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你有哪些好的做法呢
1、针对一件事情,让孩子自己规定完成时限:家长让孩子自己规定时限,而不是强迫孩子执行彼此制订的计划。如果强行让孩子按照制订的计划行事,看似管住了孩子的行为,却管不住孩子的心,导致孩子消极抵抗。和孩子一起规定学习时间期限,并根据孩子的意愿制订计划,那结果就不同了,孩子有参与感、有自主权,他更愿意执行自己的计划,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指导孩子在自己最佳的学习时间内学习,这样,孩子能更专注,效率也更高。
2、 让孩子自己做主:在休假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规划自己的一天。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体验一天的计划安排制定。从而明白时间的重要性。
3、告诉孩子拖拉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担:孩子因为年龄小,缺乏自制力,专注力也不稳定,做事易冲动,做事往往有头无尾,家长可以从生活点滴入手,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让孩子完整地做好他自己的事情,尽量避免由家长代劳,当然,要先让孩子从容易的事情做起。比如可以让孩子整理自己的书包,准备上课需要的课本、文具。当孩子习惯了自己整理好书包后,就可以增加事情的难度,可以让孩子整理他的书桌、衣柜、把房间打扫干净…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4、给孩子读一些和时间相关的书籍:时间的概念很抽象,可以先从黑夜、白天,春、夏、秋、冬入手。通过给孩子读一些书,从图片和故事来建立对时间的概念。
比如说《时间的故事》这本书中关于钟表的有趣讲解,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又动脑。一些有趣的设置,通过对数字的寻找,建立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同的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5、借助闹钟:买一个卡通漂亮的闹钟,可以让孩子来进行设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叮铃铃,闹钟一响,不用家长催促,孩子也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
6、给孩子看一些时间相关的动画片: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比书来的更直接的就是动画片。比如《瑞奇宝宝》,幼儿园的小朋友不想睡觉只想着玩,其实玩到最后已经困得都睡着了。最后通过拼图完成一天的计划内容,按照顺序进行、按照步骤进行,游戏时间也很快乐,午睡过后,精力充沛又开始了下午的活动。通过计划和不按照计划做事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教育小朋友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按照计划完成一天的生活内容。
⑵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1. 生活习惯
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让孩子可以自己支配时间给他这个机会
孩子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时间观念,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把每天孩子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每次给1-2小时就可以了,也不需太多。
参照时间表规律生活
有了“时间”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孩子也比以前更“听话”了,做事也不会那么磨蹭了。以前孩子做事也许总是爱拖拉磨蹭,引入“时间”后,只要孩子想故意磨蹭,家长就可以指指墙上的时钟,或者问他现在几点几分了,孩子就会明确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至于起床、刷牙、洗脸、吃饭这类每天必做的事情家长也不用再反复催促了,孩子会乖乖听“时间”的指挥了。用规律生活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需要家长的身体力行,如果家长本身的生活就没有规律,孩子在认识时间、遵守时间方面就会无所适从。只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才能使幼儿对“时间”这个抽象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制定时间表
做作业时,家长不妨与孩子商量好做作业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这样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紧迫感,加强了注意力,最终使其学习效果得以提高。孩子自己制订计划表,能够让他明白时间的重要性,计划好的事情要按时完成,否则后面的计划就无法完成。制定计划表,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
保持良好环境 孩子的书桌上尽量不放平日他最感兴趣的非学习用品以免分心。既然有了规定,家长就不必陪读或监督,只需做自己的事情即可,但家中不要有过多的噪声,如搓麻将、看肥皂剧等。一定要在家里给孩子提供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3.奖惩分明
如果刚开始孩子还没有时间观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长要和孩子约定好时间,先约法三章,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亲子关系危机。由于都是事先约定好的,到了约定的时间,就一定要遵守约定。可能刚开始孩子会耍赖,家长可以事先承诺:如果遵守约定,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有了奖励的刺激,孩子会更认真地遵守约定。例如看电视或DVD,约定好这个节目结束或看20分钟,等到时间到了或演完,让孩子自己关闭电视机。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比赛“遵守约定”,互相监督。不管是谁,没有遵守时间的,就要受到一点小惩罚,而遵守约定的人可以得到奖励。有了比赛这一动力,孩子会积极争取胜利,遵守约定就在游戏中做到了。
当孩子按规定去做取得初步成效时,家长必须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这种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也可辅之以必要的物质奖励。反之则必须给予应有的惩罚。
⑶ 如何训练孩子有时间观念
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
⑷ 怎样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有很多方法。我们不妨通过亲子活动来强化孩子的时间意识,通过亲子对话与孩子一起管理时间,帮助孩子培养管理时间的能力。
陪孩子一起去买时钟
活动目标:让孩子认识到时钟是用来计时的,并对各种各样的时钟有直观的认识;让孩子学会认识钟表;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这个活动适用于低年级的孩子。
活动准备:寻找一个或几个规模较大的超市或商场。
活动过程:活动之前,父母最好跟孩子一起通过网络搜索并了解一些关于钟表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儿童喜欢的时钟,比如时钟的种类、时钟的功能、时钟的制作过程等。到达目的地,跟孩子一起寻找时钟的柜台或售卖区域,陪孩子一起认真观察这些不同类型的时钟,比如形状、颜色、材质,鼓励孩子选择自己想买的款式和品牌,等等。当孩子选定自己的时钟后,父母还可以鼓励大一点的孩子去收银台用信用卡付款,让孩子初步了解信用卡的基本知识,学习基本的理财常识。把时钟拿回家后,父母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把时钟挂起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父母就可以对照时钟逐渐教会孩子认识钟表和时间,并把生活中的某件事情跟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相联系。
活动频次:一次或多次。
记录“我的一天”
活动目标:增强孩子对时间的感知;让孩子
⑸ 如何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一个好的习惯往往能令人终身受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时间观念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的时间意识呢?马来西亚的专家认为:"时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很难通过解释说明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到它的意义。因此,家长应该通过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将时间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让吃饭、睡觉,都变成培养时间观念的一个环节。
一、首选教会孩子学会认时间对于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不宜一开始就给孩子灌输过多的道理,这时候的孩子有不少还分不清年、月、日和具体的时间,应该教孩子先学会最基本的认时间,如看日历、看时钟。对于家里的挂历、日历,可以让宝宝认识并教宝宝主动去撕下昨天的那一页。对于年月日,多数孩子应该可以很快就知道的,看时钟可能难度大一些。如果是较小的孩子,可以先认识长短指针的含义,大一些的孩子会认整点或半点的时间,接下来可以教会孩子认识准确的几点几分。
二、让孩子自己制订一天的计划表可以教孩子学会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再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由于是自己制订、自己做主的,孩子往往能够积极主动地执行。即使暂时忘记了,经过大人的提醒,"宝宝,现在几点钟了?""现在该做什么事情了"?他会很不好意思,"对哦,差点忘记了",赶紧自觉执行计划表的内容。孩子自己制订计划表,能够让他明白时间的重要性,计划好的事情要按时完成,否则后面的计划就无法完成。制定计划表,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
三、参照时间表规律生活有了"时间"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孩子也比以前更"听话"了,做事也不会那么磨蹭了。以前孩子做事也许总是爱拖拉磨蹭,引入"时间"后,只要孩子想故意磨蹭,家长就可以指指墙上的时钟,或者问他现在几点几分了,孩子就会明确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至于起床、刷牙、洗脸、吃饭这类每天必做的事情家长也不用再反复催促了,孩子会乖乖听"时间"的指挥了。用规律生活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需要家长的身体力行,如果家长本身的生活就没有规律,孩子在认识时间、遵守时间方面就会无所适从。只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才能使幼儿对"时间"这个抽象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遵守约定适当奖励如果刚开始孩子还没有时间观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长要和孩子约定好时间,先约法三章,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亲子关系危机。由于都是事先约定好的,到了约定的时间,就一定要遵守约定。可能刚开始孩子会耍赖,家长可以事先承诺:如果遵守约定,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有了奖励的刺激,孩子会更认真地遵守约定。例如看电视或DVD,约定好这个节目结束或看20分钟,等到时间到了或演完,让孩子自己关闭电视机。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比赛"遵守约定",互相监督。不管是谁,没有遵守时间的,就要受到一点小惩罚,而遵守约定的人可以得到奖励。有了比赛这一动力,孩子会积极争取胜利,遵守约定就在游戏中做到了。
⑹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你会怎么做
1、给时间设置参照物
孩子对具体的时间,比如“早上8点”、“下午9点”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但可以理解某件事“之前”或者“之后”的时间点。
所以家长可以用“爸爸上班后”,“看完电视上某个节目后”这样的说法,给时间设置一个参照物,帮孩子更好的理解时间。
2、将时间“拟人化”、“拟物化”
孩子对时间的流逝感受不深,但是家长可以利用一些故事或者卡通形象将时间“拟人化”、“拟物化”,帮孩子喜欢时间、理解时间的流逝。
就像这套《驾,时间!吁,时间!》就是将时间“拟人化”称为一匹不停奔跑的“时间小马”。
在故事中只要抓住时间小马,就可以让时间加速或减慢,小冬就是抓住了小马,让时间加快,这样他就可以不用写作业、不用做不喜欢的事情了,可是最后小冬却后悔了……
非常喜欢过生日的小夏也抓住了时间小马,让时间重复过生日的那一天,可是最后小夏也后悔了……
这一个绘本中的两个故事,就是围绕着时间小马,用小冬和小夏的故事来告诉孩子“珍惜当下的时间”的道理。
3、用工具展示时间
工具可以将抽象的时间变成可以直观看的事物,不过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时钟和电子钟都比较复杂,家长可以尝试用沙漏、小番茄(定时器)等比较直观又比较好理解的工具。
如果家长要出门,想要告诉孩子“一小时后回来”,则可以换成“时钟的指针指到6的时候”这种可以观察到的方式。
4、制作时间计划
认识了时间之后,孩子想要有好的时间观念还需要遵守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个时间计划表,坚持按照时间计划做事形成习惯,再配合对时间的认识,孩子自然就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了。
⑺ 幼儿园对孩子时间观念的培养
1. 熟悉时钟,形成最初的时间观念
孩子之所以会磨蹭,多半是因为还不认识时间,对时间没有概念。
其实处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对于准确认识时间是有困难的,所以我们这里不是要强求孩子去认识时间,而是通过一些游戏带领孩子去熟悉时钟,从而让他们的小脑袋明白,哦,原来时间是“长”这样的。
游戏1: DIY时钟
宝爸宝妈们可以网购那种做手工时钟的素材包,带娃做一个小时钟。
或者,还可以像我这样买个实物钟,然后剪好12片花瓣,如果孩子会写数字了,就让他自己写上分钟数,然后一一对应的粘贴在钟的表面,这样一个美美的“向日葵”时钟就做成啦,让孩子爸挂在他房间里,美观又实用。
其实这个游戏本来是我用来给孩子学习如何认识分钟的,因为他很早就能认得整点半点,可是不会认分钟数,这个办法非常好,小朋友一看这个“向日葵”钟,就能准确说出几点几分了。
游戏2: 制作每日时间图
画个圆,按照小朋友的实际生活把一天像切披萨一样划分成大小不同的“披萨”,比如7:30-8:30起床上学,然后让他自主去画画和涂色,一定要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大人只是在一旁做点指导。这样他会对“一天24小时”有直观的认识。
游戏3: 带孩子看时间管理绘本
有关于时间的绘本也有不少,我在这里推荐我家买过的几本,大人带着孩子可以多看几遍,不指望孩子一次就认识时间,时常回顾,他自然就明白了。
2. 生活习惯养成: 制定早起清单&睡前清单
除了上学和睡觉之外,孩子一天里剩下的时间就是早上和睡前。其实这两个时间段也是我们大人每天能跟孩子面对面相处的时间,所以,如果这两个宝贵的时间段里都是鸡飞狗跳的场面,那真是大人孩子都痛苦。
我们的清单,是用某宝上买的小白板和小钟表做的。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制作过程,那种全部由家长编写的计划和目标从来都是大人自己的独角戏,孩子会觉得跟他无关,没有兴趣去执行。
所以,给孩子这个机会吧。
3. 学习习惯养成: 放学后清单
等孩子上了小学,我会带他一起做放学后清单,彼时需要重点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了,计划着到时候还要用上番茄钟和一些激励小工具。
人的一生只有童年是最自由舒展任天真的,我一直希望孩子在上小学前能够没有束缚,自由自在的开心成长,但是快乐不等于放任自流,家长多费心,把我们的育儿理念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开心玩的同时轻松理解。
最后,做清单容易,执行却是个长期的过程,且行且学习。
⑻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1
首先教会孩子认识时间,对于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不宜一开始就给孩子讲述过多。先引导孩子学会看最基本的时间,如看日历,教宝宝撕下昨天的那一页。对于年月日,宝宝很快就知道了。看时钟可能难度大些,可以先教他认识长短针,知道它们的含义
多图
2
给孩子买一块属于自己的电子手表和闹钟。手表买最简单,单一的手表即可,让他戴在手腕上,当我们要吃饭·睡觉·看电视等都要让他看一下手表,把闹钟放在床头柜上,提醒他什么时间睡觉·起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简单规律的生活习惯
3
跟孩子一起制作一天简单的计划表。教孩子学会把一天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根据事情轻重缓急来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制定,自己做主,提高孩子积极主动的执行力。即使暂时忘记了,经大人稍微提醒,孩子会赶紧自觉执行计划表的内容。制定计划表,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时间观念
4
参照时间表规律的生活,有了“时间”这跟无形的指挥棒,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孩子比以前更“听话了,做事也不会那么磨蹭了。孩子学会明确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当然用规律的生活来培养孩子时间观念,需要家长身体力行,才可。只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才能使孩子对“时间”这个抽象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5
遵守约定适当奖励。如果刚开始孩子还没有时间观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长要和孩子约定好时间。如看电视约定好看20分钟,等时间到了,让孩子自觉去关闭电视,就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反之,就会受到惩罚
多图
6
多讲一些关于时间的故事,让孩子从故事哄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如讲讲名人守时的故事,或因不遵守时间而造成的严重后果的故事
7
多在孩子面前使用时间词汇。如还有15天就圣诞节了·今年宝宝3岁了,明年该4岁了,明天是星期五了等等。或者唱一些有关时间的儿歌。如“太阳公公起得早,我们大家来做操”。。。。
⑼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有效方式有什么呢
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时间观念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因为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对周围的一切都是懵懂无知,他们的成长之路一切都需要父母善加引导,给予所有必须的关爱。
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只负责给他们吃饱穿暖就行,而是最重要的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对自己的父母深信不疑,在他们眼里,只有父母的话才是最可信的,只有父母才是最重要的。
因而作为父母就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把自己被孩子无条件信任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解决掉问题。
父母可以身体力行证明时间观念的培养并不难
1、给家里准备一个闹钟,设定好时间,闹钟一响,所有人都立刻起床,父母两人要带头,绝不能有丝毫犹豫,这样在孩子那里就能有说服力了。
2、头天晚上就必须要督促孩子收拾好书包,必须把所有上学需要的物品整理好,书包放在门口,水杯放在桌子上,鞋子放在门口,把这些工作提前做好,就能最大限度节约早晨的时间。家长一定要亲自督促孩子完成这些事情,不能放任不管。
3、只要家长亲自身体力行,告诉孩子这些时间段可以做什么,如何处理好自己的分内事,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就能培养出这种自主观念了。
⑽ 如何才能培养更好的幼儿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的养成与小朋友的发展密不可分,家长该如何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呢? 一个好的习惯往往能令人终身受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时间观念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的时间意识呢?马来西亚的专家认为:&lo;时间&ro;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很难通过解释说明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到它的意义。因此,家长应该通过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将时间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让吃饭、睡觉,都变成培养时间观念的一个环节。 一、首选教会孩子学会认时间 对于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不宜一开始就给孩子灌输过多的道理,这时候的孩子有不少还分不清年、月、日和具体的时间,应该教孩子先学会最基本的认时间,如看日历、看时钟。对于家里的挂历、日历,可以让宝宝认识并教宝宝主动去撕下昨天的那一页。对于年月日,多数孩子应该可以很快就知道的,看时钟可能难度大一些。如果是较小的孩子,可以先认识长短指针的含义,大一些的孩子会认整点或半点的时间,接下来可以教会孩子认识准确的几点几分。 二、让孩子自己制订一天的计划表 可以教孩子学会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再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由于是自己制订、自己做主的,孩子往往能够积极主动地执行。即使暂时忘记了,经过大人的提醒,&lo;宝宝,现在几点钟了?&ro;&lo;现在该做什么事情了&ro;?他会很不好意思,&lo;对哦,差点忘记了&ro;,赶紧自觉执行计划表的内容。孩子自己制订计划表,能够让他明白时间的重要性,计划好的事情要按时完成,否则后面的计划就无法完成。制定计划表,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empirenews.page--] 三、参照时间表规律生活 有了&lo;时间&ro;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孩子也比以前更&lo;听话&ro;了,做事也不会那么磨蹭了。以前孩子做事也许总是爱拖拉磨蹭,引入&lo;时间&ro;后,只要孩子想故意磨蹭,家长就可以指指墙上的时钟,或者问他现在几点几分了,孩子就会明确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 至于起床、刷牙、洗脸、吃饭这类每天必做的事情家长也不用再反复催促了,孩子会乖乖听&lo;时间&ro;的指挥了。用规律生活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需要家长的身体力行,如果家长本身的生活就没有规律,孩子在认识时间、遵守时间方面就会无所适从。只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才能使幼儿对&lo;时间&ro;这个抽象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遵守约定适当奖励 如果刚开始孩子还没有时间观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长要和孩子约定好时间,先约法三章,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亲子关系危机。由于都是事先约定好的,到了约定的时间,就一定要遵守约定。可能刚开始孩子会耍赖,家长可以事先承诺:如果遵守约定,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有了奖励的,孩子会更认真地遵守约定。 例如看电视或DD,约定好这个节目结束或看20分钟,等到时间到了或演完,让孩子自己关闭电视机。对于&lo;屡教不改&ro;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比赛&lo;遵守约定&ro;,互相监督。不管是谁,没有遵守时间的,就要受到一点小惩罚,而遵守约定的人可以得到奖励。有了比赛这一动力,孩子会积极争取胜利,遵守约定就在游戏中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