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长拜访孩子老师应该怎么说
一、 要尊重老师,才有效果
1、端正对老师总体的看法:不论你对老师怎么看,而是要考虑你的目的是教育孩子。
2、发自内心尊重老师:概念化的老师 ——所有教我们知识的人,指的是群体。老师的素质未必都能到你的要求,尊重老师实质是尊重自己。
3、不要事事依靠老师:要不看成神,要不就白痴,就以为摊上个好老师就好了,孩子关键取决于自己和家庭的学习氛围。老师按学校模式来做,没有超能力来管理到几十个学生。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老师是不实际的。如你的孩子在学校遇到了问题,“某某老师,不好意思打扰您,我是某某的家长,我常听到孩子谈到您的一些教法,我非常敬佩,真是非常谢谢您这么认真的教孩子,今天孩子回到家里,说他在学校里发生……(把事件长话短说),我想这问题得请教您,看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如何配合……”之后,耐心的倾听老师的说明。
二、正确定位,真诚交流
家长与教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两者之间是目的一致的同盟者。因此,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如果家长需要教师协助帮助孩子解决,则必须及时告知教师,及时进行交流。 家长与教师的交流,都要先对双方进行正确定位:是朋友而非敌人;是协作者而非雇佣者;是责任共负而不是互相推诿。 正确定位之后,心态自然就会趋向冷静、理智;理智的交流,就不会因孩子在校遇到问题而愤然偏激。而是会真诚地把孩子遇到的问题、以协作者的态度告知教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接着,耐心地听听教师的解释,全面了解教师的教育目的及教育风格。如果双方的意见不一致,双方可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对孩子来说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三:积极主动,及时沟通
在这个问题上关鸿羽教授说的好:“在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方面 家长应该主动一些,应该多向学校靠拢,多向老师请教。这是因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方面往往比家长高出一筹。而我们当家长的多数人不搞教育工作,没那么多时间看教育理论的专业书籍;教师教育过的孩子成百上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们家长一辈子才养活一个孩子,眼界难免狭窄;教师能够从几十个学生的比较中鉴别孩子的优缺点,而我们家长却只看到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估价往往容易偏颇。
作为学校往往比较强调老师要家访,而作为家庭,应该强调家长主动去拜访老师。这是因为现在教师负担很重,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家庭都经常访问,而我们当家长的只有一个孩子,完全有时间去拜访老师。【(家长注意:)家长最好一个月左右到学校去一次,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只靠家长会了解是不够的。开家长会时,那么多家长都在等着,老师不可以能对您孩子的情况谈很多。别人不去的时候,您去访老师,可以细谈,从学习到纪律,从思想到生活,细致了解一下。您想,全班几十个孩子,哪个孩子的家长经常去学校访问教师,教师自然就得多观察、多了解这孩子,不然家长来了说什么,这无形中就督促教师多关注您的孩子了,这不是很好吗? 家长千万不要等问题成了堆再去和老师联系。要想发现微小的变化,必须与老师经常联系。
另外,家长如果主动和老师联系,要注意几个细节:1看时间表 :不要选老师午休时间,如果是在工作时间打电话或面访,先问问老师方不方便,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尊重;2看场合,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有时想跟老师面谈,要看老师是否正在开会或是否正有紧急的事要处理,如果是,最好不要打扰;3如果家长对老师处理某件事的方式不太满意,可以提建议,但不要命令教师怎么做;4如果孩子与班上同学发生冲突,家长可以转告老师协商处理,但不要直接到学校去找某个同学理论,这样做,也会将问题激化。
四、家长要有好心态
有的家长一旦被老师叫到学校来,心里就会有种惶恐的心理,认定孩子又在学校犯错误了,又要到学校挨老师批评了。见到老师以后,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先把孩子训一顿再跟老师点头哈腰赔不是,再说一堆保证以后会如何管教的话。这样是家长把孩子在校犯错等同于自己犯错,遇事先道歉赔礼,而不是先跟老师了解问题及问题的根源再对症下药,这样的沟通显然是无效的。
有的家长很反感老师把自己请到学校,认为这样即浪费时间又丢脸,觉得老师喜欢小题大做,遇细风说暴雨,这样的抵触心理很明显不利于教育的顺利进行。 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以后,不是认真追寻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把一腔怒火带回家中,对孩子进行责骂批评。如果刚好当天因为别的事情不顺利不称心如意,那孩子的遭遇会更惨,家长会把一切问题都归责于孩子,惩罚随心,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于事无补。
另外,家长如果要主动跟老师取得联系,要注意几个细节:看时间表 :不要选老师午休时间,如果是在工作时间打电话或面访,先问问老师方不方便,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尊重;看场合,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有时想跟老师面谈,要看老师是否正在开会或是否正有紧急的事要处理,如果是,最好不要打扰;如果家长对老师处理某件事的方式不太满意,可以提建议,但不要命令教师怎么做;如果孩子与班上同学发生冲突,家长可以转告老师协商处理,但不要直接到学校去找某个同学理论,这样做,也会将问题激化。
五、多配合 常联系
多配合。老师的教学是需要家长配合的,要一起帮助孩子导入正确的方法。一是配合教师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与毛病,经常关心孩子的喜怒,了解他(她)的心理,促其成为“三健”人才(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个性)。二是平日里要注意督察孩子作业。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
常联系。与老师联系,要注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联系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交流,也可以电话或短信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一是了解孩子在校的综合表现。诸如学习态度、体育锻炼、参加活动等等,切不可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二是提出教育教学建议。如果发现孩子的任课教师在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务必及时反馈给老师,如果不好直接与老师说,可以通过班主任进行转达。但是,记住一点,作为家长一定要多信任老师,要学会分享孩子成长中的喜悦,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
六、只有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孩子在学校遇到了问题,回来告诉家里人,就是想得到一种倾诉,一种宣泄,一丝安慰。这应该是好事,他这是和你在沟通,他没有把任何事都埋在心里,然后终于在某一天来个不良情绪的大爆发。如果这个时候,你用心地倾听完孩子的诉说,适时抱抱孩子,轻轻地拍拍,轻言细语地安慰几句,再给他擦擦流下的眼泪,比什么都强;等孩子静下来的时候,再给老师打个电话问问情况或者和老师约见一下,具体作个了解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说不定第二天一到学校还没等你处理孩子已啥事都没有了,说不定昨天打架的同学今天又勾着肩膀喊好兄弟了。
如果一听孩子受欺负了,就跳起来骂老师骂其他的孩子,然后冲到学校去理论,那么以后这个老师的课你孩子不用上了:我爸(妈……)都说这个老师不好,我还上他课干什么;老师呢,也不用和那孩子交往了,说不定再和对方的家长干上一场,后果不堪设想。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渠道有家访、面谈、电话联络等。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长和老师是既“怕”又“爱”的矛盾统一体。对于性格“叛逆”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出了问题,老师即时向家长反映,就反感老师“打小报告”,所以最好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说你怎么这么了(举我的例子)。对于性格比较温驯的孩子,出了问题,无论家长与老师怎么沟通,都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因此,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方式采取“热处理”还是“冷处理”也是要十分注意的细节。
交流沟通的时机也很重要。很多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家长。在上课时间或课余过多地打扰老师显然不近人情。这点家长也应注意把握分寸。
注意事项:
一、不要找借口“工作忙!”
多数家长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往往借故于“工作忙”等原因(有的家长,即使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也要找亲戚朋友替开)。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的家长,多数都是被老师请到学校,被动地与老师见面。因此建议有这样沟通障碍的家长,请你要改变与老师沟通的态度,明白积极配合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我们做家长的“天职”,建立积极沟通的意愿,主动走近老师,是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
二、不要说“一切都听老师的”
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老师多多少少都有一种说不清的“惧意”,有很多的学生家长与老师沟通经常说:“一切都听老师的!” 完全放弃了做家长的权利,而当起孩子老师的学生。 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全交给老师,该骂就骂,该打就打”之类的话,虽然看得出家长对老师充分信任,但家长应该知道,和老师沟通不是找问题让老师解决,而是和老师协商得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老师不愿意和态度蛮横的家长沟通,但老师也不愿意和没有任何主见的家长沟通,因为这样沟通不会有效。
家长与老师由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分歧,缺少一个和谐的沟通氛围,容易产生一些沟通障碍,导致老师对家长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看法,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方法有意见。往往就会产生这样的场景:老师成了训话人,家长成了毫不相干的听众,两者都对对方“不以为然”,这就难免走人沟通的死胡同。
任何沟通都需要诚意,家长与老师也不例外,如果家长拿出沟通的诚意,而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能够平和、客观,这样就容易统一认识,选择一种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可以避免老师讲一套,家长做一套,学生无所适从的情况。
三、不做态度蛮横和没有主见的家长
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全交给老师,该骂就骂,该打就打”之类的话,虽然看得出家长对老师充分信任,但家长应该知道,和老师沟通不是找问题让老师解决,而是和老师协商得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老师不愿意和态度蛮横的家长沟通,但老师也不愿意和没有任何主见的家长沟通,因为这样沟通不会有效。
四、不要为孩子不良表现强找“理由”
家长与老师沟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听取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而老师要重点反映孩子的一些不良的问题。有些家长过于偏爱自己的孩子,只能接受表扬孩子的话,不能接受批评孩子的话,往往找一些理由,替孩子进行搪塞错误的行为,从而造成老师对家长教育观念不能接受。家长要正确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要诚恳。但也不要放弃保护孩子的安全线。
五、以自己的方式与老师“通气”
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形成合力,不可放着问题不解决。家长老师要经常通气。沟通方式可以和老师商定或选择你最擅长的。
面谈,这是最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与老师零距离的沟通,让老师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家长也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样子,这样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也可以通过电话和短信沟通,在你不确定打电话时间是否合适时,短信是个折中的方案。你感到沟通有困难时,也是不错的方式。
沟通 的主要内容
孩子的行为:这是家长容易忽略而老师会关注的问题。有些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会有不一样的表现。
孩子的情绪:情绪的变化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只有乐观、向上、积极的态度才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孩子的兴趣: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和活动较多,老师更容易发现孩子在哪方面更有优势,要发现孩子的长处并给予肯定。
孩子和同学得关系:健康的伙伴关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重要还是要关心孩子德育心理和道德行为。
如果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注意了解青春期心理: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关注孩子青春期心理变化,家庭学校共同引导。
孩子的学习:这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沟通的主题。在沟通中家长应咨询孩子这段时间和以前有哪些变化,学习是不是更主动,方法是不是更合理,而不是只关心成绩的高低。
② 请问节日给以前教过我的老师寄点东西,发句信息问候一下,但可能没有空专程去看老师,合适吗
当然可以了,可以先打电话或发信息和老师聊一聊,然后告诉老师你有点礼品要送,快递到了让他查收一下,告诉他快递单号 ,表示以后会抽时间去看望老师,这样子就很有礼节了!
给老师的祝福
1.老师,您就像是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也像吐尽青丝的春蚕,为了让年轻一代得到攀登科学顶峰的“金钥匙”,您煞白了头发,费尽了心血。在教师节之际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如果说我们是彩虹,那您就是太阳,给予我们七彩之光,如果说我们是鱼儿,那您就是水中的空气,给予我们新的呼吸。如果说我们是小草,那您就是春季的雨滴,给予我们生命的源泉。
3.愿这一声祝福,化作春天的阳光,夏天的花朵,秋天的果实,冬天的白雪。温暖相伴、美丽相伴、成功相伴、幸福相伴。还有我祝福相伴:老师,教师节快乐!
4.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阶梯。无尽的恩情,永远铭记心中。在这个属于教师的日子里,深深祝福您!
5.您用汗水培育了祖国花朵,您用关怀温暖了小小心灵,您用教导指引了前进方向。今天教师节,我用短信传递了深深祝福:愿您节日快乐!
③ 提前去老师家拜访老师应该怎么说
写作思路:初次拜访还是请熟人引荐,发信息预约是很不正式不太尊重的做法,实在不行打电话预约。
X老师您好,我是经XXX介绍的XXX,希望接受您的指导,请问您有时间吗?
XXX老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xxx,半年没见,很是想念,学生最近有些问题盼望能和老师您交流,希望能和老师您见上一面。如有唐突之处还望老师谅解!您的学生:xxx。
(3)没时间看望老师怎样说扩展阅读:
拜访老师的注意事项:
1、事先预约,不做不速之客。
2、如期而至,不做失约之客
3、衣冠整洁,不做邋遢之客。
4、彬彬有礼,不做冒失之客。
5、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不做粗俗之客。
6、惜时如金,适时告辞,不做难辞之客。
④ 老师生病了最近没来学校,应该怎样发消息去关心问候
具体介绍如下:
1、可以给老师发一条慰问短信,短信内容也不用特别复杂,只要写祝老师赶快康复就行。一般老师并不需要太多的问候但是一条祝福短信会让他十分感动。
2、可以带些礼物去看望一下老师,班级里可以共同出钱给老师买些东西。这样既能让老师看到全班同学的心意也能让老师心里十分的暖。
3、考一个好成绩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安慰了,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有一个好的成绩好的出路,所以只需要考一个好的成绩老师就会特别的开心。
4、如果老师生病还在上课的话可以为老师做一点小事情,比如给老师接开水,给老师打饭等等,从一些小事情上给老师安慰。
注意事项
礼貌、礼仪是人们在频繁的交往中彼此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而礼貌用语则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友好关系的敲门砖。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社交场合中,会使用礼貌用语十分重要。
多说客气话不仅表示对别人的尊重,而且表明自己有修养;所以多用礼貌用语,不仅有利于双方气氛融洽,而且有益于交际。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⑤ 如何跟老师说自己星期六星期日没空
如果周六周日学校要补课,你家里有点事,可以向老师请假,也可以让家长写个请假条,不必担心什么。相信老师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好的。
如果是重要补课,你可以以后补上,总之,千万不要影响学习就好。
⑥ 同学们去看望老师,我没有时间去,我应该怎样表达我的心情
给老师发信息 说明自己去不了的原因 再表达自己的歉意和对老师的想念及关心
⑦ 给老师发信,老师,没时间看过,一会儿看来,回话说我刚看见,应该说什么
出于礼貌,可以说:“没关系,知道老师比较忙”。然后再就具体的事情与其交流。
⑧ 约老师见面,怎么发短信措辞比较礼貌
1、老师您好,我因为xx原因想见您一面,请问您在哪,我可以现在过来吗?
2、老师您好,有一些事情想要和老师商量,这周日将在某某饭店几点等候,不见不散。
3、老师您好,我是XXX,是XXX的学生,因为XXXX想和您交流一下,不知道您什么时间有空,是否方便在XX的时候我去XXXX找您?
4、XXX老师,下午好!我是XXX大学毕业的XXX,今年考入XX专业,3月份的时候和您联系过,我这段时间认真了解了您的课题,对您的研究很感兴趣,不知道您现在方便吗?我想电话跟您沟通一下。
5、很抱歉在这个时候打扰到您,请原谅我的鲁莽。我知道xx老师您很忙,尤其是这段时间,刚开学,各项工作繁琐细致,所以如果xx老师您能抽出时间当场指点我一下,我会非常感激的。
⑨ 老师生病家长没有及时慰问怎么办
亡羊补牢啊!如果怕老师挑礼就抓紧安排家长或者你代替家长去看望,而且把理由讲清楚,家长没时间来实在不好意思,家长一直挂念老师病情,最好家长给老师打个电话,你再去。这个办法虽然不是最好,起码可以改善一下尴尬局面。
⑩ 在外地不能去看望老师了,所以可以跟老师说不能去看望您了,给您打电话是想听听您的声音这样说吗
可以说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然后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去看望您了,请您多多谅解。
老师又作教师是一种职业,古已有之,指传授学生知识的人员,有各种教育类型(幼儿老师、小学老师、初中老师、大学老师等);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和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正确知识和指导,有能力的人。相关节日是“教师节”。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二) 从事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四)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