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清洗 » 怎样快速引蛐蛐出来
扩展阅读
气往下沉是什么原因 2025-07-09 10:15:35
过户车要多少钱 2025-07-09 10:14:51

怎样快速引蛐蛐出来

发布时间: 2022-08-06 01:21:29

‘壹’ 我家飞进来一个蛐蛐,找不到,怎么引出来

我家飞进来一个蛐蛐,找不到,怎么引出来?最佳答案
1、首先要找出蛐蛐可能藏身的大概位置。
2、然后在夜间安静时,将蛐蛐的叫声录下来。
3、第二天,在蛐蛐藏身处的附近,播放蛐蛐的叫声,引它出来。
这是一位外国动物学家在研究中用的方法。

【蛐蛐】
蟋蟀亦称“促织”、“趋织”、“吟蛩”、“蛐蛐儿”。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触角较(比)体躯(躯体)为长。雌性的产卵管裸出。雄性善鸣,好斗。
【形态】
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尾须较长。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雄性喜鸣、好斗,有互相残杀现象。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
【分布范围】

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另此处数据有疑问:世界上已定名的约有1400种以上,我国已定名有30种以上。)若干种类为旱作物的害虫。
【意思】
北方俗叫“蛐蛐儿”。一类有害的昆虫,身体黑褐色,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

‘贰’ 蛐蛐老是在屋里叫,躲在墙缝里面怎么能把它弄出来

捕捉蟋蟀的方法:

1、水灌法:用冷水慢慢灌水入洞,使它随水漂浮出洞,然后捕捉。

2、株守法:可用嚼烂的生蚕豆,放在瓦笼或无节大竹筒内,置于筒口,静候蟋蟀移宿于竹筒中,于天亮前两手堵住筒口,即可得虫。

3、光诱法:虫都有趋光习性,可以用网罩或特制的“陷阱盆”,利用手电或烛光,引诱蟋蟀出洞,然后逮住。这个办法要注意堵截它的退路。


(2)怎样快速引蛐蛐出来扩展阅读:

蛐蛐的生活习性:

1、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

2、蟋蟀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

3、蟋蟀生性孤僻,独立居住。

4、蟋蟀利用翅膀发声,蟋蟀的鸣声不同的音调、频率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5、雄虫筑土穴与雌虫同居。喜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并外出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叁’ 蛐蛐儿一直叫就是不知道在哪,用什么方法把它引出来速答很急叫得太闹心了。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肆’ 怎样快速引蛐蛐出来

在白天找准蛐蛐的栖息位置,然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录音机将蛐蛐的叫声录下来,第二天在蛐蛐藏身处的附近,循环播放其叫声,当它们听见同伴的鸣叫后,就会寻声赶来,捕捉蛐蛐时,需要用面包屑、砂糖等混合物作为饵料,黄昏时分进行诱捕。

蛐蛐快速引出的方法

引诱蛐蛐之前,首先需要在白天找准蛐蛐的栖息位置,然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录音机将蛐蛐的叫声录下来,第二天在蛐蛐藏身处的附近,循环播放蛐蛐的叫声,当它们听见同伴的鸣叫后,就会寻声赶来。

蛐蛐的捕捉方法

首先准备好蛐蛐喜欢吃的饵料,例如面包屑、砂糖等,然后将它们混合在一起,等到黄昏时分,撒在室外蛐蛐平时经常出没的位置,并将报纸揉皱后盖住饵料,当其进入报纸内取食时,用大罐子将蛐蛐抓获即可。

蛐蛐的生活习性

蛐蛐爱鸣叫,它们在夜晚会发出响亮且长节奏的鸣声,以警告别的同性禁止进入,而且蛐蛐生性孤僻,喜欢独居,不允许和别的同类住在一起,否则容易打斗,蛐蛐的栖息地为草丛间、砖块下、土穴中等位置。

蛐蛐的雌雄区别

蛐蛐的雌性和雄性最明显的区别为尾部的产卵器,雌性的个体较大,正后端有针孔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露在外,连接臀部两侧的尾巴,不会鸣叫,而雄性的尾部没有产卵器,善于鸣叫和斗争,有时会互相残杀。

‘伍’ 怎么让蟋蟀从巢穴里出来

1、蟋蟀对同伴的声音比较敏感,因此若是想要将蟋蟀引出来,最好是可以在晚上先将蟋蟀的声音录下来,然后找到蟋蟀躲藏的地方,将录好的声音放出来吸引蟋蟀出来。
2、抓住蟋蟀的手法,首先需要准备好蟋蟀网,当发现蟋蟀的时候,就要立即用蟋蟀网将蟋蟀扑住,否则稍不注意蟋蟀就会跑掉,晚上的话最好还是准备一个手电筒,方便知道蟋蟀的位置。
3、捕捉蟋蟀的方法:一是水灌法:用冷水慢慢灌水入洞,使它随水漂浮出洞,然后捕捉。二是株守法:可用嚼烂的生蚕豆,放在瓦笼或无节大竹筒内,置于筒口,静候蟋蟀移宿于竹筒中,于天亮前两手堵住筒口,即可得虫。 三是光诱法:虫都有趋光习性,可以用网罩或特制的“陷阱盆”,利用手电或烛光,引诱蟋蟀出洞,然后逮住。

‘陆’ 我家飞进来一个蛐蛐,找不到,怎么引出来

1、首先要找出蛐蛐可能藏身的大概位置。

2、然后在夜间安静时,将蛐蛐的叫声录下来。

3、第二天,在蛐蛐藏身处的附近,播放蛐蛐的叫声,引它出来。

这是一位外国动物学家在研究中用的方法。

‘柒’ 怎么把蛐蛐引出来

1 看你要做什么。
2 如果需要斗蟋或鸣虫,那么用竹筒诱捕或芡草斗出来,有条件可以用吹管或水灌。
3 如果只是想弄走或杀掉,那么杀虫剂作用不错。

‘捌’ 怎样才能逮到蛐蛐

捕虫必备――装备篇

电筒:有很多网友都喜欢用矿灯,戴在头上,方便。我更倾向于充电手电筒,若遇到需要腾出

双手捕捉时,可以将电筒咬在嘴里。

备用电珠电池:这就不细说了,个人根据捕捉时间的长短来准备好了,多带也重,没必要的。

蟋蟀罩:最好带两个。如果丢了实在找不到,那也可以用第二个嘛,呵呵。我有一次抓到个大

的,边抽烟边仔细端详罩里的蟋蟀,由于凑得太近,烟头把罩子烫出个洞,hoho,还是带两个保险

啊。

细铜丝:用处大了!石缝,乱石堆,柴草垛……都用得着。

竹筒:我一般通宵的话带50个左右。只抓中等或者大的。小的放生,留给后面的兄弟再抓一

遍,哈哈哈!如果晚上战果辉煌,50个都装不够,那只有倒出来比大小了,小的放生喽。

螺丝刀:我用的是总长55公分的平口螺丝刀,有小手指这么粗吧,不管什么地,只管撬。

水壶:一能解渴,二能灌水将虫赶出巢穴。

诱饵:当然是引诱蟋蟀上当啦。

长袖长裤:牛仔裤比较好,厚。长袖棉T恤好了,我自己那件棉T恤改装过,有个装拉链的小口

袋,备用电珠就放里面,呵呵,万一爆了赶快换!这里顺便说一下鞋子,没什么特殊要求,只要走

路时不要太响的就好。

双肩背包:背着双肩包,什么都往里面装好了,不过最好是防水的!

对讲机:多人出动时最好带上,人生地不熟的,找不到人找不到路就麻烦了。有了对讲机就方

便了。还有就是,需要帮忙一起捉的时候,总不能大声喊得全村人都听到吧。

捕虫必备――气候篇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气候很关键的!不过本人对气候也没有太多研究,先把自己了解的说一

下。晚上10点左右的雷雨过后,一两小时内,这个时间最好,虫子都到洞口来透气喝水了,再加上

树叶上的水一滴滴“啪嗒啪嗒”的掉,步子响点也不怕蟋蟀受惊。

捕虫必备――环境篇

青苔布满的乱石堆;墙角大青石下;水边大青石下;水边芦苇中间;毛豆地;辣椒地;甘蔗

地;玉米地;老瓦片堆里;老墙砖缝里;河端口头边上……,只要是人少去的地方,有充足食物的地方

就有蟋蟀。

捕虫必备――技巧篇

捕虫的技巧通常都是日积月累的经验,许多时候并不是死搬硬套的,需要灵活应用。下面列举

几种不同地方的不同捉法。

  1. 毛豆地与辣椒地:

    毛豆地辣椒地捕捉很方便啦,别看这么大一堆的叶子,其实听仔细后,大步走进去好了,

一脚踩开毛豆的枝杆,干干净净的地就出来了,找找看,有没有洞,呵呵。这里特别要提的

是,往往一片毛豆地有很多个叫声,所以要在毛豆地外围多换几个角度去仔细听,等把几只需

要捉的叫声都听仔细了,转身看看周围,找个参照物,记住若干只蟋蟀的方位,然后冲进去抓你最

期待的一只,等抓完后,照着参照物,直接抓第二只就行了。再说到毛豆地的洞,待你把所有周围

的毛豆枝杆都踩开,那只蟋蟀早就躲到洞的最深处了。这个时候先别急着抓,往每个洞里看看,说

不定还能看到蟋蟀的屁股呢。确定方位后,就要选择捕捉方法了,先看看土质硬不硬,如果不硬,

那就用螺丝刀撬或者拿铜丝从洞边上点的地方插到蟋蟀的下方轻轻抖动铜丝,一般情况下,蟋蟀受

到惊吓都会弃洞而逃的。如果钻得更深或者洞转弯了也或者看不到蟋蟀在洞里,那就拿水灌呗。罩

子可要随时待命啊。如果土质坚硬,螺丝刀和铜丝根本就很难插入土里,灌水就别灌了,蟋蟀正愁

着没水喝呢,干土会把倒下去的水都吸干的。这种时候就有两种可能了,一是土上就这么几个洞,

但很干;另一种是土已经裂开了长长的口子。先说说前者的捕捉方法吧,仔细观察蟋蟀的洞口,找

到洞口的小土粒最多的洞,那个就是蟋蟀最新挖的洞(蟋蟀之前挖的那些洞由于时间长了,下雨刮

风,已经把洞口蟋蟀咬出的小土粒都淋走刮走了),然后找到离这个洞最近的那个洞,用铜丝轻轻

捅进去,蟋蟀十之八九会从新挖的洞里跳出来的,赶快落罩。再说第二种可能,土很干,裂开长长

的口子,照着裂缝左右分散的找出去,肯定能找到的,用铜丝把它拨出来。

2.甘蔗地:

甘蔗地通常土质都很松,而且土都翻得比较厉害,捕捉时需特别轻的靠近。尽量蹲下身,走两

排甘蔗间的灌溉渠,一般距离5米左右听声,等听仔细后轻轻靠近,切勿莽撞冲过去,不同于毛豆地

辣椒地的是甘蔗地土翻得厉害,蟋蟀一听声响便会弃洞趴走,到那时,任凭你掘地三尺都没用了。

话再说回来,轻轻靠近后,抓住甘蔗左右摇动,幅度别太大,蟋蟀受惊后便会爬出了,呵呵,幅度

一大蟋蟀就跳了,到时候追起来钻来钻去,脸上肯定会被甘蔗叶剌得都是血的。

3.老墙砖缝:

墙砖缝有难度哦,不只是用铜丝拨出来这么简单了。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刚吧蟋蟀从这个缝

隙里拨出来,一下子又钻到另外的缝里了…下面我就来介绍几个好方法!第一种:把铜丝弯成U字

形,拨的时候把铜丝伸得离蟋蟀后面远点,这么一来,拨的时候把蟋蟀控制在U形铜丝里面,上下就

不会串缝了,等拨到接近石缝口时拿罩子对着缝隙,一出缝马上落罩,动作要快。第二种:这招我

比较喜欢,而且效果不错。看准蟋蟀的位置,铜丝弯成L形,伸到蟋蟀后面,重要的来了:胸口一定

要正对蟋蟀的石缝,用力把蟋蟀拨出,速度千万要快!蟋蟀95%都会停在胸口的衣服上(前面说到

的棉质的T恤是有目的地,哈哈!换成衬衣估计就停不住了),这个时候动作千万要小,但也要迅

速!对着胸口落罩,跑不掉了吧!第三种:还有许多石缝都是贴近地面的怎么拨到身上呢?呵呵,

别急,这就教你好方法!首先当然是要听准位置啦!然后轻轻把缝前的草、叶子都拔干净,千万别

惊动蟋蟀,如果惊动了也别急,不怕,我有妙招。包里拿个空竹筒,把蟋蟀诱饵拿来(煮过的花

生、玉米粒),留一点点在竹筒口子上,其余的放到竹筒底部,好了,把装着诱饵的竹筒放到洞口

去吧,轻点!关掉电筒等着。隔半分钟打开电筒看看,有了么?呵呵,蟋蟀真的慢慢进去了哦!轻

手轻脚的用手堵住竹筒吧,搞定!

4.乱砖堆与瓦片堆:

乱砖堆与瓦片堆都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乱,无从下手,而且往往上面还趴满杂草藤蔓。乱砖

堆到处都是大空隙,瓦片堆都是弯的瓦片,不像石缝中的蟋蟀这么容易发现……怎么办呢?呵呵,我

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啦,我的方法是听,仔细的听,非常非常仔细的听!耳朵凑到边上听,听准位

置,打开电筒,先别急着拉上面的草和藤蔓,脚不要动,靠上身来变换角度往声音的方向仔细找。

先找到再说,不管是蟋蟀大半个头,还是半个屁股,哪怕是两根须,但一定要找到。看清后用铜丝

轻轻的一点点的慢慢拨,拨到最平坦的地方,然后落罩,这个过程需要很有耐心,通常会持续七八

分钟,如果你够细心,那就能抓住!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竹筒食物引诱法了,有时候也是可行的。

5.齐胸高的杂草地:

杂草地里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货,但是逃掉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先把我的方法,说出来供大家

参考。由于相对比较难捕捉,所以那边的蟋蟀往往繁衍的比较昌盛。一般会有很多只在同一片区域

一起叫,而且个头都不小。首先尽量的靠近最满意的声源(最好不要近过3米),然后站着听仔细,

再轻轻蹲下来听一下,目的是通过不同的高度听到的声音位置来确定声源。然后走近声源0.5米处,

打开电筒周围观察一下,再按照声源的中心点做0.5米的辐射,将杂草以放射状的往外拨开踩倒,最

好是围着声源踩一圈,把周围的杂草都踩平,一来是便于撬土的时候能清楚观察蟋蟀往外逃跑爬走

的方向,不管什么方向都能一眼看到;二来是当你靠近的时候,有些聪明点的蟋蟀已经听到你的脚

步就声弃洞往外爬了,那么这样一圈踩下来,又正好把往外逃跑的蟋蟀再赶到中间来了。好了,接

下来先别急着撬,先仔细看看地上有没有洞,没洞的话再仔细找找,蟋蟀就在那几根踩倒的杂草底

下躲着呢;如果有洞,那就先不用这么着急了,尽量轻的把周围的杂草拔拔干净,拔倒自己觉得蟋

蟀撬出洞后,不会一下子钻到草里找不到就行了。然后就按照毛豆地辣椒地的泥洞捕捉法继续加油

啦!哈

杂草地往往会有大蟋蟀的,因为一般去这种地方抓的人少嘛,呵呵!其实杂草看上去很高很难

抓,踩倒后就干干净净了,不难的。如果很怕蛇,那就远远的用电筒照一照要抓的那块方向,蛇见

光自然会逃走的。

6.番薯地:

番薯地特点是叶子密集,而且根连根,茎连茎,一大片,很难把蟋蟀洞上面的叶子清理干净,

更别说抓了,一不小心蟋蟀就会弃窝而逃,等你清理干净番薯叶的时候,蟋蟀早就无影无踪了。下

面介绍一下我的方法。通常,番薯地的蟋蟀都会打洞或者直接躲在番薯边上,所以只要不发出太大

的声响靠近,蟋蟀是不会跑的,但抓的时候就不能一大片的把番薯藤和番薯叶扯掉了,这么一来,

连着茎的番薯动了,蟋蟀就跑了。所以,首先要听准方位,然后从最靠近声源的位置开始,一片片

的把番薯叶用指甲掐掉,一片片的掐,不要怕麻烦,现在麻烦,抓起来就简单了。不用太大范围,

只要掐掉10几片叶子,就露出土来了,找找看洞或者番薯边上,不难发现的蟋蟀的藏身处的。找到

后就好办了,眼睛死盯着那块区域,再将那块区域周围的番薯叶都往外踩倒。好了,地面上干净

了,蟋蟀再怎么都跑不掉啦!呵呵,加油吧!如果蟋蟀躲在番薯下面,拔番薯的时候记得拔轻点,

拔太快了万一跳出来眼神跟不住的!

7.毛竹堆柴火堆:

毛竹堆有碗口粗的大毛竹和手指粗的小毛竹两种,先来介绍一下小毛竹堆和柴火堆的捕捉方

法。一般这种情况的毛竹堆和柴火堆都是用来生火的,所以都是一捆一捆的绑起来的吧。第一种捉

法:听到叫声后靠近,如果能找到毛竹堆柴火堆中间的蟋蟀,那就拿竹筒食物引诱法,把竹筒插到

毛竹堆柴火堆里,等蟋蟀进竹筒了就轻轻从毛竹堆柴火堆里抽出竹筒。第二种捉法:如果蟋蟀躲的

比较深或者竹筒难以塞进去的情况下,干脆就抱起一整堆毛竹或者柴火,到空旷的地方(最好是水

泥地),再解开捆着的绳子,慢慢找蟋蟀,人要站直了,电筒拿高点,这样监视的范围大,不会让

蟋蟀有机会漏网,等蟋蟀爬出或者跳出的时候动作要快,罩住它!

碗口粗的大毛竹的捕捉就不能这么来了,首先分析一下大毛竹堆的捕捉困难:1.毛竹太粗,抬不

动,往往还会有其它杂物压着一头,两个人抬都纹丝不动,更别说捕捉了。2.毛竹又重又靠得紧,动

一根,一大堆都动。3.毛竹是圆的,就算蟋蟀停在毛竹上,落罩也很容易被它从罩的缝隙逃走。4.毛

竹上如果又洞,蟋蟀一旦钻进去,跟本不可能再抓出来了。现在来说说我的捕捉方法:普通情况

下,蟋蟀喜欢躲在毛竹与毛竹中间的空隙里,或者躲在毛竹堆下的土层杂物里。首先你就要听清楚

声源的地方了,是毛竹堆间还是毛竹堆下。如果在毛竹堆间,那就找到毛竹堆比较难捕捉的一面,

使劲的踩毛竹堆,目的是为了把蟋蟀往毛竹堆下面的土层赶,等赶到土层后,尽量用螺丝刀撬动压

在比较下面的毛竹,一直这么反复撬1分钟左右。(目的:先把停在毛竹堆中间的蟋蟀赶到地面,然

后在比较难下手的这面引起骚动,迫使蟋蟀没有暂时的躲避处,往比较空旷的这面爬出毛竹堆),

等撬得差不多了,直接踩着毛竹堆到另一边仔细找,范围尽量大点,看看蟋蟀有没有在附近惊魂未

定的停着,随时准备落罩,这样的成功率一般会在40%-50%,虽然不高,但总比直接放弃要好嘛,

呵呵。如果听到的叫声是从毛竹堆下面的土层杂物里传来的,那就跳过之前踩毛竹的步骤,直接拿

螺丝刀撬动,后续步骤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