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泥鳅怎样分公母图片
扩展阅读
怎样推广软件最有效 2025-08-16 10:56:17
mate10怎样升级鸿蒙系统 2025-08-16 10:46:48
公务员平均工资多少 2025-08-16 10:46:48

泥鳅怎样分公母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7-05 01:59:16

‘壹’ 泥鳅鱼怎么区分公母

1.母的泥鳅长到10厘米左右时,是与公泥鳅有区别的。在4一7月间仔细观察一下,可以发现,公的在背上长出了一个小小的鼓包,而母的在腹鳍下有稍凹的特点。这样才能区别出公的和母的泥鳅。
2.观察外部形态。主要观察其胸鳍,泥鳅胸鳍雄尖雌圆,其胸鳍的大小也有差别,雄性大,雌性小。

3.解剖观察内部特征。解剖后观察泥鳅性腺,白色精巢的为雄性,微黄色卵巢的为雌性。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鳅科。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泥鳅生活在湖池,且形体小,只有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 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可食用、入药。

营养价值
泥鳅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人体抗血管衰老,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鳅和豆腐同烹,具很好的进补和食疗功用;应用消渴:泥鳅、鲜荷叶共煮汤食。

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同时适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急慢性肝炎及黄疸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黄疽型肝炎更适宜,可促进黄疽和转氨酶下降;同时适宜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之人食用。

‘贰’ 怎样区分泥鳅的公母

你可以根据鱼类:大小、体形、颜色、尾须、鳍条等等来辨别雌雄。

鱼的种类也多。当你剖开鱼腹的时候,看到满肚子鱼卵的,是雌鱼;没有鱼卵而有条乳白色“鱼白”的,就是雄鱼。可是,如果把一条活鱼交给你,又怎样来辨别鱼的性别呢?

还是从外形来识别。

看鱼的鳍条。泥鳅,雌鱼的胸鳍末端是圆钝形的,而雄鱼却是尖状的。雄鲤鱼的胸鳍要比雌鲤鱼的大。雄鳉[jiāng]的背鳍和臀鳍伸展得较长,腹鳍上有一些黄绿斑点,而雌鱼没有。
看鱼的大小和体形。鲤鱼和鲫鱼,同一产地的同龄雌鱼总是比雄鱼大些。罗非鱼(又叫非洲鲫鱼),雌鱼的生殖孔和泌尿孔是分开的,而雄鱼却合在一起,因此雌鱼比雄鱼多一个孔,个体却要小些。雌银鱼浑身透明,没有鳞片,雄银鱼在臀鳍基部的上方有一排鳞片。雌凤尾鱼体大腹满,雄鱼体小瘦细。

再看鱼的颜色。不少鱼会变色,雄鳑鱼原来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在繁殖季节,身上会变成天蓝色而略带红色和黄色,五彩缤纷,十分美丽;雄斗鱼在争斗的时候,全身颜色会突然变化,在生殖季节,也会披上一件美丽的外衣,金光闪闪,这是“婚装”;雌斗鱼就不那么艳丽了,褐色的身躯上,露出一些灰色条纹。雄金鱼在鳃盖上和鳍条上会出现一些细沙状的颗粒——“追星”,而雌鱼就没有。

‘叁’ 泥鳅,是一种特殊的鱼类。请问谁知道怎么分公母

方法一:观察外部形态。主要观察其胸鳍,泥鳅胸鳍雄尖雌圆,其胸鳍的大小也有差别,雄性大,雌性小。
方法二:解剖观察内部特征。解剖后观察泥鳅性腺,白色精巢的为雄性,微黄色卵巢的为雌性。从外部形态鉴别泥鳅雌雄,然后解剖验证,熟练后鉴别率可达到100%。
方法二。(
1
)体形
雄鳅较小,背鳍末端两侧有肉质突起,雌鳅较大,背鳍末端正常,无肉质突起,产过卵的雌鳅腹鳍上方体身还有白色斑点的产卵记号,未产卵的则没有。
(
2
)胸鳍
雄鳅胸鳍较大,第二鳍条最长,前端尖形,尖部向上翘起,雌鳅胸鳍较小,前端圆钝呈扇形展开。
(
3
)腹部
产卵前雄鳅腹部不肥大且较扁平,雌鳅产卵前,腹部圆而肥大,且色泽变动略带透明黄的粉红色。

‘肆’ 怎么分辨泥鳅的公母

1、胸鳍形态来识别:雌鳅的胸鳍通常比雄鳅短、宽,其末端圆钝,展开呈椭圆形。雄鳅则不是。

2、腹部不同:成熟的雌鳅腹部膨大、饱满、有透明感,生殖孔呈紫红色、圆形并呈外翻状。雄鳅腹部偏小。

3、大小不同:雄鳅的个体还比雌鳅大一些,当鱼体静止不动时呈镰刀形。还有一个显着特点是其雄鳅尾部背两侧分别有一条肉质突起。

(4)泥鳅怎样分公母图片扩展阅读

泥鳅为底栖鱼类,喜生活于有底淤泥的静水或缓和流水域中,如湖泊、池塘、稻田、沟渠、水库等,喜中性或偏酸性的黏性土壤,适宜的生活水温为10-32℃,最适水温为22-28℃;

当水温在10℃以下或30℃以上时,泥鳅活动明显减弱;水温低于5℃或高于35℃以上时,就潜入泥中停止活动。冬季,泥鳅钻入淤泥20-30厘米处越冬,到第二年春天,水温达10℃以上时,才出来活动。

泥鳅在底泥中或水的底层淤泥中活动,且喜昼伏夜出,长期在黑暗环境使其视力退化。但触须、侧线等却十分敏感,在避敌和觅食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泥鳅除了用鳃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所以它对低溶氧的忍耐力很强。

‘伍’ 泥鳅后背有黑点怎么分公母

雄泥鳅的体形较小,稍带圆锥状纺锤形,雌泥鳅体形较大,略带圆筒状纺锤形;雄泥鳅胸鳍较大,前端尖形并向上翘,第二根和第三根鳍条比后面的鳍条要长,前面四根鳍条比后面的要粗一些,雌泥鳅胸鳍比较短,前端椭圆形,鳍条平展在同一平面上;雄泥鳅背鳍末端两侧有肉痣隆起,雌鱼没有肉痣。

‘陆’ 泥鳅有公母之分吗

当然有了。鳅苗雌雄的鉴别方法:可看其外表,雄鳅苗头尖,胸鳍窄长;身长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而雌鳅苗头呈椭圆,前身粗而尾端细,胸鳍宽而短,尾端圆平。
雌雄亲鱼在生殖季节的鉴别方法是:雄鱼挤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从生殖孔中流出来;雌鱼腹部圆大,卵孔大而整齐.

‘柒’ 泥鳅是怎么分别公母的呢

1、从体型上看,母泥鳅体型大一点胖一点。
2、母泥鳅的胸鳍末端是圆钝形的,而公鱼却是尖状的。
3、排卵期间,母泥鳅的肚子较大,生殖孔明显。

‘捌’ 黄鳝的性别可以逆转,要怎样区分公母

正常情况下,同龄鱼中或已经成熟的泥鳅通常比泥鳅个体大,繁殖期的梨比泥鳅大得多,柔软得多。泥鳅看起来基本上很瘦。腹部不会明显变大。

看胸鳍:所有这些鱼都很合适。通常雄性的胸鳍比雌性小而结实。母泥鳅的胸鳍都张开后又圆又大又软。

尾巴手柄:这是最容易区分的。一般来说,水产品通过这个特点来区分泥鳅的妈妈。一般泥鳅的尾巴手柄(尾鳍和背鳍之间)看起来像大疤,但泥鳅没有这种现象,正常情况下似乎没有疤痕。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性腺、活动情况等来区分,但在正常情况下,这几种可以轻松快速地区分泥鳅的雄性。

成长到53厘米以上的人大部分是正所。小鱼只能长到20厘米,2冬天年龄的雌性达到成熟期,体长至少为34厘米。最大个体可达70厘米,重量可达1.5公斤。2013年5月,澳大利亚有人抓住了一只36斤、1.5米长的黄疸。黄鳝产卵是在牡蛎洞附近产卵前吐泡沫筑巢,受精卵利用泡沫中泡沫的浮力在水面发育,雄性和雌性都有保护巢穴的习性。

‘玖’ 泥鳅怎么分别公母

雄泥鳅的体形较小,稍带圆锥状纺锤形,雌泥鳅的体形较大,略带圆筒状纺锤形;雄泥鳅的胸鳍较大,前端尖形并向上翘,第二根和第三根鳍条比后面的要长,前面四根鳍条比后面的要粗点,而雌泥鳅胸鳍较短,前端椭圆形,鳍条平展在同一平面上;雄泥鳅的背鳍末端两侧有肉痣隆起,但雌鱼没有肉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