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正常情况下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心跳的方法是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心跳方法:
1.直接用听诊器,对着心脏,进行听诊,
当从听诊器听筒端,有心跳声音传出,就了以判断,心脏在跳动。
2.用手感受,耳朵听有没有呼吸气流,声音发出。
用手指按住手动脉,检测脉搏是否正常跳动。
就能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心跳。
❷ 如何判断病人是否心跳,呼吸骤停
要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跳呼吸骤停,首先要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意识。通过轻拍双肩,在患者双耳边大声呼喊来检查其意识情况,如果没有回应则认为没有意识。
之后,对于非专业人员应检查是否存在呼吸,通过听口鼻处呼吸音,看胸腹部起伏,感觉口鼻处呼出气流感知是否存在呼吸,且呼吸是否正常,在10秒内检查完毕,并同时观察是否存在肢体的自主运动等。若检查10秒没有发现自主呼吸或为叹息样呼吸情况可认为是发生心跳呼吸骤停。
专业人员要求同时检查呼吸及大动脉搏动(颈动脉),同样需要在10秒钟内完成判断,如果10秒内无法触及搏动或无法明确的就认为是发生心跳骤停;而对于有脉搏而无呼吸的则为呼吸骤停。
❸ 病人心脏骤停后是否还有呼吸与脉搏呢怎样判断病人是心脏骤停还是昏迷
病人心脏骤停后是否还有呼吸与脉搏呢?怎样判断病人是心脏骤停还是昏迷?
1.心脏骤停后,部分患者可能还有呼吸,但不会持续太久。随着心脏骤停的时间延长,呼吸一般会停止。心脏骤停通常由各种危险因素引起。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心脏的射血就会停止,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的血流就会中断。所以大脑的生命中枢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很快就会出现呼吸停止,测不到血压,脉搏消失。
4.判断心脏骤停最重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如果患者对呼叫没有反应,如果对眶上和眶下区域的压迫没有反应,则可以确定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心脏骤停,因为心脏的射血功能突然停止,主动脉的搏动摸不到,心因性因素消失;呼吸停止主要是指呼吸时断时续,叹气,然后停止,陷入昏迷;两侧瞳孔放大,对光的反应消失。此时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胸腹部没有起伏的呼吸运动。
❹ 如何测脉搏
脉搏测量法 人们在心慌或发烧时,总要数一数自己的脉搏,而在家庭急救中,正确测量脉搏更是至关重要。 操作要领 1.脉搏很容易在手腕掌面外侧跳动的桡动脉上摸到,也可测量颈部的颈动脉或腹股沟的股动脉。乳儿可以直接把手放在心前区检查。 2.在测量脉搏之前,要先让病人安静休息一会儿,避免过度兴奋及活动,影响脉搏的准确性。 注意事项 1.成年人的脉搏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是60-80次。如少于60次是心动过缓。训练有素的运动员,脉搏有时也在60次以下,这正是心脏健康有力的表现。如超过100次是心动过速。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脉搏可暂时增快,发烧时脉搏也增快。一般是体温每升高1℃,脉搏就增加10-20次。但伤寒病人例外,因为他虽然发烧很高,但脉搏并不快,这叫相对缓脉。而贫血、剧痛、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虽不发烧,脉搏却也很快。 2.摸不到脉搏时,也可能是桡动脉相对的背例(反官脉),一般认为心脏停止了跳动。如果心脏确实停止,必须马上进行心脏按摩。 3.正常人脉搏节奏快慢是有规律的,如果脉搏忽快忽慢,或者时有时无,这叫心律不齐。要是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应去医院检查诊治。
❺ 快速测出脉搏的方法
心脏每波动一次即产生一次血液内血液的波动。可触及的动脉血液的波动及脉搏。
测脉搏方法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触碰位于手腕外侧的动脉。轻轻放在动脉波动最强的位置,数脉搏一分钟,判断脉搏有无强弱不等,脉率是否其频率快。
❻ 脉搏的检查方法是怎样的
脉搏检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脉搏检查
1、触诊法检查脉搏,选择桡动脉进行,肱动脉、股动脉及颈动脉等也可;
2、具体检查方法为:以示指、中指、环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腕部桡动脉处,并以适当压力触诊桡动脉搏动。
3、注意事项:
触诊时间至少30秒钟,计算脉率,同时感受脉搏的强度、节律以及有无异常变化等。双侧对比检查。
脉搏检查是用于检查脉搏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脉搏(pulse)指动脉的搏动。心脏搏动所引起的压力变化使主动脉管壁发生振动,沿着动脉管壁向外周传递,即成脉搏。通常所称的脉搏系指在手腕桡侧扪到的脉搏。脉搏亦可用脉搏仪描记。脉搏反映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脉搏检查的内容 包括检查脉搏的速率、节律、紧张度、强弱、波形和动脉壁的情况。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病变部位及相对应的病征。
❼ 应该怎样检查脉搏
脉搏是指动脉管壁随着心脏节律的收缩和舒张而相应地出现扩张和回缩的搏动。检查脉搏是了解病人心脏活动的最简单的方法,在诊治疾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的脉搏,男性每分钟60~100次、女性每分钟70~100次。脉搏在日间较快,睡眠时较慢,此外还可随运动、进食、情绪激动而加快。
测量脉搏有触诊法和仪器检查法,一般常用触诊法。测量脉搏的部位有很多,如桡动脉、颞动脉、耳前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一般多选用桡动脉,此处方便易测。测量时应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放于桡动脉上(前臂外侧近手腕处);按压的力量以能清楚地感觉到脉搏的搏动为宜。一般病人可观察半分钟时间或者15秒钟,如为危重病人、心脏病病人及心律失常病人,应数足1分钟。对脉搏细弱而不能数清者,可借助听诊器听心脏1分钟,来代替触诊。
测量脉搏时,应注意脉搏的速度、节律、强弱等。每分钟脉搏超过100次者称为速脉,在劳动或情绪紧张时可出现,但在发热、贫血、甲亢患者身上也可出现。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为缓脉,可见于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也可见于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等病人。正常人的脉搏是规律的,但在心律失常时,可出现脉搏节律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