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清洗 » 怎样叫宝宝快速说话
扩展阅读
怎样使电脑字体变小 2025-07-23 20:05:02
朵唯手机质量怎样 2025-07-23 19:53:08

怎样叫宝宝快速说话

发布时间: 2022-07-08 09:55:00

‘壹’ 怎样快速让宝宝学讲话

1/5分步阅读
第三阶段(9~12月) 学话阶段
这时宝宝开始模仿大人发音,开始把词和对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开始对词义产生理解。
大约从2~3个月开始,当宝宝吃饱了而且身上舒服的时候,就发出一种咿咿呀呀的声音,象ai~ai,ei~ei,a~a~a,e~e~e,ou~ou~ou,hei~hei等等,约到半岁左右,宝宝能发出更多的语音,比如,ma~ma,ba~ba,da~da,na~na等等。
2/5
宝宝的这种咿呀语,很多的时候并不是在模仿大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听到他们自己的声音,他们还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咿呀语和真正的语言不同,它不需要去教,但父母可以通过微笑和鼓励增加宝宝咿咿呀呀的次数。
3/5
大约在宝宝7~8个月的时候,开始对特定的词发生反应。比如,大人常常一面拍手,一面说“拍手、拍手”,经过不断重复后,只要大人一说“拍手”,宝宝就会做拍手的动作。如果当着宝宝的面指着猫说“猫、猫”,经过多次重复后,只要大人说“猫呢?”宝宝就会转头去看猫。实际上,这时的宝宝并不能了解这些词的意义,只是经过大人反复刺激后建立了词和物的一种联系。
4/5
当宝宝不仅能听懂词,而且还能在听懂词的基础上会说出词,这时语言才开始成为他与外部交往的工具,一般要到1岁左右出现。而这时宝宝说话的积极性不高,也只能理解20个左右的词。
在婴儿期,父母应该如何去做,来帮助宝宝语言的发展呢?父母要把宝宝当成羽毛丰满的谈伴,耐心并经常同他们交谈。例如一个母亲同她3个月的孩子交谈:
“儿子今天好吗?(停)你好吗?(停)好,你说?/你觉得好吗?/我很高兴那样/是的,我是。你现在想要什么?/你的奶瓶?这是你想要的?好。它在这儿。”
5/5
在这个交谈中,母亲假定她的宝宝是有能力回答的。母亲问完后停顿一下,给她的小宝宝回答的机会,然后又接着说。母亲的这种交谈方式,向小宝宝表达了她的愿望,希望他们间彼此能够交谈。当小宝宝终于开始说话时,父母仍可继续这种方式。

‘贰’ 如何引导孩子学说话

1、要先学听后学讲,跟宝宝说话时要先吸引宝宝的注意,可以叫他的名字轻拍他,让他望着你时你才跟他说话,待宝宝在从事正常活动时,应让他停止活动,帮助宝宝集中他的注意力,聆听你的说话;
2、语言一定要生动,吐字要清楚,与宝宝说话时声音要轻柔,音调要抑扬顿挫,让他觉得说话是件轻松有趣的事,同时说话要缓慢清楚。如果发现宝宝有些发音不准确,不要刻意的去矫正或者指出,爸爸妈妈可以将正确的发音清晰缓慢的说给宝宝听一遍,不一定要让宝宝重复;
3、用词要简单,长话短说,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他说话要简单明了,比如对他说给我桃子,而不是把桃子拿来给妈妈吃。还可以辅助常用的手势来帮他明白,使说话更有趣,如给我的时候要伸出手掌;
4、把握说话的机会,多谈眼前的事情,尽量多与宝宝谈眼前的事物和日常的活动,鼓励宝宝们说出来,不要勉强他;
5、及时回应宝宝的说话和发声,及时回应和赞赏宝宝的发声与说话可以促使宝宝说的更多。这个阶段没必要要求宝宝发音准确,假如发现有些词发音不准,不必刻意去指出或者矫正。

‘叁’ 该如何让宝宝能够快速的学会说话

父母都是特别喜欢宝宝的,他们也想要宝宝变得更加聪明,比如在宝宝长大之后就想让宝宝学会说话,让宝宝喊爸爸妈妈。如果宝宝喊出了爸爸妈妈,父母就会特别开心,因为这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血脉连结,是他们的爱的结晶。那父母该如何让宝宝快速的学会说话呢?

‘肆’ 怎样让孩子能够快速的学会说话

孩子说话早晚和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孩子和父母交流的较少,没有经常性的互动,孩子说话就会稍晚些。如果孩子处在一个家里氛围比较浓厚的环境里,和父母或周围人的交流较好,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人都时不时的和孩子说话小宝宝婴儿期妈妈不要以为宝宝听不懂就哑巴式带娃。妈妈应该和宝宝多交流,比如宝宝哭了,妈妈要及时安慰宝宝并且要和宝宝说话:乖宝宝怎么了是不是饿了?妈妈看看是不是尿了?哦,原来是宝宝尿了不舒服呀!

宝宝的语言发展是后天习得的结果,而且错过语言学习期,就不能学会语言。狼孩卡玛拉就是一个例子,卡玛拉被人在狼窝发现时,已经7-8岁了。在福利院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了4、5个词汇。孩子就非常容易学会“苹果”这个词汇。比起,父母单一地对宝宝说:”宝宝,看着妈妈的口型,跟妈妈念“苹果。”孩子学习起来,前者难度降低很多,孩子记忆更加深刻。

‘伍’ 说话晚、吐字不清,怎么才能让孩子快点开口说话

说话晚就是到了该说话的年龄而不能开口说话,或者到一定的时间节点,不会发出指定的语音来。

孩子都是从单个音节开始说话的,是从a,e等简单音节开始的,从叠字开始说,再后来就一点一点地变复杂了,双音节、多音节、辅音,是逐渐学会的。说话的内容是从身边的人和物开始的,如妈妈、爸爸,灯,等等。

原始找到了,解决起来就不难了。

(1)运动,尤其是精细动作的发展,与语言是直接相关的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玩耍和运动的时间,这样还可以增加孩子的感官刺激,而这两项是帮助孩子完成原始反射的主要途径。尤其是精细动作的发展,更能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这里的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指的动作,如果孩子的手指比较灵活,则说明精细动作好。所以,练习孩子手指的动作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练习抓握、捏、拿、抠、弹、拍等。

(2)帮助孩子整合原始反射

当然,玩耍的时间要长很多,并且随意的玩耍对完成原始反射来讲,也没有啥针对性。如果想快点帮孩子整合原始反射的话,还是用身心脑重塑课程上学到的方法来操作,能更有针对性地整合某个指定的反射。每天所花时间不多,但从我对孩子调和的实践来看,效果是很好的。

‘陆’ 如何让小孩快速的学会说话

宝宝的言语敏感期呈现在一到两岁左右,这个时候的宝宝对言语特别敏感,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开始喜欢模拟各种声响,重复他人说的话,学着打电话。到了4岁左右,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已完成95%,3岁孩子词汇量可以到达800~1000字,而4岁孩子词汇量可到达1600~2000字,5岁孩子词汇量可到达2200~3000字。这些数字说明,四至五岁是孩子积聚词汇量的最佳时期。
1、及时回应孩子,多与孩子交流
孩子在咿咿呀呀还不会讲话时,如果你耐心地听他说,或者跟他对话,他会用很兴奋地表情回应你。尽管事实上他并不清楚你在说什么,而你也不知道宝宝咿咿呀呀的意思,但这并不妨碍你们之间的亲子交流,对于宝宝来说,这是很好的语言学习机会。
等到孩子会说话了,这种对话交流更是重要,与孩子交流时要尽量把每个字说清楚,语言简洁,用词规范,语调有起伏,与孩子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是不错的选择。找一本故事书,比如月光城故事绘本里的《扑扑大战革大王》,孩子扮演扑扑,妈妈扮演革大王,将整个故事演绎出来,能很大程度的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
2、为孩子提供相对稳定和自然的语言环境,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
父母要为孩子提供相对稳定和自然的语言环境,尽量统一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长辈们喜欢用方言与孩子交流,孩子可能刚适应一种环境一个语言,换个地方语言又变动了,这会给孩子的语言发展带来混乱。
如果父母比较忙,没法长时间陪着孩子,或者父母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也可以给孩子听普通话标准、吐词清晰、语调有起伏、趣味盎然的语音故事,比如月光城语音故事里的《咔拉咔拉泡泡水》;或者活泼有趣的儿歌,如《扑扑来洗头》《顿顿和小玩具》《多多爱洗澡》等等。
3、延迟满足孩子,多用提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用提问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比如孩子指着某样东西想要,父母可以问“你想要什么?”、“你是要这个还是那个?”,引导孩子用清晰的话语、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得到孩子肯定的回答后,再满足孩子的需求,能有效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
方法一:多说多唱,妈妈可以每天重复唱1-2首儿歌,刺激小朋友的开口欲望,全家尽量说普通话
方法二:亲子共读:妈妈每天读故事给宝宝听,可以每天讲1-2个故事,每个故事可以重复2-3遍
方法三:请宝宝自己说,即使家长很快理解宝宝的意思,也不要替他说,请宝宝自己说,如果不愿意,可以重复妈妈的发音,不要嘲笑宝宝的发音
方法四:增加吃不同的食物,加强口部肌肉咀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