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色温多少
扩展阅读
电脑怎样设置容量 2025-05-17 11:03:24

色温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6-06 14:33:00

❶ 光源的摄影正常色温是多少k

5200-5600K

摄影上的“正常色温”,是指能使拍摄对象色彩得到最真实表达的光源色温值。一般以晴朗无云的正午时段,非直射日光的色温值为准,这个值约为5200-5600K。由于观测时间、纬度等复杂原因影响,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阳”存在一定的差别。

实际操作中,厂商生产的相机及摄影灯具都是以5500K作为调校标准。

色温与光源颜色显示参考图:

了解光线与色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摄影师在不同的光线下进行拍摄,预先算计出将会拍摄出什么色调的照片,并进一步考虑是要强化这种色调还是减弱这种色调,在实际拍摄时应该利用相机的哪一种功能来强化或弱化这种色调。

光源色温不同,带来的感觉也不相同。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则会给人们一种闷热的感觉;高色温光源照射下.如亮度不高就会给人们一种阴冷的感觉,色温越低,色调越暖(偏红);色温越高,色调越冷(偏蓝)。

(1)色温多少扩展阅读

摄影家不光需要了解光源色温,也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

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通常,两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另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前者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而后者是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

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美国一位摄影家的经验是,用用蓝滤光镜可使日光型胶卷适用于低达4400K的色温条件,而微红滤光镜可在色温高达8000K时降低色温。

平时,靠使用这些滤光镜几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拍摄,并取得自然的色调。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当色温超出这一范围之外时,就需要用色彩转换滤光镜,如琥珀色的85B滤光镜,可使高达19000K的色温适合于日光型胶卷。

相反,使用灯光型胶卷配以82系列的滤光镜,可使色温下降到2800K。

倘若需要用灯光型胶片在日光条件下拍摄时,就需用85B滤光镜,需要增加2/3级光圈。而当用日光型胶片在用钨丝灯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时,还可以用80滤光镜。如果当时不用TTL曝光表测光的话,须增加2级光圈,以弥补光线的损失。

❷ 每种 颜色的色温是多少

理想黑体受热发光,用它受热温度表示它发光颜色,叫“色温”;其中温度用开氏(开尔文)温度,又称绝对温度。我们常用的摄氏温度(约)加273。
说白了,例如铁被火烧,随温度升高,颜色成红、成红黄、成黄白、成白等等。
除了(偏)红色,你知道,铁无论如何加热,都不会变绿、变蓝吧。
颜色中,只有红色有色温,约在900K左右,其它颜色是没有色温这概念的。
色温是用来表示照明光(近白色)颜色的。色温低,白里带黄,称暖色调;色温高,白里带蓝,称冷色调。
绿光,不能用色温表示;蓝光,更本无色温。

❸ 常用光源的色温是多少,如白炽灯

白炽灯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温表示为2700K-2800k,颜色偏黄。日光色荧光灯的色温是6000K;白天的色温为8000K(黄昏)~17000K(中午);钨丝灯色温是3200k左右。

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即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其单位用“K”表示。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3)色温多少扩展阅读

色温低的光偏黄,比如白炽灯、2800K左右,色温高的光偏蓝,比如紫光灯,9000K以上。一般认为,标准白色光色温为6500K,CRT所发出的白光约为5500K,所以稍微改变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即可模拟出增减色温的效果,利用色温效应便可实现摄影、摄像、显示等设备的变化过程。

一般情况下,正午10点至下午2点,晴朗无云的天空,在没有太阳直射光的情况下,标准日光大约在5200~5500K;新闻摄影灯的色温在3200K。

一般钨丝灯、照相馆拍摄黑白照片使用的钨丝灯以及一般的普通灯泡光的色温大约在 2800K;由于色温偏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照片扩印出来以后会感到色彩偏黄色。而一般日光灯的色温在7200~8500K左右,所以在日光灯下拍摄的相片会偏青色。

❹ led灯色温多少合适

一般来说,高色温下,人更容易兴奋,集中注意力,从事精细工作,同时也更容易疲劳,低色温下人会更放松,更有安全感,而中等的4000K左右色温的自然光,更能反映物体本身的颜色。

长期处于高于4000K的色温下,眼部非常容易疲劳。而且LED存在蓝光伤害,尽量选择色温低于5500K的,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情况。可以参考以下建筑照明标准相关标注:

把5000K,6000K的光源用到客厅,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不负责任。

家庭环境下,唯一适合使用高色温光源的就是厨房,因为高色温适合集中注意力进行精细操作,而且在厨房一般都是白天,时间也不会太长。

其他的地方,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2700K,3000K或者4000K的光源。

❺ 电脑显示器上的色温调到多少合适

在显示器中常见的色温有5000K、6500K、9300K等。色温越高,颜色越偏蓝(冷色调),而色温越低,颜色偏红(暖色调)。 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

拓展资料:


色温越高,颜色越偏蓝(冷色调),而色温越低,颜色偏红(暖色调)。现在的显示器都具备色温调节功能,(也有的是给出一个色温范围,可以无级调节)可由用户自己选择色温值。


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


大多数中国人都更习惯将显示器的色温保持在9300K,但也不是绝对的,应视自己对色温所展现的图像的颜色的喜好而定。

❻ 室内摄影的色温要设多少

这个东西是没有模版可以借用的。必须根据现场的光线情况进行实际的测光和拍摄。其实,iso值你可以自行设定,根据光照条件,光照越低,感光度越高,当然,上脚架例外。一般设在400就差不多了。再往上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毕竟要用灯。而光圈值么根据你需要的景深而定。快门速度就会随之变化了,光圈优先模式下。在光圈设定好后,快门不够就提iso或者加亮灯光。就这么回事。我倒是觉得,更应该注意的是白平衡,似乎普通的影室灯的色温是4800k左右,但是不能教条,毕竟灯可能不一样。这个时候你可以对着白色的墙壁开一枪,然后把这张照片作为自定义白平衡的依据,让相机按照现场光线设定白平衡,这样出来的片子色温就正了。

❼ 灯光的色温调节一般能调多少K

我是针对日常生活的灯具应用进行问题的回答的。我们生活中灯光的色温一般在2700K-7000K,接触最多是三种色温(不是代表仅有这三种,其实在范围之内还有其他色温),3000K(暖白光)、4000K(正白光)、6500K(冷白光)

色温范围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上图中能较为直观细致观察到色温与颜色变化,其实灯光的色温能直接影响到空间呈现效果。

举例说明:我们的客厅是一家人活动核心及待客的地方,一般会选用低色温的光源(2700K-3000K),这有助于凸显装修的格调和营造出温馨的氛围。不过也要注意,现在的照明设计一般采用无主灯设计,针对客厅多种类灯具,在色温上也要统一,如选用了3000K的LED筒灯,那么在吊灯、灯带、壁灯也要统一选2700K-3000K的暖色温。

同理可得,我们的餐厨、卧室、书房、衣帽间等区域的灯具也要选择统一的色温,如餐厨区域色温应用在3000K且高显色指数的灯光,这有助于饭菜的色泽呈现更到位,让人垂涎欲滴!

所以不同的色温对人的情绪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据分析有抑郁症困扰的人不宜在4000K色温以上的环境中久住,而长期使用6500K以上的色温,则有可能造成人眼视网膜的黄斑病变,综合考虑还是选择3000K色温的灯具最合适~

❽ 电脑的色温调到多少合适,还有亮度,色调,对比度,饱和度调到多少合适请回答

桌面-〉右键-〉属性-〉外观-〉高级-〉项目选择(窗口)、颜色1(L)选择(其它)将色调改为:85。饱和度:123。亮度:205-〉添加到自定义颜色-〉在自定义颜色选定点确定-〉确定这样所有的文档都不再是刺眼的白底黑字,而是非常柔和的豆沙绿色。
一般的情况下色温:9300
亮度不要太高:60~80
对比度要高些:80~100
如果实在调不回来,可以恢复出厂设置。

❾ 室内照明色温多少合适

在室内照明中,主光源为中性色温(4000K左右),辅助光源宜为暖光(暖色温3000K左右)的。

另外,从房间的用途来说,书房、客厅、厨房可以采用冷光(色温5000K以上)的光源,而卧室、卫生间、阳台等宜采用暖色温的光源。最主要的还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设计和选择。

色温与普通大众所认为的“暖”和“冷”正好相反,例如,通常人们会感觉红色.橙色和黄色较暖,白色和蓝色较冷,而实际上红色的色温最低,然后逐步增加的是橙色、黄色、白色和蓝色,蓝色是最高的色温。

(9)色温多少扩展阅读:

白炽灯就非常接近于一个黑体辐射体,然后,不少其他光源,诸如荧光灯,并不按照黑体的放射曲线辐射能量,所以其经常和相关色温(CCT)联系在一起,这是找到光源的感知色温跟黑体最相近的方式。

因为白炽灯并不需要这种处理,白炽灯的CCT其实相当简单,就是它那未经调整的开氏温标值,像加热的黑体辐射体那样。

根据太阳在天空移动的位置,太阳的颜色会转变成红色、橘色、黄色、白色。在一天中,太阳光颜色的改变主要是大气层的反射作用造成的,更通俗的话:是光线被改变了,跟黑体辐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