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让奶牛多产奶
饲喂粥料给奶牛粥料比喂干湿料可提高产奶13%。加工粥料可先把粉状精料加少许食盐用适量水冲稀搅匀,待锅内水沸腾时倒入,搅拌5~15分钟既成。
头部冷热把热水袋固定在奶牛两角之间,冬天灌满热水;夏天灌满冰凉水,使奶牛感到舒适,冷热应激小,产奶量随之增加。
修整牛蹄每季度修整牛蹄一次,特别在春初秋末尤为重要。把不正确的牛蹄校正过来。可使奶牛日产鲜奶增加1~2千克。
加喂脂肪油脂产热性能高,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在饲料中添加3%~5%的动物油脂,可提高奶牛对饲料的消化率,同时要适当提高调料中钙的含量。
夜间补料冬季夜间11点左右补给产奶牛1千克热熟料,可增加营养,提高抗寒能力,日增鲜奶2千克以上。夏季补给液料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喂秕壳葵花籽秕壳葵花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在饲料中加入10%~20%。产奶量可提高15%左右。
喂甜高粱甜高梁营养丰富,据试验,奶牛喂甜高梁可比喂玉米每头每日增产鲜奶0.5~1千克。
喂柑桔枝饲料日本研制成一种柑桔发酵催奶饲料,用该料喂牛,产奶量可提高30%左右。方法是:在初春对柑桔树剪枝时,将枝收集起来,洗净后切成碎片,再拌以少量啤酒作为发酵剂,放入青贮器内,发酵10天即成。
添加胡萝卜素在奶牛产奶前30天和产奶后92天的乳牛日粮中,添加7克胡萝卜素制剂,可使每个泌乳期净增牛奶200千克。
喂鱼虾每头每天掺拌在饲料中喂煮熟的小鱼小虾0.3千克,可增产鲜奶2千克;如在奶牛泌乳初期每头每天添加鱼粉0.75千克;可增产鲜奶1.5千克左右。
喂小苏打在奶牛泌乳期,每头每天加喂小苏打150克,可使产奶高峰提前,并能保持8个月,使产奶量提商30%;在40%粗料、60%精料的平均日粮中,用1.5%的碳酸钠和0.8%的氧化镁混合喂牛,每头每天可增产鲜奶3.8千克。
喂尿素饲喂150克尿素时(占精料的2.5%),产奶量的增产幅度有较大提高,且不会发生中毒。不会发生中毒。
2. 如何提高奶牛前2分钟挤奶效率
挤奶效率的提高简单地来讲,一个是需要保持挤奶设备的正常,一个是挤奶工操作程序的标准,设备需要正常的挤奶频率(60次每分)和正常的真空度,挤奶的操作程序也是关键,挤奶器前准备工作,三把奶、前药浴、干擦洗到上杯,动作连贯,时间不可超过90秒。另外就是要保证牛群及时到位,尽快进入挤奶位置,并在挤奶脱杯以后能够自动离开位置。
3. 奶牛干奶有哪些方法
干奶是指奶牛在产犊前的一段时期内停止挤奶,使乳房、机体得到休整的过程,这个时期称为干奶期。
奶牛的干奶期应根据其体质、体况等因素来确定,通常为45~75天,平均为60天。对初产牛、高产牛及瘦牛可适当延长干奶期(65~75天);对体况较好、产奶量低的牛,可缩短为45天。
给奶牛干奶的方法常见的有3种,即逐渐干奶、快速干奶和骤然干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逐渐干奶。
用1~2周的时间使牛泌乳停止。一般采用减少青草、块根、块茎等多汁饲料的喂量,限制饮水,减少精料的喂量,增加干草喂量,增加运动和停止按摩乳房,改变挤奶时间和挤奶次数,打乱牛的生活习性,挤奶次数由3次逐渐减少到1次,最后,迫使奶牛停奶。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高产牛。
(2)快速干奶。
在5~7天内将奶干完。一般采用停喂多汁料,减少精料喂量,以青干草为主,控制饮水,加强运动,使其生活规律巨变。在停奶的第一天,由3次挤奶改为2次,第二天改为1次。当日产奶量下降到5~8千克时,就可停止挤奶。最后一次挤奶要挤净,然后用抗生素油剂或青、链霉素注入4个乳区,再用抗生素油膏封闭乳头孔,也可用其他商用干奶药剂一次性封闭乳头。该法适用于中、低产牛。
(3)骤然干奶。
在预定干奶日突然停止挤奶,依靠乳房的内压减少泌乳,最后干奶。一般经过3~5天,乳房的乳汁逐步被吸收,约10天乳房收缩松软。对高产牛应在停奶后的1周再挤1次,挤净奶后注入抗生素,封闭乳头,或用其他干奶药剂注入乳头并封闭。
无论采用哪种干奶方法,都应观察乳房情况,发现乳房肿胀变硬,奶牛烦躁不安,应把奶挤出,重新干奶;如乳房有炎症,应及时治疗,待炎症消失后,再进行干奶。
4. 奶牛的产奶量很低,应该怎样才能快速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呢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饲料掺尿素,每一百克饲料掺2.5克尿素,这样产奶量会增加点,但是如果尿素过多,也会完成中毒。
二、饲喂粥料法有资料表明,喂给奶牛粥料比喂干湿料可提高产奶13%。加工粥料可先把粉状精料加少许食盐用少量水冲稀搅匀,待锅内水沸腾时倒入,搅拌5-15分钟既成。
三、头部冷热法把热水袋固定在奶牛两角之间,冬天灌满热水;夏天灌满冰凉水,使奶牛感到舒适,冷热应激小,产奶量随之增加。
十、添加胡萝卜素法在奶牛产奶前30天和产奶后92天的乳牛日粮中,添加7克胡萝卜素制剂,可使每个泌乳期净增牛奶2O0公斤。
十一、喂鱼虾法每头每天掺拌在饲料中喂煮熟的小鱼小虾0.3公斤,可增产鲜奶2公斤;如在奶牛泌乳初期每头每天添加鱼粉0.75公斤;可增产鲜奶1.5公斤左右。
十二、喂小苏打法在奶牛泌乳期,每头每天加喂小苏打150克,可使产奶高峰提前,并能保持8个月,使产奶量提商30%;在40%粗料、60%精料的平均日粮中,用1.5%的碳酸钠和0.8%的氧化镁混合喂牛,每头每天可增产鲜奶3.8公斤。
5. 怎样延长奶牛的利用年限
1.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为奶牛的高产、稳产创造适宜条件。牛舍、运动场要符合奶牛的生理需要,牛舍冬季保温,防止贼风;夏季通风良好,有利于防暑降温。保持牛舍、运动场的清洁和干燥。有的牛舍是利用旧房改造的,环境卫生差,奶牛长期拴系在阴暗潮湿的牛棚内,而运动场一到雨季就成“泥塘”,在这种环境中饲养的奶牛,二胎后肢蹄开始变形,乳房炎发病率高,发情不明显,卵巢机能恢复迟缓,胎位不正、难产,胎衣滞留等,有的四胎奶牛即淘汰。牛场必须设置运动场,因为阳光和运动有助于增进奶牛健康,提高产奶水平,也是延长奶牛利用年限的关键环节。
2.科学合理的饲喂,保证奶牛膘情适中。随着农产品的丰富,奶牛精饲料的供应不成问题,但奶牛以饲草为主,牛群由于缺乏优质的青干草,饲草品种主要以青贮玉米为主。偏酸性饲料长期饲喂,或加大精料喂量催奶,使奶牛营养性代谢病时有发生,是奶牛利用年限逐年降低的主要原因。
3.科学的挤奶操作,把乳房炎控制在最低限度。挤奶设备技术性能不高,人员操作不熟练,机具消毒不严格,没有按照挤奶操作规程作业,环境卫生差,牛舍、运动场积水、积粪,挤奶操作不规范等导致乳房炎难以控制,尤其是隐性乳房炎居高不下,对奶牛的生产水平和利用年限有直接影响。
4.规范的配种、接生等操作,控制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由于输精操作、接生助产等操作失误或消毒不严,环境卫生差等造成青年奶牛不孕或习惯性流产,奶牛生产水平低下,利用年限缩短。
5.重视安全生产,把各种意外伤害降到最低。牛场每年因地面光滑、奶牛顶撞或上槽时驱赶,发生跌伤、掰胯,使奶牛伤亡,失去利用价值;有的因下水道、化粪池无盖,奶牛掉入发生淹死或掰胯,特别是犊牛和临产牛,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有的牛舍电线私拉乱扯,线路老化,因犊牛舔扯或挤奶推车漏电,电伤牛群;有的因犊牛或奶牛舔食、吞食异物等发生胃炎或心包炎,导致奶牛死亡。
6.重视防疫检疫,控制各种疾病。每年春、秋季节要进行两次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检疫,发现病牛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扩大。同时做好烈性传染病的预防,如牛瘟、口蹄疫等在高发区要进行疫苗接种。平时注意隐性乳房炎、酮病的监测,及时进行治疗,把疾病造成奶牛的淘汰降到最低限度。
6. 如何养奶牛能多产奶
(1)饲喂次数
乳牛的饲喂次数,我国各地比较一致,采用3次饲喂、3次挤奶。也有人建议3000~4000千克的奶牛可实行2次饲喂、2次挤奶的制度,因为2种制度的平均产奶量没有显着差异。但对于超过5000千克的奶牛,应采取3次饲喂、3次挤奶的制度,否则产奶量平均下降16%~30%。每次间隔的时间大致相等。但是如果遇到高产乳牛、泌乳盛期或夏天等情况,要适当延长饲喂时间和增加饲喂次数,以保证采食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试验表明,粗饲料日喂3次或自由采食,精料少喂或多次饲喂,可降低奶牛酮血症、乳房炎、产后瘫痪等发病率。
(2)饲喂方式
饲喂要定量定时,先粗后精,少喂勤添、以便使乳牛形成一个良好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后不要轻易变动,否则将影响消化,降低饲料的利用效果,饮水多在饲喂后进行。
(3)饲料要相对稳定
选用的饲料要保持相对稳定。冬季和夏季日粮变化不宜过于悬殊,青粗饲料要做到:青中有干,干中有青,青干搭配,饮水充足。
(4)粥料
粥料饲喂乳牛,对提高产奶量十分明显,具体做法是:在供乳牛的精饲料中,抽出一些玉米面、胡萝卜、麸皮、豆皮、豆腐渣等,夏天按精料总量的1/4,冬天按1/3的数量,加热做成粥料,在每次饲喂时、单喂或拌草喂,对高产乳牛增强食欲与产奶量,有良好效果。
(5)产犊季节及外界温度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母牛最适宜的产犊季节在冬、春季。夏季饲料条件虽好,但气温太高,高温对乳牛生产能力的不利影响,会超过饲料条件好对乳牛生产能力的有利作用,即可以这样认为:夏季对乳牛生产能力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弊大于利,并且对高产牛的影响比低产牛大。据研究,荷斯坦乳牛的适温范围是0~20℃,生产环境上限是27℃,下限是-13℃。若超出适温范围对荷斯坦牛开始有不利影响,若超出生产环境界线,会导致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危及健康。夏季气温超过27℃的情况是常见的,冬季在北方低于-13℃的情况也不鲜见,但牛舍只要门窗关闭好,无贼风,加之牛只本身的散热,牛舍内温度一般也不会低于-13℃。因此,夏季的产奶量往往低于其他季节。试验表明温湿指数(THI)超过70时,对奶牛的产奶量开始产生影响。夏季所产牛乳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亦下降。高湿会加重高温的危害。因此,牛场周边可设置场界林带,种植乔木和灌木的混合林带(如属于乔木的各种杨树、旱柳、榆树等,灌木有河柳、紫穗槐等),该林带应加宽(宽10米以上,至少种树5行);夏季防止阳光直射,在运动场搭简易凉棚;牛舍设地脚窗(形成穿堂风和扫地风)、屋顶设天窗、通风管;采用纵向水平强力吹风,同时适当喷洒效果更好。乳牛场可采取每年的10、11月份2个月停止配种的做法,以避开7、8月份产犊。
(6)刷拭与护蹄
经常性地、认真地刷拭牛体,可促进皮肤呼吸,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牛体清洁,防止体表寄生虫的滋生,有利于牛的健康和产奶量的提高。乳牛场还要坚持定期修蹄,保持正常蹄形,否则易形成变形蹄。变形蹄的严重性在于初期不立刻产生危害,容易被人忽视,但一旦发展到严重变形,使肢轴和肢势异常或出现跛行时,产量就会突然下降,有的甚至不能站立与运动,食欲减退,日渐消瘦,致使生产性能低下,只好被迫淘汰。而削蹄则可增加产奶,据研究,中等变形蹄削蹄后产奶量增加5.1%~7.1%,在伴有跛行的变形蹄组,其效果达12.4%~17.3%。据统计蹄病淘汰率可占总淘汰率的19%。每年削蹄1~2次,就可使牛群基本上保持正常的蹄形。
同时还要注意:
①保持地面、运动场干净、干燥
地面污物要及时清除,铺垫运动场时应选择垫料。
②保持牛蹄清洁
经常清除趾间污物,冬季用干刷,夏季用清水。每天坚持不断。
③坚持蹄浴
用硫酸铜溶液经常给牛群消毒浴蹄,可减少发病率。发病率高的牛群可接种疫苗预防腐蹄病。
④及时治疗
发现蹄病应及时治疗,治疗无效或严重者应予以淘汰。
(7)初产年龄
母牛初次产犊年龄的迟早,对其头胎和终生产乳量有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育成母牛体重达成年母牛体重的70%时、14~16月龄配种,23~25月龄首次产犊为宜。
(8)产犊间隔
乳牛最理想是一年泌乳10个月,干乳2个月,产犊间隔为12个月。据研究,生产潜力相同的个体,往往是产犊间隔短的牛,可望获得高的产奶量。若产犊间隔由12个月延长到14个月,则平均产奶量由6864千克下降到6123.5千克。经产母牛一般产后60天就要抓紧配种,争取3个月内妊娠。乳牛产后60天,特别是76~85天,配种受胎率最高,超过90天则明显下降。
(9)干乳期的长短
为了使乳腺组织获得一定的休息时间和母牛体内贮存必要的营养物质,为提高下一胎产奶量和使胎儿更好的生长,必须让母牛在分娩前有2个月左右的干奶。
(10)挤奶技术和乳房按摩
正确的挤奶技术和乳房按摩是提高乳牛产奶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合理安排挤奶次数可大大提高产奶量和奶的质量。一昼夜产乳量在15千克以下者,可采用二次挤奶制。产奶量为15~30千克,每天挤3次;30千克以上则挤4次;同样情况下的初产母牛则要多挤一次,因为初产母牛乳房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容量较小,因此增加一次挤奶,另外,也是为了增加乳房的按摩刺激,促进乳房进一步生长发育。挤奶前,用45~50℃的温水擦洗乳房,引起血管反射性扩张,使乳房血流量增加,擦洗与按摩乳房能通过神经中枢促使垂体后叶增加催产素的释放量,使乳腺产生强烈的排乳反射,再加以熟练的挤奶技术,可获较高的奶量,通常当乳房接受刺激(45秒)后,乳房开始发胀,偶尔乳头有乳漏出,说明奶牛已开始排乳。因此在擦洗和按摩乳房60秒(最多不超过90秒)后,必须开始挤奶。充分擦洗按摩乳房,不仅可使产奶量提高10%~20%、而且乳脂率提高0.2~0.4个百分点。若挤奶前不按摩乳房,乳腺泡的乳只有10%~25%进入乳池,而经充分按摩进入乳池中的乳腺泡可达70%~90%。乳池中乳的乳脂率仅为0.8%~1.2%,输乳管中乳的乳脂率为1.0%~1.8%,而腺泡中乳脂率高达10%~12%。乳房中积存的奶不仅不能成为下次挤奶量的积存量,并且对奶的分泌来说是一种阻碍,影响泌乳速度,因此每次挤奶不彻底,会降低平均乳脂率,还易造成乳房炎。
挤奶后,让母牛站立1小时左右,以使乳头括约肌完全收缩,可防止乳头过早与地面接触,能减少乳房疾病。
(11)体形大小
同一品种、同一年龄的乳牛,在一般情况下,体形大者,消化器官容积大,采食量多,产乳量较高。一般情况下,乳牛体重为600~700千克时,产奶量相对较高。在计算体形与产奶量的关系时,荷斯坦牛通常每100千克体重产奶量应达到或超过1000千克。在乳牛育种工作中,体形的大小作为重要的育种指标。任何品种的乳牛,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都有一个理想体重。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品种、同一年龄的乳牛,要选择体形大者。
此外,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定时、定位(挤奶牛的排列顺序。先挤第一胎无乳房疾病的初产母牛、其次挤无乳房炎病的经产母牛、然后是历史上曾患过乳房炎但现在无症状的母牛,最后挤各乳区产生不正常奶的母牛)、定人员,认真擦洗按摩乳房,工作时间不准大声喧哗等,均有利于乳的分泌与排出。反之若人声嘈杂,噪声不断、挤奶时间与位置不固定、常换挤奶员等均可对奶牛的乳分泌与排出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低产奶量。
7.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措施
奶牛热应激严重影响着奶牛的生产性能,采用吹风、间歇淋水、改变日粮配方等措施,可以缓和热应激,提高产奶量。
在奶牛场,风扇吹风的运用比较广泛,也有较好的效果,但在特殊的高温下不理想。当气温达到32℃、相对湿度为80%,或气温36℃、相对湿度65%时,即使以1.7米/秒速度吹风,乳牛的体温仍升高到41.5℃。选择吹风结合间歇淋水的方法,则可以增加蒸发散热量,避免奶牛的体温上升,从而使产乳量提高。但要注意,只有在气温超过27℃以上时才开始给牛淋水。
改变日粮配方。高温期间,乳牛为维持平衡而减少采食量,是产乳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将日粮中粗蛋白含量由16%提高到21%左右,可使产乳量提高7%~9%。这样,即使奶牛的采食量下降,但可以保证蛋白质的总的摄入量不减少,弥补热应激期间体蛋白质分解加强的损失。
增加饮水量和降低饮水温度。夏季把乳牛日粮中食盐含量从占精料的2.5%提高到6%,可以使每头乳牛每天的饮水量增加10千克左右。给乳牛饮用深井水也可以缓解热应激。
给产奶牛补充钾离子。在夏季高温季节,每头奶牛每天补饲氯化钾180克,奶牛的饮水量可以提高13.3%,采食量明显提高,直肠温度略有下降,呼吸频率明显减慢,乳牛的产奶量显着提高,是目前比较好的一种抗热应激的方法。
8. 怎样改善奶牛产奶高峰期滞后的情况
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奶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了满足人们对牛奶的需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饲养模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促进奶牛业向大规模、高产、优质和高效方向发展。
那么如何改善奶牛产奶高峰期滞后情况?(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合理精粗比例,根据不同饲养阶段,结合产奶量,怀孕情况,确定合理日粮。
适时配种,只有产犊才能产奶,所以不能误了配种时机,耽误了配种就耽误了出奶。
饲料多样话,增加适口性,吃的多才能多出奶。
做好干奶期饲养,产前两月快速干奶,干奶期养好体况,下一产奶期才能高产。
高峰期,适量增加能量,可以考虑加一些油脂添加剂,减少牛体高峰期能量负平衡。增加高峰期持续时间,从而增加产奶量。
产后护理好,防止发生乳房炎,做好挤奶按摩,药浴消毒,是防止乳房炎的正常程序。保护好乳房才能多出奶。
奶牛的乳蛋白是非常稳定的,一般中国荷斯坦黑白花奶牛,乳脂率3.6%,乳蛋白3.0%,改善饲养和条件有一些影响,都不是很大,调整饲料中的精粗比例,有一些微妙的变化
很多人误认为作为产奶机器,奶牛能实现一年365天,打开阀门就有奶。确实,这也是奶农们的理想。但现实是残酷的,再优秀的奶牛也无法不间断地产奶。只是我们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可以培育出产奶量大、泌乳期长的优秀奶牛品种。和其他的牛,或者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奶牛在产下小牛以后才开始分泌乳汁,生产后的40到60天达到产奶量高峰。之后产奶量会逐渐下降,大约305天就会停止分泌乳汁,进入干奶待产期。
9. 如何延长高产奶牛的产奶期
,,,有,效果得到不少养殖户朋友的青睐
身边不少养殖户都在用这个产品........
10. 如何给奶牛干奶
给奶牛干奶的方法常见的有3种,即逐渐干奶法、快速干奶法和骤然干奶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逐渐干奶法 用1~2周的时间使牛泌乳停止。一般采用减少青草、块根、块茎等多汁饲料的喂量,限制饮水、减少精料的喂量、增加干草喂量、增加运动和停止按摩乳房,改变挤奶时间和挤奶次数,打乱牛的生活习性。挤奶次数由三次逐渐减少到一次,最后迫使奶牛停奶。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高产牛。
(2)快速干奶法 在5~7天内将奶干完。采用停喂多汁料,减少精料喂量,以青干草为主,控制饮水,加强运动,使其生活规律巨变,在停奶的第一天由3次挤奶改为2次,第二天改为1次,当日产奶量下降到5~8千克时就可停止挤奶。最后一次挤奶要挤净,然后用抗生素油剂或青、链霉素注入4个乳区,再用抗菌素油膏封闭乳头孔,也可用干奶灵药剂一次性封闭乳头。该法适用于中、低产牛。
(3)骤然干奶法 在预定干奶日突然停止挤奶,依靠乳房的内压减少泌乳,最后干奶。一般经过3~5天,乳房的乳汁逐步被吸收,约10天乳房收缩松软。对高产牛应在停奶后的一周再挤一次,挤净奶后注入抗菌素,封闭乳头。或用干奶灵膏剂注入乳头并封闭。
无论采用哪种干奶法都应观察乳房情况,发现乳房肿胀变硬,奶牛烦躁不安,应把奶挤出,重新干奶。如乳房有炎症应及时治疗,待炎症消失后,再进行干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