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姜种植管理技术,你要知道吗
2、精选姜种,促进早发: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具有1—2个壮芽、重50—75克、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种姜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消毒。种姜消毒后,先晒2—3天,待姜块表面发亮时,即可堆放,用稻草覆盖进行保温催芽,要求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20~25℃,当姜芽长到1厘米时即可播种。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灌溉条件好,气温高,且不催芽,在惊蛰节令播种;无灌溉条件及气温低,且需要催芽,在清明前后或谷雨节令播种。播种实行条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20厘米,每亩用种500公斤左右。亩用15公斤尿素、25公斤复合肥作种肥,将肥料放入沟内与土壤混匀。播前1小时左右浇底水,使土壤湿润,将姜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并用手轻轻按入泥中,覆湿润细土5厘米左右。
4、施足基肥,科学追肥:生姜生长期长,应采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则。整地时,亩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钾肥25公斤作基肥。当苗高30厘米左右、1—2个分枝时,追1次肥,亩施20公斤尿素,也可用清粪水浇苗;立秋前后,亩施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开沟施入,覆土灌水;地下根茎膨大时,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
5、遮阴降温,促进生长:生姜是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的植物,因此夏季生长期间要进行遮阴,以促进生长。遮阴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阴,也可与高秆作物玉米进行间作。
6、防旱防涝,及时培土:生姜不耐干旱,也不耐涝,对水分要求严格。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应及时浇水降温,以早、晚浇水为好,雨水天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减少姜瘟的发生。为防止根茎露出地面,表皮变厚,品质变劣,要进行培土,一般结合浇水施肥进行2—3次培土,每次培土3厘米左右。
7、搞好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和斑点病。腐烂病一般在7月始发,8~9月为发病盛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挖去带病菌土,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用干净无菌土填埋。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洒50%百菌清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敌百虫或辛硫磷进行叶面喷洒防治。
⑵ 生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生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16℃以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20~25℃,茎叶生长适温25~28℃,15℃以下停上生长,因此生姜的种植时间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低热河谷地区以3月上、中旬为宜,经过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的可适当提早。
生姜播种时间生姜的播种时间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生姜播种前要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干瘪的病弱姜块。种姜要选择50—100克有1—2个壮芽的姜块为好,太大的姜块也可播种但需种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开,但伤口应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
生姜播种前最好用药剂浸种催芽,方法将种姜摊开晾晒1—2天然后用1:l:12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然后将种姜捞出后,用潮砂子将其层层堆码好用薄膜覆盖,厚度约30—40厘米,使温度保持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报据芽子的大小、强弱分级播种。每亩用种量300—500千克。
生姜的种植条件
1、温度:姜原产于我国热带及东印度,性喜温暖,根茎(姜块)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在16~18℃以上才能发芽,在20~27℃时姜块发育迅速,月均温为24~29℃最适宜根茎分生,在15℃以下停止生长,达40℃时发芽仍无妨碍。但低于10℃以下,姜块容易腐烂。
2、光照:姜耐阴而不耐强日照,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故栽培时应搭荫棚或利用间作物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
3、水份:姜的根系不发达,耐旱抗涝性能差,故对于水分的要求格外讲究。在生长期间土壤过干或过湿对姜块的生长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发病腐烂。
4、土壤营养:姜喜欢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湿的低洼地栽种生长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长也不好。姜对钾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1、前期准备前期一般是选种养土。在选中这一块有个细节就是大家在符合姜块肥厚、外表完整、分节明确的降快时要优先选着苗多的。很多人认为姜块芽少、分割的种块大、易养活,其实这样的姜苗活力远远不如芽多的。养土这一块很多人都是把草清理干净,然后堆放一些肥料就以为可以了。
其实大家最好把拔出来的草晒干后再埋回土里,因为这些草本身腐烂提供的肥力是最适合这块土的。然后将土修成条状排列,施放的肥料在土下5厘米左右,砂性偏强的突然为最佳。
2、种植养护生姜是一种喜温暖、拒强光的农作物,土壤一定要肥沃。在种植时天气过冷可以盖上一些稻草,一般姜块入土3-4厘米深,不要碰触到肥料。每亩的种植量在300斤左右,间距在15-20厘米左右。全程需要保持土壤有一定的湿润性,其次出芽后注意观察,一般成长不如正常的则需要追肥。正常的情况下在姜苗生长之10厘米左右开始追肥。
3、田间管理日常要注意控温,当直射的阳光过于强烈时最好给田地加上遮挡物。一般生产过程中需要追肥4-6次,按当地土壤肥沃程度来把握。其次就是要注重松土,一般每隔三个月左右松一次,松土距离入土4厘米左右。对于杂草这方面大家不用太担心,只需要将一些较大的草清理掉,尤其是那种匍匐生长的杂草,其它小草由于根系较浅不会威胁到生姜的生长。
⑶ 大棚种植姜,姜苗为什么那么弱,该怎么治疗
夏季是大棚大姜的生长时期,非常容易出现姜苗弱,干叶,扭小辫等情况,其中扭小边即新叶扭曲情况,这些情况都是有哪些因素造成呢,下面具体说下。
1.气温高,大棚内部气温更高,高温造成棚内大姜蒸腾作用旺盛,大姜叶面温度过高,急剧失水,引起大姜干叶,扭小辫情况普遍发生。因为大姜是不耐高温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度,超过25度生长受阻,超过35度大姜出现干叶,新叶扭曲,严重大姜植株死亡。
4.及时观察植株蓟马、红蜘蛛发生情况,发现虫害及时进行防治。防治药剂可以选择阿维菌素+哒螨灵进行防治。
⑷ 想要育好生姜苗,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呢
掰姜时一般要求每块姜上只保留1个短壮芽,少数姜块可根据幼芽情况保留2个壮芽,其余幼芽全部去除,以便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芽,保证苗全苗旺。少数姜块可根据幼芽情况保留2个壮芽,其余幼芽部去除,便于养分集中供应主芽,保证苗旺。掰姜时若发现幼芽基部发黑或掰开的姜块上面褐变,应予以严格剔除。
⑸ 种植大姜想要产量高、品相好,都有哪些技巧
对于咱们种植大姜的广大姜农朋友来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因为今年的大姜市场价格比往年同期将近翻了一番!姜价越高,姜种植收益就越好!而且姜农种植大姜的产量越高、品质性越好,大家在卖姜时就能比别人卖出更理想的价格、获得更丰厚种姜收益回报!
如果培土时间过早,会抑制姜苗的生长,造成大姜生长缓慢、干尖黄叶、萌芽分枝受抑;如果培土时间过晚,容易导致大姜的分生的姜芽长出地面而遇阳光直射停止生长;如果培土过浅或培土过浅,又容易造成大姜的姜块变的细长或粗短,既不利于大姜的高产,也不利于提高大姜的品质。
在大姜培土管理上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大姜培土时不可在气温过高、土壤过旱或土壤过湿的条件下进行;②大姜大培土后2天内不可浇水;③培土后建议结合浇水用微生物菌剂进行灌根,或者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150-300倍+大姜油1000倍进行灌根,每隔5-7天进行1次,连续灌根2-3次,既可以促进培土损伤的根系尽快恢复,又可以预防地下病虫害侵害大姜的地下根茎。
⑹ 大姜早衰比较严重,大姜怎么防止早衰
大姜早衰比较严重,大姜怎么防止早衰?
生姜的幼苗期长且生长缓慢,到秋季天气转凉后,其地上茎叶和地下根茎同时进入旺盛生长期,一方面地上大量发生分枝,另一方地下姜块迅速膨大,生长速度大大加快。因此,这一时期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根据生姜的生长规律,为提高产量和防止早衰,在管理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轻提种姜依据市场行情,可在生姜的旺长期收获种姜出售(也叫“扒老姜”)方法是:顺着播种方向扒开土层,露出种姜,左手按住姜苗茎部,右手轻提种姜,使之与植株分离。注意不能摇动姜苗,以防伤根早衰,取出种姜后要及时封沟。对弱小的姜苗不宜取种姜,以免人为造成早衰。
扣棚保护为保证生姜丰产,在初霜来临之前应进行扣棚护株,以延长其生长时间(据有关专家研究和实践经验证实,生姜收获期每延迟1天,每亩可增产50千克左右)。拱棚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掌握在15℃~18℃。一般不浇水,但要注意放风,防止有害气体的伤害。这样,生姜的生长期可延长20天左右。
⑺ 生姜最简单种植方法
生姜最简单种植方法:
一、育苗
选择好一点的姜种,去掉一些发霉的破损的地方,留下新鲜饱满的,上面有小芽的是最好的,如果生姜没有发芽的,我们可以事先放在湿润的沙子里面,土培一段时间,发芽后再栽种。
二、切块栽种
如果生姜是很大一块地,我们可以切开栽种,每块上面留有一个到两个小芽就可以了。
三、准备花盆和土壤
花盆直径最好略大一些,这样后期才会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直径最好是20厘米以上。盆土要疏松肥沃,加入一些腐叶土,河沙园土等等,栽种后,覆盖大约三四厘米厚的土壤层。浇透水后,放在散光又通风的地方,一般小芽一周左右就会顺利长大,冒出土壤表面。
四、多给有机肥
小苗长大后,渐渐增加光照,然后适量浇一些有机肥水,或是给一点有机肥,促使它长得更加旺盛。给一两把的鸡粪埋在盆土里,覆盖一点土壤,浇透水,只要盆土深厚,保持一定的光照时间,因为生姜比较耐阴,在散光下也可以继续生长。那么它就能长得枝叶茂盛。
五、病虫害防治
生姜的病虫害主要包括姜瘟病、斑点病、叶枯病、眼斑病、炭疽病、溃疡病、细菌软腐病、姜螟、姜蛆、斜纹夜蛾等,夏季是病虫害高发时期,及早预防,针对性进行防治。
⑻ 生姜苗架矮怎么办
除了追肥,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需要掌握追肥的时机,一般宜早不宜晚。
生姜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不耐热、不耐寒、怕干旱。
1、土壤选择:选土质肥沃、水浇条件好、背西或稍荫蔽的、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或壤土地块;
2、精细整地:春季及早进行精细整地,使土壤、无明暗坷垃,上松下实。播种前15天左右,先进行深翻20-25厘米,临播种时充分耙碎,整平,东西向起畦,畦宽130-160厘米,高20-24厘米,畦沟宽约30厘米,四周要开通排水沟。
3、精选姜种:选用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的健康姜块作种。(要求单株种姜块重达50—75克);种姜芽尖要多,用手触摸要有像锯齿挂手的感觉(剔除表皮脱落、姜肉变色的病残姜块);
4、晒姜困姜:去掉姜块上的泥土,在3月上旬选晴天、上午,将精选好的姜种放在阳光充足的地上晾晒,晚上收进屋内,盖上草帘保持湿度和黑暗,促进姜块营养的分解。晒姜2—3天,困种8—9天,保持温度在10—15℃,促进芽的分化为主。
⑼ 种植大姜想高产,需要把握哪些管理关键期
由于生姜不耐霜冻,所以其收获期比较集中,如果种植户的劳动力少、地窖储藏量不够大,小编建议不要盲目的大面积种植,应该先小面积种植,待熟悉好种植地的土壤水利条件等,姜在茎上发生肉质不定根,吸收能力较弱,茎为肉质根状茎,有多次分枝。叶为披针形,草质叶鞘抱合形成紧挺幻想假茎。姜原产于热带森林多雨地区,喜温暖湿润,不耐寒冷干旱的气候。
生姜是喜阴的一种植物,种植生姜如果长时间被强光照射,就会造成生姜的姜苗萎靡颓废,甚至干枯受损,严重的话也会造成生姜死亡,种植失败。生姜属地下块茎作物,既怕旱,又怕涝。因此,要选择疏松、深软较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田块种植。前作种过姜的田块不宜选用,一般要轮作3年以上,否则易发生姜瘟。
⑽ 大姜种植栽培中生姜种植后如何进行管理
1、补苗、中耕除草
出苗后发现缺苗的应及时用继续催芽的姜种补;后应进行第一次中耕,深3-4厘米。以后每隔20。进行第二和第三次中耕除草,锄土可深至6-7厘米。如遇大雨后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4、搭棚遮荫
生姜不耐高温,忌阳光直射,稍喜阴,因此,没有遮荫物时,宜在出土后及时搭棚,棚高1.5米左右,棚上盖草,使田面呈现花影为宜。不宜间种作物,避免影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