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怎样规范印刷企业管理
扩展阅读
怎样清洗飞利浦呼吸机 2025-05-15 01:29:54
cad怎样转成透明背景图片 2025-05-15 01:29:52

怎样规范印刷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2-06-05 07:38:41

A. 北京市印刷业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印刷业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经营排版、制版、印刷、装订、烫金和出售铅字等印刷业(以下统称印刷业)的单位(以下简称印刷业经营者),均须遵守本办法。第三条市新闻出版局是本市印刷业的主管机关,负责印刷业的行业管理。
公安机关对印刷业作为特种行业加强治安管理。第四条经营印刷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经营用房和设备要符合安全标准和消防安全规定。
二、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
三、单位负责人具有本市常住户口。
四、具有健全的生产经营与安全管理制度,并有执行制度的监督检查人员。
五、具备符合经营范围所要求的行业管理和特种行业管理的其他条件。第五条经营印刷业,须按下列规定申报审批:
一、持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的证明,向市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发给印刷业筹建许可证。经筹建具备了开业条件的,由市新闻出版局发给印刷业许可证。
二、持印刷业许可证向所在地的公安分(县)局申请安全审查。安全审查合格的,发给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
三、持印刷业许可证和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向所在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申领营业执照。
经批准的印刷业经营者停业、转业、迁移地址、变更经营项目和单位负责人的,须向原审批、发证照机关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歇业的,须向原审批、发证照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第六条承印印件,须按下列规定查验委印证明或批准文件:
一、承印带有机关、团体、军队和企事业单位名称或标记的文件、布告、委任状、符号、胸章、空白介绍信、信笺、信封以及护照等各类公务证件,凭委印单位的委印证明。
二、承印个人名片,凭委印者的证件和所在单位开具的介绍信,委印者是个体工商户的,还须交验营业执照副本。
三、承印出版物,凭出版单位出具的印制单。
四、承印单位内部图书、报刊、资料以及年历、挂历等,凭市新闻出版局核发的准印证。
五、承印外地的图书、报刊、资料以及年历、挂历等印刷品,凭原批准单位的证明和市新闻出版局核发的准印证。
六、制作印模,按刻制公章的规定办理。第七条印刷业经营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指定专人承接业务。承接业务时,应按规定查验委印证明,详细登记委印单位名称、地址、经手人姓名、委印件编号、名称、数量等。委印证明应妥善保存(保存期三年)。
二、印制图书,应标印标准书号;印制报刊,应标印标准刊号。
三、承印图书、报刊、资料、名片等,一律留存样品(保存期三年),以备查验。留存的样品,须加盖样品戳记。
四、不得自编、自印和自销书刊、年历、挂历等。不得擅自增加委印书刊、资料的印数。
五、不得将委印件的纸型及印版底片租借、转让给其他单位复制、印刷。
六、除经批准经营铅字的单位凭介绍信出售铅字外,其它单位不得出售铅字。
七、严禁承印、装订反动、淫秽出版物或虽不属淫秽出版物,但是色情内容突出的出版物。
八、严禁承印、装订非法出版物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出版物。
九、严禁承印没有委印证明的各类公务证件。
十、发现违反本办法规定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及时报告新闻出版管理机关和公安、工商机关。第八条市新闻出版局和市公安局指定印制票证、各类重大活动的工作证、通行证以及标有密级的文件的单位,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排版、制版、印刷、装订等各项工序,设专人管理,操作人员由单位负责人审定,并报上级主管机关备案。
二、原稿、校样、半成品和成品要严加管理,各工序应建立交接登记制度,个人不得擅自留存,发现短缺时,应及时追查责任。
三、交付印件成品时,必须将原稿、校样、纸型、照像底版、印版以及残品、废品一并交给委印单位或监督销毁。
特殊重要的印件,应按照与委印单位约定的保密措施办理。第九条单位内部印刷厂(所)应向市新闻出版局和所在地公安分(县)局登记备案,并遵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得对外经营。凡需对外经营的,须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办理。

B. 印刷生产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在那里,你是怎么应对的

摘要 1.1 生产无计划,计划被打乱 大多数企业只是随波逐流,对企业生产缺乏长远稳定的规划,临时下发紧急订单,打乱了全盘计划。有些企业不是活件过多安排不开,就是经常断活待料,再加上产品生产把关不严、员工的职责分工不明等缺陷,印刷企业的现场难以有较大的提高。 1.2 制度不严,违章作业 企业对人、财、物的各种管理办法不太明确,存在管理制度不太清晰;劳动纪律松弛,脱岗、串岗、酒后当班,当班看书报或杂志;工作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齐、女工长发披肩、不戴工作帽、穿高跟鞋上班等违章作业现象。 1.3 设备布局不合理,工作流程不规范 一些企业的设备布局非常不合理,工作流程不畅,没有一个全面的规划,且存在设备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电器设备不按规范安装,机械设备防护装置欠缺等问题。这些现象不仅使生产效率降低,磨损也较大。 1.4 无效劳动,效率低下 由于物料和生产工具摆放不到位或供应不及时,员工往往需要等待或到处寻找,造成时间浪费。另外,从表面上看,生产现场一派繁忙,员工跑来跑去,实际上在作业过程中存在大量多余的动作,造成动作的不经济,这样的无效劳动,加大了员工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极为低下。

C. 如何做好印刷企业的经营管理

印刷行业的竞争,最关键基本的还是表现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好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方法,会给工厂带来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景,使工厂保持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而在印刷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接单计价、物资采购、定额定员、物流管理等几方面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造成“跑冒滴漏”,对此,印刷经理人应该引起重视。

以下是如何做好印刷企业经营管理的几方面:

  1. 做好工厂的接单计价工作

  2. 做好工厂的物资采购控制

  3. 做好劳动定额的管理

  4. 做好工厂的定员管理

  5. 做好工资制度的管理

  6. 做好企业的物流管理

D. 印刷企业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印刷业管理,维护印刷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出版物、包装装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的印刷经营活动。

本条例所称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书籍、地图、年画、图片、挂历、画册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装帧封面等。

本条例所称包装装潢印刷品,包括商标标识、广告宣传品及作为产品包装装潢的纸、金属、塑料等的印刷品。

本条例所称其他印刷品,包括文件、资料、图表、票证、证件、名片等。

本条例所称印刷经营活动,包括经营性的排版、制版、印刷、装订、复印、影印、打印等活动。

第三条

印刷业经营者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讲求社会效益。

禁止印刷含有反动、淫秽、迷信内容和国家明令禁止印刷的其他内容的出版物、包装装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

第四条

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印刷业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出版管理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印刷业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印刷业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印刷业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承印验证制度、承印登记制度、印刷品保管制度、印刷品交付制度、印刷活动残次品销毁制度等。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制定。

印刷业经营者在印刷经营活动中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向公安部门或者出版行政部门报告。

第六条

印刷行业的社会团体按照其章程,在出版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实行自律管理。

E. 印刷企业管理,如何落实

这个题目,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并不是一两句能够说清楚的。
管理方面,大部分是相通的,并一定要局限于印刷企业。你可以上网网络一些相关的管理教材,自己好好学习。
像我们集团,专门到外面请的人来搞的一个管理模式。。。好或坏,咱作为普通打工仔不作评价。

F. 印刷行业怎么规范管理才能取得效益

当前,我国印刷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但受市场、资金等条件制约,先进技术和设备使用并不广泛,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有机溶剂及挥发性有机物,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印刷行业亟待实现绿色转型。本版今日特约请相关专家撰写文章,以飨读者。
我国印刷业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仍处在体制、技术、结构三大变革之中,印刷业长期以来存在的装备依赖进口、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从业人员素质总体偏低等矛盾和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我国印刷行业集约化程度在迅速提升,但具备规模效应、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不多,主要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在这些中小型企业中,由于受市场、资金等条件制约,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并不广泛,各种传统的制版、印刷以及印后加工工艺依然占有很大比重。

传统工艺和设备使用的菲林片、显影液、定影液、溶剂型油墨、醇类润湿液、洗车水、即涂膜、上光油等,由于含有大量重金属、有机溶剂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此外,在管理理念上,企业缺乏基本的环境和安全意识。比如,对产品的环境指标缺乏关注,产品中的重金属和VOC超标现象严重;对印刷过程中的废弃物缺乏控制,废显影液直接排入污水管网,废油墨桶作为普通垃圾抛弃;对环保材料和技术缺乏投入,基于成本最低的原则,不愿花钱在环保型原辅材料上等。
如何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成为我国印刷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绿色印刷战略的实施,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
绿色印刷的起源和相关政策
绿色印刷,是指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威胁人体健康、节约资源的印刷方式。包括环保原辅材料的使用、清洁的印刷生产过程、印刷品对用户的安全性,以及印刷品的回收处理及可循环利用。也就是说,印刷品从原材料选择、生产、使用、回收等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环保要求。
绿色印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以日本、美国、德国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绿色印刷既是其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替代产生环境污染和高能耗的传统印刷方式的有效手段。
在我国,环境保护部和原新闻出版总署从2009年开始逐步实施绿色印刷推动工作。2010年9月14日,环境保护部与原新闻出版总署签署了《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国推进绿色印刷实施工作正式启动。
2011年10月8日,原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对推进绿色印刷实施作出了全面部署。公告指出:“通过在印刷行业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绿色印刷环保体系,力争使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同时,由环境保护部和原新闻出版总署共同组织制定绿色印刷标准,作为评价绿色印刷的技术依据,并以绿色印刷认证作为实施绿色印刷工作的重要途径。
2012年4月6日,原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环境保护部共同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实施绿色印刷的通知》。通知规定:“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各地使用的绿色印刷中小学教科书数量应占到本地中小学教科书使用总量的30%;再经过1~2年,基本实现全国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
绿色印刷战略的实施和成效
2011年3月2日,作为绿色印刷的技术支撑部门,环境保护部发布了首个绿色印刷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印刷 第一部分: 平版印刷》。随后于2012年11月16日发布了系列标准之二:《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印刷 第二部分:商业票据印刷》。
这两个标准均明确提出,印刷产品除了应满足相关国家和行业要求以外,还应满足特定的环境指标,包括重金属和挥发性有机物的限值。此外,标准从原材料采购开始控制,在印前、印中、印后加工3个主要工序,对印刷方式、印刷辅助设备、资源节约、能源使用、废弃物回收等进行了详细规范,涵盖了目前印刷行业较为先进的印刷方式与设备设施,对企业规范管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和员工健康将产生积极影响。
为推动绿色印刷战略的实施,两部委先后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多场大型宣贯会,对绿色印刷的理念、绿色印刷标准、绿色印刷的推进分别进行了解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印刷管理部门代表、各地印刷协会代表以及各地印刷企业代表等参加了宣贯会。
这些宣贯会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印刷企业对绿色印刷理念及绿色印刷技术标准的了解,为企业开展绿色印刷工作以及申请绿色印刷认证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此外,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的绿色印刷宣传周上,两部委均联合召开了绿色印刷推进会,并分别发布了《绿色印刷手册》和《实施绿色印刷成果报告》,同时还举行了多场绿色印刷实施经验交流会和绿色印刷发展研讨会。全国多个地区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绿色印刷宣传活动,宣传绿色印刷理念,展示绿色印刷成果。
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培训活动,绿色印刷知识在全民中得到很好的普及,绿色印刷理念在企业中得到很到的贯彻,节能环保体系在印刷行业中逐步得以建设。
开展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是国家实施绿色印刷的重要手段和路径,这也是国际上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印刷企业取得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标志着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达到目前国家实施的环境标准规定的先进水平,是值得社会和政府信赖的印刷产品生产者。
尽管我国印刷行业产值高、规模大,但印刷企业大的不强、小的不精,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印刷业多年来一直面临“小、散、滥”的问题,由于缺乏退出机制,小企业很难被淘汰出局。在这种局面下,通过实施绿色印刷认证,将部分产品指定给达标的企业,使部分优秀企业迅速做强。同时,对具有一定条件的企业,引导他们通过技术升级,达到合格的标准,跻身强企之列。而对那些落后的企业,通过不断扩大绿色印刷的品种将其淘汰出局,最终实现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的目标。
随着绿色印刷标准的颁布实施,我国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也稳步推进。截至目前,获得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企业已达300余家。
推进绿色印刷面临诸多问题
短短几年时间里,绿色印刷的理念已经在业内广泛认可并对其未来发展形成了一种共识。此外,绿色印刷标准、检测、认证体系不断完善,实施绿色印刷工作成效日益显着。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在绿色印刷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
首先,印刷企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企业的参与是绿色印刷工作开展的基石,企业环境行为的改进是绿色印刷成果的直接体现。在2011年3月2日首个绿色印刷标准发布之前,企业对绿色印刷几乎一无所知。随着系列政策出台以及宣传培训工作开展,企业对绿色印刷的认知度逐渐提高,并由开始的抵触到慢慢接受,再到现在部分企业的主动参与。但是,就目前全国印刷企业的数量来看,十万多家印刷企业通过认证的企业只有300多家,有的省份连一家申请绿色印刷的企业都没有。这足以看出,企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这与整个印刷行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窄直接相关。印刷企业大多面临人工成本高、原材料上涨、利润微薄、盈利能力差的窘境,这在教科书印刷企业上体现尤甚。目前,大部分教科书印刷企业的工价仍维持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但20年来,原辅材料、人工成本却翻番上涨,大部分企业均处于薄利或微利状态。绿色印刷的实施,不仅要对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而且要求使用环保型原辅材料,这对印刷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企业自然不愿意主动申请绿色印刷认证。即便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有些是迫于政策的要求,有些是屈于招投标的门槛,因此,真正把绿色、环保的理念落到实处的企业非常少。
所以,要确保绿色印刷能持续有效地推进下去,政府除了对企业加以引导之外,还应考虑采取适当的政策支持措施,如将绿色印刷纳入政府采购清单,在政府进行采购时,优先考虑绿色印刷产品。或对印刷企业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以鼓励其积极推进绿色印刷工作。
其次,绿色印刷标准和实施细则不完善。由于印刷行业的特殊性,与其他行业的产品标准相比,绿色印刷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要更全面、更具体。
从结构上来看,印刷标准主要包括3部分: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对原辅材料的要求、对印刷全过程的要求。其中,对原辅材料的要求包括对纸张、油墨、上光油、橡皮布、胶黏剂、喷粉、润版液等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要求。对印刷全过程的控制包括对印前、印刷、印后装订过程中资源节约、节能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控制。通过对印刷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企业可以控制印刷产品中重金属和VOCs的浓度,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
但目前标准存在条款不明确、分值设定不合理、打分过程客观性和可再现性较差等问题,以至于企业在理解标准和对自身进行评估时,没有一个明确的尺度,和后续认证过程的评判结果出入较大,直接影响了绿色印刷工作的推进。这就需要在制定和修订绿色印刷标准时,扩大对企业的调研范围,加强标准的可操作性评价,及时跟踪企业的反馈,让标准成为评价绿色印刷的切实有效工具。同时,在认证实施过程中,要保证判定标准的一致性。
第三,认证的速度无法满足企业申请的速度。我国的印刷企业数量有10万多家,而目前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仅有300余家,这离“2014年至2015年,力争使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的目标差距还非常大。这一方面与印刷行业的底子薄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认证机构的人员配备也有关系。
目前,企业从准备申请材料到最终拿到证书,按正常流程且一切顺利的话,最短时间需要3个月,长的话需要半年甚至一年。认证周期过长直接影响了绿色印刷工作的推进。因此,认证机构应加大绿色印刷认证的人员投入,在认证申请受理后,尽快安排检查组进行现场检查,尽量缩短企业排队等候的时间。
第四,印刷行业的上游企业乏力。印刷本身只是一个加工服务过程,其产品的环境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上游原辅材料质量的影响,如纸张的亮白度、油墨的重金属和VOCs含量、胶黏剂的VOCs含量、润版液的含醇量等。但目前能提供符合绿色印刷要求原辅材料的生产商并不多,基本集中在几个大厂家。这一方面无形中导致这些大厂商在绿色印刷领域的垄断,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印刷企业的选择范围,增大了印刷企业的风险。
因此,绿色印刷的开展,需要协同推进造纸、油墨等上游行业的绿色发展,促使他们研发新的环保型工艺和产品。同时积极扩大环保型原辅材料的型号和范围,将尽可能多的生产商和产品纳入到绿色印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中。
第五,无法保证环境效益的可持续性。绿色印刷的实施,推动了企业改进工艺装备、降低环境噪声、减少粉尘排放,有力改善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同时,对绿色印刷产品的抽样检测,保证了绿色印刷产品的重金属、VOC等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尽管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越来越多,但其环境效益能否真正实现,仍是个疑问。例如,不少获证企业依然使用非环保原辅材料进行印刷,废气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危险废弃物不能全部回收处理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后续监管,包括环境执法部门对印刷企业进行随机抽查,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进行不定期监督等。当然,最根本的还是需要企业提高认识,加强自律。

G. 印刷企业如何控制质量

印刷企业想要控制好印刷品的质量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一、技术娴熟、工作认证负责的质检人员
二、完善的印刷质量管控体系
三、先进的印刷检测设备
只有满足上面提到的这三点,才能从本质上提升线上的印刷成品质量,要解决人员配置问题,无外乎两种情况:外聘和培养。完善的印刷质量管控体系的建立完善绝非是一朝一夕,这需要企业通过一次又一次售后和售前不断磨合,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做法。说白了就是将售后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在质量把控过程中就消化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先进的检测设备才能帮助工程技术人员高效、高质的完成印刷检测任务。深圳创视智能视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各类检测设备可满足印刷行业大部分需求,而且他们研发的检测系统拥有不停机自动剔除功能。
只有通过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先进的仪器设备+尽职尽责的工作人员,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印刷成品质量。只有当企业在印刷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出现质量问题,潜在客户才放心跟你合作,合作企业才愿意和你长久合作。

H. 印刷企业如何推行“5S”管理

回答:

  1. 全厂动员发公布(再搞个5s动漫比赛,深入人心.传达观念和重要性)

  2. 5s推行小组成立(定期稽核和抽查二种来查核各区状况)

  3. 评比方法和标准制定,小组根据标准执行

  4. 评比结果全厂公布(好的奖励,坏的给个黑旗让他上台演讲,方法很多,你自决定)

以上是大概轮廓推行,细节自我还要好好思考,希望能帮到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