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怎样调色彩平衡让图片整体偏暖
扩展阅读
怎样写批注ppt 2025-05-25 16:30:40
cad中怎样标标高 2025-05-25 16:19:04

怎样调色彩平衡让图片整体偏暖

发布时间: 2023-05-16 18:08:17

❶ photoshop怎样调节照片色调

photoshop调节照片色调的方法

先看原图,曝光正常,但是画面略显平淡。在做后期前,要先明确思路,预想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次案例,我们的后期方向是使画面更加具有代入感,所以氛围很关键。

第一步:适当恢复高光部分细节,调节色温和色调让画面向暖色偏红。

第二步:调节色阶,让画面反差稍微低一些。

第三步:新建一个照片滤镜图层,自定义颜色:fccb7d注意控制浓度,目的是让画面整体偏暖,让过度自然。

第四步:新建一个色彩平衡图层,对暗部加红和蓝色,让深色部分偏一些暖咖啡色。

第五步:建一个可选颜色图层,调整红色、黄色、白色、中性色、黑色,这一步是为了后面调色所做,可控制头发部分的颜色,现在还看不出来,要叠加后才会有效果。

第六步:新建一个色彩平衡图层,对阴影部分适当加蓝色,可以恢复上一步调色对头发和裙子颜色的`影响。

第七步:新建一个曲线图层,S型曲线不用说,为的是适当增加反差。

第八步:新建一个可选颜色图层,对画面中主要的颜色,红色、黄色、蓝色进行调整,过滤掉杂乱的颜色,让这几个颜色在画面中突出一些。

到这里调色基本结束了,如果觉得饱和度过高,可以建立一个色相饱和度图层,对黄色适当降低饱和度。

如果想增加一些氛围感的话,可以加一个暗角,方法有很多,我是用插件来加的暗角,GoogleNik Collection调色套装插件已经官方免费,我使用的是套装中的Color Efex Pro(图像调色滤镜)

此类调色方法主要是针对环境主要色彩较少并且偏暖的情况,基本一个场景可以重复使用,保存为PSD更加方便整组色调的统一,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试试。

Photoshop照片调色技巧

本教程介绍风景照片的调色技巧。思路:调色的时候需要把色彩尽量往一个色系调,尽量加大色彩的层次。调色的方法可以完全按照自己习惯调。多注意细节部分的调整。

1.打开原图,创建“通道混合器”调整层,选择“红”通道,把“源通道”的数据调节为:红色:-50,绿色:200,蓝色:-50,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变亮”。

2.创建“可选颜色”调整层,选择“黄色”,执行“相对”,把青色调节为:-80,洋红调节为:40,黄色调节为:50。

3.创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层,编辑“全图”,把饱和度降为:-14;编辑“红色”,色相调节为-20,饱和度为:8。

4.创建“渐变映射”调整层,做黑白渐变映射,降低图层的不透明度为:40%。

5.创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层,编辑“黄色”,把色相调节为:-18,饱和度调节为:-29,明度调节为:-8。

6.盖印图层,执行图象“应用图像”命令操作,调道“蓝”通道,混合为“实色混合”,土透明度为:7%。

7.适当的使用Topaz滤镜锐化一下,完成最终效果!

❷ 如何调出冷暖色调交替的照片

用PS的改变照片的冷暖色调,方法有很多,比如用camera raw滤镜、曲线、色阶、照片滤镜、渐变映射等。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用又好理解,比较快速的是曲线工具。冷色改暖色就是把冷色,比如蓝色的值降低,把红色值增加,应用曲线工具,可以把蓝色的曲线变暗,把红色的曲线变亮。这样就让图片整体变暖了。

❸ 怎样调出色彩油润的照片

1、进入ps,在LAB模式下,复制1层,如下图所示。

❹ 佳能单反相机如何调暖色调

1、使用raw格式,自动白平衡出片,然后在后期软件中调节色温,使颜色偏暖。

2、在后期软件中使用暖色数字滤镜。存RAW影像,在DPP中后期调整色调。

3、除了相机中的设置外,也可以人为的改变白平衡,达到暖色的目地。用一张白偏蓝的纸,调整相机的白平衡,拍出的就是偏红色的照片。或在日光下,选白平衡为荧光灯,拍出的照片同样偏红。

(4)怎样调色彩平衡让图片整体偏暖扩展阅读

综合来讲,就是调色温和白平衡,以及滤镜,比如黄色滤镜有很多种,有浅黄镜、中黄镜、深黄镜等等,一般来讲,黄镜是比较多的使用在黑白胶片摄影中,其目的也就是作用是加大黑白反差,像能够加大底片对蓝色感光,从而在成像效果上突出蓝天白云效果。

佳能单反设置手动白平衡的方法简单说就是把相机设置到合适的档位,拍一张灰卡或类灰卡物品的照片,进入菜单将这张图片设定为手动白平衡即可。

设置好手动白平衡后,在拍照时记得把相机的白平衡定为“用户自定义”,这样才起作用。在相同光线条件下设好手动白平衡后可以一直用,除非光线变化了,比如大晴天变成阴天了,下午两三点变成了黄昏,或者从室外走进了室内,这时白平衡需要重新再设置一次。

❺ 摄影知识|学习怎么调节白平衡

每天学一点,白平衡使用。

1.色温

介绍白平衡时先需要知道色温,色温的摄念有在【08光线】一篇有介绍到,那么色温是表现光线颜色的计量单位,用K表示,如2000K、8000K,我们日常生活中通常会接触物体是傧冷,偏暖,这就是色温。色温越低,颜色越偏红,色温越高,颜色越偏蓝。

2.白平衡

“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

白平衡在相机用WB表示AWB表示自动白平衡,白平衡的K值越小,色调越偏蓝,K值越大,色调越偏黄。

3.色温与白平衡

白平衡和色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白平衡的调整过程就是通过调整色温而实现的,所以色温对于数码相机而言就是白平衡的问题,冷暖色调以及正常日光环境下的标准的色湿值:

色温>5000K,属于冷色调(颜色为偏蓝),具有冷的氛围效果。色温在3300-5000K,属于中间色调(白),具有爽快明朗的氛围效果。色温<3300K,属于暖色调(颜色为馆红),具有温暖稳重的氛围效果。

上图所示:环境中色温达到3000K时,需要白平衡8000K来中和,才能达到白色的平衡,其他的以此类推。

4.怎么调节白稿樱平衡?

通常想要照片更接近真实色彩,可以考虑用自动白平衡,从而得到白平衡适中的照片效果。相机内会预置一些场景,如日光、阴影、阴天、鹤丝灯、白色荧光灯粗敬缺、闪光灯、自定义等各种功能,所以也可根据场景来选用。

如果需要直出照片的时候,我们岩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刻意过度地调整白平衡,可记住一下口诀:白平衡越高,照片就会越暖即越偏黄红色,白平衡越低,照片就会越冷即越偏白蓝色。

1.白平衡偏移设置

2.色彩原理,绿色+红色=黄色,红色+洋红=深红,蓝色+洋红=紫色,蓝色+绿色=青色。

3.白平衡偏移的作用,还原画面的颜色,如画面整体偏绿,就用品红去修正。

渲染画面氛围,如拍摄晚霞时,晚霞偏洋红,可以用蓝色去修正,让整体偏紫色,营造紫色的气氛。

4.小清新风格,蓝色+绿色=青色,在白平衡傧移的左上角区域的颜色,适合拍摄文艺小清新风格。

5.港风,红色+绿色=青色,在白平衡偏移的右上角区域的颜色,适合拍摄港风。

6.昭和风,洋红+蓝色=紫色,在白平衡偏移的左下角区域的颜色,适合拍摄昭和风。

7.复古风,洋红+红色=深红,在白平衡偏移的右上角区域的颜色,适合拍摄复古风。

❻ 如何通过白平衡调节使画面色调偏暖或冷色

在白平衡里选择晴天,拍出来照片比较暖色,而荧光灯则会偏冷色。你可以每个都试试,多玩玩你就熟悉了。

❼ 怎样用photoshop把照片调成暖色

1、Photoshop打开要调成暖色的图片。

❽ 如何调整相机色温

相机调色温即调节白平衡,调节白平衡方法是直接在相机闹段快捷菜单调出白平衡选项,进行色温调节。一般单反相机上都有白平衡设置的功能,有些有独立的快捷键,有些则需要进入快捷菜单进行选择设定。另外,相机内都会有一些预设好的白平衡数值,如果不需要精确设定白平衡,可以直液穗誉接调用这些白平衡预设选项。比如日常拍摄光线环境比较单一的画面,直接使用自动白平衡,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得到相对准确自然的色温。如果想要得到一些偏暖、偏冷族耐的画面色温,可以选择后面的预设选项。

❾ 单反拍照颜色偏暖如何设置

首先不知道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一直都这样偏红呢?还是最近才这样?偏色的原因1:可能是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不当。
2:可能是受现场光线影响。如果是原因1的话就好处理了,照相机的菜单下找到白平衡项,一般白平衡下面有:自动、阳光、阴天、荧光灯、白炽灯等等。把选项选择
自动
就可以了。阳光选项拍的照片一般是偏冷色调。阴天的选项拍照片偏暖色调。偏色一般都是这里设置出现问题了。所以你可以亲自试下,各个选项的颜色都是怎么样的。其实很好玩的。原因2的话,那样的照片一般改变的机会很小。(基本是定性;除了专业相机的原始模式可以改变)因为受到周围红色光线或者物品反射的话,他的基地是很难改变的。

❿ 白平衡详解 如何在拍摄中获得理想的色调

�6�1 白平衡是什么? �6�1 什么是色温? �6�1 各种白平衡模式有什么用? �6�1 如何用白平衡营造出不同的拍摄气氛和效果? 有试过拍出来的相片整张偏蓝或许偏黄吗?想拍出蓝色的雪景,但拍来拍去都是白色、偏黄?想拍出黄昏的金黄,拍出来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金?不少人都散野码会苦恼到底是不是镜头或是机身有毛病!其实这一切都关乎到相机的白平衡(White Balance)设定。白平衡听上去好像挺专业。但当你明白了白平衡的原理,就能令你在拍摄中更容易获得理想色调和感觉! 调整白平衡是为了能够获取“较准确”的色彩。 不同的光源拥有不同的“色温”导致整张相片出来的色调不一样。所谓色温,我们会用冷和暖来形容。简单举例:白色光管灯是一种色脊基温较高的光源,色调会偏冷/蓝;相反,钨丝灯胆的色温就较低,色调就会偏暖/黄。 色温其实是将光源与绝对黑体(absolute blackbody,一种理论上会吸收一切光线,不会反射光或是被光穿透的物质)比照表面温度测量值,测量单位是Kelvin (°K)度。色温数值越低越偏向红色,数值越高侧越偏向蓝色。 以下是色温表: 以下是一些色温冲哪的常见实例: 1600K:日出和日落 1800K:烛光 2800K:钨丝灯/电灯泡(日常家用灯泡) 3200K:日光灯 5000K:日光,这是用于摄影、美术和其他目的专业灯 箱的最常用标准 5200K:灿烂的正午阳光 5500K:一般的日光,电子闪光灯 6000K:略有阴云的天气 6500K:浓云密布的天气 8000K:浓雾弥漫的天气 16000-20000K:天空碧蓝的天气摄影教程 比较暖的色温:例如想呈现出比较暖、比较温馨、怀旧、故乡的味道等,都可以使用较暖的色温(细K值)。 比较冷的色温:例如想呈现出比较冷、比较高科技、近未来的感觉,都可以使用较冷的色温(高K值)。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肉眼是不会发现这些“色温”的,因为我们的肉眼懂得自动调节,所以如果色温不是太过非比寻常,不然一张白色的纸在我们的眼里永远都是一张白色的纸。不过,我们的相机并不如我们的眼睛般优秀,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指导我们的相机,告诉我们的相机现场的色温有多高多低。白平衡就是告诉相机,到底什么是白色。 如何指导?非常简单,如在室内拍摄,光源为钨丝灯胆(2800K),我们便把相机“调热”一点,调至所谓正常中性的色温5000K左右,就会得出最合理的色调,反之亦然。 一般来说,数码相机都有三种方法去获得正确的白平衡,分别为全自动/半自动及手动操作。 自动白平衡模式: 自动白平衡模式–相机自己去估计现场的色温,自动作出它认为最适当的调整。你会发现大部分时间它都大致准确,但对于太复杂的光源还是有机会出错。 半自动白平衡模式: 钨丝灯/电灯泡(tungsten) 这通常是以一个灯泡的图形表示,于室内拍摄时我们会选用这个模式,尤其当主要光源为钨丝灯/电灯泡时。这个模式的背后意义是,告诉相机现在的色温大概为2800K,要增加一点温度,令相片拥有较真实/理想的色彩,而不会太“冷”。 日光灯 同样是室内拍摄时使用,相比起钨丝灯有更高的色温,同样也是告诉相机要增加一点温度,增加的幅度会比使用钨丝灯时细一点。 日光 这能够告诉相机不用做任何的调整,因为现在的色温为非常理想的5000-5600K。多为室外使用,正午阳光下的设定。 闪光灯 跟日光差不多的色温,比日光的色温“冷”一点,相机会调“暖”一些。 天阴多云 为略有阴云的天气底下的设定,色温较“冷”,相机会进行比较大幅度的调“暖”动作。 阴影 日光下主体于阴影位置时,我们大致可使用这个设定,比天阴多云时更“冷”的色温。 手动/自定白平衡模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使用自动或半自动的白平衡模式,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让你获得理想的颜色,高端型的数码消费相机及DSLR等更会配备手动的白平衡设定。 自定白平衡模式有两种: 一:在拍摄时,拿一张纯白的纸(一般的白纸只是近似纯白,讲究一点的,可以在市场上找一种叫“白卡”的摄影器材),使用相机的“自定白平衡”,然后对着该白纸按下快门,这样做的意义是告诉相机在这个光源下,何谓“白色”。 二:另一种自定白平衡的方法是直接向相机指定色温度(K数),精准地告诉相机色温之后,相机也就能精准地计算出何谓白色,也能相应地计算出其他颜色。 其实白平衡,就是由于不同的光源有其相对的色温度,所以必须精准地告诉相机,拍摄时的光源的色温到底是多少,从而使相机能作出对颜色的精准解读。为了拍出好照片,在白平衡上就绝对不能马虎。 有些摄影师会故意使用与环境光源不配合的白平衡,以得出特别的色调,从而突显某些主题,大家也可以从这方向大胆尝试。举例:把相机的白平衡设定为比环境光源色温高的K数,就可以得出偏暖/红色调;相反,把白平衡设定为比环境光源色温低的K数,就会得出偏冷/蓝色调。举例:在中午时份,烈日当空下,把白平衡设定在“阴影”模式,那就会拍出偏暖/红的色调;相反,同样在正午烈日底下,设定成钨丝灯,那就会得到偏冷/蓝色调。 如上图,拍摄地点为室内,光源为一般电灯炮。左方的白平衡设为钨丝灯,使相机作出调高色温的反应,致使白色的杯子还是白色的。右方的白平衡则设为日光,使白色杯子变得偏黄。从结果看,右方的白色杯子变黄了,白平衡明显地SET“错”了,笔者还是喜欢这张相片拥有黄色的调调,能散发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所以只要明白了白平衡的原理及其应用技巧,对不论在拍摄生活照还是在创作特别照片时,都会更为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