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肾炎蛋白尿达到怎样效果算正常
扩展阅读
ps怎样去除深色水印 2025-07-22 05:53:29
农村的院子怎样布置好看 2025-07-22 05:35:50
嘴唇发热是什么原因 2025-07-22 05:30:24

肾炎蛋白尿达到怎样效果算正常

发布时间: 2022-12-23 17:46:13

A. 尿蛋白检查结果正常值是多少

正常人尿中会有少量的蛋白尿,但是蛋白尿的量一般是比较小的。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这个值要小于150㎎,如果做尿常规,检查结果应该是阴性,这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如果是正常人在进食高蛋白的饮食以后或者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的受寒或者妊娠这些情况可能会有短暂的一过性蛋白尿。但是这个蛋白定量一般都是比较小的,定性是一个加号,肾脏是正常的。如果过一段时间复查,会随着情况的改变而好转,转成阴性这都是正常的。如果有持续性的大量蛋白尿表示肾脏可能有病变,具体的肾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还有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这些都会导致蛋白尿的出现。需要结合临床其他检查指标,明确蛋白尿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更多关于尿蛋白检查结果正常值是多少,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15c50161610163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B. 肾炎蛋白尿一定要转阴才算达标吗

非常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觉得肾炎蛋白尿不一定要转阴才算达标,或者说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就不合理,您没有理解肾炎这个病。
的确尿蛋白是几乎所有肾病患者应该面对的,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尿蛋白可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加倍,所以控制好蛋白尿是每一个尿蛋白指标异常患者都要做的一件事。
但是肾病进程的发展,在于肾病的发病部位、轻重程度不同,并非所有的肾炎患者都需要蛋白尿转阴,如果单纯的为了转阴而加大药量,那太得不偿失了。
肾炎有很多种分类,像微小病变、膜肾一期、轻度系膜增生肾炎、紫癜性肾炎等类型的肾炎,病情未发展到严重的程度,预后效果较好,合理治疗是完全有可能将尿蛋白定量降到0.15g(转阴)的。
像中度系膜增生的,如果蛋白尿在0.5g以下对肾脏功能的损伤就已经很小了,如果强求转阴,就。。。
像中度系膜增生、iga肾病、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等类型,本身治疗难度大,后期预后通常不太理想,如果蛋白尿能控制在1g以下,对肾脏的影响就相对较小了。
膜性肾病的患者都知道,膜性肾病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蛋白尿,而且常有激素不敏感的情况,预后很差,不仅如此,并发症也像噩梦一样如影随形;
糖尿病肾病,无药可医,只能控糖降压,而且激素治疗不敏感,常常伴有眼部、心脏等等器官的并发症;
狼疮性肾病常随着育龄期妇女,偏偏还要大量服用激素,孩子成了很多家庭的痛,最可怕的是还多见多器官的衰竭。
此时,蛋白尿已不再重要,更多要担心的是并发症,此时如果蛋白尿能控制在3.5g以下,无其他并发症,个人感觉很不错了。
当然,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疾病,蛋白能够转阴都是再好不过了,但是希望每位肾病患者,都能正确的面对自己的病情,平常心,勿喜勿悲!

C. 尿蛋白的正常值应该是多少

健康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超过150mg/d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患者。

(3)肾炎蛋白尿达到怎样效果算正常扩展阅读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记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0.15g/24h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D. 尿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1.健康的人也会排出一些尿蛋白
健康的人也会出现极少量的尿蛋白,但在定性检查时只要试纸不变色呈阴性(一)就属正常。
此外,定量检查尿蛋白量,了日在100毫克以下时皆属正常的范围。
另外,即使身体并无障碍,只要有激烈运动、酷寒、精神兴奋、强烈压力时,也会出现尿蛋白。
被怀疑为异常值的疾病
2.疑阳性及阳性就是异常
定性检查呈疑阳性(+-)、或阳性(+)时就被认为是异常值。
此外,定量检查时,一日数值超过100毫克就是异常值。
尿蛋白显示异常值时的疾病,有的是肾脏本身的疾病,有的则是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疾病。
3.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数为良性,当其疾病治好后,蛋白尿也就随之消失。
[热性蛋白尿]感冒等疾病引起发烧至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时就会出现蛋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年轻人脊椎向前弯屈压迫到肾脏血管时就会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疗,在三十岁前后也会自动消失。
[淤血肾]心脏衰竭等肾静脉淤血时会出现尿蛋白,但淤血消失时蛋白也会消失。
4.肾脏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
每次做尿液检查就会出现蛋白时,很明显的就是患有肾脏疾病。
肾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从少量到数十公克都有。
[肾变病症候群]一日量尿液会出现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状严重时,尿液渗出的蛋白会使血液中的蛋白浓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肾症、淀粉样变性病(AJnyloidosis)、胶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肾硬化症]随着本态性高血压引起的肾硬化症,尿蛋白量会减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发性骨髓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水肿病等水银中毒、铅中毒疾病,也会出现尿蛋白。

E. 正常人尿蛋白值应该是多少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因为各种吃喝而引起的尿蛋白过高的情况,那么正常人尿蛋白质应该是多少呢?一起来看一下。

F. 尿蛋白怎样才算正常

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没有蛋白质,或者只有极微量的蛋白,含量低于20mg/100ml。通过肾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0~100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来,蛋白定性为阴性。当各种原因导致尿液中蛋白质排出增加,尿微量蛋白超过正常值或者是尿蛋白定性阳性的时候,就属于蛋白尿,这种情况一般都提示发生了肾脏病变。

G. 慢性肾炎尿检24h蛋白定量多少正常

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0.15g)。慢性肾炎一般常见的症状就是尿蛋白、潜血,对于出现这些,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伤导致通透性增加造成的。对于尿蛋白数值较高来说,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更不要吃一些发物,比如海鲜、羊肉、牛肉等,另外,烟酒也要禁止,注意豆腐、动物肝脏、鸡蛋黄、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建议较少肉类的摄入,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可以起到降低尿蛋白数值的作用。推荐菌疗养肾方—苓白多菌粉,解决中西药治肾也伤肾的弊端,由茯苓、内虫草、白木耳、猪苓组成的苓白多菌粉。天然食药用真菌,不容加重肾脏负担。

H. 慢性肾炎尿检24h蛋白定量多少正常

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0.15g).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考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慢性肾炎一般常见的症状就是尿蛋白、潜血,对于出现这些,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伤导致通透性增加造成的,所以,治疗的目的就在于改善肾小球的滤过膜的屏障功能,减少尿蛋白,纠正病理生理的异常,阻止或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同时注重保护肾脏功能,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出现,生活健康清淡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多休息为主,保持好心情积极治疗疾病即可,对症治疗和生活注意一样重要。

I. 尿蛋白要多少才正常,有什么影响

你好!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上限为150毫克,称为生理性蛋白尿。由于量少,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超过150毫克/日,即属于异常蛋白尿。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另外肾病患者尿中也可出现蛋白,称病理性蛋白尿。引起尿蛋白增多的疾病很多,如肾炎,肾病综合症以及其他系统性肾病,如红斑狼疮等,此外尿路感染有时候也可以见到蛋白尿,而女性病人,有时候尿液受白带污染也会出现蛋白.

J. 肾友的尿蛋白降到多少才算好

一般肾病患者都知道,尿蛋白是慢性肾脏病的典型症状,长期高尿蛋白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加倍,就会加快肾功能衰竭的进程,所以控制好尿蛋白指标转阴,对肾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但对于尿蛋白的理想控制程度和是否完全转阴,是需要根据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判断,要考虑肾病的发病部位和轻重程度。

那么对于不同种类的肾病治疗,针对尿蛋白应该降到什么水平,才算理想呢?

尿蛋白控制在0.15g以内

微小病变肾病、膜性肾病一期、轻度系膜增生肾病、紫癜性肾炎、急性肾炎,这类肾病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的程度,病理类型预后较好,是完全有可能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到0.15g以内,或是接近正常。

尿蛋白控制在0.5g以内

中度系膜增生肾病,从临床治疗效果上来看,0.5g尿蛋白基本不会对肾功能造成更严重的损害,但如果强行将尿蛋白降到0.15g以内,反而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预后状况。

尿蛋白控制在1g以内

重度系膜增生肾病、膜性肾病二期、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这几类肾病属于难治性肾病的范畴,如果能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至1g以内,对肾功能的影响就比较小了。

尿蛋白控制在3.5g以内

膜性肾病三期四期、膜增生性肾病,这类肾病关注重点不仅是控制蛋白尿了,还要多留心并发症,例如血栓,所以需要全方面防范。

尿蛋白尽力控制降低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病,这类继发性的肾病,治疗的重点是控制原发病因,减缓或避免进入肾衰竭的进程。24小时尿蛋白能降低一些就降低一些,控制住病情继续发展,确保生活不受影响,才是治疗的关键。

治疗慢性肾脏病,控制好尿蛋白的指标很重要,所以肾病患者要谨记诊疗医生的医嘱,好好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你好,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降到多少才算好要根据不同的病情而定:

1.尿蛋白控制在0.15g以内

微小病变肾病、膜性肾病一期、轻度系膜增生肾病、紫癜性肾炎、急性肾炎,这类肾病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的程度,病理类型预后较好,是完全有可能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到0.15g以内,或是接近正常。

2.尿蛋白控制在0.5g以内

中度系膜增生肾病,从临床治疗效果上来看,0.5g尿蛋白基本不会对肾功能造成更严重的损害,但如果强行将尿蛋白降到0.15g以内,反而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预后状况。

3.尿蛋白控制在1g以内

重度系膜增生肾病、膜性肾病二期、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这几类肾病属于难治性肾病的范畴,如果能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至1g以内,对肾功能的影响就比较小了。

4.尿蛋白控制在3.5g以内

膜性肾病三期、四期、膜增生性肾病,这类肾病关注重点不仅是控制蛋白尿了,还要多留心并发症,例如血栓,所以需要全方面防范。

5.尿蛋白尽力控制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