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仓麻将的游戏特色
太仓麻将是具有太仓特色的游戏,简单易学,但手牌多变,几乎不可能摸到一模一样的牌,比较考验玩家的计算能力。由于太仓麻将有着浓重的地方特色,目前网络上提供太仓麻将的平台的有棋聚堂太仓麻将,“太仓同城游”,
2. 麻将0基础,怎么入门,求详细
1、洗牌:把牌全反扣过来,使牌面朝下。玩家双手搓动牌,使牌均匀而无序地运动,称为“洗牌”。
2、码牌:洗均匀之后,每人码36张牌,两张牌上下摞在一起为一墩,各自为18墩,并码成牌墙摆在自己门前,四人牌墙左右相接成正方形。
3、开牌:国标麻将中,庄家掷骰,两颗骰子的总和所得的点数就是开牌的基数。以庄家为第一位,按逆时针方向顺序点数,数到点数的位置为开牌的牌墙。
从右向左依次数到与点数相同的那一墩,由庄家开始抓下两墩牌,下一家再按顺时针方向顺序抓牌,直到每个人抓3次共12张牌,再由庄家跳牌(隔一墩)抓上层两牌,其他人依次各抓一张。庄家共有14张牌,其他人各有13张牌。
4、理牌、审牌、补花:分类整理手中的牌,整齐排列,审视牌势。如手中有花牌,首先由庄家补花,即是从牌墙的尾端取一张牌。另外三家依次逐一补花,若补回来的是花牌,则待该轮完结后再补。
5、行牌:行牌即是打牌进行过程。由庄家打出第一张牌开始,此过程包括抓牌、出牌、吃牌、碰牌、开杠(明杠、暗杠)、补直至和牌或荒牌。
(2)太仓麻将管理怎样扩展阅读:
麻将相关延伸:中国麻将的起源: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另一方面, 有人说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
例如:“筒”图案就是火药枪。还有的说,麻将基本张数为108张,代表着水浒里的108位好汉,东南西北则代表这些好汉来自东南西北四面八方;中发白是说这些人有的是中产阶级,有的是高官贵族,有的则是白丁出身。
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
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着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3. 太仓麻将怎么算低花和杠头
1)底:5花
2)硬花:指中发白,梅兰竹菊,春夏秋冬,4百搭,4大白板,每个1花
3)明杠:1花(筒万条)
4)暗杠:2花(筒万条4个一样的在手上选择的杠)
5)小门清:5花(不吃不碰不明杠)
6)大门清:10花(没有风碰,杠,暗刻,没有硬花)
7)对对胡:5花(以对子的方式构成胡牌,能碰出杠出胡牌,也能不吃不碰胡出,手上以暗刻方式)
)混一色:5花(一色牌加字牌胡出)
9)七对子:10花(手上胡出,必须有7个对子)
10)清一色:10花(一色牌)
11)杠开(摸花杠,胡牌叫花开,明暗杠,胡牌叫杠开):5花(摸花和明暗杠,从杠头上摸上的牌胡牌)
12)包饺子:一人支付3倍费用(放给玩家杠,此杠牌玩家杠开),算杠开
13)抢杠:一人支付3倍费用(有玩家碰了一对,然后摸牌杠此牌,这时有玩家可以胡这个牌),可以多人抢杠,每家都付3倍费用,小牌遵循3花以上(包括3花,抢杠当自摸),才能抢杠。
14)字碰:1花(东南西北碰)
15)暗刻:2花(东南西北3个牌在手上)
16)字明杠:3花(东南西北杠)
17)字暗杠:4花(东南西北在手上选择杠)
18)大吊车:5花(玩家碰杠后,手上只剩1张牌时胡牌)
19)天胡:50花(庄起手14张牌,在没打任何牌之前胡牌)
20)地胡:50花(闲起手13张牌,摸第一张牌的时候胡牌)
21)海底捞月:5花(玩家摸最后一张牌胡牌)
4. 苏州麻将和太仓麻将一样吗
几乎一样,就是多了6张牌,那6张牌不要也行的
5. 太仓麻将的介绍
太仓麻将是太仓地区非常盛行的一种4人麻将游戏。游戏开始时,由一名玩家起庄。庄家的意义在于他一开始可以拿十四张牌,其它玩者只能取十三张牌。太仓麻将算法论花,具体一个花算多少银子可以随意定。
6. 太仓麻将的和牌方式
太仓麻将中各种和牌方式是累加的。和牌方式有下面几种:
小胡:
1. 二花自摸三花冲:如果不是门清,成小胡必须要三个以上的花(如红中、白板、发财等);底牌加1花,加上已有的花,成牌后如有杠,累计计算;。
大胡:
1. 如果是门清,门清为不吃,不碰,则无论花有多少,都可以成牌,门清花翻一倍,如果1个花也没有,门清,那么自摸成为“无花果”,比如付100两银子,出冲“无花果”算自摸的一半,(太仓自摸‘无花果’算是最大牌,出冲‘无花果’算付最大的一半);
2. 混一色:只有东南西北风和条饼万其中的一种,成牌后花翻2倍3. 清一色(2番):只有条饼万其中的一种,成牌后花翻4倍;
4. 对对胡:除了头子是一对以外,另外的四铺都是三个头,(型如:11 111 111 111111)成牌后花翻2倍;
5. 杠开:当抓到花或是杠牌后,应该在拿牌的另一侧补上一张牌,如果补上一张牌后,正好成牌,就叫做杠后开花;杠后开花翻1倍。
6. 大吊车:其他牌已经碰下或者杠下,独听最后手中的一张牌,花翻1倍。
7.抢杠当自摸,如果有人已经碰了3张牌,然后又摸到1张一样的牌,去杠,如果这个时候正好有人胡这张牌,那么这人可以当成“自摸”的方式胡牌,银子由杠的人一人付三份,由杠的人做庄。
算分方式
太仓麻将成牌后,给付多少钱由花的多少来决定,花是累计的;例如:有人门清清一色,5个花,自摸后,应该算花:(5花+1(底花))×4×2=48花;如果按5银子/花算,那么每人应该给付48*5=240银子;如果是谁出冲,则由他一人给付240银子;
7. 麻将何时起源为何是144个而且一定是四人一桌
版本太多了,请慢慢看吧
麻将的起源有多种的传说,据说在公元前 500 年由孔子发明,孔子云游四方,传播他的学说,三元牌红中,青发,白板分别代表三个美德:仁爱,真诚和孝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忠、孝、义”。
据历史考证麻将应该起源于明代,古称“叶子戏”,并于 1895 年传入西方,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流行的游戏之一,麻将在广东地区,香港、台湾和日本又称之为麻雀,有着 14 张或 17 张不同的规则及打法.
麻将牌(又称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马吊牌、纸牌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马吊牌、纸牌等娱乐游戏,又都与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娱乐游戏——“博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血缘”关系。现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戏娱,无不是在博戏的基础上发展、派生、演变而来的。
古博戏始于何时,准确年代很难说清。据《史记》和其他有关文字的记载,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
我国最早的博戏叫“六博”,有6支箸和12个棋子,箸是一种长形的竹制品,相当于今天打麻将牌时
所用的骰子。
据《颜氏家训·杂艺》所载,可知博戏又分大博、小博。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经》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其方法是:两人相对坐,棋盘为12道,两头当中为水。把长方形的黑白各六个棋子放在棋盘上。又用鱼两枚,置于水中。。比赛双方轮流掷琼(即骰子),根据掷琼的大小,借以决定棋子前进的步数。棋子到达终点,将棋子竖起来,成为骁棋(或称枭棋)。成为骁的棋,便可入水“牵鱼”获筹。获六筹为胜。未成骁的棋,就称为散棋。骁棋可以攻击对方的棋子,也可以放弃行走的机会而不动,散棋却不可。
据说足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此外还有许多东西都起源于中国,比如火药、再比如指南针等等。洋人将起源于中国的火药和指南针的技术发扬光大,最后制造出坚船利炮、反过来还欺负中国,使中国的近代史充满屈辱。至于同样起源于中国的、现在被某些人称为“地球的头颅”的足球,中国人在这个体育项目上也被洋人欺负着。类似的“老师被学生欺负”的现象,实在不能说是“偶然”。似乎“每一种古时候从中国传到洋人那里的东西,现在都比中国强”--无疑,这种说法因为过于绝对,显然也不正确。比如说麻将,从整体上看目前仍然是中国人玩得好。
“麻将起源于中国”这种说法是没有异议的。但是,起源于中国的麻将究竟传到多远的地方?除去众所周知的日本、南北韩等东南亚国家,一般人恐怕也说不出什么其他的地方。但是“其他的地方”确实存在,而且距离中国之远甚至超出想象。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一位中国记者在索马里采访时,发现当地一种游戏和中国的麻将非常相似。这位记者同志即兴支了几招儿,令玩者大吃一惊。其实没有什么奇怪的,索马里人玩的这种“牌”,很可能就是“未完成式”的中国麻将。
那么麻将究竟是谁发明的呢?广为流传的“郑和说”其实有很大的漏洞,因为据记载明朝初期的时候中国便已经产生了麻将的雏形。不过,“郑和说”当中也包含着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一、麻将很可能是在郑和的手中完成“最后的改革”、形成今天这样的形态的;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的船队将麻将这种游戏传播到沿途经过的部分国家,比如上文中的索马里。因此,最大的可能是∶郑和只是麻将的改革者和居功至伟的传播者,而麻将的发明者应当另有其人。
关于麻将的起源,下面的说法比较中肯,只是没有提到具体的“发明人”,非常遗憾。这个说法称“麻将起源于江苏太仓”,当时太仓是皇家粮仓。粮仓容易招来麻雀,有看仓的兵丁开始用火枪打麻雀。参加的兵丁越来越多,打麻雀渐渐地成为他们的一个“乐子”。作为“麻将的起源”,“太仓说”比“郑和说”更为可信的地方有∶一、可以充分说明为什么“麻将又名麻雀”;二、“郑和说”当中的“东西南北中”是代表方向的,其中的“中”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会打麻将的人都知道,“中”是属于“中发白”系列的,不宜单独将“中”和“东西南北”硬性划归一个种类。按照“太仓说”,“中”的意思是打中前来觅食的麻雀,“白”就是没打着白费力,“发”就是打中麻雀后领赏发财。对比之下,方知“太仓说”更为可信。
麻将在中国普及程度之高,使其确实无愧于“国粹”的称号。听说中国政府对麻将的管理也放宽了政策,亲友之间有点输赢的“搓麻”已经不被视为赌博行为。“放宽政策”的做法好,其实政策没放宽以前,逢年过节的大家还不是照搓不误?而且,只要适当节制、不是通宵达旦地搓,打麻将对身体无害反而有益。在国内时就脑外伤的问题咨询过一位老先生。老先生说,适当地打打麻将吧,多活动活动手对脑子有好处。老先生也经常谈谈“麻将的起源”,他更倾向于“郑和说”,因为老先生自己就姓“郑”。
由来一
麻将是中国的国粹,中国人总是爱以搓八圈或是以桌上游泳来称呼,近来更有医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多打麻将可以预防老人痴呆症,不可讳言,麻将是一件令人不能自己的博奕游艺,但是你知道麻将的由来吗?
麻将本名应是“抹将”,抹的是水浒传的108个好汉。相传元末明初有个名叫万秉迢的人,非常推崇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欲将水浒传的故事让达官贵人也知水浒故事,进而爱民护民遂发明麻将,将水浒英雄融入这个游戏中。麻将以108张为基数,分别隐喻108条好汉。如牌中九条喻为“九条龙”史进,二条喻为“双鞭”呼延灼,一饼喻为“黑旋风”李逵。
之所以分为万、饼、条三类,是取其本人姓名的谐音。每类从一到九各有四张牌,刚好108张。108条又是从四面八方汇聚梁山,所以加上东、西、南、北、中午个方为各掭四张牌计20张。这些好汉有富贵贫穷各阶层,所以再加上“发”、“白”隐喻富有及穷白,加上八张牌,整副牌共计136张。
后来又加上各种花牌,整副牌共计144张。另有一种民间趣话,打麻将用四方桌既是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也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每人十三张牌,因为一季有十三个星期。四季合五十二周,共三百六十四天,加上赢了时的那一张,代表一年最后一天共三百六十五天,恰好一年。这也是另一种趣话。
由来二
麻将起源于护粮仓,麻将牌起源江苏太仓,这是苏州杂文作家"谷新之"研究得出的结论。
太仓在古时是皇家粮仓,仓内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运”。粮仓既设,雀患便生。守仓兵丁以捕雀取乐,仓官变鼓励为奖励,发给竹制筹牌记数酬劳。这筹牌上刻有字,可用来作游戏的工具;这牌子又是赏钱,有证券价值,于是便可以用来作输赢。这种游戏流传下来,演变定型,便成了麻雀牌,即今天的麻将。其玩法,术语等都与捕捉麻雀有关。
譬如筒、索、万。筒的图案是火枪的象形符号(截面图)。几筒表示几具火枪。索即束,是细束捆串起来的鸟雀,所以一索图案的是鸟,二索上像竹节,表示鸟雀的脚,官吏验收时以鸟足计数,兵丁将鸟雀集合成“束”。万,即赏钱。
另外,东、西、南、北为风向,土枪无力,发射时要考虑风?。中,即打中,故涂红色。白,即白板,打空枪之谓。发,即得赏发财。“碰”,
即“砰”,枪声。成牌之“胡”,实为“鹘”;属鹰的一种,有高强的捕鸟本领,有了鹘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每局牌胜皆曰“鹘”。除此,麻将中的“吃”,“杠”等术语几乎都要与捕捉麻雀联系起来。
那么,麻雀牌又怎么叫作“麻将牌”呢?原来太仓方言的“鸟雀”就叫作“麻将”,“打鸟”或者“打麻雀”统称“打麻将”,故麻雀牌也叫“麻将牌”。
由来三
我国最早有关麻将的计载,是宋朝杨大年着的“麻将经”。其中的内容和现今的麻将差不多。麻将发展到了清朝,没有“一鸟”(一索),并且七个字是“公”、“侯”、“将”、“相”、“文”、“武”、“百”,清廷怀疑这七字和反清复明有关,于是下令禁之。到了道光年间,秀才陈实门坐他哥的船四处游历,船上的船员无聊聚赌,陈实门日日观之,于是起了改进赌具的念头,船行时风向时常改变,于是他把公侯将相改成东南西北风,当时船在各处交易的货币制度是,十筒相当于一索,十索相当于一万。其中“筒”即是中间有洞的铜币,索就是把一堆铜币串起。于是他将这些用在麻将上,但一索和二索极易混淆,某日他看到了船上养的鸟,灵机一动将一索改成“鸟”。麻将至此已大致成形,但文武百这三字要改成什么呢?陈实门为此伤透了脑筋。有一次船员在下棋时用炮将军对方,说道“吾炮百发百中也”。陈实门听了就将文武百取百发百中之中发百改为中发白替之,这就是我们今日的麻将了。
8. 太仓麻将的游戏规则
牌数:太仓麻将共有152张牌,其中有东南西北4个风,有28张为花牌,分别是4张发财,4张红中,4张白板(带框),4张白板(不带框),4张百搭,春夏秋冬,梅兰竹菊。
打法:庄家先掷骰子,先选出“百搭”,“百搭”就是可以任意替代任何牌的,“百搭”是不固定的,比如骰子掷7点,那么开牌在对家第8幢处庄家抓第一4张牌,“百搭”则为对家的下家第7幢处翻出来,如果翻到1万,则2万为“百搭”,翻到9万,则1万为百搭,以此类推;翻到东风,则南风为百搭,翻到北风,则东风为百搭;其他排序为红中-发财-白板(带框),翻到春夏秋冬,则梅兰竹菊为“百搭”,翻到“百搭”(牌上写的为百搭),则白板(不带框)为“百搭”,翻到白板(不带框)则百搭为“百搭”
发牌:共151张(除去翻出的一张牌)
打法:可碰,可杠,可吃(只可吃上家的)。
诈胡:诈胡者向其他3家付相同费用(系统中将禁止诈胡产生)
庄家:如果庄家胡牌,则庄家的位置不会改变,形成连庄,如果不是庄家胡牌,则胡牌的人成为庄家。
花:有28张,分别是4张发财,4张红中,4张白板(带框),春夏秋冬,梅兰竹菊,4张百搭,4张白板(不带框)。
杠:
1. 明杠:分为‘先对下来,再杠'和‘一次杠'两种;算1个花
2. 暗杠:自己抓到四张相同的牌杠下来,称为暗杠;算2个花;
3. 风杠:胡牌后手上有3张相同的风算1个花;风明杠算2个花;风暗杠算3个花;
9. 为什么这几天打麻将总是输是什么原因
打麻将输的原因第一个是运气不好,第二个是技巧不行。
麻将,四人骨牌博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起源于中国,粤港澳及闽南地区俗称麻雀,由中国古人发明的博弈游戏,娱乐用具,一般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
麻雀牌起源说
麻雀牌这种说法是最主流的麻将起源的说法。麻将牌又称麻雀牌、麻雀儿牌,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市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
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着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10. 同城游太仓麻将好玩吗 同城游太仓麻将玩法简介
期待已久的手游同城游太仓麻将即将登陆九游,这款手机游戏吸引了大批玩家的关注,有很多粉丝都在问九游小编同城游太仓麻将好玩吗?同城游太仓麻将值不值得玩?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分析下,看看这款游戏的玩法特点和游戏剧情介绍。
1、同城游太仓麻将简要评析:
《同城游太仓麻将》是苏州地区非常盛行的一种4人麻将游戏,游戏有着传统的玩法,对于大家休闲娱乐打发时间是必备的一款游戏,这款游戏有着浓浓的家乡味,地道的太仓规则。喜欢同城游太仓麻将的玩家快来看看吧。
2、同城游太仓麻将图片欣赏:
通过上面的游戏介绍和图片,可能大家对同城游太仓麻将有大致的了解了,不过这么游戏要怎么样才能抢先体验到呢?不用担心,目前九游客户端已经开通了测试提醒了,通过在九游APP中搜索“同城游太仓麻将”,点击右边的【订阅】或者是【开测提醒】,订阅游戏就不会错过最先的下载机会了咯!
下载九游APP订阅同城游太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