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秦穆公是个怎么样的人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还是缪氏先祖。被史家之绝唱—《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为良将;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秦穆公本欲东进,到中原完成霸业。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击败,三将被俘,秦军全军覆没,秦东进的路自此被晋牢牢地扼住。秦穆公于是掉头向西发展。他用计将从晋国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来作谋士。秦国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有说20个)。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秦穆公于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历史评价: 当时君子:“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彊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 司马迁《史记》:“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② 秦穆公是怎么称霸的
秦穆公即位后,礼贤下士,四处求得人才,重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等人。为了霸业,他与晋国结下姻亲,还帮助晋文公重耳登上国君之位。为了稳定秦的后方,秦国逐渐灭掉西方戎人建立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秦穆公对戎狄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
③ 秦穆公如何瓦解少数民族
秦穆公赵任好(?—前621年),嬴姓赵氏[1],名任好。又作秦缪公赵任好。秦德公赵嘉少子,秦宣公赵恬、秦成公赵载之弟,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谥号穆,《史记索隐》等书认定的春秋五霸之一[2]。
秦穆公赵任好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赵任好曾帮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实现了秦晋之好。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秦穆公赵任好本欲东进,占据中原完成霸业。后分别在前627年崤之战和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击败,三将被俘,秦军全军覆没,秦东进的路自此被晋牢牢地扼住。[3]
秦穆公赵任好于是掉头向西发展。他用计将从晋国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来作谋士。秦国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一说20个)。秦穆公赵任好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秦穆公赵任好于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对秦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公元前621年秦穆公赵任好去世,葬于雍城(今陕西宝鸡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赵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④ 秦穆公是怎样称霸西戎,让秦国进入到中原的视野的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即位之初,就发动讨伐茅津之戎的战争。后来,秦穆公一直努力向中原扩张,与戎人的关系也开始相对缓和,秦、戎一百多年的战争基本告一段落,双方甚至互派使节往来。
凭借此役,秦国一扫崤山之败的阴影,其扩张之凶猛,令东方诸国为之震惊,就连周襄王也派召公前往祝贺秦穆公。称霸西戎,是秦穆公事业的顶点,后来,他也因此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其实,秦穆公本不应被尊为霸主。春秋时代的霸主,不仅要有傲视天下的武功,也必须具备号令诸侯的资格。然而秦穆公得以入选,证明他的伟大成就得到世人的认可。在他之前,秦国默默无闻,甚至连史料都很少。也正是从秦穆公开始,秦国才开始成为一个政治大国。
秦穆公在位时期,大力引进人才,吸收中原文明,使秦国的实力有了质的飞跃。他在韩原之战中大败晋国,扶立晋文公更大大加强秦国的政治影响力。他参与城濮会战,在国内舞台上声名鹊起。肴山惨败后,他卧薪尝胆,横扫西戎,再现强秦之风采。无论从个人修为、涵养、气质、才能以及取得的成就诸方面说,秦穆公列为五霸之一,当之无愧。
⑤ 秦穆公称霸西戎。
你这不是在问问题,而是带着既设立场和个人情感去寻找你的同道中人罢了。你要是真想探讨秦穆公这个人物,那我要说,你的看法过于偏颇。
任何历史人物都是处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活动,他能做出多大的事业,也是受到时代局限的。秦国在春秋初年才得以列为诸侯,从一个边陲小国一点点发展壮大,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秦穆公是使秦国由边陲小国发展为春秋四强(齐、晋、楚、秦)之一的关键人物,但是秦国的基础在那摆着,东边又有晋国这样一个强敌,秦穆公条件所限,很难做得更好。
秦穆公的时代,和晋国一共发生过五次大战:韩原之战俘虏晋惠公、护送晋文公回国继位之战、崤之战、彭衙之战、王官之战。这五次大战,前两次都获胜了,最后一次是晋国有意避让,只有崤之战和彭衙之战是秦大败。从秦晋两国的实力对比以及发展历史来看,能做到这些,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另外,胆量不等于愚蠢,更不等于不顾国家发展的大战略。晋国是春秋时期实力超强的巨无霸,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即使是另一个超级大国楚国,真正击败晋国的,也只有一次邲之战。秦国则能三次击败晋国,虽然前两次时晋文公还没有称霸,但是能在王官之役逼得晋国不敢出战,这也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除了秦、楚之外,你再好好看看春秋史,还有哪个诸侯国击败过晋国?
正因为晋国实力超强,秦国在崛起伊始就受到晋国的压制,是无力撼动晋国地位的,秦穆公因一时的义气去和晋国争短长,于战略上来说是很错误的。后来他转变策略,西并戎狄,则可以迅速增加自己的人口和地盘,增强实力,这对于后来秦国统一天下,也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齐、晋、秦、楚这四个大国都是靠吞并蛮夷戎狄来增强自己实力的,晋国不断攻灭赤狄、白狄的部落,齐国则吞并东夷小国,楚国吞并淮水流域的小国更是多不胜数。怎么能认为秦国吞并西戎部落就是不知羞耻呢?晋国实力不可撼动,东进纯属自找碰壁,那为什么不能转而向西,发展势力?非要不顾实力对比去硬碰才是有种的?那样的叫没脑子。
顺便给你扫扫盲,楚国没有往南攻灭戎狄,戎狄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楚国主要是攻灭淮夷和南蛮。能打败戎狄的确实不少,并不仅仅只是秦国,但是秦国却把被戎狄占去的西周故地都收复回来了,周天子亲自派人赠送给秦穆公金鼓,表彰他的功绩,就算秦穆公不是霸主,至少也是一个方伯(一方诸侯的领袖),又不是秦穆公自封的霸主,怎能称鼠辈?
形势比人强,秦国的形势在春秋四大国中是最差的,秦穆公的个人努力只能稍微改变这个局面,但不能做到根本上的逆转。总的来说,秦穆公的个人能力是相当强的,是可以在春秋时期排名前五的君主。
⑥ 秦穆公是如何用“美人计”,兼并十二国扩地千里的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也是春秋五霸之一,除了“秦晋之好”这一桩有名的史实之外,秦穆公还曾作出“称霸西戎”的壮举,他利用戎王的心理,送去美女,消耗他的意志,再趁机举兵进攻,扩张土地。
等到戎王的意志被消磨掉,秦穆公再放由余回国,这时候,戎王便听不下由余的劝谏。秦穆公工于心计,此时再派人来挖由余墙角,成功让由余投奔秦国。由余对戎狄内部了如指掌,秦穆公便在由余的帮助下,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灭掉了戎狄12个国家,《史记》记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由此创下了“称霸西戎”的壮举,秦国的实力也逐渐增强。
⑦ 秦穆公究竟是如何用16位美人,兼并十二国扩地千里的
秦国的西边有着许多戎狄的部落小国,其中戎人生产力十分落后,但常常袭击秦国边境,抢夺人口粮食,是秦国的大患。于是秦穆公决心西征,一举消灭兼并那些小国。秦穆公在外交中认识到戎狄使臣由余的贤能,觉得他是秦国统一边境的阻拦,因此十分担忧。
《史记》记载“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的胜利,不仅赢得了国土,还获得了周天子的祝贺嘉许,并赐金鼓,史书上称“称霸西戎”。秦国从边境小国一跃成为了春秋强国,秦穆公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为后世秦国的统一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⑧ 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为什么他能称霸西戎
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他能称霸西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说,秦国地处关中平原地带,南北均有高山阻隔,国家要想发展,只能东西向扩张,而东边的是晋国,西边的就是西戎。
其次,秦国国力和军事实力发展不错。一方面,秦国与晋国联姻。秦缪公夫人为晋献公的女儿,夷吾及晋文公的姐姐,秦缪公的侄女又是晋文公的夫人,长期的秦晋交好,为秦国争取了和平的发展时间。另一方面,秦穆公任用贤能,如百里奚、蹇叔、丕豹、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等人,秦国的国力和军事实力均得到大夫提升。
正是由于以上的这些原因,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秦国有了称霸西戎的实力,而秦穆公也不负众望,一举拿下了西戎之地。
⑨ 秦穆公是怎么霸西戎的
秦本是古部落名,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非子在做秦部落首领时,居于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后被周孝王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东)。传到秦仲,周宣王命为大夫。秦仲被犬戎杀死,其子庄公打败犬戎。庄公子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周分封为诸侯,后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
周惠王十八年(前659年),秦穆公即位。当时,秦国的经济实力已经相当强大,秦穆公乘势积极展开对外军事、政治攻势,刚一即位就率兵跨过黄河灭掉茅戎(今山西平陆)。晋国担心秦过河东进,就派兵灭掉虞、虢两个小国,控制住秦通向中原的咽喉桃林塞。秦深知晋力量雄厚,目前不便与晋交兵,就向晋献公求婚,结秦晋之好。晋献公答应了秦穆公的请求,把女儿嫁给了他。在陪嫁的奴仆中,有一名叫百里奚的人。百里奚本是虞国的大夫,晋灭虞,百里奚做了俘虏。秦晋联姻,他被作为陪嫁物。百里奚在被送往秦国的途中,设法脱逃,但又落入楚人之手,成了楚国的奴隶。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才有知,准备出高价把他赎回,又恐楚人不给,就派人游说,说有一个陪嫁秦国的奴隶叫百里奚,听说逃到贵国,请以五张羊皮相赎。楚人就把他交给秦使者。当时,百里奚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秦穆公为他解去囚装,相与谈论,非常钦佩,就封他为大夫。因为百里奚是用五张公羊皮换来的,所以人称“五羖大夫”。秦穆公将国家政事委托百里奚来管理,百里奚又推荐了蹇叔,秦穆公就派人带着大批财物去请蹇叔到秦国,封为上大夫,与百里奚共同掌管国政。
秦穆公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辅佐下,国家大治,国力更强,于是便开始向东扩张,进军中原,力图争夺中原霸主,侵芮、围魏、伐晋、攻、袭郑、灭滑,但秦军东进的战略始终受到晋国的扼制,A之战和彭衙之战,秦国向东扩张的行动连连受挫,很难向东推进。于是,秦穆公就把战略重点转向西,展开了称霸西戎的大业。
犬戎王见秦国日益强大,便派由余前去观察。由余的祖先本是晋人,后逃亡到犬戎。由余入秦后,与秦穆公一席谈,既得穆公的赏识,又使穆公忧心忡忡。穆公退而问内史廖说:我听说邻国有圣人,是敌国的忧患,现在犬戎有由余这样的贤臣,正是我们的祸害,对他该怎么办?内史廖认为:戎王地处僻壤,不曾听得中原的舞乐,不妨遗赠他女乐,以夺其志。然后离间由余和戎王的关系,留下由余,让他逾期不归,这样,戎王必然要怪罪怀疑他。然后,我们再将他收纳。穆公赞同他的主意。于是,秦穆公一方面召由余时常饮酒闲聊,一方面让内史廖把16位女乐赠送戎王。过了一年多时间,秦国才放由余归犬戎。由余看到戎王沉溺于歌乐不理政事,多次进谏,但无成效。穆公又派人乘机离间戎主和由余的关系,迫使由余离开犬戎,投奔秦国。
秦穆公以盛大的礼仪接待由余,向他询问征伐犬戎的情况。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秦穆公使用由余的计谋征伐戎王,逐渐灭掉戎人所建立的12个国家(一说20个国家),向西开辟土地千余里。周襄王派召公过赐予秦穆公金鼓以示祝贺,史称“秦穆公霸西戎”。
⑩ 秦穆公称霸西戎是怎么回事
秦穆公称霸西戎,得益于任用贤能,在百里奚、蹇叔和由余等贤臣的辅佐下,立法教民,兴利除害,国内大治,然后扩张疆土,拓地千里,成为西方霸主。
百里奚在虞国未得重用,只当了个中大夫。晋献公灭虞以后,百里奚随虞公被俘至晋,不肯仕晋。当时,秦穆公娶晋太子申生的姐姐穆姬为妻,百里奚就作为穆姬的媵人陪嫁到秦国。百里奚不愿忍受奴隶的生活,中途逃到楚国去养牛。穆公胸怀大志,却苦于无贤才辅佐。有人告诉他,穆姬媵人百里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穆公喜出望外,急忙去请,却得知百里奚已逃到楚国。秦穆公愿以重金赎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给。有人说,拿五张羊皮去才可赎回。于是派使者到楚国说,“我国的媵奴百里奚逃到贵国,请允许我方用五张羊皮将他赎回。”楚国人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钱,也就答应了秦国的要求。当七十余岁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国时,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桎梏,与他谈论国事。百里奚说:“秦国的有利条件是,西有西戎数十国,并其地足以耕,籍其民可以战,此中原诸侯不能与君的。君以德抚而以力征,既金有西垂,然后扼山川之险,以临中原,俟隙而进,则恩威在君掌中,而伯业成矣。”穆公与百里奚一连谈了三日,言无不合。遂拜为上卿,任以国政。百里奚推辞说:“臣之才,不如臣友蹇叔。君欲治国家,请任蹇叔而臣佐之。”穆公说:“子之才,寡人知之,未闻蹇叔之贤。”百里奚说:“蹇叔贤能而不为世人了解。当年我在外漫游受困于齐,不得已向别人乞讨,是蹇叔收留了我。我想到齐君无知那里做事,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幸免与无知一起被杀。我到周地,见王子颓喜欢牛,就以养牛去接近他。后来王子颓想用我,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免于被诛。我到虞君处做事,蹇叔又阻止了我。我也知道虞君不会信用我,只是为了那一份俸禄和职位,暂时留下来,想不到当了俘虏。从这三件事,我知道蹇叔的贤能。蹇叔今隐于宋之鸣鹿村,请速召之。”秦穆公于是用很重的礼品,将蹇叔请到秦国。蹇叔至秦,穆公降价加礼,赐座交谈。蹇叔说:“秦辟在西土,邻于戎狄,地险而兵强,进足以战,退足以守。但欲成就伯业,必须德威并济。君善抚雍谓之众,以号召诸戎,而征其不服者。诸戎既服,然后敛兵以俟中原之变,拾齐之遗,而布其德义。君虽不欲称霸,不可得而辞矣。”穆公大悦,乃封蹇叔为右庶长,百里奚为左庶长,位皆上卿,称之“二相”。
由余本是晋国人,在西戎绵诸任职。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隆重接待了由余,与之交谈,知其贤能。穆公用内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佘在秦居住。同时,给绵诸王送去女乐。动听美妙的秦国音乐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终日饮酒享乐,不理政事,国内大批牛羊死亡也不过问。等绵诸国内一塌糊涂,穆公才让由佘回国。由余劝谏,受到戎王的拒绝。在秦人的规劝下,由余终于回到秦国。秦穆公任由余为亚卿,与二相同事。
秦国东邻晋国,秦晋之间有和亲也有战争。穆公九年(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骊姬子奚祁继位,旋即被其臣克里杀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带兵送晋公子夷吾回国继位,为晋惠公。夷吾事先答应将西河八城割给秦国作为谢礼,但继位后却毁约。穆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晋国大荒,仓库空虚,民间绝食。晋惠公派人向秦求助。逃到秦国的晋臣丕豹说:“晋侯无道,天降之灾,乘其饥而伐之,可以灭晋。”由余说:“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幸以成功,与之为当。”穆公说:“负我者晋君也,饥者晋民也,吾不忍以君故,迁祸于民。”于是运粟数万斛与晋,晋人无不感悦。穆公十四年(公元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派人向晋国求助。晋国不仅不给秦国粮食救灾,反而乘机出兵攻秦。秦穆公采纳百里奚先发制人的意见,大起三军,战车四百乘,浩浩荡荡,杀奔晋国来。晋军渡过黄河,三战三胜,守将皆逃窜。秦军长驱而进,直至韩原下寨。晋惠公率军六百乘至韩原与秦军决战。百里奚登垒,望见晋军甚众,对穆公说:“晋侯将致死于我,君其勿战。”穆公说:“晋负我已甚,若天道有知,吾必胜之!”乃于龙门山下,整队以待。不久,晋军亦布阵毕,两阵对垒,中军各击鼓进军。晋惠公之车在冲阵中,正遇秦将公孙枝,惠公使家仆徒接战。公孙枝有万夫不挡之勇,家仆徒抵挡不过。晋惠公教郤步扬用心执辔,亲自助战。公孙枝横戟大喝:“会战者一起上来”,只这一声喝,如霹雳声天,惠公的马未经阵战,亦被惊吓,不由御人做主,向前乱跑,遂陷于泥泞之中。就这样,惠公即被公孙枝俘获。秦穆公大获全胜,命公孙枝押运晋君至秦。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请求下,秦穆公与晋惠公结盟后,将其放回。晋惠公送太子子圉到秦国为质子,并将黄河以西的地方献给秦国,秦的东部疆界扩至龙门。穆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晋惠公死,子圉逃回继位,是为怀公。逃亡在外的晋公子重耳在楚国,秦穆公将其迎来,以极为隆重的礼节接待,将女儿文赢嫁其为妻,然后于次年送重耳回晋国为君,是晋文公。
穆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秦出兵帮助晋文公围郑。郑老臣烛之武夜里从围城缒出,见秦穆公说:“郑国灭亡,于秦不利。晋人这次开拓了东边的领土,下次就要向西边的秦国用兵,大君何必损害自己国家的利益去帮助晋国呢?”穆公于是与晋结盟,留杞子、逢孙、杨孙戍守,罢兵而还。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杞子派人送信回国,说:“郑人将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如果悄悄派军队来,郑国就能得到。”秦穆公问百里奚和蹇叔,两人都说:“经过几个国家几千里去袭击别人,很少有成功的。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不能去!”穆公不听两人的劝告,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乙术和白乙丙三将带兵出发。百里奚和蹇叔哭着为军队送行。秦穆公很生气地说:“我出兵,你们却哭着沮丧我的士气,这是为什么?”二老说:“我们并不敢沮丧士气,只是我们年纪大了,儿子出征,怕以后再也见不着了。”二老对其儿子说:“你们的军队一定会吃败仗,晋人将在崤山阻击。”秦军东去,经过滑国时,郑国的商人弦高正贩了牛准备到周去出卖,见了秦军,就将所带的十二头牛全部送给秦军说:“听说大国将要诛灭郑,郑君已经作好迎战的准备,派我先送十二头牛犒劳贵军将士。”秦军三位将军商量:“郑国已经知道我军要去袭击,去了也没有用。”于是,灭了滑国,往回撤兵。滑国是晋国的同姓国。当时,晋文公已死尚未下葬,太子襄公愤然说:“秦国欺我丧父,乘机灭我的同姓国。”于是将丧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击,大败秦军,将三位将军全部俘获。晋文公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对襄公说:“这三人挑拨我们两国国君的关系,穆公对这三人恨之入骨,你何必自己去杀他们呢?不如放他们回去,让穆公去处理他们。”晋襄公同意将三人放了回去。秦穆公穿了素服,哭着到郊外迎接孟明视等人说:“我不听蹇叔和百里奚的话,使你们三个遭受耻辱,你们没有什么错,要专心谋划报仇雪耻,不可懈怠。”秦穆公恢复了三人的官职,对他们更加信任。
穆公三十四年(公元前62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视等带兵东向,与晋军战于彭衙,秦军再次失败。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6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和郊,晋军不敢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山地区,为当年战死的将士堆土树标记,然后回国。
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胸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