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养蜂的秘诀
一种是我国传统方法土养,土养比较简单,省时,不需要过多管理,养蜂成本也不高。另一种活框养殖,这种方法比较好检查蜂群,取蜜相比土养的要方面得多,分蜂期容易掌控,可以采取人工提前分蜂,避免分蜂飞走带来损失,但需要投入的养蜂管理与成本要高一些,两种饲养都各有优劣势。
作为新手养蜂,蜂虫虫建议还是先从土养开始,土养对于新手来说容易养殖成功,中华蜂土养发展起来比较快,在选择一个蜜源充足的环境,蜂箱放置的位置,避雨,避免太阳光的直射,蜂巢口选择南北朝向为宜,日常观察蜜蜂出勤情况,判断蜂群是否正常,尽量少开箱打扰蜜蜂,中华蜂土养一年当中取蜜最多两次,一次在5月份左右,一次11月份,把土养技术搞熟悉了在去整活框养殖就不难了。
饲养中华蜂,其实并不难,抗病能力远比意蜂强,只要用心去对待,还是很容易养好的,毕竟中华蜂已在我国饲养几千年了,对我国的环境气候都容易适应。
㈡ 养蜜蜂的技术
一、收蜂技术
收蜂是养蜂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在养蜂生产中经常需要用到,尤其是发展中蜂养殖时更为重要,事实上很多人饲养中蜂都是从收捕野生中蜂群开始的,而大多数野生中蜂群都筑巢在树洞、石洞等隐蔽的地方,这就需要养蜂人能将其收捕回来,同时在蜂群自然分蜂时也要求养蜂人能将分出去的蜂群收回来。
二、分蜂技术
分蜂是蜜蜂扩大种群数量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两种,小规模中蜂养殖一般是让蜂群自然分蜂,意蜂养殖和大规模中蜂养殖多采用人工分蜂,采用自然分蜂时养蜂人要知晓分蜂的大致时间也便及时收捕分蜂群,而人工分蜂则需要养蜂人具备一定的分蜂技术,否则极有可能导致分蜂失败。
三、并群技术
并群是指将两群或多群并成一群,在养蜂生产中很多情况都需要用到并群技术,比如当某群蜂过于弱小时通过并群可以将其合并到其他相对弱小的蜂群中从而可以得到一个较强的蜂群,又如在组建双王群时也可以通过并群来实现,再如当某群蜂失王后又暂时没有新蜂王或王台时也可以将其并入到有王群中。
四.介王技术
介王是指为无王群介绍一只新王,蜂王是蜂群的主要繁殖者,对蜂群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在养蜂生产中蜂王常常受到养蜂人的重点保护,但仍难免会出现意外失王的情况,此时便需要用到介王技术为失王的蜂群重新介绍一只新蜂王,同时养蜂场在引入其他蜂王时也需要用到介王技术将其介绍到蜂群中。
五.育王技术
育王指养蜂生产中人工培育新王,蜂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蜂群的发展,因此有一定规模的养蜂场一般会定期更换蜂王,此时便需要通过人工育王技术来培育大量的蜂王,同时在养蜂生产中也可以通过人工育王来进行定向选择,保留哪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蜂种,淘汰哪些有着这样那样缺陷的蜂种。
六.防病技术
蜜蜂的疾病虽然相对来说比较少,但一旦发病处理起来则极为麻烦,稍不留神便可能导致全群覆灭甚至波及全场,很多养蜂新手对蜂病防治不注意导致蜜蜂整箱整箱的死亡,从而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蜜蜂在自然界的天敌也非常多,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胡蜂(马蜂),几只金环胡蜂便能够毁灭一个蜂群
㈢ 想要使蜜蜂快速春繁,应该怎么做
1、一定要选择比较优质的蜂王。
蜂王担负着整个蜜蜂家族的繁殖任务,所以想要蜜蜂快速的繁殖,一定要选择比较优质的蜂王。
我们可以通过在自己的养蜂场选择比较强势、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蜂群作为蜂王的培育母群,同时选择优良的蜂群作为父群来培育蜂王;二是通过从农业机构或者专业的培育机构购买优质的蜂王来保证蜂群中蜂王的质量;三是要注意蜂王是健壮的,产卵能力强。做好了这几个方面,我们的蜂王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总的来说,蜜蜂繁殖需要气候环境以及养殖的方法三种作用,同时才能促进蜜蜂的繁殖,气候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环境,最好选择在野外有花的地方,因为这样只有花粉充足,蜜蜂的繁殖才会得到一定的保障。
让蜜蜂食用新鲜而且又多的花粉可以增加蜜蜂的繁殖速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去野外采花之后,拿到养蜂的地方供蜜蜂采用。
㈣ 养蜂蜜小白,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蜜蜂快速发展起来
强大的蜂群可以发展成十几个自然脾脏,而弱小的蜂群只有几个小巢脾脏,野生的蜂群却有非常好的特点。也就是说,多少蜜蜂的数量能建造多少巢,蜜蜂能保持巢的包裹状态,对蜜蜂的自然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人工养殖蜜蜂使用活体框架养蜂技术,所以不能像野生蜜蜂一样自由筑巢。这种养蜂工具对强大的蜂群影响不大,但对弱小的蜂群影响很大。但是幸运的是,养蜂人有很好的养蜂技术,可以将弱势的蜜蜂迅速发展成强大的蜜蜂。
1、鸡蛋集团问题。人工养殖蜜蜂的卵群是指蜜蜂的数量低于正常一个框架的蜜蜂的半箱或半架。这种蜜蜂的数量完全不能保护整个框架的巢脾,蜜蜂的脾脏完全不对称。蛋群的内勤蜂和外军蜂的比例不符,采集能力下降,窝保护能力弱,抗病能力和天敌抵抗力弱,更重要的是,调节窝内部温度和湿度的能力严重不足,无法保证幼虫正常健康发育。
㈤ 蜂群管理起来比较繁琐,如何提升管理效率呢
一、制定计划,备足生产资料
四季赶花,奔波一年,要全面总结一年的胜败得失,未来一年如何发展。饲养多少群蜂,需要多少蜂具、饲料和蜂药,现有数量,需要添置的数量,列出购置清单表,将要添置的品种、规格、数量等写下,一目了然,按清单购置。
像组织交尾群,事先应有计划在介台前准备足够的交尾箱,每一箱是放4个王台,也可以放2个,必须用隔板固定隔开。放2个的,巢门开在前后方向,巢门口挂上不同色彩的扑克牌作标识,方便处女王识别认巢。
若巢门开在前面,中间还要放置一两块砖,将其隔开,有了这样的准备,一旦组织交尾群,人工分群操作完毕,第二天就可以介绍成熟王台,可谓水到渠成。要是不将准备工作做在前,王台成熟需要割台介绍,王台往哪放。准备工作做好,操作起来就快,效率自然也就提高。
四、先有预案,沉着应对
如摇蜜,加础,控制分蜂热,这几件事在一起,先做哪一件。摇蜜要先准备工具,盛一盆清水,手上沾上蜂蜜,入水一洗,手马上清爽;面网戴上,清洗储蜜桶并沥干水,带上起刮刀,点上一支香蒲熏烟(驱赶蜜蜂),太阳光强烈,可以撑起一把大伞立于蜂箱旁,将摇蜜机、割蜜刀等准备妥当。
操作时,抖蜂前要检查蜂王,有王巢脾不抖(取继箱蜜脾,无需查王),将蜜盖割除摇取蜂蜜后,若巢脾有自然王台,一律割除,巢脾上有雄蜂房也全部割去,利用取蜜去除自然王台和雄蜂房快捷、高效。蜂场规模不小,双王群就查王这一项工作量就不小,在育王时给所有成功交尾的新蜂王做上标记,查王一事就变得非常便捷。
有时检查双王群,在隔王板上梁放置一长木条,加高隔王板,多一层隔离,能防止蜂王错爬,避免两王相遇;割封盖时要注意割蜜刀的角度,割去房盖后仍然平整,不至于凹凸不平;添加巢础应该放在平箱,放在隔板旁边还是两框间,要依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来定;插入空脾时与继箱对调巢脾,将封盖老子脾调到继箱;组织采蜜群,要限制蜂王产卵,减轻哺育工作,让蜂群全身心地投入到采集工作上,取得好收成。
㈥ 蜜蜂怎么养
科普一下新手如何养蜜蜂吧!
六、病害防治
1、胡蜂:胡蜂在山区、丘陵等地区危害尤为严重,可用苍蝇拍扑打,也可把巢脾下沿的雄蜂子脾割下拌上杀虫剂防止蜂箱周围,等胡蜂采食后带回蜂巢中便可毒杀整个胡蜂群。
2、巢虫:巢虫(蜡螟的幼虫)主要危害中蜂,尤其是群势偏弱的蜂群更易受到巢虫危害,轻者将影响蜂群的正常发展和蜂蜜产量,严重时蜂群甚至因无法抵抗而不得不弃巢而逃。
3、中蜂囊状幼虫病: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中蜂危害最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对于这种蜂病一定要以预防为主,另外盐酸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可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4、蜂螨:蜂螨是意蜂最主要的寄生虫,受危严重的蜂群群势会迅速削弱,采集力严重下降,甚至会造成全群.s.亡,最佳办法是在无封盖子时用高效杀螨药物灭杀蜂箱中的蜂螨。
㈦ 怎样养蜜蜂才能快速发展起来
首要的一步就是选择强劲的蜂王养殖,蜜蜂队伍强是和蜂王产卵能力挂钩的。意蜂选择双王群,中蜂选择单王群。在冬转春期间,用螨扑和喷洒除螨剂预防蜂螨病的出现。按蜂群大小喂足够且蛋白质较多的食物,选择在花粉多的地方最好。出现分蜂热大大影响蜂王的产出,所以要做好预防工作。
选择花粉多的地方养殖。根据养殖规模确定需要饲养蜜蜂的量。它的产量和它的数量是不成比例的,不是越多数量的蜜蜂养殖起来产的蜂蜜量越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适当加入脾并控制好它的数量,实现了对产卵一个把控,生出来强壮的蜜蜂。同时给蜜蜂喂含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
养蜜蜂注意事项
养蜜蜂的工具主要有蜂箱、蜂帽、蜂扫等,但最重要且最基础的工具还是蜂箱,目前我国养蜂人使用的蜂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养殖中华蜜蜂时使用的传统蜂箱,例如圆桶蜂箱、方桶蜂箱、格子蜂箱等,另一种是和意蜂一起引入的活框蜂箱。
养蜜蜂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场地才能获得高产,尤其是对定点养殖的中华蜜蜂而言更为重要,在选择场地时首先要考虑附近有没有丰富且相对连续的蜜源,事实上在附近没有足够蜜源的地方养蜂根本就无法获得效益,但对能追花逐蜜的意大利蜜蜂来说则不用考虑蜜源的问题,另外养蜂场地也不能建在附近环境嘈杂、敌害多或污染严重的地方。
㈧ 蜜蜂怎么样管理繁殖比较快
1、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蜂群健康强大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1)做好保温措施。春季是蜜蜂繁殖的最好季节,但早春气候多变,非常需要注意保暖,蜂箱的缝隙要用东西填实,防止冷空气,遇到阴雨天或则晚上可以在蜂箱盖上铺塑料膜。
(2)保证蜂箱内食物和水源充足。可根据蜂群的内部情况和自然界情况适时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饲喂白糖或加人一定比例的蜂蜜为好。每日的饲喂量应略多于每日的耗糖量。饲喂白糖,白糖和水的比例是1:1,如添加蜂蜜,蜂蜜、白糖和水的比例是1:2:1。培育蜂王时,育王群每天奖励饲喂1次,每次不少于250g糖浆。奖励饲喂一定要连续,要见到赘脾或脾口发白为止,否则效果不大。
及时供足饮水,在巢门前悬挂一盛水小瓶,将一块纱布或棉花条的一端插入瓶口,另一端放人巢内,供蜜蜂采水,水中可加入0.1%的食盐。
(3)防病治螨。要本着“防重于治,治早,治少,治了”的原则,注意预防和及早治疗。早春包装前应将要用巢脾进行消毒.熏烟或用生理盐水浸泡,然后洗净晒干备用。蜂群进入春繁前要进行突击治螨。 一般用杀螨剂1号0.2ml加温水500~600mL在蜂体上均匀喷雾.每框蜂用药液5mL,连喷两次即可。另外,可以再糖浆中加入适量的磺胺类或抗生素药物,预防幼虫病的发生。还可在糖浆中加入0.1%的酒石酸,预防下痢和孢子虫病。
2、适时分群。
人工分蜂要在气温稳定,蜂群发展强大,外界蜜粉源充足的时期进行。把原有蜂群中没有群王的巢脾取出移入新的蜂箱,然后再诱人新的蜂王,只要新蜂王出现产卵,工蜂正常工作,那么人工分群也就成功了。
人工分蜂可采用均分、偏分、多分和混分等几种方法。
㈨ 蜜蜂夏季饲养管理技术
蜜蜂夏季 饲养 需要了解它的饲养知识,夏季的养殖技术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蜜蜂夏季饲养管理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蜜蜂夏季饲养管理技术
场地选择
夏季蜂群应摆放在通风的树阴下,靠近有清洁水源的地方。设置箱架,高度为50~80厘米,以防 雨水 侵入巢内。箱架边可撒布灭蚁威等,以防蚁类侵袭。
更换蜂王
为防蜂王衰老,影响产卵,每年4~5月应将全场80%以上蜂群的蜂王换成当年培育的新蜂王。
留足饲料
每群巢内除留2~3框蜜脾和一框花粉脾外,还应每群贮备2~3框封盖蜜脾和1~2框花粉脾,以便随时补给缺料的蜂群。
奖励饲喂
因夏季缺少蜜粉源,影响蜂王产卵。应及时抽出多余的蜜脾,并适时进行奖励饲喂。
蜜蜂饲养管理 方法
1、适时加脾扩巢。从春繁开始养强群,不论南方、北方都采用同样方法繁蜂,紧脾时每只蜂王紧成一框,所谓“单脾开繁”。提早春繁期间因为外界还没有天然花粉可以采食,工蜂分泌的王浆少,饲喂蜂王也少,蜂王产卵就少。故提早春繁必须人为地给蜜蜂补足花粉,工蜂吃了新鲜的人工花粉就会立即变得兴奋起来,积极分泌王浆饲喂蜂王,促使蜂王产卵多产卵快。开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带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产,中间留空供蜂王产卵。
在南方春繁的蜂群,气温适宜,有天然花粉采进,蜂量好,蜂王产卵快,在哺育幼虫浆水很足的情况下加脾可以适当快一点。春繁经常会受冷空气影响的地区,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封盖后再加,第二框封盖以后再加第三框,到第三框封盖时新蜂已陆续出房,工蜂将一天比一天多,这时候随着气温升高,外界有少量杂花粉采进,三框封盖子出完后就可以加到满箱的巢脾了。
再往后如果幼虫哺育浆量很足的情况下,三至四天就可以加一框粉脾或空脾。春繁单王,双王群最好50%左右,每箱平均9-10框时,停止加脾7-10天,等工蜂量大拥挤时加上空继箱,提上蜂盖子脾,要大量分群的可以多提,不要增群的蜂场,也可适当控制蜂王产卵。到初流蜜时要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既提高工蜂采蜜粉积极性,又可避免分蜂热。巢箱在大流蜜期应加到单王7框,双王8框。现在都是开巢门运蜂,群势不怕壮,但要注意转运时继箱上最好不要多于5-6框,多余的脾提出箱外转运比较安全。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春季繁殖不好的蜂场,有大部分是开始1-4框子脾面积没有扩大,第一框没有封盖就急着加第二框了,遇到冷空气影响,西北气流控制,就会出现幼虫干浆大量拖子的现象。春繁遇到几次幼虫干浆拖子,就繁殖不了强群。
养蜂员要勤观察,多动脑,多钻研蜂群饲养管理技术。比如春繁西北气流控制温度骤降幼虫干浆拖子,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泌浆蜂被西北气流控制气温骤降身体生理机能受到影响,引起蛋白质缺乏,无法分泌出蜂王浆。但具体的机理是什么,我们也不甚明白,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科学家来彻底弄清这个问题。只要西北气流一来,即使蜂量很拥挤,粉足、蜜足的强群也会干浆拖子。
这时就应给哺育蜂补充蛋白质,用鸡蛋饲喂蜂群补充蛋白质价廉物美,每千克糖浆中加鸡蛋1个,连喂三天就会明显好转。春繁一定要保证幼虫哺育的浆水充足,那么繁育出的新蜂寿命长,采蜜能高产,所以每到西北气流控制冷空气突来时,一定要给蜂群补充蛋白质营养。体质强壮的蜂群在油菜花大流蜜期不会感染爬蜂病,可以避免在生产期用药,这对于生产无公害蜂产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做好春繁养强群。蜂群在第一个油菜蜜源期若群势不是很强壮,每群蜂量达不到5kg以上的蜂场应重点抓繁殖,不要急于求收成。油菜盛花期,天然蜜粉充足,气温适宜,是大好的繁蜂季节,每3天加一框新巢础,到油菜期结束都成了封盖子脾,每框封盖子脾以25元计算,每群多养4框子脾就值100元,有利于下一个花期的丰收。
蜂群在大流蜜期可以做到采蜜和育儿两不误,白天工蜂不会因为要饲喂幼虫而不出巢采蜜,成年工蜂白天忙着采蜜、粉,夜里哺育幼虫;内勤工作由幼蜂在忙碌,幼蜂没有哺育能力,所以白天浆水被幼虫慢慢吃干,如果下午去观察子脾,幼虫浆水都会干一些。经过成年蜂一夜哺育,第二天早上幼虫浆水便又很充足了。这情形犹如母亲抚养婴幼儿,当母亲从田地上打麦子回家,小孩肚子饿在床上哭,而眼看就要下大雨了,晒在门口麦场上的麦子就会被雨淋湿甚至冲走,母亲肯定是先收麦子,然后再回来喂小孩奶水。在大流蜜期多养一框子脾无非是多消耗了1kg蜜而已,蜂蜜的产量提高却远远大于1kg。
4、强群高产有技巧。很多蜂友进入盛花期都采用“杀鸡取蛋”的做法,他们认为蜂王产卵多了,蜜蜂只好顾着饲喂幼虫而不出去采蜜了,从而抱定蜂群大量繁殖会影响蜂蜜产量,控制蜂王产卵能让工蜂多采蜜的错误观念。事实上,只有早春育强群,采集蜂量多,才能在天气晴好的蜜源期取得大丰收。那些控制蜂王产卵的蜂场,不仅蜜没有高产,蜂也没有养强,只落得个“蜂财(蜜)两空,花落群弱”的可悲局面。
要想采蜜高产就不能用出房子脾来储蜜,每群蜂的继箱里都要留有4张空脾供蜜蜂储蜜。采用空脾比出房子脾储蜜高产得多。春季单王群大多能产8-9框子,在大流蜜期有些蜂场会将蜂王产卵控制在5-6框,他们将出房子脾提到继箱中,但工蜂不愿在继箱的出房脾中储蜜,它们仍会空出中间的子圈等蜂王来产卵。而巢、继箱之间隔着隔王栅,蜂王根本不可能爬到继箱上来产卵。控制蜂王产卵严重的蜂场,只利用3-4框产卵,继箱上的胖蜡特别多。
因为脾中间工蜂都会留出产卵圈,储蜜地方不够,所以蜜圈的巢房被工蜂加得很高,出现“胖脾”现象。强群蜂场在流蜜初期,适当控制蜂王10天左右的产卵量,进入大流蜜期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可提高工蜂采蜜积极性。我们应使单王群长期保持7框、双王群保持8框产卵,从巢箱中提出一框中间新封盖的幼虫子脾到继箱中,放于取浆框旁边,10天换一次,有利于王浆高产。
中蜂和意蜂的区别
中蜂学名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土蜂等,是蜜蜂科蜜蜂属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意蜂即意大利蜂,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条件适宜时可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性状,但在冬季长而严寒、春季经常有寒潮袭击的地方,则适应性较差。
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嗅觉灵敏、勤劳,在外界有少数零星蜜源开花时便能采集,维持蜂群正常繁殖。在同样情况下,意蜂蜂群就需要补充饲喂,否则就会处于饥饿状态。
中蜂飞行灵活,不易被胡蜂、燕子、麻雀、蜻蜓等捕食。在山区胡蜂很多时,中蜂也可以活得很好,有天然的抗螨和抗美洲幼虫病的能力,而意蜂则没有。
中蜂适应能力强,抗寒、抗病敌害能力都要优于意蜂,出工采集时间也远大于意蜂,冬季也要晚于意蜂进入越冬状态,可以采集到一些高质量的冬季蜜,如琵琶蜜等,春季又早于意蜂进入工作和春繁。
中蜂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西方蜜蜂,中华土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客观上为各类植物传花授粉,为维护植物特别是一些深山区的珍稀植物繁衍作出了特殊贡献,对促进生态平衡有不可替代作用。而西意蜂由于基本上不采集零星蜜源,因此对生态环境远没有中华土蜂那么大的贡献。
中蜂外形上通体以灰黑色为主,有黄色环相间,而意蜂尾部前半黄色明显,后半黑色,比中蜂大。蜂场摆放上中蜂必须散开,巢门交错摆放,意蜂则可以一字排开,整整齐齐,紧密排放。
蜜蜂的特点
蜜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变化过程。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蜜蜂的飞翔时速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内,有效活动范围在离巢2.5千米以内。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采集花蜜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采访1100-1446朵花才能获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间1只蜜蜂平均日采集10次,每次载蜜量平均为其体重的一半,一生只能为人类提供0.6克蜂蜜。花蜜被蜜蜂吸进蜜囊的同时即混入了上颚腺的分泌物——转化酶,蔗糖的转化就从此开始,经反复酿制蜜汁并不停的扇风来蒸发水份,加速转化和浓缩直至蜂蜜完全成熟为止。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扩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
蜜蜂与某些种的黄蜂近缘,两者在生物学上主要的差别在蜜蜂(除了寄生的蜜蜂外)以一种花粉与花蜜的混合物餵养幼蜂,而黄蜂则以动物性食物或以昆虫和蜘蛛来餵养幼蜂。除了对食物偏好的差异外,还有一些结构之差异,最基本的不同是黄蜂覆盖着无分支的毛发,而蜜蜂至少有一些分支或羽毛状的毛发,花粉通常黏附其上。
蜜蜂完全以花为食,包括花粉及花蜜,后者有时调制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
雄蜂通常寿命不长,不采花粉,亦不负责喂养幼蜂。工蜂负责所有筑巢及贮存食物的工作,而且通常有特殊的结构组织以便于携带花粉。大部分蜜蜂采多种花的花粉,不过,有些蜂只采某些科的花的花粉,有的只采某种颜色花的花粉,还有一些蜂只采一些有亲缘关系的花之花粉。蜜蜂的口部是花粉采集和携带的器具,似乎能适应各种不同种类的花。
蜜蜂总科的大部分蜜蜂是独栖或非社会性的,如它们不住在一起,每一雌蜂造自己的巢(通常在地底洞穴)及贮存粮食,这种蜜蜂没有阶级之分。一些独栖的蜜蜂在巢口筑烟囱或角塔,也有一些在树上或细枝、竹子里筑巢。大部分独栖成蜂的寿命均不长。有些种的成蜂一年里飞行的时间只有数周,而其余的时间则是以卵、幼体、蛹及幼蜂的形态留在巢室中。独栖蜂供应幼体在封室时需要完全发育的所有食物。群居蜂如熊蜂与蜜蜂,则是采渐进式的喂养幼体。