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清洗 » 怎样快速分辨条件复句
扩展阅读
本田缤智多少钱 2025-05-16 10:43:12
炸丸子馅怎样调好吃 2025-05-16 10:37:02

怎样快速分辨条件复句

发布时间: 2022-04-29 01:56:55

① 怎样区分现代汉语中的假设关系和条件关系复句

[条件复句与假设复句的区别]
相同点:前后分句的关系都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都是没有实现的事情。
不同点:条件复句着重于条件,假设复句着重于假设。
只要记住条件复句的几种类型和关联词语就很容易区别了。如:
如果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愿意奉陪到底。(假设复句)
只要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就要奉陪到底。(条件复句)

② 怎样区分单句和复句

车君成 高中语文习题中出现了不少区分单句复句的题目,学生做起来有点困难。我查阅了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看法,归纳总结如下: 一、主谓词组作句子成分的句子(即所谓“包孕句”)是单句,不是复句。例: 1、朝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主谓词组作主语) 2、石油工人已经并将进一步给我们证明,新华夏改造体系的石油储量确实很大。(主谓词组作宾语) 二、句子中的谓语若由几个部分(词或词组)组成,用逗号隔开的,全句是复句,不用逗号隔开的,全句是单句。例: 3、老梁拿起公文包走下台去。(单句) 4、老梁拿起公文包,走下台去。(复句) 但下面这个句子是宾语(不是谓语)由几个部分组成,所以虽然用逗号隔开,全句仍属单句: 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歌声。 三、“因为”、“由于”、“为了”等兼属介词和连词。如果后置成分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算介词,“介词+后置成分”构成一个介词结构,不是分句;如果后置成分是非名词性词语,它们算连词,“连词+后置成分”就是一个分句了。例: 5、为社会,我们知道你决不会推辞的。(单句) 6、为了纪念一位古代的英雄,大家请雕刻家给这位英雄雕一个石像。(复句。) 7、他两个因为一步棋争起来。(单句) 8、由于骄傲,他在前进的道路上落后了。(复句) 四、复句形式(也称复句结构)不是复句。所谓“复句形式”,是指形式像一个复句,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组的语言单位,他在句子中只充当一个成分。试比较: 9、A.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复句) B.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复句形式作主语,全句是单句) 10、A.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复句) B.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复句形式作谓语,全句是单句) 五、紧缩复句和单句的区分 紧缩复句是复句的紧缩形式,它仍然保留了假设、条件之类的关系,因而仍属于复句。例: 11、困难再多也决不后退。(假设) 12、他看一遍就能记住。(条件) 13、人小志气高。(转折) 14、路太滑走不快。(因果) 15、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恰到好处”。(条件) 但以下几句应属单句: 16、她飞快地回到屋里叫醒正在睡觉的小李。(连动谓语句) 17、他们围在一起又议论开了。(连动谓语句) 练习: 他不怕批评就怕表扬。(是单句复句?并列关系的紧缩复句) 对于单句复句的区分问题,目前学术界还有很多争论,中学生掌握了以上这些知识就能辨别一般的句子了。

③ 谁能告诉我怎么快速判断 语文中的 单句和复句 要举些例子。。道理说的清楚点。。谢谢

你在句子中找,只要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的就是单具,不要管他句子有多长,其他的都是修饰语

④ 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

单句和复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两种句子,二者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单句就是结构简单的句子,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而复句则是结构复杂的句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如“我爱家乡”这个句子,主语是“我”,谓语是“爱”,宾语是“家乡”,整个句子只有一套结构,所以是单句。再比如“我爱家乡,你也爱”这个句子,由于多了一套结构“你也爱”,全句变成了两套结构,因此是复句。单句和复句是两种重要句子,使用频率极高,如何区别单句和复句?人们长期争论未休,致使许多人不会分辨单句和复句。笔者从教三十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今奉献给有缘,诚望斧正。
在区分单句和复句方面,存在着许多错误认识,总结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认为长句就是复句,短句是单句。
句子的长短并不是辨别单复句的方法,区别单复句的有效方法在于句子的结构,可是许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他们误认为句子长的就是复句,短的就是单句。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1,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⑤ 请问如何区分汉语复句中的假设关系和条件关系

1、假设关系复句: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条件,后一分句表示这个条件实现后将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假如,倘若,要是)……就(那么),即使(就算,哪怕)……也(还)"等.
例如:(1)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2)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前一分句提出假设条件,后一分句说出结果.后面的结果能否成为现实,那就要看前面的假设条件能不能实现.这种复句的结果与条件是一致的.关联词语一般要成对地用.

又如:即使发生了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前一分句先承认假设的事实,后一分句转入正意.这种复句的结果与条件是不一致的.

2、条件关系复句:前一分句提出一个或多个条件,后一分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不管(无论,任凭)……也(都,还)"等.
例如:(1)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只有……才"关联,是必要条件句,就是一定要具备这个条件,才会产生后面的结果,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成.

(2)这种水雷,只要受到马达的震动,就会爆炸.
此复句为充足条件句,表示有了这条件就会有后面的结果,但也不排斥别的条件也能有这样的结果.

(3)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这一复句为无条件句,即不以分句提出的条件为转移,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同样的结果.

⑥ 如何区分单,复句

谈怎样区分单句和复句
单句和复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两种句子,二者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单句就是结构简单的句子,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而复句则是结构复杂的句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如“我爱家乡”这个句子,主语是“我”,谓语是“爱”,宾语是“家乡”,整个句子只有一套结构,所以是单句。再比如“我爱家乡,你也爱”这个句子,由于多了一套结构“你也爱”,全句变成了两套结构,因此是复句。单句和复句是两种重要句子,使用频率极高,如何区别单句和复句?人们长期争论未休,致使许多人不会分辨单句和复句。笔者从教三十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今奉献给有缘,诚望斧正。
在区分单句和复句方面,存在着许多错误认识,总结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认为长句就是复句,短句是单句。
句子的长短并不是辨别单复句的方法,区别单复句的有效方法在于句子的结构,可是许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他们误认为句子长的就是复句,短的就是单句。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1,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2, 蓝天,白云,黑土地。
例句1选自〈〈纪念白求恩〉〉。句子比较长,很多人都认为是复句,其实却是个单句。因为这个句子是介宾短语充当状语, 主谓宾语分别是“这是教训”。全句只有一套结构,所以是单句。例句2虽短,但不是单句,而是复句。因为这个句子是由三个非主谓句构成的,不是一套结构。
二, 认为有关联词的句子是复句,没有的是单句。
关联词是复句的一个标志,因此好多人就把它作为辨别单复句的唯一标准,错误地将有关联词的句子一概认为是复句,没有的便是单句。诚然,关联词是复句的一个标志,但不是绝对标志。我们知道,复句的组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靠语序,一种是靠关联词。有关联词的不一定是复句,无关联词的不一定是单句。比如下面两个句子:
1,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 你去?我去?
例句1有关联词,表面上看似乎是复句,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得出相反的结论。这个句子只有一个主谓结构,彼此间互相作了句子成分,虽有关联词,却只起突出强调作用,故是单句。例句2虽然没有关联词,但有两套结构,因而是复句。
三, 认为句子结构完整的是复句,“残缺的”是单句。
有些人会分析句子成分,也明白句子结构是区分单复句的方法这个道理,但是他们却有意无意地错误认为只有两个结构完整的句子,即主谓句才能构成复句,一旦遇到“残缺”的句子,他们就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分辨不出哪是复句哪是单句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忽略了省略句。省略句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省略了某种句子成分的句子,分承前省和蒙后省两种。承前省就是后一分句
承前一分句省略了自己的某种成分,蒙后省亦然。省略句表面上看好像是“残缺不全”,其实仍是结构完整的句子。如:
1, 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2, 加入了共青团,我今天非常高兴。
这两个句子到底是单句还是复句呢?回答是肯定的,都是复句。句1是由三个分句构成的复句。其中第一分句是结构完整的主谓句,第二第三分句是结构“残缺”的省略句,这三个分句的主语都是“中国人民”,二三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了自己的主语,所以,省略句不是结构残缺的句子,而是在一定语境中故意省去某种句子成分的句子,从其本质上讲仍是结构完整的句子。句2有许多人误认为是单句,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省略句,没有认识到前一分句蒙后一分句省去了主语“我”的缘故。如果大家能重视省略句,就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以上分析了人们的几种错误认识,那么如何正确地区分单句和复句呢?
其实,区分单句和复句并不难,只要能正确划分句子成分并能弄清句子结构,区分单复句,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大家知道,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具有独立性,彼此之间不作句子成分,换句话说,就是作为分句的单句只有一套结构,或者说只有一个主谓结构,而复句则必须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结构。据此,我们可以推导出区分单复句的第一种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一, 凡是只有一套结构的句子是单句,否则是复句。
例如: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我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例1有两个主谓部分,有两套结构,是复句。例2的“前途是
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虽是个复句,但这个复句只作“知道”的宾语,全句只有一个主谓部分,只有一套结构,所以是单句。
二, 有关联词的多是复句,但不一定都是复句。
许多复句带有关联词,用关联词来辨别单复句虽不是科学的方法,但不失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运用此法必须同第一种分辨方法结合,这样才能保证不出错误。譬如以下两个句子:
1,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2, 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努力学习。
句1有关联词“只有”,“才”,和“所以”,初步可以判断是复句,再看他的结构也不是一套,所以,可以肯定是复句。句2虽有关联词“不论”,“都”,然全句只有一套结构,应是单句。
3, 利用标点符号来区分:句中有分号的是复句,有冒号或全句只有一个标点符号的句子是单句。
分号是表示分句间的停顿的,故句中有分号的句子一定是复句。冒号是表示总结,解释或提起下文的,故句中有冒号的句子是单句。例如:
1,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2, 我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例句1中有分号,是复句,是一个多重复句。例句2中有冒号,只有一种结构关系,是单句。
以上谈了几种区分单复句的方法,仅是一孔之见,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⑦ 条件复句和让步复句怎样区分

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沙丘就可以被固定下来。(条件复句) 我们即使再盖一间库房,也装不下这些稻谷。(让步复句)
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一般用("只要......就.只有......才等词语连接) 让步复句——介乎转折和假设之间的一种复句,正句不顺着偏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方向,同时,前面分句所陈述的又是一个假设的尚未实现或证实的事实。它包含着退一步着想的意思。 一般用即使....也. 就算....也等词语连接)

⑧ 怎样判断复句类型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如:海花才落,杏花又开了|河不深,可是水太冷|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不同于连续几个单句。

[并列复句与承接复句的区别] 1.并列复句的分句是相互对称的,成平行的雁行式排列。其基本格式是A,B,C……,分句的排列比较自由,有时可以前后对调。如: 他一边看报,一边听音乐,一边吃饭。 小李今年十八岁,小王二十四岁,至于老陈嘛已是年过古稀了。 2.承接复句的分句排列次序是由分句所表示的时间和事理上的先后决定的,因此,分句的派顺序不能前后对调。其基本格式是A→B→C……成鱼贯式的排列。如: 见过了小李和小王,老陈便带着他们到田间去打谷子。 看过报纸,听了两段音乐,他心满意足地去吃饭了。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1.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标出这种停顿。连动句没有。 2.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连动句只能共带一个主语。 3.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连动句则不能用。如: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承接复句) 他上街买菜去了。(连动句) [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用“即使(就算、纵然、哪怕、纵使、就是)……也……”这组关联词语组合成的假设复句。含有转折意思(有的书称为转折式假设复句,有的称之为让步假设复句),它与用“尽管……还是……”这组关联词语组合成的转折复句最容易混淆,其区别是: 1.让步假设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没有成为现实,“即使”表示撇开的是虚拟的事实,是做最大的假设罢了。 2.转折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尽管”所撇开的是既成事实。如: 即使明天刮风下雨,我们也要到达山顶。(“刮风下雨”说不准) 尽管今天刮风下雨,我们还是要到达山顶。(“刮风下雨”是确定的事实) [条件复句与假设复句的区别] 相同点:前后分句的关系都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都是没有实现的事情。 不同点:条件复句着重于条件,假设复句着重于假设。 只要记住条件复句的几种类型和关联词语就很容易区别了。如: 如果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愿意奉陪到底。(假设复句) 只要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就要奉陪到底。(条件复句)

初中阶段要求我们掌握这几种关系的复句。平时我们要记住这些关联词,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复句的类型。并列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是:也、又、还、同时、另外、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递进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是:甚至、并且、而且、更、况且、何况、反而、不仅……而且……等。选择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是:或者……或者……、是……还是……、宁可、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转折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是:但、但是、反倒、却、可、可是、然而、只是、不过、虽然……但是……等。因果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是:由于、因此、因而、所以、以致、因为、可见、既然、因为……所以……、既然……就等。条件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是:就、便、只要、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都……等。假设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是:那么、便、要不然、否则、如果……那么……、要是……就……、即使……也……等。区别单句与复句四法:正确区别单句与复句,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情达意,单句与复句一般比较容易区别,但有时也比较容易混淆,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区别单句与复句。语音停顿:复句的分句间一般有较长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单句不论长短,都有表示这句话说完了的语调,在结尾有一个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如(1)他有个妹妹在上海读大学。 (2)他有个妹妹,在上海读大学。例(1)句子内部没有语音停顿,一句话表达了一个意思,是单句。例(2)由于句子内部有较大的停顿,成为两个分句,表达了两层意思,所以是复句。关联词语:复句一般使用关联词语,或成对使用,或单独使用,甚至不用,单句大都不用。如:(3)我回到北京去看你。(4) 我回到北京就去看你。(5)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和平。 例(3)很显然是音句,例(4)用了关联词语“就”使整个句子成为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紧缩复句。例(5)虽然没有使用关联词语,但也可以看出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结构关系:复句中的每一个分句都不作另一个分句的任何成分,它们之间没有谁包含谁关系,单句相反。如:(6)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7)公差催人上路,像屠夫赶牛羊一样,例(6)、(7)看起来都是由两个句子组成的,但结构关系不一样。例(6)是由两个主谓结构的分句组成的一个复句,例(7)后面半句在结构上是全句的一个句子成分,所以是单句。意义关系:复句中各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常常用关联词语来表示,但有时并非所有复句都使用关联词语,甚至会出现可作单句或可作复句的句子,这就要结合句子的意义关系来考虑,如(8)凝视着窗外的同学,脸上露出了笑容。由于人们对例(8)意义理解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如果“凝视窗外的”是这个“同学”则为单句:如果“凝视窗外的”前面另有主语,比如“他”则为复句。区别单句复句不外这四种方法,但多数情况下我们是综合运用,以便尽快得出结论。宾语和补语的判断动宾短语中的宾语和动补短语中的补语都是动词谓语的连带成份,在分析时,对宾语和补语若不仔细判断,往往容易混淆而出现错误。那么,宾语和补语究竟该怎么判断呢?方法有三种:从回答问题的方式上判断,宾语是针对动词谓语回答“谁”或“什么”的,而补语是针对动词谓语回答“怎么样”“多少次”“多么久”的。例如:(1)踩着红军的脚印 (2)帮助他们(3)变白胖了 (4)斩断了(5)英勇顽强得很 (6)消失在一瞬间对比看一下,(1)(2)中的“脚印”“他们”分别回答了“什么”和“谁”的问题,因而都作宾语,是动宾短语;而(3)(4)(5)(6)中的“白胖”“断了”“很”“在一瞬间”回答了“怎么样”的问题,作补语,是动补短语,(二)从两种成份的词性构成情况上判断。宾语只能是动词谓语的连带成份,一般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补语既可以作动词谓语的连带成分,又可作形容词谓语的连带成分,多由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和介宾短语充当。例如:(1)(2)是同由名词性短语“红军的脚印”和代词“他们”充当宾语的,它们的谓语都是动词。例(3)(4)分别由形容语短语“白胖”和动词“断”充当补语,它们的谓语也是动词。而例(5)是由副词“很”充当补语的,它的谓语是形容词;例(6)是由介宾短语“在一瞬间”充当补语的。例(3)──(6)都是动补短语。不过当动词后的宾语前有数量词修饰、限制时,这个数量词是表示动量的补语,还是宾语中心词和修饰语,有时区别起来就比较困难,需要细心分辨。比较下面两例:例(1) 读了一天小说 看了一本小说例(2) 看了一会儿球赛 看了一场球赛例(1)中前一例的“一天”和“小说”之间没有修饰关系,不能说“一天小说”但可以说“读了一天”,可见“一天”是“读”的补语,表示动作延续的时间。后一例的“一本”和“小说”之间有修饰关系,可以说“一本小说”,“一本”表示数量,可见它不是补语,而是宾语的一部分。例(2)中,前一例的“一会儿”和“球赛”之间没有修饰关系,不能说“一会儿球赛”,但可以说“看了一会儿”,可见“一会儿”是看的补语。后一句的“一场”和“球赛”之间有修饰关系,可以说“一场球赛”,“一场”表示数量,可见它是宾语的一部分。(三)从结构助词判断。补语往往带结构助词“得”或能加“得”的是补语,否则是宾语。例如,“地面打扫干净了”,能说成“地面打扫得很干净”,“打扫得干净”就是动补短语。“小李爱干净”,不能说成“小李爱得干净”,所以“爱干净”是动宾短语。 [能力训练]1.为下面的句子点上标点,使其成为两句意思不同的话。我批评他也批评你服气吗2.将这首诗点上标点,使其成为诗、词、剧本。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3.区别下列句子,是单句的划分句子成分,是复句的指明关系。①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②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③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④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⑤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⑥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⑦家里就是我跟我爹两个啦。⑧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在就极小范围垢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参考答案:1.我批评他,也批评你,服气吗?我批评,他也批评,你服气吗?2.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剧本:[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注:①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②是一首趣味盎然的小令。③是一场小小的独幕剧。3.①单句: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②并列复句。③单句:[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④条件复句。⑤递进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单句:家里‖[就]是我跟我爹两个啦。⑧假设复句。

⑨ 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条件复句:条件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2、假设复句:它由两个假设性从句组成。前一条款假定存在或发生某种情况,后一条款解释假设情形的结果。

二、特点不同

1、条件复句特点:

(1)偏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件,在这个条件下,主句解释结果。他们大多数在两个句子中都有连词。有些只在解释条件的句子中使用连词。

(2)常用的关联词语有“纵”、“乃”、“即”、“则”、“因为……所以”等。

2、假设复句特点: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假如”“假若”“倘若”“要是”等,它们常和副词“那么”“就”“便”等配合使用。



(9)怎样快速分辨条件复句扩展阅读:

还有一种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某种情况,并先退让一步,承认它为事实,后一个分句说出一个跟假设的情况不相应的结果。常用“即使(纵然、哪怕、就算)……也……”的格式。例如:

①这样的考证、新解,即使不是牵强附会,也是以牺牲诗的艺术为代价的。

②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