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一氧化碳培训后效果评价怎样评
扩展阅读
怎样改变纸张底纹颜色 2025-05-21 03:20:15

一氧化碳培训后效果评价怎样评

发布时间: 2022-03-31 08:10:14

❶ 一氧化碳急救培训总结怎么写

安全、培训与管理的重要。
没有范文。
以下供参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应该写好几点: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
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❷ 一氧化碳中毒的后遗症

一氧化碳中毒 (CO P )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治疗不及时、治疗剂量不够、疗程不足,则有可能出现两个不良后果:
1、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在病情好转后有加重,出现意识不清、精神障碍以及运动协调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发生多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2、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一氧化碳中毒会给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尤其是脑组织造成损害,如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则有可能出现后遗症。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约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约3 600倍,而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还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抑氧的释放和传递,造成机体急性缺氧血症。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还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

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受累及。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白质和苍白球等最为严重,临床出现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危及生命。脑缺血和脑水肿可继发脑循环障碍,引起血栓形成或缺血性软化,或广泛的脱髓鞘病变,造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遗症”,出现肢体瘫痪、震颤麻痹、周围神经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作性头痛、精神障碍,甚至癫痫等。重度中毒者,其神经系统损害发病率几乎100%。
CO P 后引起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可以持续数天或数周。患者神志清醒后, 经过一段“假愈期”出现迟发脑病。其最为常见的表现是精神异常、缄默、肌张力高、步态蹒跚等[ 2 ]。尽管采用高压氧(HBO ) 治疗, 仍有10%~20% 严重CO P 患者出现迟发脑病。严重患者表现痴呆或去皮层状态。

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迟发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锥体外系反应和精神症状,多出现在中毒后一周至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做高压氧九十次,用营养脑细胞药物申捷,丹参等药一个月后停做康复治疗至今。迟发性脑病最好的办法还是高压氧治疗,其他无有效办法;

定义
CO 中毒迟发性脑病, 系在部分中度、重度CO 中毒患者, 尤其是昏迷超过4 h 以上患者, 往往经过不规范的治疗或一般常规或不彻底的HBO 治疗, 一度出现好转, 神志清楚, 在15~ 40 d 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精神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可呈现神经衰弱, 各种精神异常, 锥体外系症状, 严重者再次昏迷, 呈去皮层状态。按临床表现分: 神经衰弱型, 精神异常型, 锥体外系症状及周围神经损害, 去皮层状态。

CO P 迟发脑病诊断标准及判定方法: (1)CO P 迟发脑病诊断标准[ 1 ]: 依照1987 年全国职业性CO P 诊断标准讨论会制定的标准。有明确的急性CO P 史; 有“假愈期”; 有以下症状之一: 智能障碍-痴呆, 锥体外系统功能障碍, 精神症状, 去皮质状态,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颅脑CT 检查与急性CO P 相似, 半球白质密度弥漫性降低, 基底节低密度区或灶性低密度改变。(2) 在患者CO P 后第15, 20, 25, 30,45, 60 天判定是否出现迟发脑病。
治疗方法:
1、HBO
使用压力0.2~ 0.25M Pa, 间歇吸氧30min 2 次或40 min 2 次, 中间吸空气10 min, 治疗次数30~40 次(即3~4个疗程) , 乃至60 次以上或多阶段的长疗程HBO 治疗。(HBO 治疗: 采用国产三舱七门大型加压舱群, 治疗压力为0.2M Pa, 升压25 m in, 稳压吸氧60m in (戴面罩吸氧, 氧体积分数99.5%减压40m in, 每日1 次, 共20 次)。
2、药物治疗: HBO 组给予常规HBO 治疗, 维生素B、维生素C 及脑复康口服。HBO 。 抗P la 组除上述治疗外, 从入院当日始, 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 löd , 共15 d; 抗血小板聚集剂抵克力得0125 göd , 共30 d。
3、关于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BeikeCell干细胞治疗
青岛城阳人民医院干细胞治疗康复中心
中心是山东省内首家干细胞治疗中心,也是国内较早开展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室。
4、疗效评定: 治愈: 症状体征消失, 随访日常生活正常,恢复劳动能力; 显效: 症状体征显着改善, 随访病情稳定; 好转: 主要症状体征有一定程度改善, 治疗结束后有一定的后遗症; 无效: 病情无改善。
HBO 治疗CO 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主要机制
高压氧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特效治疗,具有促醒速度快、促醒率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迟发性脑病发病率低、后遗症少、死亡率低等特点。
是HBO 能使脑组织的氧含量增加, 增强氧的弥散功能, 有利于缺氧损害的脑细胞功能的恢复, HBO 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氧供和营养状况, 促进血管内膜损伤的修复, 促进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形成, 疏通微循环, 从而减轻或避免了脑部广泛的闭塞性血管内膜炎、微血栓形成等病理改变, 因此能预防和治疗CO 中毒引起的脑损害所出现的精神神经病变。
1、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有效治疗’是我国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临床实践中确认的HBO治疗使CO中毒迟发性脑病’尤其是对有严重精神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的预后大为改观。
2、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应及时作出诊断’立即进行HBO治疗’及早治疗可提高疗效’并必须给予足够的疗程’贵在坚持。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其病程在半年之内者不论何种类型均应积极应用HBO治疗’可望收效1年左右者也应用HBO,争取病情改善。对于某些去皮层状态的患者,只要不是真正脑死亡,不应放弃治疗。
3、重在预防。凡中度/重度CO中毒,尤其是昏迷时间较长的患者均应予HBO抢救治疗*患者由昏迷转清醒决不等于HBO治疗可结束。为促使受缺氧损害的脑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须应用多阶段的长疗程HBO治疗。这对于或兼有脑血管病变的老年患者更是必要。同时对这类患者更应重视采用HBO综合治疗。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和减少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停止高压氧治疗,我们的经验是:
1、出现了严重的高压氧治疗毒副作用。2、如连续治疗30次,经专科医师评估没有任何好转,那可能以后再有明显好转的机会很小了,也就是成了一氧化碳中毒的后遗症。
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目前是医界疑难顽症。迄今为止,国内外现代医学尚无系统规范的治疗措施。该病一旦发作,病程长、且无特殊治疗手段。一氧化碳中毒西医治疗只可采用营养药物,及高压舱治疗,无法彻底根治,因没有得到彻底治疗,多数患者引发多种精神性后遗症,严重者导致终身瘫痪,无法自理。

❸ 一氧化碳中毒健康教育演讲稿

有帮助请尽快采纳,谢谢!
一氧化碳(CO)即煤气,无色无溴的气体,经呼吸道吸入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使血液的携氧功能发生障碍,严重影响氧的释放和传递,造成组织缺氧,出现呼吸、血液和神经系统的病变,在临床治疗中有不少患者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甚至死亡,严重危害到人类生活和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我们对2009年住院的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积极开展多系统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服务。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向有利于健康的方面发展,我们采取入院和出院调查和对比的方法,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使患者能够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不但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而且减轻了经济负担,患者和家属乐意接受[1]。现报告如下。

❹ 供暖管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反思

通过对某施工单位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调查,查找事故的原因,总结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的方法。结果:施工单位管理混乱,房间煤炉烟筒安装不规范,门窗封闭,室内空气不流通,人员无安全意识,导致集体中毒。结论: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需从单位安全管理,落实人员责任制,规范安装煤炉烟筒,人员安全防范中毒事故教育,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加强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演练。施工单位应对住宿房间煤炉烟筒规范安装,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在房内用煤炉取暖时应保持烟道通常,有效通风等。

❺ 评述一氧化碳的功与过

攻可燃烧,能煮东西。过是有剧毒,无色无味(煤气有味道是认为加了东西下去),可燃烧会造成剧烈爆炸。

❻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内容是科教版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的第三课时《实验室怎样制取二氧化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倾听别人意见,表达自己观点,积极、主动、自主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地合作使得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轻松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着眼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最终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提供了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几点做法如下:
一. 投石探路,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给学生学习化学的思想与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讲实验室怎样制取二氧化碳之前,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视频探讨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再由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贯穿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再例如探究反应原理时让学生尝试评价碳、一氧化碳、石蜡燃烧是否适宜在实验室里制备二氧化碳,渗透选择反应原理应考虑的因素。最后由面碱和食醋产生二氧化碳得出碳酸盐与酸反应能制备二氧化碳。符合课标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所以,教学过程中善于投石探路,注重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培养学生大胆探索的精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注重协作中的“分”与“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着眼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相互协作过程中,要渗透给学生个体的独立性与集体的协作性之间的关系。合作过程中既有不可或缺的个体力量,也有令人惊讶的集体智慧。只有每人尽其所能,才能彰显整体的力量。例如在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时,让六名学生每人只做一个小实验,合起来就完成了6个实验,学生可再对比观察,得出结论。评价装置优缺点时又及时的对装置组合、分类,充分体现了“分”与“合”的和谐之美,而且通过对装置的评价与分类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物理和化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三.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根据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有机整合。例如在仪器的组装与分类时,运用课件点击完成,节省了教师准备实验的时间和精力,课堂也显得紧凑、有序。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思考空间,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教学中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尽可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当然,在教学中也不免会出现对某一教学环节处理不太理想的地方。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所做的反思。谢谢!

❼ 一氧化碳中毒语言功能失去 怎么调理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尤其对大脑损伤严重。 爷爷既然是一氧化碳中毒就应该在平时为他多补充铁。因为无机铁用于血红蛋白合成。平时应该忌烟酒, 茶也别喝因为茶会抑制人体对铁的吸收,恩 家中做饭的锅也应换成铁锅,千万别用铝锅(抑制铁吸收,你自己平时也别用铝锅),多喂爷爷吃水果等含维生素c的东西,适当的为爷爷煮些肉食的汤给他喝因为人体对动物类铁元素的吸收很高。再就是扶他多运动提高自身恢复功能。恩 就想到这些,祝爷爷早日康复~~!

❽ 一氧化碳中毒后如何正确救助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高300倍,使血红蛋白丧失了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中毒初期只是表现为头痛,以后随之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等症状。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已为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自主运动。此时,中毒者头脑中仍有清醒的意识,也想打开门窗逃出,可手脚已不听使唤。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时行救助:
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尤其是开放煤气自杀的情况,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引起爆炸。
进入室内后,应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如能发现煤气来源并能迅速排出的则应同时控制,如关闭煤气开关等,但绝不可为此耽误时间,因为救人更重要。
然后迅速将中毒者背出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
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必需注意,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氧仓的治疗。因而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❾ 一氧化碳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效果如何

不好,会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