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一个国家要如何平衡军队
首先是军地分离,军事和地方政务界限很清楚,各司其职,而古代比如吴三桂,就是地方首脑和军事领袖一身
其次是军政分离,古代是没有指导员的,将领就是一支军队的首脑,而现在就不一样,一支军队同时隶属于军事主管和政治主官
再次现在人思想和以往不同,由于是世界村,人不会再有那种黄袍披身的思维,那么也就想不出力自己割据干什么,同时冷兵器到枪弹炮的战争方式也在起作用
最后中国这边有个比较意外的创新,那就是支部建在连上。所有大事必须通过党支部的同意,党支部通常7人,4个人同意这个大事才算通过,7个委员各司其职,很难出现我勾结另外三个委员站一起的局面,即使有,现在的通讯手段不像以前,骑匹马通风报信还有可能被逮住,一个电话上级立马就知道了
② 军队应该如何管理
这个问题比较大
给您点建议可以作为参考
建立规则标准
思想上的洗脑,国家和企业不同 部队要对新兵建立使命感,为国家而做,而非个人
总结一下就是我们有一个目标,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为了共同的使命而做事
建议您可以看一下<阿米巴》这本书,军队应该会比现实中好实施
军队你稍微落后一点,还是给那些钱,干那些活。基层尤其没什么具体的职务任免掌管财政调动职位等实际权力的班排长们,管理也不是那么轻松。新兵靠打骂体罚,老兵有时候就看给不给面子了,也不可能赶走反而还要培养集体意识。
在企业只需要干你需要干的工作,假期额外多干还会有加班费。
军队则要你无条件完成任务,即便是一些无意义的事,大家干着心里很不爽,也不可能给钱,领导也要想办法完成。而且在军队私人生活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某些人因为个人生活习惯不好而和集体不相容,管理者要想办法让他和大家一样。
军队管理者还要尽可能维护一些标准不明确的制度。要整理好内务,多好算好,跟谁比,有时候事情比较忙,有没有必要抓这个这么紧。很多部队不让用手机,是不让用所有手机还是不让用智能机?有些部门有些人员需要严抓,有些人只要别被更上层领导发现,老兵那就爱玩就玩好了。
军队是全国就一家,没到退伍年限,天天睡觉也得在院里待着。要是做事不积极,基层领导会一个劲给你做思想工作。
管理方面不足的话,和政府部门一样,就是没有合理的权力制约措施,官僚主义严重。
强烈推荐你看一下(阿米巴)也许能有灵感,反正国内很多大佬都觉得很OK ,马云,优衣库,格力等不过叫法不一样,原理都差不多,管理类的
③ 美国文人政府是如何控制军队的
美国文官政府对军队的控制是以总统制为基础的,根据美国宪法,三军的最高统帅是美国总统。统帅机构与作战指挥系统编制美军统帅机构由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以及所属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和陆海空三军种部组成,确保了文官政府对军队的控制权。
具体特点如下:
1、文官控制军权,国防部统管三军。美国《宪法》和《国家安全法》规定,国防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和三军军种部部长必须由文官担任,因此,领导美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以及所属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和陆海军空三军种总部的主要成员均为文官。实行文官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国防部集中统一领导三军的权力。国防部不仅负责三军的作战指挥,制订三军的统一政策,而且负责制订三军的军事预算,确定为军兵力,统一领导三军的国防科学技术和后勤供应等工作。
2、指挥和管理分离。美军统帅机构在作战和平时管理上实行双轨制工作,即一为作战指挥系统,一为军事管理系统。作战系统通过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各联合军种司令部——作战部队指挥机关进行。而军事管理系统则通过国防部——各军种司令部——作战部队管理机关来进行。作战指挥系统平时负责为作战部队制订作战计划,实施作战指导,统一军兵种作战训练原则,不过问军事管理事务。军事管理事务完全由陆、海、空军军种部及其有关业务部门负责实施,主要包括行政管理、部队组建、装备、军事训练和后勤供应等方面的工作。美军认为这种作战、行政管理分立的指挥机制有利于发挥与管理效能,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3、 大量使用文职人员。美军认为使用文职人员可以使学有专长及熟悉业务、作战训练、工程技术和自动化处理等技术人员长期在军队起骨干作用,有利于军队特别是指挥和技术业务部门的建设,同时可节约大量管理和训练经费。据1996年美国国防部部长年度《国防报告》公布的数字,1996年文职人员(包括直接和间接雇员的文职人员)为828600人(其中陆军257100人、海军240700人、空军184400人)。统计表明,美军文职人员的比例除空军稍低一点外,其他军种文职人员和现役部队人数的比例与三军种的比例接近。可见美军统帅和管理部门是依靠大量文职人员展开工作的,就是作战指挥系统也有相当数量的文职人员为保障指挥和非作战条件下作战机构的管理而工作。
④ 管理好一支庞大的军队需要如何做
强化教育,不断打牢官兵思想基础。 教育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和军队一系列重大改革问题明显增多。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只有坚持思想为先的原则,才能取得管理工作的主动权,为此在吸取去年我营管理工作成功的基础上,重点在“四个教育”上下功夫,加大条令条例、法纪教育、安全常识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扎实打牢官兵讲安全、讲服从的思想基础。
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引导。一要搞好政策引导。一些新兵往往带着入党、考学、选改士官、当优秀士兵这些个人愿望入伍,对部队有关政策、规定缺乏了解,比如对部队党员比例有多大、考学有什么要求、选改士官有什么标准、当优秀士兵有什么条件等都不太清楚,盲目给自己定目标。
⑤ 国家怎样控制军队不反叛
军队又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一支军队,特别是现代化军队,对国家的依赖是特别大的,当兵的都有家有口,闹起事来家都不要了?
另外,军队不是军棋,军长就代表一个军,稳吃师长,他需要一个官僚机构去运作。上峰看你不满意,傲慢如麦大嘴,也只能回家抱孙子去。
“兵为将有”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至于推翻政府……宪法修正案只是那么一说,允许老百姓拿着不能连发的中古枪去对抗飞机坦克。
军队去推翻政府?这叫军人干政,总统就是总司令,直接拿下你。
“得到法院支持”这句话是从南美那个小国来的吧,可惜美国对这个“法院支持”的结果表示反对。
⑥ 各国怎样控制军队,中国最高明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除了恐怖主义之外最大的隐患来自于国家内部。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至理名言被世界所认可,但在其他国家“枪”的指向举足不定,新闻上不时就有报道某国又发生了军事政变,那么各个国家有什么方法防止军队生变呢?
⑦ 现代军事管理的运行机制有哪些
尽管“细节决定成败”被许多人认同,但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来说,战略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效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必须从军队建设全局出发,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管理能力,力求在战略筹划和指导上紧跟时代步伐,在更高的层次和起点上推进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抓住现代军事管理的枢纽
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战略管理是战略运筹和科学管理融合的产物,是对有关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重大问题的协调与控制,是为制定和实施军队建设与发展战略而进行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与规划的活动,被称为“现代军事管理的枢纽”。
在现实领导工作实践中,拣“芝麻”丢“西瓜”、顾此失彼、盲目决策的事屡见不鲜。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勃兴,军队技术构成的变化、专业分工的发展和各军兵种的联合作战,要求军队必须加强战略管理,通盘谋划军队建设。世界新军事变革不仅是一场军事技术和军队组织体制的革命,也是一场军事管理的革命。从现代军事管理发展趋势看,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越高,部队组织结构编成越复杂,战略管理的地位作用越重要。这是由战略管理所具有的全局性、宏观性和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战略管理的全局性表现为对国家和军队建设所处的国际战略格局、安全环境、战争形态、军事发展走向、国防和军队建设可利用资源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进而对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国家利益拓展对军队建设所提出的能力需求等作出正确的战略判断和战略预见。战略管理的宏观性表现为要根据我军担负的使命任务变化的环境和条件,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和设计军队建设发展战略,合理制定战略规划。战略管理的综合性表现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全面建设,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个领域的全面推进,军地一体、军民兼容的全面协调。加强战略管理,必须重视军队的综合集成建设,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系统、作战要素融合为一个结构合理、协调运转的整体,使之发挥最大的整体效能。
加强战略管理,不仅是现代军事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信息化军队,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既要靠装备、技术、人力资源,更要靠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战略管理。加强战略管理有利于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式发展。只有在高效战略管理控制下,进一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加强体系建设,提高整体效能,才能促进军队机械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协调、有序发展。加强战略管理有利于提高军队建设效益。通过战略管理的科学筹划和顶层设计,确立科学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掌握好各种资源的投向和投量,防止重复建设和分散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快速高效地推进军队建设,可以使有限的资源最大地转化为国防实力和战斗力,实现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加强战略管理,是提升军队各级领导管理能力的内在要求。军队建设的科学发展片刻也离不开科学管理。对于军队各级领导来说,就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蕴含的战略管理理念,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和落后管理观念的束缚,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新管理观念,始终保持战略头脑和眼光,进一步增强战略方向的判断能力、战略环境的适应能力、战略决策的筹划能力、战略实施的监督能力,以确保军队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遵循战略统筹的基本原则
管理水平的差距必然导致质量效益的低下。提升军队各级领导的战略管理能力,必须强化战略思维,注重研究本单位、本部门的战略问题,统筹规划,统筹管理,提高军队建设的整体效益。
坚持体系建设原则。战略管理更加重视军队的综合集成建设,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系统、作战要素融合为一个结构合理、协调运转的整体,使军队生成和发挥最大的整体效能。战略管理的体系建设原则,要求必须加大对包括信息化建设、装备建设、战场建设等资源重点投入领域的集中统一领导,以避免重复建设、分散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快速高效地推进军队建设,使有限的资源最大地转化为国防实力和战斗力。美军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由分散到集中的经验很值得我们研究借鉴。美军信息化建设初期,各军种独立发展,虽然作战需求针对性较强,促进了军种竞争,但导致建设标准各异、信息系统“烟囱林立”、耗资大而效益不高。仅为改变军种之间难以互通互联问题,美军不得不花费巨资重新规划通信网络建设,仅网络模式改变就花掉60多亿美元。在关系我军建设的重点资源投入领域,必须坚决贯彻体系建设原则,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同时发挥专家咨询的作用。
坚持能力导向原则。军队战略管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担负的使命任务变化的环境和条件,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和设计军队建设发展战略,合理制定战略规划。战略管理的能力导向原则,要求必须根据军队履行新使命的能力,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合理配置资源的投向和投量,而不能搞平均主义,部门分摊。20世纪60年代,美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为了解决美军军费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军种只根据自身建设情况来做筹划未来战争准备,从而造成财力资源重复配置和严重浪费的问题,提出并创建了“规划—计划—预算系统”(PPBS)。“PPBS”通过系统化的审查程序,以成本为基础,按照“军事职能”而非部门划分进行预算分配,详细列示未来5年的财力及人力资源的需求,从而实现了对军事战略、部队结构、武器装备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其他工作的统一协调,使军费得到合理的配置使用。我军在加强军兵种建设时,必须坚持以能力为导向,掌握好资源的投向和投量,科学合理配置有限资源。
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当前,军队建设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政出多门、管理多头、职责不清的问题,表象是军事系统运行的效率不高,实质是军事管理的科学性不够。战略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在军队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提高资源的有效使用作为管理实践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前我国国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路子,关键是创新战略管理模式,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把有限的经费使用好,以利于发挥出最大效益。在加强军队各项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效益原则,改变“消耗多少要多少,要多少补多少”的传统管理思想,从战略高度切实管好用好有限资源。
建立科学的战略决策机制
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决定着军队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是提高军队建设效益、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军队战略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
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建立健全战略决策咨询制度。决策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复杂性和风险性。在信息化时代,军队建设高层次决策所涉及的领域之广、规模之大、不定因素数量之多、结构形态之复杂、动态变化之快,使得决策变得尤其困难和复杂。无论多么高明的决策者也无法洞察一切,统揽全局。要制定出符合客观战略环境需求的战略决策,必须始终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原则,切实发挥决策咨询机构的智囊作用。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军在这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尽快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在不断加强军队现有决策咨询机构内部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的基础的同时,加强社会决策咨询机构的建设,以利于“思想库”的战略储备。
不断完善决策的信息智力支撑系统,进一步强化战略评估机制手段。决策者必须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系统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决策理论、可行性论证、预测技术等决策技术和方法,以制定出正确的决策。目前,美军正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战斗实验室”模拟战略管理及建设实践。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管理领域从现实空间向未来空间跨越。在不断完善战略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撑系统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强化战略评估的机制手段。一是要加强各个专业化领域的评估理论研究,建立健全信息化评估、军事训练评估、军事人才评估、军费效益评估等专业化评估体系,制定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估标准、程序和方法,建立标准化的评估模型和数据库。二是要加强专业化评估力量建设,依托科研机构和军队院校,建立军队信息化测评中心、军事训练评估中心、军队管理绩效评估中心等各类专业化评估机构,培养专业化评估人才。通过不断完善各专业化评估体系,以充分发挥战略评估对提高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的促进作用。
始终坚持规划计划主导资源配置,加强对规划计划执行的调控监督。军队建设资源配置的规划主导性是由战略规划的权威性特征决定的。军队建设战略规划一经确立,就成为统筹指导军队建设全局的纲领性文件,成为战略管理活动的根本依据,不得进行随意修改。由于未来军队建设战略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战略规划必须充分考虑某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和发生的可能性,以便根据未来情况的变化对资源配置进行灵活调整。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后,需要加强全程调控监督,适时掌握规划计划执行的具体情况,提高调控监督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⑧ 多党制下军队的控制权是怎样的
当然是归宪法所规定的军事统帅管辖了。以多党制最典型的美国为例,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总统是美国武装力量总司令,所以总统有权调动军队,但要通过议会审批总统举措是否违宪(海军陆战队除外);总统有权签署文件,确定美国是否处于战争状态;总统来决定是否进行军事行动,军事命令通过国防部长直接到美国地区将军。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有责任准管美国武器和军人准备也当总统的军事顾问,但是他们没有命令权。由于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均属于文职官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就成为美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长官。1953年,国防部规定参谋长联席会议接受国防部长命令,发出战略和作战行动命令。所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只是总统和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真正统帅全军的仍是总统。
⑨ 我想知道现今的国家都是如何调动军队的
1、我军的军事调动非常集中,一般性调动必须报请总参谋部备案,大规模或者非正常的调动必须经过军委主席的批准。大型的军事行动必须经过中央政治局的通过。
2、中国实行军政分离,总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最高领导人,管理的是政府。国内产生暴乱,一般由军委下令,调动武警镇压。而不会调动军队去镇压的。现在除非严重的分裂国家的事变(上升到战争级(内战)的),国家是不会动用军队的。一般的暴乱都是由武警镇压。
⑩ 关于清后期的各种军队,他们都是如何编制和管理的
清代的军队有多少名目?恐怕大部分人能想起来的只有八旗、绿营、湘军、淮军这几个系统。其实,在清后期还出现了各种性质不同的军队,包括防军、练军、新军、海军,这些和清中期以前的军队有很大的不同。
光绪三十二年,清廷设海军部,设海军大臣、副大臣,总办全国海军事务,集全国诸处舰队,整编为巡洋舰队、长江舰队两个系统。至宣统三年,全国共大小战舰共五十五艘,有巡洋舰、炮舰、水雷炮舰、鱼雷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