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长焦相机怎么拍摄有什么摄影技巧
长焦相机突出特点就是焦段广。最首先要注意焦距越长,画面成像稳定性越差,拍距离远的地方时最好要找个支撑提高相机稳定性。其他就和普通卡片机一样了,拍照片注意构图,比如3分线等,注意光线方向和强度,来寻找阴影或消除阴影。归根到底,相机都是一样的,像媳妇一样,慢慢就会发现它的美好。
㈡ 长焦镜头的拍摄技巧
长焦镜头怎么用?摄影是一门技术活,需要对摄影非常了解,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审美能力。那么长焦镜头在摄影过程中怎么运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长焦镜头拍摄技巧有哪些。
top1:保证快门在安全快门以上
除了拍摄人像外,生态摄影、风景摄影等题材都会常用长焦镜头。为了保证不糊片,我们首先需要用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快门值去拍摄。而每个镜头其实都有自己的安全快门范围,目前我们普遍认知的计算方式就是“1/目前使用的焦距”。举个例子,如果用200mm拍摄的话,那么快门值最慢就要1/200秒。
如果相机的机身或者镜头有防震功能,最好将它开启,因为防抖还能够起到补偿快门的作用,也就是说可以让我们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低于安全快门的快门速度也保证不会出现抖动。
不过不同的机身或者镜头补偿的快门级数不同,大家还是要在心里做好计算。
top2:截幅模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究竟选择APS-C还是全画幅搭配长焦镜头?就要视乎拍摄主题了。不过有时往往截幅相机搭配长焦镜头的效果会更好。比如焦距不够的时候,长焦镜头搭配APS-C画幅的相机还会乘以镜头系数, 无形中等于是增加了焦距(尼康和索尼为1.5倍,佳能为1.6倍),比如APS-C机搭配100mm镜头拍摄的话,其实等效焦距为160mm。
另外目前有些全画幅相机都具备开启APS-C画幅裁切的模式,开启APS-C截幅模式之后,取景视角变窄,但是相应的对焦框的面积就变大了,几乎可以充满整个取景器,这让在对焦的过程中对焦的覆盖面积更大,更利于抓拍。
所以对于喜欢生态摄影的人而言,选择APS-C可能更合适,因为同样的长焦镜头,搭配APS-C画幅可以拍摄到更远的景物,非常有利。
top3:调高ISO值
由于远摄镜的焦距较长,所以安全快门都会较快,很多时都要比1/200秒更快,由于快门较快,其他设定不变的'话,相片的曝光就会减少。如果已经开到最大光圈的话,这时就只能通过调高一级至两级的ISO值来达到正常的曝光。现在的单反相机在ISO800、1600的表现已经非常出色,所以可以放心调高ISO值。
top4:用三脚架避免手抖
我们会发现,长焦镜头的镜头基本都会配有一个脚架座,这就说明厂家其实是建议我们使用三脚架的。三脚架的好处不用多说,能够节省不少力气,毕竟长焦镜头的重量相对都是很高的。而且三脚架能够更好的放置手抖而产生的照片模糊,所以外出使用长焦,千万别吝惜带一个三脚架。
top5:长焦镜头的优势
1、可以忽略掉多余画面突出主体
长焦镜头的视角相对较窄,可以集中拍摄主体或人像,所以可以避过不必要的因素,让相片主体更集中。
2、有空间压缩感
有时候拍摄风景也常常用到长焦镜,除了把视角收窄外,也可拉近近景和远景的空间距离,造成一种强大压缩感,让照片的感觉变得不同。
很多同学会问新手应该买什么镜头,其中一支要推荐的就是大光圈定焦镜头了。
很多同学会问新手应该买什么镜头,其中一支要推荐的就是大光圈定焦镜头了。
大光圈的好处
如果你了解摄影曝光,你一定知道光圈越大,同一时间进入的光线便越多,这样可以让你在低光的环境(如室内、晚上等)中,手持拍摄时不用提升感光度也可以保持照片清晰,令照片质量更好。
除了能提高快门速度外,大光圈的另一个的效果就是浅景深了。浅景深不但可以突出主体,漂亮的散景也可以让照片充满诗意。如果加上一些小技巧,可以利用大光圈拍出多种形状的散景效果,在节日时拍摄非常有趣!
定焦镜头是好是坏?
很多同学一看到“定焦”二字,首先想到的是定焦镜头不能变焦,很不方便。毋庸置疑,不能变焦会带来不便,但如果环境许可,靠身体移动不仅能达到变焦的效果,更能让你养成多思考、多找角度的习惯,提高摄影技术。另一个好处便是体积和重量了。一般来说,定焦镜头比变焦镜头做工简单,因此大部分定焦镜头重量轻、体积小(如50mm的标准定焦镜),而且成像锐利。定焦镜头很少产生畸变,免去了后期修复的麻烦。
因此在性价比、体积和重量的因素下,大光圈定焦镜头对于新手来说很合适。特别是那些价格不高的定焦镜头,建议同学们可以考虑入手,享受大光圈带来的乐趣!
拍摄技巧
(一)小心对焦
在光圈全开时景深很浅,需要小心对焦,稍有移动就会使主体变模糊。
小心对焦
(二)选择合适的题材
大光圈有着浅景深的特性,拍摄时不妨选择可以利用浅景深的题材,如人像、特写等。拍摄风光摄影时可以用物体(对焦)来衬托风景(散景),增加拍摄题材。
(三)不要滥用浅景深
虽然大光圈的浅景效果很吸引人,但不要滥用。比如拍摄旅行人像,如果景深太浅,背景会变模糊,读者根本不知道你所在的地方,这样便失去意义了。
当光圈全开时,景深会变得很浅,读者未必能看出照片的主体,因此不要滥用大光圈
(四)多移动找角度
因为定焦没有变焦方便,因此拍摄时可以多移动、多利用你的摄影眼去发掘有趣的角度和事物,这样对提高你的摄影技术很有好处。
㈢ 长焦镜头怎么拍
01
长焦镜的特点
在使用长焦镜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的特性和要注意的地方:
(一) 把远的景物拉近(拍得远)
对于长焦镜最容易理解的便是它可以让你拍得更远,但是否越长焦越好呢?其实不然,在选择长焦镜头时我们要考虑数点因素:
拍摄对像的距离
若果拍摄对像不是离太远,而有些长焦镜头最广角的只有70mm,这时我们便需要频频更换镜头,很是不便。而在拍摄活动时,主体可能会四处走动,一些过长焦距的镜头可能会令你损失精彩的 画面。
现场光的考虑
除了昂贵的长焦镜头,一般的光圈也只有f/4或更小,而覆盖18-200mm的“天涯镜”在200mm端可能只有f/5.6的最大光圈,若果现场光度不够,我们便必须提升ISO来维持快门速度,令画质下降。
02
放大效果
比广角镜头拍摄的相片,长焦镜可以令背景的景物显得更大。
03
把景物“压缩”的特性
长焦镜可以令主体跟背景的距离看起来比较小,就算背景离主体远,利用长焦镜头还是可以令背景跟主体像贴在一起似的。
04
安全快门要求更高
安全快门便是指当手持拍摄时,快门速度需要多少才可以令相片保持清晰,其计算方法很简单:
安全快门= (1 / 焦距) 秒
因此焦距越长,安全快门的要求便越高,例如用上200mm 的焦距,安全快门便是1/200秒了!
05
景深更浅
拍出浅景深,焦距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焦距越长,浅景深效果越强,若果你在用长焦镜头而想整个画面也在景深范围内,你便需要用上很小的光圈了,这样有可能会令曝光不足,各位要留意!
06
主体移动影响更大
在使用长焦时,主体轻微的移动我们于相片上很容易会看出来,这个效果的坏处是要拍出清晰的相片快门速度要更快(要点四),好处便是当拍摄车轨或星轨时我们只需更短时间便可以拍到长长的轨迹,因此要小心使用。
拍摄案例
01
拍摄人像
拍摄人像时使用长焦镜头,不但能令景深更浅,而且因为跟Model的距离远,令压迫感减少,拍出来的效果会更自然。
拍摄动物
动物很多时会四处走动,一支长焦镜头能不知不觉地拍摄它们。
02
拍摄风景
风景不一定要用广角镜头拍的,用上长焦镜头可以令景物压缩,也可以拍摄远处的物件,令构图更紧密。
03
拍摄活动/表演
拍摄演唱会或活动时一支可变焦的长焦镜头会非常有用!拍摄半身照或大特写也能胜任。浅景深也可以令主角更突出。
04
拍摄运动
运动例如足球、排球等拍摄者一般会离运动员有一段距离,长焦镜头可以轻易捕捉他们的一举一动和激烈的比赛情况。
05
拍摄花卉
若果手上没有微距镜头,长焦镜头可能会帮上一个忙!但因为长焦镜头一般“最短对焦距离”也有1米以上,我们要小心对焦。
特别提示
对于新手一支大光圈的长焦镜可能会很贵,但笔者觉得绝对物有所值,大光圈长焦镜头拍出来的色彩和质素非常高,而且应用范围不少。一支好的大光圈镜头不但能保值(甚至升值!),还可以用上10年之久,因此若果预算许可(和不怕重),不妨入手一支质素高的大光圈长焦镜吧!
㈣ 长焦端怎么拍
操作方法
01
拍人像用长焦端需要距离人物一定的距离,使人物面对镜头不容易紧张,大光圈可以很好的虚化背景。
02
可以利用镜头的长焦端,拉伸视角,获得局部特写等图像。
03
可以把人物与背景更好的分割开。
04
长焦镜头可以千里之外取其景,在人群中重点抓住想要拍摄的画面。
05
拍人像选用比较多的焦距是85mm(135画幅),也属于长焦系列,拍摄全身人像,半身像是极好的焦段。
06
长焦会压缩空间,容易造成背景与人物是贴在一起的感觉,注意人物与背景的距离,尽量避免。
㈤ 手机长焦镜头怎么使用
1.打开摄像头;
2.“照片”上面有一个“1倍”的字。按住两秒钟,会出现一条弧线。沿着弧线从右向左滑动,可以从1到1.1,1.2,1.3,最高到10.0改变焦距。选定焦距后,放开手指,就可以在那个焦距拍照了;
3.同样,变焦到“2x”打开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特点是景深小,有利于虚化背景,突出主体。近距离拍摄远距离被摄体不易受光线和环境影响,但由于成像后前景和背景比较紧凑,空间感较差。
长焦镜头的使用需要更高的相机稳定性,因为它需要更高的快门速度。特别是在弱光环境下,很容易拍出模糊的照片。所以建议增加ISO感光度或者使用三脚架,可以提高拍摄成功率。
无论是拍摄地面上的动物还是天空中飞翔或在树枝上休息的鸟类,长焦镜头都是首选。尤其是拍摄鸟类时,往往需要使用400mm~800mm的超级长焦镜头,即使在动物园拍摄,也建议使用200mm以上的长焦镜头,因为长焦镜头不仅可以捕捉到最自然的状态,不会惊扰动物,还会模糊背景和人工景物。
为了避免孩子发现有人给自己拍照时的紧张情绪,最好用长焦镜头抓拍,尽量不影响孩子,拍出最真实最自然的照片。
另外,用长焦镜头拍摄,不仅可以拉近孩子的距离,还可以压缩背景,使背景模糊,更好地突出孩子。
拍摄太阳时,由于距离较远,通常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很小。在标准的35mm屏幕上,太阳只有焦距的1/100。如果用50mm的标准镜头,太阳的大小是0.5mm如果用200mm的镜头,太阳的大小是2mm。以此类推,当使用400mm的长焦镜头时,太阳的大小可以达到4mm。
用长焦镜头拍摄太阳,太阳看起来非常巨大,远处的山和附近的树呈现出剪影效果,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对比度。
用长焦镜头放大画面中的太阳,既能突出主体,又能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如果想让画面中的太阳更大,就要用焦距更长的镜头。
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在拍摄舞台上,还是在运动场上,运动员都无法靠近拍摄对象,只能远距离拍摄。所以,镜头焦距不够长,主体就会小,不利于主体的表现。
使用长焦镜头可以有效地放大拍摄对象。如果拍摄舞台或竞技场较大,活动人群较多,使用长焦镜头进行内容的选择和构图会更方便,让演员或运动员成为画面中精彩的部分。同样,在拍摄人文纪实题材时,为了保证被摄主体仍处于原始状态,要使用长焦镜头在远处拍摄,避免打扰被摄主体。
㈥ 摄影中的长焦调拍是什么 应该怎么样去进行拍摄
长焦调出来拍的是拍摄对象在背景中的比例。在人像拍摄中长焦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简单介绍长焦拍摄的好处及技巧。
1、长焦距拍人像的好处。
焦距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比例,从而决定照片的视觉效果。原因是使用方便,变焦镜头可以原地拉近或推远所拍摄的景物,这当然是简单的构图方法,但绝不是拍摄人像最好的途径。
用中长焦镜头好处是拍出的照片,变形较小,透视正常,易于操作。由于其拍摄角度小,景深较浅,且对于景物有显着的压缩效果,所以可以虚化杂乱的场景,使人物更加突出,画面更显平稳。
2、长焦取景技巧
。
长焦的取景依然遵循几种构图法则,例如三分构图,对角线构图,井字构图等,
另外长焦特有的压缩感更容易捕捉到前景的利用。都市当中的拍摄来说,长焦对于纵深的捕捉有其优势,例如隧道,通道,桥墩,路灯等等是特别适宜长焦发挥。而在野外,要把远距离的景物拉近到模特身后,长焦也是最好的选择。
㈦ 长焦相机的拍摄技巧
长焦相机算是比较专业的相机,功能很多,但你弄懂相机成像的要点玩起来也不难
一、模式,就是转盘上的,最好是光圈优先,当然手动档也可以,结果是一样的。
二、光圈,就是F值,设定光圈值让相机确定快门。大F虚化,中F风景景深好,不要用小F
三、曝光,如果设定F值而相机确定快门不好造成曝光不对,可用曝光补偿EV值调
四、白平衡,曝光正常色彩也要正常,黄光源用低色温如荧光灯,蓝光源用高色温如阴天
五、稳定性,要相处清晰,可用三脚架,如果没有,可把相机放好后用定时拍摄也不会抖的
六、构图,这要美术基础,尽量利用路河等线性图案,或窗户洞口等框架图案拍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你看懂了吗?呵呵
㈧ 如何正确使用长焦相机
长焦相机具有丰富的焦段和全手动操作,非常适合新手入门,那么如何正确使用长焦相机?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长焦相机使用技巧,一起来看看。
长焦相机丰富的焦段也给我们带来的广阔的操作空间,从36mm到432mm每个焦段都有不同的功能:
36—50焦段:(风光焦段)
这个焦段接近标准广角焦段,适合拍摄画幅较宽的风光照片,一般广角端拍摄画面的边角处都会产生一定的桶状畸变,如果这种畸变控制得好,会大大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一般我们把这个焦段叫做风光焦段,
但是这个焦段用来拍人像也是很不错的,开阔的背景能衬托出豁然开朗的心境,只是要注意两点:人的头部要尽量靠近画面中央部分,人尽量离相机近一些,离背景远一些。
50mm—135 mm焦段:(常用焦段)
这个焦段最接近人眼视角的.视觉效果,因此一般用来拍摄人像、留影,这也是日常家庭拍照的最常用焦段,专业摄影用得较少,但是取景好的话也会有优秀的作品。
135 mm—200 mm焦段:(望远焦段)
可以用来抓拍或拍摄特写。想要不惊扰拍摄对象,镜头就必须与之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远望焦段就派上了用场。
另外,拍摄特写时虚化背景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数码相机的CCD面积远远小于35mm胶片,大光圈对背景虚化的作用很有限,因此虚化背景主要靠长焦距来实现。在旅游时可以从远距离抓拍一些风土人情,也可以用长镜头和大光圈来虚化背景,拍摄景物和人像的特写。
200 mm—432 mm焦段:(超望远焦段)
可以进行超远距离的特写拍摄,或者拍摄更加紧凑的动物、人物特写,比如拍摄动物时,可以把动物的局部拍满画面,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长焦端,相机会因为轻微的抖动而致使图像模糊,拍摄时需要用最大光圈、最高快门,并且开启防抖功能。
微距:支持1CM微距拍摄,这可以让我们近距离拍摄花草、小虫或者拍摄微距小品,动植物肢体的细节处往往蕴涵着神秘的灵性,而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杯子、水果、首饰也可以创造充满情趣的作品。
㈨ 长焦相机有哪些拍照技巧
长焦相机拍摄技巧
一、要拍好照片先端稳相机
评判一张照片的好坏第一标准是清晰与否,即便拍摄者光线运用得如何巧妙,构图如何精湛,一张模糊的照片始终是失败的,而导致照片模糊的罪魁祸首就是握机不稳定。长焦相机和卡片机最大的差异就是机身体积和镜头焦距,由于镜头焦距相对比较长,对于握机的稳定性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要使拍摄的照片清晰,握机姿势至关重要。
正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左手靠近相机前端(镜头下方)以支撑镜头,右手把持相机机身,握紧手柄,使用食指按动快门,用拇指调整光学变焦。握机的最佳姿势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主要强调舒服和稳定。考虑到取景和对焦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要将手臂紧贴身体,而不要悬空,双腿微微分开站立。
如果使用LCD进行取景,可以利用相机的背带,将它挂在脖子上拉紧,与身体、手臂形成三角形,以提高握机稳定性。如果使用取景框来取景,则将相机紧贴面部,可以利用脸部增加一个支撑点,从实际拍摄效果来看,使用取景框更容易获得稳定的拍摄画面。
手持状态下拍摄要想获得高速快门,对环境光线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以上两种手持握机方法仍然无法获得稳定的画面那么可以使用辅助物体进行支撑最佳选择当然是三脚架。
二、“打鸟”看准时机再按快门
很多摄影爱好者买了长焦相机之后,首先想到要去“打鸟”。的确,长焦相机在镜头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就了它特殊的使用——远拍。不过想要拍好鸟,绝非是件容易的事.其中的技术含量可不低。拍鸟之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我们称之为睬点。
首先要了解哪里鸟最多,它们经常出没的时间和区域,不要急着举相机、按快门,要耐心观察鸟的活动规律,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充分的准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拍摄的是静态的鸟,在取景、变焦、构图等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等鸟在水面或树梢站稳之后,再进行拍摄。
按快门之前,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构图和曝光,背景尽可能选择干净的天空,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才容易突出主题。如果捕捉飞行中的鸟,那么拍摄难度就高很多,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快门速度,至少要达到 1/500秒才能抓拍鸟在空中飞行的姿势。这时最好使用光圈优先,调至最大光圈,提高ISO和光学防料配合实现。
考虑到消费级相机感光元件面积有限,控噪能力一般,所以ISO不建议超过800。对焦点尽可能选择单点,首次构图不要太在意,把细活儿留到后期去做。连拍功能肯定要用到,干万别吝啬快门次数,否则拍不出精彩的照片。对于一些没有手动曝光功能的长焦相机来说,可以使用运动拍摄模式.以实现同样的拍摄设置。
三、读懂光线即可拍出漂亮舞台
拍摄舞台也是长焦相机的长项。和“打鸟”不同的是,舞台拍摄的难点不在于控制曝光。为了烘托现场气氛,舞台剧或者演唱会往往会用到追光灯,这时如果继续使用乎均测光的话,画面肯定偏暗,这时必须使用点测光或者中央重点测光,再配合曝光锁功能才能实现准确曝光。
很多摄影爱好者在拍摄这一题材时,习惯性地打开闪光灯,这是错误的。因为消费级相机内置的闪光灯输出功率非常有限,舞台的距离肯定超过了闪光灯的有效距离,无论启动的是自动闪光还是强制闪光,拍摄出来的效果只会是一片漆黑。如果现场光线环境的确不够理想,手持状态下无法保证画面的稳定,那么可以使用临时辅助支撑物,比如矿泉水瓶、桌子等。
除此之外,舞台拍摄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是白平衡,当现场灯光色温比较混乱时,可以尝试使用预置的白平衡模式,充分利用数码相机即拍即看的优势。其次,提高ISO虽然可以间接提高快门速度,但牺牲画质换来照片的清晰有些得不偿失。
这样做不仅暗部细节丢失严重,而且颗粒感明显。最后就是选位,舞台拍摄选择好位置甚至比拥有好相机更重要。如果长焦端握机很难保证稳定,可以尝试走近一点.用中焦进行拍摄。
㈩ 人像摄影如何使用长焦镜头
人像摄影是最为广泛的摄影题材,无论是入门新手,还是资深摄影师,都不乏使用长焦的摄影师身影。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长焦镜头拍摄人像的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长焦镜头拍摄攻略
一、长焦距拍人像的好处
焦距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比例,从而决定照片的视觉效果。原因是使用方便,变焦镜头可以原地拉近或推远所拍摄的景物,这当然是简单的构图方法,但绝不是拍摄人像最好的途径。
用中长焦镜头好处是拍出的照片,变形较小,透视正常,易于操作。由于其拍摄角度小,景深较浅,且对于景物有显着的压缩效果,所以可以虚化杂乱的场景,使人物更加突出,画面更显平稳。
二、长焦使用心得
长焦镜头能够把远处的人和景物拉近,强烈地压缩空间,使得画面变得相当简练紧凑和饱满,虚化前景和背景,突出主体,并在透视效果明显减弱的基础上获得景物相互叠加的美感。
1、85镜头的好处
众所周知85mm的镜头是人像镜头,定焦头。大光圈,通光量好,画质油润,柔和。非常适合拍摄半身人像及特定环境下运用。在拍摄特写画面时,85mm的镜头相比标准镜头或者广角镜头有不变形的特点,非常适合近距离的情绪描写。相比于更长焦的镜头,85更接近自然人眼的透视,不至于把环境压缩成一块背景板。
2、85mm与50mm35mm的对比
85兼具了大光圈突出主体,以及拍人像不变形的特点。相比50及35,其背景虚化程度更加明显,而作为人像头,对人物肤色有一定的优化,尤其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对色彩的表现优于50或者35的镜头。但对环境的表现就不如50或30丰富。
三、长焦取景技巧
长焦的取景依然遵循几种构图法则,例如三分构图,对角线构图,井字构图等, 另外长焦特有的压缩感更容易捕捉到前景的利用。都市当中的拍摄来说,长焦对于纵深的捕捉有其优势,例如隧道,通道,桥墩,路灯等等是特别适宜长焦发挥。而在野外,要把远距离的景物拉近到模特身后,长焦也是最好的选择。
四、长焦中如何对模特进行补光
长焦的补光要注意与环境的光比, 例如在山野间拍婚纱, 婚纱本来就容易过曝,那么补光要尽量柔和, 做到不突兀,不能因为人工光比的渗入让主体与背景分裂开来。在必要的时候, 可以用热靴闪光灯针对模特面部以轻微的输出值做补光之用。
五、与模特的距离与如何引导模特
运用长焦拍摄时往往与模特距离比较远,所以在请模特就位前就要充分沟通,而摄影师与模特各自就位后的细微调整, 则只能依赖大嗓门了。由此,还是那句话,事先的准备工作最重要。
镜头选择
一 不可或缺的大光圈镜头
对于人像作品的拍摄,最为常用的镜头当属大光圈镜头了,大光圈可以营造非常梦幻的背景虚化效果,尤其用来表现清新人像可算是百试不爽!
首先推荐的镜头为佳能EF 50mm f/1.8 II,六百元出头的价格却有着f/1.8的最大光圈,足够满足你对大光圈的需求。
二.利用广角特性拍摄清新人像
摄影从来就没有什么是“一定的”,广角镜头也可以拍摄清新人像,
广角靠近也能虚化
虚化其实就是因为景深足够浅,而想要浅景深,除了大光圈跟长焦镜头以外,你还是可以通过靠近被摄主体来实现。同样焦段和光圈下,你离主体越近,背景虚化效果越好。当然,要注意不要太极端,太近会对不上焦的哦!
三、利用长焦的特性,拍摄精彩人像。
说到人像摄影,不能不提到长焦镜头,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也是拍摄清新人像的“标配”之一,那么使用长焦镜头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呢?
与前面提到的大光圈镜头不同的是,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提供全程的f/2.8大光圈,在拍摄的时候,你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你的景深。
拍摄清新人像镜头可以带来不同的感觉,大光圈镜头不是拍摄人像的唯一选择,广角镜头,甚至超广角镜头都是可以拍摄出不同味道的人像照片,长焦镜头向来在人像拍摄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拍摄基本技巧
1. 光圈
使用诸如f/1.2、f/1.4、f/1.8这样的大光圈。50mm f/1.8只要几百块,是一支很棒的镜头。在APS-C画幅相机上,50mm镜头的等效焦距是80mm,非常适合拍摄人像。
2. 阴影与均匀光线
让模特位于阴影区域,且照在模特面部的光线要均匀。让模特站在阴影之中面向光源最好。
阴影与均匀光线
3. 对眼睛对焦
如果你使用大光圈镜头,就务必要保证焦点在眼睛上。浅景深下脸部的其他区域会有略微的脱焦。想加强这种效果的话你需要靠近模特拍摄,最好是拍摄特写。
4. 谨慎选择光圈
如果你想拍摄全身像,就要谨慎选择光圈,以保证模特的所有身体部位都在景深之内。如果还使用比如f/2.8这样的大光圈,景深就会过浅。将光圈收缩 到f/5.6,同时保证快门速度不低于1/125s,必要时提高感光度或者补光。这个组合只是一个建议,你可以尝试不同组合来寻找最佳设置。
5. 手动模式
很多文章都建议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在你刚接触相机的第1个月里这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希望拍得更好,就必须学会使用手动模式。
6. 眼神光
确保模特的眼睛里有一定反光。即使在阴影中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保持模特与光源的方向就好。
7. 道具
不要让模特空着手,给他们点东西拿着。常用的道具是花束,即使是男人也可以拿着花束拍照。
8. 注意背景
让背景有光或者处于阴影,总之要保持简单,模特才是画面的主体。在室外拍摄时,最好选择开放性的背景,而不是一片灌木丛或一堵墙。
9. 服饰
花点精力关注模特的服饰。服装和饰品也是画面中的一部分,作为视觉创作者你应该有所选择。
10. 学会Photo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