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麦华三怎样写好看
扩展阅读
怎样让手触碰电脑 2025-05-16 17:33:23
预约口罩怎样设计密码 2025-05-16 17:20:15

麦华三怎样写好看

发布时间: 2022-04-25 01:33:05

Ⅰ 贵州茅台用的是什么字体啊

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同样也普遍地运用在酒瓶包装上。一瓶飞天牌贵州茅台酒端上桌,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贵州茅台酒”五个大字,字体沉着稳重,刚劲有力。作为包装的重要符号,这五个字完美地诠释了贵州茅台酒的名称及内涵。


贵州茅台酒

翻遍方志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的《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也没有查到“贵州茅台酒”五字究竟是谁的手笔。问及茅台集团的内部人士,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才了解到这五个字是岭南大书法家麦华三(1907—1986)先生所书。


麦华三

麦华三,1907年出生于广州番禺区。幼时家境极为贫寒,父亲在五金杂货店打杂,收入微薄,母亲靠操持针线裁缝,补贴家用,一家人过得很节俭。麦华三幼年就读私塾,但由于经济拮据常常辍学。

贫困并不能减少麦华三对于书法的喜爱,他常流连于旧书摊和参观着名的书法手迹。成年后,麦华三更是加倍努力。1937年写成编着《古今书法汇通》一书后尚未公开发行就扬名海外,即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引起较大反响,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书法家。抗战爆发后举办书展宣传抗战,倡导书风……着名书法家陈永正在《岭南书法史》中称麦华三为“现代最有影响的书法理论家”。


麦华三的书法:毛主席诗词

麦华三,擅多种书体,尤以楷、行、隶见长,所作法度谨严,清健秀雅,自具风姿。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和书法教育,1983年患直肠癌,手术切除后,仍坚持工作,并应香港中文大学之请,到香港讲学,一去就是一个多月。


贵州茅台酒

1985年,贵州茅台酒厂决定推出新产品,并将“贵州茅台酒”酒标的重任托付给了已届耄耋之年的麦华三,时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闻讯麦老欣然题写了“贵州茅台酒”五个大字。没想到,次年就于广州逝世,享年80岁。这成为麦华山先生最后题写的酒名当无疑义。

“贵州茅台酒”这五个大字,字体沉着稳重,刚劲有力。作为包装的重要符号,这五个字完美地诠释了贵州茅台酒的名称及内涵,而这款茅台的设计更是以高雅、华贵、古色古香的格调,深受国际好评。于1986年荣获第十届亚洲包装设计评比会最高奖——“亚洲之星”包装奖。


麦华三书法欣赏

上世纪80年代初,贵州茅台酒厂时任厂长邹开良随团前往法国,看到波尔多一家葡萄酒厂为自己的年份酒颁发证书时,让邹开良深受触动。因为他看到,正是因为葡萄酒的年份、优秀的酒质让其价格成倍地增长,更成为收藏者的最爱。

回国后,邹开良与季克良、李兴发等人商量,并在厂务会上将新产品定名为“珍品茅台酒”。1985年,珍品茅台酒酒质在厂评酒委员会上一致通过,并经专家论证,开始投入设计生产工作中。

珍品茅台酒的包装设计由贵州省包装进出口公司负责。该公司装潢设计科科长、高级美术师马熊早在1974年就参与过茅台酒的包装设计。他接受任务后,最终决定了以红、黑、白、金4种颜色为主色调,飞天图案和岭南书法大家麦华三先生书写的“贵州茅台酒”行书字体为主要元素的设计方案。

Ⅱ 贵州茅台酒酒瓶上的“贵州茅台酒”几个字是谁写的

“珍品茅台”酒是由高级工艺设计师马熊先生设计,他的设计生涯与国酒茅台的发展紧密相连。1974年,茅台酒设计外包装时,他第一次参与其包装设计工作。最终决定以红、黑、白、金4种颜色为主色调飞天图案及岭南书法大家麦华三(1907—1986)先生书写的“贵州茅台酒”行书字体为设计方案。当时因为茅台酒地位特殊,用什么样的包装必须得到中央批准。马熊陪同厂里和省里的领导去北京请示各个部委,接受谷牧副总理的接见和邓拓冰部长的接见。几十年下来,现在茅台酒主要产品还一直使用着这种朴实无华的外包装,这四种颜色成为了“茅台元素”。用铜爵造型的酒杯作为装饰,也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代表,马熊和麦华三的名字也和茅台酒一起被载入史册。“珍品”包装贵州茅台酒在1986年获得了亚洲包装设计最高奖“亚洲之星”,这也是中国包装行业首次参加的国际性评比。

Ⅲ 东莞道滘是属于哪区

直属东莞市政府管辖,不属于其他的区 。

Ⅳ 麦华三的介绍

麦华三,男,汉族,广州市番禺区人。17岁起从事教育工作,1938年任广州大学助教,1944年任讲师,1948年任副教授,1950年任广州茂生纪念学校校长,1961年执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生前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Ⅳ 想问一下下面这个英文字体是什么字体

黑体。

Ⅵ 麦华三的个人经历

麦华三幼年就读私塾。
1927年考入广州大学预科,半工半读。
1938年广州大学文学院教育系毕业。麦华三少年时便醉心书法,常流连于旧书摊和参观着名的书法手迹。他早期的书法受刘石庵影响较深,平时则致力于各家各体的临摹。他鉴于抗战前所出版的碑帖书史,均未能上下古今以汇通,于是编写《中国书法艺术》一书,以宣扬祖国书法艺术。
从民国23年(1934)至民国26年(1937),历时3载,以至积劳成疾,到这本书出版时,已卧床无法进行校对。承印的石印局对碑帖编排毫无经验,致使全书编排次序凌乱。不得已改名为《古今书法汇通》。后来,这本书流传到日本,为日本书道界所赏识。
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麦华三到香港。当时书画名流云集香港,麦华三曾参与举办“广东文物展览会”,并撰文介绍广东历代书法家,后又参与香港书法座谈会,主编《书法》研究月刊,举办港澳同胞的书法比赛,十分活跃。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麦华三逃难至韶关,在广州大学任教。当时处境十分困窘,但仍以学术为重。在资料十分稀少的情况下,写成《书法源流》,介绍上自殷墟,下至民国,各家各体作品300余帧。他还先后应中山大学、岭南大学、仲元中学邀请讲授书法,并作示范。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大学从韶关迁回广州复课。
1946年,他兼任中华文化学院副教授。
1949年任广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在《商报》以专栏形式发表《汉晋木简对书史之贡献》、《书法源流》及《艺舟书影》,逐日连载,同时编印成书。
1948年受高可宁委托,筹建乡中“茂生纪念学校”,并任该校名誉校长。
1949年广州解放后,院校合并,麦华三应聘为华南联合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旋应冼玉清教授之请,为中山大学鉴定历代碑帖。随后编纂了《王羲之年谱》。
1956年10月入广东省文史馆,并任该馆书画研究组组长。
1958年,麦华三应邀用端楷抄写我国宪法全文上送国务院。
1961年调任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并保留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名义。他是第四、五届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和广东分会副主席、顾问。

Ⅶ 茅台、汾酒、五粮液,这些酒瓶上的“书法”,出自哪位大家之手

这些酒上的部分书法字体出自于一位现代书法大家,侯开嘉先生

在酒上用书法去写他们的名字,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去弘扬了酒文化,又弘扬了书法。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书法文化和酒文化是占了非常大的比例的。

中国人的美,美的不是骨架,不是表面。美的是一种别人难以领会的意境。这就是书法和酒所带给我们的美好,我从大学开始才开始练书法。我相信,无论从何时开始练都不完,只要你喜欢。我认为每一个学习汉字的人都应该要学写毛笔字,因为我们去学习,我们传统文化的美好。

Ⅷ 麦华三体书法春联手写对联金粉字黑字书写对联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