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清洗 » 追及时间和相遇问题怎样推导过程
扩展阅读
cad怎样测量线条的宽度 2025-09-13 08:36:58
怎样让衣服洗的又软又绵 2025-09-13 07:33:49
多张照片怎样拉进ps 2025-09-13 07:04:02

追及时间和相遇问题怎样推导过程

发布时间: 2022-05-31 11:43:35

❶ 追及与相遇问题思路分析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会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两者位移之差仍小于初始时的距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若两者位移之差等于初始时的距离,且两者速度相等时,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相遇时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1)追及时间和相遇问题怎样推导过程扩展阅读:

计算方法:

它们的基本关系式如下: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另一个速度=甲乙速度和-已知的一个速度。

❷ 物理追及和相遇问题,详细讲解

1.追及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类问题一般是同向的、速度快的追慢的,或者后走的追先走的一类问题。如果由同一地点出发,追上时两者的路程相等,难理解得是你走他也走,总觉得动态很乱套,但只要理解和运用好速度之差,就不难了。若求追及的时间:就用该路程除以两者速度之差;若求路程:就用某一速度乘以其走得时间;若求某一速度:就要先找出其走的路程,再除以所用得时间。

2.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类问题一般是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两者的路程之和等于甲乙间的距离。若求相遇的时间:就用两者的距离除以两者速度之和;若求两地的距离:就用两者速度之和乘以相遇时用的时间;若求某一速度:就要先找出其走的路程,再除以所用得时间。

❸ 相遇问题六大公式是什么

一、相遇问题六大公式

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2、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4、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5、甲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乙的速度

6、甲的路程=相遇路程-乙走的路程

二、相遇问题

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这类题型就把它称为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是研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数量之间的关系。它和一般的行程问题区别在:不是一个物体的运动,所以,它研究的速度包含两个物体的速度,也就是速度和。

(3)追及时间和相遇问题怎样推导过程扩展阅读:

行程问题分类

1、追及问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或封闭图形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这类常常会在考试考到,是行程中的一大类问题。

2、相遇问题

多个物体相向运动,通常求相遇时间或全程。

3、流水行船问题

船本身有动力,即使水不流动,船也有自己的速度,但在流动的水中,或者受到流水的推动,或者受到流水的顶逆,使船在流水中的速度发生变化,而竹筏等没有速度,它的速度就是水的速度

4、火车行程问题

火车走过的长度其实还有本身车长,这是火车行程问题的特点。

5、钟表问题

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但是在许多时钟问题中,往往我们会遇到各种“怪钟”,或者是“坏了的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每分钟走的度数会与常规的时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会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

❹ 有关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运用的问题 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推导:设v1,v2,v1大于v2,分别从相距m处开始追及,时间t时追上,则
v2*t+m=v1*t
m=(v1-v2)*t 即: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同理可推导其他两个

❺ 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公式是什么

追击问题和相遇问题都是路程相等


追击问题:路程=速度差×追击时间


相遇问题: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问题的关系式是: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5)追及时间和相遇问题怎样推导过程扩展阅读:


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1)替代法有些应用题,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的未知量的关系,要求求这些未知量,思考的时候,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用一个未知量代替另一个未知量,使数据量关系单一化。从而找到解题途径。(如倍数关系应用题)

(2)假设法有些应用题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的时候需要先提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里的己知量进行推算出来。根据数据量上出现的矛盾,再进行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 如工程问题)

❻ 追击相遇公式

相遇问题

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2、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击问题的公式:

1、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2、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同向追及)。

3、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4、甲经过路程-乙经过路程=追及时相差的路程。

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往往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条件是:两物体能否同时达到空间某位置。

基本思路是:

①分别对两物体进行研究;

②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

③列出位移方程;

④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

⑤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

1、追及问题:

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否追上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第一类:

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减速直线运动)

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追者位移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有最小距离。

②若两者位移相等,且两者速度相等时,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③若两者位移相等时,追着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当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距离有一个最大值。

在具体求解时,可以利用速度相等这一条件求解,也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解,还可以利用图象等求解。

第二类:

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匀速直线运动)。

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②当两者位移相等时,则追上。

具体的求解方法与第一类相似,即利用速度相等进行分析还可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和图象图象。

2、相遇问题

①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②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相遇。

(6)追及时间和相遇问题怎样推导过程扩展阅读

追及问题的六种常见情形

(1)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这种情况定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两者之间在追上前有最大距离,其条件是V加=V匀

(2)匀减速直线运动追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当V减=V匀时两者仍没到达同一位置,则不能追上;当V减=V匀时两者正在同一位置,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且V减>V匀时,则有两次相遇的机会。

(3)匀速直线运动追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前,就有V加=V匀,则不能追上;当两者到大同位置时V加=V匀,则只能相遇一次;当两者到大同一位置时V加<V匀则有两次相遇的机会。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追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此种情况一定能追上。

(5)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此种情况一定能追上。

(6)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追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当两者在到达同一位置前V减=V加,则不能追上;当V减=V加时两者恰到达同一位置,则只能相遇一次;当地一次相遇时V减>V加,则有两次相遇机会。

❼ 数学追击问题和相遇问题的公式是什么急需!

楼上的很好,很简练,我详细地说一下:追击问题:追及时间=追及前距离/速度差相遇问题:相遇时间=相遇前距离/速度和对于复杂的行程问题,尝试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求解

❽ 数学追击问题和相遇问题的公式是什么急需!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
例题
甲、乙同时起跑,绕300米的环行跑,甲每秒6米,乙每秒4米,
问第二次追上乙时,甲跑了几圈??
基本等量关系: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距离
本题速度差为:6-4=2
甲第一次追上乙后,追及距离是环形报道的周长300米
第一次追上后,两人又可以看作是同时同地起跑,因此第二次追及的问题,就转化为类是于求解第一次追及的问题。
甲第一次追上乙的时间是:300/2=150秒
甲第一次追上乙跑了:6*150=900米
这是乙跑了:4*150=600米
这表明甲是在出发点上追上乙的,因此,第二次追上问题可以简化为把第一次追上时所跑的距离乘以二即可,得
甲第二次追上乙共跑了:900+900=1800
乙共跑了:600+600=1200
亦即甲跑了1800/300=6圈
乙跑了1200/300=4

因相向而行所提出的问题,叫做相遇问题
两辆火车同时从相距624.5千米的两个车站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24.5÷5-70
=124.9-70
=54.9(千米)
某校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前进,一个在队尾的同学跑到队前,又返回队尾。这同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一个来回花了14.4分钟,求队长。
解:同学跑到队前是追及问题;
速度的差:12-4=8;
同学跑到队尾是相遇问题;
速度的和:4+12=16;
方法一:比例法;
∵追及和相遇的路程相等;
∴速度的比:8:16=1:2;
∴时间的比:2:1;
相遇需要的时间:14.4÷(2+1)=4.8;
队伍的长度:4.8÷60×16=1.28;
方法二:单位1法;
设队伍长为单位1;
同学跑到队前的时间:1÷(12-4)=

同学跑到队尾的时间:1÷(12+4)=

每份的时间:14.4÷(
+
)=14.4×

回到队尾的时间:(14.4×
)×
=14.4×

队伍的长度:(14.4×
)÷60×16=1.28;
答:队伍的长度是1.28千米。3)追击问题:
①甲速3,乙速2,相距5,同时出发,几时甲追上乙?
既不是面对面,也不是背靠背,都朝同一方向,
甲路程=相距路程+乙路程.
时间X:3X=2X+5.
或者:(3-2)X=5,
(与上的想法是不同的:每个时间甲比乙多走3-2,相距5,要多少时间才能把多的路程走完呢?)
②变化的问题,环形问题:
圆圈20,甲速3,乙速2,同时同地同向赛跑,几时甲乙第二次相遇?甲跑了几圈?
关键:甲比乙多跑一圈.时间X
,则(3
-2)X=20.
X=20,甲跑20*3/20=3圈.
这种环形问题多见于竟赛和思考题,做一做,很有好处.

❾ 求追击问题和相遇问题的公式!!!!

追击问题和相遇问题都是路程相等

追击问题:路程=速度差×追击时间

相遇问题: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问题的关系式是: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9)追及时间和相遇问题怎样推导过程扩展阅读:

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题意,按照题意画出线段图,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解答方法。相遇问题除了要弄清路程,速度与相遇时间外,在审题时还要注意一些重要的问题:是否是同时出发,如果题目中有谁先出发,就把先行的路程去掉,找到同时行的路程。

驶的方向,是相向,同向还是背向.不同的方向解题方法就不一样。是否相遇.有的题目行驶的物体并没有相遇,要把相距的路程去掉;有的题目是两者错过,要把多行的路程加上,得到同时行驶的路程。

❿ 追击相遇问题公式

追击相遇问题的公式是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两物体在同一直线或封闭图形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患者相遇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s/Δt。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在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