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清洗 » 汽车发动机曲轴轮怎样调间隙
扩展阅读
怎样去除衣服的菌斑 2025-07-11 01:07:54
华为r9怎样隐藏游戏 2025-07-11 01:03:44

汽车发动机曲轴轮怎样调间隙

发布时间: 2022-08-02 07:35:49

1. 汽车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式有几种

首先用气门调整螺丝来调整,松开锁紧螺母,顺时针拧螺柱间隙变小,反之间隙变大,调好后拧紧螺母
也可以通过用垫片调整,如果间隙大使咋更换后垫片间隙小时咋更换薄垫片不可以剪铁皮或同片做电子来减小间隙,这样容易导致所捡的垫片很快被磨损
液压自动调整,发动机采用液压挺住,做液压支点,在工作过程中,能在保证七门密封情况下保持零气门间隙降低噪音

2.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分别该如何调整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

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

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气门形式

根据气门位置的不同,有侧置气门(SV)、底置气门(OHV)和顶置凸轮轴式气门(OHC)三种。从结构上来讲,侧置气门最为简单。但由于采用这种气门形式后,发动机的抗爆性能和高速性能差,只能用于低压缩比和转速不高的发动机,因此国外已不再采用。

从性能上来讲,顶置凸轮轴式气门最为理想,它能适当前高转速、高压缩比重大功率车型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底置气门结构较为复杂,目前仅在美国、原西德(BMW厂生产的R系列摩托车)的意大利等国家由于生产习惯尚继续采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气门间隙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四缸发动机

3. 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

发动机起动后温度升高,气门及传动件受热膨胀伸长,如果在装配时(常温下)没有留有气门间隙或气门间隙过小时,便会把气门顶开,使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但气门间隙过大,则造成工作时气门闷或山脚响及进气不足、排气不彻底。
1、逐缸调整法:转动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在压缩上止点位置,第一缸进、排气门团备全关闭,即检查及调整蚂中气门间隙,完成后按作功顺序1---3---4---2分别找出各缸压缩上止点位置,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
2、两次调整法:运用“双排不进”的原则,分两次即可调整全部的气门间隙。

4. 上菲红发动机的气门间隙怎么调

1、首先拆下气门罩盖,然后摇动曲轴,使活塞在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飞轮的“上止点”刻线与水箱上的刻线对齐)。

2、需要测量热车和冷车时的气门间隙,将测得的值与技术规定值进行比较。一般是冷车时进气门间隙为0.35毫米、排气门间隙为0.4毫米。

3、热车时进气门间隙为0.25毫米、排气门间隙为0.3毫米,如不符合规定值,则进行调整。



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

5. 发动机间隙怎么调整

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称为气门间隙。
间隙过大:进、排气门开启迟后,缩短了进排气时间,降低了气门的开启高度,改变了正常的配气相位,使发动机因进气不足,排气不净而功率下降,此外,还使配气机构零件的撞击增加,磨损加快。 间隙过小:发动机工作后,零件受热膨胀,将气门推开,使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功率下降,并使气门的密封表面严重积碳或烧坏,甚至气门撞击活塞。 采用液压挺柱的配气机构不需要留气门间隙。
首先大家要知道气门摇臂与气门的间隙(即气门间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进排气门均安装在燃烧室的顶端,也是温度最高之处,为了留有膨胀的空间,因而必须存有空隙,至于间隙的 气门间隙
[1]大小,因厂家设计不同而不一致,通常进气门间隙在0.2~0.25毫米之间,而排气门间隙由于受热膨胀比进气门侧的大,所以间隙更大些,一般在0.29~0.35之间。发动机气门摇臂与此气门之间经过长久的动作及磨耗,间隙会愈变愈大,所以才有气门脚间隙的调整。然而并非所有汽车均需调整气门脚间隙,有些车辆气门间隙属于油压自动调整,就不需要调整气门间隙了。
(1)拆下气门室盖。
拆下气门室盖的固定螺丝,小心取下气门室盖,注意不要损坏气门室盖衬垫。用抹布擦净气门及摇臂轴上的油污,以方便气门调整作业。
(2)找到一缸压缩上止点。
用摇手柄转动曲轴或撬动飞轮,使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 从发动机前面看,曲轴皮带轮的正时凹坑与正时记号对准。在部分大型车上飞轮壳的检视孔1-6缸刻线与飞轮壳正时记号对齐。例如: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飞轮1-6缸刻线应与飞轮壳的钢球对齐。 此时从气门处看:一缸的气门应都处于关闭的状态。如果一缸的气门不全是关闭状态,说明一缸活塞在下止点位置,您应再转动曲轴360度, 使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
(3)确定各缸处于压缩上止点的方法。
根据发动机构造原理我们知道,各缸处于压缩上止点时,该缸的气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您可以打开分电器盖并确定各缸高压分线的位置,摇转曲轴,当分火头指向该缸高压分线位置时,触点张开的瞬间位置,则该缸处于压缩行程的上止点位置。这们您便可以比较准确的确定各缸压缩上止点的位置,方便地调整气门。
(4)测量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有冷车值和热车值之分,您在测量时应在符合该车的规定的状态下进行。 气门间隙
选出符合规格的塞规插入气门杆与气门摇臂(或凸轮)之间。稍微拉动塞规,如有轻微的阻力,表示间隙正确。 为了确定间隙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一般用范围极限值来测量(例如间隙范围值为0.29mm到0.35mm之间),先用0.29mm的塞尺插入气门间隙,此时,塞规应如果可以通过,则是正常;再用0.35mm的塞尺插入气门间隙,,塞规应无法插入,这样才可以说明间隙在给定间隙范围内。如果0.29mm塞规不能插入间隙,则说明间隙过小;如果0.35mm塞规可以通过插入间隙,则说明间隙过大。 如果上述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表示气门间隙不正常,必须调整间隙。
(5)调整气门间隙
1)气门间隙的调整。首先松开气门调整螺钉的固定螺帽,把规定厚度的塞规插入气门间隙处,一手抽拉塞规同手转动调整螺钉,直到塞规稍微受到阻力为止。 调整妥当之后,塞规插到气门间隙中央,调整螺钉保持不动,拧紧固定螺帽锁紧调整螺钉。锁好螺钉后,再用塞规重新测量气门间隙,因为您可能在锁紧时无意转动了调整螺钉,使气门间隙改变。如果气门间隙改变,应重新调整到正确为止。 2)两次调整法。根据配气机构构造原理,我们知道,进、排气门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按点火顺序和进、排气门排列顺序,可以检查调整4(四缸机)或6只气门(六缸机)的间隙;然后转动曲轴一周,使四或六缸位于压缩上止点位置,再调整其余4或5、6只气门。 3)逐缸调整法。由于发动机气门排列顺序不尽相同,因此,记忆进、排气门的顺序困难。也可按发动机的点火顺序或喷油顺序逐缸调整气门间隙。为了能准确调整气门间隙,您可用前面介绍的方法利用分电器分火头的指向,逐缸调整该缸的进排气门间隙。
编辑本段汽车气门间隙调整方法
方法(一)
气门间隙
1、在气门工作面上用软铅笔沿径向每隔4mm划一条线,将相配的气门与座接触,并转动气门1/8~1/4转后取出,如铅笔线痕迹已全部中断,且接触在居中偏下,则表示密封良好;如果有的线未断,或接触位置不对,则说明密封不严或密封不合要求,需重新研磨或修复。 2、将气门在相配的座上轻拍数下后,察看气门及座的工作面,应有明亮完整的光环,且气门上的光环位置应在工作锥面的居中偏下,则认为已达到密封要求。 3、用带有气压表的气门密封性试验器进行检查,气门组零件处于装备状态,将试器的空气筒紧紧压在气门头部位置,使容筒端面与汽缸盖(或汽缸体)结合面保持良好密封,然后捏橡皮球,向空气容筒内充气,使具有0.6~0.7MPa的气压。如果在半分钟内气压表的读数不下降,则表示气门与座的结合密封是良好的。 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的原则,应在气门处于完全关闭、且气门挺柱落在最低位置时进行,顶置式气门应测量气门杆端面与摇臂之间的间隙,侧置式气门则测量气门杆端面与挺柱之间的间隙,其检查调整方法有两种。
检查调整方法
1、逐缸调整法。首先找到一缸压缩终点,调整该缸进排气门间隙,然后摇转曲轴,按点火顺序逐缸进行。 2、两次调整法。以六缸发动机按1、5、3、6、2、4点火顺序工作为例说明如下: ①先将一缸活塞置于压缩终点,则该缸的进排气门必然可调整。 ②按“二进三排”的原则。即此时二缸的进气门和三缸的排气门必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它们也是可以进行检查、调整的。 ③连杆轴径在同一平面上两个气缸,一次只能调整一对气门,所以此时五缸的排气门和四缸的进气门也必然可以检查调整 ④当六缸活塞位于压缩终点,则其余未检查和调整的气门,必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由此,摇转曲轴两次,即可将发动机的所有气门都进行检查调整。
方法(二)
(1)划线法.在研磨过的气门工作面上,每隔8mm左右用软铅笔画一条线,然后将相配的气门放在气门座上旋转1/4圈,如所划的线条均被切断,则表示密封性良好,如有的线条未被切断,说明密封不良,需重新研磨。 (2)加压法,从进、排气管口各注入50ml煤油,然后施加20~30kPa的气压,看是否有煤油经气门渗出,若渗油应拆下再次研磨。 (3)涂色法,在气门工作面上涂上一层贡蓝薄膜,在气门自然压下气门座时,相对气门座旋转气门,此时,若气门密封面360。都出现贡蓝,则气门是同心的,反之则应更换气门。 气门间隙过大,就会使气门迟开早闭。以致开启的时间太短,在进气过程中无法充分吸入可燃混合气。使发动机正常功率发挥不出来。在排气过程中,也不能充分排出废气,易使发动机过热。另外,发动机在工作时还会产生气门敲击声,影响机件的使用寿命。 气门间隙过小,使气门提前开启和延迟关闭,使该气缸无法正常工作。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高,气门与气门座将会发生密封不严而漏气。同时还可能使气门积炭,甚至烧坏气门等。 检查调整方法 调整的一般方法是: ①预热发动机使冷却液水温达到80℃-90℃。 ②打开离合器壳体上正时标志检查孔和缸盖罩。 ③确认缸盖螺栓处于拧紧到规定扭矩状态。 ④转动曲轴,使飞轮上“0”刻线与离合器壳上标记线对齐,确认第一缸进排气门摇臂的弧面与凸轮轴凸轮基圆接触,即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死点(如果摇臂与凸轮接触,则应旋转曲轴360°)此时气门处于关闭位置。 ⑤松开调整螺钉1的锁紧螺母2,用螺丝刀转动调整螺钉使螺钉下端面与气门杆3上端面之间A为规定的间隙值(用厚薄规的厚度确定)。保持螺丝刀不动,拧紧锁紧螺母至规定扭矩,然后可用厚薄规插入间隙A进行复查,如此可以调完第一缸进、排气门间隙。 ⑥然后顺时针转曲轴(从发动机前端看),对于4缸机每转动180°,即可按点火顺序1-3-4-2的次序调整下一发火缸的气门间隙。对于3缸机则每转240°,即可按点火顺序1-2-3次序调整(曲轴旋转的角度可用飞轮齿圈的齿数进行换算)。

6. 维修汽车差速器时,轴承间隙怎么调整

轴承间隙不能调整,都是靠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来回纵向移动来调整差速器的。

曲轴的轴向间隙可通过刮研止推合金面或更换不同程度的止推轴瓦,如果间隙过小可刮研止推合金面,如果间隙过大,可以更换止推轴瓦,调整较厚的止推轴瓦或对止推轴瓦镀合金层。曲轴轴承响主要为间隙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运转稳定时并无声响,当发动机运转速度突然变化时发出沉闷的镗镗敲击声,同时伴有振动现象。发动机负荷变化时响声明显。转速越高,响声越大。

(6)汽车发动机曲轴轮怎样调间隙扩展阅读:

汽车差速器使用注意事项:

1、注意装配顺序为先拆的后装,后拆的先装,差速器螺丝力矩为77.4NM,注意装配时螺丝应当对角紧固。

2、清洗所有零部件,组装差速器,装上从动双曲线齿轮,装上从动齿轮轴承盖并调整从动齿轮轴承预紧力。

3、将主动双曲线齿轮和油封座安装在锥齿轮轴承座上并通过垫片调节主动齿轮轴承预紧力。

4、安装主动双曲线齿轮,通过调整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体之间垫片和旋动从动锥齿轮两侧螺母进行调整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

7. 汽车曲轴轴向间隙是什么怎么调整

曲轴轴向间隙是指曲轴止推面与止推轴承环止推面之间的间隙。调整止推轴承或止推环厚度可以调整间隙。

8. 汽车的气门间隙调整方法

逐缸调整法: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采用两次调整法: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 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两次法调整气门间隙比较省时省力,但对于不同车型需记忆不同的可调气门顺序号,车型复杂,对维修人员记忆就有些难度。

9. 如何调整曲轴连杆间隙

曲轴连杆瓦间隙可以在轴瓦底装上0.03mm或0.05mm的铜片来调整。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提供燃烧场所,把燃料燃烧后气体作用在活塞顶上的膨胀压力转变为曲轴旋转的转矩,不断输出动力。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在作功冲程,它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活塞往复运动、曲轴旋转运动而转变为机械能,对外输出动力;在其他冲程,则依靠曲柄和飞轮的转动惯性、通过连杆带动活塞上下运动,为下一次作功创造条件。

10. 曲轴轴向间隙的调是通过改变什么的厚度调整

1发动机曲轴轴向间隙
发动机曲轴的轴向间隙也称为曲轴的端隙。在发动机工作中,间隙过小会因机件受热膨胀而卡死;间隙过大,将使曲轴发生轴向窜动,加速气缸的磨损,影响配气相位和离合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发动机检修时,应检查此间隙的大小,使其调整至合适为止。

曲轴的轴向间隙是指轴承承推端面与轴颈定位肩之间的间隙。间隙过小,会使机件受膨胀而卡滞;间隙过大,前后窜动,则给活塞连杆组的机件带来不正常的磨损,止推轴瓦或止推垫圈表面逐渐磨损,使间隙改变,形成轴向位移。因此,在装配曲轴时,应进行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查。

检查时,先将曲轴定位轴肩和轴承的承推端面的一边靠合,用撬棍将曲轴挤向后端,然后用塞尺在曲轴臂与止推轴瓦或止推垫圈之间测量。

曲轴轴向间隙一般为0.05一0. 18mm。如轴向间隙过大或过小,则应更换或修整推力轴承或止推垫圈进行调整。

发动机曲轴轴向间隙

2曲轴间隙调整方法
调整方法:对于采用翻边主轴承曲轴止推轴承限制轴向移动量的机型,在轴承止推 边有耐磨合金可以刮配。对于采用止推片或推力板限制轴向间隙的机型,可以改变止推片或 推力板的厚度。对于无机保温砂浆搅拌机的机型(主轴承和止推轴承集于~体),可以用调整主轴承盖端面垫片的厚度来解决。下面以无机保温砂浆搅拌机为例,介绍曲轴轴向间隙调整的方法及步骤:

a将飞轮和主轴承 盖拆下后,取出全部调整垫片;

b在不装垫片的情况下,把主轴承盖孔座穿过曲轴轴端装入机体,按对角逐步旋入固定螺钉至曲轴转动较紧时(即轴向间隙刚刚消除);

c用塞尺测量缸 体平面与主轴承盖(垫片端面)之间的间隙,此间隙再加上正常的轴向间隙0.08-0.25.nm即是应装的垫片厚度;

d把主轴承盖拆下,配上测得的合适厚度垫片,按规定安装并拧紧主轴 承盖固定螺钉;

e检查曲轴旋转情况,应能灵活转动,又无明显的轴向窜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