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清洗 » 针灸时间超时会怎样
扩展阅读
怎样调整cad画板颜色 2025-07-10 19:42:25
中药有多少种 2025-07-10 19:32:36

针灸时间超时会怎样

发布时间: 2022-08-02 17:28:44

Ⅰ 针灸是常见的养生方法,长期针灸有哪些副作用

针灸基本没有什么副作用,只不过在操作方面可能会有造成一些其他损伤。比如针灸过程中会碰到皮肤下面的毛细血管,拔针时可能会出血;比如在胸部的操作,要掌握它的深浅度,避开刺入气胸等等。一般没有什么副作用。

什么是针灸

当患者要洗澡的时候,最好是使用温水。在针灸后的第一天是不能够触碰凉水的,否则很容易会有寒湿邪气进入到身体当中。另外在针灸以后需要避免风吹,特别是不要长期在空调下吹风,忽冷忽热会容易让身体变得敏感,容易对身体的经络造成伤害。

Ⅱ 针灸多长时间合适最多不要超过多长时间针灸时候烤电,最多多长时间烤电效果更好吗

一,针灸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因为要按照病人的病情、耐受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有行针得气后即拔针,此为平补平泻;有留针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一个小时等;根据补写原则:时间长者为泻,时间短者为补。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左右。
烤电一般二十分钟至半个小时即可,要说效果的话要按病症,对症即效显着,不对症白忙活一场。
针后出血一般是刺中皮下毛细血管和各种静脉,尤其面部的毛细血管分布比较密集,如果患者发现刺后出血,即可对其解释为,人体皮下毛细血管密码分布,刺中毛细血管刺属正常现象,无可避免。有一种方法为可以拔针后,迅速用棉球压住针孔,以防出血。
刺中动脉者除特殊穴位的解剖学位置上的特殊之外,从理论上来说,从事针灸行业的针灸师不会发生此类事故。

Ⅲ 针灸扎久了有什么坏处

没有副作用,要说副作用也是对皮肤的损伤。但是时间长了会有针灸疲倦,就是疗效越来越低,但不会对人体有什么不良伤害。一般来说,类风湿针灸效果很好的,建议你换个针灸大夫。

Ⅳ 针灸扎时间长会引起心慌意乱吗

针灸的治疗时间也是有要求的,但在治疗的时间内,出现了心慌等不适的情况,是可以终止治疗的。及时的反馈医生。

Ⅳ 针灸有时间限制吗

有的,针灸一般是半个小时就可以了,多了也没有意义,除头针,埋针,皮肤针以外

Ⅵ 针灸的时长应该如何掌握一般情况下针灸多久才能有效呢

针灸的时长应该根据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比较重要的穴位,一般扎针时间要保持在15~20分钟之前,不能超过半个小时。针灸需要保持15分钟以上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Ⅶ 有人说针灸扎的时间长了会伤气,有道理吗,为什么

针灸时间长了一般不会出现伤气现象,有时只是患者自身的心里因素!!或者针刺手法刺激过强导致的患者自身感觉疲劳!! 元气又称为"原气"、"真气",为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组成与分布
元气的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与肾中精气所化生。元气生成后,通过三焦而流行分布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腠理肌肤,作用于机体的各个部分。
(2)主要生理功能
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机体的体质就强健而少病。若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或因久病耗伤,就会形成元气虚衰而产生多种病变!!浅谈针刺“伤气”
在民间流传一种针刺“伤气”的说法,即针刺若干次或频繁针刺后,患者出现乏力或无力的现象。医师临证时,患者及家属经常会在针刺治疗前后提出关于针刺“伤气”的问题,如果医师的解答不够合理、圆满,可能因此动摇患者对针刺疗法的信心,使正确的治疗方案就难以贯彻执行,从而导致治疗的失败。
笔者认为临症遇到患者诉说针刺后出现“身上没劲,四肢没劲”的感觉,首先应确认是否属于针刺“伤气”现象,并且向患者解释清楚,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那么,怎样才能确认是针刺产生的“伤气”现象呢?首先要问清楚患者的感觉是精神疲乏、肌肉无力还是有劲使不出来的感觉。笔者认为精神疲乏属中医学气虚证中的神疲乏力,属于“伤气”的症状,但只有在排除了劳累、精神因素等原因时,才能基本确认与针刺有关。患者在针刺后出现肌肉无力及有劲使不出来的感觉,均非“伤气”之症。前者中医学常描述为肢体软弱无力,多见于痿证,例如周期性瘫痪(属于中医痿证范畴),尤其是轻症患者,在发病前接受针刺治疗,次日出现了肌肉无力现象,患者常误认为是针刺“伤气”,通过仔细分析不难判断清楚,再给予适当的治疗,可获得很好的疗效。后者多因针刺手法过重使局部后遗针感较强,患者过于娇气也是重要的原因,只要重新选穴、将针刺手法减弱或停止针刺适当休息一两天,多能缓解“伤气”现象。

Ⅷ 请问针灸久了。对穴位刺激久了是不是就没有效果了。

穴位刺激长久分几种:
一个是单次刺激时间,的确穴位会有疲劳,一般教科书上或临床上都讲留针10-30分钟即可。从子午流注来说,每两个时辰走一条经,平均过一个穴位的时间也就那么些时间。就亲子法来说,每24分钟流注一个穴位,看来多针灸了也没什么意义吧,否则就“太过”了。

另一个是疗程的长短,以及疗程的间隔,这个potato_556同志已经给予解释了。

再呢我想提一个比较重要的,针灸讲究“起至”。至于是否得气(酸麻胀痛感),一方面取决于针灸医生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病人的身体机能,这也就告诉我们,经常做气功、太极拳甚至是伸展等活动的人经络功能更健康,在接受针灸治疗时更容易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