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清洗 » 自动钓鱼神器应怎样找底调漂
扩展阅读
怎样让衣服洗的又软又绵 2025-09-13 07:33:49
多张照片怎样拉进ps 2025-09-13 07:04:02

自动钓鱼神器应怎样找底调漂

发布时间: 2022-05-31 11:42:01

Ⅰ 钓鱼怎么调漂找底图解

今天聊聊调漂,调漂是钓鱼人的基本功,想要玩台钓,调漂永远是必须搞清楚的一个技巧。有两个理论跟各位钓友分享下:第一个,调漂的精髓在于通过钓目的变化,来改变双饵和子线在水底的状态,通过状态的改变来适应当前的鱼情。第二个,调漂的核心在于“找底”,调整后的浮漂重力浮力达到平衡,在找底过程中增加了水底的支撑力,导致钓目发生变化。这两句到底说的是个啥,详细介绍下。

一、找底的理论问题

先说说找底是咋回事,这里说的找底不是测试水深的找底,是半水调整好浮漂以后,挂饵找底,是这个找底。半水状态下调漂,先是调整一个调目,然后挂上饵料,看看这时候半水状态下的目数。假设半水调四目,挂双饵以后是两目,那可以说明一饵重是一目。这时候钓组是悬浮在水中的,达到了一种平衡,然后开始找底。

那如何判断钓组到底了呢?钓组触底后,就不是刚才的重力浮力平衡的状态了,多了水底对饵料(钓组)的支撑力,多了一个力量进来,导致原来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水底支撑住了饵料,导致饵料不止受到子线的拉力,也导致浮漂饵料的拉力变小,那钓目就会发生变化,这时候会增加。所以半水状态下挂双饵是两目,当钓目开始大于两目,那就说明钓组开始触底了,随着钓目的增加,触底的状态越来越严重。那如何判断是触底还是躺底呢?

二、如何判断饵料完全躺底

所谓饵料完全躺底,就是饵料的重量完全被水底支撑,对浮漂已经没有任何拉力,根据我们上面的假设,空钩半水四目,挂双饵两目,一饵重一目,当钓目达到三目,那下饵就完全到底了,已经对浮漂没有拉力。当钓目达到四目,双饵则完全到底。

这时候的的状态就是双饵完全触底,饵料就算雾化钓目也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化,但是并非不发生变化,变化是多是少,这时候需要看鱼钩的重量。因为此时双饵和下钩重量被抵消,还有上钩的重量,上钩对浮漂依然有拉力。当钓目达到4+双钩重量的目数以后,那双钩就完全躺底了,鱼钩上有饵还是没饵,钓目都不会在发生变化,这个双钩躺底的状态就是我们经常介绍的无钩调漂的精髓所在。

三、总结

所以说,调漂一定要注意饵重和钩重,这样才能根据钓目的多少,来正确推断双钩双饵在水底是个什么状态。但是以上理论可以说都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没有考虑饵料的雾化,没有考虑子线过硬会有支撑力的现象,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有一定的参考依据。比如说找底,根据上面的假设,我们可以理解为钓目达到2.1目,下饵肯定到底,但是实际垂钓中需要考虑饵料的雾化变轻,所以往往钓个3目,才能做到真正到底。

Ⅱ 钓鱼如何调漂找底图解

调漂看似简单,其实道道很多,很多新手钓友都有被调漂折磨的经历。看别人都开钓了,这边还没调好漂,心里着急的不得了。尤其是在夏季野钓,上鱼时间比较短,所以更需要在调漂上减少时间,这样就增加了上鱼时间,说不定就能多钓两条鱼。调漂方法比较多,但是本质没多大区别,精通了一种,其他的方法也就触类旁通了。所以以空钩调漂为例,图解下调漂步骤,希望能帮助到各位钓友。

一、先找底

在铅皮座上裹上足够重的铅皮,保证钓组入水以后铅坠是躺底的状态,而且要求浮漂露出的目数不能过高,这样才保证水线是垂直而且被拉直的状态,对水深的测量也是比较精准的,大致状态如下图。达到这种状态以后可以先不着急调漂,此时可以把钓组和浮漂在水中泡一泡,这是因为钓组和浮漂往往都会吃水,会影响钓组重量的变化,泡上一会再调漂,会更精准一些。可以先开饵做好准备工作。

二、调调目

下一步就是下拉浮漂座了,确定个半水深度来调漂。浮漂座通常是前后各两颗太空豆夹住的,可以把最上面的一颗固定在刚才找底的位置上,这样在后面精确找底的时候会快速很多。浮漂座下拉大概2倍子线长度,在这个深度调漂是比较准确的,尤其是在钓深水的时候这点一定要注意。我们以调四钓二为例,空钩半水修剪铅皮到浮漂露出水面4目。修剪铅皮是个耐心活,当浮漂开始慢慢沉入水中,铅皮就需要一丝丝的剪了。

三、称饵重

调整好了调目,不是挂饵直接找底的,而是看看双饵重量,目的在于确定钓目。假设双饵重量是2目,这就说明一个饵料是1目。当然在实际垂钓中往往没有这么巧的事,双饵重量可能大于或者小于2目。如果双饵重量大于两目,甚至是漂尾已经不露出水面了,正常钓底是可以的,但是状态是双饵都到底的状态。还是假设刚好是2目,根据钓目=调目-饵重的公式,钓2目是钓底的最灵钓目,也是钓浮的钓目。

四、精确找底

精确找底的要点就在于用饵,而不是用重物。很多钓友找底喜欢用重物,认为更方便一些,但是这是不对的。重物跟饵料的重量不同,重物找底的钓目不代表挂饵也能钓这个目数。比如说你搓饵调四钓二,正常钓底,更换上蚯蚓你会发现蚯蚓都不到底,用在重物跟实际饵料上以如此。挂双饵找底,上拉浮漂座,最开始固定的那个太空豆就起到作用了,或者上拉一倍子线长度,距离到底就很接近了。根据公式来说,钓目达到2目下饵开始触底,这样就算找到底了。

五、找口

找底后开始垂钓,上图的双饵状态是钓的非常灵的,是钓底的最灵状态,所以在野钓中中鱼率往往不高。在找口的时候往往需要往钝里找,这就需要上拉浮漂座,放长水线。我们知道单饵重量是1目,这个是开始的假设。那钓目达到3目,就说明此时只有一个饵料重量对浮漂起作用,反过来说,下饵完全到底了。当钓目达到4目,双饵重量都对浮漂没拉力,双饵此时会躺底。

Ⅲ 钓鱼怎么调漂找底 求大神帮助 要详细一点的

一,恰当认识和应用找底

所谓找底简单点说,就是找水深。找水深有下列几个好处:

1、在陌生的钓场,首先了解水深,便于选择钓位、钓组、钓法。调整调目应该使鱼钩在接近水底附近,尤其是在深水,减少水线长短重量对调目的影响。

2、在钓位前方前后左右多找几次水深,可以了解水底地势地貌,有利于选择钓点。

3、在使用个别调钓法时可以避免钩饵不到位、不到底。有人倡导“调4钓2”,由于没有顾到漂尾粗细和饵团大小,如果漂尾粗、饵团小,就有可能 “一场比赛完了才发现离底八丈远”。找底找水深,就可以避免这种调钓法出现的离底八丈远的尴尬。

4、还有,使用拉饵或者小饵,由于饵团很轻或者溶散很快,不能够精确调漂,不能够精确确定钩饵状态,这种情况下,通过找底可以确定钩饵大体位置——在水底。

5、找底还可以帮助初学者简单调漂、方便钓鱼。在首先确定空钩调目以后,上钩挂铅皮、橡皮块、口香糖之类找底,使漂尾露出大约1目、2目、3目,然后挂钓饵钓鱼就可以了〔注意,挂饵以后的钓目可能与找底目数不一样,没关系〕。或者,直接挂双饵找底〔这是更好的方法〕,漂尾完全沉没,然后放长水线,使漂尾露出水面1-3目,OK!无论钩饵是什么状态、是灵是钝,反正钩饵在水底,难道说不能够钓鱼吗。有一些朋友就是这样操作的,我看也可以。尤其在野钓中,灵敏一点、迟钝一点都可以钓到鱼。要想再精确一些,也是可以的呀。在垂钓过程中,根据鱼情、感觉,或上或下调整浮漂,改变水下钩饵子线状态,达到你感觉到的最佳状态,也就是最容易上鱼的状态。这一点十分重要。

要找水深,“找底”不必很精确,大概差不多就行了。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在鱼钩上添加一个什么重物(铅皮、大饵、橡皮块、口香糖),能够把浮漂全部沉没水下,然后向上移动浮漂使其漂尾露出水面一些就行了。搓大饵找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找底兼打窝。

这样的“找底”,需要5年么?——几分钟就可以搞定。

二,澄清关于找底的一些错误认识

目前,存在一些关于找底的错误认识,不仅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而且把初学者引入歧途,疑问不断,如堕五里雾中。不破不立,只有澄清错误认识,才能够有清醒明白的正确认识,才能够走出迷茫。

1,错误观点之一—用橡皮块(或者其他重物)找底,找到钓目是2目,换上钓饵以后,钓目就是2目。

这令我想起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刻舟的地点与求剑的地点不相同,不顾变化,当然成为笑话。

你在钓鱼的时候,如果饵料溶散、或者把饵团换大换小,钓目还是不是原先的钓目?实践证明,钓目要发生改变。在钓得比较灵敏的情况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饵团大小轻重不同钓目就不能够相同。

橡皮块或者铅皮与钓饵并非体积重量完全相同,代换之后,漂尾露出的目数岂能一样(尤其是细漂尾)?何况,初学者使用的橡皮块、铅皮之类比较大,更加大了差别。遇到厚厚的淤泥层,必然过底,差别更大。怪不得经常有人发出疑问:“找底找到2目挂饵过后为什么又不是2目了?”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橡皮块或者铅皮的重量“变”了!

找底找到2目只是表明水深在2目位置。而钓目是多少目,不是仅仅决定于水深,还决定于饵团大小、漂尾粗细、调目、鱼情等几个因素。不顾饵团大小、漂尾粗细,只是用水深确定钓目是不妥当的。应该明确认识,找底只是找到水深〔水深可以用任何目数标记,2目可以,8目、5目何尝不可〕,不能期望找底找到几目更换成饵团以后,钓目就是几目。

2,错误观点之二——找底能够找到水下钩饵状态,精确找底就能够找到水下钩饵的精确状态。有人确定调4目钓2目,说什么“钓灵,挂底钩,一钩悬浮,一钩到底;钓钝,挂上钩,双钩落底。”这就是“找底”找到的状态。你会信以为真吗?

下钩挂橡皮泥找底,找到2目的时候,上钩是空钩。很明显,上钩挂饵以后,增加了重量,漂尾要下沉,2目就不再是2目了;反之,保持2目,上钩饵就悬浮不起来。可见,用找底的方法去找钩饵状态是一笔糊涂账。上钩法或者下钩法重物是挂在一个钩上,而钓鱼的饵团是挂在两个钩上,不同因素很多,加上饵团大小、漂尾粗细的无穷变化,凭着找底方法根本不可能确定钩饵状态。所以说,找底只是找到水深,不顾饵团大小、漂尾粗细等等因素,企图只是用水深去确定钩饵状态只不过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调4钓2”,既可以用上钩法找底、又可以用下钩法找底,是吧?又出现问题了:上钩法“双钩落底”、下钩法“一钩悬浮一钩到底”。都是“调4钓2”呀,在钩饵大小、漂尾粗细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调目和钓目应该是只有一种确定的钩饵状态,哪有可能因为找底方法不同而出现大相迳庭的两种钩饵状态?这是最起码的常识问题吧。由此,也反证了找底找钩饵状态的不可确定。

如果相信了那些观点,使用那种找底方法,要想精确找到钩饵子线状态,莫说5年,就是10年、20年,永远也找不准确。根本原因:找底只是找到水深,只能找到钩饵的大体位置——在水底。水深与钩饵重量、漂尾粗细、钩饵状态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根据“水深”这一个数据,张三用细漂尾、大饵、钓2目,李四用粗漂尾、小饵、也钓2目,他们的钩饵子线状态肯定是不相同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明白水下钩饵子线究竟是什么状态。应该明白,钩饵状态不仅仅决定于水线,还决定于调目、钓目、钩饵大小、漂尾粗细。也就是说,要想确定钩饵状态,应该在调目、钓目、钩饵大小、漂尾粗细上面做文章,应该依靠调漂而不是依靠找底。

总之,所谓找底只能够找到水深,不要把找底的作用夸大,不能够依靠找底确定钩饵状态。确定钩饵状态应该使用正确的调漂方法〔调漂的方法很多,大多数都是钩饵必然触底的,可以应用〕。

还需要说明一点。有些人就是使用的上钩法、下钩法找底,钓鱼效果也不错。这说明什么?正如前面所说,只要找到了底,无论钓目是多少、钩饵是什么状态,都可以钓到鱼〔并不能说明钩饵的状态〕。如果改变观念,不迷信错误观点,正确调漂,钓效可能会更好。

Ⅳ 钓鱼怎样找底和调漂

钓底按这个步骤调漂,有口就中鱼
钓底的调漂步骤:

1、粗找底:
不挂子线,铅皮座挂重铅,铅皮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没入水中,逐渐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紧挨着第二颗太空豆,完成定位,记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钓结束前不要再去动它了。

2、调整调目:
浮漂下拉25公分,此时浮漂应该是全部没入水中,逐渐剪铅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数。

3、调目及钓目的设定基本原则:
7目软尾漂搓饵:调4-5钓2

7目软尾漂拉饵:调3-4钓2

硬细尾搓饵:调7-9目,钓2-3目

硬细尾拉饵:调5-7目,钓2-3目

钓目高,钓钝;钓目低,钓灵。

根据天气、季节、钩重、饵料比重及饵团大小针对上述调目再予以微调。

4、精确找底:
挂上子线,移动浮漂,调整浮漂座位置与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离与子线的长度大致对等,下钩搓饵挂大饵团来找底(同时也是打窝),使浮漂露出水面 2目,继续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显示3目以上,则代表已经过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动作称为反向找底,再挂正常施钓大小的饵团抛竿入水,微调浮漂 至钓目在2目左右进行试钓。

【试钓调整过程】:
(1)有口无鱼:钓太灵,上拉浮漂2CM(可以连续上拉5次以内),以上唇连续中鱼2次以上为找到正口。

(2)中鱼为嘴边上或下颚,此为钓太钝,每次上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鱼两次以上为找到正口。

(3)钓底无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鱼所在的水层,此已属钓离底--钓浮--钓一标深的范畴,另述之。

跑铅钓法:
1、适用范围:
流水或者小杂鱼闹钩时采用,钓法上近似于传统钓。
2、跑铅调漂步骤:
(1)无钩状态下,重铅到底来找底。
(2)浮漂下拉20CM,剪铅皮至平水。
(3)铅皮座的上太空豆打开3-5公分。
(4)挂钩,上拉浮漂至露出漂目2-6目均可施钓,水流急漂目露出多。

3、跑铅钓法注意事项
(1)流水环境中,浮漂尽量选用大号的,定位能力强。
(2)子线尽量短控制在10公分以内,因跑铅钓属极钝,短子线可放大信号。
(3)上顶及下顿的动作均要抓,均可中鱼。
(4)饵料可以适当打粘些。

【找口详细步骤】:
1、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或升后仅有缓缓下阴漂相,均可下拉漂进行调整.直至出现缓升再有干脆的微微一顿。

2、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下拉漂调整钓目无效,多与饵态、大小有关,可及时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再去问口、探寻。

3、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下拉漂调整钓目及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也均无效,则可减铅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现有干脆的微顿之口,并中鱼。

4、漂不能下降至设定钓目,或高顶久久不落,在排除抛竿不准、失饵等因素后多系鱼接口所至,也可下拉漂进行调整或减铅去找口。

5、窝中鱼星四起,但调整钓目仍均无口,应检查饵的附钩率及雾化率。同时应检查调钓是否过钝,漂及调钓,饵是否落于鱼口不认的虚底泥浆层位中。

6、钓目灵钝调整均属无口,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也无效,可减铅加大调目提高漂的载饵能力,并加大钓目调整寻问的范围,使饵在虚底层位有更多选择的层位面,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现有干脆的微顿之口并中鱼。

7、漂缓升后即顿,属于清晰正口标相但却总是不中鱼,是与饵状态有关,以饵偏硬偏大最为多见.应及时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再去找口探问。
8、漂相有直接一顿之口,提竿却多不中鱼,可上拉漂进行调整,多可以找到标准正口并中鱼。

Ⅳ 如何调漂及找底方法图解

1、铅坠找底;

2、浮漂向下挪动,比子线长五公分左右;

3、剪铅皮将浮漂调整到想要的目的;

4、挂饵找底;

5、将浮漂调整到想要的钓目即可。

如图:

Ⅵ 钓鱼怎么调漂和找底

调 漂:推荐大家将单饵调漂做为首选(半水挂单饵调平水,钓二目)。这种调漂方法的好处时是,不论你抛钩在不在同一钓点上,都能确保底钩着底,上饵轻触底。反复试底找好钓点,浮漂调好后,不要急于垂钓,最好是挂稍重一点的饵,有意识的在你所选取的钓点上前后左右多抛几竿。通过打竿,摸清钓点水底的基本情况。找到最适合的停钩的位置。如果大家细心一点,就算水底非常不平,但总能找到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如乱石从中的一小块沙地。斜坡上相对平缓一些地带。这样地方找到后,就要根据周围的环境,确定几个参照物进行定位。再根据抛竿后收线的多少,或扬竿的角度来确定钓点的离岸位置。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做到定点了。

找底:铅皮座挂重铅,铅皮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没入水中,逐渐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紧挨着第二颗太空豆,完成定位,记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钓结束前勿动。(此时挂或不挂子线都可以。)

Ⅶ 钓鱼如何找底调漂

先加重铅,漂露两目,往下调漂,调至一漂长,但要略大于子线长度,然后削减铅皮,直到漂露出两目就可以了

Ⅷ 调漂找底最佳方法

半水空钩调好浮漂之后,双钩上饵,看看此时浮漂几目。

假如说半水空钩调漂,浮漂露出4目,上钩上饵半水浮漂露出2目,此时可以说明双钩饵的重量大概是2目。挂饵后调整浮漂位置,让浮漂露出2.5-3目,此时饵料肯定是到底的。可能有钓友会说,露出2目就应高到底了,这里主要考虑到饵料到底前会雾化或者被小鱼吃两口。

所以可以调整到2.5目,开始钓。钓2.5-4之间,饵料从一个悬浮一个触底,到全部触底,是个变化的状态。超过4目,那钓的已经很钝了。

(8)自动钓鱼神器应怎样找底调漂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裹铅皮时先尽量多裹一点,先把浮漂调高一些,反复入水调整,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两目,就测试出水深了,铅皮到浮漂顶的距离就是水深 。

要学会看水的深浅,因为刚开始钓鱼的时候都会调漂,铅坠的浮力都会比浮漂的浮力大,要找水深,并且知道水的大概深度。

找平衡找调木后找好水的大概深度,然后再将浮漂移动一漂的距离,这时浮漂会完全在水里,然后再修剪铅皮来找平衡和调目。如果我们设定的调目是2目,小心的剪铅皮,当浮漂达到完全静止时有两目露出水面就可以了。

Ⅸ 钓鱼如何找底调漂

你这样调吧:
大概先认为水深有2米, 你随便先把漂座拉到离钩子1m或者其他距离,反正能确认离底就行。
加比浮漂浮力重的铅皮,加好后。 扔下河去,浮漂沉底,然后开始剪铅皮,直到露出2目
然后你可以弄一团不易化开的饵料,记得加些拉丝粉或面粉,面粉更好。然后挂2个黄豆大的饵,看看会不会沉底。 按理来说是会沉底的,如果不沉底,加大饵。 沉底后就开始往上面拉浮漂,直到露出2目。 基本就到底了。(到底后可以再验证一下是否真的到底了,挂3个黄豆大小的饵,看看浮漂会不会再往下拉,不过也不一定,得看是不是淤泥底。 按你上面说的,我觉得你那水库可能是淤泥底)
(调漂不能用铅皮挂钩子上调 ,调漂的饵先挂平时用的大小,实在沉不下去可以稍微挂大点。 如果想精确调漂,可以去看程宁的精确调漂那一集,不过一把来说按我说的就可以了。而且我觉得如果野钓,没必要每次都调漂,除非钓的地方和鱼情跟之前钓的地方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