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单反视频与照片组合怎样拍

单反视频与照片组合怎样拍

发布时间: 2022-12-21 04:42:03

A. 如何用单反相机视频拍出电影胶片的感觉

方法:
1、是素材的采集,这是最重要的一步,神级调色师也没办法拿一个满是噪点的360p视频调出电影质感来。这里要说的是,单反拍视频真的不是强项,但是胜在其超高的性价比,所以拍摄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
a、全手动。M档,ISO手动、白平衡手动、对焦手动,觉得无法熟悉的请平时自己多练,单反用自动拍是没前途的。
b、N制的话快门速度1/60s,P制的话1/50s(简单地说就是帧速率的两倍),这是为了让单帧产生运动模糊而保证基本的画面流畅。ISO和光圈自由组合,一般以ISO尽量小为原则,这样大光圈也可以保证较浅的景深,前提是对焦要对准。
c、注意修改照片风格,风格自己到网上去搜cinestyle,这个的主要原理是把相机的机内优化全关(对比度和锐度),以达到在mov格式下保留尽量多的画面信息,方便后期调色。
d、开拍前找好角度对个白平衡(拿个白板不用我教了吧),啪啪啪,调到对应色温取好景调好曝光量,再啪啪啪,觉得合适了就可以开始拍了,一般个人习惯是宁愿暗1/3档也不愿过曝,没raw就是拉不回来。
e、佳能党要拍风景时可以考虑刷Magic Lantern固件然后开raw视频,这简直是神器啊!但是对机器对卡对工作台负担都会加重,慎用。
2、后期处理
a、软件。长片PR调色是主流,制作微电影可以考虑AE,处理起来会稍微多耗一点时间和机器。小型工作室也就AE+PR,有钱一点的FCPX+达芬奇,能实现的效果已经很丰富了。个人觉得软件都只是工具,没有必要追求最新最强的,自己用得顺手机器跑得舒服才是王道。
b、插件。Magic Bullet Suite是王道,加上软件内置的Color Correction特效和蒙版已经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调色效果了,区别只在于调色的精细程度而已。
c、个人流程一般是RGB曲线先调到比较均衡的程度,然后开始用MBL或者Colorista调,一般是暗调R<G<B,中调R<G<B,亮调R>G>B,具体情况要看影片本身的调子来定,剩下的就是审美的问题了。
d、涉及人像的话,建议先把人像抠出来当蒙版,不是很干净的情况下做个快速模糊,然后给人像之外的地方加Grain,最后给画面上下加上黑条营造宽屏感。
e、AE和PR是很好的工作流,项目文件就可以互相导来导去没必要导出视频,尽量一次成品减少中间流程的画质损耗。
技巧:
1、构图完整且有故事性
拍电影犹如说故事,说故事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所以大多数这类作品都会牵涉到人,无论是人的本身、人的历史或是人的痕迹。
2、画面大多数包含人元素
照片里包含了人的元素,往往能够带出更强的说故事性,那种身同感受的投入感是拍花拍草不能比拟的。
3、刻意的“留白”处理
中国的山水画里有所谓留白,留白的重点在于保留一切的可能性,可能性愈多,故事反而愈复杂。太过单纯的拍摄作品,就好像剥夺了其他人欣赏作品的权利,这不是分享,是灌输。
4、画面故意留谜团增加神秘感
除了故事性丰富,保留大环境的信息也很重要。人总爱猜猜谜,硬要把自己塞进柯南道尔的推理浪漫里。
5、画面氛围必须和主题吻合
作品构图的氛围同样重要,始终硬照跟电影不同,电影还包含了声音的资讯(不包括无声的),无论是主角的对白、闲杂的收音、背景的音乐等,都提供着大量的资讯让观察思考、探讨、反思,影响观众的思考方向,引领观众到达导演所预设的目的地。在硬照中制造所谓氛围,靠的不外乎主角的表情、背景里的陈设、色调及光暗等,让看者能够代入到当时的环境,让看者自身演释出另一段独特的故事。
6、相机焦距设置
除了完整的构图以及氛围。拍摄电影画面型摄影作品。还需要对相机进行一些设置。可能你会发现它们一般都是偏暗、白平衡不准确、饱和度偏低等等。这些都可以按照各位 摄影师的个人爱好去设置。
7、在照片上下加两条黑边
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细节。当然,加两条黑边再变16:9的比例,不一定会让一张照片变得很有味道,变得很有电影感。但至少。加上以后。就开始向电影胶片方向发展了。

B. 数码相机怎么拍视频

以佳能EOS7D数码相机如何拍摄视频为例

方法如下:

1、第一步,选择合适的档位,有些单反是有专门的拍摄档位的,档位旁边是一个摄像机的档位,没有的情况下,可以选M档然后去进行摄像,如下图所示;

(2)单反视频与照片组合怎样拍扩展阅读:

分类:

1、单反相机

单反数码相机就是指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市场中的代表机型常见于尼康、佳能、宾得、富士等。此类相机一般体积较大,比较重。

2、微单相机

微单包含两个意思:微,微型小巧,单,可更换式单镜头相机,也就是说这个词是表示了这种相机有小巧的体积和单反一般的画质,即微型小巧且具有单反性能的相机称之为微单相机。

3、卡片相机

卡片相机在业界内没有明确的概念,仅指那些小巧的外形、相对较轻的机身以及超薄时尚的设计是衡量此类数码相机的主要标准。

4、长焦相机

长焦数码相机指的是具有较大光学变焦倍数的机型,而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代表机型为:美能达Z系列、松下FX系列、富士S系列、柯达DX系列等。

数码相机的优点:

1、拍照之后可以立即看到图片,从而提供了对不满意的作品立刻重拍的可能性,减少了遗憾的发生。

2、只需为那些想冲洗的照片付费,其它不需要的照片可以删除。

3、色彩还原和色彩范围不再依赖胶卷的质量。

4、感光度也不再因胶卷而固定,光电转换芯片能提供多种感光度选择。

5、产品结构相对简单,外观更为精致,产品越来越变的便于携带。

6、数码相机操作简单、明了,容易上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数码相机

C. 尼康单反怎么拍视频

单反相机拍视频得益于小巧方便,而且还能更换不同的镜头,在成像能力上比传统的摄像机会有更好的分辨率。但是功能操作上却没有传统的摄像机好用,因为单反相机主打的市场是以拍照片为止。而拍视频在相机本身的功能上有所欠缺,以至于在拍摄视频的时候,我们没有详细的参数调节设置。下面我将从相机上几个参数设置上和大家一起分析。

一:光圈和快门的调节

我们都知道拍摄照片时,光圈越大景深越好,光圈越小,景深越差。同样拍摄视频时,我们主要是调节光圈的参数,根据调节不同的参数达到不同的景深效果。
因为人眼观看某个物体后看另外一个物体会有短暂的视觉停留,这个时间大约为0.1s左右,在大脑里反应出的感觉会有一定的运动模糊效果。就因为我们人眼的视觉停留,所以我们才能在看电视看电影的时候感觉到画面的流畅性,如果没有视觉停留现象,那么我们观看电视时,一秒切换24张照片,这时候我们人眼看到的就是一片空白。所以,拍摄视频的时候快门必须是恒定拍摄。以拍摄每秒25帧的视频为例,我们设置的安全快门速度就应该是1/50。设置的规则是快门速度是视频帧数的两倍的倒数。假如使用1/25的快门速度,那么拍摄的运动视频画面就会有拖影。假如使用1/100的快门速度拍摄出的每一帧画面都是定格清晰的,没有有效的运动模糊。

二:相机肩屏上拍摄模式的调节
拍摄的模式可以用全手动模式,也可以用快门优先模式拍摄。快门优先是设置好你的快门大小,然后通过机器测光自动控制你的光圈大小,大家在网上看的时候可能会建议你用快门优先模式拍摄。但是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要拍摄这个画面,光线较强。正常曝光的光圈大小应该是小光圈就行,但是你要用到的是大景深大光圈拍摄。控制恒定的最低iso感光度,光线还是过曝怎么办,这时候你可能需要一个减光镜。

三:白平衡的选择

拍电影时,我们会选择在某个特地的场景用特点的灯。然后还有个色温测量仪专门测量现场的色温值。这就可以看出拍摄视频时对色温的要求有多高,我们要选择使用手动白平衡,根据你拍摄视频的场景选择不同的色温,从而达到你要的效果。比如你拍摄的场景和剧情是凄冷的情景,由于现场布光或者自然光的色温没办法改变,那么这时候就需要使用低色温值。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拍摄,相机就会自动测量现场的光线色温,这样可能与你现场拍摄视频所要的气氛不吻合,从这个视频上的色彩来讲解就不与场景想匹配。这就是为什么要求要手动设置白平衡。

四:色彩空间选择
相机上的色彩空间有sRGB和Adobe RGB两种色彩空间,我们不去重点分析这两种色彩模式的原理。简单说前者适合图片,后者适合视频。从广义上来说Adobe RGB从色域上比sRGB拥有更多的色彩范围。拍摄的视频所记录的画面信息会更多,方便于后期的调色,同时能够还原人物更好的肤色。sRGB色域空间小,视频保留的颜色信息相对较少。

五:对视频颜色优化的设定
现在很多视频机器都会使用log模式拍摄。比如拍电影时,我们会使用log模式拍摄电影,log模式的特点是让相机不做色彩上的加工,同时显示为低饱和度的视频,大家通常说是灰片,这样视频能记录更多的高光部分和暗部部分色彩,在颜色的细节部分会还原的比较好。如果你的相机没有升级某种log模式拍摄,那么只有在机器上调节。我们需要调节照片设定上用中性模式拍摄,关闭镜头周围光亮校正、关闭色彩校正、关闭高光色调优先、关闭自动亮度优化、关闭iso感光降噪功能。

D. 佳能单反视频拍摄技巧

导语:单反相机与旁轴相机相比的优点在于所见即所得,取景器中的成像角度与最终出片的角度是一样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来学习亦喜爱关于佳能单反视频拍摄技巧吧。

佳能单反视频拍摄技巧

佳能单反视频拍摄技巧(一):菜单的优化设置

1.关闭周围光量矫正,周围光量矫正是指相机根据自动头的型号来自动消除暗角,为了保留最原始画面,让相机对图像做最少的加工,建议关闭。

2.然后根据环境手动设置白平衡,不要使用自动白平衡。

3.设置色彩空间,其中Adobe RGB能得到更好的肤色。

4.将照片风格设为中性,让单反对图像做最少的处理。

5.打开自动关闭电源,当拍摄中离开一会,相机会自动关闭,这样能防止感光芯片持续拍摄过热。

6.关闭高光色调优先,为了保留最原始画面,让相机对图像做最少的'加工,建议关闭。

7.关闭自动亮度优化,为了保留最原始画面,让相机对图像做最少的加工,建议关闭。

8.关闭高ISO感光度降噪功能,通过后期降噪比,依靠机器内部算法对图像降噪要更灵活可控。

9.快门设为1/50适合视频拍摄。

10.佳能单反iso为160的倍数能得到最少的噪点,最高不要超过1600。

E. 单反相机视频拍摄技巧

单反相机视频拍摄技巧

1、如何正确曝光

先把相机拍摄模式调到M档,也就是全手动档。(如果不明白如何调到M档就看一下说明书,以后就不再说明了,看不懂的地方就翻说明书),有人说M档不实用操作麻烦,新手不容易掌握,但我觉得M档更适合新手学习,因为M档需要手动调圈和快门更容易让新手快速的掌握光圈和快门的关系以及对成像的影响。反正我拍照只要不是很紧急的情况下拍摄都是M档的。

要想用M档拍照先要知道如何调光圈和快门,从液晶屏上看横排最上方有三个数据,最左边的是快门速度,中间是光劝大小,右边是ISO感光度值。正常在光线不是很暗的情况下我们拍照都要把ISO值设成一百,如果光线很暗又不想开闪光灯的话可以适当调高。然后光圈和速度怎么调这个是不固定的,要看你所在的环境光线和你要拍摄的物体。别急,一步步来……

说一下M档下如何调快门速度光圈和ISO,直接转动控制转盘就可以调整快门速度,按住液晶屏右上角那Av按钮的同时转动转盘就是调光圈大小,控制转盘边上有个ISO按钮,按一下然后用机背的方向键选择ISO,选好后按方向键中间的SET按钮确定。知道怎么调以后我们就要实战演练了,先找个布娃娃或别的差不多的东西或是家里的任意一样摆设,先拿它练起。

这时候你要拿媳妇练估计容易给你媳妇练出拍照恐惧症~正常情况下18-55IS镜头最佳成像光圈是8。先把光圈设成8再说。这时候的设置是光圈8,ISO100。设置好后把眼睛贴近取景窗,然后瞄准被摄体,半按快门,听到嘀一声响表示对焦完成就可以拍摄了。

在取景器里我们能看到下方有这样一排发绿光的数字和标尺,先说一下这分别是什么意思,最左边的是速度,画面中是1/125秒,第二个是光圈8,中间的标尺就是测试曝光度的,右边的是ISO100,我们注意观察这个曝光度标尺下面有一个小竖条,这个条的位置有时候偏左,有时候偏右,有时候在中间。偏左说明曝光不足,这时候拍出来的照片会发黑,偏右说明曝光过度,这时候拍出来的照片会发亮,只有在正中间的时候拍摄才是最合适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这只是个参考,因为测光模式不同和你的对焦点都会对这有一定影响,但咱先不管它。

这时候如果你的测光尺的浮标正好在中间那么你就可以直接拍摄了,如果在右边那么你就需要把速度调快,调成1/160 1/200 1/250 1/320 1/400直到标尺到正中间为止,但需要注意的是别太快了,如果你是拍静止不动的物体(包括风景静止的人物体)那就别调太快,如果到了1/500还是偏右那说明你现在正在一个阳光充足光线非常良好的环境下拍摄,这时候你就把速度停在1/500秒这然后去调整光圈把光圈调小些,把光圈调小就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大的意思。然后一直缩小直至测光尺浮标到中间为止,如果你光圈调到22了还是偏右那么你还是再继续调速度吧。

另外问下你是不是在拍太阳那可不好,拍太阳会把你的眼睛和相机的CCD烧坏的。如果你是在室内拍摄的话光线条件不好,通常这个标尺会偏左,也就是曝光不足,这时候就要把速度往慢了调1/100 1/80 1/60 1/50 1/40 1/30,直至测光标尺到中间为止。如果你是拍摄活着的人的话1/30已经算是极限了,这时候拍照就已经很容易模糊了,因为模特会动,你的手也会抖,所谓1/30秒就是按下快门后快门打开1/30后自动关闭,也就是这1/30内镜头前发生的一切都会被重叠的记录在一张相片上。如果你拍静止的物体的话速度可以降到一秒左右,这取决于你的手是否够稳。拿拍人来说如果调到1/30秒了还是偏左那说明你当前的拍摄环境很暗,也许你的眼睛看东西还是很清楚,那是因为你的眼睛瞳孔有超大光圈,你的镜头可没那么大光圈.……

这个时候你就要降底光圈,如果镜头开到广角端也就是18毫米端拍摄的话你的光大光圈是3.5,但一般镜头光圈开到最大拍摄效果都不太理想的,所以一般都是收两档用,也就是最大开到4.5来拍摄,如果到了4.5后标尺还是偏左的话那就需要调高感光度了,也就是调高ISO值,别觉得这不正常,这很正常,一般来说在室内没有阳光的情况下经常会这样。

现在光圈4.5 速度1/30标尺还偏左,那么就调高ISO,调到200看看,不行就400,再不行就800,还是不行的话就把光圈开到3.5,还不行的话就开闪光灯拍,如果蹁远闪光灯照不到,或是不想让闪光灯掩盖了灯光效果的话那就再提高ISO,ISO调到1600 3200。如果还不行的话。那就别拍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咱这相机是拍不了的。

当标尺调到中间后就可以拍摄了,拍完一张照片后按机身背面的播放按钮看一下拍的效果如何,看不清楚的话就按机背右上角的+号按钮放大来看,如果感觉太亮了就让标尺偏左一点再拍,还亮就继续偏左。如果太暗了就把标尺调的偏右一点拍,还暗就再往右调。

OK了,头晕了吧?是不是觉得很难很复杂?没信心学了?别地啊~我这写完了,没了,就这点东西,头晕休息一会儿再看一次再试一次,试几次就熟练了,就这么点东西。

2、光圈 快门速度 ISO之间的关系

后面的就是延伸阅读了,当你熟练掌握如何调光圈速度和ISO并且在各种光线下能熟练的把这三个数值调节到适合的档位后那就算入门了,已经知道相机咋用了。那就该学后面的知识了。后面我们还是说光圈快门和ISO。相机没别的东西,就这三样,以前传统的物理单反只有光圈和快门,ISO是靠胶卷实现的,普通胶卷感光度100 也有高感光度的ISO200的胶卷,再高感的就没用过了。肯定也有。

现在我说一下光圈快门和ISO分别是干嘛的:

快门速度,这个刚才说了,是按下快门后快门一张一开的时间。我觉得拍摄静止的物体的时候最好是使用1/125到1/250比较好,如果拍运动中的物体比如飞驰的汽车的时候有时候250拍出来可能还是有点虚,那就继续调高速度。开像的说一下快门儿吧~数码相机之所以能拍出照片是因为有感光元件,这感光元件就好比一只眼睛,它能把它看到的东西存到你相机的内存卡上,但你说它睁个眼睛成天瞎看那内存卡几分钟不就满了啊,所以不能让它没事儿乱看,所以呢就有了快门,快门就好比人的眼皮。平时为了不让眼睛乱看都是闭着眼睛用眼皮把眼睛盖住,这样眼睛就看不到东西了。而快门速度就是眼睛一睁一闭的时间。

现在按我说的做,把眼睛闭上,然后试试用1/125秒的速度睁开眼然后马上再闭上,别急着睁开,回忆一下刚才看到的景物是不是有点暗?如果不暗说明你的速度还不够快,多眨几次。再试试用一秒的速度眨下眼,这样看就很清楚了吧?所以说快门速度越慢拍出来的东西越亮,快门越快拍的照片越暗。但你睁眼睛睁一小时看到的物体还是正常的亮度,不会像照相机一样过暴,如果在白天把你的相机快门设成10秒的话估计拍出来的照片就太亮了全白了。

但为什么人眼睛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是因为人眼会自动调节光圈大小,也就是瞳孔大小,你可以观察你媳妇的眼睛,看看瞳孔有多大,然后再拿只手电筒照她眼睛,看看瞳孔是不是缩小了?一定会缩小的,因为太亮了眼睛会自动把光圈调小以减少光的进入量。再把手电筒关掉再看看瞳孔是不是又放大了?这和光圈是一个道理,光圈放大(也就是数值调小)就会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看的更清楚,光圈调小就会在太亮的光线下让眼前景物变暗~而ISO就好比眼睛的感光能力了~知道它们的'原理后我说一下它们对拍照的影响

快门速度越慢就越容易模糊,正常手持拍摄要保证在六十分之一秒以上为佳。但如果太快几千分之一秒的情况下也不好。

光圈越大拍东西越亮 光圈越小拍的越暗

ISO越高越亮,但正常都用ISO100。因为ISO越高拍如来的照片越不清晰。这个清晰度不同于快门过慢的模糊,而是画质底,画面粗糙,所以平时都把ISO调到最小来拍照。

上面说了一堆说了些什么?我没有从这里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啊?

没错上面没教什么,但说明了原理,对以后学习有帮助……

3、如何拍背景虚化的照片

说一下背景虚化的照片咋拍,一般拍人的话都喜欢用背景虚化效果来突出主题,就像上面这张照片一样虚化的很完美,人物突出的很好。对于一般拍人来说都可以使用这种效果拍,如果你是去九寨沟旅游的话那可千万不要用这种手法拍照。

所谓的背景虚化实际上就是拍摄的景深过小导致焦点以外的景物都不清楚了。所谓焦点就是你要拍摄的物体你对焦的焦点位置。

拽几个名词儿

焦距:就是从你的相机到你的被摄体的焦点位置的距离就是焦距

焦点:就是你对焦的中心点就是焦点。

镜头焦距:指的就是镜头内部某组镜片间的距离。镜头焦距越小看的范围就越大越近,镜头焦距越大看到的景物范围就越小看的越远。

焦段:是指镜头变焦的范围,18-55就是焦头可以在18毫米和55毫米这间变动。

镜头焦距和光圈是影响景深的两大重要因素。光圈越大景深越小,镜头焦距越大景深越小。想虚化的更大那就把光圈开到最大(别忘了前面讲的要收两档用那就是4.5),镜头焦距就是你那18-55的镜头把它拉到18毫米端就是18毫米的镜头焦距。你要是想拍虚化效果那就要把镜头焦距尽可能的调大,越大效果越好,你的最高可以调到55那就用55拍吧,镜头焦距调大的同时你站的也会离被摄体越来越远。然后调节速度和ISO来调整曝光度,也就是调那标尺的浮标的位置。

然后拍出来的照片背景就会虚化了。但你拍出来虚化的效果肯定不如我发这照片的虚化效果强,因为镜头不一样,想达到那种虚化效果怎么也得是100mm的镜头焦距和更大的光圈才行。

反之……如果你是去九寨沟旅游拍照的话那就不能虚化背景了,要不白去了,这时候你就要想办法让背景更加清楚才对。这个就容易了,想虚化难,想清楚很容易,光圈别开那么大就行了,8以上的光圈背景就比较清楚了。

一般情况下只要是不需要被摄的物体后面的远景衬托的情况下没什么好景的情况下都要使用背景虚化的手法。

4、镜头焦距的选择

再讲一下镜头焦距的选择,18-55mm变焦镜头,当拍摄者和被摄者固定不动的情况下调节镜头焦距可以放大缩小取景范围。把镜头焦距拉到18的位置这时候你离模特两米远左右就可以拍摄到她的全身像了。但这样不好,在移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拍人物照片的时候最好是用50mm以上拍,拍人物全身相的时候要离被摄者五米远左右的位置拍。但18-55的头离五米可能是有点远了。那就四米吧~18mm端也就是广角端会使被摄物体变形,比如拍摄正面面向你的坐着的人来说拍出来的照片腿和脚会变的很大头变的很小。变形。不好看,除非你就想拍那艺术效果。

5、如何拍夜景

再说一下如何拍夜景。

拍夜晚漂亮的灯光和建筑物的话需要购买三角架。

然后使用广角端拍摄,一般要拍摄大范围的景物的时候都用广角端拍。然后光圈收到16,ISO100。然后把相机放在三角架上拍摄,光圈和ISO固定的情况下就只有靠快门速度来调亮度了,一般天完全黑了以后拍城市里的建筑灯光的话快门速度一般要调到十五秒以上。最高能调到30秒曝光,如果30秒拍出来的还是暗的话那就换个地儿拍吧。

一老农村黑灯瞎火的有啥好拍的。如果你想拍天上的星星或就想拍黑天的农村那30秒还真不够用,那就继续调,30秒再往下调就变成了BULB也就是我们说的B门,这时候是没有时间限制的速度,按下快门钮手快门打开,直接你松手的时候快门才会闭上。这时候手里拿个表计时就成了。开几个小时都没问题。我上初中的时候拍过百武慧星用B门曝光暴了三小时。

然后几天后照片洗出来的时候发现我的镜头取景的时候慧星在照片的边缘,长时曝光后慧星都跑取景器外面去了。啥都晚了。这时候慧星早没了,下次再拍百武慧星那是两千万年后的事儿了,我估计我可能等不到那时候了。郁闷啊,那时候要有数码相机就可以直接看出拍没拍好了。另外说一下在使用B门拍照的时候除了三角架外你还需要弄根快门线,一般三十块钱的就可以。

如果没有快门线的话曝光俩小时你就要用手按着快门俩小时谁也受不了,就算你能受得了你手按住快门肯定会抖的,影响拍照效果。所以必需用快门线,就算是几秒的曝光速度也就是用快门线比较好,因为你在按快门的时候相机会动一下使画面模糊,由其是曝光时间到1/30到5秒间最为明显。如果用三角架拍摄没有快门线的话你可以设置成自拍模式来拍照。

另外一点要提醒的是使用三角架拍照的话最好用取景窗罩把取景窗罩上以防额外的光线进入相机影响拍照效果。

没了,就这些了,这回是真没了,剩下的就自己慢慢摸索了,另外这时候还需要学习的就是关于取景构图方面的理论知识,这是一定要学的,有时间去网上找找这类的文章学习一下就可以了。

把这些看完看后水平就和我差不多了,再想上进点的话就自己多上网找找教程或是找个正经的师傅教教吧。

6、被摄体不在画面中间时如何对焦

关于对焦,对焦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单次AF 人工智能对焦AF 人工智能伺服AF ,这和我的SONY不一样,我的是 单次 自动 连续,我一般都用单次AF,佳能的另两个对焦模式我没研究过。所谓单次AF就是半按快门的时候开始对焦,嘀一声对焦完成后在你松开快门前进入对焦锁定状态,这时候不管你怎么移动向机都不会再对焦,在拍摄被摄体不在画面中央的时候这一点很有用,当你拍摄被摄体不在画面中央的照片的时候先对准被摄体使其置于画面中央,然后半按快门,对焦完成后别松快门,这时候再移动相机构图把被摄体置于你想放的位置,然后完全按下快门拍照完成。

500D有多点对焦模式,但我一般不用,我只用中心点对焦,因为就中心点对焦最准,选择其它对焦点感觉还更麻烦。所以我都是这么对焦的。

7、如何在黑天室外拍人像

再说一下黑天拍人,在夜晚室外灯火辉煌的城市建筑群中拍人的话必需要用闪光灯,但一般情况下直接用闪光灯拍人的话人拍亮了但四周全黑了很难看,也无法拍到周围建筑的灯光效果,这时候就要把速度调慢,用闪光灯拍照的时候一般光圈都是8,然后速度你可以放慢到一秒甚至更慢一点,不用担心手抖把人拍虚,因为闪光灯闪那一瞬间就已经把人拍好了,多出来这一秒的时间如果手抖的话会有小小的重影不过没关系。

然后把闪光灯的闪光模式调成慢速同步,这样拍出来的效果就是人物被闪光灯照亮了拍的很清楚,后面建筑的灯光由于长时曝光的原因远景的建筑和灯光也能融合到一起,如果一秒拍出来还是黑的话那就适当调高ISO吧。另外使用闪光灯的时候要注意,闪光灯的作用距离有限,不要离被摄体太远。

最后总结一下说几个定律:ISO对画质影响很大,所以高ISO能不用就不用,快门一般放到8那拍照,想虚化就4.5其它一律8,然后用快门速度调节亮度,手持拍摄的时候1/30的时候还是太黑的话就只能提高ISO了,如果用三角架拍固定不动的物体的话虽说长时曝光也影响画质,但曝光时间再长也比高ISO画质好。光线太强的情况下比如晴天室外拍摄的时候要适合缩小光圈(也就是调大光圈值)……这些都只是参考都不是绝对的,但当你找不到推翻这些定律的理由的情况下那就继续按这定律拍,直到你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就按自己的想法拍。

有了单反后当然要拍些卡片机无法做到的照片啦。一个个说,大家有想起来的也可以补充

8、如何拍摄动态汽车照片

拍这种动感的车子~拍出来的照片看着很有动感,画面中车是清晰的,背景是风速效果的,车轮是旋转的。这种照片算是比较容易拍的啦。拍摄方法:设置快门速度1/15秒,然后光圈根据拍摄环镜自己慢慢调吧。然后站在马路边离车子稍远一点,18-55镜头就用55mm端拍,然后站离马路十米左右的距离,把对焦模式调成[人工智成伺服AF]模式,这样适合拍摄移动范围大的物体,比如开动的车船飞鸟还有奔跑走路的人等等~这种模式下半按快门的时候镜头是处于持续对焦状态的。

调整好快门光圈并设置了[人工智成伺服AF]对焦模式后就在这等侍车经过吧,看有车经过的时候马上瞄准,然后看准取景器的中心对焦点对准车的一个固定部位,然后身体随着车的走动旋转一直跟着车动,当车行驶到你正前方的时候按下快门拍照完成,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当车行驶到你正前方的时候身体就不要跟着车转动了,而是在拍摄这一瞬间身体随车平移,在保持相机水平的情况下跟着车走动。

反复多试几次多练几次,主要是练手的稳度和跟车的速度,拍摄理想的话就是车非常清晰,路边的树和建筑都形成风速效果,如果你拍的成功率很高的话你可以试着把快门降到1/10秒再试试,如果总是不成功的话就用1/20 1/30试试慢慢练。但这只是拍别人的车子,成功率谁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那么如果想拍特定的哪辆车的话要怎么拍呢?也很容易,比如你想拍A车,这时候需要一个人开着另一辆车(B车)配合你,你坐在B车的副驾位上,B车在A车的左侧和A车同速并列行驶,然后快门1/15,这时候由于两车距离近,那么你就得用广角拍了,这就没有难度了,因为两车是并排行驶的,怎么拍都行了,这时候最好让A车驾驶员打开车窗,然后焦点对准驾驶员拍,如果A车很帅那就以车为主来拍。(注意,千万不要一边开车一边拍照。)

问:为什么我拍照片试遍了各种曝光和拍摄方法却怎么拍也拍不出来大师的效果?

答:拍室外的照片要看时间和季节还有天气的。比如青岛夏天湿气重拍远处的风景再怎么拍也拍不好的,可以等冬天或深秋再拍。拍室外人像的话阴天的光比较柔和拍起来效果才好,拍逆光照片要选在春秋冬三个季节的早上和傍晚阳光斜射还不是很强的时候拍效果最好。

拍夜景就每天晚上天刚要黑还没全黑的那半小时左右拍效果最好,那时候能拍出蓝天的效果,城市里的灯又全亮了,能拍清建筑和灯光还有蓝天。拍日出日落也是要看空气的清洁度的。所以想拍出非常好的照片的话那什么照片就得什么时候拍~夏天晴天正午的时候拍室外人像很难拍出好的效果。

9、如何拍摄鬼影照片

拍这种鬼影的照片需要要光线很暗,但人眼还看得清东西的环境下拍摄。我这张是在医院的走廊里拍的。拍摄方法也很简单。需要三角架。我这张是自拍的~这种方法可以自拍也可以给别人拍,先让被摄者好位置然后对焦,对完焦后把镜头的自动对焦开关关掉。快门速度调成30秒,ISO100,光圈看情况来。如果是给自己拍的话选择十秒延时自拍,按下快门后就跑到前边摆好造型等着,当听到快门拍摄的声音后保持身体一动不动保持造型十秒种,自己心里算计点时间,时间一到马上换个位置换个造型再保持不动,换位置和造型的速度越快越好,然后十秒种后再换个造型,这样最终拍出来就是我这照片上的效果了。

如果闲照片里的影子太淡的话就少摆个造型,15秒的话能更清楚些。如果周围光线暗的话也没关系,用快门线B门的情况下你摆完N个造型感觉曝光时间差不多了以后再跑过去关掉快门都来得及,但注意关快门的时候别冲到镜头前去,要从相机侧面过去关掉快门。由于光线暗所以你跑回去关快门的动作是不会反映在照片上的。另外拍摄这种长时曝光的照片而又不是拍摄夜晚城市灯光的情况下长时曝光出来的照片会色调不均,一般是偏黄,这时候要把色温调置低些。如果是拍RAW格式的照片色温用后期调就行了。

10、如何拍摄剪影照片

拍这种剪影效果的照片需要选择早上太阳完全出来以前或晚上太阳没落山以前拍摄效果比较好,这张照片是网上找的,拍的不错,但问题是太阳已经落山了,虽然拍到蓝天和晚霞比较漂亮但是快门速度不够快拍出来的人有虚影,还需要调高ISO很麻烦,所以前期练习的时候还是选择早上太阳完全出来以前或晚上太阳没落山以前拍摄效果比较适合练习。

拍摄方法:让被摄者先躲开,然后焦点对准日出或日落时太阳附近较亮的地方调整光圈和速度,然后试拍一张,看看拍出来的照片曝光是否合适,稍暗点没事,别太亮了就行,试好以后让模特站在相机前挡住阳光,然后拍照,这时候就出的是这种剪影效果的了。拍这种照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人物的造型一定要夸张,如果还和平时照相一样的话那拍出来的谁也分不清是人还是一个超大的安全套...

像拍这种照片选个侧身奔跑造型或是侧身骑个自行车的造型都不错,另外就是拍这种照片机位要低些,所谓机位低就是相机离地面近一点拍更有效果。

11、如何拍摄烟花

拍烟花就没有什么固定的数据了,因为烟花种类不同,燃放地点不同,拍摄距离不同都不一样的,说个大概吧,大体上就是需要有三角架和快门线,相机固定好,然后关闭镜头上的自动对焦按钮,把焦距推到适合的地方,如果超过十五米就把焦距调到无限远吧~然后快门速度设置成B门,手握快门线,然后听到炮响就按下快门,烟花燃烧完了就松快门,然后看下拍摄效果,如果烟花太亮了就缩小光圈,如果太暗了就放大光圈,光圈到头了还暗就提高ISO。

如果你不想拍到烟花飞上天的这根光柱的话就等烟花飞起来爆炸的时候再按快门。如果你想拍百花齐放的效果而放烟花的人还非得一个个放的情况下就按住B门不放,手持镜头盖,烟花一飞上天就马上取下镜头盖,烟花燃烧完就马上再盖上,然后继续按住B门等着第二个烟花上天后马上再打开镜头盖。这样多个烟花就重叠在一张照片了,但这样做的前提是你的拍摄地必需很黑很暗才行。如果你拍烟花的背景是繁华的都市灯光的话那么你需要照顾到背景城市的灯火的曝光。

12、婚礼上如何拍照

当你有了单反后就会有朋友结婚请你帮着拍照片,这时候你又没有大闪光灯的情况下想拍这类照片就不太容易了,因为婚礼照片不容许失败的,必需每张都清楚曝光都正确的,所以这时候要保证快门速度1/60以上,光圈适当,再不行就提高ISO,没别的啥好办法了。另外平时拍照相机是挂脖子上的,而婚礼不一样,需要你把相机肩带缠手腕上,这样做是因为结婚有敬酒的场面,人家喝酒咱挤不进去,拍照费劲,一般我都是把相机举过头顶盲拍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婚礼拍照全是抢拍,这时候就不能用M档了,用Av档比较好些。

F. 用单反拍摄视频的时候怎么拍出景深效果

拍摄人像照片的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大光圈来获得漂亮的背景虚化效果,同理,使用单反拍摄视频,如果主体是人,你也可以使用那些经典的人像镜头进行拍摄,比如使用85mm F1.2镜头。当然,拍摄花朵、小物件之类的微距题材,我们仍然可以将微距拍摄技巧拿来使用。

所谓景深跟被拍摄物以及焦距和光圈相关联,被拍摄物越近,景深越浅,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反之则景深越深。我们一般在拍风光片的时候都采用大景深,才能使照片清晰而通透。当然有时我们拍风景也想突出主体,让背景略微朦胧,一般就会用较长的焦距,较大的光圈,把主体拉近,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不会显得杂乱。

如果要拍微距,就更需要大光圈,长焦近距离拍摄,浅景深才能把背景虚化,主体清晰漂亮,说实话,单反是运用景深最自如的,手机,卡片都相对逊色。

景深的掌握不能太死板,不能走两级分化,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现在往往都喜欢背景不要太虚化的照片,即能朦胧看清背景更有韵味,即所谓的电影拍摄手法。

总结:1.单反拍出景深是最适合的;2.景深效果跟焦距.主体距离.光圈相关联;3.景深选择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定要跟自己的创作构思联系起来,不能简单化。

G. 单反相机拍摄视频如何设定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花上一两分钟,检查以下这几项设置,会让你拍摄的画面拥有最佳的视觉效果,并且符合专业制作的技术要求。下面我给大家收集了单反相机拍摄视频如何设定,一起来看看吧。

单反相机拍摄视频设定
设定分辨率、帧速率和扫描方式

现在我想没有人在拍标清了吧,所以我们这里只谈高清。

高清的标准分辨率有以下两种:1920 x 1080和1280 x 720。对于大多数新手来说,制作的影片最终多是通过网络传播,其实使用720的分辨率就足够清晰了。而且720由于数据量较小,对于存储卡的容量、存储速度以及后期制作的电脑硬件的要求都会低于1080,可以减少入门者的经济投入。

帧速率有以下几种:60帧/秒(实际为59.94帧/秒,为方便起见,记为60帧/秒)、50帧/秒、30帧/秒(实际为29.97帧/秒,记为30帧/秒)、25帧/秒、24帧/秒(实际为23.98帧/秒,记为24帧/秒)。60和30是NTSC制的标准,50和25是PAL制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影片要在美国等NTSC制地区的电视台播出就要使用60或30的帧速率;如果要在中国或欧洲的电视台播出就要使用50或25的帧速率;而24的帧速率最接近电影的视觉效果(电影胶片拍摄的标准速率为24格/秒)。如果我们的影片是在网络传播,那么选任意一种帧速率都是可以的,我建议选择24。

我们都见过影视剧或 广告 中的慢镜头。这些镜头是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然后通过后期制作实现的变速效果。简单的说就是:使用更高的帧速率来拍摄,然后使用正常的速度回放,就得到了慢动作效果。比如:我们用50P来拍摄一个镜头,在后期软件中将它变换(在Final Cut Pro里叫做“符合”,在Premiere里叫做“解释”)为25P,那么原来50帧的画面还是50帧,但这个镜头画面的时长却从一秒钟变成了两秒钟,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相当于原来速度50%的慢动作画面。

所以,如果你在拍摄之前做好了详细的计划,那么在需要慢动作效果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设定帧速率来获得。大多数的相机需要我们在后期软件中来制作变速效果,但有的相机则可以自动完成。

扫描方式有两种:隔行扫描(用i表示)和逐行扫描(用p表示)。不同的播出平台对于扫描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网络视频来说,我建议选择逐行扫描的方式,在电脑显示屏上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另外采用逐行扫描拍摄的视频素材,在某些后期特效的制作中可以获得比隔行扫描更好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我们通常会把分辨率、帧速率和扫描方式这三项或其中的两项合在一起,用一些缩写来描述。比如我们常见到的一些专业术语:1080p、50i、720p60等等。下面这张表,为我们列出了各种视频格式的技术术语缩写。

当然,目前的相机并没有以上全部的格式,而是只有其中的几种。不同的相机,所具备的格式往往也不同。

设定白平衡

在进行数字图片拍摄时,RAW格式的图片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在后期制作中根据需要来改变色温,但视频就不同了。由于相机目前只能记录高度压缩后的视频画面,所以在后期我们改动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前期必须尽可能地设定合适的白平衡。如果光源的色温统一,通常机身自动白平衡就可以获得不错的表现。但如果碰到拍摄环境光线比较复杂的混合色温,就比较麻烦一点。视频相机通常都支持手动白平衡的设定,我们可以根据机身内置的模式(如:太阳、阴天、钨丝灯等等)来设定,有的机身还允许我们直接以数字的形式来精确调整白平衡。下面这张表,为我们列出了不同类型光源的色温。

新手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将白色的物体准确地还原为白色并不是我们设定白平衡的标准。为什么?想象一下:在绿色荧光灯下的一张白纸,我们是应该把它拍成绿色,还是白色呢?显然,绿色更符合大多数人认识。另外,白平衡的设定还是调整影片色调的重要手段。再想象一下:同一个场景,同一顿晚餐,同一对情侣,他们是悲惨凄凉的分手?还是浪漫温馨的初次约会?不同的 故事 表达,可能也会影响到白平衡的设定。

如何设定白平衡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所以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新手需要多练习、多思考,才能熟练掌握。关于设定白平衡,我的建议是:可以根据场景中人物的肤色来设定。对于人的肤色,观众是有习惯性认识的(显然,你将一个黄种人的肤色拍成红色,观众就会很不适应),将人的肤色调整到符合观赏习惯的色调会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当然,如何调整画面的色调并不仅仅依靠白平衡,还有很多 其它 的 方法 (比如:灯光),通常需要全盘考虑,这个我们以后再具体讨论。

设定光圈和ISO

如何设定光圈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明白的。不过视频拍摄时,对于光圈的设定有时候与图片拍摄是不同的。图片拍摄时,我们通常只需要考虑单副画面,而视频拍摄时,我们需要考虑前后几个镜头的衔接问题。比如,我们拍摄一组两人对话镜头(即正反打)时,可能两人所处的位置导致环境光线不同,这时我们不能轻易地通过改变光圈来控制曝光。因为光圈的变化会导致景深发生变化,而当你把这样的两个镜头剪辑在一起时,会觉得很不舒服。所以,像这种情况时,我们通常会在分别拍摄两人时,保持同样的光圈,以保证同样的视觉效果,而使用其它方法来控制曝光。以上只是一个普通的例子,在视频拍摄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情况。

在较暗的拍摄环境中,提高ISO,可以帮助我们将画面的曝光控制到合适的程度。现在的视频相机大多提供了很高的ISO值,让我们在很暗很暗的环境中,也可以拍摄到可见的画面。但如果ISO值过高,就会让画面产生大量噪点,影响画质。所以当光线不够时,我们并不能一味地提高ISO值,而是应该把它控制在一个合适范围内。而这个所谓的合适范围,并没有标准。不同的拍摄项目,不同的相机,范围都不同。比如一些新闻或记录性质的影片,正在发生的事件是不可再现的,我们当然需要以“拍到”做为第一要旨,所以即使损失画质,也会提高ISO来保证曝光正常。而电影或广告这类的作品,通常对画质的要求会更高。

对于最普及的视频相机——佳能EOS系列单反相机,在网络中许多专家和摄影师普通公认的一种说法是:由于160为它的原生ISO值,所以在160的倍数时,画面的噪点较少,画质最高。我建议的ISO值为:160、320、640、800、1250,不要在佳能单反上使用高于1600的ISO来拍摄视频。

设定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的设定有三个作用:

1、调节画面运动(机身运动)和画面内运动(画面内人或物的运动)的视觉流畅感。

2、调整曝光。

3、避免频闪。

1、调节运动的流畅。有图片摄影 经验 的朋友都知道,快门速度越快,捕捉到的动作就越清晰。但在视频拍摄时,如果快门的速度设置的过高,会导致视频中的运动(包括画面运动和画面内的运动)变得不流畅。我的建议是将快门速度设定为帧速率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帧速率设定在24或25,就把快门设定在50;如果你的帧速率是30,就把快门设定为60;如果帧速率是50,就把快门设定为100;如果帧速率是60,就把快门设定为125。

2、调整曝光。快门速度越慢,进光量就越大;快门速度越快,进光量就越小。所以,快门还可以调整曝光。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建议还是按照上面的两倍原则来设定快门速度,依靠其实手段(光圈、ISO、滤镜或灯光等)来调整曝光。但如果用尽了别的手段还是曝光不足,那么我们也可以考虑适当的降低一点快门速度,来获得更大的进光量。但要注意,快门速度最低不能低于30。如果光线太强,却不能通过提高快门速度来降低曝光(不过,如果你只是用固定镜头来拍摄没有快速运动物体的风景,其实提高一点快门速度也不会对视觉效果产生什么影响)。

3、避免频闪。我们平时使用的某些人造光源(比如日光灯等),其实是一直在以一定的频率闪烁的,只不过我们的肉眼可以自动调节来适应这种闪烁,会让我们觉得光是持续的。但相机却会把这种闪烁忠实地记录下来。表现出来的状况是:拍摄的画面中会不停地出闪烁的条纹。

如果我们在供电频率为50Hz的地区(比如:中国和欧洲)用NTSC制来拍摄,或是在供电频率为60Hz的地区(比如:美国和日本)用PAL制来拍摄,都极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

通过调节快门速度可以简单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将快门速度设定为当地供电频率的倍数即可。比如在50Hz的地区,将快门速度设定为50或100;在60Hz的地区,将快门设定为30、60或125。

设定风格档

这个东西在不同品牌的相机里有不同名称,比如佳能称它为“风格档(Picture Style)”;松下管它叫“胶片模式(Film Mode)”。在这里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用佳能的名称“风格档”来称呼它吧(因为,佳能的用户最多,而且佳能单反的此项功能最为强大)。

风格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知道,原来的胶片摄影中不同品种的胶片拍的画面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对比度、锐度和色调,也就是俗语说的“不同的味道”。风格档的作用也是如此,通过使用不同的风格档,让我们不必经过复杂的后期调色,就可以轻松地让我们的影像实现不同的“味道”。

大多数相机都内置了几组风格档供我们在拍摄时使用。有的相机还允许我们在内置的风格档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调整对比度、饱和度、色调等参数,并可以保存成自定义的文件,方便我们随时调用。而佳能还为用户提供了风格档的编辑软件,可以让我们在电脑中按照自己的喜好,精细的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风格档。

风格档千变万化,没有一定之规,我们要因题材、环境和个人的喜好来自行决定。那么该如何确定要使用什么风格档呢?我们从两个方向来考虑。我们可以通过风格档、色温和色彩偏移等功能的配合,在前期拍摄时就实现想要的色彩和影调。也可以在前期尽量让画面保留更多细节和更大的宽容度,为后期调色留出最大的空间。

佳能相机因为支持自制风格档的导入和使用,所以有一些专业的公司和个人用户为它开发的独特的风格档文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Cinestyle了。使用Cinestyle可以明显地提升佳能相机拍摄的视频质量,方便用户制作出更具有“电影感”的视频画面,我强烈推荐佳能用户使用它。

设定音频

音频功能一直是视频相机的薄弱环节。大多数的相机不能允许用户手动控制音频电平,没有实时显示的音频表,没有XLR的音频输入接口,没有可供监听使用音频输出接口。如果你有外置的其它录音设备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没有,那只能尽力而为了。

如果你的相机可以手动控制音频电平(比如:Canon 5D Mark II),那你需要先根据拍摄现场的实际声音状况调整好电平,最好先录制一段,然后回放,听一下。如果你的相机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实时的音频电平(比如:Panasonic GH2),那么确认此项功能已经开启。

相机上的内置话筒基本上是不能满足我们声音采集的需求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支外置机头话筒来提高录音效果。使用外置话筒时,千万要记得打开话筒的开关。我在使用5D Mark II拍摄时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关于这一点,我很喜欢GH2的贴心设计,当插上外置话筒时,它会在屏幕上显示一句话,提示你打开话筒。

检查电池和存储卡的剩余容量

在开拍之前,记得检查电池和存储卡的剩余容量。这是一个极为简单但又极易被忽视的操作。这在拍摄一些新闻或现场演出等不可再现的场景时尤为重要,因为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在采访、广告或影视剧的拍摄中,如果因为电池或存储卡的剩余容量不足而造成拍摄中断,虽然可以更换后再接着拍摄,但也会打击到被拍摄对象、摄制组其它成员甚至你自己的创作情绪,还会给别人留下不专业的印象。其实,我们只需要在开拍前花上几十秒,检查一下,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单反相机拍摄视频注意事项
快门数的计算方式和选择

快门速度是控制曝光量的参数之一,在录像中也能决定你拍出来的影片流畅度及效果。就现在大家拍电影时比较常用24p来说,在拍摄之前应该将快门值设定在多少比较 保险 呢?如果说想要清楚拍出拍摄物的每个动作和行为,大家可将快门数设定为帧数的两倍,即若帧数为1秒24个画面,那快门速度则可提升到1/50s比较保险,不过如果是追求物体移动时的残影效果时,则可再将快门速度降低。设定好后的快门数,尽量不要在拍摄过程中任意更改。

光圈决定景深深浅

在摄影中,光圈大小既能控制光线进入相机,也能利用大光圈制造出美丽的浅景深来突显主题。不管选择大光圈还是小光圈,依然不建议在拍摄过程中变换光圈大小,最好还是暂停一下再调整数值比较保险,哪怕你用的是拥有无级光圈、变焦环的电影定焦镜。当然这样的镜头很适合用来拍影片,尤其是在进行手动变焦时,更容易拍摄出电影中常见的焦点转移的感觉。变焦时也比较流畅。

关于动态录像中的ISO值

感光度的选择,决定着影片画面的细致度,这部分就和静态摄影差不多,当你的感光度越调越高,颗粒感或噪点越明显。和前面两参数一样,最好不要在录像过程中更改ISO值,以免影响整个影片的曝光度。

曝光:瞬间与持久的差异

一般就我们所知的静态摄影,曝光决定在快门释放的那一瞬间,就算需要补光,也可通过闪光灯来进行协助。然而动态录像一般讲求恒定常量的曝光,若非要制造特殊效果,不然在影片场景中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曝光变化,否则影片忽明忽暗的视觉效果恐怕不是很妙。

选对拍摄模式

为了掌控相机内的设定从而达到稳定的曝光效果,在选择拍摄模式时比较建议使用手动模式来进行拍摄,因为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模式多少都有不可控因素存在,只有在手动模式才能完全自我地掌握参数设定,较不易受到环境变化影响。

猜你喜欢::

1. 单反拍摄的基本知识教学

2. 单反录视频要注意哪些细节

3. 单反拍延时摄影技巧

4. 摄影技巧学习

5. 单反拍摄之年会拍摄窍门

H. 单反拍视频技巧

一、拥有足够的拍摄存储空间

在拍摄前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想要拍摄什么主题,要拍摄多久,大概占有多大的空间,这样才能知道你要用一张多大的存储卡。但是在拿起相机拍摄前,我们要记得格式化存储卡,将存储卡原有的文件删除掉,并通过相机的格式化功能格式化存储卡后给存储卡建立适合拍摄频的格式,避免出现不兼容的问题。同时特别是在做一些商业项目的时候,如果因为存储卡的事儿耽误拍摄的时间,而且后期拷贝的时候也很不方便,所以提前对存储卡做好处理这也是一种好的习惯吧。

二、设置适合自己的视频录制格式和尺寸

需要提示的是,这一步设置对单反拍摄视频显得十分的重要,有很多没有经验的新手朋友经常是一拿起相机就开始拍摄,登录完后发现拍摄出的视频尺寸不对,然后你就可能没有再次重新拍摄的机会了。特别是我们在拍摄商业片时,如果是甲方有非常明确的视频尺寸要求时,你又拍错了和尺寸,这样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但是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建议一般选择录制1920*1080/25帧mov格式的高清视频即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拍摄视频时建议选择手动模式进行拍摄,也就是使用相机拨轮上的M档,这样更方便单独控制快门、光圈、感光度等参数。你可以根据环境就像使用单反拍照一样随时调整相对的参数,来达到想要录制的效果。

三、录制时关于快门速度的设置

在用单反拍视频时,需要让大家知道的是,快门速度越慢画面的运动模糊越明显,反之快门速度越快画面越清晰锐利。但是录制视频时与拍摄照片时快门的设置是不同的,拍视频时的快门速度相对固定但是由于一般拍摄频时我们需要不停的移动相机和镜头来变换和调整我们需要的角度,所以一般设置为拍摄帧率的2倍,也就是说如果你视频帧率设置的是25帧,那么快门需要设置到50,如果拍摄帧率是60,那么快门的速度就要120,这样才能得到更符合人眼视频画面的运动效果。

四、光圈的设置技巧

光圈主要是控制画面亮度及背景虚化,光圈越大,画面越亮、背景虚化越强,反之光圈越小,画面越暗、背景虚化越弱。这里不要弄混了,实际上需要正确理解的是光圈数值越大实际光圈越小,如:F2.8是大光圈,F11是小光圈。这一点请牢记。但是光圈过小时,会让画面变暗,这时需要用ISO感光度来配合使用。

I. 单反如何拍视频

以佳能70D为例,单反拍视频的方法是:
1、打开相机,在相机取景器右侧有一个开关,这是拍摄视频或照片的转换开关;
2、然后把开关拨到摄像的位置,就可以进行视频拍摄了;
3、需要注意的事,模式拨盘这个时候不能在M档,并且拍视频需要使用高速的SD存储卡,速度越快越好,才能保证摄影数据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