泌蜜多,开花泌蜜大小年不明显。群产量可达20~30公斤。
光叶苕子:别名广布野豌豆、蓝花苕子。豆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和安徽等省区。
光叶苕子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开花期广西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云南为3月下旬至5月上旬;江苏、安徽、山东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流蜜期25~30天,泌蜜量大。泌蜜适温24~28℃,25℃以上泌蜜最多,20℃以下泌蜜减少或停止。群产量可达30~40公斤。
毛叶苕子:别名长柔毛野豌豆、毛茸苕子、冬苕子。豆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花期由南向北推迟,贵州为3月中旬,山西则为7月上旬。
毛叶苕子喜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20多天,24~28℃泌蜜最多。群产量可达15~40公斤。
白香草木樨:别名白花草木樨、青子、白甜车草。二年生草本,豆科。
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贫和耐盐碱,适宜生长在半干燥或温湿气候的环境中。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
开花期大部分地区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花期40~50天,群产蜜量可达20~40公斤。
乌桕:别名卷子、木蜡树、木梓。大戟科,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福建、江西、安徽、浙江、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
在湿润向阳的砂壤土上生长良好。花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泌蜜适温25~32℃。群产量可达20~40公斤。
荆条:别名荆柴、荆子、荆棵。马鞭草科,落叶灌木。是辽宁及华北地区夏季的主要蜜源。
荆条耐寒、耐旱、耐瘠,适应性强。花期一般在6~7月,泌蜜适温为25~28℃,夜间气温高,湿度大,闷热,次日泌蜜最多。群产蜜量可达20~40公斤。
椴树:是椴树属植物的总称,属椴树科,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其中以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林区最多。
椴树耐寒喜肥,深根性,生于阔叶混交林中,常见于山坡。紫椴和糠椴为主要蜜源植物。花期7月上旬至7月下旬。泌蜜量大,泌蜜适温22~25℃,在连续高温、湿度大的天气泌蜜最多,大小年明显。一般群产量可达20~30公斤,丰年可达50公斤以上。
枣树:别名红枣、大枣、枣子。鼠李科,落叶小乔木或乔木,稀灌木。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宁夏等省区。
枣树适应性强、抗干旱、耐寒、耐热、耐涝,喜阳光。主产区花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泌蜜最适温度在华北平原是26~32℃,在黄土高原是28~31℃。群产·蜜可达15~30公斤。
芝麻:别名胡麻、脂麻。胡麻科,一年生草本。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河南最多,安徽次之,湖北、江西、河北、山东等省也有一定的数量。
花期6~8月,开花适温22~24℃,泌蜜适温22~28℃,低于20℃或高于30℃泌蜜减少。群产量可达10~25公斤。
党参:别名台参、仙草根、叶子菜。桔梗科,多年生缠绕性草本。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宁夏、河北、内蒙古、四川西部及东北。
花期7月下旬至9月。影响泌蜜的主要因素为春季雨水和孕蕾期的气温,最忌春旱及霜冻。在气温20℃以上,相对湿度大于70%以上时即可泌蜜。群产量可达30~40公斤。
老瓜头:别名牛心卜。萝摩科,多年生直立半灌木。主要分布于华北和西北各省区,以内蒙古、宁夏、陕西数量最多。
老瓜头耐寒,耐旱,喜高温,泌蜜适温25~30℃。在毛乌素沙漠一带,老瓜头5月下旬至7月下旬开花。群产量可达50~60公斤。
棉花: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统称。一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生产区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新疆等地。
花期7~9月,泌蜜适温35~38℃。生于疏松沙质土壤上的棉花泌蜜多,土质粘重、贫瘠则泌蜜少。群产量可达100~150公斤。
向日葵:别名葵花、向阳花、转日莲。菊科,一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
向日葵适应性强,较耐盐碱,一般土质均能种植,但在肥沃的黑钙土和冲积土上生长最好。花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泌蜜适温22~27℃,群产量可达50公斤左右。
荞麦:别名乌麦、甜麦、三角麦。蓼科,一年生草本。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西南及内蒙古,其次为华东、东北。
荞麦生活能力强,可生长在高达4000米以上的干旱、寒冷的高原山区。开花规律一般是由北向南推迟,开花期黑龙江为8月上旬,辽宁阜新为8月中旬,河北保定为8月底或9月上旬,湖北孝感为9月中、下旬。泌蜜适温为25~28℃,群产蜜量可达30~40公斤。
野坝子:别名野拔子、野苏麻、皱叶香薷、扫巴茶。唇形科,草本至半灌木。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
野坝子喜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花期9~11月,20~22℃泌蜜最多。群产蜜量可达15~20公斤。
密花香薷:别名萼果香薷、野香荏。唇形科,一年生草本。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
密花香薷一般生长在湿润的林间空地、山地草甸、河边及山坡地带。花期7~9月,泌蜜适温20~22℃,群产蜜量可达20~30公斤。
桉树:桃金娘科,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地。
桉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深厚、肥沃、湿润的中性土壤中生长最好。大叶桉花期9月上旬至11月下旬,泌蜜适温20℃左右,群产蜜量可达20~30公斤。
柃:山茶科柃属蜜源植物的统称。别名野桂花、山桂等,常绿灌木或乔木。柃属植物中对养蜂生产较有价值的有:格药柃、翅柃、细枝柃、米碎花、微毛柃、四角柃等。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中一带。
柃喜温暖湿润、雨水充足的环境,多生于酸性或中性土壤中。花期一般在10月至翌年3月,泌蜜适温14~20℃,群产量可达20~30公斤。
鹅掌紫:别名八叶五加、鸭脚木等。五加科,常绿乔木或灌木。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喜光、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开花期10月至次年1月,泌蜜适温8~22℃,群产量可达10~15公斤。
枇杷:别名卢桔,蔷薇科,常绿小乔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开花期安徽、江苏、浙江在11~12月,福建在11月至次年1月,泌蜜适温18~22℃。群产蜜量可达5~10公斤。
③ 蜜蜂什么季节出来采蜜
1、春季很冷时就有,秋季甚至晚秋还有呢 应该是春夏秋都有,到了南方四季都有。
2、采蜜时节
1)首先说春蜜。春天百花争艳,花很多,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季节的蜂蜜好。花多,蜜多,自己选择的空间也大。但是大家忘记了一点。春天水分也多。所以春蜜一般都较稀,春天取的蜂蜜是不完全成熟的蜂蜜,放置几个月,蜂蜜就会产生气体,引起瓶胀,爆瓶现象,更明显的一点就是春蜜由于水份多和花粉未完全成蜜,很容易变酸!
2)第二、夏蜜,相对于春蜜来说,夏蜜要好一点点。春天酿的蜜经过一段时间已经到了夏天,会好一些。但是从季节上来说,夏蜜跟春蜜的品质是区别不大的。因为夏天也还有很多花,小蜜蜂是在辛勤的采蜜,每天有都有新的花粉采到蜂窝里去。每也有新的成熟的蜂蜜酝酿出来。野生蜂蜜有一个特点,就是非人工饲养,取蜜的时候得把整个蜂窝全取出来,不管是成熟的蜂蜜还是未成熟的,都只能一瓶取出来。
3)第三,秋蜜,秋蜜较前两季的蜂蜜要更好的,理由参考春蜜夏蜜的解析。春蜜,夏蜜,宣明野生蜂蜜店主不建议大家购买。但是秋蜜是可以买的,但大家也要把握季节看月份。越往后的月份蜂蜜就较前面要好。
4)第四,冬蜜,冬蜜是一年当中蜂蜜品质最好的。一是冬季花少,天气干燥蜂蜜水份,保存起来也比较方便易存。二是,冬季中华小蜜蜂大多数都不外出采蜜了,都是是窝里吃蜜过冬的。而且冬季的蜂蜜经常春夏秋三季的酝酿,到了冬季都已经完全成熟封盖了,加上又没新进采集的花粉,这个季节取回来的蜂巢,过滤后得到的蜂蜜不会参杂花粉、水分,所以这个季节的蜂蜜较前三季来说都是最好的。
④ 乌桕蜜的一、乌桕蜜基本特点
乌桕蜜,又称桕子蜜,琥珀色,存放时间延长色泽略加深,气息浓香,口感甜,容易结晶,结晶较粗,形似白糖颗粒,但入口即化。 主产区是湖南、江西、湖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贵州。6-7月生产。
⑤ 山乌桕流蜜期会因闰月而推迟吗
你好,下面的产品和价格你可以参考一下: 乌桕小苗,高度30公分到60公分,每棵 5.00 乌桕种子、 乌桕树、 乌桕树苗、 乌桕花苗 乌桕小苗、 乌桕种子 18.00 乌桕种子 乌桕树 乌桕树苗 乌桕花苗、 乌桕小苗、 乌桕种子 30.00 以上产品和价格均来源于网络,具体价格以实际购买时为准,仅供参考,希望有用!
⑥ 蜂蜜一般是什么时候采比较多
蜂蜜集中在3-9月采集,蜜蜂采蜜是随着植物开花的时间而定的,不同地方蜜蜂采蜜的时间不一样,闽南这一带,荔枝蜜盛花期是4月中旬,在晚上泌蜜的;
清晨蜜蜂就开始大量外出采蜜,10点-下午3点蜜蜂很少外出采蜜,下午4-5点又外出采蜜,龙眼蜜盛花期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白天泌蜜的,整天蜜蜂外出采蜜。
山乌桕6-7月份盛花期,白天泌蜜,蜜蜂整天采蜜,八叶五加盛花期是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也是白天泌蜜,蜜蜂的外出采蜜集中在10点-下午2点。
(6)怎样知道乌桕的流蜜时间扩展阅读:
因为气候的不同,各地蜜源植物开花时间也不同,辛勤的小蜜蜂也根据蜜源开花的时间调节采蜜时间,各地有春蜜、夏蜜、秋蜜,有的地方还有冬蜜。
1、春蜜:春蜜的种类最多,因为春天百花盛开,花的种类非常多,但是春天水分比较多,所以春蜜一般比较稀;
2、夏蜜:夏蜜比春蜜品质稍好一些,夏天的花也很多,也有很多蜜蜂进行采蜜;
3、秋蜜:秋蜜较前两季的蜂蜜更好一些;
4、冬蜜:冬蜜是一年当中蜂蜜品质最好的。一年中冬天蜜源植物的种类最少,冬蜜含水量少,所以冬蜜非常容易保存,而且这个季节取出来的蜜不会参杂花粉、水分,所以说冬季蜜蜂采的蜜是一年当中最好的蜜。
⑦ 蜂蜜一般都在几月份取蜂蜜一般是什么时候采比较多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经过充分酿造而成,所以取蜜时间与蜜源植物开花有关,一般来说大流蜜在3~9月,所以取蜜也是这个时候取得比较多。
⑧ 乌舅树几月开花 流蜜多不多
乌桕花期比较长,4-8月份但流蜜就要看气候等诸多因素。
Sapium sebiferum 乌桕
【最后编辑者】 中国植物志 2011-1-20 12:40:35 引用自
乔木,高可达15米许,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枝广展,具皮孔。叶互生,纸质,叶片菱形、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长3-8厘米,宽3-9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长短不等的尖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中脉两面微凸起,侧脉6-10对,纤细,斜上升,离缘2-5毫米弯拱网结,网状脉明显;叶柄纤细,长2.5-6厘米,顶端具2腺体;托叶顶端钝,长约1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顶生、长6-12厘米的总状花序,雌花通常生于花序轴最下部或罕有在雌花下部亦有少数雄花着生,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雄花:花梗纤细,长1-3毫米,向上渐粗;苞片阔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2毫米,顶端略尖,基部两侧各具一近肾形的腺体,每一苞片内具10-15朵花;小苞片3,不等大,边缘撕裂状;花萼杯状,3浅裂,裂片钝,具不规则的细齿;雄蕊2枚,罕有3枚,伸出于花萼之外,花丝分离,与球状花药近等长。雌花;花梗粗壮,长3-3.5毫米;苞片深3裂,裂片渐尖,基部两侧的腺体与雄花的相同,每一苞片内仅1朵雌花,间有1雌花和数雄花同聚生于苞腋内;花萼3深裂,裂片卵形至卵头披针形,顶端短尖至渐尖;子房卵球形,平滑,3室,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外卷。蒴果梨状球形,成熟时黑色,直径1-1.5厘米,具3种子,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种子扁球形,黑色,长约8毫米,宽6-7毫米,外被白色、蜡质的假种皮。花期4-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